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数学方程应用题目及答案22道

七年级下册数学方程应用题目及答案22道

七年级下册数学方程应用题目及答案22道1.两车站相距275km,慢车以50km/一-小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1h时后,快车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那么慢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快车相遇?设慢车开出a小时后与快车相遇50a+75(a-1)=27550a+75a-75=275125a=350a=2.8小时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由甲地开往乙地,车行3h后,因遇雨,平均速度被迫每小时减少10km,结果到乙地比预计的时间晚了45min,求甲乙两地距离.设原定时间为a小时45分钟=3/4小时根据题意40a=40X3+(40-10) X (a-3+3/4)40a=120+30a-67.510a=52.5a=5.25=5又1/4小时=21/4小时所以甲乙距离40X21/4-210千米3、某车间的钳工班,分两队参见植树劳动,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从甲队调16人到乙队,则甲队剩下的人数比乙队的人数的- -半少3人,求甲乙两队原来的人数?设乙队原来有a人,甲队有2a人那么根据题意2a-16=1/2X (a+16)-34a- 32=a+16-63a=42.a=14那么乙队原来有14 人,甲队原来有14X2-28人现在乙队有14+16=30人,甲队有28-16=12人4、已知某商店3月份的利润为10万元,5月份的利润为13.2万元,5月份月增长率比4月份增加了10 个百分点.求3月份的月增长率.设四月份的利润为x则x*(1+10%)=13. 2所以x=12设3月份的增长率为y则10*(1+y)=xy=0.2=20%所以3月份的增长率为20%5、某校为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宿舍住7人,呢么有6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宿舍住8人,那么有一-间只住了4人,且还空着5 见宿舍.求有多少人?设有a间,总人数7a+6人7a+6=8(a-5-1) +47a+6=8a-44a=50有人=7X 50+6=356人6、一千克的花生可以炸0. 56千克花生油,那么280千克可以炸几多花生油?按比例解决设可以炸a千克花生油l: 0.56=280: aa=280X0.56=156. 8千克完整算式: 280+ 1X0.56=156.8千克7、一批书本分给一班每人10本,分给二班每人15本,现均分给两个班,每人几本?设总的书有a本一班人数=a/10二班人数=a/15那么均分给2班,每人a/ (a/10+a/15)=10X 15/(10+15)=150/25=6本8、六一中队的植树小队去植树,如果每人植树5棵,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植树7棵,就少6棵树苗.这个小队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设有a人5a+14=7a-62a=20a=10一共有10人有树苗5X10+14=64棵9、一桶油连油带筒重50kg,第一次倒出豆油的的一-半少四千克, 第二次倒出余下的四分之三多二又三分之二kg,这时连油带桶共重三分之一kg, 原来桶中有多少油?设油重a千克那么桶重50-a千克第一次倒出1/2a-4 千克,还剩下1/2a+4千克第二次倒出3/4X (1/2a+4)+8/3-3/8a+17/3千克,还剩下1/2a+4- 3/8a- 17/3=1/8a-5/3千克油根据题意1/8a- 5/3+50 -a=1/348=7/8a,a=384/7千克原来有油384/7千克10、用一捆96米的布为六年级某个班的学生做衣服,做15套用了33米布,照这样计算,这些布为哪个班做校服最合适?(1班42 人,2班43人,3班45人)设96米为a个人做根据题意96: a=33: 1533a=96X 15a≈43.6所以为2班做合适,有富余,但是富余不多,为3班做就不够了11、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上123,分母减去163,那么新分数约分后是3/4;如果分子加上73,分母加上37,那么新分数约分后是1/2, 求原分数.设原分数分子加上123,分母减去163 后为3a/4a根据题意(3a-123+73)/ (4a+163+37)=1/26a-100=4a+2002a=300a=150那么原分数= (3X 150- 123)/ (4X 150+163)-327/76312、水果店运进一批水果, 第一天卖了60千克,正好是第二天卖的三分之二,两天共卖全部水果的四分之一,这批水果原有多少千克(用方程解)设水果原来有a千克60+60/ (2/3)=1/4a60+90=1/4a1/4a=150a-600千克水果原来有600千克13、仓库有一-批货物,运出五分之三后,这时仓库里又运进20吨,此时的货物正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仓库原来有多少吨?(用方程解) 设原来有a吨aX (1-3/5) +20=1/2a0.4a+20=0.5a0. la=20a=200原来有200吨14、王大叔用48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 2.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设长可宽分别为5a米,2a米根据题意5a+2a X 2=48 (此时用墙作为宽)9a=48a=16/3.长=80/3米宽=32/3米面积=80/3X 16/3=1280/9平方米或5aX2+2a=4812a=48a=4长=20米宽=8米面积=20X8=160平方米15、某市移动电话有以下两种计费方法:第一种:每月付22元月租费,然后美分钟收取通话费0.2元.第二种:不收月租费每分钟收取通话费0.4元. .如果每月通话80分钟哪种计费方式便宜?如果每月通话300分钟,又是哪种计费方式便宜呢?设每月通话a分钟当两种收费相同时22+0.2a=0.4a .0.2a=22a=110所以就是说当通话110分钟时二者收费- -样通话80分钟时,用第二种22+0. 2X 80=38>0.4X 80=32通过300分钟时,用第一种22+0. 2 X 300=8216.某中学修整草场,如果让初一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二学生单独做,需要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一、初二学生一起工作1小时,再由初二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设初二学生还要工作x小时。

初一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初一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初一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初一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 A. -3- B. 0- C. 5- D. -22. 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90°,那么这个角是:-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D. 平角3. 以下哪个是单项式?- A. 3x + 5y- B. 5x^2 - 3- C. 2x^3- D. 4xy - 3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可能是:- A. 4- B. -4- C. 0- D. 15. 以下哪个是同类项?- A. 3x 和 5y- B. 4x^2 和 3x^2- C. 2a 和 3a- D. 5b 和 3a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

7.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

8. 计算 (-2) × (-3) 的结果是_______。

9.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_______倍。

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

11.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是_______。

1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那么它的第三边长的范围是_______。

13. 一个数的倒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

1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___。

1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是_______。

####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6.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x^2 - 2x + 1) - (x^2 + 3x - 5)17. 解下列方程:2x + 5 = 1118.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乘积:(2x - 1)(3x + 4)####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9.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是6和8,求斜边的长度。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题目1:商店推出了一种特价商品,电视机的原价为3200元,特价出售,打八五折。

请你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并算出比原价省了多少钱。

解答:打八五折即打85%,打折后的价格可以通过原价乘以85%来计算。

打折后的价格=3200元×85%=2720元省下的钱=原价-打折后的价格=3200元-2720元=480元。

所以,打折后的价格为2720元,比原价省了480元。

题目2:小明爸爸在超市购买了2瓶红酒,每瓶售价为158元。

超市举办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请你计算小明爸爸需要支付的总金额。

解答:小明爸爸购买了2瓶红酒,根据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实际只需要支付1瓶红酒的价格。

所以,小明爸爸需要支付的总金额=158元×1=158元。

题目3:班里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40%,请你计算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解答:男生人数=总人数×百分比=30×40%=12人。

女生人数=总人数-男生人数=30-12=18人。

所以,男生人数为12人,女生人数为18人。

题目4:小明家去年购买了一套房子,购房价为110万人民币。

今年,房价上涨了8%,请你计算今年的房价。

解答:房价上涨了8%,实际上是购房价乘以108%。

今年的房价=110万人民币×108%=118.8万人民币。

所以,今年的房价为118.8万人民币。

题目5:小华家昨天去超市购买了一些水果,苹果的价格是2元/个,橙子的价格是3元/个。

小华买了5个苹果和3个橙子,请你计算小华花费了多少钱。

解答:小华购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个,所以苹果的总价为5个×2元/个=10元。

小华购买了3个橙子,每个橙子的价格是3元/个,所以橙子的总价为3个×3元/个=9元。

所以,小华花费了10元+9元=19元。

综上所述,小华花费了19元。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证明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证明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证明题。
1.已知:如图,ADIIBC,∠BAD =∠BCD ,求证: ABIICD。

