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的充电电池知识
手电筒应用的是什么原理图

手电筒应用的是什么原理图一、手电筒的概述手电筒是一种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照明设备,主要由电池、灯泡和反射器等组成。
它通过电流使灯泡发光,并借助反射器将光线集中,提供照明功能。
二、手电筒的原理图手电筒的原理图如下:•电池–电池是手电筒的能量来源,一般使用干电池或充电电池。
•灯泡–手电筒中的灯泡多为白炽灯泡,也有一些现代手电筒使用LED灯泡。
•反射器–反射器位于灯泡前方,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其作用是折射和反射灯泡发出的光线,增强照明效果。
•灯罩–灯罩用于保护灯泡和反射器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起到防水作用。
•开关–手电筒上通常配有开关,用于控制电流通断,控制手电筒的开关机状态。
三、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手电筒处于关机状态,电流无法通过电路。
2.当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池的正极与灯泡的底座相连,电流从正极流向灯泡。
3.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使灯泡发出光线。
白炽灯泡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LED灯泡则产生较少的热量。
4.光线被发出后,经过反射器的折射和反射作用,更加集中,达到提供照明的效果。
5.当开关关闭时,电路中的电流中断,手电筒停止工作。
四、手电筒的应用场景手电筒由于其便携性和照明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晚间户外活动:手电筒可以提供光照,使人们在夜晚的户外活动中能够更加安全和方便地行走。
•家庭应急:在停电或没有照明设备的情况下,手电筒可以提供临时照明,帮助人们找到需要的物品或进行必要的操作。
•野外探险:手电筒可以帮助探险者在夜晚探索野外环境,照亮前行的道路,避免危险。
•汽车应急:手电筒可以作为汽车紧急情况下的照明设备,例如更换轮胎或修理车辆时需要额外照明的情况。
•军警行动:手电筒在军警行动中也是必备装备,能为行动提供必要的照明功能。
五、手电筒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手电筒的发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目前的手电筒主要趋势包括:1.LED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手电筒使用LED灯泡,LED灯泡耗电更低,寿命更长,并且发出的光线更明亮。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光能。
简单的手电筒通常由电池、电路板、电灯泡和开关组成。
手电筒中的电池为电池供电,通过连接电路板,提供电流给电灯泡。
电路板是手电筒的控制中心,它能调节电流的大小,以控制灯泡的亮度。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使灯泡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
当电池通电并流入电路板时,电路板会将电流传输到电灯泡中。
电灯泡内部有一个发光体,通常是白炽灯泡或LED灯。
当电
流通过发光体时,能量促使发光体中的原子激发并跃迁,产生光子。
这些光子经由灯泡壳体上的透明部分,逃逸出来,形成亮光。
手电筒的光亮度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调节,通常通过旋钮或拨动开关来实现。
此时,电路板会根据用户的要求,调整电流的强度,进而控制灯光的亮暗程度。
因此,手电筒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实现了照明的功能。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手电筒都是一种方便实用的照明工具。
手电筒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修复方法

避免小孩接触
手电筒电池应放在小 孩无法触及的地方, 避免小孩误食或放入 口中。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应避免使用手电筒 ,以免发生意外。
在小孩面前使用手电 筒时,应确保小孩无 法接触到电池。
废弃电池处理方式
废弃的手电筒电池应按照当地环 保要求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
丢弃。
可将手电筒电池交给专业的电池 回收机构进行处理,以确保电池 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
危害。
在处理废弃电池时,应避免将电 池破裂或倾倒,以免发生泄漏和
环境污染。
05
新型手电筒电池技术展望
快充技术发展
01
02
03
快充技术
