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和他作品中的人物

合集下载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_毕业论文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_毕业论文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_毕业论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内容摘要: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众多平凡而感人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重点描写了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在对待苦难时的坚强和不屈从于命运的拼搏精神,以及在爱情上的悲剧。

折射出黄土地的苍凉、悲怆、至纯至浓的真情。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

该书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从揽工汉到省委书记,这些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了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

小说中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奋斗的艰难经历,而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的各种政策和人们的心态。

孙少平,是一个有知识的现代青年,属于奋斗型人物。

他从小就在苦水里泡大,对苦难有着最切肤的体会。

但这个农民的儿子从不惧怕苦难,也从不鄙薄自己的出身,而是在双水村狭小、破旧的家里,养成了独立,敢于担责任的男子汉气概。

哥哥少安的形象刻画是扎根于农村,在农村找寻出路,并安于农村生活的个人奋斗者。

他们一个求实,一个幻想;一个重物质,一个重精神;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源自传统,一个指向未来;一个深植农村,一个却被远行的梦所召唤!田晓霞美丽大方,才华出众,性情倔强,意志坚强,富于进取。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关键词:路遥平凡世界人物形象分析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多次拜读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深入地了解了路遥坎坷而又奋斗的一生,我熟识了路遥是一个有着深切的人文情怀和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悲壮情怀和献身精神创作了《人生》①、《平凡的世界》等在全国引起强烈、持久影响的作品。

他的作品以深邃的目光解析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剖析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塑造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仍然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生活经验还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的还没有找到正确方向和坚定信念的青年形象。

他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憎恨;他既可爱,又可悲。

在他身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品质:自尊,自卑,脆弱,勇敢,朴实,虚荣,坚毅,浮躁等。

在他身上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人生》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当代农村青年高加林的形象。

高加林这个形象,内涵丰富,又具有较大普遍性,他是一个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性格矛盾又统一的活生生的人。

他的生活遭际和思想面貌,在八十年代青年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他既不像过去那些先进的新农村青年那样,脚踏实地的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奉献力量,也不是热衷于建设自己的安乐窝,或者为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的庸碌之小辈。

在高加林身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交织着时代变革新引起的追求和矛盾。

[1]P540高加林是幸运的,他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

学校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城市为他打开了另一个更为绚丽多彩的世界的窗口,他曾对现代文明怀着炽热的向往。

他不愿庸庸碌碌的生活,极想有所作为;他又是那么不幸运,他毕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的儿子,理想同现实间存在太大的距离。

这些使他在人生的十子路口一直徘徊、郁闷,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

他深爱着生他养他的故乡的土地和亲人,但他十几年拼命苦读,就是为了不向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

他深知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内心深处也从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

但他却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时时渴望离开这贫瘠的土地;他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却违背了现实。

毕竟他不应该蔑视孕育生命的土地;而最终成为一个孤独的失败者。

当然小说中高加林生活之路并没有走完,他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艰苦的跋涉者,他的思想仍处在急剧的变动中,而不是一个走完人生之路失败者。

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

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对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探讨各人物特点,剖析人物命运,解析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阶层,并对作者的人物创作手法进行评析。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路遥孙少平孙少安一、绪论(一)路遥的生平与创作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当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文坛“陕军”的领袖人物,1949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7岁时父亲将其过继给家境稍好的大伯。

路遥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考入当地最好的延川中学,但因伯父已无力供养而险些辍学。

后来他硬是凭着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同学接济完成学业。

文革时,他曾以群众代表身份进入延川县革命委员会任副主任,并开始文学创作,初期主要是诗歌。

文革后期他退出革委会,种过地,当过民办教师。

由于其作品不断发表,引起当地文坛名宿的注意,并被推荐至延安大学文学系深造,由此,他逐渐舍弃诗歌,开始写小说。

1980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中篇小说奖,标志着路遥在中国文坛有了一席之地。

1982年《人生》的发表,更是将其推向事业的顶峰。

1988年,路遥沥血之作《平凡的世界》问世,在全社会激起强烈的反响,该小说荣获茅盾文学奖,也是路遥所获的最重的文学奖项。

之所以要简要地介绍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历程,是因为像路遥这样的本色作家,其作品几乎从未脱离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他几十年生存的土地——陕北,尤其是他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脱胎于他本身的经历。