2.如图, ABIICD,P为AB,CD之间的一点,已知∠1=32° ,∠2=25° ,求∠BPC
的度数。

3.已知ABIICD , BCII DE.试说明∠B=∠D。
4.已知:DE⊥AC于E, BC⊥AC,FG⊥AB于G,∠l=∠2,求证: CD⊥AB。

5.已知:在^ABC中,∠BAC=80°,∠B=60°, AD⊥BC于D, AE平分∠DAC,求
∠AEC。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试卷》(7套附答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试卷》(7套附答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合集(第五章两套,其他章节各一套,共7套)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精编答案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PA=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小于4 cm B.等于4 cm C.大于4 cm D.不确定3.如图,点在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A.∠1=∠2 B.∠3=∠4C.∠5=∠D.∠+∠BDC=180°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4.如图,,∠3=108°,则∠1的度数是()A.72°B.80°C.82°D.108°5.如图,BE平分∠ABC,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A.3对B.4对C.5对D.6对6.如图,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6题图7.在以下现象中:①用打气筒打气时,气筒里活塞的运动;②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③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④随风摆动的旗帜;⑤钟摆的摆动.属于平移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DCB相等的角(不包括∠EFB)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第8题图9. 点P是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的三点,PA=4 cm,PB=5 cm,PC=2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小于2 cm B.等于2 cmC.不大于2 cm D.等于4 cm10. 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相交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如图,直线a、b相交,∠1=,则∠2=.第11题图12.如图,当剪子口∠AOB增大15°时,∠COD增大.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13.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14.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1与∠2的关系是.15.如图,D是AB上一点,CE∥BD,CB∥ED,EA⊥BA于点A,若∠ABC=38°,则∠AED= .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 .17.如图,直线a∥b,则∠ACB= .第17题图第18题图18.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9.(7分)读句画图: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3)若∠DCB=120°,猜想∠PQ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第19题图20.(7分)如图,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1)若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鱼的面积为;(2)画出小鱼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不要求写作图步骤和过程)第20题图21.(8分)已知:如图,∠BAP+∠APD =,∠1 =∠2.求证:∠E =∠F.第21题图第22题图22.(8分)已知:如图,∠1 =∠2,∠3 =∠4,∠5 =∠6.求证:ED//FB.23.(8分)如图,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第23题图第24题图24.(8分)如图,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 的度数.第五章检测题答案1.B 解析:①是正确的,对顶角相等;②正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错误,角平分线分成的两个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④错误,同位角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情况下才相等.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错误的有两个,故选B.2. B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垂线段最短),所以点P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4 cm,故选C.3. A 解析:选项B中,∵∠3=∠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选项C中,∵∠5=∠B,∴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选项D中,∵∠B+∠BDC=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正确;而选项A中,∠1与∠2是直线AC、BD被A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1=∠2,∴AC ∥BD,故A错误.选A.4. A 解析:∵a∥b,∠3=108°,∴∠1=∠2=180°∠3=72°.故选A.5. C 解析:∵DE∥BC,∴∠DEB=∠EBC,∠ADE=∠ABC,∠AED=∠ACB.又∵BE平分∠ABC,∴∠ABE=∠EBC.即∠ABE=∠DEB.所以图中相等的角共有5对.故选C.6. C 解析:∵AB∥CD,∴∠ABC=∠BCD.设∠ABC的对顶角为∠1,则∠ABC=∠1.又∵AC⊥BC,∴∠ACB=90°,∴∠CAB+∠ABC=∠CAB+∠BCD=∠CAB+∠1=90°,因此与∠CAB互余的角为∠ABC,∠BCD,∠1.故选C.7. C 解析:①用打气筒打气时,气筒里活塞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的性质,故属平移;②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的性质,故属平移;③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的性质,故属平移;④随风摆动的旗帜,在运动的过程中改变图形的形状,不符合平移的性质;⑤钟摆的摆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改变图形的方向,不符合平移的性质.故选C.8. D 解析:如题图,∵DC∥EF,∴∠DCB=∠EFB.∵DH∥EG∥BC,∴∠GEF=∠EFB,∠DCB=∠HDC,∠DCB=∠CMG=∠DME,故与∠DCB相等的角共有5个.故选D.9. C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垂线段最短),又2<4<5,∴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等于2,即不大于2,故选C.10. B 解析:∵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它们角的平分线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的平分线平行.故选B.二、填空题11. 144°解析:由图示得,∠1与∠2互为邻补角,即∠1+∠2=180°.又∵∠1=36°,∴∠2=180°36°=144°.12. 15°解析:因为∠AOB与∠COD是对顶角,∠AOB与∠COD始终相等,所以随∠AOB变化,∠COD也发生同样变化.故当剪子口∠AOB增大15°时,∠COD也增大15°.13. 垂线段定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解析:根据垂线段定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14. ∠1+∠2=90°解析:∵直线AB、EF相交于O点,∴∠1=∠DOF.又∵AB⊥CD,∴∠2+∠DOF=90°,∴∠1+∠2=90°.15. 52°解析:∵EA⊥BA,∴∠EAD=90°.∵CB∥ED,∠ABC=38°,∴∠EDA=∠ABC=38°,∴∠AED=180°∠EAD∠EDA=52°.16. 54°解析:∵AB∥CD,∴∠BEF=180°∠1=180°72°=108°,∠2=∠BEG.又∵ EG 平分∠BEF ,∴ ∠BEG =∠BEF =×108°=54°,故∠2=∠BEG=54°.17. 78° 解析:延长BC 与a 相交于D ,∵ a ∥b ,∴ ∠ADC =∠50°.∴ ∠ACB =∠ADC +28°=50°+28°=78°.故应填78°.18. 65° 解析:根据题意得2∠1与130°角相等,即2∠1=130°,解得∠1=65°.故填65°.三、解答题19.解:(1)(2)如图所示.(3)∠PQC =60°.∵ PQ ∥CD ,∴ ∠DCB +∠PQC =180°.∵ ∠DCB =120°,∴ ∠PQC =180°120°=60°.20. 解:(1)小鱼的面积为7×6121 ×5×6121 ×2×5121 ×4×2121 ×1.5×121×21 ×11=16.(2)将每个关键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连接即可.21.证明:∵∠BAP+∠APD = 180°,∴AB∥CD.∴∠BAP =∠APC.又∵∠1 =∠2,∴∠BAP−∠1 =∠APC−∠2.即∠EAP =∠APF.∴AEF∥P.∴∠E =∠F.22.证明:∵∠3 =∠4,∴AC∥BD.∴∠6+∠2+∠3 = 180°.∵∠6 =∠5,∠2 =∠1,∴∠5+∠1+∠3 = 180°.∴ ED∥FB.23.解:∵DE∥BC,∠AED=80°,∴∠ACB=∠AED=80°.∵CD平分∠ACB,∴ ∠BCD = 21∠ACB =40°, ∴ ∠EDC =∠BCD =40°.24. 解:∵ AB ∥CD ,∴ ∠B +∠BCE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 =65°,∴ ∠BCE =115°.∵ CM 平分∠BCE ,∴ ∠ECM =21 ∠BCE =57.5°, ∵ ∠ECM +∠MCN +∠NCD =180°,∠MCN =90°,∴ ∠NCD =180°-∠ECM -∠MCN =180°-57.5°-90°=32.5°.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精编答案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A 为垂足, ,且PA =4 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A .小于4 cmB .等于4 cmC .大于4 cmD .不确定3.(2013•安徽)如图,AB ∥CD ,∠A +∠E =75°,则∠C 为( )A .60°B .65°C .75°D .80°第3题图 第4题图4.(2013•襄阳)如图,BD 平分∠ABC ,CD ∥AB ,若∠BCD =70°,则∠ABD 的度数为( )A .55°B .50°C .45°D .40°5.(2013•孝感)如图,∠1=∠2,∠3=40°,则∠4等于( )A.120°B.130°C.140°D.40°6.如图,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5题图第6题图7.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1=∠2 B.∠3=∠4C.∠5=∠D.∠+∠BDC=180°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DCB相等的角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9. 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行线的是()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平分线;③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A.①②B.②③C.②D.③10. 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相交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如图,直线a、b相交,∠1=,则∠2=.第11题图12.(2013•镇江)如图,AD平分△ABC的外角∠EAC,且AD∥BC,若∠BAC=80°,则∠B= °.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13.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14.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1与∠2的关系是.15.(2013•江西)如图,在△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 .17.如图,直线a∥b,则∠ACB= .第17题图第18题图18.(2012•郴州)如图,已知AB∥CD,∠1=60°,则∠2= 度.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9.(7分)读句画图: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3)若∠DCB=120°,猜想∠PQ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第19题图20.(7分)如图,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1)若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鱼的面积为;(2)画出小鱼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不要求写作图步骤和过程)第20题图21.(8分)已知:如图,∠BAP+∠APD =,∠1 =∠2.求证:∠E =∠F.第21题图第22题图22.(8分)已知:如图,∠1 =∠2,∠3 =∠4,∠5 =∠6.求证:ED ∥FB.23.(8分)如图,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第23题图第24题图24.(8分)如图,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的度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参考答案1.B 解析:①是正确的,对顶角相等;②正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错误,角平分线分成的两个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④错误,同位角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情况下才相等.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错误的有两个,故选B.2. B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垂线段最短),所以点P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4 cm,故选B.3. C 解析:∵∠A+∠E=75°,∴∠EOB=∠A+∠E=75°.∵AB∥CD,∴∠C=∠EOB=75°,故选C.4. A 解析:∵CD∥AB,∴∠ABC+∠DCB=180°.∵∠BCD=70°,∴∠ABC=180°-70°=110°.∵BD平分∠ABC,∴∠ABD=55°.5. C 解析:如题图所示,∵∠1=∠2,∴a∥b,∴∠3=∠5.∵∠3=40°,∴∠5=40°,∴∠4=180°-∠5=180°-40°=140°,故选C.6. C 解析:∵AB∥CD,∴∠ABC=∠BCD.设∠ABC的对顶角为∠1,则∠ABC=∠1.又∵AC⊥BC,∴∠ACB=90°,∴∠CAB+∠ABC=∠CAB+∠BCD=∠CAB+∠1=90°,因此与∠CAB互余的角为∠ABC,∠BCD,∠1.故选C.7. A 解析:选项B中,∵∠3=∠4,∴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选项C中,∵∠5=∠B,∴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选项D中,∵∠B+∠BDC=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正确;而选项A中,∠1与∠2是直线AC、BD被直线A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1=∠2,∴AC∥BD,故A错误.选A.8. D 解析:如题图所示,∵DC∥EF,∴∠DCB=∠EFB.∵DH∥EG∥BC,∴∠GEF=∠EFB,∠DCB=∠HDC,∠DCB=∠CMG=∠DME,故与∠DCB相等的角共有5个.故选D.9. C 解析:结合已知条件,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依次推理判断.10. B 解析:∵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它们角的平分线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的平分线平行.故选B.11. 144°解析:由题图得,∠1与∠2互为邻补角,即∠1+∠2=180°.又∵∠1=36°,∴∠2=180°36°=144°.12. 50 解析:∵∠BAC=80°,∴∠EAC=100°.∵AD平分△ABC的外角∠EAC,∴∠EAD=∠DAC=50°.∵AD∥BC,∴∠B=∠EAD=50°.故答案为50.13. 垂线段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解析:根据垂线段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14. ∠1+∠2=90°解析:∵直线AB、EF相交于O点,∴∠1=∠DOF.又∵AB⊥CD,∴∠2+∠DOF=90°,∴∠1+∠2=90°.15. 65°解析:∵∠1=155°,∴∠EDC=180°-155°=25°.∵DE∥BC,∴∠C=∠EDC=25°.∵在△ABC中,∠A=90°,∠C=25°,∴∠B=180°-90°-25°=65°.故答案为65°.16. 54° 解析:∵ AB ∥CD ,∴ ∠BEF=180°∠1=180°72°=108°,∠2=∠BEG.又∵ EG 平分∠BEF ,∴ ∠BEG=∠BEF=×108°=54°,故∠2=∠BEG=54°.17. 78° 解析:延长BC 与直线a 相交于点D ,∵ a ∥b ,∴ ∠ADC=∠DBE=50°. ∴ ∠ACB=∠ADC +28°=50°+28°=78°.故应填78°.18. 120 解析:∵AB ∥CD ,∴∠1=∠3,而∠1=60°,∴∠3=60°.又∵∠2+∠3=180°,∴∠2=180°-60°=120°.故答案为120.19.解:(1)(2)如图所示.第19题答图(3)∠PQC=60°. 理由:∵ PQ ∥CD,∴ ∠DCB+∠PQC=180°.∵ ∠DCB=120°,∴ ∠PQC=180°120°=60°.20. 解:(1)小鱼的面积为7×621 ×5×621 ×2×521 ×4×221 ×1.5×121×21 ×11=16. (2)将每个关键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连接即可.第20题答图21.证明:∵ ∠BAP+∠APD = 180°,∴ AB ∥CD.∴ ∠BAP =∠APC. 又∵ ∠1 =∠2,∴ ∠BAP −∠1 =∠APC −∠2.即∠EAP =∠APF.∴ AE ∥FP.∴ ∠E =∠F.22.证明:∵ ∠3 =∠4,∴ AC ∥BD.∴ ∠6+∠2+∠3 = 180°.∵ ∠6 =∠5,∠2 =∠1,∴ ∠5+∠1+∠3 = 180°.∴ ED ∥FB.23. 解:∵ DE ∥BC ,∠AED=80°,∴ ∠EDC=∠BCD ,∠ACB=∠AED=80°.∵ CD 平分∠ACB ,∴ ∠BCD= 21∠ACB=40°,∴ ∠EDC=∠BCD=40°. 24. 解:∵ AB ∥CD ,∴ ∠B+∠B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65°,∴ ∠BCE=115°.∵ CM 平分∠BCE ,∴ ∠ECM=21 ∠BCE =57.5°. ∵ ∠ECM +∠MCN +∠NCD =180°,∠MCN=90°,∴ ∠NCD=180°-∠ECM-∠MCN=180°-57.5°-90°=32.5°.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六章 实数检测题(精编答案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的平方根是3- B.9的平方根是3C.9的算术平方根是3±D.9的算术平方根是3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6)6(2-=-- B.9)3(2=- C.16)16(2±=- D.251625162=⎪⎪⎭⎫⎝⎛-- 3.2)9(-的平方根是x , 64的立方根是y ,则y x +的值为() A.3 B.7 C.3或7 D.1或74.当43时,2x 的值为( ) A.43 B.43 C.43 D.12+a5.下列关于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D. 有限小数是无理数6.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A.实数B.有理数C.无理数D.整数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数没有立方根B.C.D.不为0的任何数的立方根,都与这个数本身的符号同号 8.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D.9.在实数,,,,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0.在-3,-3,-1,0这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 )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的平方根是 ,的算术平方根是 .12.比较大小:31_____315-(填“>”“<”“=”). 13. 已知5-a +3+b ,那么.14.在中,________是无理数.15.的立方根的平方是________. 16.若的平方根为,则.17._____和_______统称为实数.18.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负倒数,则=_______.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与;(2)与.20.(6分)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323-;(2)253-与85. 21.(6分)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1)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之和; (2)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22.(8分)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1615289169, 23.(6分)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64,729.02718125,,- 24.