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概论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概论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概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行原理;2. 掌握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特性和相互关系;3. 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4. 掌握电力系统的简单分析和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基本问题;2. 能够正确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进行电力系统参数的测量与计算;3. 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力系统概论,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电力系统专业知识了解较少。

因此,课程目标需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关键知识点。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课后阅读,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运行原理以及相关设备的功能和特性;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上机实践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电力系统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介绍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分类及运行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力系统设备:讲解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设备及其功能,特性,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力系统参数:学习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包括阻抗、导纳、功率、电压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力系统分析: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概论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概论
•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 功能的机械与微电子要素组成的有 机整体,具有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 功能。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要求 系统能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进行某种处理,输出所需要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
三大“目的功能”
1。变换功能 2。传递功能 3。储存功能
系统的目的功能
系统内部功能
• 主功能 • 动力功能 • 检测功能 • 控制功能 • 构造功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介绍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 第三章。检测系统设计* 第四章。驱动系统设计 第五章。接口技术 第六章。控制系统设计* 第七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典型实例
(机器人)
参考书
• 郑堤 等主编。 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 李成华 等主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刘杰 等主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与产品设计(冶金工业
是由日本人通过截取英文机械学(Mechanics) 的词头和电子学(Electronics)的词尾组合在 一起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英文名词.这一名 词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的<机械设计>杂志副 刊上,后来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而被广泛引 用
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 究所>>于1981年提出的解释:“机 电一体化乃是机械的主功能、动 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 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 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 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 直到70年代初,日本人对机电一体化的 长期实践和最新应用成果加以系统的概 括和总结,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机电 一体化概念。此后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 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 得机电结合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 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因而在以机械工 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中引发了一场大规模 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概述(ppt 62页)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概述(ppt 62页)

图 单线制
4.并联连接
各用电设备均采用并联, 汽车上的两个电源(蓄电 池与发电机)之间以及所 有用电设备之间,都是正 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 并联连接。
由于采用并联连接,所 以汽车在使用中,当某一 支路用电设备损坏时,并 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设备 的正常工作。
图 用电设备并联
5.负极搭铁
采用单线制时,蓄电池一个电 极需接至车架或车身上,俗称 “搭铁”。蓄电池的负极接车 架或车身称之为负极搭铁;蓄 电池的正极接车架或车身称之 为正极搭铁。负极搭铁对车架 或车身金属的化学腐蚀较轻, 对无线电干扰小。我国标准规 定汽车线路统一采用负极搭铁。
(5)辅助电器系统--舒适与安全
用来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和舒适的乘坐环境。主要包括挡风窗玻璃 及洗涤刮水器、电动车窗、电动座椅、后 视镜、空调装置、音响设备、卫星导航和 定位系统及防盗装置。
3.汽车电气线路
现代汽车电气线路主要包括中央控制盒、 保险装置、继电器、电线束及插接件、电路 开关等,电路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汽车电子的发展方向
安全,环保,节能 传感器不断提高,数量增加 处理器升级换代 汽车系统升压 数据总线应用日益普及 智能汽车,智能交通ITS开始应用 嵌入式软件,硬件的设计开发 新技术在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
1.2 汽车电气技术概述
现代电气设备种类及数量繁多,但总的来 说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电源、用电设备、 汽车电气线路。
(21世纪后)丰田普锐斯 电动轿车
(80年代)大众帕萨 特新领驭
(70年代)奥迪轿车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组成
蓄电池 电子电火
发电机
保险丝盒
起动机
后窗加热除霜
前小灯

第一章 VLSI设计概论

第一章 VLSI设计概论

2011-02-26
VLSI设计
28
28
1.3 今天的IC
半导体业的发展速度 1978年巴黎飞到纽约 的机票价格为900美 元,需要飞7个小时。 如果航空业的发展速度 和半导体业一样的话, 那么今天只需花费1个 便士,不到1秒钟即可 到达!
2011-02-26
VLSI设计
29
29
1.3 今天的IC
2011-02-26
VLSI设计
41
41
1.5 VLSI设计
VLSI设计过程
4、电路设计(Circuit Design) 电路设计是将逻辑设计表达式转换成电路实现。 5、物理设计(Physical Design or Layout Design) 物理设计或称版图设计是VLSI设计中最费时的一步。 它要将电路设计中的每一个元器件包括晶体管、电阻、 电容、电感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线转换成集成电路制造 所需要的版图信息。 6、设计验证(Design Verification) 在版图设计完成以后,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是版图验 证。主要包括:设计规则检查(DRC)、版图的电路提取 (NE)、电学规则检查(ERC)和寄生参数提取(RPE)。
晶体管的成本
目前制造1个晶体管 的成本大约与在1张 报纸上印制1个字母 的成本相当!
2011-02-26
VLSI设计
30
30
1.3 今天的IC
IC是整个信息产业的火车头
2011-02-26
VLSI设计
31
31
本章纲要
1 2 3 4 5 IC的概念 IC的发展 今天的IC 现代IC设计的特点 VLSI设计
2011-02-26
VLSI设计
35
35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01_概论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01_概论