通过提高充电电流或电压 ,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 电效率。
技术挑战
快充技术需要解决电池发 热、充电安全、电池寿命 等问题。
应用前景
随着快充技术的不断成熟 ,未来手电筒电池的充电 时间将大大缩短,提高使 用便利性。
如电池老化严重,考虑更换新电 池。
电池漏液或膨胀
总结词:电池漏液或膨 胀是由于电池内部短路 、过充电或使用不当等
原因导致。
01
避免使用劣质充电器和 电池,确保使用原装或
品牌认可的配件。
03
不建议对电池进行维修 或自行更换,应联系专
业人员进行处置。
05
详细描述
02
如发现电池漏液或膨胀 ,应立即停止使用,避
免造成安全隐患。
04
04
手电筒电池安全须知
使用时避免短路
避免将手电筒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 以防止短路。短路可能导致电池发热 、膨胀,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
在使用手电筒时,应确保开关处于关 闭状态,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电池发热 。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手电筒通常由电源、电路、灯泡和开关组成。
电源通常是干电池或充电电池,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路是连接电源和灯泡的导线系统,它起到了导电的作用。
灯泡是手电筒的核心部分,其中的灯丝由高电阻材料制成,电流通过灯丝时会产生热量,使灯丝发光。
开关则控制电路的通断,使手电筒可以根据需要开关灯光。
当手电筒的开关打开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入电路,经过导线进入灯泡。
在灯泡中,电流通过灯丝,使其加热并发光。
灯丝发光的原理是电流通过高电阻材料时会激发电子,使其处于高能态。
当电子重新返回低能态时,会释放出能量,即光能。
这样就实现了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与此同时,灯泡表面还会散发出热量,这是因为电流经过灯丝时产生的电阻会产生一些损耗,将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
因此,使用手电筒时要注意灯泡周围的温度,避免过热导致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实现发光照明的效果。
手电筒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修复方法

手电筒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修复方法手电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便携式照明工具,而电池则是手电筒不可或缺的能源来源。
正确地使用手电筒电池不仅能延长电池寿命,还能保证手电筒的正常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手电筒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修复方法。
使用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在使用手电筒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
常见的手电筒电池类型有碱性电池(如AA、AAA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不同的手电筒可能对电池类型有要求,因此要根据手电筒的规格和说明书来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
2. 定期清理电池仓手电筒电池仓如果积满了灰尘、脏物等杂质,会导致电池无法正常接触,进而影响手电筒的使用。
因此,定期清理电池仓是保证手电筒正常使用的重要步骤。
可以使用软刷或棉签蘸取清洁剂进行清理,注意不要将清洁剂直接滴入电池仓。
3. 避免长期放置电池长期不使用手电筒时,应将电池取出,避免电池的自放电现象。
自放电会导致电池电量的减少,并可能造成电池漏液,进而损坏手电筒。
所以,如果手电筒在一段时间内不被使用,建议将电池取出。
4. 防止电池过度放电过度放电是指将电池放电至过低的电压,这会降低电池的寿命。
为了避免电池的过度放电,我们可以在手电筒出现明显发光变暗或无法点亮的情况下及时更换电池。
此外,对于长时间使用的手电筒,最好使用可充电电池,避免频繁更换电池。
5. 避免电池短路电池短路是指电池的正负极直接接触或外界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短路会导致电池产生大量热量甚至爆炸。
因此,在更换电池或清理电池仓时,应注意避免电池短路的情况发生。
常见问题的修复方法1. 手电筒无法点亮如果手电筒无法点亮,首先需要检查电池是否安装正确。
有些手电筒电池仓内会有正负极的标识,可以根据标识将电池正确安装。
如果电池安装正确,可以试着清理电池与手电筒接触点,有时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池无法正常供电。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很可能是手电筒的其他部件出现问题,建议联系售后进行维修。
