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142普化7 配位化合物

合集下载

常见农药化学结构式库

常见农药化学结构式库
分子式
C11H20N3O3PS
分子量
305
化学结构式
序号
1037
CIPAC数字代号
5
CAS№
2104-96-3
通用名称
溴硫磷
国际通用名称
Bromophos
商品名称
化学名称
O,O-二甲基-O-(4-溴-2,5-二氯苯基)硫逐磷酸酯
分子式
C8H8O3PSCl2Br
分子量
365
化学结构式
序号
1038
CIPAC数字代号
110
CAS№
13171-21-6
通用名称
磷胺
国际通用名称
Phosphami-don
商品名称
化学名称
O,O-二甲基-O-[2-氯-2-(二乙基氨基甲酰-1-1-甲基)]乙烯基磷酸酯
分子式
C10H19ClNO5P
分子量
299.5
化学结构式
序号
1020
CIPAC数字代号
CAS№
470-90-6 (18708-86-6)
乙烯基磷酸酯
分子式
C7H14NO5P
分子量
223
化学结构式
序号
1018
CIPAC数字代号
195
CAS№
300-76-5
通用名称
二溴磷
国际通用名称
Naled
商品名称
化学名称
O,O-二甲基-O-(1,2-二溴-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
分子式
C4H7O4PBr2Cl2
分子量
381
化学结构式
序号
1019
CIPAC数字代号
O,O-二乙基-O-2-甲氯基-6-甲基嘧啶-4-基硫逐磷酸酯

具芳伯氨基的药物

具芳伯氨基的药物
双水杨酯 NaOH 稀盐酸 水杨酸白色 (测定熔点), 可溶于醋酸铵
3 氯贝丁酯的分子中具有酯的结 构,碱水解后与盐酸羟胺生成异 羟肟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加三 氯化铁成紫色的异羟肟酸铁。
4 羟苯乙酯 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煮
沸后,加硝酸汞试液,放置后 逐渐生成沉淀,上清液成红色。
重氮盐
OH- 橙黄~猩红色
萘酚
P 117: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 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沉淀。
2 甲酚钠酸的甲醇溶液与对 -硝基苯重氮盐试剂在碱性 条件下偶合,产生橙红色。
三 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加硫酸溶解,
与重铬酸钾成深蓝,随即变 棕绿。
甲芬那酸加硫酸,加热, 溶液成黄色,并产生绿色荧 光(JP)。
CH3
Cl
O C COOC2H5
CH3
氯贝丁酯
SO3H
OH C2H5
· HN
HO
C2H5
酚磺乙胺
(二)、性质
氯贝丁酯为无色或黄色澄清油 状液,有特臭,味初辣后变甜。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比 水重,易水解。
布洛芬为固体,具有一定熔 点。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取代芳酸类药物可利用其取代 基的性质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如 具 有 酚 羟 基 的 药 物 可 用 FeCl3 反 应 鉴别;具芳伯氨基的药物(芳香第 一胺)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第二节 鉴别试验
一、与铁盐的反应(FeCl3反 应)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
OH
生酚羟基的药物
Ar OH FeCl3
R
pH4~6 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1 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与弱 碱条件下,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 即显紫堇色。反应极为灵敏。

