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程造林质量技术措施
如何有效提高造林质量

如何有效提高造林质量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国家对于环保和生态建设的重视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各个国家正积极推动造林事业。
而对于我国这样的资源紧缺国家,提高造林质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造林质量呢?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科学规划,精准布局科学规划、精准布局是提高造林质量的第一步。
在进行造林项目时,要充分了解目标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等,进行科学评估和论证。
同时,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种植方式和植物品种。
此外,要注重精确布局,根据地形、山势、水流等条件,合理安排林区的分布和林分结构,以确保造林项目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选用优质种苗选用优质种苗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优质种苗是指种子或幼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性状,抗逆性强,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进行造林前,一定要进行颗粒化分类,选取优良种质,同时对种苗的健康状况、品种纯度和病虫害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和筛选,避免选育劣质种苗,以确保植树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三、科学施肥,合理抚育在进行造林工程的过程中,除了选用优质种苗外,科学施肥和合理的抚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科学施肥是保证种植的树木能够得到充分养分的重要手段,而合理的抚育则是保证树木的良好生长状态,即要进行定期修枝、定期疏伐和松土等这些措施,这些肥培、抚育手段能够为树木生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生命力。
四、强化水源保护对于水源保护,是提高造林质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造林项目时,一定要重视林区的水源保护问题,尤其是对于山区和水源地必须严格控制采伐和排污行为,同时,要加强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在种植植树时,一定要尽量选择喜水树种和防滑植物,以保证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自身降低水源的风险和提升水源的污染量。
总之,提高造林质量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
科学规划、选用优质种苗、科学施肥、合理抚育和强化水源保护是提高造林质量不可或缺的要素。
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

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10期秦立成当前,为切实提高造林工作质量,应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对于其中每一项工作环节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一、合理整地1整地时间。
整地工作通常以伏秋整地为宜,一方面可以起到消除杂草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较好的蓄水保墒的效果。
对于荒山荒沟而言,可在开始造林一年前的伏秋季节开展整地工作。
对于农田防护林、护树林、护路林而言,可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秋季整地工作。
对于沙化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块而言,造林工作应按照一边造林一边整地的原则进行,避免植被被破坏,缓解土地的沙化程度。
2整地方法2.1全面整地。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水土流失及沙化程度较轻的地块可选择全面整地方式,做到翻平耙细起垄。
期间整地深度应控制在17cm左右。
采用全面整地方式能够有效的将土壤理化性能进行改善,同时可利于幼苗成活,但是整地期间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且费工费力。
2.2局部整地。
当采用全面整地方式较为困难或为避免地表植被被破坏时刻选择局部整地方式,局部整地方式可分为3种不同的整地方法,一是鱼鳞坑整地,这种整地方法普遍应用在陡坡(>25°)荒山造林整地的情况下。
二是带状整地,这种整地方法普遍应用在缓坡地(15-25°)整地的情况下,沙荒地也可选择这种整地方法,可起到一定的防风固沙、利于幼苗成活的作用。
三是挖坑整地,这种整地方法普遍应用在荒山造林的情况下,可利于水土保持。
选择局部整地方式较为省工省力,而且能使原有的灌草植被不被完全破坏,但是抚育工作较为困难,易出现草荒现象,同时不利于林木防火。
2.3整地标准。
整地标准应按照树种、苗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通常情况下树坑直径应超出苗树辐10-15cm之间,树坑深度与苗木根深度相比应深10-20cm之间,树坑应适当深一些,在栽植时坑底部可垫10-20cm的表土,促进幼苗扎根。
