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课 神奇的货币规范特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高考考点(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考查重点(1)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2)纸币流通规律。
(3)汇率变化及其影响。
关注热点(1)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2)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关注我国的货币政策。
名师点睛货币流通规律汇率与币值的关系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状元笔记1.[闪记]2.[巧记] 通过关键词语区分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语;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语;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语;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语;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国际结算”等词语。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及其本质,把握货币的基本职能,掌握纸币的产生、含义及其发行的规律。
【知识梳理】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的商品交换。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
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新人教版必修1

1.9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 兑人民币6.3665元,而两日前的9月27日则为1美元兑 人民币6.3760元。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带来的可能 影响是( )
①增加我国产品出口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
③有利于中国进口外国商品
④有利于扩大国内就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1.正确理解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商品。①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 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②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但和其他等价物又有不同,只有当金、 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的正式产生。 ③商品交换在现象上看是物与物的交换,在本质上是 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既然货币是一 种商品,所以同样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方法】本题易错选A。把美元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混同。 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减少,说明美元汇率跌落, 人民币汇率升高。
1.国际清算银行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人 民 币 实 际 有 效 汇 率 指 数 为 125.01 , 较 8 月 大 幅 上 涨 3.77%。欧元下跌是9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较大 幅度升值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 数据,从2005年7月汇改至今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 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 升值13.5%和23.1%。分析人士表示,经过了前期的升 值后,人民币正逐渐趋近于均衡合理水平,未来继续 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
【方法】 A项属于通货膨胀的特点,B项属于通货紧缩 的特点,两项都不是共同点;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 全面持续上涨,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 C项排除;D项是两种经济现象的危害,体现了两者的 共同点。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新人教必修1

误区:外币就是外汇 注意: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 还包括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只有 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现象。 (3)请你提出一个能让家电业摆脱困境的办法,并说 明理由。 [解析]第(1)问考查经济现象,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 数据的变化,得出人民币升值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的结论。 第(2)问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第(3)问具有开 放性,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以上材料反映了人民币升值造成我国家电 产品出口受阻,企业利润下降。
知识点 4:金属货币和纸币 4.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 为 5 000 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 8 元,在这一年里货币 平均周转 5 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就为________ 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 16 000 亿元纸币,这时的 1 元 钱 相 当 于 ________ 亿 元 的 购 买 力 , 这 会 引 起 ________。( ) A.8 000 0.5 纸币贬值 B.4 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 000 2 纸币升值 D.2 000 3 购买力提高
拓展深化
1.汇率与币值升降的关系
外币 可兑换的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币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变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2.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 分析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1.1神奇的货币高效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1.1神奇的货币高效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一货币的本质1.(2015·泉州模拟)近几年,金银纪念币发行以各种形式出现,如央行公告表示,2014年发行“和”字书法系列第四枚——草书、2015年生肖贺岁普通纪念币各1枚。
其中,2015年生肖贺岁普通纪念币为新一轮生肖贺岁系列普通纪念币首枚,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15~2026年每年各发行1枚。
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
以下对金银纪念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法定货币,国家可规定其购买力B.纪念币的价值由它独特的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决定C.纪念币的面值由国家规定D.它只具有贮藏手段而不具有流通手段【解析】选C。
本题考查金属货币与纸币。
金银纪念币由金银等贵金属制成,属于货币,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其价值是由其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其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决定的,故B错误;其购买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是由国家规定的,故A错误;其属于法定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故D错误。
2.(2015·莆田模拟)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D.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解析】选A。
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这使货币能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满足人们的需要,故A正确。
B、C都错在“一切”上。
D混淆了货币与纸币,说法错误。
【加固训练】(2013·武汉模拟)近年来,“预付款消费”在我国一些服务行业盛行。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纲考情·宏观把握]考点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重要程度:★☆☆☆☆]1.商品(1)是什么①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怎样判断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1)是什么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2)如何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贵金属金银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3.货币的职能(1)是什么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2)怎样判断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
