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3.3摩擦力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3.3摩擦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3.3摩擦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节摩擦力【学习目标】1.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檫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滑动摩檫力的方向;知道静摩擦力大小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2.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重点、难点】1.静摩擦力大小计算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复杂条件下正压力的计算.预习案【自主学习】一、静摩擦力(看教材57页第二、三段)1、说一说:静摩擦力的定义.2、总结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小组可以讨论完成)举例说明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3、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是怎样确定的呢?(小组可以讨论完成)二、最大静摩擦力1、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静摩擦力的范围是什么?3、静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请举几个例子.三、滑动摩擦力(看教材57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2、总结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小组可以讨论完成)3、如何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小组可以讨论完成)4、滑动摩擦力大小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计算公式?(要能说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学始于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合作探究一】问题1如图所示,用了5N的力拉地面上物体,但没有推动,试分析物体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3.3摩擦力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3.3摩擦力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3.3摩擦力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3.3摩擦力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3.3摩擦力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3。

3 摩擦力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

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2。

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

2。

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3。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新课教学一、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具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了阻碍或的力。

二、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的趋势,而没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的力.2。

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即存在弹力. (2)接触面 . (3)接触面间有3。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方向相反.4。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级备课人课题3、3 摩擦力课时安排审核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概念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静摩擦力的方向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导学流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摩擦力是在两个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具有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或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或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合作探究交流探究一、摩擦力初步认识(体验一下:用力推地面上的课桌)(A 级)1、没有推动和推动后感觉有点费劲是什么原因?(A级)2、摩擦力:(小组讨论)(B级)3、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探究二、静摩擦力(A级)1、说一说:静摩擦力的定义:(B级)2、总结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小组可以讨论完成)你能举例说明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吗?(B级)3、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是怎样确定的呢?(小组可以讨论完成)(C级)4、静摩擦力能不能发生在运动的物体之间?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小组可以讨论完成,可举例说明)做一做:(A级)1、如图所示,用了5N的力拉地面上物体,但没有拉动,试分析物体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B级)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判断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探究三、最大静摩擦力(仔细阅读教材58页的演示实验,熟悉实验过程,课堂请同学到教室前演示)(同学们边观察实验边思考)1、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静摩擦力的范围是什么?3、静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小组可以讨论完成)巩固检测(A级)1、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B 级)2、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的重力B、手对瓶子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瓶子的重力C、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的重力(A级)3、关于静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D、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B级)4、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 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F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N增大,Ff不变B、FN增大,Ff增大C、FN变小,Ff不变D、FN不变,Ff不变(C级)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B、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FABC、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D、、若撤去外力F,则A和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都不存在摩擦力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摩擦力作用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不会受静摩擦力作用图3-3-67、如图3-3-6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A、三者相同B、乙最大C、丙最大D、无法比较8、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握力大小无关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师生后记得失收获。