沙地造林技术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沙地造林技术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而沙地造林技术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技术和措施能够帮助改善沙漠环境,提高造林的质量。
本文将就沙地造林技术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进行介绍。
一、沙地造林技术1.种植合适的树种沙地造林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合沙漠环境的树种。
树种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对沙漠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风沙能力、抗盐碱能力等因素。
在选择树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合理选择,比如对于干旱地区,适合选择柠檬、柳树、胡杨等树种。
2.合理施肥和水分管理沙漠地区的土壤通常贫瘠,无机质含量低,对于树木的生长不利。
在进行沙地造林时,需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施肥,增加土壤的肥力,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由于沙漠地区缺乏水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通过灌溉等方式为树木提供足够的水份,促进树木的生长。
3.建立防风固沙设施沙漠地区风沙大,为了保护树木,需要建立防风固沙设施,比如建立风帘、树篱、竹篱等来减少风沙对树木的侵害。
同时也可以通过固沙篱、沙网等设施来固定沙丘,防止风沙对树木的侵害。
4.科学管理和养护在沙地造林后,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比如及时修剪树木、病虫害防治、及时修补固沙设施等,以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二、提高造林质量措施1.加强科研技术支撑提高沙地造林质量,关键在于不断加强科研技术支撑,不断探索适合沙漠环境的造林技术和方法。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研究新的耐盐碱、抗风沙树种,改良树种的栽培技术等来提高沙地造林的质量。
2.加强生态保护在进行沙地造林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树木的种植应该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也应重视对当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3.加强政策支持提高沙地造林质量需要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沙地造林项目的开展。
比如对于沙地造林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沙地造林中来。
造林施工重难点分析、解决方案和数字化、信息化精准提升措施

造林施工重难点分析、解决方案和数字化、信息化精准提升措施一、造林施工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一)造林施工的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改良:土壤质量对于树木生长至关重要,但往往在造林地区存在土壤贫瘠、酸碱度不平衡等问题。
解决方案可以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来提高土壤肥力和调整酸碱度。
2. 种苗选择与培养:种苗的选择和培养直接影响着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种苗,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管理。
3. 水源保障:在干旱或缺水地区,确保树木生长所需的水源是一个挑战。
可以通过修建水渠、蓄水池等设施,收集并储存雨水,以供树木浇灌使用。
4. 技术操作:造林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定位、定深、定行距等技术操作。
确保每棵树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应。
5. 疾病虫害防治:疾病虫害对树木的生长和成活造成威胁。
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引入天敌等。
二)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综合调查评估:在施工前进行综合调查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水源情况、气候条件等,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技术培训与指导:培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于造林施工的认识和操作水平。
3. 合理规划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造林规划设计,包括种植密度、行距、排列方式等。
确保树木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并避免过度竞争。
4. 引进科技支持: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无人机等,进行土壤检测、植物监测等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准性。
