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第6章(2003i)(1)

合集下载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六章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六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习题一、选择题:形框代替形框表示实体的属性。

1.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是数据库设计的____阶段。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答案:B2.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____。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C.结构模型D.物理模型答案:A3.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____的任务。

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答案:C4.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是____。

A.建立库结构B.扩充功能C.加载数据D.系统调试答案:B5.数据库概念设计的E-R方法中,用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属性在E-R图中,用____表示。

A.矩形B.四边形C.菱形D.椭圆形答案:D6.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____。

A形象模型B.物理模型C.逻辑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答案:D7.在数据库设计中,在概念设计阶段可用E-R方法,其设计出的图称为____。

A.实物示意图B.实用概念图C.实体表示图D.实体联系图答案:D8.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____。

A.M端实体的关键字B.N端实体的关键字C.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答案:C9.当局部E-R图合并成全局E-R图时可能出现冲突,不属于合并冲突的是____。

A.属性冲突B.语法冲突C.结构冲突D.命名冲突答案:B10.E-R图中的主要元素是①、②和属性。

A.记录型B.结点C.实体型D.表E.文件F.联系G.有向边答案:①C ②F11.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____。

A.建立E-R图和说明书B.创建数据库说明C.建立数据流图D.把数据送入数据库答案:B12.E-R图中的联系可以与____实体有关。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六章测试题及答案范文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六章测试题及答案范文
解:本题对应的E-R图如图6.8所示。
图6.8E-R图
5.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需要如下信息:
科室: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病房号,床位号,所属科室名
医生: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主管医生,病房号
其中,一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管医生只有一个。
9.E-R图向关系模型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____。
答案:属性和码
10.在数据库领域里,统称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为____系统。
答案:数据库应用
11.数据库逻辑设计中进行模型转换时,首先将概念模型转换为 ,然后将②转换为 。
答案:①与特定的DBMS无关的,但为一般的关系模型、网状模型或层次模型所表示的一般模型
E.文件F.联系G.有向边
答案:①C②F
11.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____。
A.建立E-R图和说明书B.创建数据库说明
C.建立数据流图D.把数据送入数据库
答案:B
12.E-R图中的联系可以与____实体有关。
A.0个B.l个C.l个或多个D.多个
答案:C
13.概念模型独立于____。
A.E-R模型B.硬件设备和DBMS C.操作系统和DBMS D.DBMS
各实体构成如下: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电话,地址
职员:职员号,职员名,职务(干部/工人),年龄,性别
设备处:单位号,电话,地址
工人:工人编号,姓名,年龄,性别
设备:设备号,名称,位置,价格
零件:零件号,名称,规格,价格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ppt课件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ppt课件
某一关系方式R为第n范式,可简记为R∈nNF。 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方式,经过方式分解可以转换为假
设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方式的集合,这种过程就叫规范 化
6.2 规范化
6.2.1 函数依赖 6.2.2 码 6.2.3 范式 6.2.4 2NF 6.2.5 3NF 6.2.6 BCNF 6.2.7 多值依赖 6.2.8 4NF 6.2.9 规范化小结
Grade〕; DEPT〔Sdept,Mname,Sdept→ Mname〕
第六章 关系数据实际
6.1 问题的提出 6.2 规范化 *6.3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6.4 方式的分解 6.5 小结
6.2 规范化
规范化实际正是用来改造关系方式,经过分解关系方式来消除 其中不适宜的数据依赖,以处理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 常和数据冗余问题。
五、数据依赖对关系方式的影响
[例1]建立一个描画学校教务的数据库: 学生的学号〔Sno〕、所在系〔Sdept〕 系主任姓名〔Mname〕、课程名〔Cname〕 成果〔Grade〕
单一的关系方式 : Student <U、F> U ={ Sno, Sdept, Mname, Cname, Grade }
[例3] 关系方式R〔P,W,A〕 P:演奏者 W:作品 A:听众 一个演奏者可以演奏多个作品 某一作品可被多个演奏者演奏 听众可以欣赏不同演奏者的不同作品 码为(P,W,A),即All-Key
外部码
定义6.5 关系方式 R 中属性或属性组X 并非 R的码,但 X 是另一个关系方式的码,那么称 X 是R 的外部码〔 Foreign key〕也称外码
函数依赖包括: (Sno, Cno) F Grade Sno → Sdept (Sno, Cno) P Sdept Sno → Sloc (Sno, Cno) P Sloc Sdept → Sloc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简介《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PDF》是一本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入门教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本书由柯里斯·李(Morris R. Li)和布鲁斯·斯图尔特(Bruce G. Lindsay)合著,是数据库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内容概述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每章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不同方面。

