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合集下载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作者:吴艳华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7期提高造林成活率是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手段。

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始终是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难点问题,而且也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下面就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谈些看法。

1、从做好造林设计入手,坚持适地适树造林前,通过对造林地区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等进行实地调查,编制造林技术方案,作为施工的依据,真正把造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造林设计要以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为依据,根据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植被及地下水等条件差异,结合经营目的、培育目标和造林技术等原则,选择造林树种、确定初植密度、整地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方式、抚育方法及管护形式。

并严格按照造林设计和造林技术规程组织施工。

2、从开展秋季整地入手,坚持顶浆造林造林整地,是蓄水保墒、增高地温,提高土壤含水率的关键环节,是造林绿化的第一道工序,是实现抢抓造林,顶浆造林的基础。

春季土壤解冻较晚,待土壤解冻开始整地造林,顶浆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就难以实现,坚持高标准整地,把秋季整地作为造林绿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增加整地的数量,提高整地质量,对采伐迹地规划采用大苗造林绿化的地块,全部进行秋季整地,提前挖好植树坑切实做到顶浆造林。

对设计的不同林种、树种、不同规格的苗木,采取不同的整地标准,对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做到全面整地与穴状整地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3、从严把苗木关入手,坚持优质壮苗在造林苗木品种的选择上,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最适应本地条件,选择乡土树种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按照适地适树要求,选择抗病、抗逆性及适应性较强和本地区分布普遍、生长旺、群众有栽培经验的乡土树种中的良种壮苗进行造林,一级苗率在90%以上,切实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同时在苗木质量的选择上,要选用无人为或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好的苗木用于造林。

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

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

林业园艺L i n y e y u a n y i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绿化工作不到位、大面积绿植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等因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为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绿植改造,重视造林过程中存在的如造林质量以及管理等问题,加强对植树造林的管理,提升整体绿化质量。

一、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造林是一项改善环境的大工程,需要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以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植树造林。

造林过程中只有严格监控好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抚育、防病虫害等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达成提高植林成活率的目的。

近年来,植被覆盖率的逐年减低,造成了我国部分地区大量的沙尘天气。

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包括:气候因子。

不同的苗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季节变化会引起温度、光照、湿度的变化,温度过高会减少植物所需的水分,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低温则易冻伤幼苗。

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照不足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研究表明,秋、春季节的树芽是树木成活率相对较高的时期,在此期间种植树种可有效提升树种存活率。

第三,树木的生长与土壤的质量情况有密切关系,土壤元素包括酸碱度、肥力以及含水量等,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

土壤如果不够丰富,会减慢植物生长速度。

水分过多植物根系则会腐烂。

第四,种植后期对于植株的管理与抚育不到位,也会导致树木成活率低。

二、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一)加强抚育和管护长久以来,植树造林都存在着“只管种不管护”的问题,由于栽植方法错误或缺少后期管理,树木成活率较低。

对所植树木不管不问的情况,以致植树造林变成了植“数”造“零”。

能否有效进行树木的后期管理,是决定造林成功与否的关键。

造林后期,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对种植季节的要求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应对病虫害的防治,可以喷洒杀虫剂来减少害虫对树木的伤害。

针对不同树苗选择不同肥料,严格控制灌注水量和土壤质量,针对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开发土地的使用潜力,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浅谈人工造林提高成活率方法

浅谈人工造林提高成活率方法

浅谈人工造林提高成活率方法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为的方式种植树木,以达到恢复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等目的。

由于种种原因,人工造林中的树木成活率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提高成活率成为了人工造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呢?下面我们就浅谈一下人工造林提高成活率的方法。

一、正确选材在进行人工造林时,首先要正确选材。

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树种,不同树种对气候、土壤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只有选取适合的树种才能够提高成活率。

选材还要注意树种之间的相互配合,避免植株之间发生竞争,影响成活率。

二、科学施工在进行人工造林时,施工的科学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植树季节、植树孔的大小、深度、形状等都会影响树木的成活率。

在冬季植树时,应注意避开气温骤降的时段,避免植树过早或者过晚造成的成活率低。

植树孔的大小、深度应该根据树种的特点进行调整,以便树木能够更好地生长。

三、科学浇水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浇水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树木刚刚栽植下来的时候。

