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岩土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岩土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以及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相互作用的问题。
地基承载力是岩土工程设计中关键的参数之一,是指地基土壤或岩石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地基承载力的准确测量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一、静力触探法静力触探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触探钻杆和锤击设备,将钻杆逐渐推入土壤或岩石中,并记录推入阻力。
通过分析推入钻杆时的阻力-深度曲线,可以确定土壤或岩石的物理性质以及地基承载力。
静力触探法具有简单、经济、快捷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一般土壤条件下的测量。
然而,该方法对于软土和淤泥等不稳定的地质状况并不适用。
二、动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通常用于软土或淤泥等不稳定地质状况。
该方法利用液压击锤对地基进行连续冲击,通过测量击锤下落过程中的振动波速和阻尼,以及推土杆的惯性和阻尼,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
动力触探法相对于静力触探法而言,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地基承载力数据。
然而,该方法的设备和操作维护成本较高,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三、标贯试验标贯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通过在钻井孔中安装标贯钢管,然后用标贯重锤对其进行冲击,通过记录冲击时的钢管下沉深度和每一冲击下沉的速度,来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标贯试验是一种较为简单且经济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岩石。
然而,由于标贯试验受到钢管摩擦、杆与杆之间的摩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测试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四、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一种直接测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动态荷载,并测量荷载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反应,来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动载试验是一种较为准确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可以考虑到荷载的时间变化和频率等因素对地基的影响。
但是,动载试验需要精确的实验设备和复杂的数据分析,运行成本较高。
关于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如何合理取值

关于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如何合理取值的若干研讨意见
岩石承载力特征值的合理确定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工程勘察报告往往会因为地质成因、风化程度、破碎程度等的不同,以及新老规范、国家标准和部门以及地方标准规定的差异,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德化某工程,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61.5 mpa,而现场勘察鉴别描述则为较破碎中风化的凝灰溶岩,按照前者的判断,其岩层应属于硬岩,其岩石承载力特征值按地基规范可取fa =0.1×61.5 mpa=6.15 mpa=6150 kpa,但按现场鉴别,则该岩石只能是较软岩,岩石地基承载力最大也只能取0.1×30mpa=3 mpa=3000 kpa。两者的地基承载力相差一倍以上,这样给基础设计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惑,因为后者的基础截面宽度选择是前者的一倍。类似这样的问题,勘察报告应该有一个较正确的解答,为此,协会专家委地基基础专业组及结构专业组部分委员于二OO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协会会议室再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该问题进行研讨,经过与会专家成员的热烈讨论,就岩石地基承载力表达问题,多数与会专家达成如下几点共识,现予整理发表供勘察设计单位应用时参考:
工程分类还通过岩芯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分硬岩和软岩。并以30 mpa为定量区分界线,≥30 Βιβλιοθήκη pa的为硬岩,≤30 mpa为软岩。
对于能够取样试验的岩石(如完整、较完整或较破碎的岩石)应尽量用定量的方法确定岩石的坚硬程度,对于破碎、极破碎的岩石不能取样试验的,可通过完整性程度采用地基规范附录A的定性方法确定其岩石的坚硬程度。因为地质分类是基本分类,所以当定性分类和定量分类发生矛盾时,应以定性分类为主。例如上述德化某工程凝灰溶岩属硬岩,但中风化后且较破碎应定为较软岩。
一、关于岩石的分类问题
要较科学合理的确定岩石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首先要对岩石进行正确的分类。
各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各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在特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它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
不同类型的地基具有不同的承载力特征值,下面将对各类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详细介绍。
一、岩石地基岩石地基是指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存在着坚硬的岩石层,并且这些岩石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来支撑建筑物。
由于岩石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因此其承载力特征值比其他类型的地基要高得多。
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在单轴压缩试验中,岩石样品在垂直于加载方向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该参数通常用来评估岩石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岩石剪切强度岩石剪切强度是指在剪切试验中,岩石样品在垂直于加载方向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
该参数通常用来评估岩石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3. 岩石压缩弹性模量岩石压缩弹性模量是指在压缩试验中,岩石样品在垂直于加载方向上所产生的应变与其所受应力之比。
该参数通常用来评估岩石地基的变形特性和刚度。
二、粉土地基粉土地基是指由细颗粒的黏土和粉末状的细颗粒物质组成的土层,其承载力特征值相对较低,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
1. 粉土极限承载力粉土极限承载力是指在不发生塑性变形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该参数通常用来评估粉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粉土剪切强度粉土剪切强度是指在剪切试验中,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
该参数通常用来评估粉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3. 粘聚力粘聚力是指在不发生塑性变形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剪切应力。
该参数通常用来评估粉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砂土地基砂土地基是指由颗粒较大的石英砂和细颗粒物质组成的土层,其承载力特征值相对较高,但也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
1. 砂土极限承载力砂土极限承载力是指在不发生塑性变形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该参数通常用来评估砂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砂土剪切强度砂土剪切强度是指在剪切试验中,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
嵌岩桩承载力分析计算

嵌岩桩承载力分析计算嵌岩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增加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工程实践中,嵌岩桩的承载力分析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嵌岩桩的尺寸和数量,以确保其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嵌岩桩的承载力分析计算方法,并以一个实际工程案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嵌岩桩的承载力嵌岩桩是一种通过将桩嵌入坚硬的岩石中来提高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在进行嵌岩桩承载力分析计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嵌岩桩的承载机制。
嵌岩桩的承载力主要包括桩端摩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桩身抗压强度等几个方面。
