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热管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_郑立秋
脉动热管强化传热技术研究进展

脉动热管强化传热技术研究进展张东伟; 蒋二辉; 周俊杰; 沈超; 徐荣吉; 杨绍伦【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21【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脉动热管; 强化换热; 研究方法【作者】张东伟; 蒋二辉; 周俊杰; 沈超; 徐荣吉; 杨绍伦【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热能系统节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郑州450001;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筑能源综合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24; TH137换热器作为化工行业的核心设备,提高其换热效率有利于推动系统效能的提升。
在强化换热技术发展过程中,毛细芯式的反重力换热器成为改良重力式和分离式换热器换热高度差这一缺陷的有效途径,但自身的复杂结构和环境适应性差等限制了其走向工业化。
与此同时,脉动热管因其具有结构简单、结构尺寸紧凑、性能稳定、换热高效及普适性强等特性[1],使其在新能源换热技术、电子设备、微电子热处理、航空航天的深低温技术及核能等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2—5]。
因此,进一步认识脉动热管的传热机理有助于提升其换热效率。
近年来脉动热管的可视化实验已经对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强化脉动热管传热机理的研究依然缺乏统一性认识。
本文致力于概括和整理近年来在结构和工质选型方面强化脉动热管传热的研究进展,同时汇总在提高机理认识方面新技术,最后提出目前热管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希望能为脉动热管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1 脉动热管的技术简介脉动热管技术最早由Akachi等提出[6—9],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闭环和开环回路的毛细蛇形结构,分为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
因其具有结构简单、热响应快、传热高效、性能稳定、价格低廉、无功耗和普适性好的优势和克服传统热管易受黏性、毛细力、飞散以及沸腾制约传热极限等不足的缺点的能力,目前己经在微电子散热、核电站开发、太阳能集热、制冷空调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热管节能技术在净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热管节能技术在净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本文对常用空调热回收节能装置进行了介绍及其比较,并对其中的热管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
分析了热管技术在净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在空气处理机组中提供预冷再热功能的应用、在热回收机组中的应用以及在除湿机组中的应用,可见热管技术的相关应用可取得显著的节能效益。
关键词:热管;热回收;净化空调1 引言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洁净厂房的规模变的越来越大,能源需求随之剧增。
为满足社会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作为其中的能耗大户(净化空调系统),应在工程应用中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
因而研究如何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将热管节能技术应用于净化空调系统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方法。
2 常用空调热回收节能装置介绍及其比较热回收节能方式较多,但归纳起来共两大类:全热回收装置和显热回收装置。
全热回收装置有转轮式换热器、板翅式全热换热器、热泵式换热器等;显热回收装置有中间冷媒式换热器、板式显热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等。
[1] 对各种热回收装置的综合比较如下表所示:净化空调系统要求避免交叉污染的产生,保证生产的安全。
由上表可见,无交叉污染情况的热回收装置,可用:板式显热、中间冷媒式、热泵式及热管式换热器。
在决定具体选用何种类型的热回收装置时,应首先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及合理性分析;其次,根据需处理的空气特性选择合适的热回收装置,从而达到用较少的投资,回收较多冷热量的目的。
3热管的结构特点介绍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
热管通常由管壳、吸液芯和工作介质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1~10-4 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冷媒。
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选择在两段中间是否布置绝热段。
当热管的一端受热冷媒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
2010年热管技术展望

2010年热管技术展望庄 骏Ξ 张 红(南京化工大学)摘 要 阐述了2010年我国热管技术发展的两大主题———推广应用和开发研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热管技术的研究动态和热管技术在工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几个重要特点,概述了2010年完成并重点推广的几项新型热管设备。
