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脉冲电流频率对稀土铜电铸层性能的影响
稀土La和Ce对ZL201合金铸造性能的影响

2008 年 8 月
● 铸造技术 ●
稀土 La 和 Ce 对 ZL201 合金铸造性能的影响
米国发,刘彦磊,龚海军
(河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摘 要:研究了稀土 La 和 Ce 的加入对 ZL201 合金流动性、自由线收缩、合金热裂倾向的影响。试验表明:稀
Cu
Mn
Ti
Fe
Al
4.87
0.85
0.20
0.17
余量
1.2 合金熔炼 合 金 在 7.5 kW 的 井 式 电 阻 炉 中 熔 化 ,用
GK-2 型温度控制仪对炉温进行控制。为防止增 铁,选用石墨坩埚熔炼。将备用的定量 Al-10%La 和 Al-10%Ce 中间合金用铝箔包好,在熔体温度达 到 760℃时用钟罩压入,静置 5min 后对熔体轻微 搅拌以使稀土充分熔解和分布均匀。再静置 30 min,其间熔体不需经任何其它净化处理。浇注前用 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熔体的实际温度,撇渣后于 720 ℃进行浇注。 1.3 试验仪器及原理
450
350
250 0
0.2
0.4
0.6
0.8
La 和 Ce 的加入量(质量分数,%)
图 1 稀土对合金流动性的影响 Fig.1 The influence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n fluidity of alloy
mm。而当加入 Ce 的质量分数为 0.5%时,流动性 提高到 615 mm,比未加稀土合金的流动性增长了 338 mm;加入质量分数 0.6%的 La 后,合金流动 性也增加了 183 mm。可见不同稀土元素的加入对 ZL201 合金的流动性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如何利用脉冲技术提高焊线的质量

如何利用双向脉冲提高镀金的焊线性能三脉冲镀金专题3.1 从目前大量的数据可以看到脉冲镀软金的焊线性能均优与直流电镀金,这种结论是吻合脉冲镀金的原理和机理,对于烘烤后焊线不下降反而有提升的情况应该违背了理论,只要是镀金产品经过150度烘烤的产品,其性能一定会下降,对于下降的比例,取决于烘烤的时间,时间越长,焊线的能力下降越大。
3.2 我们在7月份软金药水曾经出现过双面产品出现过焊线失效的情况,当时更换脉冲整流器后,焊线的能力得到提升,且进行了批量生产,而12月份我们电镀软金的焊线性能在厚度降低到0.2um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焊接性,我们需要对比分析这两次药水的差异点,不找出差异点,我们今后仍然会遇到焊接面产品焊线失效的情况。
3.3 从脉冲电镀的原理看,对镀金来说,其频率越高,沉积的镀层越致密,因此软金推荐使用2000赫兹,但赫兹越高,对应的峰值电流越大,这样会导致产品烧焦的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对2000赫兹高频的整流器,我们推荐站控比50—60%,我们之所以推荐使用高频脉冲的原因,高频整流器可以提高金沉积的极差,极差越大,沉积的金层越致密,越致密的镀层,越有利于焊线,致密的目的就是减少底层镍的扩散,如果镍的扩散不避免,金的厚度要很厚才能弥补因不致密带来的缺陷。
因此大家一定要牢记,要想降低金的厚度,我们必须想法设法提高镀金的致密度。
3.4 对于电镀软金,如果我们能有效控制软金中镍离子的上升带来的副作用,我们推荐使用双向脉冲,请注意,双向脉冲镀金的反向脉冲的值很小,一定不能和镀镍的反向脉冲搞混了,双向脉冲镀金的反向电流是正向电流的0.2—0.3倍数即可,且正向和反向电流的脉冲数为1:1 ,一个正向,接着一个反向,中间尽可能避免有停顿的情况发生。
如果因整流器无法做到中间不停顿的情况,我们就想法实现挺短的时间尽可能短。
记住:双向脉冲反向电流之所以尽量小的原因,反向电流太大,会导致镀镍层钝化,钝化的镍层会容易脱皮,由于镍层的钝化,对焊线也有负面作用,但低的反向电流可以避免这种可能。
脉冲电流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中 图分 类 号
T 14 G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0 5 - 9 ( 0 0 0 -5 80 2 46 4 2 1 ) 40 2 —5 0
随着 环境科 学 的发 展 , 现代 材料 要求经 济性 、
功能性 和环 境协 调 性 相 统一 。 围绕 这一 主题 , 世 r a
又具 有很 大 发 展 潜 力 的技 术 备 受 人 们 的广 泛 关 注 。至今 , 界 各 国 科 研 人 员 分 别 用 超 声 波 、 世 电
元 合金 的凝 固过 程 中通 以 电流 密 度 为 3 0—4 0 0 0
A m , 压 约 为 3 的直 流 电 流 , 现 凝 固组 织 / 电 0V 发
流 密 度 增 加 , T增 加 曲 线 越 来 越 平 缓 。 A
凝 固组 织 细化 效 果 与 脉 冲放 电开 始 时 间 有关 , 凝 固过程 中放 电开 始 时 间越 早 , 固组 织 细 化 效 果 凝 越 明显 ; 冲 电压 越 高 , 固组 织 细 化程 度 越 大 , 脉 凝 并 且还 发 现经 脉 冲 电 流处 理 后 , 随熔 体 的保 温 时 间延 长 , 固组 织逐 渐粗 化 。何 树先 等 人 还 用 高 凝 密度 脉冲 电流 处 理 A -i 金 组 织 时 发 现 , 密 l 合 S 高
度 脉 冲 电 流 处 理 时 凝 固 组 织 中 初 生 S 转 变 为 块 i
状 , 宽 比 显 著 减 小 , 晶 s 呈 短 杆 状 , 寸 较 长 共 i 尺 小 , 且试 样局 部存 在 初生 s 晶粒 破 坏 现 象 。范 并 i 金 辉 等人 ¨ 在 对 奥 氏 体 不锈 钢 1 r8 iT 凝 固 C l N9 i
