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1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及注解情感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及注解情感兰亭集序/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及注释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

《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1

现在的高中生活条件是多么优越啊。六人房间,卫浴俱全,公交车一天好多趟,私家车接送也是正常现象。吃的好,穿的也好。
吃饭是到食堂打饭,食堂不过是几间简单房子,几个做饭的人组合起来的罢了。食堂里没有提供可以坐着吃饭的地方。一放学,大家便成群结队地拿着饭盒,饭盆,争先恐后地向食堂跑去,挤呀挤 呀,看谁挤得过谁。打完饭以后,就作鸟兽状分散开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站着吃,蹲着吃;回教室,寝室坐着吃;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真是一副生动有趣的就餐图。申博体育官网
我记得高三那年,我住校,交通情况仍没什么改变。为了“跳龙门”,我像其他人一样,天天是早起晚睡,学习,学习,再学习。做题,做题,再做题。人几乎与外界隔绝了。有时候学烦了,累了, 就拿一本书,沿着学校外的院墙走一圈。边欣赏校外的景色,边念念有词,这是我的放松方式之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文言文《兰亭集序》原文和翻译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即癸丑年。
暮春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活动。
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
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
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
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
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
兰亭集序1(定稿)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前两自然段使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记叙(叙事)、描写、抒情 2、第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 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总体上写聚会的盛况。
3、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以一“乐”字为基调。 思考:作者为什么“乐”?
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唱 道: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纪年法
纪 年 法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王公年次纪年法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 (公元前 684年)】 岁在癸丑 干支纪年法 永和:晋穆帝年号 帝王年号纪年法 “庆历四年春” 永和九年, 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公元纪年法 2014 年12月13日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10天干: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乐
4.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 也”起到什么作用? 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的“五乐”。作者感到人贤(群 贤毕至,少长咸集)、良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乐事(一觞一咏,畅叙幽 情)、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事齐备,所以认为这次 聚会“信可乐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可乐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习 习,温暖舒畅。仰望宇宙的浩大无边,俯察 大地上万物的繁多品类,纵目远眺,胸怀开 阔,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 一大乐事。
“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 的主旋律——“乐”。在平缓的语气、沉稳的笔势中透露 着作者内心的喜悦及高爽的气节、沉稳的性格。
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语⽂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及翻译 《兰亭集序》是⼈教版普通⾼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必修⼆第三单元中的第⼀篇课⽂,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语⽂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兰亭集序》原⽂ 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
群贤(5)毕⾄(6),少长(zhǎng)(7)咸(8)集。
此地有崇⼭峻岭(9),茂林修⽵(10),⼜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13),列坐其次(14)。
虽⽆丝⽵管弦之盛(15),⼀觞⼀咏(16),亦⾜以畅叙幽情(17)。
是⽇也(18),天朗⽓清,惠风(19)和畅。
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骋(22)怀,⾜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25)。
或取诸(26)怀抱,悟⾔(27)⼀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
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31)⾃⾜,不知⽼之将⾄(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
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云:“死⽣亦⼤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42),未尝不临⽂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
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也(49)。
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51)。
⾼⼀语⽂《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年龄⼤的⼩的都聚集在这⾥。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及注解情感

《兰亭集序》原文-译文及注解情感兰亭集序/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及注释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兰亭集序(原文对照翻译)附注释

兰亭集序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3]于会稽[4]山阴[5]之兰亭,修禊事也[6]。
注释:[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dān)(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
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
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阴历三月。
暮,晚。
[3]会:集会。
[4]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5]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6]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群贤[1]毕至[2],少长[3]咸[4]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5],茂林修竹[6],又有清流激湍[7],映带左右[8]。
注释:[1]群贤:诸多贤士能人。
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贤:形容词做名词。
[2]毕至:全到。
毕,全、都。
[3]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4]咸:都。
[5]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6]修竹:高高的竹子。
修,高高的样子。
[7]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8]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
译文: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
引以为流觞曲水[1],列坐其次[2]。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3],一觞一咏[4],亦足以畅叙幽情[5]。
注释:[1]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流,使动用法。
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2]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知识点
(一)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古:旁边;今:次序)
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抱在怀里,心里存着)(二)一词多义
之
①所之.既倦(动词,到达)
②以之.兴怀(代词,它)
③夫人之.相与(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④极视听之.娱(助词,的)
(三)词类活用
1 少长
..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作动词,把……看做一样)
3 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饮酒)
4
.极.视听之娱(副词作动词,穷尽)
5、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做相等)
6、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
(四)特殊句式
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映带左右(省略)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赤壁赋》知识点
(一)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乘
(二)重点虚词
⑴纵一苇之.所如(助词,主谓之间不译)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
倚歌而和之.(代词,它)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
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被动)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指船)其.声呜呜然(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指曹操)
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承接)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五)词类活用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动词的使动,使…起舞,使…哭泣)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词作动词,攻下,向东行进)
⑷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以…为伴,以…为友)
(六)特殊句式
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⑵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⑶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⑷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判断句)⑸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⑹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9)相与枕藉乎舟中(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