(6分)已知,求的值.25.(8分)先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然后再解答: 形如n m 2±的化简,只要我们找到两个数,使m b a =+,n ab =,即m b a =+22)()(,n b a =⋅,那么便有:b a b a n m ±=±=±2)(2)(b a >.例如:化简:347+.解:首先把347+化为1227+,这里7=m ,12=n , 由于,,即7)3()4(22=+,1234=⨯,所以347+1227+32)34(2+=+.根据上述例题的方法化简:42213-.第六章 实数检测题参考答案1.D2.A 解析:选项B 中,错误;选项C 中,错误;选项D 中251625162-=⎪⎪⎭⎫ ⎝⎛--,错误;只有A 是正确的. 3.D 解析:因为2)9(-,9的平方根是,所以.又64的立方根是4,所以,所以.4.A 解析:2x 是指2x 的算术平方根,故选A.5.C 解析: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就是说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6.A 解析: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7.D8.C 解析:因为所以,故A 不成立;因为所以,故B 不成立;因为故C 成立;因为所以D 不成立.9.A 解析:因为所以在实数,,,,中,有理数有,,,,只有是无理数.10.D 解析:因为,所以最大的是 11.解析:;,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12. 解析:,所以,所以,所以因为121-52545->>>,312315->-即.31315>- 13.8 解析:由5-a +3+b ,得,所以.14. 解析:因为所以在中,是无理数.15. 解析:因为的立方根是,所以的立方根的平方是.16.81 解析:因为,所以,即.17.有理数 无理数 解析:由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可得. 18.解析:因为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负倒数,所以,所以,故.19.解:(1)因为所以.(2) 因为所以.20.解:(1)因为,且,所以323-.(2)8547858547585412253-+=-+=-=-. 因为所以,所以<-25385.21.解:(1)因为所以.所以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为所以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之和为(2)因为所以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为.22.解:因为所以平方根为因为所以的算术平方根为.因为所以平方根为因为所以的算术平方根为.因为28916917132=⎪⎭⎫ ⎝⎛±所以289169平方根为;1713±因为28916917132=⎪⎭⎫⎝⎛,所以289169的算术平方根为.1713,16811615= 因为1681492=⎪⎭⎫⎝⎛±所以1615平方根为;49±因为1681492=⎪⎭⎫⎝⎛,所以1615的算术平方根为.4923.解:因为8125253=⎪⎭⎫ ⎝⎛,所以8125的立方根是25.因为,271313-=⎪⎭⎫⎝⎛-所以271-的立方根是31-.因为,所以的立方根是.因为,所以的立方根是.24.解:因为,所以,即,所以.故,从而,所以,所以.25.解:可知,由于,所以.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题(精编答案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2,-3),则点P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如图,1P 、2P 、3P 这三个点中,在第二象限内的有( )A .1P 、2P 、3PB .1P 、2PC .1P 、3PD .1P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矩形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或y 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 (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 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 012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 A .(2,0)B .(-1,1)C .(-2,1)D .(-1,-1)4. 已知点P 坐标为,且P 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的P 坐标是( )A .(3,3)B .(3,-3)C .(6,-6)D .(3,3)或(6,-6) 5.设点在轴上,且位于原点的左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为一切数B.,C.为一切数,D.,6.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案上各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加正数,那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 ) 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到原来的倍B.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C.图案向上平移了个单位D.图案向右平移了个单位,并且向上平移了个单位7.已知点,在轴上有一点点与点的距离为5,则点的坐标为( )A.(6,0)B.(0,1)C.(0,-8)D.(6,0)或(0,0)8.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的每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21,则点A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 .(-4,3)B .(4,3)C .(-2,6)D .(-2,3)9.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 )A .(-1,1)B .(-2,-1)C .(-3,1)D .(1,-2)10.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 .(4,O )B .(5,0)C .(0,5)D .(5,5)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 已知点是第二象限的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12. 已知点(13)A m -,与点(21)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 ,n = . 13. 一只蚂蚁由(0,0)先向上爬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爬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爬 2个单位长度后,它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_.14.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2m +1)一定在第 __________象限.15. 点和点关于轴对称,而点与点关于轴对称,那么_______ ,_______ , 点和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16. 已知是整数,点在第二象限,则_____.17.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A 的坐标为(-1,1),AB 平行于x 轴,则点C 的坐标为 __________.18. 如图,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数字表示.纵线用英文字母表示,这样,黑棋①的位置可记为(C ,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 ,3),则白棋⑨的位置应记为 __________.第17题图 第18题图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9.(6分)如图所示,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A (1,2)、B (4,3)、C (3,1).把三角形A 1B 1C 1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三角形ABC ,试写出三角形A 1B 1C 1三个顶点的坐标.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8分)如图,在平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 (1)线段CD 是线段AB 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 (2)线段AC 是线段BD 经过怎样的平移后得到的? 21.(8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线段顺次连接点A (,0),B (0,3),C (3,3),D (4,0).(1)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2)求出它的面积; (3)求出它的周长. 22.(8分)如图,点用表示,点用表示.若用→→→→表示由到的一种走法,并规定从到只能向上或向右走,用上述表示法写出另两种走法,并判断这几种走法的路程是否相等. 23.(8分)如图,已知A (-1,0),B (1,1),把线段AB 平移,使点B 移动到点D (3,4)处,这时点A 移动到点C 处.(1)画出平移后的线段CD ,并写出点C 的坐标;第22题图(2)如果平移时只能左右或者上下移动,叙述线段AB 是怎样移到CD 的.第23题图 第24题图24.(8分)如图所示.(1)写出三角形③的顶点坐标.(2)通过平移由③能得到④吗?为什么?(3)根据对称性由三角形③可得三角形①、②,顶点坐标各是什么?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题参考答案1.D 解析:因为 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所以点P (2,-3)在第四象限, 故选D .2.D 解析:由图可知,1P 在第二象限,点2P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3P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所以,在第二象限内的有1P .故选D .3.D 解析:矩形的边长为4和2,因为物体乙的速度是物体甲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由题意知:①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31=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32=8,在BC 边相遇; ②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31=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32=16,在DE 边相遇; ③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3,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3×31=12,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3×32=24,在A 点相遇; …此时甲乙回到原出发点,则每相遇三次,两点回到出发点, 因为2 012÷3=670……2,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 012次相遇地点的是:第二次相遇地点,即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31=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32=16,在DE 边相遇;此时相遇点的坐标为:(-1,-1),故选:D .4.D 解析:因为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所以,所以,当5.D 解析:因为 点在轴上,所以 纵坐标是0,即.又因为 点位于原点的左侧,所以 横坐标小于0,即,所以,故选D .6.D7.D 解析:过点作⊥轴于点,则点的坐标为(3,0).因为点到轴的距离为4,所以.又因为,所以由勾股定理得,所以点的坐标为(6,0)或(0,0),故选D.8.A 解析:点A 变化前的坐标为(-4,6),将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21,则点A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3).故选A . 9.C 解析:因为 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馬”位于点 (2,-2),所以可得出原点位置在棋子“炮”的位置,所以“兵”位于点:(-3,1),故选C . 10.B11. 解析:因为点是第二象限的点,所以⎩⎨⎧>-<,,030a a 解得.12.3 -4 解析:因为点(13)A m -,与点(21)B n +,关于x 轴对称,所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所以13.(3,2) 解析:一只蚂蚁由(0,0)先向上爬4个单位长度,则坐标变为(0,4),再向右爬3个单位长度,坐标变为(3,4),再向下爬2个单位长度,则坐标变为(3,2),所以它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2).14.一 解析:因为2m ≥0,1>0,所以 纵坐标2m +1>0.因为点A 的横坐标2>0,所以点A 一定在第一象限.15.关于原点对称解析:因为点和点关于轴对称,所以点的坐标为;因为点与点关于轴对称,所以点的坐标为,所以,点和点关于原点对称.16. -1 解析:因为点A在第二象限,所以,所以.又因为是整数,所以.17.(3,5)解析:因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A的坐标为(-1,1),所以点C的横坐标为4-1=3,点C的纵坐标为4+1=5,所以点C的坐标为(3,5).故答案为(3,5).18.(D,6)解析:由题意可知:白棋⑨在纵线对应D,横线对应6的位置,故记作(D,6).19.解:设△A1B1C1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将它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此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由题意可得=2,.20. 解:(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4个小格),再向下平移4个小格(向右平移3个小格),得线段CD.(2)将线段BD向左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1个小格),再向下平移1个小格(向左平移3个小格),第21题答图得到线段AC .21. 解:(1)因为(0,3)和(3,3)的纵坐标相同, ))和((0,40,2-的纵坐标也相同,因而BC ∥AD , 因为AD BC 故四边形是梯形.作出图形如图所示.(2)因为,,高,故梯形的面积是21227. (3)在Rt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同理可得,因而梯形的周长是.22.解:路程相等. 走法一:; 走法二:;答案不唯一.23.解:(1)因为点B (1,1)移动到点D (3,4)处,如图, 所以C (1,3);(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CD .24.分析:(1)根据坐标的确定方法,读出各点的纵、横坐标,即可得出各个顶点的坐标;(2)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④不能由③通过平移 得到;(3)根据对称性,即可得到①、②三角形顶点坐标.第23题答图解:(1)(-1,-1),(-4,-4),(-3,-5).(2)不能,下面两个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上面一个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 (3)三角形②顶点坐标为(-1,1),(-4,4),(-3,5).(三角形②与三角形③关于轴对称);三角形①顶点坐标为(1,1),(4,4),(3,5)•(由③与①关于原点对称可得①的顶点坐标).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精编答案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数是二元一次方程⎩⎨⎧=-=+173x y y x ,的解是( )A.⎩⎨⎧==21y x , B.⎩⎨⎧==10y x , C.⎩⎨⎧==07y x , D.⎩⎨⎧-==21y x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28423119 (23754624)x y x y a b x B C D x y b c y x x y +=+=-=⎧⎧=⎧⎧⎨⎨⎨⎨+=-==-=⎩⎩⎩⎩ 3.二元一次方程5a -11b =21 ( )A .有且只有一解B .有无数解C .无解D .有且只有两解 4.方程y =1-x 与3x +2y =5的公共解是( )3,3,3,3,A. B. C. D.2422==-==-⎧⎧⎧⎧⎨⎨⎨⎨===-=-⎩⎩⎩⎩x x x x y y y y 5.若│x -2│+(3y +2)2=0,则yx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326. 某年级学生共有246人,其中男生人数y 比女生人数x 的2倍少2人,•则下面所列的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有( )246246216246A. B.C. D.22222222,,,,+=+=+=+=⎧⎧⎧⎧⎨⎨⎨⎨=-=+=+=+⎩⎩⎩⎩x y x y x y x y y x x y y x y x 7.方程组43235x y kx y -=⎧⎨+=⎩的解与x 与y 的值相等,则k 等于( )A.2B.1C.3D.48.解方程组⎩⎨⎧=-=+534,734y x y x 时,较为简单的方法是( )A 、代入法B 、加减法C 、试值法D 、无法确定9.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C 为射线,1∠比2∠的3倍少︒10,设1∠,2∠的度数分别为x ,y ,那么下列求出这两个角的度数的方程是( ) A.⎩⎨⎧-==+10180y x y x B.⎩⎨⎧-==+103180y x y xC.⎩⎨⎧+==+10180y x y x D.⎩⎨⎧-==1031803y x y10.某商店有两进价不同的耳机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赔8元B.赚32元C.不赔不赚D.赚8元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 已知方程2x +3y -4=0,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y =_______;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为:x =________. 12.在二元一次方程-12x +3y =2中,当x =4时,y =_______;当y =-1时,x =______.13.若33-m x -21-n y =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n =______.14.已知2,3x y =-⎧⎨=⎩是方程x -k y =1的解,那么k =_______.15.以57x y =⎧⎨=⎩,为解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是_________.16.已知2316x mx y y x ny =-=⎧⎧⎨⎨=--=⎩⎩是方程组的解,则m =_______,n =______. 17.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钱,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 元钱. 18.某商场正在热销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玩具和徽章两种奥运商品,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则一盒“福娃”玩具的价格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9.(6分)当y =-3时,二元一次方程3x +5y =-3和3y -2a x =a +2(关于x ,y 的方程)•有相同的解,求a 的值. 20.(8分)二元一次方程组437(1)3x y kx k y +=⎧⎨+-=⎩的解x ,y 的值相等,求k .共计145元共计280元21.(8分)已知方程12x+3y=5,请你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使它与已知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22.(8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1)明明到邮局买0.8元与2元的邮票共13枚,共花去20元钱,•问明明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枚?(2)将若干只鸡放入若干笼中,若每个笼中放4只,则有一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问有多少只鸡,多少个笼?23.(8分)方程组2528x yx y+=⎧⎨-=⎩,的解是否满足2x-y=8?满足2x-y=8的一对x,y的值是否是方程组2528x yx y+=⎧⎨-=⎩的解?24.(8分)解方程组:236,21,2 5.x y zx y zx y z++=⎧⎪-+=-⎨⎪+-=⎩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参考答案1.A2.A 解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三个必需条件: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每个含未知数的项次数为1,③每个方程都是整式方程. 3.B 解析:不加限制条件时,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4.C 解析:用排除法,逐个代入验证. 5.C 解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 6. B 7.B 8.B9. B 解析:根据图形寻求几何关系,列出方程组. 10. D 11.424332x y-- 12.43-10 13.43 2 解析:令3m -3=1,n -1=1,所以m =43,n =2. 14.-1 解析:把2,3x y =-⎧⎨=⎩代入方程ky x -=1中,得-2-3k =1,所以k =-1.15.x +y =12 解析:以x 与y 的数量关系组建方程,如2x +y =17,2x -y =3等, 此题答案不唯一.16.1 4 解析:将2316x mx y y x ny =-=⎧⎧⎨⎨=--=⎩⎩代入方程组中进行求解. 17.150 解析:由题可得甲、乙、丙商品各4件共需600元,则各一件需150元. 18.125元19.解:因为y =-3时,3x +5y =-3,所以3x +5×(-3)=-3,所以x =4,因为方程3x +5y =•-•3•和223+=-a ax y 有相同的解, 所以3×(-3)-2a ×4=a +2,所以a =-119.。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常考试题(详细解析)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常考试题(详细解析)

