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参考书笔记整理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试题笔记专业课考研真题完整版 考研资料笔记分享 影视制片与市场营销管理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与市场营销管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10题,3分一个)1、植入式广告2、电影二级市场3、电影预算4、网络营销5、电影产业6、电影衍生品二、简答(6题,10分一个)1.怎样有效管理剧组2.入世十年来,电影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电影营销组合策略4.电影收回成本的渠道和具体方式5.剧组的微观和宏观管理三,论述题(3题,每道20分)1.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电影产品销售的策略2.结合当前的情况,谈下提高电影产业竞争力的方法3.结和近年一部小成本的成功案例经验,说一下小成本的营销策略。
育明教育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考研专业课教师推荐考研复习参考用书【影片分析参考书目】《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美)《荣誉》──苏牧《电影的元素》──波布克(美)《电影和导演》──唐·利文斯顿(美)《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美)1《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美)《故事》──罗伯特·麦基(美)《虚构的自由──电影剧作本体论》──撰稿:刘一兵、苏牧等《电影的语言》──马尔丹(法)《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德)《电影的观念》──梭罗门(美)《电影语言的语法》──阿里洪(乌拉圭)《电影美学》──巴拉兹(匈)《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张会军《电影是什么》──巴赞(法)《论电影艺术》──林格伦(英)《通向电影圣殿》──王迪、苏牧等《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王志敏《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张骏祥《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苏)《影幕的剧作》──弗雷里赫(苏)《电影剧作讲话》──罗姆(苏)《电影剧本本性问题论文集》(苏)《电影剧作家的技巧》──瓦依斯菲尔德(苏)《电影的创作过程》──劳逊(美)《戏剧和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劳逊(美)《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温斯顿(美)《从小说到电影》──布鲁斯东(美)《电影的观念》──雷内.克莱尔(法)《电影剧本的结构》──新藤兼人(日)2【电影制片管理与电影市场营销】1、电影艺术词典2、于丽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中国电影出版社3、于丽电影市场营销中国电影出版社4、黄一峰电影市场学中国电影出版社5、巩继程主编影视制片项目管理河北教育出版社6、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7、俞剑红老师的《电影市场营销学》8.《谁制造了中国电影的神话》周慧中国青年出版社9.银海网及娱乐、传媒、电影类的网站【影片分析拉片子片目】【中国影片】:1.神女2.大路3.马路天使4.渔光曲5.乌鸦与麻雀6.十字街头7.八千里路云和月8.一江春水向东流9.小城之春10.林家铺子11.早春二月12.我这一辈子13.红色娘子军14.农奴15.祝福16.李双双17.春苗18.杜鹃山19.我们的田野20.邻居21.沙鸥22.都市里的村庄23.一个与八个24.黄土地25.黑炮事件26.红高粱27.野山28.盗马贼29.本命年30.人鬼情31.风柜来的人32.戏梦人生33.悲情城市34.暗恋桃花源35.太阳雨36.活着37.秋菊打官司38.顽主39.霸王别姬40.阳光灿烂的日子41.好男好女42.饮食男女43.喜宴44.重庆森林45童年往事46.独立时代47.东邪西毒48.大话西游49.鬼子来了50.小武51.站台52.一一3【外国影片】:1.党同伐异2.战舰波将金号3.摩登时代4.掏金记5.公民凯恩6.乱世佳人7.魂断蓝桥8.蝴蝶梦9.偷自行车的人10.罗马11时11.罗门生12.活着13.四百下14.精疲力尽15.广岛之恋16.野草莓17.正午18.士兵之歌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20.后窗21.裸岛22.81/223.木屐树24.邦尼和克莱德25.毕业生26.阿拉伯的劳伦斯27.秋刀鱼的味道28.红色沙漠29.放大30.普通的法西斯31.德尔苏.乌扎拉32.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33.巴顿将军34.骗术大全35.教父36.对话37.走出非洲38.现代启示录39.出租汽车司机40.猎鹿人41.飞越疯人院42.老姑娘43.美国往事44.发条桔子45.巴黎最后的探戈46.愤怒的公牛47.布拉格之恋48.魂断威尼斯49.暴雨将至50.克莱默夫妇51.巴黎最后一班地铁52.悔悟53.舞厅54.阿基米德后宫茶55.呼喊与细语56.花边女工57.荣誉58.法国中尉的女人59.莉莉.玛莲60.樱桃的滋味61.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62.锡鼓63.小鞋子64.天堂电影院65.蜘蛛女之吻66.开罗的紫玫瑰67.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68.卡门69.酋山节考70.蓝色的女人71.末代皇帝72.巴比特的宴会73.鸟人74.性.谎言.录相带75.死亡诗社76.杀手李昂77.钢琴课78.低级小说79.迷墙80.白色81.夺命双雄82.猜火车83.天生杀人狂84.37度285.性爱宝典86.狗脸岁月87.毒太阳88.情浓朱古力89.黑暗中的舞者90.海上钢琴师91.我是城堡的主人92.西伯利亚的理发师93.情书94.苏菲的世界95.刺激199596.罗拉快跑4育明教育北影资深专业课教师提醒:【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不能不知道的几点】1、初试网报报考点必须选择北京电影学院,咱们北影不承认京外考点所以报考咱们北京电影学院要到北京至少3次,距离北京远的同学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考研真题、参考书、复习范围

【管理系】院系:管理系研究方向名称:影视制片管理研究方向介绍:培养既懂得电影艺术又精通电影制片管理的专门人才,能够独立组织制定并监督实施影片摄制计划与摄制预算,熟练掌握电影从项目开发、投资、摄制生产、发行放映全过程的具体操控方法,整体策划和运作影视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影视项目经营管理的制片人才。
业务课一名称: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业务课一介绍:艺术理论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对艺术、特别是电影进行综合研究,描述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各艺术门类的学问和知识、在其基础上深度探讨电影艺术的特质和创造规律,而且还是艺术工作者、特别是电影工作者拓展事业、提高艺术品味和创作底蕴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源泉。
因此,艺术理论和电影基础理论是任何一名有志于电影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