【CN109879839A】6哌嗪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专利】

【CN109879839A】6哌嗪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84593.4(22)申请日 2019.03.12(71)申请人 沈阳大学地址 110044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72)发明人 谭日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05代理人 高有才(51)Int.Cl.C07D 307/79(2006.01)A61P 3/04(2006.01)A61K 31/496(2006.01)A61K 49/00(2006.01)(54)发明名称6-哌嗪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57)摘要6-哌嗪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所述6-哌嗪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以及上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胰脂肪酶作用;为以下式I化合物:其中Ar可以独立地地选自苯基,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C1-C4烷氧基取代的苯基,卤素取代的苯基;进一步地,Ar独立地地选自苯基,4-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2-氯苯基,4-溴苯基,4-氟苯基,2-氟苯基;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高度选择性、长效的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适用于肥胖症,包括健康肥胖者及有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肥胖者。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CN 109879839 A 2019.06.14C N 109879839A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09879839 A1.6-哌嗪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6-哌嗪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以及上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胰脂肪酶作用;为以下式I化合物:其中Ar可以独立地地选自苯基,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C1-C4烷氧基取代的苯基,卤素取代的苯基;进一步地,Ar独立地地选自苯基,4-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2-氯苯基,4-溴苯基,4-氟苯基,2-氟苯基;包括立体异构体以及旋光异构体,例如对映体混合物以及各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其产生的原因是所选择的该系列化合物中的结构不对称性;本化合物或具有多晶型,所有多晶型也都包括在内;本化合物或是溶剂化物的形式,尤其是水合物;水合可以发生在化合物或包含化合物的组合物的生产过程中,或者由于化合物的吸湿性,经过一定时间可发生水合;本化合物的某些化合物是被称之为药物前体的衍生物;本发明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水溶性或油溶性产物或可分散的产物的形式,包括常规的非毒性盐或季铵盐,它们例如是从无机或有机酸或碱生成的;酸加成盐的实例包括苹果酸盐,顺丁烯二酸盐,对氨基苯磺酸盐,盐酸盐,醋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硫酸氢盐,丁酸盐,柠檬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磺酸盐,环戊丙酸盐,二葡萄糖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富马酸盐,葡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氢氯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2-萘磺酸盐,烟酸盐,硝酸盐,草酸盐,扑酸盐,果胶酯酸盐,过硫酸盐,3-苯基丙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硫氰酸盐,甲苯磺酸盐和十一酸盐等;碱盐包括铵盐,碱金属盐,例如钠和钾盐,碱土金属盐,例如钙和镁盐,有机碱的盐,例如二环己胺盐,N-甲基-D-葡糖胺盐,和氨基酸的盐,例如精氨酸,赖氨酸等,而且,碱性含氮基团可以用这样的试剂季铵化,例如低级烷基卤化物,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的氯,溴和碘化物;硫酸二烷基酯,如硫酸二甲酯,二乙酯,二丁酯和二戊酯;长链卤化物,如癸基,月桂基,肉豆蔻基和硬脂酰基的氯,溴和碘化物;芳烷基卤化物,如苄基和苯乙基的溴化物等;优选用于生成酸加成盐的酸包括盐酸和醋酸。

七叶苷(倍半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七叶苷(倍半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公司地址: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银工路28号E栋楼客服热线:400-133-268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七叶苷(倍半水)CAS No.:66778-17-4别名:七叶苷;七叶苷水合物;七叶苷(倍半水);马栗树皮苷;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2.3 其它危害物-无3 成分/组成信息3.1 物质分子式 - C15H18O10分子量 - 367.314 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一般的建议无数据资料如果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虚弱,呕吐,腹泻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无数据资料5 消防措施5.1 灭火介质火灾特征无数据资料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无数据资料5.3 救火人员的预防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无数据资料6 泄露应急处理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7 安全操作与储存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贮存在阴凉处。

婴配乳粉中2′-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新四糖含量离子色谱法检测

婴配乳粉中2′-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新四糖含量离子色谱法检测

第41卷2024 年 3 月应用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第3期405⁃414婴配乳粉中2′-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 -新四糖含量离子色谱法检测詹胜群 葛城* 周荣杰 周钧(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 长沙 410200)摘要 研究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婴配乳粉中2′-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 -新四糖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采用离子色谱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和外标法定量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不同净化方式、酶解处理和洗脱条件等过程进行考察和优化,比较确定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并就线性范围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R 2>0.999; 方法精密度好, 相对标准偏差(n =7)<2.7%; 方法准确度好,2′-岩藻糖基乳糖回收率为95.97%~103.38%,乳糖-N -新四糖回收率为100.09%~104.01%。