稀土元素对轧制Mg–Zn–Zr_合金板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28精密成形工程 2023年7月[9] HUANG Meng, XU Chao, FAN Guo-hua, et al. Role ofLayered Structure in Ductility Improvement of LayeredTi-Al Metal Composite[J]. Acta Materialia, 2018, 153: 235-249.[10] 王锟. 基于内聚力-GTN混合模型的钛-铝层状复合板损伤研究[D]. 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 2018: 43-46.WANG Kun. Study on Damage of Ti-Al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 Based on CZM-GTN Hybrid Model[D].Luoya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 43-46.[11] 郭照灿. 铜/铝双金属复层材料应变光学检测及力学性能研究[D]. 郑州: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2: 31-42.GUO Zhao-can. Optical Strain Detec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l Bimetallic Clad Materials[D].Zhengzhou: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2022: 31-42.[12] 李莎, 贾燚, 刘欣阳, 等. 层状镁/铝复合板轧制工艺研究进展[J]. 精密成形工程, 2021, 13(6): 1-11.LI Sha, JIA Yi, LIU Xin-ya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on Rolling Process of Laminated Mg/Al Clad Plate[J].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 2021, 13(6):1-11.[13] 高勃兴, 邹德坤, 谢红飙, 等. 铝/钢轧制复合有限元二次开发模拟与实验研究[J]. 精密成形工程, 2021, 13(6): 56-63.GAO Bo-xing, ZOU De-kun, XIE Hong-biao, et al.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Finite Element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Aluminum/Steel Rolling Composite[J]. 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 2021, 13(6): 56-63.[14] LIU H S, ZHANG B, ZHANG G P. Enhanced Tough-ness and Fatigue Strength of Cold Roll Bonded Cu/Cu Laminated Composites with Mechanical Contrast[J].Scripta Materialia, 2011, 65(10): 891-894.[15] HUANG M, CHEN J S, WU H, et al. Strengthening andToughening of Layered Ti-Al Metal Composites by Controlling Local Strain Contribution[J].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219: 012028.[16] LI Z, LIN Y C, ZHANG L, et al. In-situ Investigation onTensile Properties of a Novel Ti/Al Composite Shee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22, 231: 107592.[17] HUANG C X, WANG Y F, MA X L, et al. InterfaceAffected Zone for Optimal Strength and Ductility inHeterogeneous Laminate[J]. Materials Today, 2018, 21(7): 713-719.[18] CHEN Wen-huan, HE Wei-jun, CHEN Ze-jun, et al.Extraordinary Room Temperature Tensile Ductility ofLaminated Ti/Al Composite: Roles of Anisotropy andStrain Rate Sensi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2020, 133: 102806.[19] XING Bing-hui, HUANG Tao, XU Liu-jie, et al. Effect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Interface of Ti/Al Laminated Composite[J]. CompositeInterfaces, 2022, 29(7): 749-764.[2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 GB/T228. 1—2010[S]. 2011.