下面是各章节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引论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优势的解释,给读者提供了对数据库系统的初步了解。

第二章:关系数据模型该章节介绍了关系数据模型,包括关系模型的构成要素、关系数据库设计和关系代数。

通过对关系数据模型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数据组织方式。

第三章:SQL语言该章节介绍了SQL语言,包括SQL的基本语法、数据的查询和修改操作。

通过对SQL语言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可以掌握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技巧。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数据模型的设计、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和数据库的物理组织方式。

通过对数据库设计的学习,读者可以理解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系统。

第五章:数据库编程该章节介绍了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包括存储过程、触发器和函数的编写,以及数据库事务的管理。

通过对数据库编程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如何编写高效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第六章:关系数据库标准化及数据完整性该章节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和数据完整性保证。

包括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实现。

通过对数据库标准化和数据完整性的学习,读者可以设计出符合标准和完整性要求的数据库系统。

第七章: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该章节介绍了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数据库索引的设计、查询优化和数据存储方式的选择。

通过对物理数据库设计和调优的学习,读者可以设计出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和查询方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复习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复习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二、填空题1.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DBMS是指它是位于用户和③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以与维护等4个方面。

5.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6.6. 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7. 数据模型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的。

8. 数据结构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描述。

9. 数据库体系结构按照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结构进行组织。

10. 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 1∶1 、 1∶m 和 m∶n 。

11.数据冗余可能导致的问题有浪费存储空间与修改麻烦和潜在的数据不一致性。

第2章关系数据库1、一个关系模式的定义格式为关系名。

2、.一个关系模式的定义主要包括关系名、属性名、属性类型、属性长度和关键字。

3、.关系代数运算中,传统的集合运算有笛卡尔积、并、交和差。

4、关系代数运算中,基本的运算是并、差、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

5、5、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运算有选择、投影和连接。

6、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上两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7、.已知系(系编号,系名称,系主任,电话,地点)和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日期,专业,系编号)两个关系,系关系的主关键字是系编号,系关系的外关键字无②,学生关系的主关键字是学号,外关键字系编号第3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2、视图是一个虚表,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中导出的表。

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不存放视图的视图对应的数据。

3、设有如下关系表R:R(No,NAME,SEX,AGE,CLASS)主关键字是NO其中NO为学号,NAME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CLASS为班号。

数据库系统概论_王珊_萨师煊_最全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_王珊_萨师煊_最全答案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因为 DBMS 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 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等都由 DBMS 执行。
总之,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 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 πJNO,PNO(SPJ)÷ πPNO(σ SNO='S1'(SPJ))
.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 Nhomakorabea统的区别:
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纪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 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n
m
校长 系 班
组装
数量
实体内部的多对多联系
.试给出一个实际部门的 E-R 图,要求有三个实体型,而且三个实体型具有多对多的联系。三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 和三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多对多的联系等价吗?为什么? 供应商
n
旅行社
n m
供 应
人数
p
m
组 团
人数
p
项目
零件
景点
游客
个实体型的多对多的定义:
若对实体集 E1, E2, E3„„En,存在对实体集中的 Ej(j=1,2, „„i-1,i+1, „„En)中给定的实体,可和 Ei 中 个实体相联系。反过来,对于实体 Ei 中给定的实体也只与 Ej(j=1,2, „„i-1,i+1, „„En)多个相联系,则称三 体型具有多对多的联系。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3、4、5页)答: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12页)答: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8、9、10页)答: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

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

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

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9、10、11页)答: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页)答: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7.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13页)、数据模型的作用、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14、15页)答: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库系统概论CH6(部分)习题解答.

