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复习及一摸总结

合集下载

物理期末复习要点总结

物理期末复习要点总结

物理期末复习要点总结一、力学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可以沿任意方向进行分解。

3. 动能与功- 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作用在它上面的净外力所做的功。

- 功的计算公式: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 功率: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4.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5. 转动力学- 转动定律:物体的转动惯量与物体的质量和几何形状有关。

- 角动量守恒定律:系统的总角动量在没有外力矩作用下保持不变。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 热量:热能传递给物体或者从物体传递出去的能量。

2. 理想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理想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吸热与外界做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变化。

4. 热传导- 热传导:热能从温度高区域流向温度低区域。

- 热传导的影响因素:热导率、传热面积、温度差。

5. 相变- 相变:物质在温度和压强改变的条件下,从一种相态变为另一种相态。

- 相变时的热量变化:潜热。

- 相变的条件:温度和压强满足相变曲线。

三、电磁学1. 静电学-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间的电力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 高斯定律:电场线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 电势:点电荷产生的电势与距离成反比。

- 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装置。

2. 电流与电阻-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 电阻: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大小。

- 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感应强度:磁场中单位长度磁场线通过的磁力。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高三物理学习的最后一年,学生们需要系统地复习和总结高中物理的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

下面是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

一、力学部分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为零。

-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之间。

2.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表达式:物体的动量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

- 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若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将这些力合并为一个力,求得合力方向和大小。

- 力的分解:若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求得分力的方向和大小。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表达式: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对外做功和吸热的和。

- 封闭系统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对外做功的和。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法则一: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等温过程)- 法则二:卡诺定律(绝热过程)- 法则三:查理定律(等容过程)- 法则四:通用气体方程(非绝热过程)三、电磁学部分1. 电流与电阻:-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 电阻的定义: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

2.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电源:提供电流的能源。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

- 电容:能储存电荷的元件。

- 电感:通过感生电动势产生自感电流的元件。

3. 安培定律和法拉第定律:- 安培定律:描述了磁场中的电流元所受的力与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 法拉第定律:描述了通过导体的感生电动势与导体的磁通量和时间变化的关系。

四、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高三物理一模考试知识点

高三物理一模考试知识点

高三物理一模考试知识点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2. 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和受到这个力相互作用的物体对它产生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简单机械1. 力的作用和机械优势(1)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

(2) 机械优势:机械优势可以增加力的作用效果,减小力的大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三、力学能与动能守恒定律1. 势能和动能(1)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力。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

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做功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动能的变化等于外力所做的功。

四、力和变形1. 弹性力和变形(1)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的力。

(2) 弹性变形:物体由原状发生形变后,去除外力后恢复原形状的变形。

2.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储存的能量。

五、电学基础知识1. 电流和电荷(1) 电流:一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2) 电荷:物体上带有的电的属性。

2. 电阻和电压(1)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2) 电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程度。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六、电路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电流依次通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

(2) 并联电路:电流在电路中不同路径上分流通过各个元件。

2. KCL和KVL定律(1) KCL定律:串联电路中,电流节电与电流出电等于电流入电。

(2) KVL定律:并联电路中,电压之和等于电压相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模板(6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模板(6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模板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模型:主要有两种模型,固体与液体分子通常用球体模型,气体分子通常用立方体模型.(2)分子的大小①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m;②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kg;(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____1023mol-1____分子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____分子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二、内能____分子平均动能(1)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____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在微观上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3.物体的内能(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2)决定因素: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三、温度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2.两种温标(1)摄氏温标t:单位℃,在____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作为0℃,沸点作为100℃,在0℃-100℃之间等分____份,每一份表示1℃.(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273.15℃作为0K.(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4)绝对零度(0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模板(二)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 与t比。

九年级物理一模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一模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一模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是学生们进行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理解能力的检验,掌握好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将有助于顺利通过考试。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一模知识点的总结:1. 物理量与单位物理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对于实验、观察以及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都是基于物理量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物理量是可测量的量,例如长度、时间、质量等。

而单位是用来度量物理量的标准,如国际单位制(SI)中的米、秒和千克等。

2. 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的过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力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原因,常见的力有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运动学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量传递和热平衡的学科,它涉及到热量、温度和热功等概念。

热量是能够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能量转移,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表征。

理解传热方式和热能转换原理对于解决与热相关的问题至关重要。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科学。

在光学中,光被视为一种电磁辐射,它具有波动和粒子性质。

学习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光的成像原理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和解决光学问题非常有帮助。

5. 电学和磁学电学和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磁场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物质中的电荷具有正负两种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电场的存在。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并且可以对物体施加电磁力。

通过了解电荷和电路、电磁感应等电学和磁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磁场导致的相应现象。

6.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受的学科。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学习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强度、共鸣等内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相信同学们能够在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题目的积累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物理一模初三知识点总结

物理一模初三知识点总结

物理一模初三知识点总结一、热力学1.温度和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的程度。

单位是摄氏度或者开尔文。

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和开尔文温标。

热量:物体的热能。

是热能的传递方式。

2.物态变化固体->液体:熔化固体->气体:升华液体->固体:凝固液体->气体:蒸发气体->液体:凝结气体->固体:凝华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了一个系统内的能量是守恒的。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所做的功。

4.热量传递热传导:热量在固体中传递的过程。

对流:热量在液体或气体中传递的过程,由于流体的对流运动。

热辐射:热量通过空气传递的过程。

二、力和机械运动1.力的三要素作用物体作用方向作用大小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3.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加速度正比于力,与所受力的方向相同。

