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生产理论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第四章.生产论(答案)

第四章.生产论(答案)

第四章生产论一、选择题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A )。

A 生产函数;B生产可能性曲线; C 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

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AD )。

A AP是递减的;B AP为零;C MP为零;D MP为负。

3、如果是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A 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B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D 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5、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 )。

A 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B 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C 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D 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6、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素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 C )。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

A 产量提高了;B 成本增加了;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8、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 )。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D 上述都正确。

10、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 )。

A 增加10% ;B 减少10%;C 增加大于10%;D 增加小于10%。

04--第四章生产理论

04--第四章生产理论

比例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
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
的。
函数形式:
Q
min
L u
,
K v
4、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函数形式: Q AL K
如 果: 1 Q AL K1
K K L L Q A(L) (K )1 ( AL K1 )
规模报酬不变
三、短期与长期、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
MP<0, TP↓
2、TP曲线与AP曲线的关系
总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连线的 斜率,就是该总产量水平上的平均产量 。
AP曲线:是TP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值的轨迹。 因此,在过原点作TP曲线的切线,在该切点处达到 最高点,而后下降。
3、MP曲线与AP曲线的关系
MP与AP之间关系: (1)当MP>AP, AP递增 (2)当MP<AP, AP递减 (3)MP=AP, 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一、 生产与生产要素
1、生产——是厂商将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 创造产品的过程。 2、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生产要素的类型 (1)劳动(L) (2)土地(N) (3)资本(K) (4)企业家才能(E)
二、 生产函数
1、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
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阶段(Ⅲ):
边际产量为负。 即:AP>0>MP。
此阶段:边际产量为负 数,总产量和平均产 量均递减 。
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
第二阶段(Ⅱ): 即平均产量最高点
和边际产量零点(总产 量最大点)之间的区域 为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 区域。

生产与运作作业4答案

生产与运作作业4答案

一、单选题BABBB DBABB DAABC二、多项选择题1.BC2.BE3.ACD4.ABCE5.ABCDE6.ACE7.ABCDE8.ABC9.ABD 10.ABE 11.BCD三、简答题1.简述设备管理的发展(书185页)答;1.设备管理信息化。

2.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

3.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4.状态检测技术和故障争端技术的应用。

5从定期维修向预知维修转变。

2.简述定值管理的作用和要求。

(书215页)答:1.定值管理的作用:(1)有利于改善劳动环境。

(2)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3)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4)有利于安全。

(5)有利于降低消耗。

(6)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

(7)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

(8)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2.定置管理的具体要求:(1)在开展定置管理时要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围绕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来进行。

(2)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生产实际,企业实际,现场实际,技术、资金、职工水平实际,去开展定置管理。

(3)要把定置管理的活动落实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上来。

(4)在开展定置管理时要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绝不可搞铺张浪费,搞形式主义。

(5)要动员全体员工参加,形成人人关心,参与定置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开展活动时踏实、稳步前进,不刮风。

3.简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特征。

(书240页)答:1.需求的分化。

2.多元化的细分市场。

3.低成本与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4.产品开发周期短。

5.产品的生命周期短。

4.简述设备管理的内容。

(书182页)答:1.设备的合理规划决策、选型、设计、制造或购置。

2.设备的正确安装、适用于维护。

3.设备的检查与修理。

4.设备的跟新改造。

四、论述分析题1、试述生产现场管理的原则。

(书201页)考核知识点:对生产与运作现场管理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要展开分析)参考答案:(1)立足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原则;(2)追求经济效益的原则;(3)不断讲求创新的原则;(4)贯彻规范化的原则;(5)突出强调服务的原则。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生产性质分类,生产可分类为()。

A.加工装配型和流程型B.备货型和订货型C.物质生产型和劳动服务业型D.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2.评估物质型生产绩效的主要标准是()。

A.质量B.效益C.数量D.顾客满意3.将生产同一种产品(或部件、零件)所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设备,安置在同一个生产单元中,配备相应工种的工人,加工同一种产品(或部件、零件)。

这种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是()。

A.工艺专业化原则B.对象专业化原则C.成组加工单元原则D.品种原则4.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工序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若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零件的加工总周期为()。

