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doc

合集下载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溅入眼睛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溅入眼睛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溅入眼睛应急预案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性质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科研、学习等活动中可能对人体、动植物、环境等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危险化学品可分为腐蚀品、易燃品、毒害品等多个分类。

二、实验室眼睛受伤的紧急处理步骤1.迅速冲洗: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溅入眼睛的情况下,迅速将患者移至洗眼器附近。

然后,轻轻扩开患者的眼睛,让其正对洗眼器喷水孔。

以适中的压力和较高的水流量,将清水用直线喷射的方式从眼睛内侧向外冲洗,用力冲洗约15-20分钟。

2.撤离现场:冲洗伤眼后,迅速将患者从实验室转移到医务室或专科医院。

在撤离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可以遮盖患者的眼睛。

3.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及时联系专业医疗人员,向其提供具体清洗过程的详细情况,以便其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为了减轻实验室化学品溅入眼睛事故的危害,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全体实验室人员熟悉并能够正确执行。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步骤和指南:1.风险评估:首先,对实验室中的各类危险化学品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每种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可能引发的紧急情况。

2.配备紧急设备:实验室应配备充足而易于操作的洗眼器设备,并确保其老化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更换。

3.员工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包括对化学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危险情况的敏感度和正确应对的能力。

4.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检验实验室人员在危机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并找出不足之处。

5.记录与总结:对每起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溅入眼睛的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四、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1.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在实验室操作中,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或护目镜。

这将有效地防止化学品溅入眼睛。

2.注意配制区域的规范:实验室操作时,要确保化学品和实验器材的摆放整齐有序,减少易发生事故的局部。

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实验室部分实验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学试剂。

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烧伤和中毒等事故。

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现将这些化学试剂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一、防火发生原因:1。

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预防措施:1。

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

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

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5.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6.实验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7.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1。

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2.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灭。

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

二、防爆发生原因:1、仪器装置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2、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3、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如乙醚。

4、减压试验时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1、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2、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

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3、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三、防中毒发生原因: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意外事件应急预案1 目的:为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预防与处理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保障我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职业暴露。

2范围:检验科工作人员。

3 职责: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处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意外事件时遵循本制度。

4 内容4.1指定危险化学品管理员,落实专人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使用和存放管理;对各专业组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4.2发生危险化学品意外事件应急措施4.2.1化学污染4.2.1.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4.2.1.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4.2.2 灼伤4.2.2.1 碱类灼伤:(1) 皮肤:应立即用洗眼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2) 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洗眼器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4.2.2.2 酸类灼伤:(1) 一般酸灼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2) 强酸灼伤强酸溅入眼内,用洗眼器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注: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4.2.3 误食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立即饮用牛奶或蛋清等中和剂,或催吐,并就医。

4.3 一但发生危险化学品意外事件立即上报医院保卫处(*************,内线605),并配合进行相关处理工作。

5 支持性文件5.1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5.2 《检验科安全防护制度》5.3 《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6 记录性表格6.1 GXQYY-JYK-JL-TY-22-01《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附:危险化学品溢出与暴露应急预案流程。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范本(2篇)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范本(2篇)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范本本预案是针对实验室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制定的紧急处置方案,旨在保障实验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具有突发性、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需要在平时加强预防意识和应急准备工作,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置和应对。

一、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置和化解事故,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实验室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二、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应急救援与处置、通知与报告、事故调查与评估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 事故现场应急处理事故发生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然后尽快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控制现场环境,防止事故蔓延,保障现场安全。

2. 应急救援与处置有组织地进行人员疏散和救援,配合消防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火灾和泄漏物处理,有效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并尽快恢复实验室正常运行。

3. 通知与报告将事故情况及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向主管部门报告,协助开展事故处理和调查。

4. 事故调查与评估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文件和相关制度,指导实验室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要求:要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和风险特点进行定制化制定,保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应急预案,与时俱进,逐步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五、本预案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进行推广与培训,确保全体实验室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对能力,最终实现实验室安全生产和人员健康的全面保障。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2篇)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2篇)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是指在实验室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预案。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示例:1. 应急通知及报警- 迅速向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发出紧急通知,指导他们采取安全措施。

- 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向实验室所在单位的相关人员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

2. 人员疏散- 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计划,指导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实验室。

- 使用适当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呼吸器等。

-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并尽量避免混乱和踩踏事故。

3. 封闭和隔离- 封闭实验室,阻止事故扩散到其他区域。

- 关闭实验室内的所有通风设备,以防止有害气体扩散到室外。

- 隔离事故区域,禁止非必要人员进入。

4. 事故应对和处置-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并尽可能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5. 伤员救治-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包括急救、送医治疗等。

- 提供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及时运送至医院。

6. 事故调查和分析- 在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确保其安全性。

- 制定严格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储存、标识、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请注意,每个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确保其适应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和条件。

同时,实验室内的人员也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和操作流程。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2)为了积极应对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有序地___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

特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环境实验室部分实验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___炸的化学试剂。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一、引言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危险物品,其在储存、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其对环境和人员的损害,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十分必要。

本文旨在编制一份详细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以供参考和实施。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可根据其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有:易燃物、氧化物、毒性物质、腐蚀品、爆炸品等。

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方式存在着差异,应急预案也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化学品进行制定。

三、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制定1. 应急预案的编制人员实验室的负责人应当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安全专家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

这些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的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以及应对不同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1)危险化学品的台帐编制详细的危险化学品台帐,包括化学品的名称、性质、储存方式、数量、储存位置、使用部门、相关安全措施等信息。