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Part 1: Method of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GB/T 228.1—2010[S]. 2011.[21] 杨方方, 皇涛, 陈拂晓, 等. 异质金属层状复合板分层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 塑性工程学报, 2018, 25(1):187-191.YANG Fang-fang, HUANG Tao, CHEN Fu-xiao, et al.Research on Delamination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Heterostructure Laminated Composite Sheets[J]. Journal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 2018, 25(1): 187-191.[22] HUANG Tao, PEI Yan-bo, CHEN Fu-xiao, et al. ANovel Layered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Damage Behavior of Metal Laminated Composite[J].Composite Structures, 2023, 311: 116786.[23] TVERGAARD V, HUTCHINSON J W. The Relationbetween Crack Growth Resistance and Fracture ProcessParameters in Elastic-Plastic Solids[J]. Journal of the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1992, 40(6): 1377-1397.[24] GURSON A L. Continuum Theory of Ductile Ruptureby Void Nucleation and Growth: Part I-Yield Criteriaand Flow Rules for Porous Ductile Media[J]. Journal of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1977, 99(1): 2-15.[25] TVERGAARD V. Influence of Voids on Shear BandInstabilities under Plane Strain Condi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981, 17(4): 389-407.[26] HUANG M, FAN G H, GENG L, et al. Revealing Ex-traordinary Tensile Plasticity in Layered Ti-Al MetalComposite[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 1-10.责任编辑:蒋红晨第15卷 第7期 精 密 成 形 工 程2023年7月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129收稿日期:2023‒03‒22 Received :2023-03-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1188)Fu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2001188)作者简介:孙捷(1988—),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镁合金塑性变形机理Biography :SUN Jie (1988-), Male, Doctor, Research focus: 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gnesium alloy. 引文格式:孙捷, 曲京儒, 阎玉芹, 等. 稀土元素对轧制Mg–Zn–Zr 合金板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精密成形工程, 2023, 15(7): 129-135.SUN Jie, QU Jing-ru, YAN Yu-qin, et al. Effect of Rare Earth (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of Rolled 稀土元素对轧制Mg–Zn–Zr 合金板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孙捷,曲京儒,阎玉芹,赵彦华(山东建筑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济南 250101)摘要:目的 为了使Mg–Zn–Zr 合金在热加工过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变形各向同性,在Mg–2Zn–0.5Zr 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研究稀土元素对Mg–2Zn–0.5Zr 合金轧制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解决变形镁合金织构强、变形各向异性强的问题。
电流密度对电沉积锰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 0 1 3 年1 1 月
电 镀 与 精 饰
第3 5 卷第 l 1 期( 总2 4 8 期) ・ 1・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8 4 9 . 2 0 1 3 . 1 1 . 0 0 1
