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和解析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卷命题人:荥阳市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戚国辉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三大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满分52分。

其中1——12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16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物理量、物理量单位和物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焦耳C.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牛顿D.物理量是标量的,一定没有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行驶汽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地面上的树木向后运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取正东为正方向,沿东西方向建立坐标系,物体从x1=2m运动到x2=﹣3m,据此可判断出: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了5mC.在“一节课的时间40分钟”和“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时冲过终点的速度为9.2m/s”两句话中的“时间”和“速度”均对应的是一个过程D.物体具有加速度,其速度就一定会发生变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向下B.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其与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弹力成正比高一物理(共6页)第 1 页高一物理 (共6页) 第 2 页4.一个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的大小分别为3N 和4N 的力的作用,则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为( ) A .1NB .3NC .7ND .8N5.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下图中正确描述物体从t =0开始由静止作匀加速,中途匀速一段时间后再匀减速至静止的v —t 图象是( )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必须相等B .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两次橡皮条的拉伸程度相同就说明两次拉力效果相同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 .两细绳必须等长7.2016年11月18日14点07分,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东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考试试卷C卷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考试试卷C卷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期中) 如图,漫画中的情景在公交车急刹车时常出现,为提醒乘客注意,公交公司征集到几条友情提示语,其中对惯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 . 站稳扶好,克服惯性B . 稳步慢行,避免惯性C . 谨防意外,惯性恒在D . 当心急刹,失去惯性2. (2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 合力必定大于分力B .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 .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3. (2分) (2017高二上·济南开学考) 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O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 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B . 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mv22﹣ mv12C . 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v2)D . 在全过程中t1时刻的牵引力及其功率都是最大值,t2~t3时间内牵引力最小4. (2分) (2019高二上·杭州期中) 白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在白板上用磁钉吸住一张彩纸,向右轻轻拉彩纸,未拉动,对这情景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 . 磁钉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 . 磁钉仅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C . 彩纸受到白板向左的摩擦力D . 白板与地面间无摩擦力5. (2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二个推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 N,F2=2 N。

若撤去力F1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A . 8N,水平向左B . 8N,水平向右C . 2N,水平向右D . 2N,水平向左6. (2分)(2017·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在竖立放置间距为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模拟)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模拟)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二上·绍兴期末) 在地球表面的同一个地方,让一物体处于以下三种状态:(1)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2)让物体自由下落;(3)物体放在水里,它被浮起,比较这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其中正确()A . 第(1)种情况最小B . 第(2)种情况最小C . 第(3)种情况最小D . 这三种情况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同2.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B .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 . 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D . 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3. (3分) (2019高三上·山西月考) 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

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Ffm由Ffm=μFN(FN为正压力)求得。

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自锁状态时D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B . 锁舌D在水平面内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C . 自锁时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为D . 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至少为4. (2分) (2017高一下·烟台开学考) 如图所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将你认为正确的有()A .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 .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 .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5. (2分) (2018高一下·温州期末) 里约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的比赛中,加拿大选手德劳因突出重围,以2米38的成绩夺冠。

—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

—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

20XX—20XX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C2.B3.C4.B5.A6.D7.B8.B9.D 10.C11.B 12.B 13.D 14.A 15.D 16.A 17.C 18.B 19.D 20.C21.C 22.B 23.D 24.A 25.C 26.D 27.D 28.A 29.A 30.C二、非选择题(40分)31.(14分)(1)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调整消费结构,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转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降低健康行业的市场门槛;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扩大产品供给;制订和完善健康行业的相关法规,使健康产品和服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依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健康消费的市场秩序。

(每点2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8分)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

32.(10分)问题:我国基尼系数高于国际警戒线(我国贫富差距大);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偏大;贫困人口数量大,扶贫脱困任务重。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

措施:完善财政支出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完善社会保障,加大扶贫力度;调整税收结构,缩小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每点2分,共6分)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