第一章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为处理其内部或外部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的工作过程,是指(C)。

A.实物流或商品流 B.资金流 C.事务流 D.信息流2.通过Internet或电子数据交换(EDI)进行的交易活动,是指(B)。

A.广义电子商务 B,狭义电子商务C.广义电子商务系统D.狭义电子商务系统3.支持商务活动的电子技术手段的集合,是指(C)。

A.广义电子商务 B,狭义电子商务C.广义电子商务系统D.狭义电子商务系统4.(B)是指系统内各元素之间存在的物理或逻辑关系的集合。

A.系统功能B.系统结构C.系统环境D.系统的边界5.(B)是在一个数据文件中按指定的数据项将所有数据进行分类。

A.计算 B.分组 C.排序 D.转换6.(C)是一种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使用其数据及模型来解决非结构化的问题。

A.管理信息系统B.电子数据处理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D.电子商务系统7.1998年,(A)公司首先提出所谓“三层结构”电子商务系统的概念。

A.SUNB.IBMC.BEAD.HP8.(A)是指基于UN/EDIFACT标准的各类国际商贸业务中的电子单证报文数据交互系统。

A.国际电子商务系统B.普通电子商务系统C.电子银行系统D.支持交易前的系统9.电子商务系统由企业内部自有的信息主管部门或者技术人员为主建造,是指(A)。

A.自主开发B.外包C.租用D.面向对象方法10.(B)阶段明确系统的功能和逻辑结构,确定系统实现的方式和方法。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开发集成D.运行维护二.多选题1、商务活动的实体之间存在的流的形式有(ABCD)A.实物流和商品流B.资金流C.事务流D.信息流2、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有(ABCD)A.扩大交易双方的商业机会B.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可定制的服务C.为生产商提供可视化的供应链D.在商务链中创造新的商业机会3、按发生交易的双方的互相关系划分,可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ABCD)A.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D.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4、电子商务系统兴起的主要原因包括(ABC)A.全球区域贸易发展是电子商务系统产生的内在动力B.EDP和MIS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C.Internet和EDI为电子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D.网络支付与结算的发展5、从贸易业务的性质来分类,电子商务系统可分为(ABC)A.国际电子商务系统B.普通电子商务系统C.电子银行系统D.支持交易前的系统6、通常商贸事务操作过程包括的阶段(ABCD)A.交易前的准备B.贸易磋商过程C.实务操作阶段D.支付与执行阶段7、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包括(ABC)A.自主开发B.外包C.租用D.面向对象方法8、从商贸业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分类,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分为(ABD)A.支持交易前的电子商务系统B.支持交易过程中的电子商务系统C.国际电子商务系统D.支持交易后的电子商务系统9、系统的组成包括(ABD)A.输入B.处理C.结构D.输出10、电子商务系统发展的第三阶段呈现的特点包括(ABD)A.系统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形成的一个整体B.电子商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呈现出清晰的层析结构C.没有将资金、商务及信息集成在一起D.CA中心、支付网关的建立是在线交易具备了安全的环境三、判断题1、参与商务活动的实体之间是通过有形的商品或无形的商品(如服务、信息)等联系在一起。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3、以自顶向下方法为主导,并结合使用自底 向上的方法
近代的系统设计中,为了实现设计重 用以及对系统进行模块化测试,通常采用 以自顶向下方法为主导,并结合使用自底 向上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保证实现系统 化的、清晰易懂的以及可靠性高、可维护 性好的设计,又能减少设计的重复劳动, 提高设计生产率。
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电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设计概论
一、电子系统的定义
系统:由两个以上各不相同且互相联系、互 相制约的单元组成的、在给定环境下能够 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在功能与结构上具有综合 性、层次性和复杂性。
电子系统 : 通常将由电子元器件或部件组成 的能够产生、传输或处理电信号及信息的 客观实体称为电子系统。
规格); ⑤系统的操作使用说明; ⑥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等。
➢ 2.可靠性高。 ➢ 3.电路尽量简单,力争成本低。 ➢ 4.性能价格比高。 ➢ 5.集成度高。(尽量启用IC块或大规模IC块)
➢ 6.电磁兼容性好(抗干扰,抗污染) 。 ➢ 7.生产工艺简单。 ➢ 8.调试简易。 ➢ 9.操作简易。
1、自顶向下法
根据原始设计指标或用户的需求,将 系统的功能(或行为)全面、准确地描述 出来,也即将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全面、 准确地描述出来,然后进行子系统级设计。 完成子系统的划分、定义和互连后,设计 或者选用一些部件去组成实现既定功能的 子系统。
自顶向下法优点
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正确性和完备性原则 (2)模块化、结构化原则 (3)问题不下放原则 (4)高层主导原则 (5)直观性、清晰性原则
2、自底向上法
根据要实现的系统的各个功能的要求, 首先从现有的可用的元件中选出合用的, 设计成一个个的部件,当一个部件不能直 接实现系统的某个功能时,就需要设计由 多个部件组成的子系统去实现该功能,上 述过程一直进行到系统所要求的全部功能 都实现为止。

