2019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新教材】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B.原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C.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2.下列各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相同且晶体类型也相同的一组是A.SiO2和SO2B.SiO2和 NaCl C.NaCl和 HCl D.CCl4和CH4 3.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A.A+n+48+x B.A+n-24-x C.A-n+24-x D.A+n+24-x 4.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2Na2O+2H2O=4NaOH B.Mg3N2+6H2O=3Mg(OH)2↓+2NH3↑C.2Na2O2+2H2O=4NaOH+O2↑ D.NH4Cl+NaOH ΔNaCl+NH3↑+H2O5.由于锂电池的需求急剧增长,全球陷入锂资源“争夺战”。
下列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Li的原子半径是第二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Li的金属性比钠强C.Li、Cu及海水构成的电池中,Li为电池正极D.电解LiCl熔盐可制取金属Li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还可能含有配位键B.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7.近年来,有科学家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ET-CT)技术,发现了抑郁症、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脑部功能性异常,给这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
PET-CT的检查需要患者事先服用被18F标记的药物分子,下列关于18F说法正确的是A.18F的性质与常见的19F性质完全相同B.18F的质量数与18O的质量数相同C.18F原子中有9个质子,9个中子,18个电子D.18F与18O互为同位素8.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于2S 的半径,X元素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A.Al B.P C.Ar D.K9.元素周期表中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X单质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O3③离子半径大小:r (M3+)< r (T2-)④L2+和X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1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熔点: Al>Mg>Na ②离子半径:Na+>Mg2+>F-③密度:四氯化碳>己烷>水④结合质子能力:OH->-O->HCO3-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1.方志敏烈士生前在狱中曾用米汤(内含淀粉)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到信后,为了看清信中的内容,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A.碘化钾B.碘酒C.溴水D.碘化钾淀粉溶液12.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中,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五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技能强化专练(五)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
关于293116 L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116 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 D.相对原子质量293答案:D2.核泄漏地区可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有137Cs、134Cs、131I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34 55Cs和137 55Cs形成的单质物理性质相同B.134 55Cs比131 53I多3个中子C.134 55Cs和137 55Cs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D.134 55Cs和137 55Cs都是铯的同素异形体解析:A项,同位素原子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B项,(134-55)-(131-53)=1;D 项,134 55Cs与137 55Cs互称同位素。
答案:C3.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 )A.ⅢB族 B.ⅢA族C.ⅠB族 D.ⅠA族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从左到右依次为第ⅠA族、第ⅡA族、第ⅢB族~ⅦB族、第Ⅷ族、第ⅠB 族、ⅡB族、第ⅢA~ⅦA族、0族,故选B。
答案:B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1 mol NH5中含有5N A个N—H键(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C.NH5的电子式为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解析:A项,NH5为离子化合物,为NH4H,1 mol NH5中含有4N A个N—H键,错误;B项,NH5存在NH+4和H-,含有离子键、N—H共价键,正确;C项,NH5中存在NH+4和H-,电子式为,正确;D项,它与H2O反应,H-具有还原性,H2O具有氧化性,可生成氨水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正确。
(完整word版)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1.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则X 可能的数值为A.0.069 B .0.102 C .0.145 D .0.18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总是由大到小,到稀有气体元素时半径突然增大,呈周期性变化B.ⅠA 族所有元素的金属性比Ⅱ A 族元素的金属性都强C.Ⅶ主族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都可表示为X2+H2O=HX+HXO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最右上方E.所有非金属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4.某元素的电离能( 电子伏特) 如下表,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数是A. ⅢAB. ⅣAC.ⅥAD. Ⅴ AE. ⅦA5.R、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的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 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Y 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 ,则Z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B.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C.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D.难失电子的元素一定难得电子7.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A.16 B .26 C .36 D .46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VI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10.短周期元素X、Y 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 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 .X 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X 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 .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1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e(OH)2可能具有两性 B .氯化铍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个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钙弱 D .单质铍可和冷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12.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Ge, La, Nb,⋯的磷酸盐)中,查明尚有未命名的116、124、126 号元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化学+Word版含解析

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019新课标Ⅰ]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Z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由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 为Cl、X为Si,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Y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Y为P元素;由W的电荷数可知,W为Na元素。
【详解】A项、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故B错误;C项、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故C正确;D项、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分析题给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2.[2019新课标Ⅱ]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答案】D【解析】【分析】W、X、Y和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依据位置关系可以看出,W的族序数比X多2,因主族元素族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除F与O以外),可设X的族序数为a,则W的族序数为a+2,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则有a+(a+2)=8,解得a=3,故X位于第IIIA族,为Al元素;Y为Si元素,Z为P元素;W为N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X、Y和Z为N、Al、Si和P,则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N<Al,A项正确;B.常温常压下,Si为固体,B项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PH3<NH3,C项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即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氢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选D。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专题卷

