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训练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教学目标课标: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掌握他在学术思想创见方面的主要贡献,认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主张的思想价值、影响和地位。

本课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文献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述与评价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引导学生从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中获取精神启迪,学习他对真理的孜孜以求精神和对科学的不懈探索精神;从亚里士多德的嘉言懿行中吸取科学智慧和人生经验,从而促进个人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重点、难点: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思想主张是本课的重点,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古代希腊,自由人往往让奴隶读书给他们听,亚里士多德却喜欢自己读,人们讽刺他是个“读书者”。

但是,亚里士多德-----这个特立独行的人---成了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和人类知识体系中多门学科的奠基人讲授新课:一、生平经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几个阶段即:御医之子(出身)、学园精英(求学)、王子之师(为师)、吕克昂学园—“逍遥学派”(办学)、落寂辞如何?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这种特殊的身世,即决定了他人生历程的辉煌,又导致了他命运的多舛。

凭借与马其顿王室的特殊关系,他得以成为王子之师和创办吕克昂学园;也因为这种关系,他两次从雅典逃离并落寂辞世。

有关亚里士多德的介绍: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公元前384年诞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特基拉城。

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王室医师的儿子,从小对自然科学特别爱好,也很钻研。

父亲经常教给他一些解剖和医学的知识,他有时也帮助父亲作一些外科手术。

亚里士多德17岁那年前往雅典,成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大弟子,从事学习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新演练大冲关 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新演练大冲关 岳麓版选修4

第一单元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

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C.创立阿卡德米学园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解析:“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尊敬老师,但不畏权威,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2.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他可能在向这位学生解释( )A.三段论B.中庸之道C.唯物论D.伦理学[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演绎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这应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答案:A3.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温和的民主派D.激进的民主派解析: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亚里士多德提出“中道”理论,鼓励人们以理性为准绳,反对过激行为,由此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答案:C4.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意识第一,物质第二,这种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答案:B5.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 )[A.公民有权参与城邦事务B.城邦注重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C.公民应珍视个人自由,具有个性D.公民应有集体荣誉感解析: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认识。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习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

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

由此可见,柏拉图著《理想国》( )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试图挽救城邦危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与亚里士多德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

①吕克昂学园②“逍遥学派”③“中道”理论④“三段论”推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这一主张(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美德,如仁慈、公正、美、平等,等等。

人们用感官体验到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

绝对的美德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

这说明柏拉图( )A、主张“理念论”B、否定存在美德C、反对直接民主D、主张理性至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习六十八第1题【单选题】【加试题】关于客观世界的真实性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有人认为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有人指出世界存在着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还有人强调了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与和谐。

这些哲人包括( )①亚里士多德②塞内卡③孔子④王夫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他可能在向这位学生解释( )A、三段论B、中庸之道C、唯物论D、伦理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书中的人物对话层层推进,给人以智慧的启发。

下列议题最有可能成为他们讨论重点的是( )有误A、什么是正义B、法治优于人治C、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D、理想国中的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理想国》一书中所讨论的重要问题是(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B、什么是人的本质C、自然选择、适者生存D、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哲学家与其思想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赫拉克利特一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是一团永恒的火B、普罗塔哥拉一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C、苏格拉底一一认识你自己D、柏拉图一一一知识即美德【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思想家的师承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吕克昂”学园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