充电LED手电筒的电路图及说明

解释一个充电LED手电筒的电路图这个电路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1、整流降压部分;2、电池;3、发光回路部分1、整流降压部分由AC1、AC2、R1、C1、D1-D4、R及交流指示灯组成。
220V 交流电源接AC1、AC2。
经R1、C1分压后得到约6V的交流电压。
经桥式整流后在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之间得到约4.2V的直流电压。
2、电池部分工作状态有3种:充电、放电、不充也不放。
(1)如果插上交流电,电池两端接反极性电压且大于电池放电电压,电池就处于充电状态(不管开关有没有闭合都充电)。
(2)不插交流电、闭合开关,发光回路接通,灯亮,电池放电。
(3)如果不插交流电,断开开关,电池不充电也不放电。
3、发光回路由开关、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限流电阻与电池共同组成。
只要开关闭合灯就亮。
插交流电由交流供电,否则由电池供电。
这个简单,C1是限流电容,R1是C1的泄放电阻(防止在拔掉插头后,C1的残存电压通过插头电人),D1~D4构成了桥式整流,将C1限流后的交流变为了直流,然后送给电池充电,因为电池的存在,所以限流后的电压不会低于电池电压(相当于稳压作用),考虑到二极管的降压作用,因此才有了D1那端为6V电压的缘故。
LED10及330欧电阻是充电指示灯。
至于灯后面的部分,就是5组LED加限流电阻构成的照明电路,没什么特别的。
其实,严格地说那个电容不是降压电容,而只是限流,降压还需要配合后面的稳压二极管等。
但是,人们通常喜欢将这个电路叫“电容降压”电路。
如果AC2电压高,电流经D4、电池、D2再到AC1。
如果AC1电压高,电流经D1、电池、D3再到AC2。
因此,不管AC几高,总是上边的电压高,都变成了上正下负,即实现了整流。
如果没D2,那么当AC1电压高的时候,会通过D3直接向AC2短路。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手电筒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照明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户外探险、家庭应急、工业维修等各个领域。
那么,手电筒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一、电池供电:手电筒通常使用干电池或充电电池作为电源。
当我们将电池正确安装到手电筒的电池仓中时,正极和负极之间会形成电位差,电位差驱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使手电筒的电路得到供电。
二、电路结构:手电筒的电路包括开关、导电路径和灯泡。
开关用于控制电流的通断,使手电筒的灯泡可以按需开启或关闭。
导电路径指的是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向负极的路径,通常由电线和接触片组成。
灯泡则是手电筒的发光部件,负责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三、灯泡发光原理:手电筒的灯泡通常采用白炽灯泡或LED灯泡。
对于白炽灯泡来说,里面有一个细丝,称为灯丝或发光丝。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会发热到极高温度,这时灯丝会发光,产生可见光线。
而LED灯泡则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当电流通过半导体材料时,会发生电子复合现象,产生能量释放的光子,从而产生可见光。
四、反射器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灯泡发出的光线,手电筒通常使用反射器来聚光。
反射器是一个由反光材料制成的碗形部件,位于灯泡与筒壳之间。
当灯泡发光时,反射器可以将光线反射并聚焦,使光线更加集中和方向性,提高手电筒的照明效果。
五、筒壳的作用:手电筒的筒壳起到保护灯泡和电路的作用。
筒壳通常由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防护和散热性能。
此外,筒壳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设计来避免灯光的泄漏和散射,使手电筒的照明效果更加集中和明亮。
六、稳压电路的使用:由于手电筒中的电池电压会随着电池电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灯光的稳定亮度,手电筒通常会配备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可以根据电池电压的变化,自动调整电流大小,使灯光持续稳定发光。
综上所述,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池供电、电路结构、灯泡发光原理、反射器的作用、筒壳的作用以及稳压电路的使用。
了解手电筒的工作原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手电筒,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知识和动手能力。