该方法能对婴配乳粉中的2′-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 -新四糖同时测定, 操作简单, 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可为婴配乳粉质量监控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离子色谱;2′-岩藻糖基乳糖;乳糖-N -新四糖;婴配乳粉中图分类号:O6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24)03-0405-10母乳低聚糖(HMOs )是一种多功能聚糖,是人乳中的第三大成分[1],其结构主要由5种基本单糖组成: 葡萄糖(Glucose , Glc )、半乳糖(Galactose , Gal )、N -乙酰葡糖氨(Nacetylglucosamine , GlcNAc )、岩藻糖(Fucose , Fuc )和N -乙酰神经氨酸(N -Acetylneuraminic acid , NeuAc ),通常由半乳糖和葡萄糖与其它一种或多种单糖聚合形成多种结构[2]。

HMOs 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可预防感染、过敏以外,还能促进肠胃发育、增强自身免疫、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3-5]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5种N-亚硝胺化合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5种N-亚硝胺化合物

第42 卷第 11 期2023 年11 月Vol.42 No.111469~1478分析测试学报FENXI CESHI XUEBAO(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5种N-亚硝胺化合物汪毅1,梁文耀1,何国山1,陈张好2,周智明2,吴谦1,席绍峰1,谭建华1*(1.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州),广东广州511447;2.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663)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化妆品中15种痕量N-亚硝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水剂样品以水或乙腈分组超声提取,膏霜乳液样品采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溶液沉淀大分子或者饱和氯化钠-乙腈盐析分组处理后,以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100 mm×3.0 mm,2.7 μm)色谱柱分离,经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以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结果表明,15种N-亚硝胺化合物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5~15 ng/g和15~45 ng/g。

水、乳、膏霜3种化妆品基质在25、50、100 ng/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8.0%~11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4%~9.8%。

该方法用于市售化妆品检测,发现13批次样品检出N-亚硝基二乙醇胺(NDELA),其中1批次超限量值。

方法的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解决了N-亚硝胺化合物稳定性差、易被干扰等问题,适用于化妆品中15种N-亚硝胺化合物的痕量测定。

关键词:N-亚硝胺化合物;化妆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中图分类号:O657.63;O623.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57(2023)11-1469-10 Determination of Fifteen N-nitrosamine Compounds in Cosmetics by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WANG Yi1,LIANG Wen-yao1,HE Guo-shan1,CHEN Zhang-hao2,ZHOU Zhi-ming2,WU Qian1,XI Shao-feng1,TAN Jian-hua1*(1.Guang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Nation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r Cosmetics(Guangzhou),Guangzhou 511447,China;2.Guangdong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Guangzhou 510663)Abstract:An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UPLC-MS/MS)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detecting 15 trace N-nitrosamine compounds in cosmetics. The final estab⁃lished method involved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cosmetics using water or acetonitrile for different com⁃pounds. The samples were treated with potassium ferrocyanide-zinc acetate solution for precipitating macromolecules or saturated sodium chloride-acetonitrile for salting out.An 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100 mm × 3.0 mm,2.7 μm) chromatography column was used for separation,follow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 source and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ode detec⁃tion in the isotope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for quantification. The result showed good linearity(r2> 0.995) for the 15 N-nitrosamine compounds in their respective concentration ranges,with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limits of 5-15 ng/g and 15-45 ng/g,respectively.The average recoveries for the three cosmetic matrices(aqueous,emulsion,cream) at spiked levels of 25,50,100 ng/g were be⁃tween 88.0% and 111%,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n=6) of 1.4%-9.8%.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commercial cosmetics and N-nitrosodiethanolamine(NDELA) was de⁃tected in 13 batches,with one batch exceeding the limit. The strong specificity,high sensitivity,and good precision made the method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of poor stability and easy interference ofdoi:10.19969/j.fxcsxb.23051602收稿日期:2023-05-16;修回日期:2023-06-10基金项目: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专项(2021ZDZ03);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项目(2022CZ06)∗通讯作者:谭建华,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研究,E-mail:tanjianhua0734@第 42 卷分析测试学报N-nitrosamine compounds,and was suitable for the trace determination of 15 N-nitrosamine com⁃pounds in cosmetics.Key words:N-nitrosamine compounds;cosmetics;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 sourceN-亚硝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N-亚硝基结构的化合物,因取代基的不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同系物,目前已发现超过300种[1]。