【公开课课件】岳麓版历史选修4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公开课课件】岳麓版历史选修4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知识综合:
哲学 思想 政治 思想 伦理 思想 教育 思想
亚里士多德
孔 子 敬鬼神而远之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 物,物质、精神世 界不可分割 革命原因在于不平 等、法治优于人治 中道理论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以礼治国,为政 以德,反对苛政 和刑杀、人治
中庸理论 因材施教、有教无 类、启发式教学
古希腊三大著名哲学家思想对比
3.政治思想:《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革命和内讧的 原因是什么?
不平等
结论:
最好的城邦治理方式
——法治优于人治
政体分类有两个标准: 1.政体的宗旨 2.政体的形态(执政的人数) 一人 正宗政体 君主制 少数人 多数人 共和制
贵族制
变态政体 僭主制 寡头制 平民政体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区别:
• 柏拉图强调人治,即哲人统治,只是在 他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他才提 出法治的观点,但他忽视了法律的性质, 只强调了应该守法,而忽视了如果法律 本身就是恶法,那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 法治。 • 而亚里士多德则一方面强调了不管是统 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要守法,另一方面 还强调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良 好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治。
4、伦理学: “中道”理论
中庸
实质:强调在生活实践中以理性为准 绳为人处世 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从个人修养方面看,有利于提高个 人的道德修养; 从社会秩序方面看,有利于社会理 性的提高,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思考
“中道理论”
想一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提出了“中庸 之道”的思想。两者的中道学说有何 共同点,又有何区别呢?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在 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2019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跟踪检测(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跟踪检测(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与其他古希腊先哲的关系是()A.亚里士多德师承泰勒斯B.亚里士多德师承普罗泰格拉C.亚里士多德师承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解析:选D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故A、B、C三项的表述错误。

2.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

”下列言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一致的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解析:选D从材料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成为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就要完备德性,也就是要加强个人道德的修养,而与之相对应的只有D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强调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

3.勇敢是懦弱与鲁莽之间的中道;不卑不亢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虚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

最有可能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是() A.亚里士多德B.孔子C.柏拉图D.苏格拉底解析:选A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得到成功并受人赞赏。

据此判断,最有可能提出题干观点的人物应当是亚里士多德,故选A项。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两者恰如其分,并非中间。

4.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这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A.政治学说B.教育学说C.伦理学说D.逻辑学解析:选D根据材料“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D项符合题意。

5.人们称亚里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以他为核心形成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材料一: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道,庄重是自
傲与顺从之间的中道,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 道,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道,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 中道,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道。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喜怒哀乐之未发,謂之中;发而皆中节, 謂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孔子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 伟人这样评价过他: 如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 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想。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精神:尊师而不盲从, 为真理而勇于争辩
继承与突破 ①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 的境界,但不要放 弃现实幸福 ② 肯定客观世界的真 实存在,而且是人 类认识的来源。 ③ 唯物论并不彻底 (哲学思想)
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突破(政治学)
材料一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 统治。在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 者三个级。 ——柏拉图 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 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稳定的国 家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基础的。 ——亚里士多德