手电筒发光工作原理

手电筒发光工作原理手电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设备,它方便我们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照明。
那么,手电筒是如何发光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一、手电筒的构成手电筒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池、电路、灯泡和外壳。
1. 电池:提供电能的装置,通常使用干电池或充电电池。
电池的一端是正极,一端是负极。
2. 电路:控制手电筒的工作,包括开关和导线等。
当开关打开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灯泡,然后从灯泡流回电池的负极。
3. 灯泡:发光的元件,通常使用卤素灯泡或LED灯泡。
灯泡内部有一个发光体,当电流通过时,发光体会发出可见光。
4. 外壳:保护电池、电路和灯泡,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二、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手电筒的发光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卤素灯手电筒和LED手电筒。
1. 卤素灯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卤素灯手电筒是利用白炽灯泡的原理发光。
当电池通电时,电流流经导线到达灯泡,通过灯泡内的一根细丝,也称为灯丝。
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会受热至高温,从而发出可见光。
灯泡内部还有一定的气氛,气氛中含有一种称为卤素的气体,它可以延长灯丝的寿命并提高亮度。
2. LED手电筒的工作原理LED手电筒是利用白-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发光。
蓝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当电流通过时,它会发出蓝色的光。
蓝光二极管内部还有一层荧光粉,这层荧光粉可以转化蓝光为可见光,即常见的白光。
因此,LED手电筒发出的是白色的光。
三、手电筒的使用方法手电筒的使用非常简单。
当我们需要照明时,只需按下手电筒上的开关,电路就会打开,电流开始流动。
流经灯泡的电流会使灯泡发光,从而实现照明的作用。
手电筒通常具有不同的照明模式,如常亮、闪烁和调光等。
这些不同的模式是通过电路中的元件进行控制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手电筒还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或充电来提供持续的使用时间,使我们能够在需要时随时使用。
总结:手电筒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发光原理主要包括卤素灯和LED发光二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电筒的充电电池知识充电电池简介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1.安全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主要与电池的内压、结构和工艺设计有关(比如安全阀失效、锂离子电池没有保护电路等)。
2.容量按照IEC标准和国标规定,镍氢和镍镉电池是指在25±5℃的条件下,以0.1C充电16小时,以0.2C放电至1.0V时放出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是指在常温的条件下,以恒流(1C)、恒压(4.2V)充电3小时,以0.2C放电至2.75V时放出的容量。
容量单位:xx(Ah)或毫xx(mAh)3.内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
充电电池的内阻很小,一般要用专门仪器测试。
充电态内阻和放电态内阻有差异,放电态内阻稍大,而且不太稳定。
内阻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充电发热越大。
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电解液消耗及活性物质减少,内阻会增大,质量越差,内阻增大越快。
4.循环寿命电池可重复充放电的次数。
寿命与容量成反比,与充放电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充电电流越大,寿命越短。
5.荷电保持能力指自放电率。
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一般温度越高,自放电率越高。
6.大电流放电能力主要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有关,一般用于动力电池。