因此,只有了解路遥本身,才能对他小说中的人物作出客观深刻的剖析。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路遥是一个有着深切的人文情怀和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悲壮情怀和献身精神创作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在全国引起强烈、持久影响的作品。

他的作品以深邃的目光解析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剖析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在他的作品中,以普通农民、工人、知识青年、基层干部为主角,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特有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普通人物身份的认同感,将他们塑造成了英雄,使他的作品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路遥《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一、主人公高加林高加林是《人生》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激情与追求的年轻人,渴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的性格特点是坚定、执着、勇敢、自信,但也有一些缺点,如自我、偏执、急躁等。

作者通过对高加林的成长历程和性格描写,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在高加林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他也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这种坚定的意志和自我意识,是高加林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

除了坚定的意志和自我意识,高加林也有一些自私和自负的倾向。

在对待爱情和生活上,他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时会忽视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同时,他也有些偏执和急躁,容易在情绪的影响下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

在高加林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挣扎,也犯下了许多错误和过失。

但最终,他通过反思和重新认识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爱情。

这种成长和变化的历程,是高加林人物形象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

二、农村姑娘刘巧珍刘巧珍是《人生》中的一位农村姑娘,她是一个温柔、善良、聪明的女孩,对高加林的爱和关心展现出了她的纯真和善良。

她的家庭背景较为特殊,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和高加林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

在和高加林相识后,刘巧珍对他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感动了他。

她对自己的爱情非常坚定,即使面对高加林的冷漠和拒绝,她也从不放弃,一直默默地关心和支持着他。

她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纯真和感动,展现了一种真挚而坚定的情感。

除了爱情故事,刘巧珍也有着自己的成长经历。

她是一个善良而单纯的女孩,但在面对人生的抉择时,她也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她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有担当的人,这种成长和变化也是刘巧珍人物形象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

三、城市姑娘黄亚萍黄亚萍是《人生》中的一位城市姑娘,她是一个理性、聪明、有追求的女孩,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和追求。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人生》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82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

高加林这一角色,既是路遥笔下对于时代变革下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于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冲突下人性的探索与描绘。

本文通过对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旨在探讨他在社会转型期的挣扎与选择,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复杂人性与道德困境。

二、高加林的基本背景与性格特点高加林,路遥的《人生》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复杂人物。

他出生于陕北高原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庭背景简单而朴素,这塑造了他性格中坚韧、务实的一面。

他深知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也亲身体验过农活的艰辛,因此,他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然而,高加林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农民。

他内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渴望能够摆脱土地的束缚,追求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这种渴望在他心中不断地激荡,形成了他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点:矛盾与挣扎。

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根在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能够逃离农村,追求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高加林的性格中还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和挫折,从未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这种精神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坚持到底。

高加林还具备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

他善于观察社会现象,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

这种思考力和洞察力使他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能够更为理性地分析利弊,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高加林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物,他的性格中既有坚韧和务实的一面,又有渴望和追求的一面。

这种复杂的性格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

三、高加林的人生选择与冲突在路遥的《人生》中,高加林的形象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物。

《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与社会变迁

《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与社会变迁

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与社会变迁引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描绘了普通人物面对社会变迁与发展所展现出的奋斗精神。

本文将探讨《平凡的世界》中主要人物的奋斗姿态和这些形象在社会变迁中发生的意义。

主要人物及其奋斗精神1. 范永新范永新是小说中一个具有坚持不懈奋斗精神的代表性人物。

他从农村来到城市,通过艰苦卓越的工作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并提升社会地位。

他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努力向上的信念。

2. 孙少安孙少安是另一个重要角色,在白领职场拼搏。

他心怀理想,却深陷职场尔虞我诈之中。

然而,在被打击和失败后,孙少安没有沉沦,而是通过不懈努力重新找回自己,并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和事业成功。

3. 刘半农刘半农是一个农民出身的男子,他也是小说中奋斗精神的典型代表。

尽管生活经历了重重困难和逆境,但刘半农从不向命运低头。

他靠着勤奋和拼搏,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了一定成就,并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社会变迁与奋斗精神的关系《平凡的世界》将主人公们在社会变迁中所经历的种种挣扎以及对传统观念、家族观念、爱情观念等方面的抗争展现出来。

这些角色都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下人们困境中顽强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

