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划与大纲

合集下载

劳动关系协调员中级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中级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中级培训计划正文:为了提高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制定了劳动关系协调员中级培训计划。

该计划旨在帮助劳动关系协调员深入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提供实用的技巧和工具,以应对复杂的劳动关系问题。

一、培训内容:1.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了解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

2. 劳动关系管理理论:介绍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协调员了解和掌握劳动关系的各个环节和关键问题。

3. 劳动争议处理:学习劳动争议处理的流程和技巧,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种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并培养协调员的争议解决能力。

4. 社会保险和福利管理:了解社会保险制度和福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5. 组织与协调能力:培养协调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包括团队建设、沟通技巧和冲突管理等。

二、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等方式,向学员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劳动关系案例,帮助学员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3. 角色扮演:组织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劳动关系协调的实际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4. 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三、培训目标:1. 提升劳动关系协调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够独立处理复杂的劳动关系问题。

2. 培养协调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协调企业内外的各方利益。

3. 培养协调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处理劳动争议。

四、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进行培训评估。

通过考核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实际应用能力,评估培训的效果和学员的综合素质。

五、培训计划实施:根据培训计划,我们将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活动,为劳动关系协调员提供全面的培训。

同时,我们将建立学员交流平台,促进学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

通过这个中级培训计划,我们希望劳动关系协调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和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一、编制说明: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民主协商、调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3、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总课时:120课时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模块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2、培训主要内容:control-----main control at construction stage construction program reasonable, installation compliance with the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Especially hidde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strict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and make records in a timely manner.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civilized construction work. (4) use-phase quality control-----'s ultimate aim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To this end,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after the delivery, must be prepared to return, warranty system and technical services archives wor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service. (5) to achieve the goal of quality control it is necessary to seriously implement the quality assurance manual ... Pass. 2. main controlposition (1) procurement in oper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a person shall not privately contact the supplier. IS09002 management procurement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company procedures. (2) duty personnelcertificate holders, strict induction training certificates, untrained staff induction control. (3) serious, carefully drawing prepared, drawings befo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give the low-down, technicians and construction workers should be reserved strictly embedded live, quality. (4) when installing the riser where you want to control the fixation and expansion joints, expansion joints according tothe requirements, two fixed support should be given to a central location. (5) waterproof casing (especially underground pool of water pipe) take control of waterproof seam leakage, it tube embedded, packing enough(1) 理论教学内容1.1劳动关系协调者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1.2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1.3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1.4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发展1.5劳动关系概述1.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1.7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1.8工时制度1.9休假制度1.10限制延长工时制度1.11工资制度1.12劳动安全卫生制度1.13劳动安全卫生的特殊规定3、培训方式建议(1) 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劳动关系协调专员教案计划及大纲纲领

劳动关系协调专员教案计划及大纲纲领

劳动关系协调专员教案计划及大纲纲领简介此教案旨在为劳动关系协调专员提供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旨在提升他们的劳动关系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

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关系协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基本知识- 研究劳动纠纷解决的技巧和方法- 熟悉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程序- 提高沟通和协商能力,以促进员工和雇主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学内容1. 劳动关系协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什么是劳动关系协调?- 劳动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和作用- 协调员的角色和责任2. 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 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 劳动合同的要素和签订程序- 雇佣关系和劳动争议解决机构介绍3. 劳动纠纷解决的技巧和方法- 听取双方意见并建立信任- 分析和解读劳动合同条款- 寻找双赢解决方案的协商技巧4.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程序- 调解和仲裁的基本流程- 调解和仲裁的原则和规范-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5. 沟通和协商技巧- 有效沟通的要素和方法- 协商和谈判技巧的提升- 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

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研究,以提高学员的研究效果和培训成果。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员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将使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个人或团队项目作业- 研究成绩测验- 最终综合评估时间安排本教案计划为期三个月,每周三个课时,共计36个课时。

具体时间和地点将提前安排和通知学员。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和学员研究,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课件和讲义- 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文件- 实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材料以上为《劳动关系协调专员教案计划及大纲纲领》的简要内容介绍。

详细教学内容和资源将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给学员。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劳动关系调解员教案计划及大纲纲领

劳动关系调解员教案计划及大纲纲领

劳动关系调解员教案计划及大纲纲领一、课程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学员成为优秀的劳动关系调解员,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 理解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关系管理;- 掌握调解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劳动纠纷;- 提升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关系管理- 工作法律法规概述- 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保护和福利- 劳动纠纷预防与调解2. 劳动关系调解技巧和方法- 调解基本原则和流程- 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培养- 解决冲突和协商技巧- 调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3. 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观- 专业背景和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素养培养和维护- 职业道德规范和处理纠纷的原则教学安排如下:- 每周上课时间:每周三晚上7点至9点- 教学形式: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交流- 课程总时长:共8周,每周2小时,共16小时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解决劳动纠纷的能力。

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黑板测试:每两周进行一次,以测验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个人报告:学员需撰写一份关于劳动关系调解的个人报告,内容包括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分享等。