适量的浇水可以帮助树木顺利生长,但是过多的浇水则会导致水土流失、根系窒息等问题,影响成活率。

科学浇水非常关键,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和树种的特点进行调整,以保证树木能够获得适量的水分。

四、适时管理在人工造林后,适时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松土、施肥、修枝等都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手段。

定期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植株的生长。

适量的施肥可以为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修枝则可以促进植株的正常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这些适时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

五、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人工造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植株一旦感染病虫害,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导致株数大量减少。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人工造林的成活率。

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从选材、施工、浇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
案例一:某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成功经验
总结词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精心栽培
详细描述
该地区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注重科学规划,根据不 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种植。同时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适当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 施,确保树木的生长环境和营养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这 些措施的实施,该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05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综合技 术措施
选用良种壮苗
种子选择
选用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抗逆性好的优良树种进 行种植。
苗木选择
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健壮苗木进行 造林。
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
土壤选择
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和土 壤类型,选择适合的造林 地。
树种选择
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土壤 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 进行种植。
土地整理
清除杂草、石头等杂物,平整土地,便于种植。
土壤改良
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地、结构、肥力和水分状况,提高土壤的适宜性和生产力。
03
造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的选择
适应性的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环境的树种,确保树木能够适应 当地环境条件。
技术的多样性
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如容器育苗、带土移植等,以提高树 木的适应性和成活率。
案例二
总结词
选择适当的栽培技术、控制密度、合理施肥、做好病 虫害防治
详细描述
对于某一种特定的树种,选择适当的栽培技术是提高 造林成活率的关键。该树种的栽培技术包括控制密度 、合理施肥和做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通过合理的密 度控制,可以保证树木获得足够的光照和营养,同时 减少竞争和风害的影响。合理施肥可以满足树木生长 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做好 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提高 造林成活率。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环境。
防治水土流失
成活的树木能有效固定土壤,减缓 水土流失,维护土地的良好肥力。
净化空气和水源
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同时净化水源,提高水 质。
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
提高木材产量
高成活率意味着更多的树木能够 成长为可用木材,从而提高木材
产量,满足社会需求。
创造就业机会
造林工程及其后续管理工作需要 大量人力投入,提高成活率有助 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
精心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水源 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进行造林 ,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优质苗木:选用健康、生长良好 的优质苗木进行造林,提高苗木 的抗逆性。
通过这些措施,某地区的造林成 活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森林覆盖 率逐年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有 效改善。
案例二
改良土壤:在土壤贫瘠、干旱的地区 ,通过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和保 水性,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手段,如菌 根技术、生根粉等,促进树木生根、 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 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树木 正常生长所需水分。
在不利条件下,通过创新方法和技术 手段,可以克服自然障碍,提高造林 的成活率,实现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
案例三
信息共享:加强不同地区、不 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 造林技术和经验,促进技术传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经验与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森
林覆盖问题。
01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造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造林水平。
02
共享经验与成果
与国际社会分享我国在造林领域的成功经验与成果,促进全球造林事业

浅谈人工造林提高成活率方法

浅谈人工造林提高成活率方法

浅谈人工造林提高成活率方法人工造林是指人为进行林木种植的活动,其目的是恢复和改善森林资源。

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是保证造林效果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选址规划、土壤改良、种植技术、管护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探讨如何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

选址规划是人工造林的起始步骤,其目的是寻找适宜的地点进行造林。

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地的地貌、气候、植被、水资源、人为干扰等。

选址时要选择较平坦的土地,避免坡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要考虑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温度、降水量、日照等,以确定适宜树种的选择。

还要考虑原始植被的情况,避免与原有植被相冲突。

水资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应选择地势较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要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如道路、建筑等,避免影响到造林过程。

土壤改良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一些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施肥、改善土壤质地、调整土壤pH值等方式进行改良。

施肥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改良方式,可以补充土壤养分,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改善土壤质地可以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如腐熟的有机肥、腐叶土等,改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调整土壤pH值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硫磺等物质,使土壤酸碱度适宜。

种植技术也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进行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

种植密度和行距的选择应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生态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资源。

