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超声心动图评价指标及参考值的相关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

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目的探究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超声心动图对于其病情诊断和临床预后质量评估价值。
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2016年收治确诊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3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以及评估临床疗效,对研究患儿对象相关临床基线资料以回顾性方法分析,归纳超声心动图对此类患儿的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价值。
结果以患儿肺动脉压力情况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患儿心脏各个腔室随着肺动脉压的提升而对应增大,而肺动脉压越高的表示患儿病情越重,临床预后质量越差。
结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病情发展程度,在给予对应治疗干预措施后可利用超声心动图对预后质量进行评估,合理调整治疗措施,保障患儿临床疗效和生命安全,值得重视。
标签:超声心动图;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价值;疗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出生后即可有严重紫绀症状出现,与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相类似,对此类患儿病情进行干预的前提在于准确诊断疾病类型及其病情发展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儿病情进行调整,治疗后掌握患儿改善程度有助于医生的调整。
本文旨在探究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超声心动图对于其病情诊断和临床预后质量评估价值,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确诊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3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
患儿中有男性19例,女性11例;胎龄在36~43周范围间,平均胎龄为(38.9±1.2)周;体质量在2245~4120 g范围间。
纳入本次研究患儿需符合以下标准:围产期有缺氧史、出生后不久便出现持续性低氧血症且原因不明,经加压吸氧处理后青紫症状无变化;症状、体征并不相称。
排除以下情况患儿进入研究范围: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气胸、无脑儿等。
1.2 检查方法仪器为AU3 Partuer和东芝140A彩色超声诊断仪,将仪器探头频率设置在3.75~5 MHz范围间,确认患儿心脏结构除了存在轻微动脉导管以及卵圆孔没有关闭之外并无其它结构异常情况。
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心血管超声影像学·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夏焙许娜何学智周蔚李姝娜【摘要】目的探讨建立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400例出生1个月至12岁的健康儿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男232例、女168例。
检测冠状动脉(LCA、LAD、pRCA、mRCA、dRCA)内径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LAD-Vmax),分析其与体表面积(BSA)、左心室心肌质量(LV mass)和主动脉瓣环内径(ARD)的相关性。
结果男性儿童的BSA、LV mass、LAD-Vmax、LCA、LAD、pRCA、mRCA、dRCA分别为(0.60ʃ0.25)m2、(28.85ʃ14.16)g、(26.04ʃ4.24)m/s、(2.27ʃ0.36)mm、(1.85ʃ0.32)mm、(1.87ʃ0.34)mm、(1.77ʃ0.31)mm、(1.69ʃ0.32)mm,大于女性儿童的(0.58ʃ0.26)m2、(27.55ʃ14.06)g、(25.46ʃ4.13)m/s、(2.19ʃ0.34)mm、(1.80ʃ0.32)mm、(1.83ʃ0.35)mm、(1.76ʃ0.33)mm、(1.68ʃ0.31)m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77、0.799、1.043、1.913、1.850、0.853、0.236、0.166,P均>0.05)。
LCA、LAD、pRCA、mRCA、dRCA内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F=147.93、101.56、124.39、190.74、149.68,P均<0.05)。
LCA、LAD、pRCA、mRCA、dRCA内径随BSA增大而增大,呈异方差性正相关(r=0.896、0.852、0.877、0.914、0.917,P均<0.05)。
LCA、LAD、pRCA、mRCA、dRCA内径均与LV mass呈正相关(r=0.821、0.779、0.798、0.857、0.855,P均<0.05)。
儿童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3 5
果与儿童体表面积 间有一 定的规律 , 可用 于儿 童心脏病超声心动 图诊断 的正常参考值 , 对儿童心脏疾
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 义。
【 关键词 】 超声心动 图描记术 ; 参考值 ; 童 儿
