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配件和外协服务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原材料/配件和外协服务供方的控制。
3.定义和术语3.1 供方:是指向本公司提供原材料/配件和外协服务的组织;3.2 A类产品:是指对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的采购产品。
包括:驱动电动机、驱动器外壳、变压器等;3.3 B类产品:是指对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的采购产品。
包括:电路板、电源线、弹簧线、电容、二极管等;4.职责:4.1副总经理负责审批A、B类合格供方;负责审批采购计划;4.2采购部负责供方的选择、评价;负责订单的拆分,编制生产用原材料/配件的采购计划,经批准后下达实施采购计划;4.3品保部、生产部根据需要参与对供方的评价。
5.工作内容及管理要求5.1 对供方控制的总要求a)采购部根据供方按公司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确保向本公司提供原材料/配件和外协服务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b)采购部根据所采购产品对公司产品质量特性的影响程度,将所采购的原材料/配件分为A类产品和B类产品进行控制。
C)品保部负责制定《原材料/配件检验标准》并依据标准实施进货检验。
5.2供方的选择、评价及再评价5.2.1对供方的评价应包括如下内容:a〕供方的经营范围及资质;b〕供方的生产许可证及供货能力;c〕供方的检测能力;d〕供方的信誉状况;e〕产品的外观;f〕产品的性能,包括环保要求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g〕原材料/配件质量证明文件;h〕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5.2.2供方的评价和选择a)采购部应选择信誉良好、有生产能力并严格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生产厂家或商业企业作为拟选择的供方候选范围,不得将违法经营或有制造或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不良行为的企业纳入候选范围,采购初次评估供应商填写《供应商稽核查检表》,豪江仅选择稽核达到要求之供应商。
b)对与公司长期合作且所提供产品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及服务等均能满足要求的供方,采购部采购员填写《供方评价表》,A、B类产品供方报副总经理批准,可直接作为合格供方使用并纳入《合格供方名录》。
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对采购作业进行控制,确保采购作业能做到适时、适量、适质以配合生产所需,降低库存,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2.范围:2.1.本公司对外采购与产品生产有关的直接、非直接原材(物)料、零组件及包装材料等2.2.相关原材(物)料、零组件供应商的确定。
3.职责:3.1采购部3.1.1负责选择优秀供应商,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交付能力,生产能力进行初步评审,确保料源,积极开发新供应商。
3.1.2负责编制《采购订单》,适时控制采购作业,做到适时、适量。
3.1.3负责追踪物料交期,提高采购作业效率和人员的作业品质。
3.1.4负责防止作业异常发生,针对异常与问题点能迅速妥善处理。
3.1.5负责将量产采购件图纸、采购件品质要求、供应商职责内容发送至供应商。
3.1.6参与潜在供应商的质量体系,技术生产能力评审。
3.2技术部3.2.1负责提供图纸、材料检验标准、产品试验标准等技术要求。
3.2.2负责将非量产采购件图纸、采购件品质要求发送至供应商。
3.2.3参与潜在供应商的质量体系,技术生产能力评审。
3.3品保部3.3.1.负责确保物品质量,做好检验工作。
3.3.2组织潜在供应商的质量体系,技术生产能力评审。
3.4供应商3.4.1负责按期交付本厂所需直接原材(物)料、零组件、包装材料。
3.4.2负责确保采购物料的质量要求,提供出厂检验报告。
4.内容:4.1.供应商选择:4.1.1.技术部应提供开发完成可量产产品的图纸、材料标准、产品试验标准等技术要求给采购部。
4.1.2.内部产品价格由财务部组织技术部和生产部进行审核,采购部实时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当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时,应及时提出采购件降价要求;4.1.3.采购根据采购项目技术、生产要求,收集整理推荐潜在供应商,经内部评审后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产品价格、交付能力,生产能力再进行初步评审,填写《供方基本信息调查评价表》,经采购部经理、总经理审批后安排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质量体系,技术生产能力的过程审核。
采购控制程序

1. 目的:保证所有的采购物资和委外加工服务符合本公司产品质量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所有生产物资采购与委外加工服务的控制。
3. 职责:3.1采购部负责所有生产物资的采购,以及所有委外加工的运作。
3.2采购部负责对供方的选择、调查和组织评定工作。
3.3品管部负责所采购产品和服务的验证/检验。
4. 程序:4.1 采购文件/资料的准备4.1.1技术资料的准备----- 技术部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原物料、及外协加工的重要性进行分级:A级:关键件,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关键作用;B级:重要件,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重要作用;C级:一般件,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一般作用。