33.(16分)(1)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B.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质量、长度和力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2.(4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10s速度达到5m/s,则在这10s内汽车的()A.平均速度是0.5m/s B.平均速度是2m/sC.加速度是5m/s2D.位移是25m3.(4分)如图所示是人们短途出行、购物的简便双轮小车,若小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不计货物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货物对轨道A、B的压力大小之比F A:F B为()A.1:B.:1 C.2:1 D.1:24.(4分)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s,前进了20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2m/s B.3m/s C.4m/s D.无法确定5.(4分)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当测力计读数稳定时,认为其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测力计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最准确的方案是()A.B.C.D.6.(4分)如图所示,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的A点处,足球质量为m,网兜质量不计,现保持悬点A的位置不变,缓慢地使悬绳AB变短一些,关于悬绳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增大,N减小B.T减小,N不变C.T减小,N增大D.T增大,N增大7.(4分)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经1s后,其末速度()A.一定为3m/s B.一定为1m/s C.可能为1m/s D.不可能为1m/s8.(4分)物体A、B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 ,用水平拉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可用图中直线甲、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μA=μB m A<m B B.μA<μB m A=m B C.μB>μC m B>m C D.μA>μB m A=m B 9.(4分)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的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C.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D.小球与地面碰撞的速度改变量为2m/s10.(4分)如图,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若空气阻力作用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研究小明在空中姿态时可把小明视为质点C.起跳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只有惯性11.(4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C.在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2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2.(4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A、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A、B上,稳定后.()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0N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6NC.在突然撤去F2后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在突然撤去F 1后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二、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2分)13.(5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两根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终点到达某一位置O.(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位置必须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结点位置重合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E、在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条件下,应该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适当大一些,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14.(7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空沙桶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是穿过打点计时器C.每次改变沙桶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2)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有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图中实验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m/s,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丙所示.该直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5.(7分)一颗小石头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地面B点时的速度是3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小石头下落时的高度;(2)小石头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和A、B间的距离.16.(8分)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如图所示),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N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40kg/m,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8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 37°=0.6,忽略空气阻力).试求:(1)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2)滑板的速率v=?17.(12分)如图,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放在一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现滑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0N的作用,从A点静止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1)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1;(2)若F作用2s后撤去,小滑块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 m.18.(13分)如图所示,质量M=lkg,长/=4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l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某时刻起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取g=10m/s2,试求:(1)恒力F作用时木板和铁块的加速度;(2)当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把铁块拿走,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B.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质量、长度和力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解答】解:A、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其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A错误;B、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正确;D、质量、长度和时间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力的单位N是导出单位,故D错误;故选:C。

2017年___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7年___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7年___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2016-2017学年___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___打出的弧旋乒乓球,可把乒乓球看作质点B。

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______,可把______看作质点C。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中直线与t轴的正切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D。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做为参考系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A。

先抛出A球B。

先抛出B球C。

同时抛出两球D。

A球的初速度小于B球的初速度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B。

以卵击石,石头“安然无恙”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C。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D。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质点因惯性仍可做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

A船肯定是静止的C。

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

B船可能是静止的5.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人向上做匀加速运动B。

人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C。

人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D。

人在C点具有最大速度6.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知某新型国产机车总质量为m,如图已知两轨间宽度为L,内外轨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机车要进入半径为R的弯道,请问,该弯道处的设计速度最为适宜的是()A。