合理的栽植深度和根颈处理。

栽植深度应适中,保持根颈处于土壤表面2-3厘米的深度。

根颈处理可以通过刮去根颈附近的地皮,保持良好的通气和排水条件。

合理的补栽和修剪。

在成活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进行补栽,保持种植密度的稳定。

合理修剪树木,保持树冠形态和枝条分布的平衡。

管护措施是提高成活率的保证。

管护措施包括浇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浇水是保证树苗生长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和生长初期,要适时适量进行浇水。

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

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

地 宜 植 沙 枣 、 胡 杨 ; 干 旱 地 、 半 干 旱 地 , 宜
植 沙 枣 和 榆 树 ; 缺 水 灌 溉 的 沙 漠 地 , 宜 植 梭 梭 、 红 柳 及沙 拐 枣 。 二 、造 林 季 节 的选 择 我 国大 部分 地 区造林 时 间 ,一般 是在 2 月 底 至 4 中 旬 。此 时气 温 低 , 风 速 小 , 雨 水 月 多 ,阳 光 弱 ,苗 木 尚 未 萌 动 ,宜 于 栽 植 。 造 林 季 节 一 般 应 根 据 当 地 的 气 候 条 件 选 择 : 春 季 在4 中 旬 期 间 土 壤 解 冻 后 进 入 返浆 期 , 要 月 抓 住 这 一 时 期 ,适 时 早 栽 , 此 时 苗 木 地 上 部 分 还 未 生 长 , 而 根 系 已经 开 始 活 动 , 早 栽 的 苗木先生 根后发芽 ,蒸腾 作用小 容易成 活, 有 利于提 高苗木成活 率和增 强抗性 ;秋季应 在 1 月 中 旬 ~ 1 月 上 旬 之 间 土 壤 封 冻 以前 , O 1 此 时 气 温 逐 渐 下 降 , 土 壤 水 分 比较 稳 定 , 苗 木 落 叶 ,地 上 部 分 蒸 腾 减 少 , 茁 木 生 理 活 动 减 弱 , 栽 后 容 易 恢 复 生 机 , 来 春 苗 木 生 根 发
芽 早 , 有 利 于抗 旱 。
三 、整 地
保蓄 。再次 是增加 土壤养 分 。造林 整地对 土 植 苗 造 林 , 苗 木 能 否 成 活 , 关 键 是 苗 壤 养 分 状 况 是 影 响 是 通 过 改 变 土 壤 水 分 、温 木 本 身 能 否 维 持 水 分 平 衡 , 所 以在 造 林 过 程 度 、空气条件 产生作 用的 。清除植 被除可 以 中 , 从 苗 圃 起 苗 、 选 苗 、 分 级 、 包 装 到 运 输 、 假 植 、 造 林 前 修 剪 , 直 至 定植 全 过 程 都 减少 灌木 、杂草等植 物对 养分 的直 接消耗 , 其残 体还可 以增加 土壤 中的有机质 。低洼 的 要保 护苗木 不致 失水过 多。起苗 时,不 要伤 微 地 形 能 够 大 量 地 积 聚 肥 沃 细 土 。 整 地 后 造 根 。苗 木 根 系 过 长 的要 进 行 修 剪 , 留 长 2 c 5m 林 地 小气 候 和 土 壤 物 理 性 质 的 改 变 , 可 以加 即 可 。 苗 木 出 土 后 , 如 不 及 时 定 植 , 要 有 专 速 土 壤 的 风 化 过 程 , 促 进 可 溶 性 盐 类 的 释 人 按 照 大 小 和 高 矮 分 成 等 级 , 把 同 级 苗 木 放 放 ,还 可 以加 快 腐 殖 质 及 生 物 残 体 的 分 解 , 在 … 起 假 植 起 来 , 以 免 风 吹 同晒 而 影 响 成 活 增 加 速 效 养 分 的 供 应 。 最 后 是 调 节 土 壤 空 气 率 。如 果 起 松 树 、 柏 树 等 针 叶 树 大 苗 ,还 要 状 况 。 清 除 植 被 后 , 造 林 地 的 空 气 对 流 加 在 每棵 苗根上 带一 团土 ,方 能保成 活。最 好 强,加之 整地后 土壤变 得疏松 多孔 ,有 利于 能 做 到 随 起 苗 随 栽 植 , 尽 量 缩 短 时 间 , 各 环 土 壤 与 大 气 之 间 的 气 体 交 换 , 以 及 呼吸 过 节 要 保 持 苗根 湿 润 。 中 产 生 的 二 氧 化 碳 和 其 它 有 害 气 体 的 及 时 排 五 、苗 根 处理 为 促 进 伤 根 的 愈 合 和 快 长 新 根 , 处 理 方 除。 2 保 持 水 土 :造 林 整 地 是 坡 面 治 理 的 简 法 有 二 : 一 是 用 浓 度 为 1 ~ 2 的 过 磷 酸 钙 、 易 工 程 措 施 , 具 有 一 定 的 积 水 容 积 ,可 以 把 黄 泥 浆 蘸 苗 根 ; 二 是 用 浓 度 为 2 ~ 5 O 0× 1 - 06 时 渗 透 不 及 的 降 水 贮 蓄 起 来 。 