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开发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交通革命

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交通革命

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交通革命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而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交通革命。

一、铁路的起步与初期挑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而铁路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方式的引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然而,早期的铁路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技术和资金的问题是铁路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

中国当时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基础,无法自主设计和建设铁路。

同时,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中国当时经济相对较弱,无法独立承担巨额的投资。

其次,地理和政治因素也对铁路建设形成了制约。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工程建设的困难度较高。

此外,一些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和控制经济要地,限制了中国政府对铁路建设的主导权。

二、外国铁路的引入与中国铁路的兴起面对铁路建设的种种困难,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的铁路技术和资金。

最早引入的是英国的技术和资金,后来又有其他列强相继进入中国。

外国资本的涌入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建设,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对外依赖的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的兴起。

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在技术和交通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大门,为后来的铁路建设铺平了道路。

随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了铁路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引进。

这一时期,中国的铁路网络得到了快速的扩张,连接了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的各个地区。

三、铁路建设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交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在经济上,铁路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铁路连接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加速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在社会上,铁路的兴起打破了原有的区域封闭和交通壁垒,加深了不同地区的联系和交流。

近代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开发教案设计

近代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开发教案设计

近代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开
发教案设计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近代中国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开发教案设计
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与兴起题目
简答题
1、请问晚清时期李鸿章在铁路兴建上所起的影响为何
2、试举例铁路进入中国後,对中国政治、社会等层面的影响为何
3、试论近代中国在铁路兴建上面临的外力冲击与干预
4、请简述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铁路路政机构的演变与专业化的过程
5、试各举一例比较中国自办铁路与运用外资所兴建铁路在路线安排、资金与人员运用上有何异同。

铁路发展历程教案

铁路发展历程教案

课题:任务2:铁路发展历程授课时间:2021年8月30日授课教师:陈老师授课班级:20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1、2、3、4班课时:2学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高速铁路运营特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高铁的地位作用及编组情况;通过对铁路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铁路的起源、新中国成立之前铁路发展情况;了解高速铁路的概念、发展历程、中国高铁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简述高铁的概念、铁路的起源、火车之父的出现及铁路知识传入中国的契机;能认知到闭关锁国的危险性,固步自封的影响。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铁路知识传入中国的历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闭关锁国的危害,进一步思考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固步自封的影响,从而养成具有包容之心、对外学习的开放态度。

二、教学重点:铁路知识、中国铁路发展历史三、教学难点:京张铁路建成的意义四、教学过程课时1导入新课5分钟1.铁路知识从哪里开始起源?2.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讲授新知25分钟1.铁路的发展历程:英国:铁路的故乡。

1688年,英国的资产阶级发动“光荣革命”,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新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

手工工场日益精密的技术分工,使各个生产过程简单化到能够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使手工工人的技术趋于专门化,这都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

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行业开始的。

在纺织行业中,大机器生产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

机器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机应运而生,随后利用蒸汽机的原理制造出在公路上跑的蒸汽车,也就是后来的汽车。

几十年后,能在轨道上运行的蒸汽火车头问世。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

在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上,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的载重量约90吨的“旅行”号列车,由设计者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上午9点从伊库拉因车站出发,下午3点47分到达斯托克顿,共运行了31.8公里。

初中地理中国铁路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铁路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铁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铁路的基本情况,包括铁路线路、铁路枢纽、列车类型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识记和分析中国铁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铁路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认知。

教学重点:1. 中国铁路的基本情况。

2. 铁路线路、铁路枢纽和列车类型。

教学难点:1. 铁路线路的分布和作用。

2. 铁路枢纽的功能。

教学准备:1. 课件:中国铁路线路图、铁路枢纽图等。

2. 地图:中国政区图、中国铁路图等。

3. 教学视频或图片:中国铁路发展历程、高速列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铁路的发展。

2. 提问:同学们对铁路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铁路的基本情况。

2. 完成填空题:我国铁路干线有____条南北干线和____条东西干线。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中国铁路线路: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

2. 讲解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郑州等。

3. 讲解列车类型:高速列车、城际列车、普速列车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上述铁路线路和铁路枢纽。

2. 分析铁路线路的分布和作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铁路线路、铁路枢纽和列车类型。

2. 强调铁路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中国铁路线路图,标注主要铁路线路和铁路枢纽。

2. 调查家乡附近的铁路情况,了解铁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中国铁路的基本情况,掌握了铁路线路、铁路枢纽和列车类型的知识。

通过作业布置,培养了学生运用地图识记和分析中国铁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案-铁路运输政策法规