- -.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数学常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常考指数:10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假设∠AED′=40°,那么∠EFB等于〔〕A.70°B.65°C.80°D.3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平角的知识可求出∠DED′的度数,再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D′EF=∠DEF=∠DED′,从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EFB的度数.解答:解:∵∠AED′=40°,∴∠DED′=180°﹣40°=140°,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F=∠DEF=∠DED′,∴∠DEF=70°,又∵AD∥BC,∴∠EFB=70°.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了翻折变换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D′EF=∠DEF=∠DED′,难度一般.2.〔常考指数:69〕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A.30°B.25°C.20°D.1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此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作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3+∠2=45°,∴∠1+∠2=45°∵∠1=20°,∴∠2=25°.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需要注意隐含条件,直尺的对边平行,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锐角是45°的利用.3.〔常考指数:79〕如图,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那么棋子“炮〞的坐标为〔〕A.〔3,2〕B.〔3,1〕C.〔2,2〕D.〔﹣2,2〕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两点的坐标确定符合条件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点的坐标.解答:解:由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可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底边正中间的点,以底边为x轴,向右为正方向,以左右正中间的线为y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得出的坐标系可知,棋子“炮〞的坐标为〔3,2〕.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了点的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那么“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4.〔常考指数:94〕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应该先对不等式组进展化简,然后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不等式组由①得,x>1,由②得,x≥2,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要注意x是否取得到,假设取得到那么x在该点是实心的.反之x在该点是空心的.5.〔常考指数:7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的位置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应先判断出所求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其所在的象限.解答:解:∵点P〔﹣1,2〕的横坐标﹣1<0,纵坐标2>0,∴点P在第二象限.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常考指数:72〕以下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A.B.C.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A、∵AB∥CD,∴∠1+∠2=180°,故A选项错误;B、∵AB∥CD,∴∠1=∠3,∵∠2=∠3,∴∠1=∠2,故B选项正确;C、∵AB∥CD,∴∠BAD=∠CDA,假设AC∥BD,可得∠1=∠2;故C选项错误;D、假设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可得∠1=∠2,故D选项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常考指数:88〕4的算术平方根是〔〕A.±2B.±C.D.2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是求4的算术平方根,应看哪个正数的平方等于4,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4的算术平方根是2.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应该是非负数.8.〔常考指数:90〕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那么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B.C.D.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图形就可以得到重物A,与砝码的关系,得到重物A的范围.解答:解:由图中左边的天平可得m>1,由右边的天平可得m<2,即1<m<2,在数轴上表示为: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注意空心圆圈和失信圆点的区别.还要注意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大小小大中间跑.9.〔常考指数:73〕如果a与﹣2互为倒数,那么a是〔〕C.D.2A.﹣2 B.﹣考点:倒数.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解答.解答:解:∵a与﹣2互为倒数,∴a 是﹣.应选:B.点评:此题考察了倒数的定义,倒数的定义:假设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是根底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0.〔常考指数:108〕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A.32°B.58°C.68°D.6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及余角的定义作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2=∠3,∵∠1+∠2=90°,∴∠2=90°﹣∠1=58°.应选:B.点评:主要考察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余的两个角的性质.互为余角的两角的和为90°.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准确的从图中找出这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计算出结果.11.〔常考指数:72〕如图,一扇窗户翻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根据加上窗钩,可以构成三角形的形状,故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解答:解:构成△AOB,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2.〔常考指数:89〕如图,以下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解答:解:A、∠1与∠3是l1与l2形成的内错角,由∠1=∠3由能判断直线l1∥l2,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2与∠3不是l1与l2形成的角,由∠2=∠3不能判断直线l1∥l2,故B选项符合题意;C、∠4与∠5是l1与l2形成的同位角,由∠4=∠5能判断直线l1∥l2,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D、∠2与∠4是l1与l2形成的同旁内角,由∠2+∠4=180°能判断直线l1∥l2,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条被截直线平行.13.〔常考指数:6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假设点P〔x﹣2,x〕在第二象限,那么x的取值范围为〔〕A.0<x<2 B.x<2 C.x>0 D.x>2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列出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解题.解答:解:∵点P〔x﹣2,x〕在第二象限,∴,解得0<x<2,∴x的取值范围为0<x<2,应选:A.点评: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各有特点,该知识点是中考的常考点,常与不等式、方程结合起来求一些字母的取值范围,比方此题中求x的取值范围.14.〔常考指数:70〕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如下图的不等式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由数轴可以看出不等式的解集在﹣3到2之间,且不能取到﹣3,能取到2,即﹣3<x≤2.解答:解:根据数轴得到不等式的解集是:﹣3<x≤2.A、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故A选项错误;B、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故B选项错误;C、不等式组无解,故C选项错误.D、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2,故D选项正确.应选:D.点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解集时,实心圆点表示“≥〞或“≤〞,空心圆圈表示“>〞或“<〞.15.〔常考指数:74〕不等式2x﹣6>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选项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图表型.分析:不等式2x﹣6>0的解集是x>3,>应向右画,且不包括3时,应用圈表示,不能用实心的原点表示3这一点,据此可求得不等式的解以及解集再数轴上的表示.解答:解:将不等式2x﹣6>0移项,可得:2x>6,将其系数化1,可得:x>3;∵不包括3时,应用圈表示,不能用实心的原点表示3这一点答案.应选:A.二、填空题〔共30小题〕16.〔常考指数:5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想由里向外第1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个数共有40 个.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可以发现第n个正方形的整数点有4n个点,故第10个有40个整数点.解答:解:第一个正方形有4×1=4个整数点;第2个正方形有4×2=8个整数点;第3个正方形有4×3=12个整数点;…∴第10个正方形有4×10=40个整数点.故答案为:40.点评:此题考察点的坐标规律、正方形各边相等的性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观察分析,得到规律,这是中考的常见题型.17.〔常考指数:81〕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2,﹣3〕.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评:此题考察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可记住要点或画图得到.18.〔常考指数:70〕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解答:解:题设为: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结论为: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拟简单.19.〔常考指数:87〕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根底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根底图形组成,…,第n〔n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3n+1〕个根底图形组成.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图形很容易看出每加一个图案就增加三个根底图形,以此类推,便可求出结果.解答:解:第一个图案根底图形的个数:3+1=4;第二个图案根底图形的个数:3×2+1=7;第三个图案根底图形的个数:3×3+1=10;…∴第n个图案根底图形的个数就应该为:〔3n+1〕.故答案为:〔3n+1〕.点评:此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局部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0.〔常考指数:62〕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那么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1,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由于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而点A〔﹣1,4〕的对应点为C〔4,7〕,比拟它们的坐标发现横坐标增加5,纵坐标增加3,利用此规律即可求出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解答:解:∵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而点A〔﹣1,4〕的对应点为C〔4,7〕,∴由A平移到C点的横坐标增加5,纵坐标增加3,那么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一样.21.〔常考指数:86〕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那么∠3=2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进展做题.解答:解:∵直尺的两边平行,∴∠2=∠4=50°,又∵∠1=30°,∴∠3=∠4﹣∠1=20°.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重点考察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22.〔常考指数:70〕如图,AB∥CD,BE平分∠ABC,∠CDE=150°,那么∠C=12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主要利用邻补角互补,平行线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展做题.解答:解:∵∠CDE=150°,∴∠CDB=180﹣∠CDE=30°,又∵AB∥CD,∴∠ABD=∠CDB=30°;∵BE平分∠AB C,∴∠ABC=60°,∴∠C=180°﹣60°=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3.〔常考指数:10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先找到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解答:解:∵原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两个角是对顶角;这两个角相等.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拟简单.24.〔常考指数:107〕的算术平方根是 2 .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然后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注意要首先计算=4.25.〔常考指数:65〕如图,方案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考点:垂线段最短.专题:应用题.分析: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这一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垂线段,且垂线段最短.解答:解:根据垂线段定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故答案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点评:此题是垂线段最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表达了数学的实际运用价值.26.〔常考指数:91〕4的算术平方根是 2 .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22=4,∴4算术平方根为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算术平方根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27.〔常考指数:54〕关于x的不等式3x﹣2a≤﹣2的解集如下图,那么a的值是﹣.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解出不等式的解,用含有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根据数轴可以看出x≤﹣1,所以可以求出a的值.解答:解:解不等式得:x≤.观察数轴知其解集为:x≤﹣1,∴=﹣1,∴a=﹣.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懂得等量转换,注意数轴中的解集局部的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28.〔常考指数:180〕16的平方根是±4.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那么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察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9.〔常考指数:77〕4的平方根是±2.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那么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察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30.〔常考指数:68〕如下图,把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摆放在正多边形的边上,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那么第15个图形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255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发现,每一条边上的黑色棋子的个数是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减去1,又顶点处的黑色棋子被两条边公用,根据此规律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第1个图形棋子个数是:〔3﹣1〕×3﹣3=〔3﹣2〕×3=3,第2个图形棋子个数是:〔4﹣1〕×4﹣4=〔4﹣2〕×4=8,第3个图形棋子个数是:〔5﹣1〕×5﹣5=〔5﹣2〕×5=15,第4个图形棋子个数是:〔6﹣1〕×6﹣6=〔6﹣2〕×6=24,…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那么第n个图形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n+1〕〔n+2〕﹣〔n+2〕=n2﹣2n.第15个图形棋子个数是:〔17﹣1〕×17﹣17=〔17﹣2〕×17=255.故答案为:255.点评:此题主要是对图形的变化规律的考察,观察出图形的边数与每一条边上的黑色棋子的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40小题〕31.〔常考指数:56〕荣昌公司要将本公司100吨货物运往某地销售,经与春晨运输公司协商,方案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6辆,用这6辆汽车一次将货物全部运走,其中每辆甲型汽车最多能装该种货物16吨,每辆乙型汽车最多能装该种货18吨.租用1辆甲型汽车和2辆乙型汽车共需费用2500元;租用2辆甲型汽车和1辆乙型汽车共需费用2450元,且同一种型号汽车每辆租车费用一样.〔1〕求租用一辆甲型汽车、一辆乙型汽车的费用分别是多少元?〔2〕假设荣昌公司方案此次租车费用不超过5000元.通过计算求出该公司有几种租车方案?请你设计出来,并求出最低的租车费用.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即可.此题的等量关系为“1辆甲型汽车和2辆乙型汽车共需费用2500元〞和“租用2辆甲型汽车和1辆乙型汽车共需费用2450元〞.〔2〕得等量关系是“将本公司100吨货物运往某地销售,经与春晨运输公司协商,方案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6辆,用这6辆汽车一次将货物全部运走,其中每辆甲型汽车最多能装该种货物16吨同一种型号汽车每辆且同一种型号汽车每辆租车费用一样〞.解答:解:〔1〕设租用一辆甲型汽车的费用是x元,租用一辆乙型汽车的费用是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租用一辆甲型汽车的费用是800元,租用一辆乙型汽车的费用是850元.〔2〕设租用甲型汽车z辆,租用乙型汽车〔6﹣z〕辆.由题意得,解得2≤z≤4,由题意知,z为整数,∴z=2或z=3或z=4,∴共有3种方案,分别是:方案一:租用甲型汽车2辆,租用乙型汽车4辆;方案二:租用甲型汽车3辆,租用乙型汽车3辆;方案三:租用甲型汽车4辆,租用乙型汽车2辆.方案一的费用是800×2+850×4=5000〔元〕;方案二的费用是800×3+850×3=4950〔元〕;方案三的费用是800×4+850×2=4900〔元〕;∵5000>4950>4900;∴最低运费是方案三的费用:4900元;答:共有三种方案,分别是:方案一:租用甲型汽车2辆,租用乙型汽车4辆;方案二:租用甲汽车3辆,租用乙型汽车3辆;方案三:租用甲型汽车4辆,租用乙型汽车2辆.最低运费是4900元.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找出〔1〕适宜的等量关系:1辆甲型汽车和2辆乙型汽车共需费用2500元〞和“租用2辆甲型汽车和1辆乙型汽车共需费用2450元〞.〔2〕根据租车费用不超过5000元列出方程组,再求解.32.〔常考指数:49〕某班到毕业时共结余经费1800元,班委会决定拿出不少于270元但不超过300元的资金为教师购置纪念品,其余资金用于在毕业晚会上给50位同学每人购置一件文化衫或一本相册作为纪念.每件文化衫比每本相册贵9元,用200元恰好可以买到2件文件衫和5本相册.〔1〕求每件文化衫和每本相册的价格分别为多少元?〔2〕有几种购置文化衫和相册的方案?哪种方案用于购置教师纪念品的资金更充足?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专题:方案型.分析:〔1〕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此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即每件文化衫比每本相册贵9元,用200元恰好可以买到2件文件衫和5本相册.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2〕此题存在两个不等量关系,即设购置文化衫t件,购置相册〔50﹣t〕本,那么1800﹣300≤35t+26〔50﹣t〕≤1800﹣270,根据t为正整数,解出不等式再进展比拟即可.解答:解:〔1〕设每件文化衫和每本相册的价格分别为x元和y元,那么,解得.答:每件文化衫和每本相册的价格分别为35元和26元.〔2〕设购置文化衫t件,购置相册〔50﹣t〕本,那么:1800﹣300≤35t+26〔50﹣t〕≤1800﹣270,解得≤t≤,∵t为正整数,∴t=23,24,25,即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购置文化衫23件,相册27本,此时余下资金293元;第二种方案:购置文化衫24件,相册26本,此时余下资金284元;第三种方案:购文化衫25件,相册25本,此时余下资金275元.∴第一种方案用于购置教师纪念品的资金更充足.答:有3种购置文化衫和相册的方案,当购置文化衫23件,相册27本时,用于购置教师纪念品的资金更充足.点评:此类问题属于综合性的题目,问题〔1〕在解决时只需认真分析题意,找出此题存在的两个等量关系,即每件文化衫比每本相册费9元,用200元恰好可以买到2件文件衫和5本相册.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问题〔2〕需利用不等式解决,另外要注意,同实际相联系的题目,需考虑字母的实际意义,从而确定具体的取值.再进展比拟即可知道哪个方案用于购置教师纪念品的资金更充足.33.〔常考指数:45〕某公司为了扩大经营,决定购进6台机器用于生产某种活塞.现有甲、乙两种机器供选择,其中每种机器的价格和每台机器日生产活塞的数量如下表所示.经过预算,本次购置机器所耗资金不能超过34万元.甲乙价格〔万元/台〕7 5每台日产量〔个〕100 60〔1〕按该公司要求可以有几种购置方案?〔2〕假设该公司购进的6台机器的日生产能力不能低于380个,那么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哪种购置方案?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专题:方案型.分析:〔1〕设购置甲种机器x台〔x≥0〕,那么购置乙种机器〔6﹣x〕台,根据买机器所耗资金不能超过34万元,即购置甲种机器的钱数+购置乙种机器的钱数≤34万元.就可以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就可以求出x的范围.〔2〕该公司购进的6台机器的日生产能力不能低于380个,就是不等关系:甲种机器生产的零件数+乙种机器生产的零件数≤380件.根据〔1〕中的三种方案,可以计算出每种方案的需要资金,从而选择出适宜的方案.解答:解:〔1〕设购置甲种机器x台〔x≥0〕,那么购置乙种机器〔6﹣x〕台.依题意,得7x+5×〔6﹣x〕≤34.解这个不等式,得x≤2,即x可取0,1,2三个值.∴该公司按要求可以有以下三种购置方案:方案一:不购置甲种机器,购置乙种机器6台.方案二:购置甲种机器1台,购置乙种机器5台.方案三:购置甲种机器2台,购置乙种机器4台.〔2〕根据题意,100x+60〔6﹣x〕≥380,解之,可得:x≥,由上题解得:x≤2,即≤x≤2,∴x可取1,2两个值,即有以下两种购置方案:方案二购置甲种机器1台,购置乙种机器5台,所耗资金为1×7+5×5=32万元;方案三购置甲种机器2台,购置乙种机器4台,所耗资金为2×7+4×5=34万元.∴为了节约资金应选择方案二.故应选择方案二.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符合题意的不等关系式,正确确定各种情况,确定各种方案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4.〔常考指数:42〕某渔场方案购置甲、乙两种鱼苗共6000尾,甲种鱼苗每尾0.5元,乙种鱼苗每尾0.8元.相关资料说明:甲、乙两种鱼苗的成活率分别为90%和95%.〔1〕假设购置这批鱼苗共用了3600元,求甲、乙两种鱼苗各购置了多少尾?〔2〕假设购置这批鱼苗的钱不超过4200元,应如何选购鱼苗?〔3〕假设要使这批鱼苗的成活率不低于93%,且购置鱼苗的总费用最低,应如何选购鱼苗?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七年级初一下册 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初一下册 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初一下册 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 ,y 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32=19423x y x y +⎧⎨+=⎩,在图2所示的算筹图所表示的方程组是( )A .2114327x y x y +=⎧⎨+=⎩B .21437x y x y +=⎧⎨+=⎩C .2274311x y x y +=⎧⎨+=⎩D .2114327y x y x +=⎧⎨+=⎩2. 三个二元一次方程2x +5y -6=0,3x -2y -9=0,y =kx -9有公共解的条件是k =( ) A .4 B .3 C .2 D .1 3.将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兑换成10元或20元的零钱,兑换方案有( )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4.三元一次方程5x y z ++=的正整数解有( )A .2组B .4组C .6组D .8组5.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甲、乙制定比赛规定:胜一局得4分,平一局得1分,负一局得0分,甲共进行了9局比赛,得了12分,则甲获胜的可能种数有( ) A .2B .3C .4D .56.已知2x y a=⎧⎨=⎩是方程25x y +=的一个解,则a 的值为( )A .1a =-B .1a =C .23a =D .32a =7.对于实数x ,y ,定义新运算1x y ax by *=++,其中a ,b 为常数,等式右边为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若3515*=,4728*=,则59*=( ) A .40B .41C .45D .468.甲、乙两人共同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甲正确地解得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系数c ,解得,则的值为( ) A .16B .25C .36D .499.三元一次方程组236216x y zx y z==⎧⎨++=⎩①②的解是()A.135xyz=⎧⎪=⎨⎪=⎩B.556xyz=⎧⎪=⎨⎪=⎩C.632xyz=⎧⎪=⎨⎪=⎩D.642xyz=⎧⎪=⎨⎪=⎩10.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x=a,y=b,则a+b的值 ( ) A .B .C .D .11.