整 地 作 为 一 的 A E 号 生 根 粉 溶 液 蘸 苗 根 , 随 蘸 随植 。 B3 项 工 程 措 施 , 其 保 持 水 土 的 作 用 是 通 过 下 述 六 、精 细 栽 植 是 “随 起 随 栽 ”造 林 技 术 。 减 少 起 苗 途 径 取 得 的 : 首 先 是 把 坡 面 整 出 无 数 个 小 的 平地 、 反 坡 或 下 洼 地 , 改 变 了地 表 径 流 的 形 到 栽 植 的环 节 , 时 问 越 短 , 越 有 利 于 苗 木 成 成 条 件 , 防 止 其 过 分 汇 聚 , 流 量 过 大 ,流 速 活 。 二 是 带 母 土 造 林 技 术 。 对 于 苗 龄 在 3 年 过快 ;第二 是坡面上 出现大 量 “ 水库 ”、 小 以 上 的 苗 木 , 为 了提 高 苗 木 对 造 林 立 地 条 件 “ 水 盆 ” , 可 以分 散 地 积 聚 水 流 ; 最 后 是 的 适 应 能 力 , 起 苗 时 一 定 要 带 原床 土 , 并 进 小 经 过 整 地 的 土 壤 ,渗 透 性 强 ,水 分 下 渗 快 。 行 保 护 性 包 装 , 做 到 带 土 栽 植 。三 是 醮 根 造 3 便 于 造 林 施 工 : 提 高 造 林 质 量 。 造 林 技 术 。 四 是 要 选 择 壮 苗 造 林 ,在 生 产 中 , 、 林 地 经 过 认 真 清 理 和 细 致 整 地 , 可 减 少 造 林 培 育 和 使 用 壮 苗 常 常 被 忽 视 , 即 使 营 造 速 生 时 的 障 碍 ,便 于 进 行 栽 植 及 抚 育 管 理 , 有 利 丰产林 往往也 没有使 用壮苗 。五是采 用 “ 一 于 加 快 造 林 旌 工 速 度 。 造 林 整 地 质 量 对 造 林 提 二 踏 三 覆 土 ” 的 技 术 要 求 , 把 苗 木 直 立 于 质 量 影 响 很 大 , 整 地 质 量 高 , 可 为 提 高 造 林 穴 内 , 使 根 系 舒 展 , 先 填 半 坑 土 , 盖 满 根 部 施 工 质 量 打 下 坚 实 的 基 础 , 反 之 ,整 地 质 量 后 轻 提 苗 木 , 使 土 壤 与 根 密切 接 触 , 再 踏 实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方法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方法
齐 。新 造林地 区当年需进行 2次松土 除草 。 松土深度 5 — 1 f
壤 中的蓄水保 墒能力可 持续 4年左 右, 据报道 , 应用该类保 水剂造林 后, 当年的吸水倍 率维持在 1 0 0  ̄ 2 0 0 倍, 翌年 吸水
倍率 降低 2 0 % ̄ 3 0 %, 至第 3年降低 4 0 % ̄ 5 0 %, 第 4年降低
渗透性增 强, 有利水分下渗到深层, 并加 以保蓄 。 因为水 的比 热小于空气, 在干燥 的土地上增加含水量, 使其升温慢 、 温差 小, 而在过 湿 的土地上排 出多余 的水 分, 使 其升温 快 、 地温 高。近地表的气温 、 地温增 高, 可促使春天土地早解冻, 利于 苗木生长 。 对于水量较充分的地区, 可把一时渗透不及 的降
达、 芽体 饱满 、 枝条健 壮 、 无 病虫 害 的苗 木 为好, 带 土球移
栽。 2平 整 土 地
圃水 , 预防苗木在起苗 、 运输 、 假植和定植 过程 中失水过 多, 从而 降低成活率 。据报道, 如果 苗木失水量为 1 0 %, 则 造林 成活率降低 2 0 % , 若苗木失水量 达到 2 O %造 林成活率 降低 4 0 %。 苗木失水量在 3 0 %时几乎没有利用价值 。 另外。 在起苗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方法
董经伟
近年来, 气候 持续 高温少雨, 不确定 的气象 因素增 多, 给 植树 造林 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 必须根据客观规律组织造林 , 才能有效提高造林 成活率 。
1 树 种 选择
6 0 %左 右 。
3培养壮苗
培养壮苗是造林 的基础 。 在选种子或者插 条育苗 阶段 , 都要采用品质优良 、 种条健壮 、 抗病虫害 、 抗逆性强 、 经 济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1.适地适树是指应该将树木栽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
如刺槐、马尾松臭椿等树种耐干燥,适宜栽在瘠薄的土壤上;柳树、枫杨等适宜在低温的地方生长;泡桐、杨树、白榆等树种适于平原生长,在山地则生育不良。