关键词 热管技术 热管蒸汽发生器 热管高温热风发生器 热管化学反应器热管等温加热炉管 热管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在各种节能换热设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先后开发成功了气2气热管换热器、热管蒸汽发生器(余热锅炉)、高温热管(液态碱金属热管)蒸汽发生器、高温热管热风炉,并在冶金、石油、化工、动力、陶瓷以及水泥等工业领域中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当前热管技术已日趋成熟,应用面逐步扩大。
根据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当今设备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和用新技术挖掘现有设备潜力,到2010年我国热管技术发展将有两大主题:一是推广应用,将现有较为成熟的热管产品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其设计、制造、检测质量,使之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常规设备,从而深入推广热管技术的应用;二是开发研究,充分发挥热管技术的特点,综合其他学科,进一步开发研究新型高效传热传质设备,使一些传统设备发生变革,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热管技术动态,热管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几个重要特点和2010年可能完成并重点推广的几项新型热管设备。
1 国内外热管技术动态热管自1964年正式在美国发明问世,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新的传热元件,已不年轻,但作为一项传热技术,则仍处于幼儿时期。
目前大规模理论研究的高峰已趋于下坡,而应用技术的研究正不断上升,近两年热管及热管市场呈现出兴旺形势。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全球性的热管大会已从每4年一次增加到每2年一次,而在这两年期间差不多每年又有国际性的区域研讨会,新的应用专利也不断出现。
纳米流体应用于热管的前景

热管作 为一种高导热性 能的传热装置 。 自2 0 世纪 6 0 年代在美 国诞生 以来 .其应用范 围 日益扩
大 ,现在 已广 泛应 用 于航 天工业 、动力 工 程 、能量
工程 、医学及化学工程等领域。近年来热管开始向 微型化发展 。微型热管是伴随着微电子技术 的发展 而兴起的 。在各种微小空间散热方面有着广 阔的应 用前景【 】 ,如在医疗手术 、电子装置芯片 、笔记本 电脑 C P U的冷却 、电路控制板 的冷却 、太 阳能热
t h e ma x i mu m p o we r .B a s e d o n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s ,mo r e t e s t s a n d s t u d i e s s h o u l d b e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h e a t p i p e ' s
张 羽翔 ,女 ,1 9 8 4 年生 ,硕士 ,助教。郑 州市 ,4 5 0 0 0 2 。
水器 、太阳能电站和核电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2 0 1 0 年 ,逢燕嗍 对热管技术 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重点论述 国内外热管技术在
化 工装备技 术
第3 4卷 第 1 期
力 ,初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纳米流体在工程 中 的应 用研 究 已逐 步展开 ,这种全 新技 术 将有 广 阔
振荡热管管内流型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18 m的耐热玻璃管制成 的闭环式振荡热管进行可视化实验 , .m 实验观察到在启动阶段工
质做 大 幅度 的振荡 , 稳 定 运 行 阶段 形 成 循 环 流 , 对 同 一试 验 每次 循 环 的 方 向可 能 不 在 但
硬士研究生通讯作者贾力一男教授城橱衄万方数据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程包括气泡的聚合汽塞的振荡气泡的破碎及聚合等现象并指出工质的振荡产生的原因但实验并未观察到工质的循环流动对内径为玻璃管制成的个弯的闭环式振荡热管进行实验研究指出管内存在塞状循环流动且持续时间较长伴随着局部流动方向的改变并分析了气泡聚合破碎的原因由于振荡热管是通过管内工质的两相循环流动来传递热量的所以管内的流型对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可视化实验对个弯根平行管的振荡热管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管内存在的主要流型考虑了在不同的充液率和传热量下管内的主要流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流型对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由部分组成实验段即振荡热管注液和真空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温度采集装置为了便于观察振荡热管采用毛细玻璃管制作毛细管的外径为内径为加热端有个弯由根平行管组成热管分为部分加热段冷却段和观察段热管的总长为加热段的长度可调冷却段的长度为运行时可以通过玻璃管观察到管内的流型实验采用电加热带加热通过调节电压和电流得到加热功率冷却水由恒温水浴提供在热管的加热段冷却段和中间的观察段分别布置根根根热电偶采用标定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和数字电压表进行温度测量壁温各测点扫描时间间隔为振荡热管上部设有自制的注液抽真空装置对振荡热管抽真空后部分的充人工作流体无水乙醇图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台万方数据尹大燕等振荡热管管内流型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振荡热管的运行机理将一定量工作流体注入振荡热管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工作流体在振荡热管中呈液塞分段分布工作流体的热量通过局部的轴向振动和相变的方式从蒸发段输送到冷凝段由于相变以及汽液塞之间的相互作用热管中的流体流动相当复杂回路型振荡热管中工作流体可以产生循环流动循环流动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流体将热量从蒸发段输送到冷凝段的能力从已有的研究中发现很多因素影响振荡热管的运行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个方面的内容几何因素管径管截面形状加热段冷却段长度比装置的全长弯角数等运行参数整体的初始条件流体控制阀的应用等物性参数工作介质的热物性参数充液率等管内的流型目前国内外对振荡热管传热性能进行了较多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各个因素对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但对管内的流型对热管的影响分析较少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观察了管内流体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管内流型的变化并将管内的流型与热管的传热性能相联系分析了对应不同流型的热管传热性能的变化振荡热管运行时可以根据整体热阻
