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 墓
如何扫墓_范文

如何扫墓?范文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
纸钱挂于茔树。
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
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
”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
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
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
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
所谓“包袱”,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个大口袋。
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
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
包袱里装有各种冥钱。
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扫墓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
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
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
清明节扫墓习俗

清明节扫墓习俗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扫墓习俗是清明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扫墓习俗的举行不仅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对祖先的敬意和追思。
以下将介绍清明节扫墓习俗及其相关背景。
1. 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的由来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斗景祭祖活动。
斗景是指在春分后三天内,人们要修整祖坟、祭拜祖先,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景逐渐演变成为清明节。
2. 扫墓习俗的起源扫墓习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清明节期间倍受重视。
根据传统,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清除墓地上的杂草,整理坟墓周围的环境,并烧香、献花等,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3. 扫墓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传统上,清明节期间扫墓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或傍晚。
选择清晨扫墓,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和希望;选择傍晚扫墓,象征着告别一天的繁忙,独自与祖先相处。
至于墓地的选择,通常是选择祖先安葬的地方,也有人选择祖坟附近的公墓或纪念馆。
4. 扫墓仪式扫墓仪式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区别,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打扫墓地:人们会先清理墓地上的杂草,整理坟墓周围的石碑、纪念物等,以保持墓地的整洁。
(2) 烧纸烛:习俗上人们会烧纸钱、香和纸烛,烧纸钱寓意着为祖先提供所需,在来世过得富裕;而烧香和纸烛则代表着对祖先的尊重和思念。
(3) 祭拜祖先:人们会摆放水果、点心、鲜花等供品,瞻仰祖先牌位并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4) 祈福祷告:在扫墓仪式的最后,人们常常会合十默祷一番,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化险为夷。
5. 清明节扫墓的意义扫墓习俗不仅是对已故亲人的纪念,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通过扫墓习俗,人们铭记着自己的根,传承着传统价值观,加深了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6. 现代扫墓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中扫墓习俗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例如,一些人利用网络平台或手机应用程序烧虚拟纸钱,以节省时间和资源;还有人选择以刮风机、喷洒水泥等方式清理墓地。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举行。
这一节日被视为祭奠祖先和扫墓的时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
下面将介绍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
一、用鞠躬表达敬意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中,最常见的仪式是向墓地鞠躬致敬。
人们通常会提前准备好祭品,如鲜花、水果、食物等,在墓地前摆放整齐,然后用双手合十,深深地鞠躬三次,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这一仪式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祷告仪式,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和感激。
二、烧纸钱供奉祖先在清明节,家族成员也会前往祖先的墓地,将纸钱烧给祖先供奉。
这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相信通过烧纸钱,祖先可以在阴间得到供养,保佑家族的平安和幸福。
人们通常会准备一些纸钱和其他代表财富的纸制品,如纸房子、纸车、纸衣等,然后放在火盆中点燃,烟雾缭绕,寓意着祖先得到了人间的供养。
三、整理墓地和墓碑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家族成员还会对墓地和墓碑进行整理。
他们清理墓地上的杂草和落叶,修整墓碑上的字迹,清洗墓地周围的污垢。
这一习俗不仅是为了尊重祖先,也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和传承。