电子科大微机电系统(MEMS)概论课件 第一章

电子科大微机电系统(MEMS)概论课件 第一章

力学
流体
声学
传热学 光学
MEMS
电/磁学
生物学
化学
量子力学
一、MEMS的形成与发展
1、MEMS的形成基础
与机械电子学的关系
• 基本组成相同 • 不是简单的提升
定子
转子
扭矩传 递齿轮
LIGA工艺生成的微马达
MEMS系统框图
MEMS的组成要素:微型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控制电路、通 信系统、微电子电源
Electron Devices ED-35
724–30
旋转式静电微电机 Rotary Electrostatic Micromotor
Fan Long-Shen, Tai Yu-Chong and
Muller R S 1989 IC-processed
Aelcetcutarotostrasti2c0m4i1c–r7omotors Sensors
阻量 =势能变化 / 速度、电流或流量的变化 容量 =质量或位移变化/ 势能变化 惯量 =势能变化/ 流量(速度或电流)每秒的变化
三、MEMS的制造方法概述
MEMS与IC工艺追求不同 • 从二维到“假三维” 、 “真三维” • 以IC平台发展起来为主,非IC工艺日渐丰富
三、MEMS的制造方法概述
5)IC器件主要是电信号,而MEMS器件有机械、光、电、多种信号;
6)IC主要是表面加工工艺,而MEMS有多种加工工艺;
7)IC主要是半导体材料,而MEMS有多种加工材料。
机械学 机械功能
(输入/输出 )
•“系统Systems”——结构,设备,系统水平
MEMS——21世纪微型化的前沿技术
2、MEMS的特点
微型机械 VS 普通机械