高中物理 3.3 摩擦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3 摩擦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3.3 摩擦力[目标定位]1.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2.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3.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及计算摩擦力的大小.4.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一、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二、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大小:当相对运动趋势增强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但有一个限度,这个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而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F max之间,即0<F≤F max.想一想:若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则一定受弹力作用吗?答案一定;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接触且挤压;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所以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大小: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F=μF N,其中μ是比例常数(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有关.想一想:跑步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图341答案跑步时,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内,脚并没有和地面发生相对运动,因此脚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和人的运动方向相同.一、对静摩擦力理解1.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是粗糙的.(2)两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两物体在接触面上有正压力(弹力).2.大小:(1)静摩擦力具有被动性,即其大小总随迫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与正压力大小无关.(2)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F max,静摩擦力的范围是0<F≤F max.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图342(3)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法求解.如图342中水平力F=1 N、2 N、3 N时物块没有运动,静摩擦力大小分别为1 N、2 N、3 N.3.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必定和接触面相切,总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注意:(1)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2)静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图343如图343所示,货物被传送带由低处传送到高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匀速转动,货物和传送带相对静止)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同,是动力.例1(2013浙江高一期末)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物体间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解析当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A错;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有可能是运动的,比如人走路时,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B错;在物体间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最大静摩擦力,C对;静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D错.答案C借题发挥通常情况下,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此时静摩擦力是阻力;但静摩擦力的方向也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此时静摩擦力作为动力.不管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其方向一定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管静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其一定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图344例2如图344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解析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mg平衡,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故A 正确,B错误;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 N=μF,故C正确;当撤去F时,墙与木块间无弹力,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正确.答案ACD二、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间有弹力;(2)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滑动).2.大小:(1)两个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正压力F N成正比,即F=μF N.(2)对公式F=μF N的理解与应用①公式中的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反映接触面本身的特性,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受力情况均无关,没有单位.②公式中的F N是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俗称“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压力的大小在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加以确定.③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F N成正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图3453.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两物体的接触面相切并且跟它们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注意:(1)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2)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例如:物体A、B都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v A=1 m/s,v B=2 m/s. 则A受到B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是动力;B受到A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2,是阻力.例3(2013~2014吉林高一月考)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解析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有三个:正压力(相互接触且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相对滑动,缺一不可.由产生条件可知,A错,B正确.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方向跟接触面所受压力垂直,C正确.如擦黑板时,黑板是静止的,但相对黑板擦是运动的,也受滑动摩擦力,所以关键是“相对运动”,故D错误.答案BC例4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346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推力F.(取g=10 N/kg)图346(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解析在地面上,F N=mg,则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 max)大小为F max=μF N=μmg =0.5×2×10 N=10 N.(1)当推力F=5 N时,F<F max,物体静止,则由二力平衡知: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F静=F=5 N.(2)当推力F=12 N时,F>F max,物体滑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 N =μmg=10 N.(3)运动过程中把推力去掉,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F滑′=10 N.答案(1)5 N(2)10 N(3)10 N借题发挥求解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时,要先判断物体是受到的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对静摩擦力的理解1.关于静摩擦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一定相对静止D.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解析静摩擦力产生在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充当动力),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充当阻力),故选B、C、D.答案BCD图3472.如图347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解析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所以随着水的增多,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B正确;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力F可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答案BC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3.(2013四川高一期末)以下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解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故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A正确;滑动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B错误;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例如:木块在地上滑动,地面静止,但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错误;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还有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错误,故选A.答案A4.(2013~2014河北高一月考)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348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 )图348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减小C.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D.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解析匀速拉动的过程只能持续到重心离开台面的瞬间,物体的重心在台面上,故物体对台面的压力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错误;而在拉动过程中动摩擦因数不变,由F=μF N可知摩擦力是不变的,A、B错误;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工人的拉力是不变的,D正确.故选D.答案D5.用20 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重60 N的物体时,物体恰能被拉动;物体运动后只需18 N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5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若用30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解析水平力为20 N时恰能拉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 max=20 N.若用F1=15 N的力拉物体,由于F1<F max,故物体不会相对于地面滑动,物体受静摩擦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得物体此时受到的摩擦力F 静=F 1=15 N ,又因为物体运动后只需 18 N 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 滑=18 N ,当用F 2=30 N 的力拉物体时,F 2>F max ,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滑=18 N .又由F 滑=μF N 得μ=F 滑F N =18 N 60 N=0.3. 答案 15 N 18 N0.3(时间:60分钟)题组一 对静摩擦力的理解1.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 .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解析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A 错误,B 正确.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可知,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C 正确.正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而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故D 错误.故选B 、C .答案 BC图3492.如图349所示,两块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30 N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 都是100 N ,则每块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 .30 N ,方向向上B .20 N ,方向向上C .40 N ,方向向下D .15N ,方向向上解析 木块相对木板相对静止,受到重力作用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两块木板对它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都为15 N ,竖直向上.答案 D3.(2013~2014河北高一期中)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 m 冠军,图3410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 1、f 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 1、f 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3410A.f1向后,f2向后B.f1向前,f2向前C.f1向前,f2向后D.f1向后,f2向前解析当该同学奔跑途中,后脚用力向后蹬,人才向前运动,正是由于地面给后脚有个向前的静摩擦力,使运动员能向前运动.而当前脚向前跨时,正是由于地面给前脚有个向后的静摩擦力,否则运动员会向前滑动.所以前脚受到地面的向后静摩擦力.答案C题组二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4.关于动摩擦因数(即滑动摩擦力和弹力的比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成正比B.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D.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接触面积有关,但具体关系不能确定解析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情况有关,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接触面的材料等,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压力大小均无关,故C对,A、B、D都错.答案C图34115.如图3411所示,A为粗糙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解析若A、B速度不相等,两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满足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具有滑动摩擦力,若速度相等,则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存在摩擦力.答案ABD图34126.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解析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运动,且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总是向上,大小等于其重力.故C正确.图34137.如图3413所示,物体在F =100 N ,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质量m =5 kg ,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 =10 m /s 2)( )A .10 N ,水平向左B .10 N ,水平向右C .20 N ,水平向左 C .20 N ,水平向右解析 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的大小为f =μF N =μmg =0.2×5×10 N =10 N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 正确,B 、C 、D 错误.答案 A题组三 综合应用8.(2013四川成都期中)关于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 .弹力变大摩擦力就一定变大D .摩擦力变大弹力就一定变大解析 物体间有弹力,还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以及接触面粗糙才有摩擦力,则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 错误;有摩擦力,物体间必定存在相互挤压,一定有弹力,B 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弹力大小没有关系,故C 、D 错误.故选B .答案 B图34149.如图3414所示,一小孩用80 N 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 N 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 N 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B .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 NC .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 ND .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 N解析 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时水平推力为F =90 N ,由平衡条件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 =90 N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N =G =200 N ,则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f N=0.45,故A 正确,D 错误.当小孩用10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地面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大小等于推力,即为100 N ,故B 错误.当木箱保持静止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木箱滑动后,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 错误.选A .10.(2013浙江高一期末)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3415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 g 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 mm .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 g 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 mm (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试求:图3415(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解析 (1)由于砝码处于静止,则kx =mg ,所以有k =mg x =0.2×102×10-3 N /m =1 000 N /m . (2)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kx′=μmg得μ=kx ′mg =1 000×2.4×10-30.8×10=0.3. 答案 (1)1 000 N /m (2)0.3图341611.如图3416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 N 的物体,受到F 1=13 N 和F 2=6 N 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2)当只将F 1撤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撤去的力不是F 1而是F 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又如何?解析 最大静摩擦力f max =f 0=μG=0.2×40 N =8 N .(1)因为F 1-F 2<f max ,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且f 1=7 N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右;(2)因为F 2<f max ,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且f 2=6 N ,方向与F 2方向相反,水平向左;(3)因为F 1>f max ,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且f 3=μG=8 N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右.答案 见解析图341712.如图3417所示一个M=2 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取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砂子时.(4)只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砂子时.解析(1)因为m0g=1 N<F max,M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1=m0g =1 N.(2)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M仍静止,仍受静摩擦力F2=F1=m0g=1 N.(3)因为(m0+m1)g=4.3 N<F max,故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F3=(m0+m1)g=4.3 N.(4)因为(m0+m2)g=6 N>F max,故物体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F4=μF N=μMg =4 N.答案(1)1 N(2)1 N(3)4.3 N(4)4 N图341813.如图3418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 N时,质量为m=10 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 N,求铁块的质量M.(取g=10 N/kg)解析拉力F=40 N时,滑动摩擦力F f=40 N,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F N=mg=100 N,由F f=μF N得,动摩擦因数μ=40100=0.4.当拉力F′=60 N时,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F′N=(10+M)g=100+10M.摩擦力F f=60 N,由F′f=μF′N得60=0.4×(100+10M),解得M=5 kg.答案 5 kg。