3. 实操考核:学员将进行一次实际的劳动关系调解演练,由教师进行评估。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本教案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 教材:《劳动法律法规导论》、《劳动关系调解理论与实务》2. 案例分析:由教师根据实际案例编写的调解案例材料3.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法规、调解案例和行业资讯等五、教学团队和师资力量本教案的教学团队由具备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关系调解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

教师将采用互动式教学,为学员提供指导和反馈,以促进学员的研究效果。

劳动关系协调员指导方案及大纲

劳动关系协调员指导方案及大纲

劳动关系协调员指导方案及大纲概述劳动关系协调员的职责是管理和促进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劳动法规的遵守。

本指导方案旨在提供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基本职责和工作方法,以便确保良好的劳动关系和组织内部的和谐。

职责- 维护劳动关系:协调员应积极促进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解决冲突和问题,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 确保遵守法律法规:协调员应熟悉劳动法规,并确保组织内部所有工作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解决纠纷:协调员应处理与劳动关系相关的纠纷和投诉,寻求公正和合理的解决方案,维护员工权益和组织利益的平衡。

- 提供咨询和指导:协调员应向员工和雇主提供有关劳动关系和法律问题的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工作方法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协调员应与员工和雇主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分析和解决问题:协调员应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客观地评估和解决各种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3. 协商和调解:协调员应善于协商和调解,帮助双方找到共同利益,并就问题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4. 建立制度和流程:协调员应参与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其有效实施。

5. 持续研究和更新知识:协调员应时刻关注劳动法规的变化和发展,持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结论劳动关系协调员在组织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劳动法律知识,还需要具备卓越的沟通、解决问题和协商调解能力。

通过遵循本指导方案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将能够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划与大纲

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划与大纲

仲恺高新区博雅特职业培训学校劳动关系协调员教学计划与大纲修订审核审批年月日《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一、编制说明: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协商、调处用人单位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3、集体协商和管理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总课时:120课时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容:模块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容(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2、培训主要容:(1)理论教学容1.1劳动关系协调者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1.2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1.3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容1.4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发展1.5劳动关系概述1.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1.7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1.8工时制度1.9休假制度1.10限制延长工时制度1.11工资制度1.12劳动安全卫生制度1.13劳动安全卫生的特殊规定3、培训方式建议(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模块2 人力资源和劳动合同管理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了解/熟悉)(1)掌握人力资源管理(2)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集体的权利冲突(3)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集体的义务履行(4)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相关知识(5)掌握劳动合同生效、履行和变更相关知识(6)对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确认2、培训主要容:(1)理论教学容1.1人力资源规划和劳动关系基础1.2人力资源招聘1.3员工培训与开发1.4绩效管理1.5薪酬福利管理1.6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1.7劳动合同的订立1.8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9劳动合同的解除1.10劳动合同的终止1.11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有关规定(2)技能实训容2.1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2.2劳动合同的解除2.3劳动合同的终止3、培训方式建议(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及背景为了提高劳动关系协调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1. 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中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劳动关系协调员的权益保护;- 劳动关系协调员应熟悉的员工权益保护措施。

2. 劳动关系协调技巧与沟通能力培养:- 公司内部劳动关系一体化管理机制的构建;- 解决劳动纠纷的谈判技巧与策略;- 如何提高沟通能力,有效处理冲突。

3. 劳动争议案例分析与实操:- 分析实际劳动纠纷案例,总结解决方法;- 模拟实操,加深学员对劳动争议解决流程的理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管理员工关系与团队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员工关系管理;-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 员工参与与反馈机制的构建。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授,以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关系协调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2. 情景模拟:设计真实案例,让学员在模拟的场景中演练解决劳动争议的过程,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员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互动。

四、培训时间及计划本培训计划按照五天制进行,共计五个工作日。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 上午: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下午:劳动关系协调技巧与沟通能力培养。

第二天:- 上午:劳动争议案例分析与实操;- 下午:劳动争议案例分析与实操。

第三天:- 上午:劳动争议案例分析与实操;- 下午:劳动争议案例分析与实操。

第四天:- 上午:管理员工关系与团队建设;- 下午:管理员工关系与团队建设。

第五天:- 上午:总结与评估;- 下午:结业考试与颁发证书。

五、培训师资要求1. 专业知识丰富,具备扎实的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基础;2. 具备优秀的演讲与培训技巧,能够生动形象地传达知识与技能;3. 熟悉实际工作环境,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

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培训教学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培训教学计划

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培训教学计划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研究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标准实施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劳动规章制度建设、劳动沟通与民主管理、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等知识,以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并参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的民主协商和调解。

二、培训模块课时分配1、劳动标准实施管理2、劳动合同管理3、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5、劳动沟通与民主管理6、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总课时:120课时三、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模块1:劳动标准实施管理1、培训要求:1)了解劳动标准的概念;2)了解劳动标准与劳动法的关系;3)掌握劳动标准的具体内容及法律效力;4)了解劳动保障鉴定制度的概念、意义和职能机关及其职权;5)明确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范围和方式;6)掌握劳动标准宣讲与咨询工作的具体方式和注意事项。