注:供方提供的各种外加工服务,均应被指定为A级,与A级物料实施同等级别的控制。
----- 技术部提供详细的技术文件, 应清楚地说明采购产品的要求,包括:A. 名称、型号、图号、规格、材质、质量要求;B. 有关图纸、标准、技术要求、验收标准(规程)、标识要求;C. 适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的名称、编号和版本。
----- 技术部提供的任何技术资料必须受控。
4.1.2 技术质量协议(采购协议)关键件(A级)或外加工服务,应与供方签订技术质量协议,其内容包括对采购物资和外加工服务的技术质量要求、标识方法、必要时现场验证产品质量,及质量验收准则等。
4.1.3 采购计划4.1.3. 1生产用原辅材料的采购:采购部根据销售部提供的销售计划、安全库存计划,和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按计划执行采购。
4.1.3.2非生产物资的采购:其他非直接用于产品的物资(如刀具等),由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填写“采购申请表”,报经本部门经理审批后执行。
4.1.3.3 设施/设备,及检测器具等的采购,按相关程序执行。
4.1.4 采购合同按“采购计划”进行的采购(包括外加工),必要时,应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订单,包括以下内容:A.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B.合格证/检验报告;C.包装/标识/装运要求D.交付条件/违约责任;E.付款方式;F.规范/工艺要求;G.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采购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采购要求和对采购过程进行管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主材料采购、零星采购、辅助材料采购和外包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定义A类产品:生产用主要原材料;B类产品:生产用的零配件、辅助材料,物流,包括包装材料、五金件等;4.作业程序4.1采购产品的验证4.1.1 管理部与合格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在采购合同中必须包括下列条款:a.明确产品的名称、型号、价格、要求和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b.应清楚说明产品验收、检验方式,当需要在供方处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时,应规定验证的方法方式和产品放行标准;4.1.2 对供方产品的验证按“质量协议”的规定条款执行。
4.2采购文件:包括采购合同、配套协议、质量协议、采购计划/订货单、图纸、特殊特性等。
4.2.1 技术协议包括产品的技术特性、包装要求等;及双方履行协议的条款规定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4.2.2 质量协议包括质量要求、质量责任、验证方法及顾客对公司品质协议中有关供方管理的内容等;及双方履行协议的条款规定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4.3质量要求内容:4.3.1技术会议要求纪要。
4.3.2产品以前出现过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3.3封样产品的确认签署规范。
4.3.4供方需提供的资料PPAP。
4.4 如因紧急情况,需在合格供方名录以外采购的,采购申请需得到副总经理的批准。
5.供方管理5.1 A类供应商:建立供方档案,包括:供方调查表和其它资料;技术能力评审;质量体系评审或质量体系认证复印件;PPAP认可资料;采购合同;质量保证协议;技术协议;评价记录。
B类供应商::建立供方档案,包括:供方调查表和其它资料5.2 A级供应商:技术部、质量部将顾客、内部质量信息情况及供方质量改进配合情况传递至采购部,由采购部与供方进行联系处理相关事宜,并将供方反馈事宜及时反馈至技术部、质量部, 技术部、质量部对供方反馈信息进行监控和验证;采购部负责监控供方质量体系有效性。
采购控制程序25594

1 目的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 并对原料及辅助材料的供方进行评定与选择,以确保长期稳定地供应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原辅材料,及时供货,维持正常的生产运作。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原料及辅助材料的采购控制及供方的评定与选择。
3 定义3.1 A类物资----属于特别重要的原材料, 例如:树脂、颜料、填充料、溶剂、助剂等,其质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重要质量特性。
3.2 B类物资----属于较重要的辅助材料, 例如:包装材料、研磨介质、过滤网等,其质量仅会影响成品的次要质量特性。
3.3 供方名单有三种:3.3.1 “集团供方名单”:是指由丹麦“老人牌”总部提供的“原料供应商名册”。
3.3.2“地区供方名单”:是指由HHH R&D提供的“原料供应商名单”。
3.3.3“合格溶剂、包装及辅助材料供方名单”:是指经过本厂采购部/技术部/生产部 / 服务部等相关部门验证,并经副厂长(技术/生产)签字批准的供方名单。
4 职责4.1 厂部负责提供和及时更新由总部及HHH R&D发放的原料采购技术文件即《集团供方名单》、《地区供方名单》、《集团原料规格》和《地区原料规格》,副厂长(技术/生产)负责批准《合格溶剂、包装及辅助材料供方名单》,厂长负责对采购计划审批。
4.2 采购部负责原料采购计划的制订, 采购合同/订单的签订及控制, 并保证及时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
4.3 生产部负责本地溶剂、包装桶、包装袋、过滤网、研磨介质等请购计划的制定。
4.4 服务部负责卡板、纸箱、木箱等请购计划的制定。