使用价值价值区别含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态具体抽象体现主要体现在商品质量上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上意义不同商品需要交换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使用价值价值区别性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主体卖者让渡买者让渡(1)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货币本身就是商品,最后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2)从货币的定义看,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综上所述,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命题角度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典例1] (2014·全国高考)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名师面对面】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5年春节期间,为方便老百姓买火车票,推出了火车站直接买票、火车票电话订票和网络服务等方式。
其中最方便的车票分销方式是网络直销和电子车票。
火车票网络服务为老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为商务人士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火车票网络服务( )①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电子货币的支付也是用现实货币来支付,没有改变货币本身的职能,故①③错误,②正确。
网络电子车票的销售使得商品的交换借助于网络,方式得到了更新,④正确。
本题选B。
2.高中生小王非常想了解乔布斯的一生和事迹,特意在书店用46.8元人民币买了一本《史蒂夫·乔布斯传》。
下列选项中货币所执行的职能与此相同的是( ) A.小张要买的iPhone 6手机标价5 488元B.小李5月份领到了3 550元的工资C.小赵向某零售商支付了1 500元买了一块手表D.小孙为了买一本轻薄笔记本电脑,用半年时间储存了6 650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货币职能的知识。
题干中小王用46.8元人民币买了一本书,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与C相同。
A体现了价值尺度职能,B体现了支付手段,D体现了储藏手段。
3.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指出,通过特定计算机程序计算出来的所谓“比特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因为比特币( )A.不是劳动产品,不能用于交换B.只能充当流通手段,不能衡量商品价值C.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D.不是国家发行并不强制使用【答案】D【解析】因为比特币不是国家发行并不强制使用,所以“比特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故选D。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新人教必修1)

7.相关计算
①实际发行的、流通中实际的货币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并不一定相符,会出现币值和物价水平的变化。
币值= 物价=
如实际发行的货币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判定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则币值<1,计算时当然是小数为分子,大数为分母;物价水平>1,计算时当然是大数为分子,小数为分母。
B.信用卡的作用: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及不便,简化了收款手续,节省了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②支票:A.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5、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职能:与金属货币的职能是一样的。
(3)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负面影响: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②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伤害 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④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课 神奇的货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解析
根据图表可以得出:美元
升值,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贬值,同
样数量的美元到中国可兑换的人民币
更多了,有利于美国商人到中国投资 建厂,①正确;人民币贬值,中国出 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更便宜了,竞争 力增强,④正确;人民币贬值,意味 着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更少 了,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的费用增 加,②错误;美元升值,美国出口到 中国的设备价格更贵了,③错误。
①美国商人到中国投资建厂更有利 ②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的费用减少了 ③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设备变得更便宜了 ④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更具竞争力了 A. 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8.假定去年M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币值稳定,今年M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 币流通速度加快50%,纸币发行量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情 况大致是( )
25%,物价水平下跌20%,货币流通速度由5次减为4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要保
持经济平稳运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A.增加25% ) B.减少25%
C.增加32%
解析
D.减少40.8%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假定
2013 年待售商品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均为 1 ,则 2014 年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1 +
力,不利于我国进口和对外投资,①正确,③④排除。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同样的人民 币兑换的外币会减少,这会加大我国还本付息的压力,②正确。
10 .世界各国在印刷本国纸币时,都规定了纸币的名称、式样以及面值,但不能规定 纸币的购买力。这说明( ) A.纸币的面值和实际购买力不是主观想象的,是由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 B.纸币是国家定期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不可能事先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C.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的 D.纸币的购买力是由这个国家所拥有的金银量决定的 解析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可规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规定纸币的 购买力,其购买力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故选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课 神奇的货币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必修11.[2014·课标全国卷Ⅱ]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它表示的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②④正确,故选D项。
价值决定价格,流通中商品的价格的高低是由商品价值量的多少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大不一定价格高。
故①③错误,排除。
2.[2014·江苏高考]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①正确;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也增加了货币需求量,③当选;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会减少现金的使用,②不符合题意;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与货币流通量大小无直接联系,排除④。
故B项正确。
3.[2014·山东高考]下表所示为2005年和2012年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
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与2005年相比,2012年( )单位:1美元合本币数 年份2005年2012年货币 美元 1.00 1.00人民币8.19 6.31英镑0.550.63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B.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D.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答案 B解析 表格中2005年1美元兑换8.19元人民币和0.55英镑,而2012年1美元兑换6.31元人民币和0.63英镑。