四、举行祭祀仪式在一些地区,人们在清明节还会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深情厚意。
这种仪式通常在墓地的祭坛上进行,人们会点燃香烛,摆放祭品,并在发表祭文后,齐声高呼祝福的话语。
这一祭祀仪式不仅展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先人的一种追思和纪念。
五、扫墓活动清明节期间也是扫墓活动最为盛行的时候。
人们会亲自前往祖先的墓地,用扫帚清理墓地上的尘埃和落叶,还会整理墓碑周围的草坪和花坛。
这一活动既是传统习俗的体现,也是对祖先墓地的尊重和爱护。
六、缅怀先人,感慨生命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缅怀,也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会看到许多亲人围绕在一起,一同祭祖扫墓。
这种家族团聚的场景让人感慨万分,也让人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通过扫墓祭祖,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亲人和生活,铭记家族的渊源和传承。
清明节习俗大揭秘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习俗大揭秘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习俗大揭秘: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人民缅怀祖先、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墓地,进行祭扫和祭祀仪式。
为什么要扫墓,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传统信仰。
本文将为大家揭秘清明节习俗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一、表达尊重和怀念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表达了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中国人传统的家族观念深厚,对祖先非常重视。
扫墓不仅仅是祭祖的仪式,更是一种表达对逝去亲人深深思念之情的方式。
通过亲自打理和整理祖墓,人们可以和祖先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传递对他们的思念和敬意。
二、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记忆扫墓不仅是对祖先表示敬意,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
通过扫墓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家族的历史渊源,感受家族的传统文化。
祖墓是家族文化的象征,扫墓让后代子孙有机会深入了解和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家族故事。
这对于维护家族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感非常重要。
三、寄托哀思和纾解情感扫墓除了是对祖先的敬意,也是人们表达哀思和纾解情感的方式。
在扫墓过程中,人们会默默祈祷、烧纸、献花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这种仪式化的活动可以让人们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倾诉内心的悲伤,舒缓情绪,纾解压力。
四、顺应生态环境和修缮墓地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许多人的祖墓位于城市周边或者不便前往的地方,导致扫墓活动变得困难。
因此,部分地区出现了代扫墓、网络祭扫等替代形式。
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并提出了新的祭扫方式,如寄托亲人的信息化祭奠,缓解了传统扫墓形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清明节扫墓既是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也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哀悼。
通过扫墓,人们延续了传统习俗,传承了家族文化,纾解了情感压力。
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方式来顺应现代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无论是传统扫墓还是现代化的祭奠方式,清明节都是人们凝聚情感、坚守传统的重要时刻。
清明节的扫墓习俗

清明节的扫墓习俗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全民扫墓的时刻。
扫墓习俗流传已久,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祭扫先人的坟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下面将从扫墓前的准备、墓地祭拜仪式以及相关的习俗传承等方面,来探讨清明节的扫墓习俗。
一、扫墓前的准备清明节过去,人们会提前进行墓地扫除准备工作。
这个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坟墓周围杂草、修整墓碑、清理坟前的路面等。
人们还会准备一些祭拜用品,如鲜花、纸钱、酒食等,用以供奉祖先。
二、墓地祭拜仪式扫墓当天,人们会将准备好的祭拜用品携带至墓地。
到达后,首先要点燃香烛,以示敬意。
然后,依次摆放鲜花、纸钱、食物和酒,供奉亡者。
接着,家人们会合掌祈祷,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在祭拜仪式结束后,人们会合家团圆,共进午餐,以示对先人的尊重和思念。
三、相关的习俗传承清明节的扫墓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清明节扫墓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对故人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人们通过祭拜祖先,感恩前人为家族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借此表达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另一方面,扫墓习俗也是传承家族血脉和培养后代孝道的重要方式。
通过扫墓祭拜仪式,家人们会告诉下一代关于先辈的事迹和价值观,培养后代对家族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清明节的扫墓习俗逐渐受到了一些挑战和变革。