5 工作程序5.1 采购资料5.1.1 采购资料主要包括:供方名单、原材料的需求计划、辅助材料的需求计划等。
5.1.2 采购部在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订单时, 应清楚、明确无误地引用采购物资的资料。
内容包括:a)名称、类型、等级或其他准确标识方法;b)规范图样、过程要求、检验规程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的名称或其他明确标识和适用版本;c)适用的质量体系标准的名称、编号和版本。
7.1-采购控制程序

Q/E/S LZJC-07 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机电配件采购,外协加工及供方提供服务的控制,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
3.职责3.1 供应处1.按公司的要求,组织对供方评价,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并对供方的供货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2.制定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作业。
3.2 技术处编制采购物资技术标准,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3.3质检处对购进原材料、辅助材料、机电产品及配件、外购、外协件实施检验。
3.4供应副总经理批准《合格供方名录》、《合格供方评价表》、《年、月采购计划》。
4.程序概要4.1 采购物资分类:技术处负责制定采购物资的技术标准、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将采购物资分为三类:A.重要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
B.一般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或即使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措施。
C.辅助物资: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一般包装材料等。
4.2 对供方的评价4.2.1 供应处根据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生产需要,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评价、比较,选择合格供方,填写《合格供方评价表》。
对同类的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应同时选择几家合格的供方,供应处负责建立并保存合格供方的质量记录。
根据《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规定的产品类别,明确对供方的控制方式和程度。
4.2.2 对有多年业务往来的重要物资的供方,应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以证实质量保证能力。
A.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B.本公司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结果。
C.本公司对供方其它顾客的满意程度调查。
D.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情况。
E.供方的财务状况及服务和支持能力等。
GJB9001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

GJB9001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一、目的本程序旨在规范采购过程,确保所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产品实现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外协加工、服务等采购活动。
三、职责1、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采购计划,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采购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并跟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
处理与供应商的质量纠纷和问题,协调解决采购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2、质量部门参与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对采购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验证。
负责制定采购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规范,提供质量检验报告。
3、技术部门负责提供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参与供应商的技术评审,对采购产品的技术符合性进行确认。
4、财务部门负责采购资金的预算和支付管理。
四、采购流程1、需求确定相关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产品设计要求等,提出采购需求,并填写《采购申请单》。
《采购申请单》应明确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交货期等信息。