1. 桩端摩阻力嵌岩桩的桩端摩阻力是指桩端与岩石之间的摩擦力,它是嵌岩桩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桩端摩阻力的大小取决于桩端与岩石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桩端的有效面积,通常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Qb = Kb * Ab * σbQb为桩端摩阻力,Kb为桩端摩阻系数,Ab为桩端的有效摩擦面积,σb为岩石的有效抗压强度。
3. 桩身抗压强度嵌岩桩的承载力还受到桩身抗压强度的限制,通常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Qc为桩身抗压承载力,Ac为桩身的截面积,σc为岩石的允许抗压强度。
以上三个部分组成了嵌岩桩的总承载力,通过合理地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嵌岩桩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发挥作用。
进行嵌岩桩承载力分析计算时,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岩石的力学性质首先需要对岩石的力学性质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岩石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以及岩石中可能存在的裂缝和夹层等情况。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嵌岩桩的承载力。
2. 确定桩的形式和尺寸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确定嵌岩桩的形式和尺寸,包括桩端形式、截面形状和尺寸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桩端摩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大小。
根据桩端与岩石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桩端的有效面积,计算桩端摩阻力。
通常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现场试验或经验公式来确定桩端摩阻系数和有效摩擦面积。
6. 综合计算嵌岩桩的总承载力将桩端摩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桩身抗压承载力综合起来,得到嵌岩桩的总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的关系

在工程地质领域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的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课题。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基层承载能力的一个评价指标,而岩石抗压强度则是岩石抗压破坏的最大抗压强度。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涉及到地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也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来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的直接关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一定面积的范围内,地基基层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能力。
而岩石抗压强度是指岩石材料在抗压作用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显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会相互影响。
当地基基层中含有高抗压强度的岩石材料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会相应增加,因为岩石材料的高抗压强度可以提高地基基层的承载能力。
然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地基的实际承载能力除了取决于岩石抗压强度外,还和地层的厚度、地下水位、地下水的渗透性、地基土的工作状态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全面准确地评价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的关系,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地基工程设计来说,深入理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的关系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评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岩石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地基沉降过大、结构失稳等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关乎地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性,同时也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岩石抗压强度的测试与评价,并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更科学地评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岩石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你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你会更加注重地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性,科学合理地评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岩石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摘要:一、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简介二、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的推导与意义三、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四、结论与展望正文: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是岩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它用于描述岩石地基在承受荷载时的承载能力。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准确地估算岩石地基的承载能力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进行详细地介绍,并阐述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一、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简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是描述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岩石地基面积和岩石地基埋深等参数之间关系的公式。
其中,岩石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无侧限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能力;岩石地基面积是指岩石地基在承受荷载时的接触面积;岩石地基埋深是指岩石地基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
二、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的推导与意义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进行推导。
一般来说,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根据岩石地基的受力情况,建立岩石地基的平衡方程;其次,根据岩石地基的材料性质和应力状态,解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岩石抗压强度、岩石地基面积和岩石地基埋深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一种估算岩石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还可以为岩石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三、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岩石地基的承载能力,合理地设计岩石地基的尺寸和形状;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根据岩石地基的承载能力,控制施工荷载,避免超载施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结论与展望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是岩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它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中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引言:中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是土木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相关试验研究来确定中风化岩层地基的承载力特性和变形特征,以提供科学可靠的设计依据。
本文对中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方法:中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可以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加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可以了解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土体的堆积密度,确定岩层的深度和厚度,以及岩层的性质和工程地质特征。
