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文人作文【小学六年级1000字】
戏说三国人物的作文

戏说三国人物的作文
戏说三国人物的作文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这一,它是由清代著名儿家罗贯中按照史书《三国志》渐变而来。
它“七分虚,三分实”,但还保留了历史的真实事件。
罗贯中用自己的想象结合历史的事实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不同人物。
他们有的奸诈狡猾,而有的却恰恰想反;有的聪明机智,还有的有勇有谋;有的心胸窄小,有的胸怀宽广……他们身上发生的事耐人寻味。
吕布:他英俊潇洒,而且英勇善战,拥有万夫莫当勇,在战场上视敌人为小草,看将军为幼树。
这看上去就像个难得勇将,但是为什么刘备、曹操、孙坚等惜才的人都不接受他反而要驱赶对抗他呢?因为吕布缺少一个“义”字。
他先是为了金钱被董卓收买而反了主人,之后又因王充给他一位美女而杀了董卓,在外又投靠刘备,然后利用刘备出去的机会偷袭了刘备的城邦,最终被曹操抓住,杀在刑场。
这些是一个不忠义之士的最终下场。
周瑜:他聪慧过人,且忠义,进入吴国后为主人出谋画策,立下了赫赫战功,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军师,而正是这位很有才能的军师却在与诸葛亮的对峙中被气死了,这正说明了他唯一的致命弱点——嫉妒心在赤壁之战前。
诸葛亮借东风竟成功了。
他听了大惊,立刻派人去杀。
他没想到诸葛亮计高一筹,先逃之夭夭。
三国里的人物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小学作文:戏说我们班的“晏子”

戏说我们班的“晏子”向艳春秋时期的晏子聪明机敏、足智多谋、学识渊博,深得后世敬仰和爱戴,而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也被我们称为“晏子”,一是亲切,二是尊敬,三是匹配嘛!听他讲课,如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和煦的春风里,格外舒服。
课堂上,或回忆童年的欢歌笑语,畅言少年的意气风发,追述青年的艰难探索;或畅想以后的美好生活,神游远古文明与未来太空……他带领我们浮想联翩,一切都是那般美好!他带给了我们诗意的语文。
一个个生僻的汉字造出优美的佳句,一句句话语连缀出脍炙人口的片段。
语言,被他玩得灵巧生辉;语文,被他演绎得出神入化。
许多时候,他的一个神态,一个举止,让我们捧腹,让我们回味。
听他一节课,我们常常满载而归。
不时来上句诗词,不时来句名言,不时又自创佳语。
有时一句妙语,学生问起谁说的,他便说是无名氏,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是老师临境自创的。
他的课堂上,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娓娓道来;迁客骚人、名士、豪杰,无不纷至沓来。
金言玉词,连珠妙语,从他的巧嘴中鲜活迭出,如蜜汁一般,回味无穷;如香茗一般,芳馨益久;如美景一样,精彩纷呈。
“入脸三分”,是我送他的专用词语。
“晏子”讲课,除了内容之丰富、言谈之精彩外.尚有体态语言之鲜活生动。
一上课,他脸上就有着极其丰富的表情,或笑或怒,或欢或悲,让我简直不敢相信他只是一位语文老师,当个演员也绰绰有余了。
不过,他的笑容更是灿烂迷人,像是一朵常开不谢的花。
一张笑脸,几分慈祥,几分和蔼;一双亮眼,几分睿智,几分坚毅。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虽然他的脸不够清秀,但他有一脸灿烂的笑容,常给人以信心与活力。
希望“晏子”和我们一起笑到最后,永远灿烂动人,让人永远感到亲切和蔼。
语文是一部包容万象的书,语文老师也是一部包容万象的书!与“晏子”同行,我们倍感亲切,倍感荣幸!如果我是诗人,我会写一首最精美的诗送给他;如果我是舞蹈家,我会跳一段优美的舞蹈送给他;如果我是歌唱家,我会谱一支最动听的乐曲送给他。
关于戏说的作文600字(3篇)

关于戏说的作文600字(精选3篇)关于戏说的作文600字(精选3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精心的关于戏说的作文600字(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人说,简单是一种魅力,伸展如纸,升腾如云,清爽洁净,一任铺洒。
简单有时像个小孩,可爱又不失成长;简单有时像个年轻人,冲动又不失思考;简单有时像个中年人,稳重又不失傲气;简单有时像个老年人,衰老又不失活力。
简单,时时刻刻吸引着你,让你无从躲避,更不想躲避。
简单是一道菜,缤纷而美味。
简单是一张笑脸,灿烂而温暖。
人们总把简单当成平凡。
简单是平凡中的简单,但平凡不会是简单中的平凡。
简单,是美的。
而平凡却没什么特别之处。
在我的潜意识中,简单是白色的。
没有耀眼的光芒,像被其它颜色排斥一般,排放在最不显眼的地方。
然而,当有一种颜色重叠在白色上,就会变得更鲜艳。
而不是像两种不同颜色重叠在一起的浑浊。
我既简单又不缺辉煌。
我像其他初中生一样,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和压力踏进校园,脚像嵌上了铅,举步维艰。
课堂上认认真地做笔记,认真地完成作业。
我像其他儿女一样,每天早上与父母说一声我上学了就关上了屋门,独自到学校。
晚上回家吃过饭便开始做作业,偶尔出来放松放松,虽然很短暂。
每天犹如机械一般三点一线地重复着。
我原来很简单。
我一年级开始进行乒乓球基础训练,一路上挥过多少汗,流过多少泪。
终于在六年级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捧回了两张蓬江区的乒乓球团体第一名,一张江门市的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一名。