教案-铁路运输政策法规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导入新课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路运输的发展,能够清楚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由中国古代的牛车引出运输的由来以及变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各代运输工具的回顾,分析铁路运输的发展与变迁,提升了学生分析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教学难点:掌握新时期铁路运输发展的特点授课方法: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铁路运输政策与法规教材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教学内容备注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运输工具进行讨论,说说铁路的由来和发展,从中国古代的运输工具入手,带领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的运输工具,并引出铁路运输。

新课讲授开创时期(1876--1893年)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1876年7月3日,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

由英、美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了。

随后,清政府出银28.5万两,分3次交款赎回这条铁路并予以拆除。

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芦台间开凿运河,连接蓟运河,以达北塘海口;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

中国铁路发展史教学大纲

中国铁路发展史教学大纲

中国铁路发展史教学大纲中国铁路发展史教学大纲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铁路发展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对于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铁路发展史,并提出一份适合教学的大纲。

一、铁路的起步和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铁路技术,并建设了第一条铁路线路——京张铁路。

这一时期,中国的铁路建设主要受到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影响。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困难,中国的铁路发展进展缓慢。

二、铁路的崛起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大力发展铁路,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建设了许多重要的铁路干线,如京广、京沪、京九等。

这些铁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出行条件。

三、铁路的现代化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铁路的投资力度,推动铁路的现代化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引进了先进的铁路技术和设备,建设了高速铁路网络。

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

高速铁路的建设不仅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铁路的未来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铁路的投资,推动铁路网络的进一步扩展和升级。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国际铁路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铁路互联互通。

五、教学大纲的设计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内容:1.铁路的起步和发展历程:介绍中国铁路的起步和发展过程,重点突出外国资本和技术对中国铁路建设的影响。

2.铁路的崛起和发展:详细介绍中国铁路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情况,包括铁路干线的建设和对国内经济的促进作用。

3.铁路的现代化建设:重点介绍中国铁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现代化建设情况,包括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技术引进。

4.铁路的未来发展:展望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前景,包括进一步扩展和升级铁路网络的计划和与国际铁路的合作。

简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及影响

简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及影响

简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及影响摘要:近代中国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处在一个战争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的倾轧和对铁路的争夺,使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倍加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主要是源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所以,只有国家主权独立,铁路事业才能发壮大。

关键词:近代;交通;铁路;影响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中,涉及中国近代铁路的内容不多,而且内容简单。

其实,铁路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自从876年第一条铁路在中国上海诞生后,中国近代铁路事业才开始了。

纵观近代中国一个世纪的铁路发展史,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铁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理分布也不平衡,而且,有时差距非常大。

所以,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兴衰及其影响,才能清楚地揭示她的发展特征和内在规律。

近代中国铁路的引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各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据史料统计,1825年,全世界铁路总长达30万公里,铁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的国门洞开,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领土主权和革命任务,都完全变样。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的同时,铁路修建也随之传入。

第三,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不断渗入,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统治者才有引进铁路的想法,不过,清政府当时还看不到铁路的巨大作用,所以,铁路事业一开始在中国传播,阻力重重。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前后三十年,师夷长技以制夷,打着“求富”“求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国的铁路事业才进入发展的时代。

所以,中国的铁路事业具有起步晚,规模小,保守势力阻挠等特点。

当时修建的铁路主要有;1881年修建的唐胥铁路;1891年至1894年修建的关东铁路;1887年至1893年修建的台湾铁路。

分析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教案

分析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教案

分析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2)学会分析铁路建设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铁路干线的发展历程;(2)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铁路建设对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研究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铁路事业的认同感;(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1)我国铁路事业的起步与发展;(2)主要铁路干线的建设背景和重要历史事件;(3)铁路建设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2.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简介(1)京广铁路:连接北京和广州,全长约2300公里;(2)京九铁路:连接北京和九江,全长约1700公里;(3)沪昆铁路:连接上海和昆明,全长约2200公里;(4)陇海铁路:连接兰州和连云港,全长约1750公里;(5)其他重要铁路干线。