稀土元素La、Ce含量对Cu-0.4Cr-0.2Zr-0.15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稀土元素La、Ce含量对Cu-0.4Cr-0.2Zr-0.15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钟江伟;张鸿;陈彦旭【摘要】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得到Cu-0.4Cr-0.2Zr-0.15Mg-RE铸锭,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加入不同含量稀土的金相组织,采用SEM观察组织形貌并对合金组织进行EDXS能谱分析,最后测试铜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结果表明:加入La和Ce后,合金晶粒细化,组织均匀致密,Cr、Mg析出相在基体中的分布由条状、带状转变为点状、细块状。
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晶界处,加入稀土元素后,合金的抗拉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分别加入0.10%的La和0.10%的Ce后,合金的峰值强度分别为250.13 MPa和259.32 MPa,相比于不加稀土的212.34 MPa,分别提高了17.80%、22.13%;加入0.15%稀土元素La和Ce后,合金的导电率则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呈单调增加,且La对铜合金导电性能的提高作用优于Ce的,但两者相差微小。
因此,从提高合金综合性能方面考虑,加入0.10%的Ce是最佳选择。
%Under the vacuum condition, the Cu-0.4Cr-0.2Zr-0.15Mg-RE ingot wasgotten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heating and vertical centrifugal casting.Bymetallurgical microscopy, the microstructures of containing 0.05%, 0.10%,0.15%La and Ce were analyzed.Themicrostructure of Cu-0.4Cr-0.2Zr-0.15Mg-RE alloy as-casting was examined by SEM and EDXS.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opper alloys were also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sof the alloy adding Ce and Laareuniform and compact,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Cr,Mg precipitates in the matrix change from strip to the point,fine homogeneous,while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grain boundaries. With theadditions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the tensile strengths of the alloy improve greatly. When containing 0.1% Laand0.1%Ce,thepeak strengthare250.13MPaand259.32MPa,respectively, increasing by17.8%and22.13% compared the 212.34MPawithoutrare earth elements. In the range of 0.15%,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the allo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s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the effect of La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e although the gap is small.Therefore,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alloy,adding 0.1%Ce is the best choice.【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6(026)005【总页数】8页(P1092-1099)【关键词】Cu-0.4Cr-0.2Zr-0.15Mg-RE;显微组织;元素分布;稀土;La;Ce;力学性能【作者】钟江伟;张鸿;陈彦旭【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1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科技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性能优异的铜合金的总称,包括Cu-Fe-P系、Cu-Ni-Si系和Cu-Cr-Zr系等[1-3]。
激光切割脉冲频率的作用

激光切割脉冲频率的作用激光切割是一种高精度的加工方法,其优点在于切割速度快、精度高、热影响区小等。