到了初中,仍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
前后获得了女子团体的第三名与第四名。
我原来很辉煌。
简单,正如这文字,何时开头,何时结尾,由心灵做主。
空了,累了,文字也便停下。
就像某个手机品牌的广告。
一个女孩在手机里对自己说:“做你喜欢的。
”随心所欲。
提到眼睛有人就有可能会说:“人的眼睛不就那么几种:三角眼、杏眼、丹凤眼等。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精选20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精选20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精选2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精选2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1高山巍巍,江水汤汤,数不尽的是万世风流人物,道不完的是千古如烟往事。
历史的画卷被如沙的光阴悄悄掩埋,残缺的记忆被无情的灌水渐渐侵蚀。
唯有那亘古的的风,拂过石碑上古老的文字,沿着时间的轨迹品读古老的故事。
故事里,他们的个性铸就了他们的英雄扎,他们的佳话名垂青史,千古流芳……李白豁然大度,脱略行迹的他被诬为心胸狭隘,性情偏激;感情奔放,忧国忧民的他却横遭赐金还乡,流放夜郎。
他悲愤,他怅惘,而残酷的现实亦不为之动容。
于是他从仙境中来,又愤然脱世俗而去。
他似一阵清风,携一缕浪漫的愁思,从繁华的蜀中飘至孤寂的太清,从豪奢的长安飞向冷清的玉京。
他浊酒酌,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到自然之中寻求依托。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淡然的他虽孤苦,却已消逝了年少的轻狂,“愁”亦作“乐”。
他感叹“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他悲愤“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不足惜。
他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肯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李白用个性书写万千诗篇,为后世留下满纸华章,而我们铭记更深刻的,则是他不为名利所动,不向XX屈服的铮铮傲骨!苏武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刻的眷顾,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激荡于塞外寒沙,他抛却了高官厚禄,选择了赤胆忠心,他用挺直的脊梁,回首中原,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报效祖国。
笑谈历史名人作文【小学六年级900字】

笑谈历史名人笑谈刘邦大家都认识刘邦吧。
就是汉王刘邦。
当年刘邦一举击败楚霸王项羽,可知其中另有隐情。
当时,项羽手下几员大将因嫌弃项羽不会论功行赏而弃他于不顾,投靠刘邦。
但他们可知道,项羽虽说不会论功行赏,但体恤额下属,这样一位好君主,他们的下属为何会弃他于不顾呢?这当然是因为刘邦了。
刘邦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向项羽俯首称臣,而为了打赢一仗,向原本在项羽阵营的大将开了“空头支票”,这样的人还能称君称王吗?这还远远不足以表现出刘邦的狡黠,在打败项羽之后,刘邦又出尔反尔,原本封韩信为“假齐王”的话又否认了,并给韩信加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给处死了。
当时的韩信韩信一定恨死自己以前背叛项羽的决定了,可是现在悔恨又有什么用呢?韩信被斩后,刘邦又以其他罪名将另外一些大将、生死兄弟斩首了。
而项羽呢,在临死关头还不向刘邦低头。
不!应该是,原本在项羽的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是过了乌江重整军队,待日后再攻打刘邦。
还有一条是被刘邦捉回,受尽非人的虐待。
而项羽哪一条都没有选,而是拔剑自刎,血洒乌江。
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刘邦呢?试问刘邦有何颜面称君称王,有何权利让这么多人为你卖力、卖命?笑谈诸葛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智慧的化身。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用错了人,这让蜀国坐收了渔翁之利。
在布兵时,诸葛亮若将关羽、张飞或关羽、赵云的位置调换一下,那么,既能让关羽还清曹操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不杀之恩,还能让张、赵二人中的一位顺利捉住曹操。
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并未这样做,从而铸成了大错,为蜀国最终被魏国所灭埋下了祸根啊。
在蜀魏相争中,蜀国和魏国的实力相差太悬殊,刘备死后,蜀国元气大伤,可诸葛亮硬要一意孤行。
当时吴、蜀明明已经和好,如两国联手,魏国一定会失利的,而诸葛亮不愿这样做,这足以看出诸葛亮只有勇而无自知了。
而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刘备死后交代过:“如若小儿无能,军师可取而代之。
