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年代2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绪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一、上古期(3世纪前):孕育期体裁:诗:《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文:《甲骨卜辞》(商)最早的散文小说:神话和寓言是小说的因子戏剧:《楚辞·九歌》中孕育戏剧思想:儒: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道: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第一段:先秦文学文史(《战国策》《论语》《左传》)哲(《庄子》《荀子》《孟子》)不分诗乐舞不分第二段:秦汉文学吕不韦《吕氏春秋》、李斯《谏逐客书》、刘勰《秦世不文》风尚:铺张扬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汉赋》诗歌方面:《乐府诗》从《诗经》发展而来现实主义形式:五言诗代替四言诗成为中国诗歌的新形式二、中古期:魏晋(3世纪)—明中叶(16世纪)成熟期成熟的原因:(1)魏晋文学开始了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不再依附于史学、哲学,而成为具备独立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自觉的追求,文学的审美个性、骈文。

(2)各类文学体裁得到成熟,如诗、词、曲①小说:魏晋时期的志人(《世说新语》)志怪(干宝《搜神记》)(雏形)②唐传奇代表小说的成熟,如《莺莺传》文言短篇小说③宋元话本(开拓期)—明(《三国演义》《水浒传》)④文学传媒:印刷术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一些新形式第三段:魏晋—中唐1、诗歌:五言、七言的繁荣期,魏:建安风骨成为一种典范唐:盛唐气象2、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其内部成员相互切磋,提高文学技巧,如齐梁时的萧统。

萧纲的“格律诗”第四段:中唐—宋末文:中唐的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改革,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实现的改革,确立了此后文学的语言和文体模式诗:中唐:白居易:原白诗派韩愈:韩孟诗派:险怪孟郊贾岛:郊寒岛瘦李贺(“诗鬼”):写鬼怪、死亡李商隐:朦胧诗宋:以文学、才学:议论为诗(严羽《沧浪诗话》)词:白居易—五代词西蜀:花间词:温庭筠南唐:宋词:李清照第五段:元初—明中叶特点:叙事性:文学开始占主导地位创作主体;地位低下,走向社会下层进行通俗文学的创作,使元曲走向繁荣。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中国文学史分期一中国文学史分期:1、中国古典文学史:(先秦至1840)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东汉建安年代至隋统一)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644至1840)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1840至1949)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至今)二、各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和现象(一)先秦文学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①、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②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①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②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等③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

④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二)秦汉文学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2)文学创作的兴盛(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

乐府诗长于叙事,五言、杂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

(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

评价“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本书的第三章第二节曾描述了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实际上,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与这种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也是十分吻合的。

从时间段的分布看,20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大致上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20世纪前半叶属于草创期。

早在1897年,邱炜萲就曾作《金圣叹批小说说》一文,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进行过研究。

1903--1904年,《新小说》一、二卷刊载的《小说丛话》中所录的平子、侠人、定一等人有关小说评点的论述,也涉及到金圣叹的小说评点、《红楼梦》评论等。

如侠人就曾指出:“评《红楼梦》者十馀家,支离灭裂,无一能见其真相”,对旧式《红楼梦》评点给予了批评。

1904年,王国维撰《红楼梦评论》。

该文在“红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上可谓是石破天惊。

这篇专论虽然并非专论古代小说理论,但它一扫旧式红学评点家零星、随意的评点方式以及索隐派的牵强附会,以叔本华的悲观论哲学为底里,从美学、伦理学等角度系统地探讨了《红楼梦》的主题与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旧式小说评点与新的小说研究之间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旧小说研究方法之间的一个界碑,具有极重的方法论份量,对整个20世纪的小说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思维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与王国维侧重于从美学、哲学的角度来进行小说研究不同的是,胡适的《水浒传考证》则开启了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的历史考辨这一理路。

胡适对金圣叹式的小说评点绝无好感,认定此类发掘“微言大义”且带“八股选家气”的批评毫无意义,故而撰《〈水浒传〉考证》以扫荡之,其中既有重建学术规范之意,而他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封建内容的指斥,则又深深烙上了“五四”的特殊时代印记。

与王、胡等人在小说研究上的首开研究风气或研究理路有别的是,一些批评史大家如方孝岳、朱东润等人,则在自己的批评史著述中对金圣叹等古代小说评点家加以介绍,并将之纳入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观照。