原辅料理化性质

原辅料理化性质

目录1、7-ACA,7-氨基头孢霉烷酸,分子式:C10H12N2O5S,分子量M=272.28,结晶体。

制备方法:从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基本原料——头孢菌素C出发,用三甲基氯硅烷酯化,再经五氯化磷氯化、丁醇醚化,最后水解而得。

从头孢菌素C钠到7-ACA的收率约50%。

2、HMDS,六甲基二硅氨烷,分子式:C6H9NSi2,结构式:(CH3)3SiNHSi(CH3)3,分子量M=161.39,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沸点125℃,相对密度0.76,溶于有机溶剂,与空气中水分接触会迅速水解生成三甲基硅烷醇和六甲基二硅醚。

3、TMSI,三甲基碘硅烷,分子式:C3H9ISi,结构式:(CH3)3SiI,分子量M=200.1,可燃液体,沸点106-108℃,相对密度1.414、POCl3,三氯氧磷,分子量M=153.3,沸点105.8℃,相对密度1.645,遇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磷酸和氯化氢。

5、三乙胺,分子式:C6H15N,分子量M=101.19,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熔点-114.75℃,沸点89.4℃,相对密度(20/4℃)0.7275,折光率(n D20)1.4003.闪点-7℃,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在空气中微发烟,有强烈氨臭。

易燃,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1.2-8.0%。

N,N—Diethylethanamine6、二氯甲烷,分子式:CH2Cl2,分子量M=84.93,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沸点40-41℃,凝固点-97,相对密度1.3348,能与乙醇、乙醚、二甲基甲酰胺混溶,微溶于水,易挥发,不燃烧,有醚一样刺激芳香的气味。

吸入有毒。

7、甲醇,分子式:CH3OH,分子量M=32.04,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沸点64.7℃,相对密度0.7915,能与水、乙醇、醚、苯、酮类和其它许多有机溶剂混溶。

甲醇的溶解性比乙醇好,能溶解多种无机盐,例如NaI、CaCl2、CuSO4、AgNO4、NH4Cl、NaCl 等,甲醇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但不能与水形成共沸物。

对氨基苯酚(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氨基苯酚(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相对密度(水=1):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0.4(150℃)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可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闪点(℃):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人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泄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对氨基苯酚
标识
中文名:对氨基苯酚;4-氨基苯酚
英文名:4-aminophenol; p-aminophenol
分子式:C6H7NO
分子量:109.12
CAS号:123-30-8
危规号:61720
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至灰褐色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配位化学已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它不仅是现代 化学学科和生命科学学科的中心课题之一,而且对分析化 学、生物化学、催化动力学、电化学、量子化学等方面的 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7-1 基本概念
(一) 配位键与配位化合物


由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提供一对e,另一个原子提 供一个空轨道,形成的化学键(如CO中)为配位键 配位键普遍存在于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e compounds 配位化合物中除都存在配位键外,一般还存在其 他化学键,如离子键。

