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13 古诗两首-要点梳理

13 古诗两首-要点梳理

13 古诗两首【基础须知】词语理解《望庐山瀑布》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生:升腾起(变成了)。

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烟:指云雾。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

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疑:怀疑。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绝句》黄鹂:鸟名,也叫黄莺。

鸣:叫。

窗含:从窗口看到。

“含”:包含在里面,存在着。

西岭: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万代积累下来,终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

泊:停靠。

东吴:指江苏一带。

万里船:船要行万里路。

【重点梳理】理解诗句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句意: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句意: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上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自由飞翔。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

【难点再现】1.“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2.“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

3.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是一种夸张手法。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

“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13.古诗两首(绝句)

13.古诗两首(绝句)
4.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5.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6.进入角色,诵读古诗。
五、深度学习,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2.推荐学生课下自己收集杜甫的诗,自读自悟。
板书设计
绝句
黄翠白青——有声有色
鸣上——有动有静
含泊
教学反思
(二)学习第二句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3.仰望苍穹,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
13.古诗两首(绝句)
班级
授课教师
主备教师
刘玉平
副备教师
李慧毕秀红惠馨洁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兴趣。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组词识记字的音、形。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透过窗户,被远处的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含”、“岭”)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诗、五⾔诗和七⾔诗等。

四⾔是四个字⼀句,五⾔是五个字⼀句,七⾔是七个字⼀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七⾔两类。

以下是整理的(语⽂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3课《古诗两⾸》注释及译⽂),希望帮助到您。

【早发⽩帝城】 原⽂: 早发⽩帝(dì)城 朝[zho]辞②(cí)⽩帝彩云间, 千⾥江陵(líng)⼀⽇还③[huán]。

两岸猿(yuán)声啼(tí)不住④, 轻⾈已过万重[chóng]⼭。

词句注释: 发:启程。

⽩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帝⼭上。

杨齐贤注:“⽩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鱼复,有⽩龙出井中,⾃以承汉⼟运,故称⽩帝,改鱼复为⽩帝城。

”王琦注:“⽩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之云也。

”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帝城在⽩帝⼭上,地势⾼耸,从⼭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云间。

⽩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帝⼭,⼭上有⽩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从⽩帝城到江陵约⼀千⼆百⾥,其间包括七百⾥三峡。

郦道元《三峡》:“⾃三峡七百⾥中,两岸连⼭,略⽆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亭午时分,不见曦⽉。

⾄于夏⽔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帝,暮到江陵,其间千⼆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天就可以到达;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作“尽”。

轻⾈已过:⼀作“须臾过却”。

万重⼭:层层叠叠的⼭,形容有许多。

译⽂: 清晨告别⽩云之间的⽩帝城,千⾥外的江陵⼀⽇就能到达。

古诗两首 所见 小池

古诗两首 所见 小池

小池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会认
惜阴
池 柔
晴 露
水池 池子 爱惜 可惜 珍惜 阴天 晴天 温柔 柔软 柔和 柔情 露珠 露水 雨露
《小池》的意思是:
泉眼珍惜地让泉水 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 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 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 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 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
13 古诗两首
所见
袁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所见 》的意是: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
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 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 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我会认
所 牧 捕 蝉 闭立
所以 放牧 关闭 站立
所有 处所 一所学校 牧童 牧场 牧草 捕捉 蝉鸣 闭眼 闭嘴 起立 立正

古诗两首--小池-

古诗两首--小池-
祝您成功!
泉水的出口泉眼无声惜细流细,小的流水
爱惜
树阴照水爱晴柔。晴天里柔和
刚刚出水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风光 还没有展开的嫩
。 嫩(nèn)荷叶
早有晴蜓立上头(nèn)荷叶的尖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后两句描写的景物: 蜻蜓 小荷
从这两句可看出描写的季节
是: 初夏
点此播放视频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13.古诗两首
点此播放视频
小池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诗人,字廷秀。 他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他 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 立上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千古传颂的名句。
xī quán
róu
可惜 泉眼 温柔
qíng

yīn
chí
晴天 露出 阴天 小池
露池 阴 柔晴惜
2 小池
(宋) 杨万里

13古诗两首《所见》

13古诗两首《所见》
平果五小集体备课表
一 年级语文科2012 年3月19日 第6周 星期一
主备人
梁思萍
参与人
许丽春 韦利红罗爱媛黄庆旭 黄锦华
文卫英 杨英琦
课 题
13 古诗两首《所见》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所、牧、捕、蝉、闭、立”6个字,会写“童、黄、林、闭、立”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4、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六、巩固拓展 】
1.、齐读古诗。
2、回家把今天学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领导审阅
教学反思
【四、识记生字】
1、检查生字识记情况(擦、贴字卡、猜字游戏)
2、生总结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换一换”、“顺口溜”记住的
【五、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
3、学生练写“林、立”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要做到“三个一”:手,身,眼
师: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还把小牧童写进《所见》这首诗里呢,他是怎么写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
1、生自由读,齐读。
2、师引读“牧童---” (指导节奏,划停顿);
3、师读上句,生读下句;
4、指名读;
5、齐读。
【三、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1、课件出示“骑牛图”,学“牧童骑黄牛”
2、(播放笛子曲:《小放牛》)学“歌声振林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大概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蝉图片
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下13古诗两首

小学一年级下13古诗两首

所见
yuán méi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tónɡ

童话 儿童 儿童节 童年 童心
闭口 关闭 闭气 闭眼
6笔
小池
quán yīn
chí
杨万里

qíng róu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南宋四大家”之一 。他一生写过2万多首 诗,保留到现在的有 4200多首。他对自然景 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 许多这方面的诗。

闭 捕
蝉 所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传遍 茂密的树林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心想
捉 正在鸣叫的知了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晴蜓立上头。
可惜
qíng

quán
róu
泉眼
温柔
yīn

晴天 露出
阴天 小池
chí
我会读
chíxī yīn qí róu lù ng
池 惜 阴 晴
柔 露
露 柔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眼无声惜细流,

小学一年级下13古诗两首

小学一年级下13古诗两首



古诗 诗意 诗人
8笔
山林 林木 林业 林子
8笔
tónɡ ɡ

儿童 童话 儿童节
huánɡ ɡ

黄牛 黄色 炎黄子孙
闭口 关闭 闭气
6笔


站立 立正 起立
意欲捕鸣蝉,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


袁枚
牧童/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
小池 (宋) 杨万里
牧 童 骑 黄牛 ,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 然 闭 口 立。
小池
13.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所见 méi yuán
牧童骑黄牛, 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歌声振林樾。
yù bǔ chán lì zhèn yuè mù
suǒ
袁枚
意欲捕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 忽然闭口立。
牧童
chán

zhèn
yuè
振林樾
bǔ zhuō bì
立正
suǒ

蝉鸣
闭口 所以 捕捉
chán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 眼 无声 惜 细 流 , 树阴照 水爱 晴柔。 小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蜻 蜓 立 上 头 。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晴柔。 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有蜻蜓立上头。

闭 晴 阴 蝉 露 立 惜 柔 牧 情 所

闭 捕
蝉 所
立 牧
牧童 蝉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古诗两首》
主备老师:刘若红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三、课前准备:
本课挂图或课件,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说)清代有
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歌声振林越)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直”、“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人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
(六)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七)拓展练习: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
天的诗等。
(八)作业设计:练习书写生字。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六、板书设计
所见
骑振捕闭
小 池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