台帐应定期更新,确保实时、准确。

(2)应急设备和器材明确实验室应急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如安全防护设备(防爆眼镜、防护手套)、紧急药品(中和剂、解毒剂)、应急照明设备、灭火器等。

这些设备和器材应放置在易于取得的地方,使用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应急演练计划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演练的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演练结果应及时总结和评估。

(4)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定事故报告和调查的流程,对实验室中发生的化学事故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调查分析,从而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5)危险物品遗留物的处理明确危险物品遗留物的处理方式,严禁随意倾倒或排放。

根据不同的化学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处置措施,确保危险物品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二次污染和伤害。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摘要实验室中常常使用危险化学品,一旦不慎造成泄漏、火灾等事故,将会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实验室应当制定和执行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和实施,并提出一些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 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其中使用了大量的危险化学品。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等意外情况。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紧急情况,实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2. 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

下面是制定应急预案的步骤:2.1 识别潜在的危险化学品首先,需要识别实验室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对每种危险化学品进行评估,确定其性质、危险性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将化学品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2.2 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根据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实验室的应急组织机构和责任人员。

•应急设施和装备:列出实验室应急设施和装备清单,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应急处置流程:详细描述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步骤和处置方法。

•应急演练计划:制定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的计划和相关指导。

2.3 审核和修订制定的应急预案需要经过审核和修订。

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更新预案,确保其与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3. 培训和意识提高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取决于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高。

以下是培训和意识提高的建议:3.1 培训定期进行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培训,包括以下内容:•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和安全操作方法。

•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方法。

•应急设备和装备的使用方法。

3.2 演练定期组织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紧急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范本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范本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范本第一章总则1.1 背景和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和危险事件,保障实验室人员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内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突发事故和危险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1.3 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1.3.1 安全第一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至上。

1.3.2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事前预警、事中管控和事后分析总结,预防事故的发生。

1.3.3 综合管理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作用。

1.3.4 协同配合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密切配合进行应急处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写与修订2.1 应急预案的编写2.1.1 预案编写团队根据需要,组建应急预案编写团队,团队成员应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化学品管理人员和急救专家等。

2.1.2 预案编写内容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预案编写内容应包括危险化学品管理、应急预警与演练、突发事故和危险事件的具体应急措施、应急指挥体系等。

2.1.3 应急预案的公开编写完成的应急预案应向所有实验室人员公开,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2.2 应急预案的修订2.2.1 定期修订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根据实验室的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修订后的预案应及时向所有实验室人员公示。

2.2.2 事件后修订在突发事故或危险事件后,根据事件的经验教训和后续处理效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以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章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3.1 储存管理3.1.1 分区分级实验室内应按照化学品的性质、储存量和危险性等级,划分不同的区域和级别,合理储存危险化学品,确保互不相容物质之间的有效隔离。

3.1.2 标识标注对储存的危险化学品要进行明确的标识和标注,包括名称、性质、危险性等级,以便实验人员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为了积极应对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有序地组织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
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特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部分实验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学
试剂。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烧伤和中毒等事故。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现将
这些化学试剂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几种伤害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一)、防火
发生原因:
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预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
易燃溶剂。
4.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
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
入废物箱内。
5.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6.实验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7.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
1.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
2.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
灭。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
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二)、防爆炸
发生原因:
1、仪器装置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2、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
3、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如乙醚。
4、减压试验时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
1、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2、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
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
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3、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三)、防中毒
发生原因:
1.接触了有毒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2.对有些试剂的性质不够了解,处理不当。
3.制备有毒气体的装置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练。
预防措施:
1.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2.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4.使用气体吸收剂来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5.有毒的废物、废液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6.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7.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8.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9.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
万一发生中毒,一般的急救方法如下:
1.误吞毒物,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给以面粉
和水、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然后用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对磷中毒的人不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内服,以促使呕吐,然后送医院
治疗。
2.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除白磷烧伤外,其余的均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如果皮肤已有破伤或毒物落入眼睛内,经水冲洗后,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四)、防烧伤
烧伤是由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化学物质或电热等引起的损伤。为了预防烧伤,实
验时严防过热的物体与身体任何部分接触。
烧伤的伤势一般是按烧伤深度不同分为三度,烧伤的急救办法应根据各度伤势分别处
理。
一度烧伤:只损伤表皮,皮肤呈红斑,微痛,微肿,无水泡,感觉过敏。如被化学药品
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除去残留在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并用冷水浸沐伤处,以减轻疼
痛,最后用1∶1000“新洁而灭”消毒,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及真皮层,皮肤起水泡,疼痛,水肿明显。创面如污染严重,先用
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再以1∶1000“新洁而灭”消毒,不要挑破水泡,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
好,请医生治疗。
三度烧伤:损伤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创面呈灰白色或焦黄色,无水泡,
不痛,感觉消失。在送医院前,主要防止感染和休克,可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给伤者保
暖,必要时注射吗啡以止痛。
(五)一般伤害的救护措施是:
1.被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被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醋酸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
实验室里备有救护药箱,在实验室的固定处放置。箱内贮放下列用品:
1.消毒纱布、消毒绷带、消毒药棉、胶布、剪刀、量杯、洗眼杯等。
2.碘酒(5~10%的碘片加入少量碘化钾的酒精溶液)、红汞水(2%)或龙胆紫药水(供
外伤用)。注意:红汞与碘酒不能合用。
3.治烫伤的软膏、消炎粉、甘油、医用酒精、凡士林等。
4.硼酸(2%的水溶液)。
5.醋酸(2%的水溶液)。
6.高锰酸钾晶体,用时溶于水制成溶液。
2015.1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