甲、乙两人同求方程ax-by=7的整数解,甲正确地求出一个解为11xy=⎧⎨=-⎩,乙把ax-by=7看成ax-by=1,求得一个解为12xy=⎧⎨=⎩,则a,b的值分别为( )A.25ab=⎧⎨=⎩B.52ab=⎧⎨=⎩C.35ab=⎧⎨=⎩D.53ab=⎧⎨=⎩12.某工厂现有95个工人,一个工人每天可做8个螺杆或22个螺母,两个螺母和一个螺杆为一套,现在要求工人每天做的螺杆和螺母完整配套而没有剩余,若设安排x个工人做螺杆,y个工人做螺母,则列出正确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A .;B .;C .;D .二、填空题13.小红买了80分、120分的两种邮票,共花掉16元钱(两种邮票都买),则购买方案共有种.14.三位先生A、B、C带着他们的妻子a、b、c到超市购物,至于谁是谁的妻子现在只能从下列条件来推测:他们6人,每人花在买商品的钱数(单位:元)正好等于商品数量的平方,而且每位先生都比自己的妻子多花48元钱,又知先生A比b多买9件商品,先生B 比a多买7件商品.则先生A的妻子是__________.15.三位先生A、B、C带着他们的妻子a、b、c到超市购物,至于谁是谁的妻子现在只能从下列条件来推测:他们6人,每人花在买商品的钱数(单位:元)正好等于商品数量的平方,而且每位先生都比自己的妻子多花48元钱,又知先生A比b多买9件商品,先生B 比a多买7件商品.则先生C购买的商品数量是________.16.有两种消费券:A券,满60元减20元,B券,满90元减30元,即一次购物大于等于60元、90元,付款时分别减20元,30元.小敏有一张A券,小聪有一张B券,他们都购了一件标价相同的商品,各自付款,若能用券时用券,这样两人共付款150元,则所购商品的标价是_____元.17.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515(1)42(2)ax y x by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1)中的a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31x y =-⎧⎨=-⎩;乙看错了方程(2)中的b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54x y =⎧⎨=⎩;计算20192018110ab ⎛⎫+-= ⎪⎝⎭________.18.小明今年五一节去三峡广场逛水果超市,他分两次购进了A 、B 两种不同单价的水果.第一次购买A 种水果的数量比B 种水果的数量多50%,第二次购买A 种水果的数量比第一次购买A 种水果的数量少60%,结果第二次购买水果的总数量比第一次购买水果的总数量多20%,且第二次购买A 、B 水果的总费用比第一次购买A 、B 水果的总费用少10%(两次购买中A 、B 两种水果的单价不变),则B 种水果的单价与A 种水果的单价的比值是______.19.新学期伊始,西大附中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踊跃捐出自己喜爱的书籍,互相分享,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据调查,某年级甲班、乙班共80人捐书,丙班有40人捐书,已知乙班人均捐书数量比甲班人均捐书数量多5本,而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是甲班人均捐书数量的一半,若该年级甲、乙、丙三班的人均捐书数量恰好是乙班人均捐书数量的35,且各班人均捐书数量均为正整数,则甲、乙、丙三班共捐书_____本. 20.方程组1111121132x y x z y z ⎧+=⎪⎪⎪+=⎨⎪⎪+=⎪⎩的解为______.21.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135x y ax y a +=-⎧⎨-=+⎩,给出下列结论:①当1a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3x y -=的解;②当x 与y 互为相反数时,1a =③不论a 取什么实数,2x y +的值始终不变;④若12z xy =,则z 的最大值为1.正确的是________(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全部都填上)22.綦江中学初二在数学竞赛活动中举行了“一题多解”比赛,按分数高低取前60名获奖,原定一等奖5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40人,现调整为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30人,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分,三等奖平均分降低1分,如果原来二等奖比三等奖平均分数多7分,则调整后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数多______分.23.我校团委组织初三年级50名团员和鲁能社区36名社区志愿者共同组织了义务植树活动,为了便于管理分别把50名同学分成了甲、乙两组,36名志愿者分成了丙、丁两组.甲、丙两组到A 植树点植树,乙、丁两组到B 植树点植树,植树结束后统计植树成果得知:甲组人均植树量比乙组多2棵,丙、丁两组人均植树量相同,且是乙组人均植树量的2.5倍,A 、B 两个植树点的人均植树量相同,且比甲组人均植树量高25%.已知人均植树量为整数,则我校学生一共植树________棵.24.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是24x y =⎧⎨=⎩和24x y =-⎧⎨=-⎩,试写出符合要求的方程组________(只要填写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25.对于数轴上的点A ,给出如下定义:点A 在数轴上移动,沿负方向移动a 个单位长度(a 是正数)后所在位置点表示的数是x ,沿正方向移动2a 个单位长度(a 是正数)后所在位置点表示的数是y ,x 与y 这两个数叫做“点A 的a 关联数”,记作G (A ,a )={x ,y},其中x <y .例如:原点O 表示0,原点O 的1关联数是G (0,1)={-1,+2} (1)若点A 表示-3,a =3,直接写出点A 的3关联数. (2)①若点A 表示-1,G (A ,a )={-5,y},求y 的值. ②若G (A ,a )={-2,7},求a 的值和点A 表示的数.(3)已知G (A ,3)={x ,y},G (B ,2)={m ,n},若点A 、点B 从原点同时同向出发,且点A 的速度是点B 速度的3倍.当|y -m|=6时,直接写出点A 表示的数. 26.某生态柑橘园现有柑橘21吨,计划租用A ,B 两种型号的货车将柑橘运往外地销售.已知满载时,用2辆A 型车和3辆B 型车一次可运柑橘12吨;用3辆A 型车和4辆B 型车一次可运柑橘17吨.(1)1辆A 型车和1辆B 型车满载时一次分别运柑橘多少吨?(2)若计划租用A 型货车m 辆,B 型货车n 辆,一次运完全部柑橘,且每辆车均为满载.①请帮柑橘园设计租车方案;②若A 型车每辆需租金120元/次,B 型车每辆需租金10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27.对x ,y 定义一种新运算T ,规定()22,ax by T x y a y +=+(其中a ,b 是非零常数且0x y +≠),这里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如:()223193,1314a b a b T ⨯+⨯+==+,()24,22am bT m m +-=-. (1)填空:()4,1T =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2)若()2,02T -=-且()5,16T -=. ①求a 与b 的值;②若()()310,33,310T m m T m m --=--,求m 的值.28.某商贸公司有A 、B 两种型号的商品需运出,这两种商品的体积和质量分别如下表所示:体积(立方米/件)质量(吨/件)A型商品0.80.5B型商品21(1)已知一批商品有A、B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20立方米,质量一共是10.5吨,求A、B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2)物资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3.5吨,容积为6立方米,其收费方式有以下两种:①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600元;②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200元.现要将(1)中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如果两种收费方式可混合使用,商贸公司应如何选择运送、付费方式,使其所花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29.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3)、B(b,6)、C(c,1),a、b、c都为实数,并且满足3b-5c=-2a-18,4b-c=3a+10(1) 请直接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和c(2) 当实数a变化时,判断△ABC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3) 当实数a变化时,若线段AB与y轴相交,线段OB与线段AC交于点P,且S△PAB>S△PBC,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0.为了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攀枝花跨越式发展,我市花城新区建设正按投资计划有序推进.花城新区建设工程部,因道路建设需要开挖土石方,计划每小时挖掘土石方540m3,现决定向某大型机械租赁公司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来完成这项工作,租赁公司提供的挖掘机有关信息如表:(1)若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共8台,恰好完成每小时的挖掘量,则甲、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各需多少台?(2)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不仅每小时支付的租金最少,又恰好能完成每小时的挖掘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图2中,第一个方程x 的系数为2,y 的系数为1,相加为11;第二个方程x 的系数为4,y 的系数为3,相加为27,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图2所示的算筹图所表示的方程组是2114327x y x y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读懂题意、明确图1表示方程组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B解析:B 【分析】把2x 5y 60+-=,3x 2y 90--=,y kx 9=-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256032909x y x y y kx +-⎧⎪--⎨⎪-⎩===, ①×3-②×2得y=0, 代入①得x=3, 把x ,y 代入③, 得:3k-9=0, 解得k=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运用三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把三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求解.3.C解析:C 【分析】设兑换成10元x 张,20元的零钱y 元,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10x 张+20y 张=100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整数解即可. 【详解】解:设兑换成10元x 张,20元的零钱y 元,由题意得: 10x+20y=100, 整理得:x+2y=10, 方程的整数解为:方程的整数解为:246810x 0,,,,,,432105x x x x x y y y y y y ======⎧⎧⎧⎧⎧⎧⎨⎨⎨⎨⎨⎨======⎩⎩⎩⎩⎩⎩因此兑换方案有6种,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C解析:C 【分析】最小的正整数是1,当x=1时,y+z=4,y 分别取1,2,,3,此时z 分别对应3,2,1;当x=2时,y+z=3,y 分别取1,2,此时z 分别对应2,1;当x=3时,y+z=2,y 分别取1,此时z 分别对应1;依此类推,然后把个数加起来即可. 【详解】解:当x=1时,y+z=4,y 分别取1,2,,3,此时z 分别对应3,2,1,有3组正整数解; 当x=2时,y+z=3,y 分别取1,2,此时z 分别对应2,1,有2组正整数解; 当x=3时,y+z=2,y 分别取1,此时z 分别对应1,有1组正整数解; 所以正整数解的组数共:3+2+1=6(组).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确定x 、y 、z 的值,分类讨论.5.B解析:B 【分析】设甲获胜x 局,平y 局,则负()9x y --局,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由x ,y ,()9x y --均为整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设甲获胜x 局,平y 局,则负()9x y --局, 根据题意可得:412x y +=,即124y x =-,当1x =时,8y =,90x y --=; 当2x =时,4y =,93x y --=; 当3x =时,0y =,96x y --=; 当4x =时,4y =-(舍);综上所述,获胜的场数可能为1,2,3,共3种可能,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 【分析】 直接把2x y a =⎧⎨=⎩代入方程,即可求出a 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 ∵2x y a=⎧⎨=⎩是方程25x y +=的一个解, ∴225a ⨯+=, ∴1a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7.B解析:B 【分析】根据定义新运算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出a 和b 的值,再根据定义新运算公式求值即可. 【详解】解:∵1x y ax by *=++,3515*=,4728*=,∴1535128471a b a b =++⎧⎨=++⎩解得:3725a b =-⎧⎨=⎩∴59*=3752591-⨯+⨯+=41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定义新运算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定义新运算公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将x=2,y=﹣1代入方程组中,得到关于a与b的二元一次方程与c的值,将x=3,y=1代入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中得到关于a与b的二元一次方程,联立组成关于a与b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a,b及c的值.【详解】把代入得:,解得:c=4,把代入得:3a+b=5,联立得:,解得:,则(a+b+c)2=(2﹣1+4)2=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9.D解析:D【分析】根据2x=3y=6z,设x=3k,y=2k,z=k,代入求值即可解题.【详解】解:∵2x=3y=6z,∴设x=3k,y=2k,z=k,∵x+2y+z=16,即3k+4k+k=16,解得:k=2,∴642 xyz=⎧⎪=⎨⎪=⎩,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中等难度,根据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是解题关键. 10.A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即可得到a、b的值,进而求得a+b的值.【详解】解:解方程组得:则 则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正确解方程组是关键.11.B解析:B 【解析】把甲的解代入ax -by =7可得a +b =7,把乙的解代入可得a -2b =1,由它们构成方程组可得721a b a b +=⎧⎨-=⎩,解方程组得52a b =⎧⎨=⎩,故选B . 12.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设安排x 个工人做螺杆,y 个工人做螺母,根据“工厂现有95个工人”和“一个工人每天可做8个螺杆或22个螺母,两个螺母和一个螺杆为一套”列出方程组即可得到95{16220x y x y +=-= .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二、填空题 13.6 【分析】设80分的邮票购买x 张,120分的邮票购买y 张,根据题意列方程0.8x+1.2y=16,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根据x 、y 都是整数取出x 与y 的对应值,得到购买方案. 【详解】 解:设8解析:6 【分析】设80分的邮票购买x 张,120分的邮票购买y 张,根据题意列方程0.8x+1.2y=16,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3202x y =-,根据x 、y 都是整数取出x 与y 的对应值,得到购买方案. 【详解】解:设80分的邮票购买x 张,120分的邮票购买y 张,0.8x+1.2y=16, 解得3202x y =-, ∵x 、y 都是正整数,∴当y=2、4、6、8、10、12时,x=17、14、11、8、5、2,∴共有6种购买方案,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只得到一个方程时,可将方程变形为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然后根据未知数的要求得到对应值即可解决实际问题.14.【分析】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 件商品,妻子买了y 件商品,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二次方程,再根据x 、y 都是正整数,且与有相同的奇偶性,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 、y 的值,再找出符合和解析:c【分析】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 件商品,妻子买了y 件商品,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二次方程,再根据x 、y 都是正整数,且x y +与x y -有相同的奇偶性,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 、y 的值,再找出符合9x y -=和7x y -=的情况即可进行解答.【详解】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 件商品,则钱数为2x ,妻子买了y 件商品,则钱数为2y , 依题意有x 2-y 2=48,即()()48x y x y +-=,∵x 、y 都是正整数,且x y +与x y -有相同的奇偶性,又∵x y x y +>-,48=24×2=12×4=8×6,∴242x y x y +=⎧⎨-=⎩或124x y x y +=⎧⎨-=⎩或86x y x y +=⎧⎨-=⎩, 解得13x =,11y =或8x =,4y =或7x =,1y =,符合9x y -=的只有一种,可见A 买了13件商品,b 买了4件,同时符合7x y -=的也只有一种,可知B 买了8件,a 买了1件,∴C 买了7件,c 买了11件.由此可知三对夫妻的组合是:A 、c ;B 、b ;C 、a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不定方程组的解及数的奇偶性,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y的不定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7件.【分析】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件商品,妻子买了y件商品,列出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再根据x、y都是正整数,且x+y与x-y有相同的奇偶性,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y解析:7件.【分析】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件商品,妻子买了y件商品,列出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再根据x、y都是正整数,且x+y与x-y有相同的奇偶性,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y的值,再找出符合x-y=9和x-y=7的情况即可进行解答.【详解】解: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件商品,妻子买了y件商品.则有x2-y2=48,即(x十y)(x-y)=48.∵x、y都是正整数,且x+y与x-y有相同的奇偶性,又∵x+y>x-y,48=24×2=12×4=8×6,∴242x yx y+⎧⎨-⎩==或124x yx y+⎧⎨-⎩==或86x yx y+⎧⎨-⎩==.解得x=13,y=11或x=8,y=4或x=7,y=1.符合x-y=9的只有一种,可见A买了13件商品,b买了4件.同时符合x-y=7的也只有一种,可知B买了8件,a买了1件.∴C买了7件,c买了11件.故答案为:7件.【点睛】此题考查了非一次不定方程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方程,还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6.100或85.【分析】设所购商品的标价是x元,然后根据两人共付款150元的等量关系,分所购商品的标价小于90元和大于90元两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所购商品的标价是x元,解析:100或85.【分析】设所购商品的标价是x元,然后根据两人共付款150元的等量关系,分所购商品的标价小于90元和大于90元两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所购商品的标价是x元,则①所购商品的标价小于90元,x﹣20+x=150,解得x=85;②所购商品的标价大于90元,x﹣20+x﹣30=150,解得x=100.故所购商品的标价是100或85元.故答案为100或8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0【分析】根据题意,将代入方程(2)可得出b的值,代入方程(1)可得出a的值,将a与b的值代入所求式子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将代入方程组中的4x-by=-2得:-12+b=-2解析:0【分析】根据题意,将31xy=-⎧⎨=-⎩代入方程(2)可得出b的值,54xy=⎧⎨=⎩代入方程(1)可得出a的值,将a与b的值代入所求式子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将31xy=-⎧⎨=-⎩代入方程组中的4x-by=-2得:-12+b=-2,即b=10;将54xy=⎧⎨=⎩代入方程组中的ax+5y=15得:5a+20=15,即a=-1,∴20192018110a b⎛⎫+-⎪⎝⎭=1-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8.【分析】根据水果数量的等量关系,可设第一次购买种水果数量为个,用分别表示第一次购买种水果的数量和第二次购买两种水果的数量.再分别设两种水果的单价为元和元,根据两次购买价钱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所列方 解析:12【分析】根据水果数量的等量关系,可设第一次购买B 种水果数量为x 个,用x 分别表示第一次购买A 种水果的数量和第二次购买两种水果的数量.再分别设两种水果的单价为a 元和b 元,根据两次购买价钱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所列方程中x 是可以约去的,化简即得到a 与b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设第一次购买B 种水果数量为x ,∴第一次购买A 种水果的数量为:3(150%)2x x +=, ∴第二次购买A 种水果数量为:3323(160%)2255x x x -==, ∴第二次购买水果的总数量为:356()(120%)3225x x xx ++==, ∴第二次购买B 种水果个数为:312355x x x -=, 设A 种水果单价为a 元,B 种水果单价为b 元,依题意得:3312()(110%)255a x bx a xb x +-=+, 化简得:2a b = ∴12b a =, B ∴水果的单价与A 水果的单价的比值是12,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方程的应用,在缺少确切数值的情况下,可先假设等量关系中的关键量为未知数,再列方程化简求值. 19.【分析】根据设间接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求各班人均捐书数,然后再求三个班共捐书即可解答.【详解】设甲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 本,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5)本,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本,设甲班解析:【分析】根据设间接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求各班人均捐书数,然后再求三个班共捐书即可解答.【详解】设甲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 本,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x +5)本,丙班的人均捐书数量为2x 本, 设甲班有y 人,乙班有(80﹣y )人.根据题意,得xy +(x +5)(80﹣y )+2x •40=3(5)1205x +⨯ 解得:y =284035855x x x +=++, 可知x 为2且5的倍数,故x =10,y =64,共捐书10×64+15×16+5×40=1080.答:甲、乙、丙三班共捐书1080本.故答案为1080.【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题中有三个量待求,但是只有一个等量关系,因此只能设出两个未知数,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根据数量的要求及代数式的形式确定未知数的值,这是此题的难点.20.【分析】先将三个方程依次标号,然后相加可得④,由④-①,④-②,④-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方程组,可得:,所以④,由可得:,由可得:,由可得综上所述方程组的解是.【点睛】 解析:43445x y z ⎧=⎪⎪=⎨⎪⎪=⎩【分析】 先将三个方程依次标号,然后相加可得11194x y z ++=④,由④-①,④-②,④-③即可得【详解】 解:由方程组1111121132x y x zy z ⎧+=⎪⎪⎪+=⎨⎪⎪+=⎪⎩①②③,++①②③可得:111922x y z ⎛⎫++= ⎪⎝⎭, 所以11194x y z ++=④, 由-④①可得:154,45z z =∴=,由-④②可得:11,44y y =∴=,由-④③可得13,4x = 43x ∴= 综上所述方程组的解是43445x y z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利用加减消元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1.①③④【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代入原来的方程组中,即可判断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当a=1时,,解得: ,则,∴①错误;当x 与y 互为相反数时,,得,∴②正确;解析:①③④【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代入原来的方程组中,即可判断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当a=1时,08x y x y +=⎧⎨-=⎩,解得:44x y =⎧⎨=-⎩, 则()448x y -=--=,∴①错误;当x 与y 互为相反数时,01a =-,得1a =,∴②正确;∵135x y a x y a +=-⎧⎨-=+⎩,解得:322x a y a=+⎧⎨=--⎩ , 则()()223224x y a a +=++--=,∴③正确; ∴()()()21132221122z xy a a a ==+--=-++≤, 即若12z xy =则z 的最大值为1, ∴④正确,综上说述,正确的有:①③④,故答案为: 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可以判断题目中的各个结论是否成立.22.5【分析】设原一等奖平均分为x 分,原二等奖平均分为y 分,原三等奖平均分为z 分,根据总分不变,列出方程,求出原来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多的分数,最后根据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解析:5【分析】设原一等奖平均分为x 分,原二等奖平均分为y 分,原三等奖平均分为z 分,根据总分不变,列出方程,求出原来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多的分数,最后根据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分列出代数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原一等奖平均分为x 分,原二等奖平均分为y 分,原三等奖平均分为z 分,由题意可得:5x+15y+40z=10(x ﹣3)+20(y ﹣2)+30(z ﹣1)①,z=y ﹣7 ②; 由①得:x+y ﹣2z=20 ③,将②代入③得:x+y ﹣2(y ﹣7)=20,解得:x﹣y=6,即原来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多6分,∵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分,∴(x﹣3)﹣(y﹣2)=(x﹣y)﹣1=6﹣1=5(分),即调整后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数多5分,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320【解析】【分析】设甲组分得a人,则乙组为(50-a)人,丙组为b人,则丁组为(36-b)人;再设全部人均种树x棵,则甲组人均种x÷(1+25%)=0.8x棵,乙组人均种(0.8x-2)棵解析:320【解析】【分析】设甲组分得a人,则乙组为(50-a)人,丙组为b人,则丁组为(36-b)人;再设全部人均种树x棵,则甲组人均种x÷(1+25%)=0.8x棵,乙组人均种(0.8x-2)棵,丙、丁两组人均植树2.5(0.8x-2)=(2x-5)棵,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整理后可得a=140-13x,再根据a 和x的取值范围确定a和x的值,从而得到植树的数量。