基于热管技术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

车辆工程技术55车辆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锂离子电池产热机理以及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说明电池组热管理的重要性及热管理系统设计要求;对常见热管理技术手段进行阐述,指出热管技术的优势并重点介绍基于热管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研究;最后,提出基于热管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研究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展望。
1 锂离子电池产热特性与热管理需求 锂离子能在电池中的充放电化学过程它在本质上就是电池离子能的迁移与放电化学反应,在电池层状金属结构中的碳纤维材料和层状金属的氢氧化物之间内嵌并从人和人中脱出,正常电池工作温度条件下,电池内生产热能的来源主要包括欧姆热、电化学反应热和放电极化热。
随着工作温度不断升高,电池内部可能发生的是一系列的充放热和电化学反应,包括正极电解液的热分解、负极热分解、负极与外部电解液的放热反应、膜层的分解和热反应等,过高的工作温度变化可能直接导致放电热反应失控,不同工作温度下检测电池内部可能发生的不同反应。
温度也会引起您的电化学性能迅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您的电池正常使用性能与电池寿命。
有研究结果表明,索尼18650锂电池在25c每次循环持续工作800次后电池容量寿命损失速度为30%,而在50c每次循环持续工作800次后电池容量寿命损失速度接近60%,过高或过低的电池存储空间温度也可能会直接导致索尼锂电池持续容量寿命衰减,加速电池老化。
2 电池加热技术 外部直接液体空气加热主要加温方法一般包括直接液体内部空气直接高温加热方式加温法和直接外部液体储能电池直接加热法。
前者主要方法采用外部液体空气电热丝直接进入加热后的液体内部空气进而直接高温加热外部液体储能电池,温度均匀但直接加热期间能耗较高。
后者通过小型高压液体加热小型电池组主流道内的大量高压液体进而给整个小型电池组液体进行高压加热,结构较复杂且高压液体沿着升温方向移动时的速度较慢。
除上述基于小型高压对流的多种高压液体加热对流管理保温方式,亦可能是通过一种采用基于一个ptc或小型对流大功率膜的对流高压加热保温管理膜直接对整个小型电池组的液体表面进行液体加热进行小型对流管理加热,该对流管理加热方式对整个小型电池组的对流散热管理性能只会造成一个——不确定量的直接影响。
振荡管内入射激波衰减及其对冷效应的影响

Abstract: The pressure wave refrigerator represents a simple arrangement for gas cooling by its decompression and has many applications in chemical processes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 The mechanism of the cooling effect of oscillatory tube is the conversion of the pressure energy of gas to heat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pressure waves, which are moving shock wave and unsteady expansion wav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regular pattern of incident shock wave attenu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essure wave refrigerator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single-tube set up. In the experiments, the expansion ratio is from 2.0 to 6.0, the relative length of the oscillatory tube L/d is from 87 to 737, and the exciting frequency is from 10 Hz to 240 Hz.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incident shock wave is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lative position in length x/L because the energy of the reflected shock wave is exhausted by the viscosity and friction of the gas inside the tube. The other reason is the result of the gas in the tube pressurized and heated by the shock wave. The shock wave strength is also influenced by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effects resulted from the reflected shock wave. When the tube is relatively short,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incident shock wave is less reduced as the tube length decreases, while the strength of the reflected shock wave at the closed end of the tube increases. The maximum refrigeration efficiency ηmax of the refrigerator increases with the tube length, but the value of ηmax is not affected obviously when the tube length increases to some value. The recommended optimal tube length L/d is