A.110分B.115分C.125分D.200分5.工作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提高生产率B.减少人员投入C.工作方法的标准化D.降低劳动强度6.工作研究的步骤是()。

A.应先确定目标,再记录现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B.应先记录现行方法,通过分析提出新的方法,然后才能确定目标C.应先确定目标,然后即可提出新的方法,不必拘于现行方法D.应首先提出新的方法,然后再确定目标,并考虑如何应用于现实7.在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 ”的含义是()。

A.延迟B.搬运C.检验D.贮存8.散放于地上,需经装箱、抬起、装车才能运走的物料,其搬运方便系数为()。

A.0B.1C.3D.49.商品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产出可供销售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其计算的价格基准为()。

A.不变价格B.可比价格C.同业价格D.现行价格10.按生产法计算,净产值应等于()。

A.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B.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C.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D.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11.反映产品(零件)在各生产环节出产(或投入)的时间同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的期差标准,称为各生产环节的()。

生产与运营管理作业4答案

生产与运营管理作业4答案

生产与运营管理作业4答案题目11.1 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是由一组组织、企业、系统和活动所组成的,这些组织和企业通过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分销以及最终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相互联系。

供应链的关键要素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

1.2 供应链中的管理者需要面临的挑战有哪些?供应链管理者需要面临以下几个挑战:1.供需管理:如何保持供应和需求的平衡,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减少库存风险和成本。

2.交付时间:如何准确地预测交付时间,避免延迟和客户抱怨。

3.风险管理:如何管理供应链中的风险,包括原材料短缺、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等。

4.成本控制: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保持质量。

5.可持续性:如何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包括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1.3 供应链中的关键绩效指标有哪些?供应链中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1.供应商绩效:衡量供应商交货的及时性、质量和成本。

2.生产绩效:衡量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库存绩效:衡量库存水平和周转率。

4.交付绩效:衡量订单的及时交付率和准确率。

5.客户满意度:衡量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1.4 如何改进供应链绩效?改进供应链绩效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供应链流程:通过识别和消除流程中的瓶颈和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

2.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和协同性: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3.供应链的合作与合作: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优化供应链。

4.使用供应链优化工具和技术:如物流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和预测工具等,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

题目22.1 什么是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指基于市场需求和可用资源,制定生产活动的时间表和数量。

生产计划依赖于销售预测数据、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能力等信息。

2.2 生产计划的目标是什么?生产计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平衡: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订单延迟等问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4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4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4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4单项选择题第1题工作场所的噪声强度用()度量。

A、杜比B、距离C、分贝D、英尺烛光答案:C第2题工作研究遵循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

A、购买先进技术装备B、提高劳动强度C、内涵D、进行基础建设答案:C第3题用于购买新设备所支出的资金或投资的成本,称之为:A、资金成本B、设备折旧C、机会成本D、材料成本答案:A第4题企业的生产、服务系统,可以认为是资源的:A、消耗补偿系统B、供应消耗系统C、价值创造系统D、投入转换系统答案:D第5题长期生产计划的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进行生产能力决策和()。

A、规定企业每月生产品种、质量等指标B、对生产任务做统筹安排C、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D、制库存水平答案:C第6题以销定产的原则实质上是:A、以需定产B、以产定需C、先进先出D、先进后出答案:A第7题要降低安全在制品库存,应该:A、制仃更周密的生产作业计划B、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变异性C、加大每批产品的生产数量D、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冗员答案:B第8题下列哪种情况不采用临时看板:A、生产中出现次品B、临时加班C、向协作厂取货D、临时任务答案:C第9题实践表明,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实际的生产提前期一般()真正用于加工产品(零件)的时间。

A、小于B、等于C、大于D、大大超过答案:D第10题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A、品种单一的大批量生产B、成批定期轮番生产C、品种多的单件小批生产D、大批量标准件生产答案:A多项选择题第11题有关工艺专业化,下列正确的说法有:A、按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B、在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C、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同种工艺方法的加工或同种功能D、工艺过程是封闭的E、它代表了现代生产过程组织的大趋势答案:A|B|C第12题库存的形态主要包括:A、原、辅材料B、外协件C、在制品D、产成品E、外购件答案:A|C|D|E第13题生产计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第四章生产理论第四章生产理论习题一、概念问题:1.厂商2.交易成本3.生产函数4.短期和长期5.总产量6.平均产量7.边际产量8.边际产量递减定律9。