通过奋斗精神,他们超越阶层限制和传统束缚,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在社会变迁中,传统道德观念发生着深刻转变,社会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平凡的世界》通过主要人物的身份转变和奋斗历程,展示了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他们在困境中勇敢迎接挑战,不断努力学习、进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结论《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绘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奋斗精神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文学作品。

通过范永新、孙少安、刘半农等主要角色的奋斗与成长,小说展示了中国普通人在社会浪潮中坚韧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这些角色所展现出来的奋斗意志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富有张力和生命力的故事,使读者感受到在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的力量。

解读路遥及作品

解读路遥及作品
曾以“樱依红”的笔名,在县文化馆的油印刊物 《革命文化》上发表了《塞上柳》、《车过南京桥》 两首诗歌。初试牛刀,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仅1972年一年中,他就创 作诗歌50余首,其中有6首在报刊上发表,知名度越 来越高。 1980年,他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创作风格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 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 带着‘城市味’的人”,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 农村生活; 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 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 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 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 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 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
2019/1/8
这种反差让高加林很是纠结。他的那种难以言说 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 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 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 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 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 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她脸 上刷刷地淌着。 回到土地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 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 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
《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 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 会。 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 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 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 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
创作生涯
内容简介:
回到土地 主人公是高加林,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 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 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 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 ,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 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 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 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 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 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 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

路遥--《人生》--刘巧珍--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刘巧珍--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巧珍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通过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开掘了现实生活中饱含的富于诗意的美好容,也尖锐地揭露了生活中的丑恶和庸俗,成功地塑造了巧珍这一归顺传统又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巧珍的女性形象塑造,从另一个侧面来探究作家的创作心理。

关键词:路遥;《人生》;巧珍;女性形象;路遥的《人生》问世后,巧珍这位家喻户晓的乡村少女,几乎成了中国农村妇女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在路遥的小说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既渗透了作家在情感的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又具有普遍的社会涵,同时还寄寓着作家展翅欲飞的幻想。

路遥对女性形象的塑造,除了一小部分涉及到她们的劳动、工作外,大多“镜头”放在了她们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围绕这一中心事件所采取的行动上。

巧珍这一人物形象是路遥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顶峰,她身上几乎凝聚了传统女性的一切优秀特征,是作者心血之所聚,通过分析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

一、巧珍身上具有敢于执着爱情,背离传统的一面。

阿诺德?贝特说:“优秀小说的基础就是人物塑造,此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风格是有价值的,情节是有价值的,观点的新颖独创是有价值的,但是,它们中间没有一项像塑造令人信服的人物那样有价值。

” ⑴在《人生》这部小说中,巧珍是作者所着力颂扬的一个农村新女性,路遥一直在用并不华丽的笔调,娓娓道出一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巧珍的存在。

她是农村里最为完美最为神圣的代表。

尽管她没有文化,但是她具备了一个农村人在那狭隘的天地里所能具备的一切甚至很难具备的一些品质。

她是那样一个美丽的姑娘,她有着那样朴素的一视的观念,她有着向往知识的强烈愿望,她有着炽烈奔放的爱情取向,她有着承受一切的土壤般的厚度,……德顺老汉铮铮有声的话语是对她最诚挚的评价。

“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 ⑵不可否认,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人们思想里滋生出新的价值观念,而巧珍也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有悖于传统思想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遥和他作品中的人物
1949年12月3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就在这一天,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上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山村中诞生了
一位对今后中国的文学尤其是陕北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路遥,“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

由于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路遥在七岁
的时候便被过继给了邻近县城农村的大伯家。

可惜大伯家环境也不好,使得他不得不早早的就承担起了家庭重任。

在婶婶眼里,路遥是一个懂事但很少语的孩子,他对承担本应不是他这个年纪的人所承担的劳作毫无怨言。

路遥知道自己伯父家情况,他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是的,除了接受他还能做些什么。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伯母却做出了让
他十分震惊却又万分高兴的事—她要送自己去上学。

这位善良的女性做这个打算时也许并不布期望路遥能有什么太大出息,只是为了他
不会再窝在这个贫穷的山村,但是让她没有想到也许连路遥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路遥会成为一个作家。