而激光切割脉冲频率则是影响激光切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激光切割脉冲频率的作用。
一、激光切割脉冲频率的定义激光器可以发出一定时间内多次脉冲,每个脉冲都有一定的能量和持续时间。
这些参数共同构成了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而激光切割脉冲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
二、激光切割脉冲频率对加工效果的影响1. 切削速度在保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激光切割脉冲频率可以提高切削速度。
因为增加脉冲频率可以使每个点受到更多次辐射,从而提高了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使材料更容易被熔化和汽化。
2. 切缝宽度随着激光切割脉冲频率的增加,切缝宽度会变窄。
这是因为高频率下,每个点受到的热影响时间更短,热量无法向周围扩散,导致材料在较小的区域内被融化和汽化。
3. 切割质量适当的激光切割脉冲频率可以提高切割质量。
当频率过低时,每个点受到的辐射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过多的熔渣和毛刺;而当频率过高时,每个点受到的辐射时间太短,难以将材料完全融化和汽化。
因此,在不同材料和切削厚度下需要选择合适的脉冲频率。
三、激光切割脉冲频率对设备性能的影响1. 激光器寿命激光器在工作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和磨损。
而激光切割脉冲频率对激光器寿命有一定影响。
当频率过高时,会使激光器工作在超负荷状态,加速激光器的老化和损坏;而当频率过低时,激光器的利用率会降低,导致寿命缩短。
2. 光束质量适当的激光切割脉冲频率可以提高光束质量。
当频率过高时,激光器输出功率不稳定,容易产生波动和噪声;而当频率过低时,激光器输出功率不足,难以满足切割要求。
因此,在选择脉冲频率时需要考虑设备性能和加工要求。
四、结论综上所述,激光切割脉冲频率是影响激光切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适当的脉冲频率可以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缝宽度、提高切割质量和保证设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材料、厚度和加工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脉冲频率。
喷涂功率对稀土元素掺杂氧化锆涂层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喷涂功率对稀土元素掺杂氧化锆涂层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梁莹;李天天;李昕;王博
【期刊名称】《电子元件与材料》
【年(卷),期】2024(43)3
【摘要】以Yb_(2)O_(3)、Gd_(2)O_(3)、Y_(2)O_(3)和ZrO_(2)为原材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锆酸钆钇镱(YGYZ)陶瓷粉末,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不同喷涂功率下制备了YGYZ涂层。
系统研究了喷涂功率变化对涂层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孔隙率、介电常数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喷涂功率的升高,涂层内部会产生应力,涂层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之升高,而涂层的孔隙率、介电损耗和显微硬度则随之降低。
喷涂功率为65kW时,涂层微波介电常数最小,其值为13.31,对应的介电损耗为3.8×10^(-2)。
采用镱、钆和钇稀土元素掺杂的氧化锆涂层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总页数】7页(P284-290)
【作者】梁莹;李天天;李昕;王博
【作者单位】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4
【相关文献】
1.轴向送粉等离子喷涂Ni/Al2O3涂层的力学及微波介电性能
2.掺杂稀土元素对Ag(Nb_(1-x)Ta_x)O_3介电性能的影响
3.Al_2O_3掺杂对微波介质陶瓷
Ca_(0.16)Sr_(0.04)Li_(0.4)Nd_(0.4)TiO_3烧结特性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4.大气等离子喷涂Al_(2)O_(3)/ZnO/TiO_(2)涂层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5.稀土元素Y、La、Sm掺杂对钛酸钡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4期 2015年7月 铜仁学院学报
O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Vo1.17。NO.4
Ju1.2015