”诸葛亮不但没有取而代之,而且硬要扶起他,这又可以看出诸葛亮既无勇气又无判断力了。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通用14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通用1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通用1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我们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里,有这麽一个人,他既机智过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诚有狡猾奸诈,既心胸豁达有小肚鸡肠,既是菩萨心肠又是小人嘴脸,没错,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千古风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于官宦之家,年轻时便当上了官,他厌恶官场的阴险狡诈,憎恨那些贪了官污吏,年轻气盛的他,有着鸿鹄之志,所以他不愿意与那些人同流合污。
执政为民。
见义勇为,为名除害,两袖清风。
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东汉年间,天下大乱,烽火连天,民不聊生。
他亲眼目睹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统一天下,并且已经牢牢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
从此,他为了这个梦想开始在这条漫漫之路上艰苦跋涉可是,他的人格却发生了巨变。
竟忘恩负义的杀死了救他多次的项羽,残忍的杀害了神医华佗,而且对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灭了大量军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这足以说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表现的是雄。
因为,就连亲刘贬曹的罗贯中,都无不赞叹他独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胆魄!有的人一生挥毫泼墨,也有的人一生与刀枪为伴。
而曹操呢,却是文武双全。
一生征战于沙场,却懂得广开言路,开张圣听,重视人才,而且满腹珠玑,难得一个全能之才。
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足以可见他的狼子野心,他曾只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见他那非凡的胆魄。
他还大胆的使用空城计虚张声势并打败吕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可见他拥有多么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严密的他,却在赤壁之战大败,这是他败得最惨的一回。
戏说文人

戏说文人作者:江文胜来源:《传奇故事(下半月)》2008年第08期所谓文人,广义地讲,文人大抵是一些靠“写字”为生的进化的猴子;狭义地讲,文人则是用形象或抽象思维去生产文化产品的一群人。
在大众的眼里,文人的生活应该是很有情调和品位的,他们吃饭讲究餐具,言谈讲究词藻,举止讲究风度,他们注重精神生活胜于物质生活。
于是,社会中一部分人仰视文人,认为他们满腹经纶,如春蚕吐丝般没完没了、无穷无尽,仿佛文人的肚子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文人手中的廉价笔就那么划拉几下,一篇篇大作就隆重问世,只要一发表,文字就变成了花花绿绿的钞票,大名也随之传扬开来,既有名又有利,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文人在某些人的眼中被奉为“神灵”。
也有一部分人藐视文人,认为他们酸门假醋、自命不凡、傲视一切。
文人中确实有傲视一切的,政客和商人在他们眼里是投机者和小丑。
他们认为政客们是靠阿谀奉迎、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如摇尾狗般乞怜才爬到梦寐以求的地位;而商人呢?不是有句“无奸不商”吗?商人们是靠连哄带骗、以次充优,属“当面哈哈笑,背后来一刀”的笑面虎,所有的这一系列精彩表演,无非是为了人家兜里的几张钞票。
文人们同情体力劳动者,但又认为他们是“粗人”,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之感。
真正的文人是从不拍马屁的,他们信奉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凭自己的一颗聪慧、灵敏的头脑和手中的那支值不了几个钱的笔,就能混出个人样来。
李白不是曾被唐玄宗请到了宫中吗?孔明不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军中吗?文人们就是这般的自命不凡,没人请,照样活得不比别人差。
政客们有的还怕半夜敲门,而文人们就是天塌下来了还有支笔撑着。
所幸的是,在如今这个经济时代里,文人们也有了用武之地,同样可大展宏图,有的也成了“文大款”。
文人的精神生活一方面丰富,一方面又容易匮乏,因为文人对精神生活要求过高,也容易厌倦。
文人希望有崇拜自己的人,文人需要得一知己。
六年级作文写人:所谓的"文化人"

六年级作文写人:所谓的"文化人"
