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中考选择题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图①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图②是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C.图③是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D.图④是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来源】2019年广东省粤西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在没有加锌粉前溶液质量不能是零。

【详解】A、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产生,故A正确;B、向硫酸中不断加水pH值不能到7,故B不正确;C、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在没有加锌粉前溶液质量不能是零,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向硫酸中不断加水pH值不能到7。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B.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中C.往一定量的NaOH 和 Na2CO3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故选项错误。

B、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变弱,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选项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生成气体;故选项正确。

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但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B.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C.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D.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变,故a表示使用催化剂,b 表示未使用了催化剂,错误,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由于氧化钙固体会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减少,待温度下降,溶解度又升高,溶质质量分数又升高至原数值,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中Zn与H2的质量关系为65:2,Fe + 2HCl=FeCl2+H2↑中Fe与H2的质量关系为56:2,表示相同质量的金属,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这样溶液中跑掉的质量更大,溶液质量增加更大,故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两者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故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质量不相等,故最终两溶液质量不相等,错误,故选C考点:图像题的解答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D.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变化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来源】2019年6月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黄沙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酸或者水【答案】C【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开始加入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A不正确;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横坐标是一氧化碳的质量,纵坐标是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增加,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但不为0,故选项B不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C正确;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横坐标是x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pH,随着x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物质x是酸,不可能是水,故选项D不正确。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变化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来源】2019年6月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黄沙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滴至dg时,溶液pH>7【答案】B【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C .将足量MgCO 3和MgO 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 .向一定量的H 2SO 4和MgSO 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曲线降低,溶液冷却,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曲线上升,符合题意;B 、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222H O 2H +O ↑↑通电 ,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与图象不符合,不符合题意;C 、将足量MgCO 3和MgO 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消耗的盐酸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氯离子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质量也相等。

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故选:A。
3.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t2摄氏度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的质量甲<乙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D. 向与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的质量甲<乙,图像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
故选D。
7.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甲图可表示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
B.乙图可表示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
C.丙图可表示在40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白色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D.丁图可表示将等质量的镁与锌分别和足量稀硫酸混合时,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
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C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50 °C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可形成80 g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 °C降温至20 °C,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A正确;
B、等质量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X在t2时间先反应完,Y在t3时间后反应完,说明X活动性强于Y,X和Y可能分别是镁和铁,正确;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选项关系合理的是()A.向含有盐酸的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B.等质量的镁、铝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D.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来源】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含有盐酸的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刚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就活泼性而言镁比铝活泼,和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反应需要时间短,就生成氢气而言最终铝比镁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氯化钠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pH逐渐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C.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答案】A【解析】【详解】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随着镁条质量的增加,生成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因此,气体的质量不会一直增加,符合题意;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逐渐减少,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待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因此一开始无沉淀产生,待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沉淀质量不断增加,待氯化镁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D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锌和稀盐酸反应:22Zn+2HCl=ZnCl +H ↑,铁和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锌比铁活泼,锌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锌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铁,故铁最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多,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 .图①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加入稀盐酸B .图②是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 的变化C .图③是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D .图④是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来源】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分别向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铝和镁,铝和稀盐酸反应:322Al+6HCl=2AlCl +3H ↑;镁和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等质量的铝和镁,最后铝产生氢气的质量大,符合题意;B 、向硫酸中加水,pH 逐渐增大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大于7,不符合题意;C 、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D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44=Zn+CuSO ZnSO +Cu ,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但是溶液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A.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B.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恒温蒸发水C.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向pH=2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足量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镁的活动性强,所以镁反应时间短,金属足量,而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所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正确;B、接近饱和的碳酸的溶液恒温蒸发到饱和后再蒸发一直饱和,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和氯化钡都能与稀硫酸反应,而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所以加入硫酸后立即生成沉淀;故选项错误;D、pH=2盐酸溶液加水稀释酸性会减弱,但溶液始终呈酸性,pH应始终小于7 ;故选项错误。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08 图像题(测试)(解析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08 图像题(测试)(解析版)

专题08 图像题(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答案】C【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C、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镁产生的氯化镁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D、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答案】B【解答】解:A.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消耗水,随着生石灰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水不断减少,溶质也不断析出,溶质的质量会不断减少而不是不变,故A错误;B.在刚开始反应到金属反应完之前,加入的盐酸一样多,生成的氯化锌比氯化镁的质量多,相同质量的锌和镁与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比氯化锌的质量多,故B正确;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pH值不断增大,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不断增大,无限的接近12,但不会等于12,故C错误;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开始滴加稀硫酸就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3.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开始的一段时间不会生成氧气,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固体质量逐渐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错误;C、二氧化锰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C错误;D、固体中锰,钾元素的质量比不变,故D正确。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