2、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收集潜在供应商的信息,包括其资质、信誉、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发送《供应商调查表》,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和实地考察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3、采购计划制定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产品的数量、交货期等。
采购计划应经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4、采购合同签订采购部门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确定采购产品的价格、质量要求、交货期、付款方式等条款。
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5、采购订单下达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下达采购订单,明确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交货期等信息。
采购订单应经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6、采购产品检验采购产品到货后,质量部门按照检验标准和规范进行检验和验证。
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对所采购(含外包)产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采购产品(含外包)采购过程(加工)的控制。
3【职责】3.1采购部负责对公司所需的采购产品(含外包)进行采购,负责对外购、外包产品的供方能力进行评价、选择、控制和重新评价。
3.2研发中心负责提供采购、外包产品的技术文件,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时对新产品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论证。
3.3质量部、研发中心、制造部应配合采购部组织的对供方能力的评价,且质量部参与采购产品、外包产品及样品的验证。
4【程序】4.1采购产品的分类依据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以及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程度,将采购产品(含外包)分为:A、B、C 三类,其定义见QB/F006—2013《外购件质量控制标准》的规定。
A 类:关键类外购产品;B 类:重要类外购产品;C 类:一般类外购产品。
4.2对供方能力的评价选择4.2.1对供方的调查a)产品能够满足公司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b)具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c)供货及时,质量稳定,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合理的价格。
采购部负责组织对供方的能力进行调查,以调查表的形式进行,确认选择的供方具备基本条件后,方可实施评价工作,并按照公司《质量保证大纲》的统一策划,对供方进行采购风险分析,同时要求供方进行风险分析,确保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
顾客要求控制的外包过程,其评价、选择,由销售部通知顾客代表参加全部评价过程,并会签评价结果。
4.2.2评价根据采购产品对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当合同有要求时,对供方的评价,应请顾客或军代表参加。
a)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b)供方以往提供类似产品的供货能力、价格、交货期、质量情况等;c)调查供方的质量历史及其信誉;d)到供方实地考察,查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面,以及满足我公司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e)对样品进行监测、试用或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对公司物资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用于公司原辅材料、贵重品、外协件及其它物资的采购以及相应供方的选择、评定和控制。
3 术语与定义
3.1 供方:为本企业提供产品的组织。
3.2 外协件: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某制造过程由于受本企业工艺条件限制,需要通过
外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来完成的协作形式生成的产品。
4 职责
4.1采购部: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供方进行评定,建立《合格供方名录》
并对供方的供货业绩进行评估;
负责建立供方档案和供方的选择,执行采购作业。
4.2技术部:负责采购技术文件的编制,负责采购前产品技术要求的评审。
4.3质量部:负责进行样品测试,产品检验。
4.5供应链部:负责提出物资需求,并管理直接加工单位。
4.5总经理:负责采购合同的审核和合格供方的批准。
5 作业内容
5.1采购物资分类
依据技术部制定的采购物资技术标准,采购部制订《采购物资管理规定》,根据其对最终产品性能影响程度,将采购物资分为如下三类:
5.1.1重要物资: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投诉的物资;5.1.2一般物资:不影响使用性能或即使稍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弥补的物资;5.1.3辅助物资:包装材料及在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物资。
5.2 采购文件的制订
5.2.1采购文件的内容
1)包括: 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类别、技术要求、供货要求、检验规程
等;