业务课二名称:制片与市场业务课二介绍: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主要考查考生对制片与市场知识的掌握,包括两大方面:电影制片管理,即电影的项目的计划、预算、管理与执行;电影市场,即电影整体市场概况、电影发行及院线影院管理等。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北影专业课考研咨扣扣1658245343与专业课老师在线答疑互动。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重点内部资料艺术意象?意识构思中的意象同艺术作品中的意象有何区别和联系?艺术意象这个概念在习惯上主要有两种用法。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笔记资料整理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笔记资料整理(1)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
通过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们二者各自的特点。
抽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而形象思维则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形象思维的特点:第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如同抽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概念一样,形象思维的特点是自始至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
第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
尤其是想象和联想成为形象思维的主要活动方式,情感对形象思维也具有特殊的作用。
第三,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如果说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那么形象思维更侧重于综合。
形象思维更加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依赖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因而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
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它离不开艺术家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通过艺术家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发掘出蕴藏在事物中的“美”。
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是核心,情感是动力,离开了想象和情感,就没有艺术。
艺术创作始终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也是形象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
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
如传统哲学把人的认识和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大部分,分别由哲学、美学、伦理学来进行研究。
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却总是把生活当成完整的画面,把人物当成完整的形象来进行思维。
在艺术创作中,这种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持一个艺术作品的整体性,作家可以忍痛割爱,删去某些或许够得上精彩的情节和细节。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艺术创作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远远不是那么简单和单纯。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笔记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笔记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笔记以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百科知识部分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3)典型与意境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
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
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4.简述表现发生说。
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与交流的需要,故此说又称“情感表现说”或“心灵表现说”。
这种说法曾受到西方许多文艺家和心理学家的拥戴。
如托尔斯泰主张“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厨川白村把文艺看做“苦闷的象征”等。
影响较大的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认为艺术只不过是人的心理变化的表现,把文艺的起源归根于人的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本能和欲望的变相满足,是一种“白日梦”。
持这类观点的还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和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
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特别是抒情的表现。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情感。
因此,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像和情感的表现。
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晶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这些说法虽然强调丁人的主体意识、主观感情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割断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排斥了理性因素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也是片面的。
·5.试述书法艺术的特征(1)线条与组合。
书法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人的审美情操。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与文化管理考研辅导班笔记讲解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与文化管理考研辅导班笔记讲解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
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
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因此,它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于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一个以思想启蒙为中心的文化革命运动。