(完整版)初一数学下册不等式试卷(含答案) 培优试题

(完整版)初一数学下册不等式试卷(含答案) 培优试题

一、选择题1.如图,在数轴上,已知点A ,B 分别表示数1,23x -+,那么数轴上表示数2x -+的点应落在( )A .点A 的左边B .线段AB 上C .点B 的右边D .数轴的任意位置 2.小兰:“小红,你上周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啊?”小红:“哦,…,我忘了!只记得先后买了两次,第一次买了 5 支笔和 10 本笔记本共花了 42 元钱,第二次买了 10 文笔和 5 本笔记本共花了 30 元钱.”请根据小红与小兰的对话,求得小红所买的笔和笔 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A .0.8 元/支,2.6 元/本B .0.8 元/支,3.6 元/本C .1.2 元/支,2.6 元/本D .1.2 元/支,3.6 元/本 3.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c bc < B .21a b ->- C .11a b -<- D .||||a b > 4.若关于x 的不等式0ax b ->的解集是12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bx a <的解集是( ) A .2x <-B .2x <C .2x >-D .2x > 5.若关于x 的不等式31x m 的正整数解是1,2,3,则整数m 的最大值是( )A .10B .11C .12D .13 6.喜迎建党100周年,某校举行党史知识竞赛,共30道题,每道题都给出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扣2分,得分不低于80分得奖,那么得奖至少应选对的题数是( )A .23B .24C .25D .267.设[x )表示大于x 的最小整数,如[3)=4,[-1.2)=-1,下列结论:①[0)=0;②[x )-x 的最小值是0;③[x )-x 的最大值是1;④存在实数x ,使[x )-x =0.5成立,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8.若不等式组5231x a x x >⎧⎨+<+⎩的解集为x >4,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4 B .a <4 C .a ≤4 D .a ≥49.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不答均扣5分,小玉得分超过95分,他至多可以答错的试题道数为( )A .5B .6C .7D .810.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0x x a ->⎧⎨-≤⎩,有以下说法: ①如果它的解集是1<x ≤4,那么a =4;②当a =1时,它无解;③如果它的整数解只有2,3,4,那么4≤a <5;④如果它有解,那么a ≥2.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某校七年级有4个班,共180人,(1)班至(4)班的人数分别a ,b ,c ,d ()a b c d <<<.已知(1)班的人数不少于41人,且b c a d +>+,则(4)班人数为______.12.已知实数a ,b ,满足14a b ≤+≤,01a b ≤-≤且2a b -有最大值,则82021a b +的值是__________.13.对非负实数x “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 <>,即:当n 为非负整数时,如果1122n x n -<+,则x n <>=.如:0.480<>=, 3.54<>=.如果43x x <>=,则x =___________.14.若不等式组01x a x a -⎧⎨-⎩-的解集中的任何一个x 的值均不在2≤x ≤5的范围内,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5.不等式组29611x x x k +>+⎧⎨-<⎩的解集为2x <,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6.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x 713x a 12-≤->的整数解共有6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7.在关于x 、y 的方程组2728x y m x y m+=+⎧⎨+=-⎩中,未知数满足x≥0,y >0,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18.对于任意实数m 、n ,定义一种运算m ※n =mn ﹣m ﹣n +3,例如:3※5=3×5﹣3﹣5+3=10.请根据上述定义解决问题:若a <4※x <7,且解集中有三个整数解,则整数a 的取值可以是_________.19.若不等式组220x a b x ->⎧⎨->⎩的解集为11x -<<,则()a b +的立方根是______. 20.已知不等式组()32215233x a x x x ⎧+<+⎪⎨-<+⎪⎩的整数解有3个,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三、解答题21.如图,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是﹣1,1,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在数轴上存在动点Q ,满足|PQ |=2,那么我们把这样的点Q 表示的数称为连动数,特别地,当点Q 表示的数是整数时我们称为连动整数.(1)﹣3,0,2.5是连动数的是 ;(2)关于x 的方程2x ﹣m =x +1的解满足是连动数,求m 的取值范围 ; (3)当不等式组11212()3x x a +⎧>-⎪⎨⎪+-⎩的解集中恰好有4个解是连动整数时,求a 的取值范围. 22.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分别为200元、170元的A 、B 两种型号的电风扇,下表是近两周的销售情况:(进价、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 = 销售收入-进货成本)(1)求A 、B 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2)若超市准备用不多于5400元的金额再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30台,求A 种型号的电风扇最多能采购多少台?(3)在(2)的条件下,超市销售完这30台电风扇能否实现利润为1400元的目标?若能,请给出相应的采购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3.请阅读求绝对值不等式3x <和3x >的解的过程.对于绝对值不等式3x <,从图1的数轴上看:大于3-而小于3的数的绝对值小于3,所以3x <的解为33x -<<;对于绝对值不等式3x >,从图2的数轴上看:小于3-或大于3的数的绝对值大于3,所以3x >的解为3x <-或3x >.(1)求绝对值不等式32x ->的解(2)已知绝对值不等式21x a -<的解为3b x <<,求2a b -的值(3)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4461x y m x y m -=-⎧⎨+=-+⎩的解满足2x y +≤,其中m 是负整数,求m 的值.24.阅读材料:如果x 是一个有理数,我们把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记作[]x .例如,[]3.23=,[]55=,[]2.13-=-,那么,[]x x a =+,其中01a ≤<.例如,[]3.2 3.20.2=+,[]550=+,[]2.1 2.10.9-=-+.请你解决下列问题:(1)[]4.8=__________,[]6.5-=__________;(2)如果[]5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如果[]5231x x -=+,那么x 的值是__________;(4)如果[]x x a =+,其中01a ≤<,且[]41a x =+,求x 的值.2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C 的坐标为()0,a ,(),0b ,(),b c ,其中a ,b ,c 满足()23210a b a b -+-+=,40c -≤.(1)求a ,b ,c 的值;(2)若M 在x 轴上,且12COM ABC S S =△△,求M 点坐标; (3)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1,1P m -,m 在什么取值范围时,AOP 的面积不大于ABC 的面积?求出在符合条件下,AOP 面积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26.若关于x 的方程ax +b =0(a ≠0)的解与关于y 的方程cy +d =0(c ≠0)的解满足﹣1≤x ﹣y ≤1,则称方程ax +b =0(a ≠0)与方程cy +d =0(c ≠0)是“友好方程”.例如:方程2x ﹣1=0的解是x =0.5,方程y ﹣1=0的解是y =1,因为﹣1≤x ﹣y ≤1,方程2x ﹣1=0与方程y ﹣1=0是“友好方程”.(1)请通过计算判断方程2x ﹣9=5x ﹣2与方程5(y ﹣1)﹣2(1﹣y )=﹣34﹣2y 是不是“友好方程”.(2)若关于x 的方程3x ﹣3+4(x ﹣1)=0与关于y 的方程32y k ++y =2k +1是“友好方程”,请你求出k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7.使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同时成立的末知数的值称为此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理想解”.例:已知方程2x ﹣3=1与不等式x +3>0,当x =2时,2x ﹣3=2×2﹣3=1,x +3=2+3=5>0同时成立,则称x =2是方程2x ﹣3=1与不等式x +3>0的“理想解”.(1)已知①1322x ->,②2(x +3)<4,③12x -<3,试判断方程2x +3=1的解是否是它们中某个不等式的“理想解”,写出过程;(2)若00x x y y =⎧⎨=⎩是方程x ﹣2y =4与不等式31x y >⎧⎨<⎩的“理想解”,求x 0+2y 0的取值范围. 28.小语爸爸开了一家茶叶专卖店,包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小语为爸爸设计了一款纸质长方体茶叶包包装盒(纸片厚度不计).如图,阴影部分是裁剪掉的部分,沿图中实线折叠做成的长方体纸盒的上下底面是正方形,有三处长方形形状的“接口”用来折叠后粘贴或封盖.(1)若小语用长40cm ,宽34cm 的长方形纸片,恰好能做成一个符合要求的包装盒,盒高是盒底边长的2.5倍,三处“接口”的宽度相等.则该茶叶盒的容积是多少?(2)小语爸爸的茶叶专卖店以每盒200元购进一批茶叶,按进价增加18%作为售价,第一个月由于包装粗糙,只售出不到一半但超过三分之一的量;第二个月采用了小语的包装后,马上售完了余下的茶叶,但每盒成本增加了6元,售价仍不变,已知在整个买卖过程中共盈利1800元,求这批茶叶共进了多少盒?29.材料1:我们把形如ax by c +=(a 、b 、c 为常数)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若a 、b 、c 为整数,则称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为整系数方程.若c 是a ,b 的最大公约数的整倍数,则方程有整数解.例如方程342,735,426x y x y x y +=-=+=都有整数解;反过来也成立.方程6310421x y x y +=-=和都没有整数解,因为6,3的最大公约数是3,而10不是3的整倍数;4,2的最大公约数是2,而1不是2的整倍数.材料2:求方程56100x y +=的正整数解. 解:由已知得:1006100520555y y y y x y ---===--……① 设5y k =(k 为整数),则5y k =……② 把②代入①得:206x k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065x k y k=-⎧⎨=⎩ , 根据题意得:206050k k ->⎧⎨>⎩. 解不等式组得0<k <103.所以k 的整数解是1,2,3. 所以方程56100x y +=的正整数解是:145x y =⎧⎨=⎩,810x y =⎧⎨=⎩,215x y =⎧⎨=⎩.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方程中:① 3911x y +=,② 15570x y -=,③ 63111x y +=,④ 27999x y -=,⑤ 9126169x -=,⑥ 22121324x y +=.没有整数解的方程是 (填方程前面的编号);(2)仿照上面的方法,求方程3438x y +=的正整数解;(3)若要把一根长30m 的钢丝截成2m 长和3m 长两种规格的钢丝(两种规格都要有),问怎样截才不浪费材料?你有几种不同的截法?(直接写出截法,不要求解题过程) 30.阅读材料:如果x 是一个有理数,我们把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记作[x ] .例如,[3.2]=3,[5]=5,[-2.1]=-3.那么,x =[x ]+a ,其中0≤a <1.例如,3.2=[3.2]+0.2,5=[5]+0,-2.1=[-2.1]+0.9.请你解决下列问题:(1)[4.8]= ,[-6.5]= ;(2)如果[x ]=3,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3)如果[5x -2]=3x +1,那么x 的值是 ;(4)如果x =[x ]+a ,其中0≤a <1,且4a = [x ]+1,求x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可得不等式,根据解不等式,可得答案;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点在A 点的右边,根据作差法,可得点在B 点的左边.【详解】解:由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得:-2x +3>1,解得x <1;-x >-1.-x +2>-1+2,解得-x +2>1.所以数轴上表示数-x +2的点在A 点的右边;作差,得:-2x +3-(-x +2)=-x +1,由x <1,得:-x >-1,-x +1>0,-2x +3-(-x +2)>0,∴-2x +3>-x +2,所以数轴上表示数-x +2的点在B 点的左边,点A 的右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得出不等式.2.D解析:D【分析】首先设小红所买的笔的价格是x 元/支,笔记本的价格是y 元/本,根据关键语句“第一次买了5支笔和10本笔记本共花了42元钱,”可得方程5x+10y=42,“第二次买了10支笔和5本笔记本共花了30元钱”可得方程10x+5y=30,联立两个方程,再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解:设小红所买的笔的价格是x 元/支,笔记本的价格是y 元/本,由题意得:5104210530x y x y +=⎧⎨+=⎩ 解得: 1.23.6x y =⎧⎨=⎩ 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弄懂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组即可.3.C解析:C【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a b >,当0c 时,ac bc =,所以A 选项不符合题意;B .当0a =,1b =-,21a b -=-,所以B 选项不符合题意;C .a b >,则a b -<-,11a b -<-,所以C 选项符合题意;D .0a =,1b =-,则||||a b <,所以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由题意可知,a 、b 均为负数,且可得a =2b ,把a =2b 代入bx <a 中,则可求得bx <a 的解集.【详解】由0ax b ->得:ax b >∵不等式0ax b ->的解集为12x <∴a <0∴12b x a <= ∴a =2b∴b <0由bx a <,得2bx b <∵b <0∴x >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由条件确定字母a 的符号,从而确定a 与b 的关系,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是求bx <a 的解集时,忽略b 的符号,从而导致结果错误. 5.D解析:D【分析】先解不等式得到x <()113m -,再根据正整数解是1,2,3得到3<()113m -≤4时,然后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最大整数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1x m 得x <()113m -, 关于x 的不等式31x m 的正整数解是1,2,3,∴ 3<()113m -≤4,解得10 < m ≤ 13, ∴整数m 的最大值为1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根据题目中对于解集的限制得到下一步所需要的条件,再根据得到的条件进而求得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6.B解析:B【分析】设选对x 道题,则不选或选错(30﹣x )道题,根据得分=4×选对题目数-2×不选或选错题目数结合得分不低于80分,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得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选对x 道题,则不选或选错(30﹣x )道题,依题意,得:4x ﹣2(30﹣x )≥80,解得:x ≥703. ∵x 为正整数,∴要得奖至少应选对24道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各数量间的关系,正确的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由题意可知:∵[x )表示大于x 的最小整数,∴设[x )=n ,则n -1≤x <n ,∴[x )-1≤x <[x ),∴0<[x )-x ≤1,∴①[0)1=,故①错误;②[)x x -可无限接近0,但取不到0,无最小值,故②错误;③[)x x -的最大值是1,当x 为整数时,故③正确;④存在实数x ,使[)0.5x x -=成立,比如x =1.5,故④正确,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读懂新定义,并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8.C解析:C【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求解.【详解】5231x a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a >,解不等式②得,4x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x >,∴a ≤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组的解集,掌握“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了”取解集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道,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不设小玉答对了x道题目,则答错或不答的题目一共为(20)x等式求解即可;【详解】-道,解:设小玉答对了x道题目,则答错或不答的题目一共为(20)x由题意可得,x x-->,105(20)95x>,解得13∴小玉至少要答对14道题目,至多答错20146-=(道),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准确列式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各结论中a的取值情况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由x﹣1>0得x>1,由x﹣a≤0得x≤a,①如果它的解集是1<x≤4,那么a=4,此结论正确;②当a=1时,它无解,此结论正确;③如果它的整数解只有2,3,4,那么4≤a<5,此结论正确;④如果它有解,那么a>1,此结论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47或48人【分析】根据题意令,满足,由于,得,又根据,得,可得,当①时,,枚举出所有情况;同理当②时,,同理,,,,,,枚举出所有的情况,选出满足条件的情况即可.【详解】解:,令(),解析:47或48人【分析】根据题意令41,41,41,41a b c d a m b m c m d m =+=+=+=+,满足0a b c d m m m m ≤<<<,由于180a b c d +++=,得+16a b c d m m m m ++=,又根据b c a d +>+,得b c a d m m m m +>+,可得1682a d m m +<=,当①7a d m m +=时,9bc m m +=,枚举出所有情况;同理当②6ad m m +=时,10b c m m +=,同理,5a d m m +=,4a d m m +=,3a d m m +=,2a d m m +=,1a d m m +=,枚举出所有的情况,选出满足条件的情况即可.【详解】解:41,a a b c d ≥<<<,∴令41,41,41,41a b c d a m b m c m d m =+=+=+=+(0a b c d m m m m ≤<<<),由于180a b c d +++=,故有414++180a b c d m m m m ⨯++=,得+16a b c d m m m m ++=,又b c a d +>+,故41+4141+41+b c a d m m m m ++>+,b c a d m m m m ∴+>+,而+16a b c d m m m m ++=,1682a d m m ∴+<=, 当①7a d m m +=时,9bc m m +=,根据0a b c d m m m m ≤<<<,枚举一下,只有下列情况满足,141,44,47,48a b c d ︒====,241,45,46,48a b c d ︒====,342,45,46,47a b c d ︒====,②6a d m m +=时,10b c m m +=,根据0a b c d m m m m ≤<<<,即使0,6a d m m ==,由于0a b c d m m m m ≤<<<,c m ∴最大取5,而此时1055b m =-=,有c b m m =,不符合要求,故此时没有情况满足,同理,5a d m m +=,4a d m m +=,3a d m m +=,2a d m m +=,1a d m m +=,均没有情况满足,综上所述,(4)班的人数为47或48人,故答案是:47或48人.