高中物理《3.3 摩擦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3 摩擦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3 摩擦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3节摩擦力教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 编者:日期:xx 年7月27 日第一部分: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静摩擦力的概念,理解产生条件。

2、理解滑动摩擦力,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知道动摩擦因数及影响因素。

4、通过生活实例,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及现象的体验过程去探究物理问题;3、培养学生合理采用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动手实验、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欲望;第二部分:自主性学习复习回顾:1、人们把称为力。

力是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弹力产生的条件:计算弹簧弹力的公式新课预习: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静摩擦力(1)在教材57页图3、3-1甲乙两图中,两个物体只有,而没有,这时的摩擦力叫做。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3)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与之间,即3、滑动摩擦力(1)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并且跟相反。

(3)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成正比,也就是跟成正比,F表示,表示,则有。

其中叫做,它的数值跟有关。

4、滚动摩擦是产生的摩擦。

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

(三)自主性学习效果检测1、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摩擦力的大小和弹力大小成正比D、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2、运动员握住竹竿匀速上攀或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则()A、B、C、向下,向上D、、均向上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向右运动,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A、三者相同B、乙最大C、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 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2N向左B、2N 向右C、10N 向左D、12N 向右5、完成61页练习第3题第三部分:重难点解析1、小孩轻推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箱子没推动,手轻握玻璃瓶,玻璃瓶能够静止没掉下来,试分析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

高中物理 3.3《摩擦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3《摩擦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一第三章 3、摩擦力〔教案〕一、教材分析:《摩擦力》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学习有关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及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为以后分析物体受力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

2.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

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F=μF N。

2.难点是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F 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F 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更加抽象,弹力和摩擦力都属于被动力,其产生有条件,但是完全根据条件进行判断有时是很麻烦的,尤其是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以后学习了牛顿定律会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就简单些了,本节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例子,尤其是要做好演示实验,并及时进行反馈练习。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器材、学案和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做学案,提出自己预习中的疑惑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3摩擦力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3.3摩擦力导学案(无答案)