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宣传科学与民主,反对旧道德和旧思想,提倡新道德和新思想,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它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
针对当时尊孔读经的逆流,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表了大量文章,批驳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礼教,严斥儒家的所谓“仁义道德”是“吃人”的教条。
文艺方面,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一批艺术作品,不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划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它们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范围来看,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而且可以表现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等等,所以,艺术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
从方式来看,道德是以概念、原则和规范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艺术却是以形象来具体地描写、刻画或表现这种关系。
从评价标准来看,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前者常常以“善”为唯一标准,后者往往以“真善美”的统一作为标准,形成对艺术作品的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的歧异。
鸟画、器乐曲等,许多都不涉及道德内容。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那些具有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来说,也需要“寓教于乐”,也就是将道德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化善为美,具有审美的教育作用,而不能够干巴巴地道德说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欣赏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编导类专业学习总结:《制片管理全攻略》笔记

编导类专业学习总结:《制片管理全攻略》笔记第一章影视制片管理行业简介第一节什么是制片工作1、制片工作不只限于剧组管理工作。
制片工作涉及到影视生产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剧组管理工作只是制片工作的一小部分。
2、制片工作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是对各种有限资源的整合利用,其中包括物力、人力、财力。
3、制片工作也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进行组织、领导和过程控制,也是制片工作的重中之重。
4、制片工作也是一个营销学的概念,强调影视生产最终的市场回报。
5、制片工作一其它工业生产另外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影视生产不仅要求经济效益,同样也要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节什么是制片人1、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业率先引入了制片人制。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则形成于80年代中期,发端于电视剧生产领域。
进入90年代中期,制片人从电视剧生产领域扩展到整个电视节目生产领域。
2、导演中心制可保证影片艺术风格、样式的完整统一,保证艺术质量。
3、制片人是整个影视项目的决策人、组织者、领导者和风险承担者,通常也是市场回报的最大受益者。
4、制片人的基本权利:?1决策权(尽可能拥有各种决定权);?2生产权(制片人的决定权在制片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生产权);?3经营权(不仅指对影片本身的市场开发,还包括各种商业和非商业性的开发)。
5、制片人定义:影视行业中的一种职位,负责影视生产活动的具体开展,并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调控,同时深度地参与到影视产品的市场流通和销售环节中。
6、制片人中心制就是整个影视项目的运作以制片人为代表、制片工作团队为核心的一种工作模式,是目前全球影视行业最为普通的一种工作形态。
第三节什么是制片主任1、制片人就好像是班主任,制片主任就是班长。
2、制片主任的工作:?1是制片人和剧组之间的一个纽带(负责两者之间的信息互动);?2负责安排剧组日常所有的拍摄活动(其中包括人事管理);?3要和财务人员一起,对生产活动中的资金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控制,以保证生产预算能够落实到实处;?4需要和与剧组有关的其它工作环节相配合(比如市场推广、媒体协调)。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片管理】考研参考书 考研分数线 笔记资料

大家好我是育明506马老师给广大考生分享一下北电管理系电影制片管理,这个学院一直都是很火热的行业领域,竞争力比较大,报考几百人就录取几人。
制片管理是培养既懂得电影艺术又精通电影制片管理的专门人才,能够独立组织制定并监督实施影片摄制计划与摄制预算,熟练掌握电影从项目开发、投资、摄制生产、发行放映全过程的具体操控方法,整体策划和运作影视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影视项目经营管理的制片人才。
专业二制片与市场主要考查考生对制片与市场知识的掌握,包括两大方面:电影制片管理,即电影的项目的计划、预算、管理与执行;电影市场,即电影整体市场概况、电影发行及院线影院管理等,了解更多初试复试内容请关注研究生巴士公众号,或者拨打电话一对一咨询。
最新招生目录:近三年录取情况:2018年录取14人,报考人数226,报录比6.17%2017年电影制片管理8人全日制:7人。
最高分401最低分355非全日制:1人3612016年影视制片管理8人最低分340 最高分373推荐使用参考书:《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 .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艺术词典》于丽《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中国电影出版社于丽《电影市场营销》中国电影出版社黄一峰《电影市场学》中国电影出版社巩继程主编《影视制片项目管理》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俞剑红《电影市场营销学》制片与市场最新真题:一、名词解释(5*7)1、出品人2、电影版权3、绿幕4、艺术院线电影联盟5、完片担保6、微指数二、简答(15*3)1、简述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2、2018年暑期档电影排片上涨16%,档期增长7%,观影人数却仅增长为5%,你如何分析评价3、简述电影票房的分账规则4、你对私人影院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5、简述“拍摄证”从“报项”到“报备”说明了什么。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参考书笔记总结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参考书笔记总结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难以尽述。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