双脉冲电流频率对稀土铜电铸层性能的影响 杨红燕,左伟 (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电铸用于超精密加工零件,它可调整电沉积金属的物理性质,从而容易制造形状 复杂的零件,并且铜电铸工艺具有超强的复制性。目前,铜电铸工艺广泛地被应用于复杂形状 的精密工件的制造。通过大量的实验,双向脉冲电铸可得到结构细致紧密的晶体。在稀土铜电 铸液中使用正向和反向脉冲频率可以制备一定厚度的铜电铸层,且晶粒的粒径尺寸的大小随着 正向脉冲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该工艺在制造普通模具和复杂模具时相比较于其他工艺所需要的 时间更短。同时,也为我们开发更适合精密电铸的电铸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铜电铸; 脉冲频率; 晶粒尺寸; 稀土 中图分类号:TP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20l5)04.0095.03
1.引言 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韧性,因 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产品、仪器仪表、 结构精密机械、精密模具制造、金属工艺品、纳米 技术等领域…。当前,我国大多数电铸企业使用的仍 然是老式电铸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质 量和性能也不稳定【2,引。因而,脉冲铜电铸技术以其 操作简单、电流效率高、设备容易维护、有利于提 高阴极极化且电铸技术低成本等优势成为一种理想 的选择【4J。我们基于大量实验结果,对稀土硫酸铜精 密电铸的影响因数进行了详细分析,获得了电铸层 的性能与电流频率之间的关系,制备了力学性能优 异的产品。 2.实验及原理 添加剂可调整铸液的成分,从而改善电沉积中 沉积金属的综合性能【5]。因此,我们在铜电铸液中常 使用氯化镧、氯化铈作为添加剂。此外,我们还对 影响铸层机械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2.1.脉冲电沉积的原理 脉冲电沉积使正负两极的离子得到迅速的补 充,降低其浓差极化,从而使阴极的极化效果更为 明显,得到了更紧致细密的晶粒。除此之外,随着 电流频率的升高,电压沉积可以使得正负两极表面 吸附原子数量、成核率大大增加,从而有助于我们 获得了更细、力学性能更佳的晶粒【6J。 2.2.脉冲电沉积的效果 脉冲电沉积的综合性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可以得 到提高,如脉冲电沉积层的粒度小、硬度高、内部 压力小、孔隙度较低等,且其氢脆现象得以改善。 2.3.晶粒的细化 高频率电流引起的电压沉积可以使得正负两极 表面吸附原子数量、成核率大大增加,这使得两极 的晶粒生长受到了抑制,所得晶粒将更加细化并可 得到纳米晶体[ ,引。此外,晶体的形状和大小还与两 电极表面粗糙程度、电场强度、铸液的成分及其操 作工艺有关[ 】。 阴极过电位是成核速度及晶粒生长速度的关键 因素,当阴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致标准负电位时, 才开始形成晶核;当该标准负电位越大成核速度就
收稿日期:2015—04—21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稀土添加剂对电铸铜性能影响的研究”(黔科合J字LKS[20]1]24号)成果。 作者简介:杨红燕(1969-),女,贵州兴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冶金物理化学、金属材料的研究。 96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 越快。电沉积工艺中,当晶粒生长速度大于晶核的 形成速度时,晶粒数量越多,晶粒的尺寸就越小。 2.4.双脉冲电铸实验(实验条件见表1) 将氯化镧和氯化铈添加到稀土氯化铜电铸溶液 中,在电沉积工艺中我们使用不同的双向脉冲电流 频率,通过大量的实验,我们讨论了不同的正、反 向的平均电流频率与铸层综合力学性能的关系。 表1脉冲电铸实验条件 pH值温度(℃)正脉冲(A/dm )反脉冲(A/dm2) 5.5.6.5 38.45 10.15 3.5 3.实验结果与讨论 3.I.正向脉冲频率(f+)对铜电铸层力学性能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双向脉冲电铸的参数, 可以获得细致光滑、高强度超细晶体铜的铜层,但 相对延展性能不好,塑性偏差。不同生产工艺参数 的电铸细粒晶铜力学性能分析如表2: 表2不同正向脉冲频率(f+)对铜电铸层 典型力学性能的影响 电铸工艺参数——— 堕 堕 —一 150.2/MPa adMPa 8/% 正反向平均电f=500Hz 443.9 511.1 12.1 流、反向频率f=1000Hz 482.1 574.7 10.7 保持不变 f ̄=2000Hz 376.7 45 1.8 8.9 由表2可知:随着正向脉冲频率的增加(反向 脉冲频率、平均电流、占空比不变),晶粒尺寸在逐 渐减少,因为f=l/T=1/(ton+toff),当f的增大时,ton 必须减小,当ton的减小,便抑制了晶粒的生长速率, 并促进了晶核的生成速率,从而导致晶粒的细化, 铸层细致光亮。正向脉冲频率增加,强度先随正向 脉冲频率的提高而增加,f+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强度 反而降低,晶粒因为f+的增大先减小后又增大,且 晶粒大小差别很大。因此,晶粒尺寸可以被认为是 提升工件强度的因素之一;f+=500Hz时,工件铸层 强度虽然较低,却具有良好的塑性,延伸率为12.7%。 在f+=1000Hz时,延伸率降至10.3%,塑性降低,强 度却上升。当f+升到2000Hz时,其强度比f+=500Hz 要低,大大低于f+=2000Hz时;并具塑性也大为降 低8.3%。所以正向脉冲频率增加至f+=1000Hz,电 铸层强度提高,电铸层塑性却降低了。f+=1000Hz 时,金属综合力学性能和塑性均较好,继续提高f+, 金属综合力学性能和塑性均降低因此,我们取正向 平均电流密度f+=1000Hz。 3.2.反向脉冲频率(f-)对铜电铸层力学性能影响 表3不同反向脉冲频率铜电铸层典型力学性能 电铸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 60.