充电电池的典型结构1.正极板2.负极板3.隔膜4.电解液5.钢壳/塑胶外壳充电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1.循环寿命2.不同倍率放电特性3.不同温度放电特性4.充电特性5.自放电特性6.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7.储存特性8.过放电特性9.不同温度内阻特性10.高温测试11.温度循环测试12.跌落测试13.振动测试14.容量分布测试15.内阻分布测试16.静态放电测试ESD电池常用标准镍镉电池:IEC60285-1999,GB/T11013-1996,GB/T18289-2000镍氢电池:IEC61436-1998.1/GB/T15100-1994/GB/T18288-2000锂离子电池:GB/T10077-1998/GB/T18287-2000或者SANYO或松下标准镍氢电池优点1.比能量密度高:是镍镉电池的1.5-2倍多。
2.环保3.无记忆效应4.循环寿命长:在正确使用条件下可循环使用500次以上。
缺点1.自放电率高:满电常温下存储自放电率30~35%2.高温性能差3.在过充和过放时会排出气体镍氢电池工作原理镍氢电池的正极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镍Ni(OH)2,负极主要为无污染物质贮氢合金粉(M),电解液是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attach]12054[/attach]镍氢电池设计时,容量实际上是由正极限制的,负极容量设计过剩,以保证过充电时候,正极产生的氧气可以到负极反应,电池的内压不会有明显升高。
镍氢电池的充电方式充电是将充电电池恢复其原始容量的过程,为使电池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必须通过适当的充电方法充电,目前较好的方式是-△V值控制充电,此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控制方法。
1.应在环境温度10~30℃下充电,此时充电效率最佳。
环境温度低于0℃时,电池内气体吸收反应不充分,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激活安全阀,使电池泄漏,性能恶化。
而环境温度高于40℃时,充电效率会下降。
这会使电池性能恶化,发生泄漏。
2. -△V值:5-10mV/只,充电过程中,如果电压从其峰值下落5到10mV则终止充电,充电转为涓流。
3. dT/dt值:0.8~1℃/min,用热敏电阻或温度传感器探测电池温度,单位时间内电池温度上升达到预设值时,终止充电并转为涓流。
4. TCO:电池充电最高温度,D型、F型、型及M型电池为48℃,其他电池为50℃,如果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会对电池寿命及其他性能造成影响,为此,当电池温度达到预设值,终止充电并转为涓流充电。
-△V检测线路在开始充电后一定时间内启动,但在此时间内dT/dt可以启动。
5.初始延时:10分钟,防止-△V检测线路在开始充电后一定时间内启动。
因为,镍氢电池在放置较长时间或过放后充电电压会有波动(假-△V),此时延时的设定是为防止此假-△V误触发使充电终止。
6.涓流充电电流:~,如果涓流充电电流过大,电池温升会增加,造成电池性能降低。
7.充电总时间:10~20小时(视充电电流的大小),即使是涓流充电,长时间过充也会造成电池性能恶化,为防止涓流或其他充电下过充,建议设立一个保护性的总充电时间控制。
8.要坚决避免反极充电。
反极充电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激活安全阀,使电池泄漏,性能恶化,甚至电池会破裂。
9.不要将电池反极充电或大电流过充,否则会造成气体快速产生,使电池内压增加,电池鼓胀或破裂。
镍氢电池的放电注意事项1.镍氢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非常关键,必须在1.0~1.1V之间,超过了这个终止电压可能有过放的危险,过放会造成排气,对电池损害很大。
2.放电时环境温度应在-10~45℃度,超过此范围,放电容量会严重下降,长期在高低温环境下工作,容量会衰减很快。
3.放电电流影响放电效率。
在放电电流为0.1 C~2 C之间放电效率最佳。
4.过放电会损害电池特性,放电时要有过放保护。
储存1.将电池储存在干燥、无腐蚀性气体、温度在-20~35℃之间的地方。
2.长期储存会加速电池自放电和活性物质钝化,电池电压和容量会下降重复几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可恢复原有性能,所以要定期充电。
电池寿命电池使用后期,电池内阻增加,还有可能发生内部短路。
充电器和充电电路应考虑电池使用末期电池失效发热的安全问题。
焊接不要将任何东西直接焊接在电池上。
这可能会损坏电池内部的安全阀,破坏电池的安全性。
设备上安装(密闭的电池盒)应避免设计使用密闭的电池盒,在一些情况下,电池有气体放出,如有点火源出现,可能有电池破裂的危险。
组合电池的注意事项1.组合数量不要超过6个,只能串联使用。
2.要严格控制放电电压,一般终止电压在1.1V(指单体电池电压)。
3.要严格控制充电,不能过充,要用-△V控制。
锂离子电池简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是钴酸锂(LiCoO2--氧化钴锂),负极活性材料是碳材。