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论

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论

续上页
2.TT系统 其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各自PE线 单独接地。 优点:不存在TN系统中的故障蔓延现象。 缺点:须装设高灵敏的接地故障保护电器。
A 电源 B C N 负荷
三相设备
RB RA
单相设备 外露可导电部分
外露可导电部分
1.3.4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电力系统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按接地电流大小又分为经高电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论
§1.1电力系统和供配电系统概述 §1.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1.3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1.4电能质量指标 §1.5电力负荷 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1.1电力系统和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由于电能不仅便于 输送和分配,易于转换为其它的能源,而且便于控制、 管理和调度,易于实现自动化。因此,电能已广泛应用 于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绝大 多数电能都由电力系统中发电厂提供,电力工业已成 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得到迅猛发展。到2011年 底,我国发电机装机容量达105 576万千瓦,居世界第2 位,发电量达46928亿度,居世界第1位。参考链接 /news/201211/CFB3F81AFE201FA9E040080A7DC9391C.html
电气安全
电能质量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唐志平主编. 供电工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翁同安主编. 供电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刘介才编著. 工厂供电. 机械工业出版社.
雍静主编. 供配电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 工业与民用配 电设计手册(第3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语音存储、 数字化语音存储、回放系统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构成
在上述系统中,模拟电路的作用是 将经传感器转换得到的微弱的电信号放 大,数字电路的作用是将模拟的信号数 字化,而处理器电路则对数字信号进行 存储、回放和处理。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的设计的应用: 电子系统的设计的应用:
工业控制和测量设备; 工业控制和测量设备; 通讯设备和系统; 通讯设备和系统; 消费类电子产品; 消费类电子产品;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 医疗电子;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设计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流程: • 设计输入; 设计输入; • 设计验证; 设计验证; • 设计输出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设计
使用EDA工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工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 工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器件的理想模型与实际的器件有一定的差距, 器件的理想模型与实际的器件有一定的差距, 在使用EDA EDA工具时可根据厂商提供的参数建立正 在使用EDA工具时可根据厂商提供的参数建立正 确的器件模型。 确的器件模型。 • 电阻、电容的标称值与实际误差。 电阻、电容的标称值与实际误差。 • 数字电路中,器件的速度。 数字电路中,器件的速度。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电路方案的提出与验证; 电路方案的提出与验证; 方案的实施; 方案的实施; 方案的修改。 方案的修改。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系统的体积越 做越小,但其复杂程度却大大提高, 做越小,但其复杂程度却大大提高,为了成功 地设计一个电子系统, 地设计一个电子系统,必须采用有效的设计方 目前大多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 法,目前大多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即将一 个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个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每个层次定义不 同的功能模块,然后再对其进行设计。 同的功能模块,然后再对其进行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2010年11月30日 年 月 日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构成 系统设计的流程 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指由电子元件或部件相组成的, 电子系统指由电子元件或部件相组成的, 能产生、传输、处理电信号及信息的系统。 能产生、传输、处理电信号及信息的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系统的实现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系统的实现方法、 设计的手段、测试方法、 设计的手段、测试方法、应用领域等有了很 大的进展。 大的进展。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构成
现代电子系统的组成: 现代电子系统的组成: • 模拟子系统; 模拟子系统; • 数字子系统; 数字子系统; • 处理器子系统; 处理器子系统; • 电源电路子系统; 电源电路子系统;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系统设计的流程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系统设计的流程
系统设计的流程: 系统设计的流程:
• 制定系统的实现方案,对实现的系统画出必要的功能框图; 制定系统的实现方案, • 对电路作必要的计算,画出详细电路原理图,如采用CPU或 对电路作必要的计算,画出详细电路原理图,如采用CPU CPU或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设计
EDA工具的应用: 工具的应用: 工具的应用 • 模拟电路设计软件; 模拟电路设计软件; • 数字电路设计软件; 数字电路设计软件; •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软件;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软件; • 集成电路设计软件; 集成电路设计软件; • 系统设计模拟和仿真工具; 系统设计模拟和仿真工具; • 设计验证; 设计验证; • 设计输出 • 设计输入; 设计输入;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构成 系统设计的流程 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的构成: • 电子系统的子系统类型; 电子系统的子系统类型; • 电子系统的硬件实现形式。 电子系统的硬件实现形式。
DSP,画出程序流程图; DSP,
• 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印刷电路板,设计出完整的程序,并制 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印刷电路板,设计出完整的程序,
作具体的电子系统;
• 对系统进行测试; 对系统进行测试; • 对系统修改; 对系统修改;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构成 系统设计的流程
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人员应注意积累各模块 电路和程序, 电路和程序,可以大大地缩短新项目开发 周期; 周期; 丰富的电子系统开发经验会很大程度 的提高开发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提高开发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 题的深度。 题的深度。
集散系统: 集散系统: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车载导航系统: 车载导航系统: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 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构成 系统设计的流程 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系统设计的流程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系统设计的流程
电子系统设计的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一种方法是按照书本所学和手头的工 具书中的例题设计产品; 具书中的例题设计产品; 另一种是在通晓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按 最新的器件条件、开发工具、技术支持, 最新的器件条件、开发工具、技术支持, 加工工艺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系统设 计
• 不存在冗余部分,因而可将硬件成本将至最低; 不存在冗余部分,因而可将硬件成本将至最低; • 功能不能随意更改,没有通用性,设计周期较长; 功能不能随意更改,没有通用性,设计周期较长; • 设计周期、设计成本是实际专用系统的关键; 设计周期、设计成本是实际专用系统的关键; • 硬件设计采用一定的余量,其功能通过软件编程的 硬件设计采用一定的余量, 方法设定, 方法设定,在系统需对功能升级时通过更改软件来实 现。
电子系统的硬件实现形式: 电子系统的硬件实现形式: 专用系统: 专用系统:为特定的功能专门设计的系统 • 印制电路板电路 • 专用集成电路(ASIC) 专用集成电路(ASIC) • 片上系统(SOC) 片上系统(SOC)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构成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构成
专用系统特点: 专用系统特点:
这些设备无不由各种各样的电子 系统组成。在这些电子系统中显示了 现代电子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模 块化的特征。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概述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构成 系统设计的流程 系统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电子系统的设计 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EDA工具的应用。 工具的应用。 工具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