十大中国文学名著排行榜

十大中国文学名著排行榜
2、《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经典桥段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 骨精。
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 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经典桥段有煮酒论英雄、桃园三结义、败走华容道、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6、《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多谈狐、仙、鬼、 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7、《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 现实生活的范例。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 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方取经的故事,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佛。 .5《儒林外史》 十大中国文学名著排行榜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有哪些 作者:吴敬梓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别称:暂无 知名人物:范进、周进等 作品简介: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内多名进士,他考取秀才之后不善治理升级,非常的挥霍,后生活 潦倒靠朋友卖文和接济。儒林外史主要描写了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诸多儒生故事,反映了当时的败坏的世俗风气,是一部 典型的讽刺小说。 .6《聊斋志异》 十大中国文学名著排行榜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有哪些 作者:蒲松龄 创作年代:清朝 作品别称:鬼狐传、聊斋 知名人物:花姑子、婴宁、聂小倩、辛十四娘等 作品简介:谈到聊斋大家都不会陌生,聊斋是由许多短篇小说组成的,很有有名的故事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或是电视剧,有 倩女幽魂、辛十四娘、花姑子等等。主要描写了花妖狐魅与人的恋爱,这当中体现出了强烈的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而且也表 达了作者理想中的爱情。 .7《西厢记》 十大中国文学名著排行榜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有哪些 作者:王实甫 创作年代:元朝 作品别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主要人物:崔莺莺、张君瑞 作品简介:西厢记被清朝金圣叹评为第六才子书之一。西厢记这本书在歌颂爱情为基础的结合上,还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 的联姻方式,整本书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红楼梦还曾经提到这本书,是宝玉和黛玉一起偷着看的,因为在当时这样 的书。 .8《老残游记》 十大中国文学名著排行榜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有哪些 作者:刘鹗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别称:暂无 主要人物;郎中老残 作品简介:作者刘鹗是清末的小说家,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是他的代表作品。本书主要以走方郎中老残的 游历生活为主,描写了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老残是一个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的 人。 .9《桃花扇》 十大中国文学名著排行榜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有哪些

中国1917年至今的小说发展史

中国1917年至今的小说发展史

中国1917年至今的小说发展史中国文学在经历了清末民初的现代化发生期以后,由五四文学革命起进入1917---1949年得30年迅速发展期。

在这一时期内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继续存在,但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文学的现代化进程逐渐的被扬弃、整合。

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一、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受各种文艺思潮与艺术方法影响的作家们,显示出不同的创作倾向,相近者聚集成文学社团,创办体现自己追求的文艺刊物。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1933年,《学衡》停刊。

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

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判断题中国史部分

判断题中国史部分

中国史部分历史题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判断题1.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都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民主vs专制)2.兴中会与同盟会这两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兴中会不是资产阶级政党)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正确5.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新中国而非中国)6.梁启超总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出自黄宗羲。

(黄宗羲改为顾炎武)7.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正确)8.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正确)9.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思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建立民国才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以及核心)10. 邓小平理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1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天理”的理解无本质的差别。

(正确,核心都是“理”)1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因素)13.沈从文说:“服饰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符号。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产生了中山装和改良旗袍。

(正确)1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汉语言文学史述

汉语言文学史述

汉语言文学史述汉语言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自古至今,汉语言文学孕育了无数经典之作,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和风格,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本文将以年代为线索,对汉语言文学的历史进行述说,带领读者一同探寻中国文学的辉煌篇章。

1. 先秦时期:实砚为诗歌之魂先秦时期,是汉语言文学的孕育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献记载很少,但仍有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气势磅礴的《周南》,情感细腻的《关雎》,以及深情厚意的《离骚》等。

这些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形式,直抒胸臆,讴歌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感情。

2. 秦汉时期:骈文绽放,散文初露锋芒秦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当时人们的文学创作主题逐渐扩展,并开始有了对其他文学形式的尝试。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楚辞》,它是屈原的作品集,以其形式多样、情感丰富而闻名。

同时,汉朝的文学作品也开始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以及刘向的《说文解字》。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3. 魏晋南北朝:诗人的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众多才子佳人相继涌现,创作出了许多的经典之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乐府诗集》,它是一部集民歌、篇什、古乐府等各种诗体的选集,其中包含了《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此外,在这个时期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4. 唐宋时期:诗词绝佳,开启汉语言文学巅峰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被后世称为“诗圣”的大师,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静夜思》。