回路振荡热管稳定运行条件及循环特性的热力学分析

题, 以及 运 用 波 函 数 、 工 神 经 网络 等 理 论 研 究 人
其物理 过 程, 都 不 能 很 好 地 揭 示 其运 行 机 理 。文 但
献 中很 少 有运 用热 力学 理论 研 究其运 行现 象和 机理
纪9 0年 代初 出现 的一 种新 型热 管 , 也是热 管 家族 中 最 新 、 独特 的 一 种 热 管 。其 结 构 小 而 简 单 、 本 最 成 低, 传热性 能 优 良。可 应用 到多个 领 域 , 视 为 目前 被 解决 微 小空 间高热 流 密度 的散热 方 案 中很 有希 望 和 前途 的 一 种 传 热 元 件 J 回路 振 荡 热 管 ( o p d 。 L oe
第 一 作 者 :女 ,9 9年 生 , 教 授 . 职 博 士 16 副 在
E— al te6 @ sb .o 。 m i:S li9 o u cm ]
加热 段 e 一e ( 发 段 ) 放 热 段 c 一c ( 凝 段 ) 1 2蒸 , 1 2冷 ,
绝 热段 1 e (2~c ) 绝热 段 2 c ~e ) 1和 (2 1 。
变 化与 温 度 、 力 同 向 , 流速 相 反 ; 过 程 中 的能 量转 换 是 维 持 能 量 传递 的重 要条 件 。 压 与 此
关 键 词 :回路 振 荡 热 管 ;稳 定 循 环 ; 散 功 ; 环 特 性 耗 循
中图 分 类 号 :T 7 . K12 4
引 言
振 荡热管 ( siai etpp ,O oc l n h a ie HP) 2 lt g 是 0世
I目
{ n
9 Βιβλιοθήκη 侧重 于单 汽 液 塞 传 热 传 质 和 液 膜 间 作 用 力[】 问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Vol .27 No .1 Feb .2010第27卷 第1期2010年2月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Civil Engineering 振荡热管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郑立秋 孙世梅 齐俊峰 李明柱(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 130021)摘要:振荡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独特高效的传热元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传热良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电子元件散热、新能源利用及余热回收等领域都极具潜力.本文综述了振荡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机制;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列举了振荡热管在几个领域的工程应用及应用前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振荡热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指出振荡热管的多样化、微型化、实用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关键词:振荡热管;新能源;传热机理;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TU 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185(2010)01-0061-04Oscillating Heat Pip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ZHENG Li-qiu ,SUN Shi-mei ,QI Jun-feng ,LI Ming-zhu(School of Municip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and Civil Engineering ,Changchun ,China 130021)Abstract : Oscillating heat pipe as a new type of unique and highly efficient heat transfer component , has many bene fi ts such as small size , simple structure , good heat transfer , the advantages of wide adaptability and so on . Heat dissipation in electronic components , new energy use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other potential areas also have deeply potentiality .