B。

C。

D。

7.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1推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2拉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得0分)1.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青奥会比赛将在“三大场馆区”的15个不同竞赛场馆进行26个项目比赛,将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青奥会.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A.马拉松B.跳水C.击剑D.体操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来计费的B.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C.高速公路牌上标示“郑州100km”,表示该处到郑州的位移为100kmD.“5000m”长跑比赛中,5000m表示的是路程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由于落体下落很快,不容易计时,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用“冲淡”重力的巧妙方法加以突破B.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5.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从驾驶员急刹车开始,最初2s与最后2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2:3 B. 1:3 C. 3:2 D. 3:16.如图是a和b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质点同地点而不同时出发B.在运动的全过程,a运动得比b快C.在0~t1前b运动得比a快,在t1后a运动得比b快D. a和b两质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同7.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8.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P物体受3个力B. Q受到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均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 a受到合外力为零B. b受到合外力为零C.弹簧弹力为零D.左侧细绳拉力为零10.在郑州某中学的田径运动会上,小红同学成功地跳过了1.70m的高度,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小红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小红起跳时处于超重状态D.小红下降过程中与起跳时相比重力变小了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处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用弹簧秤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秤始终与地面平行.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则从弹簧秤开始作用到物体到达A点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C.弹簧秤的拉力保持不变D.弹簧秤的拉力一直增大12.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方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b车在a车前方s0处,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B.若a、b在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t1C.若a、b在时刻相遇,则s0=D.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B.每次使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C.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使实验的误差增大D.计算初速度时,所选择的点应离坐标原点稍远些(2)在该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其值是(g=10m/s2)14.如图a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后面所拖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木板C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D.作a﹣图象便于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b中的图线.(选填“甲、乙、丙”)(3)图c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5.汽车即将进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x=40m时,速度恰好减到零,滑行时间为t=20s,求:(1)匀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2)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1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0kg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有一个与水平方向成53°角的拉力拉着木箱沿水平方向以4m/s速度匀速前进,求:(1)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2)拉力F撤消后木箱还能滑行多远?(已知sin53°=0.8 cos53°=0.6 取g=10m/s2)17.所受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细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 cos37°=0.8),求:(1)细绳PA和PB上的拉力大小;(2)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和弹力.18.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M=3kg的薄木板,木板的最上端叠放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满足的条件;(2)若F=37.5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得0分)1.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青奥会比赛将在“三大场馆区”的15个不同竞赛场馆进行26个项目比赛,将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青奥会.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A.马拉松B.跳水C.击剑D.体操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马拉松比赛时,由于长路程,运动员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B、跳水时,人们要关注人的动作,故人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C、击剑时要注意人的肢体动作,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体操中主要根据人的肢体动作评分,故不能忽略大小和形状,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质点的概念,只要明确在研究的问题中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物体即可以看作质点.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来计费的B.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C.高速公路牌上标示“郑州100km”,表示该处到郑州的位移为100kmD.“5000m”长跑比赛中,5000m表示的是路程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解答:解:A、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故A错误;B、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故B错误;C、高速公路牌上标示“郑州100km”,表示该处到郑州的路程为100km.故C错误.D、在田径场50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路程为5000m.故D正确.故选:D.点评:位移与路程是描述运动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基础题目.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由于落体下落很快,不容易计时,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用“冲淡”重力的巧妙方法加以突破B.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由于落体下落很快,不容易计时,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用“冲淡”重力的巧妙方法加以突破,故A正确;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B错误;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C正确;D、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考点: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大小的唯一的量度.解答:解: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不是可以减小惯性,而是在紧急刹车时可以防止人由于惯性的作用飞离座椅,从而造成伤害,所以A错误.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人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B错误.C、在太空中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物体的惯性也不变,所以C正确.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要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就不变.5.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从驾驶员急刹车开始,最初2s与最后2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2:3 B. 1:3 C. 3:2 D. 3: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匀减速直线运动,先确定停止时间,再直接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前2s和后2s的位移,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刹车时间为:t===4s,说明4s末停止运动,则前2s内的位移:s=后2s内的位移可以看做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则s:s′=3:1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关键要求出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是一道易错题.6.如图是a和b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质点同地点而不同时出发B.在运动的全过程,a运动得比b快C.在0~t1前b运动得比a快,在t1后a运动得比b快D. a和b两质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出发时b在a的前面,所以不是同地点出发,故A错误;B、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a的斜率比b大,所以a的速度比b快,故B正确,C错误;D、由图象可知:ab的斜率都为正值,所以速度都沿正方向,速度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斜率代表速度,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7.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根据h=和v2=2gh即可判断解答:解:A、根据v=可知,落地时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倍,故A错误;B、根据,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倍,故B错误;C、根据v=gt可知,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都为10m/s,相同,故C正确;D、甲乙两物体下落的时间不同,最后一秒的初速度不同,所以最后1s下落的距离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P物体受3个力B. Q受到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先对小球P受力分析,然后对小方块Q受力分析,对P,由平衡条件研究绳子变长时,绳子的拉力如何变化.解答:解:A、P受到重力、Q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绳子的拉力,共4个力作用,故A错误.B、Q受到重力、墙壁的弹力、P的压力和静摩擦力,共4个力作用,故B错误.C、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P的重力为G,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则由平衡条件得:f=G Q,G P+f=Fcosα,则G P+G Q=Fcosα,G P与G Q不变,若绳子变长,α变小,cosα变大,则F变小,故C正确.D、Q受到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与其重力平衡,与绳子长度无关,所以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为了防止多力或少力,一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均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 a受到合外力为零B. b受到合外力为零C.弹簧弹力为零D.左侧细绳拉力为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弹簧和绳不同的特点,弹簧在力变化时不会发生突变,而绳的拉力是能够突变的,根据物体的受力就可以判断.解答:解:将右侧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弹簧的弹力大小不变,故b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a仍静止,a受到合外力为零.由于a的状态未变,所以左侧细绳拉力不为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抓住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结合平衡条件的推论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状态.10.在郑州某中学的田径运动会上,小红同学成功地跳过了1.70m的高度,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小红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小红起跳时处于超重状态D.小红下降过程中与起跳时相比重力变小了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解答:解:A、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也是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错误.B、在小明下降过程,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 正确.C、在小明起跳过程中,地面要给人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的大小大于人的重力的大小,人才能够有向上的加速度,向上运动人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D、小红下降过程中与起跳时相比重力仍不变,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变了.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处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用弹簧秤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秤始终与地面平行.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则从弹簧秤开始作用到物体到达A点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C.弹簧秤的拉力保持不变D.