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年级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联考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宁夏高三语文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宁夏高三语文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宁夏高三语文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绝密★启用前银川市第二中学2014年高三年级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银川市第九中学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命题人:银川第九中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⑴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

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⑵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

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⑶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⑷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

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

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⑸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湖北省浠水县三校2014届高三9月联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浠水县三校2014届高三9月联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疾.病(jí)吮.吸(yǔn)露.马脚(lîu)遂.心如意(suì)B.血.液(xuè)脑髓.(suī)文绉.绉(zhōu)睚眦.必报(zì)C.辑.录(jí)恪.守(kè)干.细胞(gàn)数见不鲜.(xiān)D.摄.制(shè)执拗.(niù)染.色体(rǎn)长歌当.哭(dāng)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湾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B.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能否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C.“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D.南昌市准备建设新公园路周边停车场和公交站点方位,已经出台了《新公园路地下通道及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将于5月18日前对该方案进行公示并听取、收集公众意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

【恒心】2014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李炳璋提供】

【恒心】2014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李炳璋提供】

语文二模参考答案:1.D(D项说明的是教育的公益性,这恰恰说明教育不能产业化。

)2.B(“成为世界性共识”的主语“这”指代的是“经济学把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

)3.C(“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表述没有根据。

)4.C(竟:最终)5.C(①是指李苗的志向;④表明李苗的忠诚与勇敢:⑤李苗为国献身)6.B(文中没有交待此次作战的结果)7.(1)魏子建让李苗担任郎中,仍然兼任(担任也可)统军,李苗深受重视(知遇也可)优待。

(以、领、见各1分,句意2分)(2)距离大桥几里,他就放火烧船,不一会儿桥梁就被烧断,落入水中死掉的贼军很多。

(去、俄然、定语后置的句式各1分,句意2分)8.塑造了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隐士形象。

(2分)主人公抛开吴越的政治斗争(1分),泛舟五湖,尽享红蓼艳丽、沙鸥飞翔、明月当空的湖光美景(1分),充满了对悠然垂钓、闲看流水的自在生活的憧憬(1分)。

9.李词运用比喻,以水喻愁,(1分)形象地写出了失国愁怀的绵长不尽。

(2分)此曲采取了虚写的手法(通过想象),(1分)写出了主人公所期待的春来江畔悠然垂钓,欣赏江水浩浩东流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归隐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10.(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11.(1)B 3分,D2分,E1分(A霍拿小费是出于着急,并非讨好。

C“为了顾全霍力格的面子,才没有为称呼翻脸”在文中无据。

E对于霍力格没有典型肖像描写)(2)①卑微而又势利。

霍力格两次看见马海都表现出对他的尽力讨好;②虚荣心强。

霍力格非常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和这位大人物说话,并表现出“随意的姿态”,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份;③善于自我安慰(逃避现实)。

明明因为不专心叫错了马海,却又反复安慰自己马海没有听到。

(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3)①内容主旨上,马海称呼霍力格为“小姐”,突出了霍力格自我欺骗的可笑;②结构上,照应前文霍力格对马海的不小心叫错称呼;③既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也增强了讽刺效果,耐人寻味。

湖北省三校2014届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三校2014届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三校2014届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颓圮pĭ弄堂nòng骷髅lǒu切齿拊心fǔB. 干练gàn瞅见chǒu驰骋chěng周公吐哺bǔC. 晕眩yùn崔嵬wěi囊括nǎng一夫作难nànD. 毗邻pí打烊yáng蒙骗méng命途多舛chuǎn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荤腥铮言忤视天伦叙乐B. 淬火烩饭影碟机不加思索C. 稗官恣睢嗑瓜子汗流浃背D. 症结扛鼎脉膊心余力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节日里,大街上,公园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鲁迅《拿来主义》一文言语犀利,思想深刻,可称是不刊之论。

D.即便是悲剧,也给人留下一点希望的结局,好让好事者有一天来个狗尾续貂,满足我这种低层次的需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开心麻花小品《扶不扶》成为2014年央视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演沈腾、马丽随之成为马年首批黑马,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

B.中央电视台曝光东莞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这一行动,引发了当地政府的整治行动,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做出批示,要像2013年打击毒品一样扫黄,先治本,综合治理;再治标,打出声威。

C.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D.对于中国冬奥军团来说,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均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之后,一直不缺代表人物且几度极为接近金牌的女子短距离速滑项目自然会被列为下一个实现突破的目标。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