他们以其浪漫主义、豪放派的风格,为中国诗歌开辟了新境界。

而宋朝时期,以苏轼、柳永为代表的文人墨客,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

五 、明代小说
《喻世明言》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短篇小说 拟话本 即明代文人模仿 话本体制、形式 创作的小说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三言 (冯梦龙, 字犹龙,又字 子龙,墨憨斋 主人)吴下三 冯,冯梦桂, 冯梦熊 二拍(凌蒙初, 又名凌波,字 玄房,号初成, 别号空观主人)
《二刻拍案惊奇》
-------
“创造社” :走上另一条创作道路,其中郁达夫成就最
高,代表作《沉沦》
“左联” :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体现了中国
现代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艺术的成 熟程度,是这一时期最出色的创作成果。 丁玲、张天翼、柔石、沙汀、艾芜、萧 军等也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 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 《骆驼祥子》;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 文的《边城》。
其他:
抗 战 时 期
沦陷区和国统区小说创作闪耀出光彩,张天 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淘金记》,艾 芜的 《山野》,茅盾的《腐蚀》,老舍的 《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等,从各个 不同的侧面揭露了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在 抗战根据地和解放区,作家深入生活,创作 出的中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广大农村天翻地覆的变革,着力刻画工农兵 新人形象,著名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 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 小说集《白洋淀纪事》等。
结构:《儒林外史》有明确的中心主题,有大致清楚时间 线索,但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连环套(它首先时 科举大力抨击,所触及到一个意义的问题是:只有摆脱政 治权力的体制,人们才可能保持自身的人格尊严。) 写法:《儒林外史》具有写实性,有不少夸张和漫画的成 份,完全排除传奇色彩,语言是高度纯熟的白话文。简炼、 准确、生动、传神。 评价:它的出现,标志了中国小说艺术的大发展,出于对 社会的真切认识,包含了一种忧患之心。《儒林外史》体 现了讽刺小说的最高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
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 则 不中的者,何也?若羿也,喜惧为之灾, 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
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PART 2
中国古代小说萌芽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 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 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
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
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 是巨大的。所以说,魏晋南北朝为小说的萌芽期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比起神话 小说、寓言故事等,志怪小说与如今我们观念里的小说更像。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志怪小说;搜神记 聊斋志异等 魏晋志怪小说中,《搜神记》是保存最多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作者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两晋之际的史学 名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搜神 记》序中,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同时亦有保存遗闻
当时的政治昌明、文化发达以及科举“行卷”、“温卷”之风有直接关系。
PART 4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期和繁荣期:宋元明清
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
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 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 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 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
四大名著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是中国小说中反映时代最深刻的作品,它表现出任何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空前绝后的思想 深度和哲学追求。小说通过描写贾府在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败、经济上的崩溃、子弟的一代不如 一代,预示着旧的制度必将走向没落的趋势。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是一部以神怪为主角的幻想喜剧,记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 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皆成正果。在这个大间架中,无数的天仙地灵、妖魔鬼怪都围绕着唐僧师徒 进进出出,打打杀杀,哭哭笑笑,生生死死。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合了水泊梁山 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贯穿小说始终的,是一种在特 殊历史环境下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报国”思想,和具有浓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义精神。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 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 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中国古代小说产生的年代
组员:吴庚玲 叶滕泽 罗一鸣 洪梓豪 李登平 邓晓峰
CONTENTS 目录
01 02 03 04
发源时期 萌芽期 形成期 发展期 繁荣期
PART 1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期:先秦两汉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 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 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 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 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2.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 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 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 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 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 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 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 明历史。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 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 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 3.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
神话小说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 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 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
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 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 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PART 3
中国古代小说形成期:唐朝
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 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 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 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 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人小说,仅《太平广记》一书收录的单篇就有 四十余篇,专集四十余部,约在千篇之数,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传奇,一为 志怪。唐人小说繁荣发达的原因,除对童年小说创作经验的继承发展外,与
明清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 小说两大类。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 ﹐又可概分为五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 情小说、英雄传奇小说和公案小说等。
在这个时期,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正式产生了。 《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水浒传》。四大名著其中有写实记事,但也 有虚幻想象。比如西游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妖魔鬼怪,给予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并且师 徒四人的非凡勇气也给我们很大鼓励。小说描 写细腻。也让我们沉浸其中。
THANK YOU!
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
话》。 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 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
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 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 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 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 展到顶峰,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 (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 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 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