思 想
政治 伦理 教育思 想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 物质、精神世界不可 敬鬼神而远之 分割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略 反对苛政、人治
中道理论 中庸理论
社会环境
影响
因材施教、有教无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类、启发式教学 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 重要奠基人 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 至亚洲、世界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课件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课件岳麓版选修4
第 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程标准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 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 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 思想文化的贡献
学习要点 1.师从柏拉图、教育 亚历山大和在雅典学 习 2.亚里士多德在哲 学、生物、物理、逻 辑、伦理学等方面的 主要成就
探究问题 1.探究分析亚里 士多德追求真理 的不懈探索精神 2.探究认识亚里 士多德对世界思 想文化的深远影 响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比一比: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与孔子的“中庸”思想有何异同? 提示:①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②不同:亚里士多德 的“中道”理论有哲学思考,是相对的;而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出于礼 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并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 不及”。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结合材料一探究,亚里士多德对于逻辑学的贡献有何意义? 提示:使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 供了科学工具。 (2)亚里士多德被恩格斯称为“古代最博学的人”,结合材料探究这 一说法的依据。 提示:亚里士多德不仅为许多现代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 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各科学者可能是出于对本学科的钟爱,总是愿意回顾它 丰富的历史,追寻它那悠久的起源。然而,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还是人 文社会的,许多学科的源头竟然都是亚里士多德。站在今天的立场, 我们当然不能说,亚里士多德是所有学科之父。但是,他至少是逻辑 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方法论等学科 的创始人。其实,只要开创了这些学科中任意一门,都可以当之无愧 地承受“伟大”二字,更何况它们都是出自亚里士多德一人!亚里士多 德是古希腊知识最渊博的学者,被人们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材料二 传统逻辑学的任务是认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亚里士 多德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演绎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上。经过研 究,他发现了14种有效的三段论。虽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完整,但 是有明显的系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3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而A项是孔子的政治思想,B项体现的是孔子的
教育思想,C项体现的是孔子“正名分”的思想,三者都未体现出“中道”思想;D项从“质”与“文”
的关系方面分析,体现了“中道”思想。
答案:D
2.亚里士多德曾经向他的学生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理论: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
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根据这个理论的内容猜想当时亚里士多德
正在与学生讨论哪个方面的问题( )
A.逻辑学中的“三段论”
B.政治学中的法治问题
C.研究时的材料收集方法
D.生活实践中的理性准则
解析:材料中的有趣的理论应为亚里士多德的著名的“三段论”,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3.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历史上称他及他的弟子们为“逍遥学派”,原因是( )
A.因为他和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可以在帝国内部任何地方讲学
B.因为他和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他可以随意宣讲任何政治理论,不受限制
C.每天教学任务不受限制,甚至可以不学习任何问题
D.他习惯早上和学生一起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时候讨论哲学问题,显得逍遥自在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授课教室不定,每天早晨,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在林荫道上散步,讨论抽象的
哲学问题,显得逍遥自在,所以有“逍遥学派”之称,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4.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历代人读他的著作,都会为他的
博学而感叹不已。但他也犯过无知的错误。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这个问题,
只要他数数夫人和自己的牙齿便一清二楚。可是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
要去数牙齿。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
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A.他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B.他忽视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他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
D.他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本题属于史政综合题,用政治理论去分析历史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从材
料得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答案:A
5.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
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
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 )

A.生物学 B.逻辑学 C.伦理学 D.生理学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了著名的
“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曾于公元前335年在雅典的吕克昂创
立学校,教授哲学。据说亚里士多德在讲学时,有边说边走的习惯,所以这个学校又称为“逍遥
学院”,学校中师生及后来的学者,都被称为“逍遥学派”。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之间有一个故
事。曾经,柏拉图讲述自己对人的含义的定论:“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于是,亚里
士多德便想出了办法来推翻老师的谬论。他将一只公鸡的毛全部拔光立于众人面前,对他的
老师说:“这就是老师的„人‟!”
(1)结合材料一,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方法?
(2)结合材料二中“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你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对待老师和真理的
态度?
解析:解答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有边说边走的习惯”,再联系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归
纳。解答第(2)问应理清爱师与爱真理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1)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和交谈的
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具有启发性。由于亚里士多德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历史上把他及他的弟
子称为“逍遥学派”。
(2)亚里士多德热爱和尊敬他的老师,但更加热爱真理,追求真理,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在治
学过程中,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但绝不盲从。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希腊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同为世界文明古国,特别是涌现出了许多思想的先
哲,如中国的孔子、老子等,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真是群星璀璨,为后人所景仰。
(1)现在,假设中国和希腊互办文化年,来弘扬各自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以下资料,请你在表格
空白部分填上适当内容。
国籍 人物 主要成就
中国 孔子
希腊 理念论和“理想国”
希腊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我们知道,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古代希腊哲学思想中都有一定的人本主义思想,但
是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
(2)现在假设中国和希腊的学者就两国先哲表现出来的人本精神进行探讨,请你拟定一个发言
稿,来分析一下他们:
①人本思想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
解析:第(1)问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回答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性和概括性;第(2)
问有一定难度,要求在熟练掌握二者基本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提炼升华,不要泛泛而谈二者的基
本思想。
参考答案:(1)
国籍 人物 主要成就
政治上的“仁”和“礼”,教育上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柏拉图
最大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且在众多科学领域有杰出贡献,被称为百科全
书式的学者

(2)①孔子的仁学侧重于社会,古希腊哲学侧重于人本身。
②二者所处的国情不同。孔子处于中国春秋末期,当时社会动乱、社会制度遭到破坏,社
会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古希腊哲学家处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以工商业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