3. 铁路干线的发展变化(1)铁路线路的延长和拓宽;(2)高速列车和动车组的投入运营;(3)铁路建设技术的创新与突破;(4)铁路网的优化与完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2)铁路建设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铁路建设技术的创新与突破;(2)铁路网的优化与完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铁路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铁路干线;(2)提问:你们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铁路干线的历史沿革;(2)观看视频,了解铁路建设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析铁路建设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由英國工業革命開始,觀察從動力的改進後,對於鐵路的興起有何幫助
(2)分析歐美的工業革命對於國內鐵路的興起有何影響。
2.晚清中國對鐵路的認識與挫折
(1)分析晚清時期對於鐵路傳入的反感心理與保守派的反對勢力。
(2)講述近代中國面對外力衝擊所開展的鐵路建設。
3.民國以後的鐵路建設概況
(1)講述民國以後對於在鐵路建設上,開始展開路政機構與人才培育的概況
近代中國鐵路的興起與發展開發教案設計
單元名稱
近代中國鐵路的興起與發展
年級
高二
人數
50
教材來源
康熹版歷史二第十章第一節自強運動
設計教師
許崞虔
教學時間
50
教材主題
本專題主要是對於近代中國在面對西力衝擊下,工業化過程中的重要交通工具—鐵路的建設進行論述。中國鐵路的發展較世界各國遲緩,同時在修築過程中,面對種種外力與內患等干擾,對於鐵路的興建產生了許多重大的影響。
(4)解答同學問題
史料
圖片
講述與圖片
史料與圖片
講述與圖片
講述、史料與圖片
4分鐘
2分鐘
4分鐘
5分鐘
4分鐘
5分鐘
6分鐘
6分鐘
5分鐘
5分鐘
5分鐘
清時期李鴻章在鐵路興建上所起的影響為何?
2、試舉例鐵路進入中國後,對中國政治、社會等層面的影響為何?
3、試論近代中國在鐵路興建上面臨的外力衝擊與干預?
2.上網收集相關資料,並尋找近代中國鐵路的相關網站。
教學過程
(1)引起動機
1.以近代中國鐵路出現時民眾對鐵路的恐慌心理作為開頭,對照今天大家對鐵路建設的平常心,引起同學的討論與與思考。
2.放映ppt展示中國早期鐵路的一些照片,由這些照片來談談過去鐵路與今天有何不同。
(2)講解過程
1.英美各國工業革命與鐵路的興起
1-2-2能說明甲午戰前後鐵路建設的概況
1-3-1能說明民國時期鐵路路政與人才培育等相關議題
1-3-2能說明民國時期鐵路建設的概況與晚清路線的展築
1-3-3能說明民國時期鐵路建設時所遭受到的內憂外患
2-1-1能在清末地圖上指出甲午戰前興築的鐵路
3-1-1能積極參與有關鐵路交通發展問題的討論




節次


教學重點
西方工業革命與鐵路的出現、近代中國對鐵路的認識與挫折、晚清民國的鐵路建設概況、近代中國鐵路建設時所遭遇的內憂外患
單元具體能力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具
時間
備註
教學準備
(1)教師
1.熟悉課程內容。
2.製作講義、學習單與ppt。
3.找尋資料以補充課文內容。
(2)學生
1.歷史部分,學生預先針對英美等國對於鐵路的興起與近代中國鐵路建設的相關資料,進行粗淺的理解。
(2)民國時期鐵路的建設情形與對晚清所築路線的展築
4.近代中國鐵路建設上所遭遇的內憂外患
(1)由晚清中國面對西力衝擊下所展開的鐵路建設
(2)講述近代中國在建設鐵路上所面臨的困難
(3)分析中國在鐵路建設上所受到的阻擾對於鐵路建設的影響
(3)綜合活動
回家尋找近代中國幾條鐵路的路線,同時可以比對它們跟今天路線有何異同。可以透過地圖的比對做成一份心得與介紹
學生學習條件
學生在經歷過工業革命與近代中國的相關課程後,對於近代中國面對西方科技的傳入,有一定的深刻認識,從而進行本單元的學習。
教學方法
講述、問答、圖片教學




單元能力指標
單元具體能力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
1-1能認識英國工業革命與近代歐美的工業化過程
1-2能理解晚清中國鐵路的建設與外力所帶來的影響
4、請簡述晚清到民國時期中國鐵路路政機構的演變與專業化的過程?
5、試各舉一例比較中國自辦鐵路與運用外資所興建鐵路在路線安排、資金與人員運用上有何異同?
1-3能理解民國時期中國鐵路的建設情況與面臨的困境
2.技能領域
2-1能在地圖上畫出清末民初所興築完成的重要鐵路
3.情意領域
3-1能關懷鐵路交通建設的相關問題
1-1-1能說明英國工業革命與鐵路的發展過程
1-1-2能說明歐美各國在接受工業革命浪潮後,對鐵路建設的認識與投入情形
1-2-1能說明晚清時期對鐵路的認識與實行所遭受的挫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