其次,进行室内试验,可以测定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等。
最后,进行现场加载试验,可以确定中风化岩层地基的变形特性和承载力。
结果:根据试验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风化岩层地基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2.中风化岩层地基的承载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具有一定的深度效应。
3.中风化岩层地基的承载力与岩层的厚度和风化程度密切相关,厚度越大、风化程度越高,承载力越低。
讨论:中风化岩层地基的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对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合理选择地基改良方法,如预埋钢板桩、注浆加固等,以提高中风化岩层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同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中风化岩层地基的变形和破坏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地基沉降和位移。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中风化岩层地基的加载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以更准确地评估其承载力特性和变形规律。
结论:中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风化岩层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合理选择地基改良方法,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中风化岩层地基的变形和破坏特点。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中风化岩层地基的加载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以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张亮,李明,杨宣,等.中风化岩层地基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4,38(5):1195-1201.。
嵌岩桩及较破碎岩石地基灌注桩承载性状探讨

嵌岩桩及较破碎岩石地基灌注桩承载性状探讨作者:王田龙黄质宏帅海乐杨成李罡烨来源:《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05期摘要:完整、较完整岩石地基上的嵌岩桩的理论研究已相对比较完善,然而通过实际工程对嵌岩桩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同时,对于嵌入较破碎岩石地基中的桩,规范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相关研究也较少。
通过收集的1叭根嵌岩桩的静载试验资料,根据统计的试验数据对嵌岩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嵌岩桩的分析模型;结合嵌岩桩传力机理和较破碎岩石的特性探讨较破碎岩石桩基传力机理,并通过对较破碎岩石地基上9组(26根)灌注桩基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考虑较破碎岩石中的侧阻力影响系数及端阻力影响系数,得到一种适宜较破碎岩石地基桩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嵌岩桩;承载性状;较破碎;传力机理:桩基础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A对于嵌岩桩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但通过实际工程对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的研究较少。
另外由于岩石的完整性程度对承载性状影响较为显著,贵阳地区桩基础的桩端大多数置于较破碎的岩层中。
对于该类型桩的承载力计算,桩基规范中未给出具体计算方法,给桩基的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SERRANO A等、雷孝章等一对嵌岩桩的侧阻力进行了研究,史佩栋对嵌岩深度、长细比等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计算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公式。
东南大学的张帆、张颖辉、黄亚琴通过桩基载荷试验对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
赖庆文等针对贵州山区地基特点,按岩石的完整性对嵌人较破碎岩石中桩的承载力计算提出建议公式,并提出侧阻、端阻综合影响系数。
陈筠等对贵州地区较破碎岩体上的桩基进行研究,发现嵌人较破碎岩体中桩的侧阻力非常可观。
童菁等根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结合桩基规范提出较破碎岩石地基桩承载力的建议计算公式。
湛铠瑜对较破碎中等风化岩石桩的端阻力进行研究。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194-2008)中(以下简称桩基规范),当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时的嵌岩桩,对桩基础进行设计计算时提出了明确的计算公式,对于较破碎岩石则没有明确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定义岩石地基承载力较为复杂,这与岩石的地质成因、风化程度、矿物成分、节理等等有关。
岩石按地质成因可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地表主要为沉积岩,这也是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狼丘地区石涛谷斜坡具有壮观的砂岩结构。
美国亚利桑那州砂岩结构
岩石按矿物成分可分为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砂岩、泥岩、玄武岩、大理石岩等等;按风化程度可分为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岩土工程关注的是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坚硬程度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k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岩体完整程度可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
确定岩石承载力应确定岩石破坏模式,这与岩体节理、微裂隙、填充物、结构面倾斜方向等等密切相关,并不能一概确定某种极限破坏模式,这导致要统一确定岩石极限承载力称为不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方便工程师使用,8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根据全国各地岩基平板载荷试验和岩样试验的资料统计回归,建议取
胡岱文、黄求顺在“岩石地基的承载力”一文中(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5年12月,第17卷第4期),假定岩体为等效连续介质,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式如图,
基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式
提出承载力特征值:
:岩坡修正系数。
当坡度β≤10度时取1.0;当坡度β=45度时取2/3;β≥80度时取1/3;
平面基岩上:
:折减系数。
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艰巨、宽度、产状和组合,有地区经验确定。
无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该折减系数纳入了2002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并沿用到2011版。
根据上述经验系数提出的折减系数范围过大,在某些地区的较破碎岩,岩土工程师倾向于统一取0.1,使得岩石强度取值过低。
另外假定“岩体为等效连续介质”的破坏模式显然不能代表所有的岩石破坏模式,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谨慎应用。
规范强调,岩石地基承载力要进行岩基平板载荷试验,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上述三个取值关系:。
即:对于同一工程,按2011版规范计算较按89版规范计算的承载力大,而按岩基平板载荷试验所取值(可能)更大一些。
根据格里菲斯(A.A.Gr i f f i t h)的理论解,在完整的岩质地基上,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为单轴受压强度的3倍。
根据混凝土局压模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为单轴受压强度的4倍。
实际上,破碎、极破碎岩体可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失稳时破坏面呈曲线;而完整及较完整岩体呈现非连续介质特征,其破坏面为线性结构面,如图,这是岩体与土体根本不同之处。
(a)等效连续介质
(b)非连续介质
等效连续介质与非连续介质整体失稳对比示意
对于岩石的承载力,从规范的角度为了使用简便,有意忽略了一些因素的影响,同时为保障全国各地工程师使用后的安全性,折减系数取值偏低。
事实上对于各地区岩石承载力,具体到某个工程,应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层的产状和构造等因素综合考虑。
这样取得的岩石承载力参数方才合理,设计的地基基础方案才较为安全、经济。
岩石力学还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当前某些学者更倾向于用研究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来研究岩石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