F=ma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动能和势能动能:物体具有的运动能量。

势能: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5.机械能守恒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和)保持不变。

三、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是直线传播的。

2.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从一个介质表面反射回来。

折射:光线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3.光波的特性波长:光波的长度。

频率:光波的震动次数。

波速:光波传播的速度。

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折射或反射后被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

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6.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光线相遇并相互叠加之后产生的现象。

7.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束通过物体边缘或小孔,产生弯曲现象。

四、电学1.电荷和电场电荷:电子带走的电荷是负电荷,正电荷则是正电荷。

电场:电荷周围的作用区域。

2.电流与电路电流:电荷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电路:由电源、导线、电阻构成的通路。

初三物理一模必考知识点

初三物理一模必考知识点

初三物理一模必考知识点初三物理一模考试是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检验,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包括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动学:涉及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运动规律。

3.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4. 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的概念,以及在不同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5. 压强: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特点。

6.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7.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计算。

8. 功和功率: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9. 热学基础:温度、热量、比热容,以及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0. 电学基础: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1. 电路计算:涉及电阻的串联、并联计算,以及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分配规律。

12. 电磁学基础:磁场、磁感线、电磁感应现象,以及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3. 光学基础: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14.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核、放射性衰变等基本概念。

15. 物理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

在准备一模考试时,学生应该重点复习这些知识点,并结合课本和习题进行深入理解和练习,以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快速地解答相关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解题技巧和时间管理能力,以提高考试效率。

一模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模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模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引起物体的运动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时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物体运动时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运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进行描述和研究,这些物理量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 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的、方向相反的。

4. 动能与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1/2 mv^2的公式来计算。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所做功。

5. 动量与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数量,可以用p=mv来描述,其中p为动量,m为质量,v为速度。

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分,可以用J=F∆t来描述,其中J为冲量,F为力,∆t为时间。

6.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7.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在圆周轨道上做运动,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向心力等物理量进行研究。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运动速度的一种度量,通常用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度来表示。

热量是热能的一种传递方式,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内部的能量传递方式。

2. 物体的热传递热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热量通过固体介质的传递方式。

对流是热量通过流体介质的传递方式。

辐射是热量通过电磁波的传递方式。

3. 热功转化热功转化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也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体现。

热动等于机械功加上内能改变。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将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也不可能使任何系统将热量自发地全部转化为功。

5.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物理学科中考复习及一摸总结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中考前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

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下想法,不到之处请诸位批评指正。

一、理解考点说明与要求
中招考试的考试性质属于水平检测及选拔性考试,是初中升学的依据,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考试说明与要求指导学生,所以:
1、仔细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清楚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不要随意拔高对各知识点的要求。

2、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归纳出:
(1),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
(2),要记忆的物理常数;
(3),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
(4),要掌握原理的仪器;
(5),要掌握的物理实验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二、分阶段进行总复习。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加强联系
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突出探究
(1)常规的专题知识复习
例电学:可划分为电路的识别与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阻的测量、简单的串并联计算、电功率的测量、电功率计算中的开关问题、电功率计算中的滑动变阻器问题、电功率计算中的比例问题、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电和磁等专题进行讲解训练。

3、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深化知识
三、强化方法的指导,突出能力的培养。

一摸考试已经结束,二模马上就要到来,为了二模乃至以后的每次考试能够考好,结合一摸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一模考试学生普遍感到考试时间不够用,感到好多会做的题还没有做。

究其原因,一个可能是初次练习使用答题卡,答题不习惯,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们普遍不会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一般的答题要求是:先通览全卷,对试题的难易分布大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从前到后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千万不要带着一题不漏一遍就把题做完的想法去答题,这样很容易出现在前面一些稍有点难度的题目
上过多使用答题时间而使后面一些很容易得分但因为时间不够用而无时间去解答的结果,一摸考试就暴露出了这些问题。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考试效果,提几点建议与诸位共勉,建议指导学生做到:
1、草稿纸要整洁,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让复查环节变得轻松有效。

2、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关注题中的情境图和物理图像,边审题边画草图,落实分析过程。

3、答题要准确,采用物理书面和专用术语,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公式书写规范,物理量字母、单位、下标等一一对应,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

5.复查要谨慎,结合草稿纸,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

6、从试卷题型来讲
1.选择要慎重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

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

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

2.填空要完整不写错别字。

用物理书面和专用术语或按题中提示答案书写。

答完后要通读前后句。

留心题目中是否有单位或根据题中单位填答案。

除比例关系,计算结果采用小数形式和科学计数法,保留合理位数。

3.作图要规范按题中要求作图,不漏画不多画。

注意直角、字母、虚实线、箭头、大括号、粗点等特殊标记。

答题纸上一定要加粗加深。

4.实验要反思课题认真读题明确实验目的,明确研究的物理量
器材选择是否合理,使用是否规范,读数是否准确。

方案
优先考虑常规思路,原理要科学合理,操作要简单易行,
要能体现探究方法。

过程
步骤安排清晰合理,每步实验目标明确,关键操作要领书
写到位,表格设计规范完整。

结论
针对研究课题,模仿题中语境写结论,文字表达是否科学
完整,分清定性和定量要求,数学表达式应采用直接测量
的物理量表述,要化简为最简式。

评估
重视实验原理和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评价分
析,强化实验细节设计、操作的评价分析,深化实验误差
的形成,构想修正方案,提出新问题的评价分析。

应用将实验结论联系生活实际。

5.计算要分步分步分解计算过程,增加得分点。

书写要规范,公式和变式,数据和单位,结果和作答要准确完整。

绝对不要留空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