2014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

2014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高考语文2014-04-14 1151()2014年高三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答案一、1.C(因果倒置。

原文第一段中提到:“东方主义” 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2.B(“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错,原文“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结合本段内容可知,是说东方在经济改变之后,寻求有权力的改变,才会有东西方的关系的改变,“东方主义”才能终结。

)3.C(A项“看似困难,实则容易”是对原文的错误理解。

B项“使中国人不再有”“并能够”都过于绝对。

D项“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不正确,原文是“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可见文章强调的是“西方”对“东方”,不是“相互”的,“异文化”说成“不同民族”是偷换概念。

)二、(一)4.D(致:送给)5.C (①⑤⑥和“利”无关)6.A(A项三人表现不是截然不同的,凸显性格的说法也不对。

韩康子、魏桓子满足了智伯索要土地的要求,而赵襄子没有。

)7.(1)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絺疵回答说:“我看见他俩看我很仔细,然后快步跑开,那是知道我识破他们心思的缘故。

”(何以:凭什么,怎么, 1分;其:他们,他俩,1分;趋疾,快步跑开,1分;故:原因,1分;句子通顺,2分)(2)智伯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军从侧面攻击智伯军,赵襄子带领士兵从正面迎击。

(翼:从侧面,1分;将:带领,1分;句子通顺,2分)(二)8.①听觉角度。

角声催促,鸟还未被惊醒,邻户的鸡已啼鸣,这是凌晨在驿站客舍听到的情景,点明题中的“晓”字。

(2分)②视觉角度。

连绵村庄,晨烟未散,行人起,丛林中残月在天,这是晓行所见的情景。

(2分)③感觉角度。

眼泪被寒霜微微凝结,为御寒而喝的酒,还不够抵抗天气的寒冷,这是写晓行的感触和感受。

(2分)9.这首词表达了思乡怀人的惆怅和羁旅漂泊的倦怠。

2014年山东临沂三校3月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4年山东临沂三校3月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 22.奋斗在前线救援第一线的他们,不 顾生命危险,把生死置之度外,令人 钦佩。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一坚守 就是近50个小时,让人感动。正是他 们的英勇奋斗,他们的坚守岗位,才 为国家、为人民减少了损失,降低了 危害。他们的无私奉献影响着我们, 激励着我们。因为他们的坚守,人民 的生命财产才有保障,社会才能稳定,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首联二句 。化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 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从燕子的 去向说起,叙写改朝换代,盛衰易替,一 派萧索,百废待兴的情状。而事实上,诗 人所处,正是明初江山一统,人心思定的 历史大变革时期。诗人在元末是做过小官 的,明代元立后,却飘零江湖,故以旧时 燕自比,再恰当不过。

颔联二句怀想。先写明月初升之时,白燕与 皎洁月光融为一体,是以难将其影投放于汉水之 上,所以很难发现它。接着写依理白燕在秋天就 应南行,可这只呢,隆冬雪满梁园的时候,却仍 未南归,并且其燕之雪白与雪之莹亮相映生辉, 又是让人难以辨察。如此,为何还要迎难而 进? 有所期待吧。这是写燕子,推归诗人自身呢, 所蕴更为深刻。 • “月明汉水”说的是一个新的王朝的建立,这 里指代明朝,“初无影”是说明朝刚刚建立,一 切设施都不甚完善,国家起步之时,难免有很多 有识之士(这其中包括诗人自己)不被发现提携。
首联的作用?(4分)
• ①结构上:首联借刘禹锡《乌衣巷》 王谢之典暗点出吟咏的对象,既暗 点(照应)诗题,又引出下文对白 燕的描写。(2分) • ②内容上:借燕子的今昔差别,映 射出元末社会人才的凋零,知识分 子的沉寂。(2分)
简要概括诗中的“白燕”形象的特点, 并说明诗人借白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014年山东临沂三校 3月高三联考语文 参考答案
选择题 • 1-5 D B C A C • 6-8 B A D • 9-12 A B A D

2014届高三第一次三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教师用)

2014届高三第一次三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教师用)

