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智者——孔子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墨子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墨子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墨子中国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在这众多的思想家中,孔子、老子和墨子被公认为三位最重要的智者。
他们对中国的道德观念、社会伦理和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的思想被称为儒家学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他强调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提倡君子之道,倡导仁爱、忠诚和谦虚。
孔子认为,通过教育,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教诲影响了无数后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老子(公元前6世纪),名李聃,字聃,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奠基人。
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经》是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念,即通过顺应自然的道理来管理社会。
他认为,顺应自然的力量,而非人为干预,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老子的思想强调抱道守一,追求虚无缥缈的道的境界,通过跳出世俗的纷争和欲望来获得真正的自由。
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墨翟,字墨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
墨子的主要著作《墨子》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爱与和平。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并主张推崇爱心、公正和普世价值。
墨子还提出了许多科学原理和技术发明,如声学、光学和机械工程等。
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孔子、老子和墨子是中国历史上三位重要的思想家。
他们各自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并通过他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杰出的智者

杰出的智者
悠久的历史长河
春秋 春秋、战国 东汉 三国 孔子 孙子 张衡 华佗 思想家 军事家 地理学家 医学家 论语 孙子兵法 地动仪 麻沸散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两晋南北朝 祖冲之 数学家 2、江山倍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π 圆周率 隋唐 元 明 一行 郭守敬 李时珍 天文学家 天文学家 医学家 大衍历 授时历 本草纲目
地 动 仪
华佗
华佗字元化,是三国 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 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 他用“麻沸散”麻醉 病人后施行剖腹手术,是 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 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 载。 又仿虎、鹿、熊、猿、 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 “五禽戏”的体操。
五 禽 戏
至圣:孔子
孔丘 ,字仲尼。春秋 时期鲁国人。 万 世 师 表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万 “ 古圣人 , 大思想家 。 孔子的 思想 和 孔子 的 家 。 山 东 孔 庙
孔子论“三友”
益、你有没有经常帮助 你的朋友进步?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 损矣。
兵圣:孙子
孙武,春秋末期军 事家。后人尊称其为 孙子、孙武子、兵圣。 《孙子兵法》是从 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 传的军事著作,在现 世仍有广泛的应用。
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 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发明家、地理 学家,为我国天文学、 机械技术、地震学作出 的 。 的 出, 国天文 的1802 为 张衡 。
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杰出的 数学家、天文学家。世界 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 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 。 天文方面,他首次精 密测出交点月日数 (27.21223),回归年 日数(365.2428)等数 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 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 刻的方法。
我国杰出人物的故事

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的故事孔子:智者与教育家孔子(551年-479年),名字叫做孔丘,又称为孔子,是中国古代圣贤之一。
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出生在鲁国的一个贫苦家庭,但是他天赋聪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对学习的渴望。
他经历了艰苦的求学时期,并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孔子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
他的教育理念也非常有影响力,他提倡“教育无才,不教无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人的潜力的信任。
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广泛传播,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说不仅成为了古代中国官方的教育内容,还对后代教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孟子、朱熹等。
他的故事也被流传了千百年,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刘备:仁者与谦和之君刘备(161年-223年),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
刘备原本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但是他展现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仁德之心,成为了蜀国的创立者和统一者。
刘备初出茅庐时,他不以贫寒为借口,努力学习,并与好友关羽和张飞结为义兄弟,共同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和战斗。
刘备以仁慈和谦和之心待人,得到了大量的人民支持和拥护。
他建立了军政府,推行农田改革和士兵培训,有效地巩固了他的势力。
刘备也是一个有远见和大局观的统治者。
他尊重贤臣,征用人才,使得蜀国的政权得以巩固。
他与诸葛亮和周瑜等杰出的谋士合作,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和战略地位。
他努力寻求联盟,与东吴的孙权进行密切合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备在中国历史上被广大人民称之为“仁者”,他的故事也被后人广泛传颂。
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杰出人物。
李白:诗仙与浪漫主义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将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师大版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谢谢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 一部《论语》即可以打倒希腊 七贤。 ——魁奈(法)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要从2500年前孔夫子 那里去寻找智慧!
——摘自世界诺贝尔奖获得 者在巴黎集会的宣言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赞扬孔子
• 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爱默生
• 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 并且最值得人们尊敬的时期, 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 期。” ——伏尔泰(法)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孔子的格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 言必信,行必果。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13杰出的智者1北 师大版 14
杰出的智者
——思想家孔子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这两句名言知道吗?是谁说的?
举例守正创新的名人事迹