【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也体现了同学的枚举能力.12.8【分析】把变形得,故可求出有最大值时,a ,b 的值,代入故可求解.【详解】设=∴a-2b=(m+n )a+(m-n)b∴,解得∴=∵,∴,∴∴有最大值1此时,解得a=1,b=解析:8【分析】把2a b -变形得()()1322a b a b -++-,故可求出2a b -有最大值时,a ,b 的值,代入82021a b +故可求解.【详解】设2a b -=()()m a b n a b ++-∴a -2b =(m +n )a +(m -n )b∴12m n m n +=⎧⎨-=⎩,解得1232m n ⎧=-⎪⎪⎨⎪=⎪⎩∴2a b -=()()1322a b a b -++- ∵14a b ≤+≤,01a b ≤-≤ ∴()11222a b -≤-+≤-,()33022a b ≤-≤ ∴221a b -≤-≤∴2a b -有最大值1 此时()1122a b -+=-,()3322a b -= 解得a =1,b =0∴82021a b +=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的应用与求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把把2a b -变形得()()1322a b a b -++-,从而求解. 13.0或或【分析】根据的定义可得一个关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结合为非负整数即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得:,即,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为非负实数解析:0或34或32 【分析】根据x <>的定义可得一个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结合43x 为非负整数即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得:41413232x x x -<+≤, 即41324132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32x ≤, 解不等式②得:32x >-,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322x -<≤, x 为非负实数, 302x ∴≤≤, 4023x ∴≤≤, 43x 为非负整数, 403x ∴=或413x =或423x =, 解得0x =或34x =或32x =, 故答案为:0或34或3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理解x <>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4.a≤1或a≥5【分析】解不等式组,求出x 的范围,根据任何一个x 的值均不在2≤x≤5范围内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 <x <a+1,∵任何一个x 的值均不在2解析:a ≤1或a ≥5【分析】解不等式组01x a x a ->⎧⎨-<⎩,求出x 的范围,根据任何一个x 的值均不在2≤x≤5范围内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解:不等式组01x a x a ->⎧⎨-<⎩的解集为:a <x <a+1, ∵任何一个x 的值均不在2≤x≤5范围内,∴x <2或x >5,∴a+1≤2或a≥5,解得,a≤1或a≥5,∴a 的取值范围是:a≤1或a≥5,故答案为:a≤1或a≥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解集的确定,根据不等式的解法正确解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列出新的不等式是本题的重点.15.k≥1【详解】解不等式2x+9>6x+1可得x <2,解不等式x-k <1,可得x <k+1,由于x <2,可知k+1≥2,解得k≥1.故答案为k≥1.解析:k≥1【详解】解不等式2x+9>6x+1可得x <2,解不等式x-k <1,可得x <k+1,由于x <2,可知k+1≥2,解得k≥1.故答案为k≥1.16.-18≤a<-15【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先利用含a 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组,从而得出a 的范围.【详解】解不等式,得:解析:-18≤a<-15【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先利用含a 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组,从而得出a 的范围.【详解】解不等式271x -≤,得:4x ≤,解不等式312x a ->,得:123a x +>, 因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6个,所以12213a +-≤<-, 解得:1815a -≤<-,故答案为1815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利用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个数来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17.-2≤m <3【解析】【分析】先解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然后根据x≥0,y >0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详解】解方程组,得,由x≥0,y >0则有,解得:-2≤m <3,故答案解析:-2≤m <3【解析】【分析】先解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然后根据x≥0,y >0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详解】解方程组2728x y m x y m +=+⎧⎨+=-⎩,得23x m y m =+⎧⎨=-⎩, 由x≥0,y >0则有2030m m +≥⎧⎨->⎩, 解得:-2≤m <3,故答案为:-2≤m <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练掌握解法是关键. 18.【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列出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确定出a 的范围.【详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a≤4x -4−x +3<7,整理得: ,即<x <,由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即为2,1,解析:4,3,2---【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列出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确定出a 的范围.【详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a ≤4x -4−x +3<7,整理得:31731x x a -<⎧⎨->⎩, 即13a +<x <83, 由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即为2,1,0, 所以1103a +-≤< 解得-4<a <-1所以a 可取的正数解有:-4,-3,-2故答案为:-4,-3,-2【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实数的运算,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1【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结合不等式组的解集列出关于a 、b 的方程,求出a 、b 的值,继而代入再求解立方根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得:,解不等式,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解析:-1【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结合不等式组的解集列出关于a 、b 的方程,求出a 、b 的值,继而代入再求解立方根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2x a ->,得:2x a +>,解不等式20b x ->,得:2x b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1x -<<,∴21a +=-,12b =, 解得3a =-,2b =,∴()a b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和依据及实数的运算.20.【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3个,可得到关于 的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详解】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3个,∴,解得:解析:12a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3个,可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详解】()32215233①②⎧+<+⎪⎨-<+⎪⎩x a x x x 解不等式①,得:4x a <-+ ,解不等式②,得:1x >-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3个,∴243a <-+≤,解得: 12a ≤<.故答案为:12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3,2.5;(2)﹣4<m <﹣2或0<m <2;(3)1≤a <2.【分析】(1)根据连动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2)先求得方程的解,再根据连动数的定义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结果;(3)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再根据连动整数的概念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得答案.解:(1)设点P 表示的数是x ,则11x -≤≤,若点Q 表示的数是﹣3,由2PQ =可得()32x --=,解得:x =﹣1或﹣5,所以﹣3是连动数;若点Q 表示的数是0,由2PQ =可得02x -=,解得:x =2或﹣2,所以0不是连动数; 若点Q 表示的数是2.5,由2PQ =可得 2.52x -=,解得:x =﹣0.5或4.5,所以2.5是连动数;所以﹣3,0,2.5是连动数的是﹣3,2.5,故答案为:﹣3,2.5;(2)解关于x 的方程2x ﹣m =x +1得:x =m +1,∵关于x 的方程2x ﹣m =x +1的解满足是连动数,∴112112m m ---<⎧⎨-->⎩或112112m m +-<⎧⎨++>⎩, 解得:﹣4<m <﹣2或0<m <2;故答案为:﹣4<m <﹣2或0<m <2;(3)()112123x x a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3,解不等式②,得x ≤1+a ,∵不等式组()112123x x a +⎧>-⎪⎨⎪+-≤⎩的解集中恰好有4个解是连动整数, ∴四个连动整数解为﹣2,﹣1,1,2,∴2≤1+a <3,解得:1≤a <2,∴a 的取值范围是1≤a <2.【点睛】本题是新定义试题,以数轴为载体,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理解连动数与连动整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2.(1)A 、B 两种型号电风扇的销售单价分别为250元、210元;(2)超市最多采购A 种型号电风扇10台时,采购金额不多于5400元;(3)超市不能实现利润1400元的目标;【分析】(1)根据第一周和第二周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可列写2个等式方程,再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2)利用不多于5400元这个量,列写不等式,得到A 型电风扇a 台的一个取值范围,从而得出a 的最大值;(3)将B 型电风扇用(30-a)表示出来,列写A 、B 两型电风扇利润为1400的等式方程,可求得a 的值,最后在判断求解的值是否满足(2)中a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1)设A 、B 两种型号电风扇的销售单价分别为x 元、y 元,依题意得:3518004103100x y x y +=⎧⎨+=⎩,解得:250210x y =⎧⎨=⎩, 答:A 、B 两种型号电风扇的销售单价分别为250元、210元.(2)设采购A 种型号电风扇a 台,则采购B 种型号电风扇(30-a )台.依题意得:200a+170(30-a )≤5400,解得:a≤10.答:超市最多采购A 种型号电风扇10台时,采购金额不多于5400元;(3)依题意有:(250-200)a+(210-170)(30-a )=1400,解得:a=20,∵a≤10,∴在(2)的条件下超市不能实现利润1400元的目标.【点睛】本题是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的综合考查,解题关键是依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不等关系式),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相应求解23.(1)x >5或x <1;(2)9;(3)m =-3或m =-2或m =-1【分析】(1)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答案;(2)由|21|x a -<知21a x a -<-<,据此得出1122a a x -+<<,再结合3b x <<可得出关于a 、b 的方程组,解之即可求出a 、b 的值,从而得出答案;(3)两个方程相加化简得出1x y m +=--,由||2x y +知22x y -+,据此得出212m ---,解之求出m 的取值范围,继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得:32x ->或32x -<-,解得5x >或1x <;(2)|21|x a -<,21a x a ∴-<-<, 解得1122a a x -+<<, 解集为3b x <<, ∴12132a b a -⎧=⎪⎪⎨+⎪=⎪⎩, 解得52a b =⎧⎨=-⎩, 则2549a b -=+=;(3)两个方程相加,得:3333x y m +=--,1x y m ∴+=--,||2x y +,22x y ∴-+,212m ∴---,解得31m -,又m 是负整数,3m ∴=-或2m =-或1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能力.24.(1)4,-7;(2)56x ≤<;(3)53;(4)1x =-或14或112或324 【分析】(1)根据[]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的定义及例子直接求解即可;(2)根据[]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的定义及例子直接求解即可;(3)由材料中“[]x x a =+,其中01a ≤<”得出315232x x x +-<+,解不等式,再根据3x +1为整数,即可计算出具体的值;(4)由材料中的条件[]41a x =+可得[]14x a +=,由01a <,可求得[]x 的范围,根据[]x 为整数,分情况讨论即可求得x 的值.【详解】(1)[]4.84=,[]6.57-=-.故答案为:4,-7.(2)如果[]5x =.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56x <.故答案为:56x <.(3)如果[]5231x x -=+,那么315232x x x +-<+. 解得:322x < ∵31x +是整数. ∴53x =. 故答案为:53. (4)∵[]x x a =+,其中01a <,∴[]x x a =-,∵[]41a x =+,∴[]14x a +=.∵01a <,∴[]1014x +<,∴[]13x -<,∴[]1x =-,0,1,2.当[]1x =-时,0a =,1x =-;当[]0x =时,14a =,14x =; 当[]1x =时,12a =,112x =; 当[]2x =时,34a =,324x =; ∴1x =-或14或112或324.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下的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理解题中[]x 的意义,列出不等式求解;最后一问要注意不要漏了情况.25.(1)2a =,3b =,4c =;(2)3,02⎛⎫- ⎪⎝⎭或3,02⎛⎫ ⎪⎝⎭;(3)m 的范围51m -≤<;P 的坐标是()6,1-.【分析】(1)根据乘方、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得a 和b 的值;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从而得到答案;(2)设(),0M t ,根据题意列方程,结合绝对值的性质求解,得t 的值;再根据坐标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3)P 在第二象限以及AOP 的面积不大于ABC 的面积,通过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解,即可得到m 的范围,再根据1APO S m =-△的变化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2320a b -=, ∴10320a b a b -+=⎧⎨-=⎩ 解得:23a b =⎧⎨=⎩ ∵40c -≤∴40c -=∴4c =;(2)根据题意,设(),0M t ∵14362ABC S ∆=⨯⨯= ∴1422CMO S t t =⨯=△∴23t = ∴32t =±∴M 点坐标为3,02⎛⎫- ⎪⎝⎭或3,02⎛⎫ ⎪⎝⎭; (3)11121122APO S AO m m m =-=⨯-=-△ ∵P 在第二象限 ∴10m -<∴1APO S m =-△∵B 、C 的横坐标相同,∴//BC y 轴1143622ABC S BC OB =⋅=⨯⨯=△ ∵AOP ABC S S ≤∴16m -≤5m ≥-∵P 点在第二象限∴10m -<∴1m <∴m 的范围为51m -≤<∵当1m <时,APO S △随m 的增大而减小;∴当5m =-时,AOP S 的最大值为6∴P 的坐标是()6,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乘方、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直角坐标系、绝对值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以上知识,从而完成求解.26.(1)是;(2)k 的最小值为﹣23,最大值为83 【分析】(1)分别解出两个方程,得到x ﹣y 的值,即可确定两个方程是“友好方程”;(2)分别解两个方程为x =1,325k y +=,再由已知可得﹣1≤3215k +-≤1,求出k 的取值范围为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2x ﹣9=5x ﹣2,解得x =73-, 由5(y ﹣1)﹣2(1﹣y )=﹣34﹣2y ,解得y =﹣3,∴x ﹣y =23,∴﹣1≤x ﹣y ≤1,∴方程2x ﹣9=5x ﹣2与方程5(y ﹣1)﹣2(1﹣y )=﹣34﹣2y 是“友好方程”; (2)由3x ﹣3+4(x ﹣1)=0,解得x =1, 由3212y k y k ++=+,解得325k y +=, ∵两个方程是“友好方程”,∴﹣1≤x ﹣y ≤1,∴﹣1≤3215k +-≤1, ∴2833k -≤≤ ∴k 的最小值为﹣23,最大值为8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7.(1)2x +3=1的解是不等式12x -<3的理想解,过程见解析;(2)2<x 0+2y 0<8 【分析】(1)解方程2x +3=1的解为x =﹣1,分别代入三个不等式检验即可得到答案; (2)由方程x ﹣2y =4得x 0=2y 0+4,代入不等式解得﹣12<y 0<1,再结合x 0=2y 0+4,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2x +3=1∴x =﹣1, ∵x ﹣12=﹣1﹣12=﹣32<32∴方程2x +3=1的解不是不等式1322x ->的理想解; ∵2(x +3)=2(﹣1+3)=4,∴2x +3=1的解不是不等式2(x +3)<4的理想解; ∵12x -=112--=﹣1<3, ∴2x +3=1的解是不等式12x -<3的理想解; (2)由方程x ﹣2y =4得x 0=2y 0+4,代入不等式组31x y >⎧⎨<⎩,得002431y y +>⎧⎨<⎩; ∴﹣12<y 0<1,∴﹣2<4y 0<4,∵00000422244x y y y 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班有若干学生住宿,若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宿舍住;若每间住8人则
有一间没有住满人,试求该班宿舍间数及住宿人数?