衡阳市2014届高三年级十月三校联考试题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珐.琅(fǎ)体己(tī)综合征.(zhēnɡ)少.安毋躁(shāo)B.腈.纶(jīng) 靓.妆(jìng) 菁.华园(jīng) 三聚氰.胺(qíng)C.里弄.(lòng) 摒.弃(bìn) 鲫.鱼汤(jì) 本末倒.(dǎo)置D.氛.围(fèn) 粮囤.(dùn) 擤.鼻涕(xǐng) 探囊.取物(láng)答案:B; A珐.琅(fà)少.安毋躁(shǎo)C摒.弃(bìng) 本末倒.(dào)置 D氛.围(fēn) 探囊.取物(ná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碰瓷返聘绩优股别出新裁B.颉颃编纂口头禅美轮美奂C.融资家具照像机雍容华贵D.北漂羸弱撒手锏饥肠漉漉答案:B (A.别出心裁 C.照相机 D.饥肠辘辘)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

B.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

能入能出,方显大智慧,你,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C.2013年令人期待的中秋国庆长假渐近,网上最流行的是一份“请假11天休24天”的方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朋友:切不可久假不归....!让休假变辞职。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答案:C【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4.为蛇年(2013)春联上联“龙舞雪花,四野寒风随雪尽”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蛇步锦程,三教九流共腾飞B.蛇舞青云,八方喜气盈门来。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以下哪个字不是汉字六书中的“指事”字?()A. 上B. 下C. 本D. 未3.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春秋五霸”?()A. 齐B. 晋C. 秦D. 鲁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一鸣惊人B. 画龙点睛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箭双雕5. 下列哪个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杜甫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银川市第二中学 2014年高三年级三校联合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银川市第九中学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命题人:银川第九中学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⑴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

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⑵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

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⑶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⑷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

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

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⑸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⑹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

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⑺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

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

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

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

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

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的文化的要求。

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⑻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⑼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⑽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

‚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

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⑾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是其具体表现。

B .陈寅恪先生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等方面,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最大,而关于学说思想方面,儒家思想的影响或许不如佛道二教。

C .作者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文化分为两部分,并认为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D .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在于它“知”与“行”背后的伦理色彩,即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神。

2.关于佛教文化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佛教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

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

B.佛教文化不是本土文化,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它不对中国人的行产生影响。

C.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D.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这是在中国浓厚纲纪色彩的文化的要求下,不得不歪曲原意以求生存。

3.根据文本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但他并不反对将文化再划分出一个深义的文化。

B.佛教中行的方面完全没有伦理色彩,因此,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与行密切联系的知的方面也没有伦理色彩。

C.深义文化是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它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

D.虽然基督教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剧烈冲击,但中国文化最终也不会由注重“人”转而注重“天”“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

知平阳县。

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②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臵于理,大化其俗。

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

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

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⑤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

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

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

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

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

‛众乃安。

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

又徙梓州。

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

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史》)【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

③谭:通“谈”,与……商谈。

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

⑤陂(bēi):池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宽趣.尉出捕趣:催促B.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副:帮助C.谭民易白金,期.会促,期:约定D.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像:形象5.下列句子编为4组,全都直接体现赵尚宽“勤于农政”的一组是()(3分)①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②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③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

④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⑤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⑥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A.①③④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

他任平阳县令时,临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杀死居民,且将犯平阳。

赵尚宽利用罪犯们嚣张、麻痹的心态,果断出击,将罪犯全部杀死。

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到任后,提供药方,教人服用,并对养蛊的人彻底追查,改变了当地蓄蛊杀人的恶俗;还果断拿出官币为当地百姓垫付盐银。

C.治理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况,受到了仁宗的的褒奖。

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他。

D.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对河中府神勇卒与他们的校尉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妥善处理,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受到了惩罚。

7.把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5分)(2)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

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汪藻①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②。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相拱③,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注释】①汪藻,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

己酉:即公元1140年。

这一年金兵南渡,占领建康(今南京),刚刚建立起来的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②旋:退兵。

③拱:敛手,袖手旁观。

8. 此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9. 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子思子》)(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扣子卡沙耶夫瓦西利〃维克托罗维奇〃切尔内舍夫正在办公,同时用小电子计算器记录着苍蝇的数目。

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

他本想把西服上衣敞开,突然想起来衬衣上掉了一颗扣子,在西服里面别人看不见,只要一敞开怀,立刻就会被发现。

这副衣冠不整的模样,一定会使自己在同事们中间的威信受到影响。

况且,就是自己看着缺一颗扣子也够难受的,好像他是个把最后一颗扣子都拿去换酒喝了的酒鬼,哪像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呢!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

他心里想:‚哼,我老婆对我冷若冰霜,真是个没心肝的女人!在一起过了15年,连给我钉颗扣子的工夫都舍不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