(1)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 人生价值的学说。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具有普遍规律,人也应当服从这种规律。
此外,“天人合一”还强调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应当是天人协调,包括人与万物的一体性,还包括人与人的一体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而后者强调“主客分立”。
“道”体现了天、人的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儒家与道家对此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老庄道家学派注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是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本原。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2)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物质的气被精神化、生命化,这可以说是中国“气论”的本质特征。
“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中医讲“气”,气功讲“气”,戏曲表演讲“气”,绘画书法也要首先运“气”。
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原,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管理参考书笔记整理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1.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
因为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一方面,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读者、观众和听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艺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
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所以被称之为审美再创造。
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 与水平接受( 同时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 等。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例如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石块,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
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审美认知、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都不能由作者或作品来实现,只能由鉴赏主体自己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来实现。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中,同样表现在艺术鉴赏之中,它集中表现在鉴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在这种艺术鉴赏的审美创造活动中,鉴赏主体同样可以享受到创造的愉悦。
正如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在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作过程中产生无比的喜悦一样,鉴赏者同样可以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能,通过艺术鉴赏,将鉴赏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极其强烈的美感。
2.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审美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水平,鉴赏者个体的审美能力更是需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涉及许多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
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画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文学作品读的多了,读的熟了,也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
尤其是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水平对艺术鉴赏也有很大影响,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艺术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
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的。
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
地位与作用。
美育与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或专门的领域,就是要通过培养与提高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从而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美育与艺术教育不但重视培养提高鉴赏者个体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而且重视培养提高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鉴赏力。
《才思教育:考研英语5 25 分作文三步攻略》
英语对于众多考研的学子来说,是一个软肋。
考研英语中的作文,分值占到了30%,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每年北京在考研英语作文方面的分数压的是很低的,一般30 分的作文,平均分在14 分左右。
但是,才思教育的学员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却比较突出,一般都能够达到20 分以上。
才思教育公共课辅导团队认为,英语作文复习有三步要走:
第一,总结一套自己的答题模板,但是要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模板。
第二,把往年的作文答题卡复印20-30 份,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用这个答题卡,提前进入考试状态。
第三,在分析真题完形和阅读的时候要多留心好的句型和单词,尽量避免用一些中学的
词汇。
例如,a good number of 和a significant number of(源自:2006 年考研英语完形)都可以表示很多。
但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用中学的一些
词,诸如“many”“much”“lots of”,这样一下子就给阅卷老师暴露了自己
的“实力”。
以上三点做到了,作文25 分以上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