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oscillating heat pipe structure , working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 and cited oscillation heat pipe in several area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 Oscillation heat pipe presently existed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foundation , as well as the solution . Pointing out that the diversi fi cation of oscillating heat pipe , micro-and utility ar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 oscillation heat pipe ; new energy ;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 application prospect0 引言振荡热管(Oscillating Heat Pipe ,简称OHP)又称脉动热管、自激振荡流热管、弯曲毛细管热管等,是基于普通热管且优于普通热管的一种新型独特的传热元件,由日本的Akachi 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与普通热管相比,振荡热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传热性能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因其巨大的应用潜力而日益受到国际传热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相变传热领域一个引人瞩目的研究热点.初步认为振荡热管的工作原理是管内工质吸收热量形成气、液塞,热量是通过其振荡、相变潜热和显热实现传递的,并提出强化管内工作流体与热管壁面之间的换热,提高管内的振荡频率与循环动力两种途径来强化振荡热管的传热.概括了振荡热管的研究现状,认为经历过目前的“认识”阶段后,必将向更深入的“强化”与“控制”阶段过渡,振荡热管的强化传热与控制将会成为日后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列举收稿日期:2009-05-11.作者简介:郑立秋(198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第27卷62其在电子元件散热、地热采暖、冻土层、太阳能集热器等领域的应用,证实了振荡热管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目前的不足,希望能够为日后的研究提出几个可行方向.1 振荡热管工作原理在一管内抽成真空的弯曲毛细管中,充有一定量的工作介质,该介质在冷热端温差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汽、液塞状流随机地出现在管路中, 这样,由于两端间存在压差以及相邻管子之间存在的压力不平衡,使得工质在蒸发端和冷凝端之间振荡流动,即通过相变和液塞的振荡实现热量的传递.其传热现象集沸腾、蒸发、冷凝、脉冲振荡于一体,这些物理过程并非是彼此孤立和简单地叠加,而是一个有机互动整体过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其运行机理已有初步了解.图1振荡热管的基本结构(1) 沸腾阶段.蒸发段工质被加热,就在管壁气化核心处产生剧烈沸腾,产生小气泡且不断扩大,形成气塞;长液塞被分段,形成液塞.如采用底部加热方式,则气塞、液塞整体上移.(2) 过渡阶段.运行初期管内介质流动方向不定,当两液塞相遇时,压力大的一侧推动压力小的一侧流动,直到整个热管中介质形成单向循环流动.(3) 稳定运行阶段.在此阶段,介质周期性、有规律的停顿、徘徊,短暂停顿后继续运行,如此反复.根据振荡流热管的运行机理, 可以得出两种途径来强化振荡流热管的传热: 一是强化管内工作流体与热管壁面之间的换热; 二是提高管内的振荡频率与循环动力.2 振荡热管的研究现状早在1993年,日本的Akachi 提出了无流向控制阀的新型回路热管——振荡热管,并且提出了开式回路和闭式回路两种结构.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脉动热管内部两相流动的流型及运动过程的可视化实验,对包括充液率、断面形状、尺寸、工质、倾角等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与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Piyanun charoensawan 等[2]搭建了闭式环路脉动热管实验台,根据换热效率公式[2]:V C TQ U '通过测量体积流速,、绝热段、冷凝段温度计算闭式环路振荡热管的换热效率.考虑倾斜角度、充液率和热管总长度,得出结论: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0°~90°),换热率略微下降;当充液率在50%~70%时,任何角度倾斜角的换热率均达到最大值;热管总长度从5m~17.5m 变化时,任何角度倾斜角的换热率有极大地提高.商福民、刘登瀛等[3]针对不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热管利用电加热板作为热源,通过改变加热板的输入功率(P=GC P (T 2-T 1)[4]以及加热板的位置,对其壁温和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等径结构回路型a 闭合回路 b 开放回路 c 带单向阀的闭合回路气泡液塞液塞振荡冷热段绝热段蒸发段第1期63自激振荡热管在相同的工质及充液率,相同的热管长度及倾角,以及相同的电加热板位置等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等径结构自激振荡流热管在中、低负荷情况下,可以起到明显的强化传热作用;而当不等径位置在热管的最下面、热源位置在变径区域的下部时强化传热效果最佳.曹小林、王 伟等[4]建立了部分可视化的环路型铜2乙醇脉动热管试验台,研究了充液率、倾斜角度、环路数目等因素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定义OHP 运行热阻为加热区和冷却区温度差与总传热量之比[5]:()h c T TT T R Q .结果表明:不能形成脉动效应时工质的流型是间歇振动,形成脉动效应时工质的流型是弹状流或环状流; 最佳倾角为70°~ 90°,最佳充液率在50%左右;热阻随着环路数目的增加而减小.Yu-Hsing Lin ,Shung-Wen Kang等[5]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银纳米流对振荡热管换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0%的充液率比40%传热效果好;当热功率为85W时,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平均温度和热阻下降7.79℃和0.092m 2·K/W .3 应用前景虽说目前对振荡热管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和理论建模探索阶段, 但由于其自身的优点, 许多振荡热管产品从实验室中走出来, 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1)电子元器件散热.