3.3摩擦力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产生摩擦力的条件2.能够掌握由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转变的条件3.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式4.了解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难点:静摩擦力向滑动摩擦力转变过程【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在欣赏57页图3.3-1后,请思考甲图到乙图、乙图到丙图所表达的意思,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二、基础知识(一)静摩擦力部分: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不光滑)、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2、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根据二力平衡求解静摩擦力大小4、静摩擦力范围:MAX F f ≤≤0,最大静摩擦力大小:N MAX F F μ=(二)滑动摩擦力部分: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不光滑)、挤压、有相对运动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相对运动方向相反4、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小关系:静动f f >(F MAX =uF N )5、影响动摩擦因数的是: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与压力无关)(三)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的依据是:三、深入学习1、阅读59页例题,从中学会分析物体受力的过程及方法。

2、小试牛刀:(1)如图所示,为什么不能固定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来测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 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力6N G =,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0.25μ=,求:(1)当25N F =时,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 增大为30N 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10N F =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4)当6N F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选做)如图所示,20A G N =,10B G N =,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μ=,其余摩擦不计,求下列(1)、(2)两种情况下物体A 受到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1)0F =。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3、3摩擦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预学内容】1、摩擦力的概念:2、静摩擦力的概念:3、结合课本图3、3-1说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4、思考:静摩擦力是否就是物体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预学疑难】◇课堂互动◇3、3 摩擦力班级姓名学号【学习内容】1、静摩擦力⑴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哪些?⑵如何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⑶如何用实验探究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⑷怎样让摩擦力的测量更准确?具体说说实验操作的改进措施。

⑸思考题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有关吗?②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③静止的物体一定有静摩擦力吗?运动的物体一定没有静摩擦力?④静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有关系吗?2、滑动摩擦力⑴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的关系是什么?⑵滑动摩擦力的方向?⑶思考题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成正比吗?②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典例导学】例1、判断静摩擦力方向①人紧握瓶子水平移动vFAB静止FAB 静止② 例2、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经过图示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课后提升◇3、3 摩擦力班级姓名学号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C、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D、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2、关于摩擦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B、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FNC、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该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关于动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动摩擦力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动摩擦力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动摩擦力D、受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4、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B、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动摩擦力和正压力无关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1=7 N和水平向左的力F2=2 N的共同作用,物体处于静止,那么A、如果撤去力F1,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B、如果撤去力Fl,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2 NC、如果撒去力F2,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2 ND、如果撤去力F2,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5 NOGftAOGftBOGftCOGftD6、一重为G的物体,现用一个水平推力F=kt(k为常数,t 为时间)将该物体压在竖直足够高的墙壁上,如图、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t的变化关系是()7、一物块m从某曲面上的Q点自由落下,通过一粗糙的静止传送带后,落到地面P点,如图所示、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也随之运动,再把该物体放到Q点自由滑下,那么A、它可能落在P点B、它可能落在P点左边C、它可能落在P点的右边D、它可能落不到地面上8、用20 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着重为60 N的物体时,物体恰能匀速运动:若用15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此时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若用30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此时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9、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0 kg的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50 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g取10N/kg)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zxxkZZZ/wxt/list、aspx?ClassID=30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摩擦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会运用公式F=μF N 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5.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和利用摩擦力。

【重点难点】
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及方向判断
2.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难点: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
【预习案】
静摩擦力
1.定义:当物体具有 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 ;②有 ; ③ ____________
3. 最大静摩擦力(F max )是指物体接触面间静摩擦力的_______值,所以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上图,左边的图当毛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刷毛是竖直的;当有一水平力F 作用在毛刷上,但毛刷没有动时,发现毛刷向左倾斜,如右图所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静摩擦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物体间具有______________ 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产生条件:①接触且______ ;②有______;③______.
3.大小的计算公式:F f = __________,其中动摩擦因数与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有关
4.
如上图,左边的图当毛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刷毛是竖直的;当有一水平力F 作用在毛刷上,毛刷开始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发现毛刷向左倾斜,如右图所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滑动摩擦力方向: .
【探究案】
如何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
1.定义法:相互接触的粗糙面看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 假设接触面光滑,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题】
1、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用力F使质量为m物体静止于墙面,如图所示,F力作用处光滑,求静摩擦力的大小。

当力F变为3F时,再求静摩擦力。

(取此处重力加速度为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的物体一定受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受到弹力。

【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4.如图1,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
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
C.推力F始终是μ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夹在两木板之间,物体左右两侧面
与两块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若把该物从上面匀速抽出,需50N
的力。

若把它从下面匀速抽出,则需多大的力。

(设两木板对物体的压力不
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