与2005年相比,2012年相同数量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减少,而兑换英镑的数量增加,故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英镑相对于美元贬值。
故A、C两项错误。
人民币升值使中国商品价格优势消失,不利于商品出口,故D项错误。
在英镑贬值状况下,进口美国商品需要花更多的钱,所以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故选B项。
4.[2014·天津高考]根据下图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人民币升值 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人民币升值 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人民币贬值 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D.人民币贬值 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答案 D解析 读图可知,从2014年1月到2014年4月人民币呈贬值态势,排除A、B两项。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C项错误,D项正确。
5.[2014·四川高考]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4%,改变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较强。
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答案 B解析 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进口大豆的价格不变,国内企业进口同样数量的大豆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所以会导致对大豆的需求减少,故选B项。
其他选项均错误。
6.[2013·四川高考]2013年4月10日起,人民币与澳大利亚元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兑换交易,无需再通过美元这一中介实现兑换。
至此,澳大利亚元成为继美元、日元之后,第三个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兑换的西方国家主权货币。
中澳货币直接兑换能够 ( )①降低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中澳双边贸易 ②客观反映人民币供求,稳定人民币币值 ③增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加快其国际化 ④提高人民币汇率,吸引中国人赴澳旅游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与澳大利亚元在外汇市场的直接兑换减少了兑换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将有利于促进双方的贸易,有利于人民币的自由流通。
因此①③是正确的。
直接兑换与人民币币值、汇率无关,排除②④。
故选B项。
7.[2012·课标全国卷]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充当此职能,①错误。
③说法不准确。
②从制作成本角度说明了纸币相对于金属货币的优点,符合题意。
纸币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同时,虽然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但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④符合题意。
故选C。
1.[2015·山东日照联合检测]下表为2014年10月1日~26日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准价(人民币元/100美元)10月1日10月10日10月26日613.8612.9611.7李某即将去美国旅游,他准备了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美元现金,以及一张同时具有人民币、美元结算帐户的双币信用卡。
假如以后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仍将维持上述趋势,不考虑其他因素,他在美国购物后,既方便又划算的结算方式是( )A.直接使用美元现金结算B.直接用人民币现金结算C.使用双币信用卡美元帐户透支消费,免息期结束前用人民币还款D.使用双币信用卡人民币帐户透支消费,免息期结束前用美元还款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道,美元换人民币越来越少,人民币升值,故选C 最合适。
2.[2015·河南八市联考]关于图一和图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1只羊==10克黄金=图一 图二①1只羊和10克黄金都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1只羊和10克黄金都用于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③图一表示的一定是商品交换 ④图二表示的一定是商品流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知识。
由图可知,1只羊和10克黄金都是一般等价物,故②入选,贵金属金银的优点决定了它们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①错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图二并不能表明10克黄金已经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了,因此图二表示的不一定是商品流通,故选③不选④。
3.[2015·陕西西安八校联考]假设2013年1单位M国货币可兑换6.6单位N国货币。
2014年,N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5.94 B.1∶6.6C.1∶7.26 D.1∶7.92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的计算和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1单位的M国货币兑换6.6单位N国货币,N国通货膨胀10%,则单位M国货币兑换的N 国货币增加10%,也就是6.6×(1+10%)=7.26,故C正确。
4.[2014·浙江五校联考]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将磁条银行信用卡改为IC银行信用卡,“IC卡”俗称智能卡,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智能卡技术,IC卡凭借可靠性强、支持非接触使用、支付快捷等特点,逐渐成为银行信用卡发展的新趋势。
商业银行将磁条卡改为IC卡在于( )A.增加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 B.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C.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 D.提高银行信用卡的信用贷款额度答案 C解析 结合题干材料“IC卡凭借可靠性强、支持非接触使用、支付快捷等特点”,显然C正确,A、B、D均与题意不符。
5.[2014·东北三校二模]2013年3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27.52,2014年3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13.46。
小黄2013年3月14日存入银行10万美元,存期为一年,年利率为1%。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一年后小黄( )A.损失14200.6人民币元 B.损失25879.1美元C.增加14200.6人民币元 D.损失25879.1人民币元答案 A解析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存入银行的美元本身不会遭受损失,但由于人民币汇率升高,存入的美元若按人民币计算则会有损失。
损失数额的计算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金由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二是利息部分同样由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
该题中本金部分的损失是(6.2752-6.1346)×100000=14060人民币元,利息应是100000美元×1%=1000美元,损失(6.2752-6.1346)×1000=140.6人民币元,故10万美元的损失总数为14060+140.6=14200.6人民币元。
故选A。
1.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D.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答案 A解析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这使货币能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满足人们的需要,故A正确。
B、C都错在“一切”上。
D混淆了货币与纸币,说法错误。
2.假设东南亚Y国2014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
如果2015年Y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5%,货币流通速度下降20%,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包括商品价格水平),那么2015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A.5.75万亿元 B.5万亿元C.6.75万亿元 D.6万亿元答案 A解析 由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可以得出:2014年货币流通速度为20÷4=5(次/年),由于其他条件不变(包括商品价格水平也不变),那么2015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20×(1+15%)]÷[5×(1-20%)]=5.75(万亿元)。
3.假定2014年某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920元,人民币外汇牌价为800元/100欧元。
如果2015年2月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对欧元贬值2%。
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以欧元标价应为( )A.196欧元 B.188.16欧元C.204欧元 D.195.84欧元答案 A解析 2015年2月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为1920÷(1+20%)=1600元;人民币对欧元贬值2%,此时,1欧元可兑换人民币8÷(1-2%)=800/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