因此,造林应选择“乡土树种”,即在本地区分布普遍、生长旺、群众有栽培经验的树种。

2.造林时间春季造林宜早,在土壤化冻后就可以进行。

因为早春,苗木地上部分还未生长,而根系已开始复苏。

所以,早栽的苗木先发根后发芽,蒸腾小,容易成活。

3.造林方法
(1)对外调苗木,要在加强苗木检疫和搞好病菌防治的同时,搞好苗木消毒,提高成活率。

1)石硫合剂消毒:用波美4~5度溶液浸苗木10~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根部。

2)波尔多液消毒:用1∶1∶100石灰、硫酸铜和水的药液浸苗木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根部。

(2)造林时,苗木根部蘸浆后能使根系保持湿润,提高成活率,若再加些肥料,将会促进苗木更快地生长,特别是对针叶树来说,效果更加显著。

造林时要尽量采用浆根法。

几种泥浆的配制和浸蘸方法是:1)磷肥、黄泥浆法:过磷酸钙1.5千克,水50千克,黄泥10千克,混合搅匀后即可蘸根。

用这种泥浆浆根后能使新根增多,扩大幼树吸收养料和水分的范围,促进树苗成活。

2)尿液、黄泥浆法:尿1份、黄泥3份、水5份,混合搅拌成浆。

用这种泥浆蘸根后,要再蘸上一层钙镁磷肥,每亩用量为1.5~2.0千克。

3)黄泥、肥料分浆法:分别拌制黄泥浆与钙镁磷肥,苗根先蘸泥浆,取出稍干后再蘸钙镁磷肥。

4)黄泥、肥料混合浆法:钙镁磷肥占60%,黄泥占40%,混合搅拌均匀加水制成浓浆,一次醮根即可。

(3)种植方法,在植苗之前先挖好穴,穴要比苗木的根系大而深。

挖穴时,表土和心土要分开放置。

栽的时候,要把苗木放正,先填表土,填到三分之二左右,将苗木轻轻向上一
提,使苗根舒展,再踩实,把余土填上,再踩。

浇足定根水,然后在穴面上盖一层松土,以防水分蒸发。

栽苗成活的关键是穴大根舒、深浅适当、根土密接、不能窝根。

4.加强管护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成片造林要建立护林专业队,定人员、定地段、定奖惩,防止人为及牲畜的破坏,避免“春栽一大片,秋季不多见,来年再重干”现象发生。

同时,要加强林地松土、除草、排灌、施肥等管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