举例守正创新的名人事迹以“举例守正创新的名人事迹”为题,让我们来认识几位守正创新的名人吧。
第一位子他就是著名的中国古代智者孔子,他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他受到过高度的尊重。
守正创新的精神很强,对于社会的影响也很大。
孔子要求其教子们要以正统的价值观来看待新发展的事物,且要按既定的礼仪和法度去做,这就是孔子所要求的守正创新的精神。
第二位汉他是宋朝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用一种远超眼前的知识来创新历史,推动宋朝的繁荣发展,他最着名的就是守正创新,他反对宋朝社会上存在的政治不义,他还设计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被称为“俗体诗”,这就是他所要求的守正创新的精神。
第三位轼他被称为“诗仙”,也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文章极富技巧,具有高雅的精神文明,而且他更关注社会问题,反对宋朝社会的不平等和腐败,希望社会能够坚持守正创新的精神,他的守正创新的精神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一点也可以从他的诗文中感受到。
第四位梦龙他是一位中国近代著名的科技家,也是中国最早诞生的现代科学家之一,他是中国近代工学发展的先驱,他仰慕孔子以及科学家费曼的理念,他致力于守正创新,不断研究新的发展,他的著名的机械设计和发明,使他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功臣,他的守正创新的精神也是无可置疑的。
第五位冠中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有句名言:“创新不能出其外,守正不能脱其身。
”不仅是他的创作理念,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他要求自己创新,但也要学习和继承传统,在新形式、新方法中发掘更多可能,这就是吴冠中以守正创新为人生准则的精神。
由于上述五位名人的守正创新的精神,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变化,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他们都以自身的力量不断创新,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守正创新的典范。
守正创新的精神可以激励我们从传统中发掘新的价值,从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它可以引导我们努力使社会更繁荣昌盛;它可以鼓励我们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贡献。
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杰出的智者》|北师大版 (共44张PPT) PPT

小问题: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 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 了一种什么,用以锻炼身体?
答案:“五禽之戏”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 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 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 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 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 和广泛运用。
小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用到
“出其不意”“百战百胜”等成语, 或许你们并不清楚,这些成语都出自 于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什么?
答案:《孙子兵法》
张衡(78-139):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 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 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 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 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 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 星”。
小问题: 张衡是东汉中期什么的代表人物之一?
答案:《浑天说》
华佗(公元145年~公元208 年):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汉未 沛国谯人。华佗一生行医各地, 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 成就。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 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 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 态,创造了一种“五禽之戏”, 用以锻炼身体。被后人称为外科 圣手、外科鼻祖。
小问题: 经过多年测算,祖冲之编制了一部新
的什么历法?
答案:《大明历》
一行(公元673――727年): 唐代杰出天文学家。唐玄宗时主
持修订历法,根据测定事实,得出 恒星是运动的结论,编写了《开元 大衍历》、《七政长历》、《易论》 等书。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 纬度一度之长。他也是佛教密宗的 领袖,著有密宗权威著作《大日经 疏》。
《论语》中的智者言行——孔子的为政之道

孔子的教育思 想
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进行,而不是一刀切。
博学多才
博学多才:孔子精通六艺,拥有丰 富的知识和技能
言行一致: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认 为智者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善于思考:孔子对于政治、伦理、 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谦虚低调:孔子虽然博学多才,但 从不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以谦虚、 低调的态度待人接物
善于思考
《论语》中的智者 言行——孔子的 为政之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孔 象孔 想孔 理孔 位孔
加
子
子
子 观子 与子
目
的
的
的
的 影的
录
为
智
教
社 响历
文
政
者
育
会
史
本
理
形
思
伦
地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孔子的为政理 念
仁爱思想
孔子认为仁爱是道德的核心,是政治的基础。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反 对过度压迫和剥削人民。
孔子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只学习不思考会导致迷惑,只思考不学 习则会导致危险。
孔子强调“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发现新的理解和认识。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一身布衣,成就人生传奇;儒家经典,芳名流传百年。
这位历来被人们所追奉的圣人正是孔子,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孔子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孔子的名人事迹1韩寒说过孔子象哈姆雷特一样难以说清楚,确实有同感,心里的孔子总是那么模糊,那么矛盾,想说一说我怎么看孔子。
看《史记孔子世家》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孔子怎么到处求官啊,不喜欢;在《史记孔子世家》里看不出孔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看过《论语》,本能给我的感觉孔子的思想并不深刻,接着这个思路,我思考了一段时间,孔子的思想为什么会给我并不深刻的感觉?首先,我认为孔子不是一个哲学家。
我们一谈到中国古代哲学,就会说道家和儒家,我认为孔子本身的理论够不上哲学的高度,充其量是一个人际关系学家。
当我们问周围的人,什么是哲学?很多人会立刻回答,哲学史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接着,我又问,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周围的人犹豫一下回答说,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看法。
接着,我又问,什么是关于对世界的看法呢?周围的人这时候就会无以回答。
我说,其实你只是照本宣科回答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哲学,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也不知道世界观是什么?象我周围的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却相信孔子是个哲学家。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其实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认为人该怎样活着,为什么要那样活着的原因。
不同哲学提供了不同的人生该怎样活着的答案,也阐述为什么要那样活着的理由。
该怎样活着就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根本问题。
从这个方面讲,我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顺应自然,要无为,所以老子是个哲学家。
但是,孔子的《论语》根本没有谈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论题,更没有回答人生是什么?《论语》只是提及人该怎么与人相处,所以我认为孔子充其量是个人际关系学家。
其次,我认为孔子的理论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人人平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