同等生产线10.11.12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二、多项选择题:1、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不确定2、当apl为正但递减时,mpl是()a.递减b.负的c.零d.上述任何一种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种是()。

a、只要总产出增加,边际产出就必须为正;b、只要边际产出减少,总产出也会减少。

C.随着某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边际产出的下降必须先于平均产出;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规模报酬递减是由边际报酬递减定律引起的;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

c.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规模报酬递减引起的;d.边际收益递减是由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

5.如果横轴代表劳动力L,纵轴代表资本K,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a.pl/PKB.-pl/pkc。

pk/pld.-pk/pl6、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中,等产量曲线()a、凸出原点B。

斜率为负C。

它不能与D相交。

以上是正确的7。

等屈服线指的是这条曲线上的点()。

a.为生产相同产量而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相同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各种输入因素的组合可以产生相同的输出。

8、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

a.应增加成本支出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应减少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9、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a.增加成本b.保持原成本不变c.减少成本d.以上都不正确10.等成本线的平行向外移动表示()。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4-推荐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4-推荐下载
第 8 题 下列哪种情况不采用临时看板:
A、生产中出现次品 B、临时加班 C、向协作厂取货 D、临时任务 答案:C
第 9 题 实践表明,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实际的生产提前期一般( )真正用于加工产品(零件)的 时间。
A、小于 B、等于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4章 生产理论作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A 3.B 4.B 5.B 6.D
7.B 8.A 9.B 10.D 11.C 12.D
二、多项选择
1.ABCE 2.AD 3.ABCDE 4.AB 5.ACD
三、
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
的边际产量。我们知道,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
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
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使总
产量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
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用权
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
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权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同样,厂商了不会在资本的第一、三阶
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
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厂商将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由MP
L/PL=MPK/PK
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

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
(3)如果P
K
=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因而他将在劳动的

第二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
L为最大且MPK=0);如果PL
=0,厂商将在资本的第二阶

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
K为最大且MPL=0);如果PL=PK,厂商将在第二阶段内MPL

MP
K曲线的交点上进行生产(由生产者均衡条件MPL/MPK=PL/PK,当PL=PK时,MPL=MPK
)。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
代替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
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之
所以出现递减趋势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首先,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条件
下,随着一种要素的增加,另一种要素会减少。其次,增加投入的边际产量递减,而减少的
那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递增。第三,一种要素对另一外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其本身的边际
产量成正比,而与另外要素的边际产量成反比。综合上述三个方面,会得出边际技术替代率
递减的结论。
2

四、
1. 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40人
2.最优的要素组合为:L=3,K=20.5

五、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3. 1)
TPL=20L-0.5L2-50,APL=TPL/L=20-0.5L-50/L,MPL=dTPL/dL=20-L
2)
TPL最大时,L=20;APL最大时,L=10;MPL最大时,L
=0

3)
APL=MP
L
=10

4. 1)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满足
Q=L=4K,所以:L=32,K
=8

2)
C
min
=325

5. 1)由最优要素组合均衡条件LLKKMPPMPP=,求得K和L之间的关系即为扩展线方程。
K
=(2PL/PK)L;K =(PL/PK)1/2L;K =(PL/2PK)L;K = 3L
2)由扩展线方程和生产函数联立求解。
L=200/41/3,K=400/41/3;L=2000,K=2000;L
=10

×2
1/3,K=5×21/3
;L=1000,K=1000/3

6. 1)因为
α+β
=1,属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

2)因为
dMPL/dL < 0,dMPk/dK < 0,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和资本的边际产量MP
k
都是递

减的,所以,该生产函数在短期生产中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8.

:::1000,10002)800,2400LKMPMPLKCLKQLKCωγωγ=+=======1)由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等成本线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