数据库系统概论CH6(部分)习题解答.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第六章讲解关系数据理论。

这是关系数据库的又一个重点。

学习本章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理论方面的,本章用更加形式化的关系数据理论来描述和研究关系模型。

另一个是实践方面的,关系数据理论是我们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因此,人们也把关系数据理论中的规范化理论称为数据库设计理论,有的书把它放在数据库设计部分介绍以强调它对数据库设计的指导作用。

一、基本知识点本章讲解关系数据理论,内容理论性较强,分为基本要求部分(《概论》6.1~6.3)和高级部分《概论》6.4)。

前者是计算机大学本科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后者是研究生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

①需要了解的:什么是一个“不好”的数据库模式;什么是模式的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规范化理论的重要意义。

②需要牢固掌握的:关系的形式化定义;数据依赖的基本概念(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概念,码、候选码、外码的概念和定义,多值依赖的概念);范式的概念;从lNF 到4NF的定义;规范化的含义和作用。

③需要举一反三的:四个范式的理解与应用,各个级别范式中存在的问题(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和解决方法;能够根据应用语义,完整地写出关系模式的数据依赖集合,并能根据数据依赖分析某一个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

④难点:各个级别范式的关系及其证明。

二、习题解答和解析1.理解并给出下列术语的定义: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依赖、候选码、主码、外码、全码(All-key)、lNF、2NF、3NF、BCNF、多值依赖、4NF。

解析解答本题不能仅仅把《概论》上的定义写下来。

关键是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答函数依赖:设R(U)是一个关系模式,U是R的属性集合,X和Y是U的子集。

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同,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 式 分 解
6.3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1)

逻辑蕴含:对于满足一组函数依赖 F 的关系模 式R <U,F >,其任何一个关系r,若函数依赖 X→Y都成立, (即r中任意两元组t,s,若t[X] =s[X],则t[Y]=s[Y]),则称F逻辑蕴含X →Y
Sno
201101 201102
Sdept Mname Cname
A 1 3 3 7 9 B 4 5 4 3 1 C 2 6 6 8 0
问题

P195 2
S (S#,SN,SB,DN,C#,SA) C (C#,CS,DN,CNUM,CDATE) D (D#,DN,DA,DNUM) P (PN,DATE1,PA,PNUM)
SP(S#,PN,DATE2)
6.2.3 范式(1)
6.1 问题的提出(4)
一个好的关系模式: 信息保存量大 查询效率高 数据保存的异常现象(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 更新异常)少
6.1 问题的提出(3)

假设数据库运行了一段时间后,该表中存在如下数据
Sno
201101 201102 201102 201102 201101 201101
6.2.7 多值依赖(8)


多值依赖与函数依赖的区别
多值依赖的有效性与属性集的范围有关
若函数依赖X→Y在R(U)上成立,则对于任何
Y‘ Y均有X→Y’ 成立; 多值依赖X→→Y若在R(U)上成立,不能断言对于 任何Y' Y有X→→Y' 成立
6.2.8 4NF(1)

关系模式R<U,F>↔1NF,如果对于R的每个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6.1 问题的提出
6.2 规范化
6.3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6.1 问题的提出 (1)
关系模式由五部分组成,即它是一个五元组:
R(U, D, DOM, F)
R:
关系名 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U:
D:
F:
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
DOM: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 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6.1 问题的提出(2)
6.2.1 函数依赖(1)

定义6.1 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
X和Y是U的子集。
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
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 而在Y上的
属性值不等, 则称 “X函数确定Y” 或 “Y函数
依赖于X”,记作X→Y。
6.2.1 函数依赖(2)

例: Student(Sno, Sdept, Mname, Cname, Grade )

如果关系模式R↔BCNF,必定有R↔3NF
如果R↔3NF,且R只有一个候选码,则R必 属于BCNF。
6.2.6 BCNF(6)

BCNF的关系模式所具有的性质

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每个候选码

所有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每个不包含它的候选码
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码的任何一组属性

假定某大学存在如下事实: 1.一个学院有若干学生, 一个学生只属于一个学院;
⒉ 一个学院只有一名院长; ⒊ 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 每门课程有若干学 生选修;
⒋ 每个学生所学的每门课程都有一个成绩。
为了保持相关数据,特设计如下关系模式: Student(Sno, Sdept, Mname, Cname, Grade )
存在的函数依赖有:
sno →sdept
sno →mname
Sno,cname →grade
……
6.2.1 函数依赖(3)

在关系模式R(U)中,对于U的子集X和Y,
如果X→Y,但Y 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若X→Y,但Y X, 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问题:请以关系模式Student(Sno, Sdept, Mname,

即ns中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6.2.5 3NF(2)

拆分ns为两个关系模式,以消除传递函数依赖: SD(Sno, Sdept)
DM(Sdept, Mname)
其函数依赖图为: Sno Sdept Sdept Mname
SD
DM
6.2.5 3NF(3)

关系模式R<U,F> 中若不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 组Y及非主属性Z(Z Y), 使得X→Y,Y → X,
Y→Z,成立,则称R<U,F> ↔ 3NF。

问题:SL(Sno, Sdept, Sloc)最高属于第几范式?