这天,我和妈妈乘坐三路公共汽车去廊坊。
因为天气很热,再加上正值中午,所以车上没多少人。
我旁边坐着一位从乡下来的老奶奶,她的额头上刻满了“生”的辛苦的条纹。
她手里拿了很多包,她见旁边没人,便把包放在了上面。
过了一会车停了,只见上来了一位穿着极为讲究,带着一副高度眼镜的中年妇女。
她刚上车便与一位与她穿着同样讲究的妇女热情地打
招呼,那一脸的激动和喜悦叫人无法形容,可当她来到老奶奶跟前时,脸一下沉下来,变了脸色,全然没有了刚才的热情与礼貌。
只见她指着老奶奶的包,没好气地说:”你这乡下老婆子,真没有眼力价!我要坐这,快把你的破包拿开!”然后又紧皱着眉头,像仇人似的盯着老奶奶,善良的老奶奶只好用双手急忙把那几个看起来很重的包抱起来。
我实在看不下去,向旁边挪了挪,把老奶奶包放在我俩中间。
而那中年妇女一坐下,脸又阴转晴,笑眯眯地同刚才打招呼的妇女滔滔不绝地聊起天来。
一会儿聊国家大事,充满愤慨;一会儿谈起来单位趣事,喜笑开颜;一会儿又对美国的卑劣行径气愤不已。
一副“文化人”的样子。
她配么?我认为她不配!她不配拥有知识,拥有文化!难道她不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么?难道她不懂得“礼貌”么?是的,她全知道,但她却将自己的满腹学问当成了歧视别人的工具,当成了抬高自己的所谓的“羊皮”,孰不知她的内心是如此的让人作呕!她要知识有什么用?知识是教人怎样做人,做事。
可她却学会了什么呢?当今社会像那中年妇女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就像披着“羊皮的狼”,甚至差于狼。
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我们长大后会有许多知识,成为文化人,然而我们决不能成为披着“羊皮”的文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说文人
从先秦到后汉,从唐宋到明清,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一直都是我所崇敬的对象。
他们大多有着孤傲的性格,瘦弱的身体,在官场上得罪了有钱有势之人,于是,便骑一头瘦小的毛驴,后面背着一大包书卷浪迹天涯。
自古文人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他们都爱美酒2他们都爱舞文弄墨3他们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4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
先说第一点,他们都爱美酒,李白可以说得上是首屈一指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对酒可谓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了。
倘若让李白戒酒,那么他的文字将失去一半的美丽。
辛弃疾的“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都是文人爱酒的代表。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对酒的理解。
他把心中的思绪和惆怅都融入在了酒中,无需用太多的语言,一杯饮尽,自己的心思也就被知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于是便提笔挥毫,思绪就潇潇洒洒的倾泻了出来,这一写,就止不住了。
哪一行行清秀的行楷书,如同一个个清秀的音符,谱出了文人清秀的心声。
说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禁会让人想起王维的“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文人们大都不愿与官场打交道,也有人试图接近过,但总被一张千斤重的皇榜压了回来。
张继的《枫桥夜泊》被人们世代传诵,诗中幽静的秋景被诗人刻画的意境清远,余韵无穷。
可以想象,此时张继的心里也像这一汪秋水一样的冷。
想到十年寒窗如一日,想到平日里老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想到考场上,他力压群雄的文章,可是那张长长的皇榜却单单容不下“张继”二字。
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响了,这钟声在张继看来是那么的凄凉。
张继恍然大悟,原来他所追求的应该是那种悠闲的隐居生活啊!
文人们的爱国心,并不是在外敌侵略时拿着真刀真枪与敌人干,而是以一种不那么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
当壮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他们教书育人,为国家献计献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中间的陆游与颜真卿是最有代表性的。
陆游临死时念念不忘的还是国家的安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颜真卿以一片荡气回肠的祭侄文稿,震撼了人心,最终颜真卿以身殉国。
当然,文人也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有时,也会有些酸酸的书生气,也会有些恃才傲物的性格,但中国古代文人在我精神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的文章是我永远无法攀越的的,他们的境界永远是我无法企及的,他们永远守我的尊敬。
2009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