Ne r e e w efr nce v ue o c al s f r e hOc r 0 a a di gr phy di e sons o 00 he lhy c ne e i a s a m n i f8 a t hi s nf nt nd hidr n c l e
【 btat Obet e om aue h om le rne a e i pda c coad gah ,nl e A s c】 r jc v T esr enr a rf ec l sn eir hcri r yaa z i t e vu t e i o p y
tec a g f o ada s n e r sz i ev r t no o ysraeae ( S ,op oieb ssfr h h n eo cr il my ma sa dh at iewt t ai i fb d ufc a B A) t rvd ai o hh ao r
建立儿童超声心动图测量 指标的正常参考 值 , 分析 0 1 岁儿 童心肌质 量 、 —6 心 【 摘要 】 目的
脏 大小 正常值 随体表 面积变化 的规律 , 为儿童心脏疾病 的诊治提 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 分析深圳市 儿童医院 8 0名 0~1 0 6岁体检正常儿童 的超声心动图 , 中男 4 8名 , 32名。对所有受试儿 童心 其 8 女 1 脏进行 如下测 量 : 型测 量 右 心 室 内 径 ( V 、 间 隔舒 张 期 厚 度 (V d 、 心 室 后 壁 厚 度 M R D) 室 IS ) 左 ( V Wd 、 L P ) 室间隔收缩期厚度 (V s 、 IS ) 左心房 内径 ( A ; L D) 二维 法测量 主动脉环部 内径 ( R 、 A D) 主动 脉窦部 内径( S 、 A D) 右心室长径 、 右心室横径 、 心室 流出道 内径 ( V T ; 右 R O ) 双平 面法测量左 心房 容积 ( A ) 左心 室舒 张末期容积 ( V D 、 LV 、 L E 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 V S , L E V) 计算每搏量 ( V) 左 心室射 s 、
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及Z值回归方程式的研究

Shenzhen 51802 6|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Xia Bei,Email:xiabeimd@gmail,t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 ̄igate the reference values and Z scores regression equations ofnewborn
DOI:10 3877/cmaj issn.1672-6448 2014.02 012 作者单位:518026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儿童医院超声影像科 通讯作者 :夏焙 ,Email:xiabeimdl@gmail.com
堂塑堕 查 !皇 2 1 生 旦 箜 ! 鲞 笙 塑
堕aSound(Elec ̄onicEdition),February 2014,Vol 11,No 2
【关键 词 】 超 声 心动 描 记 术 ; 参 考 值 : 婴 儿 ,新生 ; 出生 体 重
The reference values and Z scores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normal newborns undergoing echOcardi0graphy Lm Zhou,Xia Bei,Xu Na.Z f Shuna,He Xuezhi,WangJuan,Liu Lei,Ou Fuxiang,Chen Welling,Xie Yanhua.
(MV-s )、二尖瓣环侧壁 舒张早期速度 (MV-e )、二尖瓣环 侧壁心房 收缩 期速度 (MV-a )、三尖 瓣环侧壁收缩期速度 (TV-s )、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速度 (IV-e )、三尖瓣环侧壁心房收缩期速度
心脏正常值

正常值:E峰峰值:46-79cm/s(成年人) 50-80cm/s(儿童) A峰峰值:34-50cm/s E/A值: 1.02-1.92 3.左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向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 正常值:左室流出道血流峰值: 79-107cm/s 左室流出道血流峰值压差: 2.50-4.79mmHg 主动脉前向血流峰值: 110-134cm/s(成年人)
1.8
1.7 1.7 1.9 1.6 1.7 1.7 1.9 2.1 2.8 2.0 1.7 1.8 2.4Fra bibliotek16.8
17.9 19.7 19.4 19.8 20.3 19.8 22.6 22.3 23.0 24.1 25.8 25.4 26.8
1.3
1.5 1.7 1.3 1.4 1.7 1.7 1.9 1.4 2.0 2.1 1.7 1.8 2.4
¯x 14.2 17.2 18.2 20.1 20.9 19.9 20.3
S 1.8 1.8 1.8 1.9 1.9 2.6 2.1
¯x 1.8 2.6 2.7 3.3 3.7 3.9 3.8
S 0.3 0.5 0.3 0.4 0.4 0.4 0.4
¯x 1.6 2.6 2.7 3.3 3.7 3.8 3.8
(二)M型心动图 1.心底波群(4区) 正常值:RVOT
21.0-33.0mm(男) 23.0-32.0mm(女) AO根部舒张末内径 26.7-33.6mm(男) 23.9-31.2mm(女) LA收缩末内径 27.1-36.3mm AV开放幅度 16.0-26.0mm 2.腱索水平波群(2a区) 正常值:RVAW厚度 3.11-4.87mm RV 舒张末内径 17.3-21.5mm 收缩末内径 15.8-19.1mm IVS 舒张末厚度 6.47-9.50mm 收缩末厚度 9.87-14.5mm 收缩幅度 5.86-9.42 收缩速度 2.48-3.55cm/s 舒张速度 2.90-4.50cm/s
210例正常儿童冠状动脉内径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初步研究

岁 、~ 3岁 、~ 6岁 、~ 9岁 、~ 1 1 3 6 9 2岁 、2 1 1 ~ 4岁 , 组 3 每 O名 , 测 身 高 、 重 , 得 体 表 面积 。采 用 HPS OS50 均 体 求 ON 5 0型 多普 勒