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扫墓习俗的坚持和重视。
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倡导和保护清明节的扫墓习俗,鼓励人们怀念故人、弘扬家族文化。
同时,一些新兴的方式也逐渐应用于扫墓祭拜中,如网络祭拜和虚拟祭品等。
这些变革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总而言之,清明节的扫墓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通过扫墓祭拜仪式,人们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传承家族的血脉和培养孝道精神。
尽管现代社会发生了很多变革,扫墓习俗也在逐渐演变,但对传统习俗的保护和发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清明节的祭祀扫墓流程

清明节的祭祀扫墓流程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祭祀先祖、扫墓祭奠的日子。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进行祭祀和扫墓的仪式。
下面将介绍清明节祭祀扫墓的流程。
一、清明节前的准备工作清明节前,家人们通常会提前准备一些祭祀扫墓所需物品,包括鲜花、糕点、水果、香烛、纸钱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祭拜祖先的祭品,如酒、肉、米等。
此外,还需带上必要的祭祀用具,如香炉、纸扇、牌位等。
二、前往墓地清明节当天,家人们会集合在家中,整理好祭祀用品后,前往墓地。
通常会选择清晨或黄昏时分前往,以避开人流拥挤的高峰期。
三、整理墓地抵达墓地后,首先要进行墓地的整理工作。
清理墓地周围的杂草、落叶,清除墓碑上的尘土,疏通墓地的排水沟。
保持墓地的整洁是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后人的教育。
四、烧香祭拜整理完墓地后,接下来是烧香祭拜环节。
家人们会点燃香烛,然后向墓地鞠躬行礼,表达对先祖的思念与敬意。
祭祀时,可以诵读祭文、念诗、祈祷,或者默默向祖先表达对家庭美满幸福的祝愿。
五、献食祭品烧香祭拜后,接下来是献食祭品环节。
家人们会将准备好的食物摆放在墓前,有的地方会摆放五谷、水果、肉类等,以供祖先享用。
同时,还会向祖先倒酒、撒米,代表着祭祀者的孝心和敬意。
六、扫墓祭奠献食祭品后,接下来进行的是扫墓祭奠。
家人们会使用扫帚将墓地扫净,清除墓地上的灰尘。
然后点燃纸钱,将其燃烧成灰烬洒在墓前,向祖先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哀思。
有的地方还会进行磕头礼拜,向先祖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七、祭祀结束扫墓祭奠完毕后,家人们会再次鞠躬行礼,向祖先告别,并感谢祖先的保佑。
最后,将墓地周围的道路整理干净,确保其他祭祀者能够安全通过。
清明节的祭祀扫墓流程如上所述,每个地区和家庭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的流程大致相似。
通过祭祀扫墓,人们能够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感恩祖辈们为家庭带来的一切。
这一传统节日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加深了家庭的凝聚力和传承力。
清明节既是缅怀先人的时刻,也是倾听自然声音的时刻。
清明节的墓地扫墓习俗

清明节的墓地扫墓习俗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在中国人的思维中,祭祀和扫墓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尊重和怀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会前往墓地,清理坟墓,瞻仰先人,并给予祭品,以示对先辈的思念和敬意。
一、扫墓习俗的由来清明节的扫墓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会。
根据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祖先是家族和子孙后代的依托和灵魂寄托。
因此,祭祀祖先和扫墓被认为是子孙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祖先的一种敬意。
二、墓地扫墓的意义墓地扫墓是子孙后代对先人的一种追思和纪念方式。
它不仅可以表达子孙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更意味着对过往亲人的感恩和尊重。
同时,墓地的整理和清扫也是对先人的一种关怀和照顾,有助于维护墓地的整洁美观,向子孙们传递一种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三、墓地扫墓的仪式墓地扫墓通常有一定的仪式和步骤。
首先,前往墓地的家属会整理墓地周围的环境,清除杂草,扫除积尘,修整墓碑等。
随后,家属会点燃香烛,烧纸钱以供奉祖先。
同时,还会摆放水果、鲜花等祭品,以示孝意。
然后,家属们会跪拜瞻仰先人的墓地,合掌祈祷,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祈福之意。
最后,家属们可以留下一些美食或喜爱的物品,以供祖先消受。
四、墓地扫墓的意识形态价值墓地扫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意识形态价值。
首先,它强调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意义,鼓励家族成员团结一心,传承家族的传统和文化。
其次,墓地扫墓是对历史记忆的重要保护,保留了世袭家族、传统家族的血脉传承。
再次,墓地扫墓还强调了道德伦理和家庭观念的传统价值观,教育后代要尊重长辈,崇尚家族情感和责任意识。
总之,墓地扫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通过墓地扫墓,人们除了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更传递了一种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无论是对个体还是整个社会,墓地扫墓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并将继续在中国人的心中传承下去。
清明节扫墓的步骤

清明节扫墓的步骤清明节扫墓流程1、等到墓地,首先要先扫墓,要先把坟头上的杂草清除干净,然后再加土把坟头修整的干干净净,要是墓碑的就要用清水把墓碑清洗干净,把周围的野草清理一下,将墓园打扫干净。
(墓地是我们已故先人的房子,实际上就是我们后人就是给我们的先人修理一下房子,打扫一下卫生,让我们的先人,干干净净,无忧无虑的在此安息。
2、下面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心灵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