弹簧秤的拉力一直增大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以弹簧秤挂钩结点处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求解绳子的拉力大小;物块缓慢滑动,处于平衡状态,则绳子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块摩擦力的大小,进而结合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求出摩擦因数.解答:解:A、以弹簧秤挂钩结点处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由几何知识知:绳子拉力T=F物块缓慢滑动,处于平衡状态:f=T=F即:μmg=F得:μ=,故A正确;B、由A分析知,此时木桩受到绳的拉力等于F,而不是大于F,故B错误;C、为了使木桩处于平衡状态绳子拉力始终等于F,但随着木桩的靠近,两边绳子夹角逐渐减小,由平行四边形合成法则知合力增大,则弹簧秤拉力一直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由“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确定物块受力平衡,则绳子拉力不变.12.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方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b车在a车前方s0处,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B.若a、b在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t1C.若a、b在时刻相遇,则s0=D.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追及与相遇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两物体的位移关系.两物体的位移之差等于初始时的距离是两物体相遇的条件,此外,v﹣t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由图可知,a车的初速度等于2v,在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b车的位移为s.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s=,故A错误;B、若a、b在时刻相遇,由图象可知,s为阴影部分对应的距离,即s0=×s=s,由图象中的对称关系,下次相遇的时刻为t1+=,故B正确,C正确;D、若a、b在t1时刻相遇,之后v b>v a,不能再次相遇,故D错误;故选:BC.点评:1、抓住速度图象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公式的函数表现形式,分析问题时要做到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数学为物理所用.2、在速度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抓住以上特征,灵活分析.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B.每次使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C.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使实验的误差增大D.计算初速度时,所选择的点应离坐标原点稍远些(2)在该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2(用L、g表示),其值是0.70m/s (g=10m/s2)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专题:实验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1)在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小球的初速度需水平,大小需相等,最后测量时选择的点需离坐标原点稍远些;(2)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为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v0=,而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两段相邻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y=gT2=L,联立方程即可解出.解答:解:(1)A、为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故A正确.B、为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则每次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故B错误.C、钢球和斜槽间的摩擦不影响实验,只要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即可.故C错误.D、计算V0时,所选择的点应离坐标原点稍远些,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故D正确.故选:AD;(2)从图中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是x=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竖直方向两段相邻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即△y=gT2=L,再根据v0=解得:v0=2代入数据得:v0=0.70m/s.故答案为:(1)AD;(2)2;0.70m/s.点评:(1)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注意事项,需进行实际的实验,才能有更深刻的了解;(2)本题考查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要求同学们能够从图中读出有用信息,再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解题,难度适中.14.如图a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后面所拖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长木板C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D.作a﹣图象便于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b中的图线丙.(选填“甲、乙、丙”)(3)图c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0.50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河南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a=vt∆∆可知,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增量Δv的方向可能相反B.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C.如果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只要加速度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3.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A.18m B.32m C.48m D.50m4.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A.B.C.D.5.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6.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7.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2v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2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8.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杆的两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B.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质量、长度和力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2.(4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10s速度达到5m/s,则在这10s内汽车的()A.平均速度是0.5m/s B.平均速度是2m/sC.加速度是5m/s2D.位移是25m3.(4分)如图所示是人们短途出行、购物的简便双轮小车,若小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不计货物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货物对轨道A、B的压力大小之比F A:F B为()A.1:B.:1 C.2:1 D.1:24.(4分)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s,前进了20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2m/s B.3m/s C.4m/s D.无法确定5.(4分)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当测力计读数稳定时,认为其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测力计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最准确的方案是()A.B.C.D.6.(4分)如图所示,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的A点处,足球质量为m,网兜质量不计,现保持悬点A的位置不变,缓慢地使悬绳AB变短一些,关于悬绳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增大,N减小B.T减小,N不变C.T减小,N增大D.T增大,N增大7.(4分)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经1s后,其末速度()A.一定为3m/s B.一定为1m/s C.可能为1m/s D.不可能为1m/s8.(4分)物体A、B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 ,用水平拉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可用图中直线甲、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μA=μB m A<m B B.μA<μB m A=m B C.μB>μC m B>m C D.μA>μB m A=m B 9.(4分)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的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C.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D.小球与地面碰撞的速度改变量为2m/s10.(4分)如图,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若空气阻力作用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研究小明在空中姿态时可把小明视为质点C.起跳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只有惯性11.(4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C.在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2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2.(4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A、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A、B上,稳定后.()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0N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6NC.在突然撤去F2后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在突然撤去F1后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二、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2分)13.(5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两根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终点到达某一位置O.(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位置必须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结点位置重合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E、在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条件下,应该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适当大一些,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14.(7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空沙桶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是穿过打点计时器C.每次改变沙桶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2)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有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图中实验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m/s,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丙所示.该直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5.(7分)一颗小石头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地面B点时的速度是3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小石头下落时的高度;(2)小石头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和A、B间的距离.16.(8分)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如图所示),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N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40kg/m,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8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 37°=0.6,忽略空气阻力).试求:(1)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2)滑板的速率v=?17.(12分)如图,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放在一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现滑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0N的作用,从A点静止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1)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1;(2)若F作用2s后撤去,小滑块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 m.18.(13分)如图所示,质量M=lkg,长/=4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l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某时刻起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取g=10m/s2,试求:(1)恒力F作用时木板和铁块的加速度;(2)当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把铁块拿走,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B.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质量、长度和力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解答】解:A、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其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A错误;B、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面实验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正确;D、质量、长度和时间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力的单位N是导出单位,故D错误;故选:C。