专题跟踪检测(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A卷——基础保分练1.(2018·江苏高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解析:选D 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Z为Al元素,Y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
Na、Al、S在同一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所以r(Y)>r(Z)>r(W),A项错误;X、Y组成的Na2O2中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Y、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NaOH的碱性强于Al(OH)3,C项错误。
2.(2018·江苏百校大联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的非金属性在短周期所有元素中最强,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W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Y)>r(X)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O4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D.工业上用电解含Z的简单离子水溶液的方法制取单质Z解析:选C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为C元素;Y的非金属性在短周期所有元素中最强,Y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原子序数比F大,Z为Mg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W为Si元素。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5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课件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9-
一
二
三
对点训练2现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M、R、X、Y、Z五种短周 期元素,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R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 倍;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5倍;Z与X同主族,最 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 上述五种元素中的1种、2种或3种,四种物质的分子中均含18个电 子。各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信息如表所示:
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S2、CF4均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SF6中的硫
解析 答案
误;NH3与HNO3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H2S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3-
一
二
三
解题指导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元 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周期只有H和He两种元素,H所在的第ⅠA族为 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边界,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②He为0族元 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③第ⅡA族和第ⅢA族中间间隔10列,分别位于周期表的第2列和第 13列。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4-
一
二
三
方法拓展 “ ”形、“ ”形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
直接相邻的“ ”形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如图甲所示,直接相邻 的“ ”形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如图乙所示: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5-
一
二
三
对点训练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 置如表所示,其中Z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X Y Z W
2019届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分卷I2019届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2.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A2->C->B2+B. C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D.还原性:A2-<C-3.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4.在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24195Am)放射源的电离室.24195Am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 241B. 146C. 95D. 515.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据此你认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对空气进行降温加压②金刚石变成石墨③NaCl熔化④碘溶于CCl4中⑤HCl溶于水电离出H+和Cl-⑥电解熔融的Al2O3制取AlA.②③⑤B.②⑤⑥C.②⑥D.②③⑤⑥6.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CaH2的电子式:[H∶]-Ca2+[∶H]-B. Cl-的结构示意图:C.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92UD. 2,4,6-三硝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8.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 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9.(2016·上海,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9学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训练专题4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卷

2019学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训练专题4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难度:中等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失电子能力:Cs>Na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详细信息2.难度:中等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有3种同位素B1、B2、B3,B3原子的质量数是B1的3倍,C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和C可以形成DC型离子化合物,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6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D+>C-B.EA2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C.A和B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D.以上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C详细信息3.难度:中等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 XY Z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弱于YD.YZ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e-稳定结构详细信息4.难度:中等短周期元素T、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T与Z属于同一主族,X、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且X、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原子序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T)>r(X)>r(Y)B.T与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等C.室温下,单质Y不能与浓硫酸反应D.用电解法可制得T、X、Y的单质二、填空题详细信息5.难度:中等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随着碱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大,其单质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熔点依次升高 B.熔点依次降低 C.密度依次减小 D.密度依次增大2.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原料铀-235(U)裂变释放出具有放射性的碘-131(I)和铯-137(13755C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B.137Cs的核电荷数为137C.铀—235的中子数是143 D.铯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缓慢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氟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B.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氨分子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沸点大小:HI>HBr>HCl>HFB.干冰升华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C. 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D.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5.He是较为安全的高效核聚变反应原料,He原子核内质量数是( )A. 1 B. 2 C. 3 D. 5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氯化铵 B.硝酸 C.氯化钠 D.金刚石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A. NaI B. CaCl2 C. NO2 D. KNO38.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戊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甲>乙>丙>丁>戊 B.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戊>丁C.含有丁元素的酸有多种 D.乙的氢化物多种多样,丙、丁、戊的氢化物各有一种9.下列各离子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A.氧离子· B. []2- C.氯离子C D.氯离子Cl-10.X、Y、R、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周期,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H2XO4和HYO4。
R、M同主族,R与冷水即可反应,M与热水反应缓慢。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 B.氢化物稳定性H2X>HYC.原子核内质子数R<M D.溶液碱性R(OH)2<M(OH)211.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XZ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C.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D. 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更加稳定12.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B.C. D.13.若用X代表氟、氯、溴、碘四种卤素,下列属于它们共性反应的是( )A. X2+H2O===HX+HXO B. X2+ H2===2HXC. 2Fe+3X2===2FeX3 D. X2+2NaOH===NaX+NaXO+H2O14.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CH4 B. CaCl2 C. HCl D. NH315.根据14C含量,能测出古代物品所处的年代。
14C中的“14”是指碳原子中的( )A.质子数 B.质量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二、填空题1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____________个质子,核外共有_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__个电子,该元素是________。
17.有以下物质:①氩气;②过氧化钠;③二氧化碳;④硫酸;⑤氯气;⑥硫黄;⑦硝酸铵;⑧金刚石;⑨硫酸钠;⑩氯化镁。
请用序号填空:(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3)不存在化学键的有____________。
18.已知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都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n和(m-5),次外层分别有(n+2)个和m个电子。
甲和乙分别为元素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元素名称X为____________,Y为____________。
(2)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A、B、C、D、E分别代表5种微粒,每种微粒中都含有18个电子。
其中A和C都是由单原子形成的阴离子,B、D和E都是分子;又知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可生成C和D;E具有强氧化性。
请回答:(1)用化学符号表示上述5种微粒: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现有A、B、C、D 4种元素,前3种元素的离子都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A元素没有正化合价;B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B。
0.2 mol的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 L H2(标准状况)。
D 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1)根据以上条件,判断A、B、C、D的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C与A、C与B、B与D相互结合成的化合物,指出其化合物的类型及化学键类型:①C+A2:电子式____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②C+B2:电子式____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③B+D2:电子式____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三、实验题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
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
(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
(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
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C.Na2SO4溶液(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⑦硫原子与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
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⑦(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地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23.核电荷数小于18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
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XZ3。
请回答:(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化合物XZ3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X、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4.A、B、C、D、E代表周期表中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A、B、C处于相邻位置,B、C同周期,A、B同主族,其核外电子数之和为41。
②D与C处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D+中各层电子数都是2n2个。
③A、B、C、D、E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24,且已知E与A形成两种化合物。
(1)B、C、D三种元素单原子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B组成的化合物与C单质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25.有氯化钠和碘化钠的混合物共26.7 g,溶于水,通入足量氯气后,蒸干、灼烧,固体质量变为 17.55 g。
(1)原混合物中碘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6.实验室制取氯气,将多余的氯气用100 mL 1.7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对吸收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c(OH-)=0.1 mol·L-1(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
ClO-和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
(1)吸收氯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