NH3
H 3N Cu NH3 NH3
2-
CN
NC Ni CN CN
2-
CO
OC Ni CO CO
CN NC CN
3-
Cl H 3N Pt NH3
2+
Fe
NC CN CN
H 3N
NO2
NH3
配体的多样性
Fe
[Ph3C][BF4] OC Fe CHRCH2R OC OC Fe
H C R
OC H C R
(二)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的组成 多数配合物由配离子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组成 带正电荷的配离子称为配阳离子,带负电 荷的配离子称为配阴离子,配合物也可以 是电中性的配位分子 含配离子的化合物和配位分子统称为配合 物 习惯上把配离子也称为配合物。
我们先看一个相关实验
[Cu(NH3)4]SO4溶液 Cu(OH)2沉淀 CuSO4溶液
三、配合物的命名 1.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 配阳离子: “某化某”、 “氢氧化某”、“某酸某” 配阴离子: “某酸”、 “某酸某”
2. 配离子及配位分子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名称(氧化值)

• •
配体数目用二、三、四等数字表示
复杂的配体名称写在圆括号中,以免混淆 不同配体之间以中圆点“·”分开
n CO2 + n H2O
阳光 (CH2O)n + n O2 叶绿素
这就是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7-2 配离子在溶液中的平衡 (一)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在水溶液中:
解离 [Cu(NH3)4]2+ ==== Cu2+ + 4NH3 配合
一定温度下:
反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u2+
配合 + 4NH3==== Cu(NH3)4]2+ 解离
配体(ligand)和配位原子(ligating atom) 单齿配体(monodentate ligand) 多齿配体(multidentate ligand) 单齿配体 NH3、H2O、F-、Cl少数配体虽有两个配位原子,由于两个 配位原子靠得太近,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与 中心原子成键,故仍属单齿配体 如CN-、 NC-、 NO2-、ONO-、SCN-、 NCS配体又因含有的配位原子数目不同分为单齿 配体 (Monodentate ligand) 和多齿配体 (Polydentate ligand) 。
基本概念
中心原子(central atom) 配合物中接受孤对电子的阳离子或原子统称为中心原子。 中心原子一般是金属离子,大多为过渡元素,特别是第 ⅧB族元素以及相邻近的一些副族元素。 [Ni(CO)4]中的 Ni(0) 、 [SiF6]2-中的Si(Ⅳ) 配体(ligand)和配位原子(ligating atom) 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称为配体 [Ag(NH3)2]+中NH3 、[Ni(CO)4]中CO 、 [FeF6]3-中F配体中直接向中心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 为配位原子。例如 NH3中的N、CO中的C、F-中的F 配位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孤对电子,常见的是电负性较 大的非金属的原子N、O、C、S、F、Cl、Br、I
Chapter 7 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e compounds)
§7-1 基本概念 §7-2 配离子在溶液中的平衡
配位化学概述
元素或配体,常常会因为形成配合物而改变它们的性质。
PbCl4 常温下极不稳定,但与KCl 结合成K2PbCl6 时, 463℃才分解

C2H4 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同水反应生成CH3CHO,但当 与PdCl2 生成配合物(C2H4 )Pd(H2O)Cl2 后,由于 C2H4 被活化,从而促进C2H4 同水的反应 N2 分子很稳定,温和条件下不被H2 还原成NH3,但当 N2 形成特殊的配合物后,就可能在常温常压下被H2 还原成NH3
CuSO4溶液
NH3水
Cu(OH)2沉淀
NH3水
[Cu(NH3)4]SO4溶液
基本概念
(一)配位键
• 接受体Cu2+和给予体NH3 • 配位键
[Cu (NH3)4]2+ SO42配位键 离子键 中心离子 配位体
(二)配体和配位原子

内界
外界


中心原子(离子)与配体 配体和配位原子 注意配位数与配体数的 区别 内界与外界
4.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 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键合的配位原子 数目。 配位数 = 中心原子与配体形成配位键的数目。 配体为单齿配体,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配体的数目 多齿配体,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配体的数目
[Cu(NH3)4]2+ 和 [Cu(en)2]2+中:配位数= 4.
AgBr(s) + 2S2O32-
====
[Ag(S2O3)2]3- + Br -
2、 生成更稳定的配离子---6
[Ag(NH3)]+ + 2CN- ==== [Ag(CN)2] - + 2NH3