所以分别向相等质量的锌、 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盐酸,铁生成的氢气多。
A 正确;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不可能为 0,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
B 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会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溶质变少。过 一会儿后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其溶解度会恢复到原来的量。但由于氧化钙溶于水时消耗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
Zn+H 2SO4 =Z nSO4 +H 2 ,
Fe+H 2SO4=F eSO4+H 2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因为锌
粉、铁粉是足量的,所以他们生成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又因为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
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 液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 , 完全反应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 酸铜、硝酸亚铁混合液 中加入锌粉
将等质量金属 Mg、 Zn、 Fe 分别放入三份相 同的稀硫酸中
打开汽水瓶盖 ,有大量 气泡 (CO2)逸出 ,夏天气温 高更明显
A. A 【答案】 B
A. A 【答案】 C 【解析】
B. B
C. C
D. D
【分析】 【详解】
A、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待稀硫酸完全 反应后,然后不变,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 以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生成气体,一开始无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 C、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待硫酸铜 完全反应后,然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已经达到饱和, 不再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 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中考选择题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水稀释氯化钠溶液B.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分解产生氧气C.向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将等质量的粉末状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来源】2019年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第三中学九年级零模化学试卷【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中性,pH不可能小于或大于7,故选项错误。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C、向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消耗完,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正确。

D、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锌、铁分别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n + H2SO4 = Zn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

等质量锌、铁分别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锌多,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B.20°C,把少量CaO放入饱和石灰水中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A错误;B,20℃,把少量CaO放入饱和石灰水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了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的质量减小,恢复原温度后,氢氧化钙的质量又变大,由于消耗了少量的水,应小于开始时溶质的质量,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B错误;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就生成了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不再生成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故C正确;D、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显酸性,开始时溶液的pH应小于7,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3.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A.图1:用等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制O2,其中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B.图2: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图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D.图4:将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答案】B【解析】【详解】A、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即a的反应时间应长一点,b 的反应时间短,选项错误;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然后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铜,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选项正确;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溶液的碱性减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即溶液的pH 逐渐接近7,但始终大于7,选项错误;D、等质量的镁、铝、铁与足量酸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为铝>镁>铁,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等质量的锌、铁、镁、铝与足量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铝>镁>铁>锌。

4.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t2时,若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t1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 2 种,固体中金属单质也有 2 种C.t3和 t5时,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D.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间 t 的取值范围是:0<t<t4【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t< t2时硝酸银没有完全反应,若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稀盐酸和硝酸银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B、t1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3种,银离子、铜离子和锌离子,固体中金属单质有2种,即过量的锌和反应生成的银,故B错误;C、t3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铜t5时溶质是硝酸锌,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不同, 但t3和t5时金属单质种类相同,都是锌、银、铜,故C错误;D、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溶液中有硝酸铜,0<t<t4溶液中都有硝酸铜, t 的取值范围是:0<t<t4,正确;故选:D【点睛】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3和Cu ( NO3 ) 2的混合溶液,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将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D.饱和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答案】C【解析】【详解】A、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铝粉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镁粉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C、将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加入稀到盐酸中,开始时稀盐酸中含有水,起点不为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加,至碳酸钠固体反应完,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再增加,符合题意;D、饱和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物质的质量变化来判断曲线的起点、折点和终点。

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C.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子总数逐渐减小,待反应完全后,分子总数不变,也不为零;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镁产生的氢气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气体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产生固体氧化镁,则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A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此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无其他物质的进入或散失,故物质总质量不会改变,与图象所示吻合,故B正确;C、当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时,金属有剩余,酸不足,故产生氢气相等;等质量的金属,铁生成的氢气比锌多,因此正确的图形应该是,故C错误;D、氢氧化钠先和溶液中的盐酸反应,一开始无沉淀产生,把盐酸消耗掉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加入不同的金属B.盐酸、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C.稀释氢氧化钠溶液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答案】A【解析】【详解】A、稀硫酸是等质量且等质量分数,硫酸的质量是相同的,铝和镁的质量是足量的,稀硫酸一定会反应完,由于产生氢气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所以生成氢气质量相等;铝和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Mg + H2SO4 = MgSO4 + 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8份质量铝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镁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消耗等质量的金属时,铝产生的氢气多,图像与事实相符,故选项A正确;B、向盐酸、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开始加入的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加入的氢氧化钾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故选项B不正确;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最终溶液的pH不会小于7,故选项C不正确;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开始煅烧的时候,固体碳酸钙不会分解,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煅烧一段时间后,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才会增大,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会减少,在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一条水平直线,不符合题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酸反应过程中的曲线在同一线上,且当金属反应完后,铝产生氢气要比镁产生的氢气要多,曲线要高,符合题意;C、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由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能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由图可知,Mg与O2的起始量是相等的,必然是氧气有剩余,应该是镁变为0,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开始前,已有铁粉和铜粉固体质量,曲线不能从零点出发,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