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劳动标准的概念和分类。

劳动标准与劳动法的关系。

劳动标准内容及特点。

劳动标准的作用。

劳动标准宣讲及其注意事项。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

劳动保障监察方式。

3、培训方式:1)理论教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讨论。

2)技能实训: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每位实训教师可带10名学员。

模块2:劳动合同管理1、培训要求:1)能够进行劳动合同订立前的员工背景调查;2)能够依法及时办理订立劳动合同手续;3)能够建立、分类管理劳动合同档案和相关信息;4)能够定期收集整理劳动合同履行的有关情况;5)能够对劳动合同履行中的特殊期间进行管理并办理相关手续;6)能够办理劳动合同变更手续;7)能够办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相关手续并收集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数据;8)掌握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相关费用的计算。

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员工背景调查。

岗位描述。

劳动合同订立程序。

劳动合同档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仲恺高新区博雅特职业培训学校
劳动关系协调员
教学计划与大纲
修订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
_____ 年—月—日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培训计划
一、编制说明:
本计划根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标准编制,适用于《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学校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培训计划大纲。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劳动标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管理、工会基本制度、劳动争议等知识,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参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民主协商、调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纠纷等。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1、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2、劳动标准和劳动合同管理
3、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
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总课时:120 课时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 1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了解/ 熟悉)
(1)了解劳动关系协调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3)使学员掌握劳动关系调整与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劳动基准基础知识
5)掌握工时制度相关知识
6)掌握休假制度相关知识
7)掌握工资制度相关知识
8)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相关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劳动关系协调者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1.2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1.3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4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发展
1.5 劳动关系概述
1.6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1.7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1.8 工时制度
1.9 休假制度
1.10 限制延长工时制度
1.11 工资制度
1.12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1.13 劳动安全卫生的特殊规定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模块 2 人力资源和劳动合同管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了解/ 熟悉)(1)掌握人力资源管理
(2)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集体的权利冲突
(3)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集体的义务履行
(4)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相关知识
(5)掌握劳动合同生效、履行和变更相关知识
(6)对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确认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人力资源规划和劳动关系基础
1.2 人力资源招聘
1.3 员工培训与开发
1.4 绩效管理
1.5 薪酬福利管理
1.6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
1.7 劳动合同的订立
1.8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1.9 劳动合同的解除
1.10 劳动合同的终止
1.11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有关规定
(2)技能实训内容
2.1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2.2 劳动合同的解除
2.3 劳动合同的终止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实训项目,一名实训老师可以带教10 名学员
模块 3 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了解/ 熟悉)
(1)掌握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基础知识
(2)协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3)我国民主管理制度的历史以及工会与民主管理的内在关系
(4)了解和掌握民主管理的基本内涵
(5)掌握公有制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操作规则并准确地运用于实践
(6)掌握公有制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的内容及公开的渠道和形
式,并准确地运用于实践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概述
1.2 集体协商机制
1.3 工会概论
1.4 中国工会的性质、地位、基本职责
1.5 我国民主管理制度的历史以及工会与民主管理的内在关系
1.6 工会与民主管理的基本内涵
1.7 我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上方面的作用
1.8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依据
1.9 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操作规则
2.0 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厂务公开内容及公开的渠道和形式
2.1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2 非公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
2.3 公有制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各自相应的职权及权限
(2)技能实训内容
2.1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四个工作阶段
2.2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的法律法规应用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实训项目,一名实训老师可以带教10 名学员
模块 4 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了解/ 熟悉)(1)掌握企业劳动管理相关知识(2)掌握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知识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企业规章制度的涵义与将征
1.2 企业规章制度的目的
1.3 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
1.4 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
1.5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与颁布
1.6 企业规章制度的实施
1.7 了解规章制度与工会的关系处理问题
1.8 企业规章制度的变更和维护
(2)技能实训内容
2.1 执行的监督与处罚
2.2 制度的实施与维护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实训项目,一名实训老师可以带教10 名学员模块 5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了解/ 熟悉)
(1)掌握劳动争议调解范围
(2)掌握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知识
(3)掌握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4)掌握劳动争议仲裁范围
(5)掌握劳动争议诉讼范围
(6)掌握劳动争议诉讼的处理流程
(7)应对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前的准备工作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劳动争议概述
1.2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
1.3 员工申诉
1.4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1.5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6 劳动争议仲裁范围及流程
1.7 劳动争议诉讼范围
1.8 劳动争议诉讼的处理流程
(2)技能实训内容
2.1 员工申诉处理
2.2 劳动争议协商
2.3 劳动争议调解
2.4 劳动争议仲裁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还可采取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实训项目,一名实训老师可以带教10 名学员
五、推荐教材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鉴定方案
一.鉴定方式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的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机考方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笔试方式。

理论知识
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不及格者可按规定分别补考。

分钟)
二.理论知识考试方案(考试时间
三.操作技能考核方案
考核项目表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操作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