3、 生成难解离的物质
配合 Cu2+ + 4NH3 ==== [Cu(NH3)4]2+ 解离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配体命名顺序: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先离子,后分子; 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字母序; 配位原子相同,原子数目少的配体在前 (先简单,后复杂); ⑤ 配位原子、配体原子数目相同,按配位原 子连接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字母序; ⑥ 配体化学式相同,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字 母序。 3. ① ② ③ ④
[Ag(NH3)2]Cl 氯化二氨合银(I) [Cu(NH3)4]SO4 硫酸四氨合铜(II) K3[Fe(CN)6] 六氰合铁(III)酸钾 K3[Ag(S2O3)2] 二硫代硫酸合银(I)酸钾 [Ni(CO)4] 四羰基镍(0) [Pt(NH3)4(NO2)Cl]CO3 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IV) [Cu(NH3)4]2+ 四氨合铜(II)离子 [CoCl2(NH3)4]+ 二氯· 四氨合钴(III)离子 [Fe(en)3]Cl3 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铁(III) [Ag(NH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I) H2[PtCl6] 六氯合铂(IV)酸 [Co(ONO)(NH3)5]SO4 硫酸亚硝酸根· 五氨合钴(III)
二甲醚有没有极性? 配平反应方程式 Cr2O7 2-+SO3 2-+H+ =?




感谢各位课代表 的支持努力 课件--puhuakj@ 密码 gaoyy2010 实验题-包括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普化实验 课后问答题-可能答案 计算题-大都在一、四章 普化总复习讲解课件-其他判断题填空题选 择题注意各知识点
中心离子的配位体数相同的配离子,k稳越大,稳定 性越大。越不容易解离 中心离子配位体数不同的配离子,不能直接根据K 稳的大小来比较其稳定性。需要通过实验或计算 来确定稳定性。
(二)配离子解离平衡的移动 1、 难溶物质的沉淀或溶解-9
AgBr(s) Ag+ + Br ==== + S2O32[Ag(S2O3)2]3-
3. 配体(ligand)和配位原子(ligating atom) • 多齿配体 双齿配体:H2N-CH2-CH2-NH2(乙二胺,简 写为en) 三齿配体:H2NCH2CH2 NHCH2CH2 NH2(二亚乙基三胺,简写为DEN) 六齿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
O H2 O C C N C H2 O C C O H2 H2 C C OC N C C OH2 H2 O O
配位化合物例子
类型 化合物 中心 配体 原子 配位数
单一配体
多种配体
[Ag(NH3)2]Cl
[Pt(NH3)2Cl2]
Ag
Pt
NH3
NH3, Cl NH3, Cl
2
4 6
[Cr(NH3)5Cl]Cl2 Cr
配位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与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相类似。 1、 内界与外界的命名顺序:通常是负离子在前,正离 子在后,称为某酸某(酸根是多原子的原子团时) 或某化某(酸根是单原子离子时)。若外界为氢离 子,则称为某酸。 2、 内界的命名顺序:配位体合中心原子。配位体 名称前用汉字一、二、三等表明其数目,在中心原 子名称后用罗马数字Ⅰ,Ⅱ,Ⅲ等加括号表示其氧 化数(对于只有一种氧化数的元素则不必标出)。 3、 内界有几种不同的配位体时,命名的顺序是: 简 单 离 子 → 复 杂 离 子 → 有 机 酸 根 离 子 →H2O→NH3→有机分子。这一命名顺序刚好是书 写内界时的相反顺序。

6-16: Cl2—CCl4色散力 CO2—H2O色散力+诱导力 H2S—H2O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NH3—H2O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氢键 6-19: 苯—CCl4色散力 甲醇—H2O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氢键 HBr液体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He—H2O色散力+诱导力 6-20: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而二甲醚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