电池通过正极的锂离子在负极的键入与迁出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锂离子电池有各种形状(圆柱形、长方形等)以适合不同产品的需要,其容量一般有几百毫安时到几安时。
另外,可以将几个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并与电池保护器封装在一起组成电池组。
优点1.单体电压高:3.6~3.8V,充满电时的电压(终止充电电压)一般为4.2V,终止放电电压不低于2.5V。
2.比能量大:100~135Wh/kg,是镍氢的1.5倍,镍镉2倍。
3.循环寿命长:一般500次,甚至1000次。
4.安全,无公害,无记忆,无污染。
5.自放电低:室温下满电存储1个月的自放电率约10%左右(镍镉25~30%,镍氢30~35%)。
6.温度xx:-20~+60℃缺点1.成本高:LiCoO2价格高(几十万元/吨)。
2.不能大电流放电,内阻相对较大,一般在0.5C以下放电。
例如,一种容量为3Ah的锂离子电池,在0.75A(0.25C)电流放电时,工作时间为4小时;若以2A(0.67C)电流放电时,工作时间为1.25小时(相当于2.5Ah了);若以3A(1C)电流放电,工作时间仅为为0.6小时(相当于1.8Ah了)。
3.需要保护电路控制。
如果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已降到2.5V后还继续使用,则称为过放电(或过放),对电池有损害。
[attach]12055[/attach]放电曲线充电锂离子电池充电的需求有:(1)过充保护——终止充电电压精度在额定值的1%之内(过压充电可能对锂离子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坏)。
(2)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率(充电电流)应根据电池生产厂的建议选用。
虽然某些电池充电率可达2C(C为电池的容量),但常用的充电率为(0.5~1.0)C。
(3)如果充电电流过大会产生温度过高,不仅会损坏电池并可能引起爆炸。
因此在大电流充电时,需要对电池进行温度检测,并且在超过设定充电温度时能停止充电以保证安全。
(4)充电器电路中有设定的限流电阻,保证充电电流不超过设定的限制电流。
----完善的充电器可对过放的电池进行挽救修复,即在充电前进行预处理。
充电前检测电池的电压:若电池电压大于2.5V,则按正常方式充电;若电池电压低于2.5V,则用小电流(约的电流)充电,充到2.5V后再按正常方式充电。
这种预充电的方式称为预处理。
----目前的充电器常采用三段充电法,即预处理、恒流充电(快充)、恒压充电(充满)。
开始以设定的恒流充电,电池电压以较高的斜率增长,在充电过程中斜率逐步降低,充到接近4.2V时,恒流充电阶段结束。
接着以4.2V恒压充电,在恒压阶段充电时,电压几乎不变(或稍有增加),充电电流不断下降。
当充电电流下降到时,表示电池已充满,终止充电。
有的充电器在充电电流降到某一值时,启动定时器,经一段定时后,结束充电镍氢电池优点1.比能量密度高:是镍镉电池的1.5-2倍多。
2.环保3.无记忆效应4.循环寿命长:在正确使用条件下可循环使用500次以上。
缺点1.自放电率高:满电常温下存储自放电率30~35%2.高温性能差3.在过充和过放时会排出气体镍氢电池工作原理镍氢电池的正极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镍Ni(OH)2,负极主要为无污染物质贮氢合金粉(M),电解液是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镍氢电池设计时,容量实际上是由正极限制的,负极容量设计过剩,以保证过充电时候,正极产生的氧气可以到负极反应,电池的内压不会有明显升高。
镍氢电池的充电方式充电是将充电电池恢复其原始容量的过程,为使电池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必须通过适当的充电方法充电,目前较好的方式是-△V值控制充电,此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控制方法。
1.应在环境温度10~30℃下充电,此时充电效率最佳。
环境温度低于0℃时,电池内气体吸收反应不充分,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激活安全阀,使电池泄漏,性能恶化。
而环境温度高于40℃时,充电效率会下降。
这会使电池性能恶化,发生泄漏。
2. -△V值:5-10mV/只,充电过程中,如果电压从其峰值下落5到10mV则终止充电,充电转为涓流。
3. dT/dt值:0.8~1℃/min,用热敏电阻或温度传感器探测电池温度,单位时间内电池温度上升达到预设值时,终止充电并转为涓流。
4. TCO:电池充电最高温度,D型、F型、型及M型电池为48℃,其他电池为50℃,如果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会对电池寿命及其他性能造成影响,为此,当电池温度达到预设值,终止充电并转为涓流充电。
-△V检测线路在开始充电后一定时间内启动,但在此时间内dT/dt可以启动。
5.初始延时:10分钟,防止-△V检测线路在开始充电后一定时间内启动。
因为,镍氢电池在放置较长时间或过放后充电电压会有波动(假-△V),此时延时的设定是为防止此假-△V误触发使充电终止。
6.涓流充电电流:~,如果涓流充电电流过大,电池温升会增加,造成电池性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