2.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
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
的脚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
端,结果小宝和妈妈的脚着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有多少千克?(精确到1千克)

3.已知某工厂现有70米,52米的两种布料。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A、B两
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A、B型号的时装所需的布料如下表所示,
利用现有原料,工厂能否完成任务?若能,有几种生产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70米 52米
A 0.6米 0.9米
B 1.1米 0.4米

4.用若干辆载重量为七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10
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7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
车?

5.已知利民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
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0.6
米,B种布料0.9米;做一套N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
米;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有几
种方案

最佳答案
解:设有x间房,y人。
则有4x+20=y........1
8x-8由上述二式得8x-8<4x+20<8x
解得x=6,y=44

解:设小宝体重为x千克。
则有2x+x<72
2x+x+6>72
由上述两式可得22所以x=23

解:设A产品x套,B产品套。
则有x+y=80
0.6x+1.1y<=70
0.9x+0.4y<=52
有上述三式得36<=x<=40
所以x=36,37,38,39,40
所以能完成任务x=36,y=44;x=37,y=43;x=38,y=42;x=39,y=41;x=40,y=40;

解:设有x辆汽车,y顿货物。
则有4x+10=y
7x-7有上述两式得10/3<=x<=17/3
所以x=4,5
所以有四辆或五辆汽车。

解:设M时装x套,N时装y套。
则有x+y=80
0.6x+1.1y<=70
0.9x+0.4y<=52
有上述三式得36<=x<=40
所以x=36,37,38,39,40
所以x=36,y=44;x=37,y=43;x=38,y=42;x=39,y=41;x=40,y=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