2/MPa 6 ̄VIPa 5/%
反向脉冲频率(f_)对铜晶粒力学性能如下:随着 反向脉冲频率的增加(正向脉冲频率、平均电流、 占空比不变),铸件晶粒尺寸先增加后减少,随着反 向脉冲频率的持续增加又有所增加。因为反向工作 频率较高,其溶解铸层的能力比较强,又使铸层表 面光滑细致更均匀。采用正向和反向脉冲频率、正 向和反向平均电流、正反向占空比时;正向的脉冲 频率,电铸层孪晶相对较少,结构组织中都含有大量 的位错的晶粒:采用反向脉冲频率对铜电铸层的微 观结构形态和晶粒类型没有显著影响,但晶粒的大 小是有区别的,随着反向脉冲频率的增加,晶粒的 平均尺寸时先增加后减少的。 脉冲反向频率对晶粒尺寸及其结构的紧密程度 有着紧密的联系,脉冲反向频率由f-=500Hz上升到 f-=2000Hz,此时,晶粒尺寸减小且细小致密。 f-=500Hz时,铸层的强度较高,却不具有良好的塑 性8.9%;f-=1000Hz时,延伸率升至12.1%,铜层的 塑造性提高且其强度也略上升。在当f-=2000Hz时, 其强度反而降低,并且塑性降为l0.7%。 3.3.讨论 电铸工艺中存在反向脉冲电流,使得阴极铸层的 凸起部会溶解,我们能更好地提高铸件厚度分布均匀 度和表面光洁度。因此,双向脉冲电流比脉冲电流有 更为明显的优势,如果反向电流很大,由于铸件的凸 部溶解,阴极附近的金属离子浓度较好地迅速恢复。 最好使用高脉冲电流,这样脉冲电流的密度可以提 高,使阴极过电位增高,有利于大量的新核形成,使 成核率高于晶粒生长速率,极为有利于晶粒细化,使 晶粒尺寸减小,进一步细化结晶,因此铜电铸层表面 光滑细致,使电铸层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当直流或脉冲电流沉积电流密度很高时,在阴 极附近的铜离子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跟不上电铸液中 第4期 杨红燕,左伟:双脉冲电流频率对稀土铜电铸层性能的影响 97 铜离子的消耗速度,导致阴极附近的扩散层产生浓 差极化,从而铜电铸液的扩散层会比较厚,最终导 致铸层的晶粒尺寸增加且产生毛刺的外观,铸层表 面变得粗糙不均匀,颜色会更红,性能和质量较差。 为了消除上面的问题,我们在铸液中添加稀土 元素,这使得阴极表面的吸附能力增强,随着吸附性 的递增铸液中金属络合离子的放电速度变缓,从而增 加颗粒沉积的数量,平均晶粒尺寸也随之降低稀土元 素和硫酸铜的形式RESO4,RESO4吸附在晶体生长 点,抑制了一些晶粒突起部分的生长,有利于在其他 地方形成新的晶体,获得大小均匀且致密亮度的电铸 层。因此,适当加入稀土可以获得更好的沉淀速度, 电铸层的晶粒结构致密细致,并具有良好的光泽。
4.实验结论 (1)随着反向平均电流频率的增加(正反向频 率保持不变,正向平均电流为15A/din2),电铸层强 度及其表面的平整光滑也得到提高,当i.为4A/dm2 时,金属综合力学性能和塑性均好;在 为15A/din2 时,铸层金属均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机械性能和塑性。 (2)镧、铈的氯化物(3-5ga.)作为添加剂加 入铸液中,铸层的均匀性及结构的致密性得到了明 显的提高,得到排列整齐的细小致密的晶粒。 (3)采用双向脉冲电流电铸时,阴极附近金属 离子的质量浓度能够得到迅速地恢复,这样便降低 阴极表面与金属表面的浓差极化,从而使阴极的极 化效果更为明显,得到了更紧致细密的晶粒。
参考文献: …1蒋军涛,朱荻,雷卫宁.基于稀 ̄LaC13的精密电铸工艺 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5,34(3):86.89. 【2】吴思展,舒华,陈良为.¥2082-/V205一CeO2型固体超强 酸催化剂的制备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 127.131. 【3】朱保国,王振龙.电铸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电加工与 模具,2006,(5):1-6. [4】李冠男,黄成军,罗磊.微电铸技术及其工艺优化进展研 究[J】.微细加工技术,2006,(6):1-6. [5】王霞,李宗宝,杨卫强.C掺杂TiO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2,14(3): 129.134. [6】6杜爱华,龙晋明,裴和中.电铸纳米晶材料的研究现状 [J】.电镀与涂饰,2008,(4):16—19. 【7】徐良朗.超细晶铜的电铸工艺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 理工大学,2006. 【8】戴翠英,毛卫国,潘勇.脉冲喷射电沉积纳米晶镍镀层的 工艺优化[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30(4): 48.54. [9]9蒋军涛.基于稀土添加剂的电铸技术研究[D】.南京: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1O】杨东方,裴和中,张国亮.影响电铸镍一钴合金晶粒尺寸 的因素【J].电镀与环保,2010,30(2):5-8. 【11】邵力耕.脉冲微纳米电铸相关问题的研究【D】.大连:大 连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