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 电子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 集成度越来越高, 功耗也越来越大[6].传统的空气自然或强制对流散热显然已不能满足电子技术发展的需求, 迫切需要开发小而轻、强散热能力、低成本的新型传热装置.振荡热管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导热元件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冷却领域.近年来日本TS Heat ronics 公司[7]开发的用于Intel Pentium 4218GHz CPU无风扇散热器NCU - 1000 ,主体和散热翅均由铝- HFC134a 板式振荡热管制作, 具有散热效率高、无噪声、安装方便等优点.(2)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器.Rittidech 等[8]把充有R134a 工质的回路型脉动热管应用到太阳能收集器当中,大约能够收集到62%的太阳能,与传统昂贵的热管系统效率相当.此外应用回路型脉动热管的太阳能收集器还具有防腐、冬季不会出现冷凝现象的优点.(3)应用于余热回收.Meena 等[9]把带单向止回阀的回路脉动热管(R134a 作为工质,50%的充液率)应用于干燥系统,充分利用余热来预热空气,降低相对湿度.实验证明当空气温度升高,风速降低,系统的换热性能有所提高,相对湿度由89%~100%降至54%~72%.(4)应用于地板采暖.振荡热管应用于地板采暖系统, 具有热响应快, 温升高, 节能等优点, 与传统的聚乙烯管式采暖系统相比, 该系统可节省30%的能源消耗.集热系统和采暖系统完全独立,减少了系统的相互影响,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承压要求.该系统热稳定性好,连续供热能力强,与自动控制系统配合后,此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可以连续、稳定、安全地运行[10].(5)除了上述应用外, 涉及传热的领域大多可以应用振荡热管, 尤其是用于小空间高热流密度的散热场合.4 结论振荡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热管散热技术,各方面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研究都证明其性能优越,但振荡热管技术暂时还没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振荡热管的运行涉及带有沸腾和冷凝的汽液两相流动,影响参数众多,所以在研究上有较大难度,对其运行机理的研究还很不成熟;郑立秋,孙世梅,齐俊峰,李明柱:振荡热管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第27卷64(2)振荡热管的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如何优化设计、如何确定传输极限、温度的波动问题等,还没有得到解决.针对上述分析,今后振荡热管技术研究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寻找振荡热管的最佳工作条件,对各个参数的相互影响进行系统研究;(2)改进现有的理论模型,考虑多因素影响,尽可能逼近管内实际运行情况,更好地从本质上认识振荡热管的工作过程;(3)将振荡热管应用到工业实践中,对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在实际工业使用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4)拓宽振荡热管的应用领域,使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参 考 文 献[1] 曹小林, 王 伟.脉动热管的研究综述[J].能源研究与应用,2006;(5):17-19[2] Piyanun Charoensawan,Effect of inclination angles,filling ratios and total lengths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a closed-loop oscillation heat pipe[J].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heat pipe symposium,2000;422-430.[3] 商福民,刘登瀛.采用不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实现强化传热[J].动力工程,2008,28(1):100-146.[4] 曹小林,王 伟.环路型脉动热管的工质流动和传热特性实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7,6(1):56-59.[5] Yu-Hsing Lin,Shung-Wen Kang.Effect of silver nano-fluid on pulsating heat pipe thermal performance[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8(28):1312–1317.[6] Azar.K.J. Electronics Cooling,,http://www. electronics2cooling1com ,2006.1.[7] T.S Heatronics Co.Ltd.,http://www. tsheatronics. co. jp,2003.6.[8] Rittidech S,Dangeton W,Soponronnarit S. Closed-ended oscillating heat-pipe (CEOHP) air-preheater for energy thrift in a dryer[J].Applied Energy,2005,81(2):198-208.[9] Meena P,Rittidech S,Poomsa-ad N. Application of closed-loop oscillating heat-pipe with check valves (CLOHP/ CV) air-preheater for reduced relative-humidity in drying systems[J].Applied Energy,2007,84(5):553-564.[10] 万福春.热管平板集热器在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08,36(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