超 声 诊 断 仪 测 定 左 、 冠 状 动脉 内径 和 主 动 脉 根 部 内径 。 结 果 除 新 生 儿 组 外 , 同 年 龄 组 中 左 冠 状 动 脉 ( c 与 右 冠 状 动 脉 右 各 I A)
( c 均值 间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冠状 动 脉 内径 与 年龄 、 R A) 身高 、 重 和 体 表 面积 呈 正 相 关 。 左 冠 状 动 脉 / 动 脉根 部 内径 ( c / 体 主 L A
A0 与 右 冠 状 动脉 / 动 脉 根 部 内径 ( C / ) 主 R A A0) 处 在 较 小 的 范 围 , 年 龄 组 间 差 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结 论 冠 状 动 脉 内径 与 年 值 各
bew e n or ar r e y sz nd a e,heght t e c on y a t r ie a g i ,weght n od ura e a e . eho s Ec c r o a i ,a d b y s f c r a M t d ho a digr phi e s e nto hei cm a ur me ft n— t r a a ee sofLCA , e n ldim tr RCA ,a he a r i n nd t o tc a nul ( O ) a g us A nd a e, heg , weght nd b y s rac e e e p ror e i ht i ,a od u f e ar a w r e f m d on 21 r 1c l e ge d t 1 y a s The 0 no ma hidr n a d 3 o 4 e r . maxm a a e e s ofICA n RCA i a t l e e m e s e e t r n d i 1dim t r ad n dis o e w r a ur d atpr dee mi e st s Re u t Exc ptf he ne b n n a s, h r e e sgnfc nt if r n e n t a e e s ofICA n ie . s ls e or t w or if nt t e e w r i iia df e e c s i he dim t r a d RCA t e he be we n t s m ea d c idr n. The LCA nd RCA a e e s c r lt d lne ry w ih a a ge h l e a dim t r or ea e i a l t ge,heg , wegh iht i t,a l a dy s rac r a Re s wel sbo u f e a e . —
超声心动图z值在儿童心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超声心动图因其无创、无辐射、简便、可重复等优点,已成为评价活体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传统超声心动图心脏实测值常以年龄段分组,采用x ±s 形式评估心脏发育,其工作量较大、查对困难。
目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常借鉴国外参考值标准或沿用国内传统数据评估儿童心脏发育情况。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儿童生长发育受民族、地域、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多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心脏超声心动图标准需完善[1-5],其正常参考值亟待更新。
引入Z 值进行小儿超声心动图标准化测量可缓解这一难题。
目前,国内外有关儿童Z 值的研究方兴未艾[2-6],建立基于规范化检查和标准化测量的儿童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已迫在眉睫。
本文就超声心动图Z 值在儿童心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一、超声心动图Z 值概述Z 值也称Z 评分、Z 分布,又称为标准差离差法,是指受检者的某项生长指标实测值和参照总体人群该指标平均值的差值与该指标总体标准差的比值。
Z 值计算公式为:Z=(X-μ)/σ,其中X 表示原始值,μ表示正常人群的总体均数,σ表示正常人群的总体标准差。
由于获取总体人群平均值较为困难,研究时常选取健康大样本数据库代替。
Z 值可应用于儿童、成人,甚至胎儿,以评估受检者体格发育水平,反映实测值偏离总体均值的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6shmszx130009)作者单位:400014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通讯作者:计晓娟,Email :jixiaojuan2003@超声心动图Z 值在儿童心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龚婷(综述)计晓娟(审校)摘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肌病中,对儿童心脏结构、大小和功能的评价是决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超声心动图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表 1 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度比较 [n(%),n=203]
检查方式பைடு நூலகம்
例数
比例 (%)
B超
169
83.25
钼靶
178
87.68
B 超钼靶联合
45
随访
43
22.17 21.18
3 讨论 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女性