这就是风水、人和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祭奠程序;修正墓地——上香——上供品——敬酒——拜祭——放炮;最后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也可以供奉些鲜花,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后人兴旺,此后可以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要自造成一段和气的场面,让我们的先人也能看看后人的喜悦和兴旺。
清明节扫墓注意事项避开扫墓高峰、避免拥挤,选择恰当的出行方式周六周日是扫墓高峰期,市民最好避开这两天去扫墓。
由于现在开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扫墓高峰期都有交通堵塞现象发生,对此,相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前往扫墓时尽量选择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将扫墓时间拉长一些或错开重点时段,以缓解人多车多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
注意防火,确保安全,提倡文明祭扫呼吁市民转变旧的扫墓观念,扫墓时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买小贩兜售的迷信物品,大力提倡“鲜花祭奠”,用鲜花代替焚烧纸钱、香烛以及燃放鞭炮祭扫,这既是对亲人的最好的祭奠,又大大降低了消防隐患。
注意随身携带的物品在扫墓时,尤其是在祭扫公墓时,要注意随身携带的物品。
丢失物品后不易找回,应慎防遗失。
在扫墓开始前和结束后都要仔细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是否齐全。
带有小孩的家长更要照顾好孩子,避免小孩因玩耍而走失。
扫墓及祭祖的意义拜祭祖先,以耀祖光宗,展示华夏儿女熠熠风采;寻根问祖,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老人们说:清明前后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换旺盛,正是活人与亡
人进行精神交流的最佳时间,后人到先人的墓地上去拜祭打扫,会获得一年的心灵平安。先
人的陵墓在清明节经过后人的打扫修理和添土护坡,可以防止杂草蔓延和水土流失,使墓地
气象一新,生机勃勃。后人看到这种景象会感到祖先的在天之灵已经得到安息,先人虽已逝
去,但通过扫墓使先人和后人仍然联系在一起,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这一封建历史的清明扫
墓习俗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中轮回传承和发扬。
过了春分,就临近为已去的亲人祭拜扫墓了,按照清明扫墓的习俗,清明前十天和清明
后十天都可以去扫墓,清明前十天是祭拜亲人,清明后十天是祭拜孤寡老人。我们的父母亲
都已经双双去世,母亲比父亲先去几年,父亲于今年初去世,还刚去世不久,俗话说:有缘
千里来相会。我们的父母前生有缘,后生还有缘,父母的墓地安葬在一块,并排排行着。我
们属于前十天扫墓,阳春三月下旬,兄弟姐妹约好于四月二号到父母坟墓上去祭拜。为已故
的父母去扫墓,在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心中,已永远是一种习俗,一种感恩,一种哀思。4
月2日清晨7点多钟,我们兄弟姐妹带上儿媳孙女14人,带上祭拜的白花、还有彩色的花,
鞭炮、水果、酒水、肉食、牛奶、蛋糕等祭品,座上侄子开的小车,向南村父母的埋葬地方
向驶去,前几天都还是多云多雾又多阴雨的气象,今天却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这也大概是
父母在世时,当儿女的也尽到了孝的结果吧,连天老爷都给予了我们这阳光灿烂的笑脸,我
们感到很欣慰,很温暖。父母的墓地离县城有五公里路,小侄子开车开得稳也开得快,十几
分钟就到了。父母的墓地在一块绿树阴浓的山坡中间,墓地座东朝西,西面还很空旷。墓地
的周围都是树,有杉树、桩树、松柏、紫树和桔子树,还长有不知名的小树,小小的林子里
有小鸟清脆锐耳的歌声。山中的杂草里开出了许许多多的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可以望
见在对面的西面的山坡上有一朵朵粉红色的桃花,有一朵朵雪白的梨花,还有一垅垅的金黄
色的油菜花,它们层林尽染着这块黄色的土地。这白、红、黄色的花把父母的墓地装饰得偕
和得体,在这种彩色斑澜的土地上,在这种好山好水的地方,父母安放在这里也好比是人间
天堂。
我们将雪白的花灯、花絮、花条一个一个扎在父母坟上的树枝上,显得庄严和肃静。在
父母亲的坟头栽种了4棵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烧掉墓地周围过去留下的花圈和残余,然后将
酒、蛋、糖果、副食、牛奶等祭品放在墓碑前。我们来扫墓的路上,就听说过有关清明扫墓
起火烧山的一些见闻,据说怀化芷江县牛牯坪乡一位80多岁的老人祭祖扫墓因放大炮引发山
火已烧毁数千亩山林,在中方、洪江、鹤城等地都有因扫墓烧毁山地的情况,溆浦县在人们
开始扫墓时,也有因烧毁山地弄得县城的天空满天的灰飞,但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听
说凡是祭祖扫墓起火烧毁山地30亩的,要撤该乡镇一把手的职务,要给予当事人从严惩处,
溆浦县因清明扫墓起火烧山就拘留40多人。前车之鉴,终究引起了人们扫墓放炮烧纸的警惕,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祭拜的人,我也注意的观察到,在茅草多茅草深茅草厚的地方,有的
将挖洞放炮,挖洞烧纸,以免引火烧山。好在我们父母的坟墓前是铺的水泥地面,也还是小
心的将鞭炮点燃,劈劈啪啪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就像天空的闪电炸雷一样,声音响彻云霄,
使得在阴间天堂的人不寂寞,不孤独,等鞭炮声过去,每个人拿三根香点燃,深深的向进入
阴间天堂的父母,公公娘娘,太太、太公鞠三个躬,许一个愿,以告慰活着的人对她们的哀
思,唤起进入阴间的祖宗们保佑在世活着的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身心健康。保佑在校的
小孩能够读上大学,有份好工作。按照清明扫墓习俗,收拾供品時,把帶來的鶏蛋在墓碑上
打碎,拿出蛋白和蛋黃,把蛋殼撒在坟墓上,以示脫殼新生,据說會帶來好運。所以我们在
场扫墓的每一位后人也都要吃蛋,把蛋壳撒在坟墓上,望今年我们儿女子孙有一个好运成。
在祭拜的同时还要烧黄色纸钱,纸钱烧得越多,在阴间的人就越富裕,以保佑子孙后代荣华
富贵,丰衣足食。烧了近一个小时的纸钱,这时的纸火已经燃烬熄灭,祭拜就要结束了,我
们每一个后代向长眠在墓地的父母、公娘、太公再作三鞠躬,默默地作最后的道别。我们一
个共同的语言,再见吧,我们的父母,再见吧,我们的公娘,再见吧,我们的太公,你俩静
静地入眠安息吧,明年这个季节又再来看你们。父母的躯体虽离我们渐行渐远,可她们的影
子却始终不离不弃的围绕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