DL(Sdept, Sloc)最高属于第几范式?
6.2.6 BC范式(BCNF)(1)

设关系模式R<U,F>↔1NF,如果对于R的每个函 数依赖X→Y,若Y不属于X,则X必含有候选码,那 么R↔BCNF。
参考书B 普通物理学 光学原理 物理习题集 普通物理学 光学原理 物理习题集 数学分析 微分方程 高等代数
6.2.7 多值依赖(3)

Teaching最高属于第几范式? Teaching的设计是否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 Teaching设计中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6.2.7 多值依赖(4)
6.2.4 2NF(1)

关系Student(Sno, Sdept, Mname, Cname,
Grade )的函数依赖图如下:
Sno Cname Grade
Sdept

Mname
Sdept和Mname部分依赖于码sno,cname
6.2.4 2NF(3)

若关系模式R↔1NF,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 函数依赖于R的码,则R↔2NF。 问题:关系模式SLC(Sno, Sdept, Sloc, Cno, Grade) 最高属于第几范式?
非平凡多值依赖X→→Y(Y X),X都含有码,
则R↔4NF。

如果R ↔ 4NF, 则R ↔ BCNF

不允许有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允许的非平凡多值依赖是函数依赖
6.2.8 4NF(2)

Teaching(C,T,B) ↔ 4NF
存在非平凡的多值依赖C→→T,且C不是码

用投影分解法把Teaching分解为如下两个关系
SC
C
T
TC
C
6.2.6 BCNF(4)

问题:假设有仓库管理关系表
StorehouseManage (仓库ID, 存储物品ID, 管
理员ID, 数量),每个仓库只有一个管理员且该
管理员只在一个仓库工作;一个仓库可以存储
多种物品。请问该关系模式最高满足第几范式?
6.2.6 BCNF(5)

3NF与BCNF的关系

6.2.4 2NF(2)
拆分关系模式student为两新关系模式,以消除 这些部分函数依赖 cc(Sno, Cname, Grade) ns(Sno, Sdept, Mname) 新函数依赖图为:

cc
Grade
ns
Sno
Sno
Cname
Sdept
Mname
6.2.5 3NF(1)
2NF关系模式ns(Sno, Sdept, Mname)中 存在函数依赖: ns Sdept Sno→Sdept Sdept→Sloc Sno Sno→Sloc Sloc

请以关系模式Student(Sno, Sdept, Mname,
Cname, Grade )为例,举例说明该模式中可能存
在的传递函数依赖。
6.2.2 码

设K为关系模式R<U,F>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合。若K

U,
则K称为R的一个侯选码(Candidate Key)。若关系模式R 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的一个做为主码(Primary

Y。
问题:请以关系模式SC(Sno, Cno, Cname,grade)为 例,举例说明其中可能存在的完全函数依赖依赖和 部分函数依赖
6.2.1 函数依赖(5)

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X→Y,Y→Z,且Y X,
Y→X,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注: 如果Y→X, 即X←→Y,则Z直接依赖于X。

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 X、
Y和Z是U的子集,并且Z=U-X-Y。关系模式
R(U)中多值依赖 X→→Y成立,当且仅当对R(U)
的任一关系r,给定的一对(x,z)值,有一组
Y的值,这组值仅仅决定于x值而与z值无关。
6.2.7 多值依赖(5)

关系模式WSC(仓库W,保管员S,商品C)
6.2 规范化

规范化理论通过分解关系模式来消除其中不合
适的数据依赖,以解决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
新异常和数据冗余问题。


数据依赖的类型
函数依赖 多值依赖 其他
6.2 规范化
6.2.1 函数依赖 6.2.2 码 6.2.3 范式 6.2.4 2NF
6.2.5 3NF
6.2.6 BCNF 6.2.7 多值依赖 6.2.8 4NF 6.2.9 规范化小结
6.2.7 多值依赖(1)

学校中某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讲授,他们使用相
同的一套参考书。每个教员可以讲授多门课程,
每种参考书可以供多门课程使用。
6.2.7 多值依赖(2)
为了记录课程、教员和参考书之间的关系,建立表Teaching
课程C 物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数学 数学 数学
教员T 李勇 李勇 李勇 王军 王军 王军 李勇 李勇 李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