患乳腺癌具有高危因素。有高危因素存在者,比正常人患 乳腺癌的几率高。临床上检查乳腺都会先了解患者的病史 后,进行体检,然后结合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钼靶)。 乳腺彩超检查对人体无损伤,具有无辐射性、安全、便捷, 价格便宜,方便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等优势,且不受年龄 和腺体是否致密的限制,观察患者乳腺的囊实性肿块可以 根据超声图像的表现,结核血流的特征,可推断出肿块的 良恶性,并且还可以发现局部和远处是否转移,对于钼靶 x 线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有助于判断是否有肿块。钼 靶检查具有简便、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可靠的无创性检 测手段等特点,临床查体中可发现摸不到的肿块,容易发现 异常征象。乳腺超声及钼靶两种方法联合用于乳腺癌的早 期诊断,可以实现检查功效互补,并发挥出它们之间的互 补性、协同性、相互印证、可明显的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 率等,更加能够从良性到恶性的高危人群的排查当中,发挥 不可估量的明确诊断作用 [3]。但是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并不 是简单的结合诊断结果,而是有先后之分,且两种方法的原 理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学特点和图像亦不相同,各具优势。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开始时间 2018 年 4 月,结束时间 2019 年 12 月,研究主体为我院诊治的 70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患儿一般资料:男 38 例,女 32 例,年龄 2 个月~ 4 岁, 平均年龄(20.69±1.21)个月。 1.2 诊断方法以与仪器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飞利浦 E P I Q5, 探头频率设置为 3.5 ~ 5.0MHz,探查患儿心脏结构及血流 动力学,在患儿完全安静的情况下,对其胸骨旁、心尖、 剑突下及胸骨上窝行全面检查,超声束按与血流方向保持 平行,而心脏畸形严重的患儿,按照三级顺序分段进行检查。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房间隔缺损患儿最多,共 31 例,占 44.28%,其次为室间隔缺损患儿,共 20 例,占 28.57%, 动脉导管未闭共 8 例,占 11.42%,详见表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小儿超声心动图评价指标及参考值的相关研究进展胡萍1 鲁楠2 严薇1 谭学瑞2 马小静1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04.014作者单位:430022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超声科1;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通信作者:马小静,Email :mxj312@超声心动图技术应用于心血管领域已有60年历史,其为成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可视化信息。
但是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小儿,尤其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远没有在成人中的应用成熟,关于小儿超声心动图评价指标及参考值的研究,至今还不够完善,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几年,研究者开始对小儿超声心动图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比如在样本量方面,严格计算建立正常标准所需的例数,并增加样本量达到所需要求;在方法学方面,按照严谨的科研方法,明确界定正常人群、校正混杂因素、建立标准化参考值等。
尽管这些研究已有很大程度改进,但仍未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本文对小儿超声心动图评价指标及参考值相关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M 型超声M 型超声是超声心动图最基本的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但适用范围和检测内容有限,其主要对室壁运动无明显异常者进行心脏结构大小和运动状态的检测[1-3]。
随着超声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展,近年的研究较多关注新的超声技术和指标,专门针对M 型超声心动图的研究为数不多。
M 型超声作为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基础,虽不是重点研究对象,但在诸多研究中均有涉及,这导致M 型超声的研究数量不少,但在科学性、细致性、严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比如2010年Kampmann 等[4]纳入出生1 d 至18周岁的健康白人小儿2036例,根据相关指南[5-6]对其进行标准M 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右心室前壁厚度和右心室内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的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内径以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肺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瓣环内径。
研究对新生儿采用体重校正M 型超声指标,数据以均数±2倍标准差表示;对其他入选者采用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 )校正测量指标,数据以百分位数图表示。