路遥的文学路并不顺利,但他总算还有朋友以及自己的精神导师柳青和他所著的《创业史》,他很不幸但又何其幸运,生活使他饱受贫苦的磨难但又给予了他文学这块圣地让他飞翔。

路遥创作作品时就像是一头不知疲倦的牛,他只用二十多天便创作出了《人生》,正是这部作品是他一举成名,成名后的他更加不知疲倦,忘我的投入工作,于1991年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这部作品获得了首届矛盾文学奖,但由于在这部作品中的过度劳累和以往不好的生活习惯所
积攒下的病根,他在1992年11月17日因肝腹水硬化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3岁。

路遥出身农村,所以他的作品大都是写农村生活的,但他在作品中也创作了一个不同于农村的故事背景—城乡结合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人物故事更加复杂。

《平凡的世界》后期孙少平便是在这里生活闯荡。

家庭的贫困带给他的经历感受也在他的作品有所反应。

对于这位作家,我想用臧克家先生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敬意“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他“计算成功的方式的方式是吃苦和受罪,他拼命工作,玩命写作,自我折磨式的付出,在文学这条艰辛寂寞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一路血汗向高峰攀登。


认识路遥,通过了解其作品人物性格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路遥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都有一个共性—出身贫寒但绝不像命运低头,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向命运抗争,无论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少安还是《人生》中的高家林,亦或是《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的“我”,他们都是命运的汉子。

而女主人公则都出身优越但热情大方敢爱敢恨,她们对自己心爱的敢于追求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我们不能不说这其中有路遥自己的幻想,但这其中还是有他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尤其是在他自己也有一段铭记一生的爱情时。

生活给予了我们这位作家这么多的感悟,以至于他的作品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孙少安,孙家长子,13岁辍学帮助父亲承担家务,他是村里的新强人,他很出色,他敢于第一个在村里弄责任制,他开砖厂遭打击却勇敢站起。

但是对于爱情他却很懦弱,田润叶是书
记的女儿却向他示爱,而他却不敢追求,最后不得不顺从命运娶了一位山西姑娘。

孙少安,孙家二儿子,他是我很喜欢的人,他拥有哥哥的所有优点,。

但是他却拥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敢于追求自己的所想。

他高中毕业后并没有安分在家,他要出去闯荡,用他的话说“我只是农民孙玉厚的儿子,我想出去看看,否则我的一生就只能重复种地、吃饭、睡觉。

我不想这样。

”对于爱情,他敢爱,他所爱的人就是当时的省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

这样的人并不缺乏在我们现实中,而路遥把他写出来却给予了当时和后来多少迷茫中的青年追求未来的勇气。

高家林,一个并不完美的人,他一直想成为城里人,但他却屡受打击,他有虚荣心,甚至有些忘恩负义,但他仍有良知,他的内心仍有不甘和上进。

当他被城市抛弃回到自己的村子时,跪在地上,手捧黄土,一句“我的亲人啊!”又给我们多少感慨。

而在路遥作品中的所有女主人公中田晓霞和刘巧珍无疑是给人印象最深的。

田晓霞,这个拥有几乎所有中国女人优秀品格的人,她聪明,乐观,敢爱,勇于追求,舍己救人,所有的品格使她无法再优秀。

作为省委书记的女儿,她敢于喜欢一个揽工汉,同样,作为一名记者,她在洪水中救人最后牺牲,这个女人给了我们太多震撼。

当她死后,少平独自一人回到麻雀山--他们约好三年后见面的地方。

昔人已去,当那首吉尔吉斯人的民歌响起时,我们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伤……刘巧珍,一个普通的富人家的女儿,她不识字,但是她爱上了高家林便勇敢追求,她为了他去刷牙以致满嘴血沫子,她嫁给他后一直无悔付出可是她心爱的人在进城之后有了别的女人,他抛弃了他,她什么也没做只是离开了他,
当他的爱人由于失败再次回到村里,那时她已嫁为他人妻子却仍让自己的父亲使他做教师,而她的爱人也在得知消息后悔恨的跪在地上。

最后,我要借一位作家评述路遥的话结尾:他自粗犷苍茫的陕北高原走出,以生命的全部行进在人生唯一的文学求索之途;他有生之年日日过着清寒朴素的物质生活,文学创作是仅有的温暖他心灵、支撑他精神的烛火;他胸怀忧患、思想深邃,热爱农民和土地;他质朴豪爽,用一双温暖的大手点燃了身边许多人的文学梦想;他的作品像恒星一样明亮,照彻过去、现在、未来无数个在苦难中奋进的青年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