2)产品交货时所提供的承诺性文件及标准;
3)技术协议、验收协议等。
5.2.2采购文件的控制
1)采购文件由采购部进行管理;对外发放的文件要详细记录, 建立台帐, 实施
控制;
2)当文件更改时, 由采购部负责收回发出的文件,并负责修改。
5.3供方的评定
5.3.1采购部根据本公司生产的需要和采购物资技术标准,通过与同类物资的质量、价格进行比较,由采购部组织质量部、技术部等部门实施供方考评,初定候选供方的名单,将有关资料填入《供方评定记录表》;对于重要物资的供方,需由采购部组织,技术部、质量部参与,对其进行实地考查,完成《供方调查表》或者供方能够提供充分的书面材料(如体系认证证书),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方可将其列为候选供方。
5.3.2对于重要物资,需要经过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
1)采购部向候选供方提供相应的采购文件,要求其提供适量的样品并提供产品
标准;
2)采购部将样品以及《供方评定记录表》送技术部,对供方送样样品进行测试,
出具相应测试报告及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中相关栏目,送质量部审核;
3)采购部对测试不合格的物资,允许供方重新送样,但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4)样品测试合格后,采购部组织评审小组,按照《供方评价管理规定》的有关
规定对供方进行评审;
5)评审合格后,采购部通知供方小批量送货,经本公司或外包方质量单位进货
检验合格后,交生产车间试用。
试用后的(半)成品,由本公司或外包方质
量单位出具相应测试报告,由采购部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中相关栏目;
6)小批量送样检验或测试不合格允许重新送样,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均合格的供方经总经理批准后,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5.3.3对于一般物资,需要经过样品测试(方法同5.3.2)。
经样品测试合格,报总经理批准后,即可通知采购部将其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5.3.4对于辅助物资,采用使用前对其进行检验或验证的方式作出评价,并且保存检验或验证记录。
评价合格者由采购部经理批准后,即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5.3.5对于在供货供方,由采购部根据其供货情况,由采购部经理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5.3.6由采购部负责建立并及时更新《合格供方名录》,发放给本公司相关部门。
5.4采购计划
5.4.1根据供应链编制的《生产计划》和需求部门填写的《物料请购单》;由采购部编制《采购订单》;
5.4.2所采购的材料必须符合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包括材料的储存、搬运、回收、消除和用后处置的规定。
计划内容应包括:物资名称、规格、质量等级、数量、库存数量、要求到库日期及计划价格等,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5 采购合同的控制
5.5.1第一次向合格供方采购产品时,采购部应与供方进行洽谈与签约;
5.5.2合同的拟订
采购部依据有关文件拟订采购合同, 合同应包括以下方面:
1)采购物资名称、数量、品种、规格、价格、交货期、服务;
2)技术要求、验收标准、检验方法、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要求、包装要求、运
输方式;
3)付款方式和期限;;
4)违约责任及纠纷处理。
5.5.3必要时,采购部委托技术部与供方签订技术、质量协议,并将其作为合同附件。
5.5.4合同的审批
1)采购合同拟定后,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的采购计划由副总经理批准;
2)辅助物资由采购经理批准;
3)经批准的采购合同由采购部加盖合同专用章, 此合同的签订方为结束。
5.6 采购产品的验证
5.6.1采购产品按公司产品检验标准要求执行检验;
5.6.2当公司需要在供方处对采购产品进行货源地验证时,采购文件中将规定验证的安排以及产品放行的方式;
5.6.3设备采购和其它重要备件时,和在进行发包前验收时,需经设备工程部确认,在制造阶段由设备工程部制订加工计划,不定期验证;
5.6.4当销售合同有规定时,顾客或其代表有权在供方处或本公司以供方的产品进行验证,顾客的验证不能免除本公司提供其合格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顾客的拒收;
5.6.5采购物资到公司后由质量部进行检验或验证。
5.7 供方的质量监控
5.7.1采购部负责建立供方档案(辅助物资可不建档);质量部负责记录其每批供货质量状况,每个月汇总一次,将汇总结果提交采购部;
5.7.2采购部每季度一次使用《供方业绩评审表》对供方进行业绩评估(百分制),评估时质量占60%,交货期占30%,其它(包括配合度等)占10%。
经评估总分低于60分的,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留用需副总经理批准,限期整改不合格,不允许留用);
5.7.3当供方产品,出现严重不合格,采购部将向其发出《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要求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改善质量。
两次发出处理单质量无明显改善的,取消其该物资合格供方资格。
6 相关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7 记录
7.1《合格供方名录》
7.2《供方评定记录表》
7.3《物料请购单》
7.4《采购订单》
7.5《供方业绩评审表》
7.6《供方调查表》
7.7《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
8 修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