研究者虽然纳入了出生1 d 至18周岁的人群并将其分为新生儿组和其他年龄组,但未对其他年龄进行详细分层,人群均一性差;本研究纳入例数虽然较多,但是并未显示每个BSA 亚组的例数,未体现样本量的充足性;而且在正常人群的选择、混杂因素校正、异方差性的检验和解决等问题上都存在一定不足。
因此在应用M 型超声评估小儿相关指标和参考值方面,还需要更加精细、严谨、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二维超声二维超声心动图是非常重要的超声检测技术,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测量都是建立在二维超声基础上的[7-9]。
目前已经报道的小儿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研究受样本量和方法学的限制,存在年龄、性别、种族、体型、生长规律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研究得出的参考值标准差距较大,尚无法应用于临床[2,7,9-10]。
比如1例BSA 为0.3 m 2的男性儿童二尖瓣环内径为11 mm ,根据Z 值为-1.63的标准,此例男童处于正常范围低值[10];根据Z 值为-4.84的标准,此例男童属于严重发育不良[11]。
由于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小儿配合困难等问题,很多研究纳入的二维超声测量指标不全面,比如未纳入肺动脉、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弓等相关指标[10,12-13]。
Pettersen 等[10]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样本量和研究指标。
研究者对782例0~18周岁的健康小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超声测量主动脉瓣环、窦部、窦管交界、弓、峡部、弓末梢和膈段内径;肺动脉瓣环、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内径;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内径以及左心房内径共 14个指标,并应用一元三次回归方程校正BSA ,给出了各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此研究弥补了既往研究的不足,但未说明每个BSA 亚组的例数,忽略了新生儿群体的特殊性,也未校正其他混杂因素。
随后Cantinotti 等[14]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婴幼儿,并且更多地考虑了混杂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对445例0~36个月的健康白人小儿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共测量16个指标,与Pettersen 等[10]的研究相比较,测量指标增加了下腔静脉内径和不同位置主动脉弓内径,并多次应用回归模型(线性、对数、指数、平方根)评估心脏指标与体型(年龄、身高、体重、BSA ) 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指数和平方根公式可以提高心脏指标与BSA 的拟合优度,研究者还校正了相关的混杂因素,认为大部分指标测量不受性别、早产儿、分娩方式、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变异的影响。
与既往研究[10,15]相比,Cantinotti 等[14]的研究解决了婴幼儿年龄段纳入例数少、未校正混杂因素、右心测量指标少等问题,其在小儿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正常参考值研究方面有了明显改进。
此外,不同种族小儿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
有研究表明白人小儿多发左心室阻塞类先天性心脏病,而中国汉族小儿多发右心室流出道异常类先天性心脏病[16-17]。
另有研究发现中国汉族小儿的右心室内径明显小于白人小儿,校正BSA后差异依然存在[18-19]。
因此建立中国汉族小儿超声心动图评价指标及参考值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儿童医院超声科许娜等[20]对800例0~16周岁正常小儿进行研究,建立了汉族小儿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包括主动脉瓣环和窦部内径、右心室长径和横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左心房容积、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容积等。
2014年,林洲等[21]针对新生儿群体进行研究,对288例0~28 d的健康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二维超声测量不同切面的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内径,主动脉瓣环和主动脉窦内径,主动脉升段、弓部、峡部和膈段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瓣环内径,主肺动脉内径等指标。
目前,中国汉族新生儿的超声心动图研究鲜有报道,且研究设计存在明显不足,如健康新生儿的入选标准不够严格、亚组的样本量不达标、测量指标不全面、未考虑出生短时间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此目前国内尚无可应用于临床的正常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评估指标和参考值。
目前对小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左心,对于右心的关注相对较少[22]。
近几年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技术和干预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尤其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右心室结构的测量和功能的评估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比如对于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获取详细的右心结构和功能数据十分必要[23-25]。