2.(4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10s速度达到5m/s,则在这10s内汽车的()A.平均速度是0.5m/s B.平均速度是2m/sC.加速度是5m/s2D.位移是25m【解答】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汽车的平均速度.故A、B错误。

C、根据速度时间公式知,汽车的加速度a=.故C错误。

D、位移x=.故D正确。

故选:D。

3.(4分)如图所示是人们短途出行、购物的简便双轮小车,若小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不计货物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货物对轨道A、B的压力大小之比F A:F B为()A.1:B.:1 C.2:1 D.1:2【解答】解:对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 A=mgsin60°N B=mgsin30°所以N A:N B=:1故选:B。

4.(4分)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s,前进了20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2m/s B.3m/s C.4m/s D.无法确定【解答】解: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 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知,,解得最大速度。

故选:C。

5.(4分)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当测力计读数稳定时,认为其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测力计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最准确的方案是()A.B.C.D.【解答】解:选项ABD中,实验时如果木块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只有当弹簧秤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但是不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操作不可行,故不是最佳方案,故ABD错误;C选项中,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秤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弹簧测力计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故为最佳方案,故C正确。

故选:C。

6.(4分)如图所示,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的A点处,足球质量为m,网兜质量不计,现保持悬点A的位置不变,缓慢地使悬绳AB变短一些,关于悬绳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增大,N减小B.T减小,N不变C.T减小,N增大D.T增大,N增大【解答】解:足球受重力、拉力和支持力平衡,受力如图:运用合成法,根据几何知识得,绳子对球的拉力:T=N=mgtanθ现使悬绳变短些的过程中,角θ不断增大,故拉力逐渐增大,支持力也增大,故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