Koestenberger等[26]对576例0~18周岁的健康小儿进行右心室指标测量,其中包括舒张末期右心室基底部和中间部内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右心室长径和右心室面积的测量,并应用非线性回归方程分别评估了这些右心指标与年龄、身长/身高、体重、BSA的关系,采用Z值表示正常值。
上海第一妇幼保健院Wang等[27]也对小儿右心结构进行了研究,共纳入515例0~18周岁健康汉族小儿,对其进行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结构大小,包括肺动脉瓣环内径、主肺动脉和左右分支动脉内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右心室流出道内径、三尖瓣环内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右心室流入道内径和右心房内径。
研究者认为应用一元三次回归方程校正BSA,可以准确表示心脏结构大小,并给出了正常参考值范围,其结果显示中国汉族小儿的右心结构大小与美国小儿不同[10]。
三、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主要包括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超声。
频谱多普勒是观察和测量心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主要技术方法;彩色多普勒是定性或半定量观测心腔和血管腔内血流的技术方法;组织多普勒是观测心肌力学状态的超声成像技术。
心脏多普勒超声在成人已有广泛研究,但在小儿,由于较快的心率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过程影响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准确应用,导致小儿心脏多普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肌纤维的成熟过程主要发生在小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而心肌纤维主要影响心肌的舒张功能,因此不断成熟变化的心肌纤维也会影响小儿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的评估。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建议采用年龄或心率校正婴幼儿心脏的舒张功能,至于采用Z 值、百分比还是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达标准化数值还存在较多争议[9,28-35]。
Dallaire等[35]探讨了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小儿左心室指标测量中的应用并提供了正常参考值范围。
研究者对233例1~18周岁健康小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13个频谱多普勒指标(二尖瓣口E峰、A峰、E/A值、A波时间、E波减速时间、二尖瓣从闭合到开放时间、等容舒张时间、主动脉左心室射血时间、左心室心肌性能指数、收缩期和舒张期肺静脉血流速度、肺静脉A波速度和时间)和14个组织多普勒指标(频谱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E′峰、A′峰和收缩期峰值速度S′峰;二尖瓣E/E′比值;频谱组织多普勒室间隔E′峰、A′峰和S′峰;二尖瓣E峰/室间隔E′峰;彩色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E′峰、A′峰和S′峰;彩色组织多普勒室间隔E′峰、A′峰和S′峰)。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不同体型(年龄、身高、体重和BSA)的校正,认为非线性回归方程校正BSA的拟合优度最高,并用Z值表达多普勒超声指标的正常值。
Cantinotti等[36]探讨了多普勒超声技术在白人小儿二尖瓣测量中的应用并提供了正常指标的参考值,研究纳入904例0~17周岁的意大利白人小儿,测量其二尖瓣环脉冲多普勒E峰、A峰和A峰减速时间,二尖瓣环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E峰、A峰和S峰,二尖瓣环侧壁组织多普勒E峰、A峰和S峰,二尖瓣环脉冲多普勒E峰和二尖瓣环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E峰的比值。
研究者分别采用了线性、对数、指数和平方根回归方程校正体型(年龄、身高、体重、BSA和心率),发现所有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都不好,R2最高者也只有0.55,尤其在年龄较小或者BSA较低的亚组,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变异性更大,因此研究者最后只能应用百分比表示多普勒超声测量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目前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小儿心脏评估指标中的应用还不够精确,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明确具体的评估指标和参考值,并将其应用于临床。
四、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斑点追踪技术是在高频二维超声中,采用最佳模式匹配技术,逐帧追踪感兴趣区内心肌组织的斑点运动,运用空间和时间处理方法计算其空间位移,由此获得心肌组织在心动周期内的运动速度、应变(径向、纵向、圆周向的应变和应变率)和扭转角度(峰值扭转角度、收缩期旋转速度、舒张期解旋速度)等多个运动参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