5. 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造林施工数字化、信息化实施数字化实施可以在造林施工中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并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以下是关于数字化实施的一些建议:1.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GIS技术,对造林区域进行详细的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分析。
沙地造林技术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沙地造林技术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沙地造林技术是指在沙质土地上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提高造林质量是指在沙地造林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生长发育,从而实现沙地生态修复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沙地造林技术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
1.肥料施用:沙地的土壤贫瘠,缺乏养分,为了提高植物的生长发育,可以适量施加有机肥和化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提供养分供给;化肥主要补充氮、磷、钾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2.水源供给:沙地地下水深,植物生长缺水,因此需要在造林前进行水源调查,确保有足够的水源供给。
可以通过修建水渠、挖井、打水井等方式供水,或者利用集雨、蓄水等措施解决水源问题。
3.选择适宜的树种:在沙地造林中,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是关键。
常见的沙地树种有柠条、沙枣、刺槐等,这些树种对贫瘠的土壤和干旱的环境适应能力强。
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树种的耐旱性、抗风性、抗沙性等特点。
4.科学种植技术:沙地造林需要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造林质量。
常见的种植技术包括洒水法、秧苗移栽法、栓塞法等。
洒水法是指在种植树苗时,在坑内洒足量的水,保证树苗的生长需水;秧苗移栽法是在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将幼苗移栽到沙地上;栓塞法是指在种植树苗时,将根系直接插入土壤中,使其与土壤紧密结合。
5.灌溉管理:沙地造林后,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保持植物的水分平衡。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损失,提高每一滴水的利用率。
要注意灌溉的时机和水分的适量供给,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水盐积累。
6.除草防护:沙地造林后,会有杂草生长,会竞争水分和养分,影响树苗的生长。
需要及时进行除草工作。
可以通过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等方式进行除草。
还可以搭设遮荫网等遮荫措施,减少太阳直射对树苗的伤害。
沙地造林技术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包括施肥、水源供给、选择适宜的树种、科学种植技术、灌溉管理和除草防护。
提高造林质量的各项技术要点

徐立 峰
( 黑龙江省宝清县林业局头道 岗林场
摘
1 5 5 6 0 0 )
要 :认真抓好造林整地 、苗木选择 、栽植 、浇水、抚 育管理 的各个环 节 ,才能保证 林木的成活率。
关 键 词 :造 林 质 量 ;技 术 要 点 ;提 高
随着 国家对生 态环境 的重 视 ,各地造林 绿化任务 逐年 增加 。然 而 ,造林难 以成林 ,究 其主要原 因 ,除没有 做到 适地适 树和管 护不 良外 ,还有 苗木质量 差和栽植技 术不 当 等 因素。造林质量 是造林绿化 工程 的生命 线 ,事关绿 化工 程 的成 败 ,因此 ,如何 提高造林 质量就成 为林业生产 中首 要解决的问题 。
1 科 学规 划 造林 规划要 贯彻 因地 制宜 的原则 ,在造林设 计时 ,应 合理搭 配树种 ,选 择适合 当地 生长 的各 种针 叶树 、阔叶树
6 中 间 管 理
和灌木 树种 ,实行 针 阔混交 、乔灌混交 、灌灌混交 ,避免
营造单 一 的纯林 。而且还要贯 彻适 当集 中的原则 ,不同地 区的造林工作有不 同方 向和任务 。
2 提 前 整 地
春季时 间短 ,造林任务 重 ,提前在 秋 、冬季 化冻前进 行整地 ,可有效截 留 ,贮 蓄降水 ,提高 土壤墒情 ,改善立 地做 到地 等苗就 可以不误 时机 迅速造林 。选择整 地方法要 因地制宜 , 适地适整 , 讲求实效 , 采用鱼鳞坑 , 块状等方 法 , 严格 按技术标 准 ,保证整地 穴 的深度 、宽度质量 。不论何 时造林 ,如未来得 及提前数 月进行 整地 ,也要在栽 前整地 后造林 ,绝不能 因未来得 及整 地就将苗 木进行栽 植。这样 不仅成活率低 ,而且还会造成苗木大面积的死亡。 3 造 林时间 般造林 分春 、雨和秋 季三季进行 造林 。确 定造林 的 季节 ,就 要选择合 适的造林 时间至关重 要 ,否则将 直接影 响造林 成活率 。春季造林 一般在 3 月 中旬至 4月 初进行 。 春季 干旱少雨 ,造林 的关键是 要掌握一 个早字 ,宜早不宜 迟 ,应在 土壤化冻 后立 即开始造林 ,在 苗木萌芽 后立 即停 止造林 。造林应按先低后高 ,先阳坡 、 后 阴坡 的原则进行 。 秋季造 林多在 8 月 至 9月 中旬进 行 ,土壤 未冻前 和苗木生 长停止后进行造林 。 雨季造林 , 应对蒸腾量小 的针叶树种 , 亦可选择小龄苗 ,在已透墒又连阴雨的季节进行造林。 4 造 林苗木 的选择 造林 苗木一定要坚持适地适树 的原则 , 根据立地条件 , 选择抗旱 、抗逆性 强的优 良乡土树种进 行造林 ,造林 要选 好苗木 ,即用根 系好 、干粗壮 、无 病虫 害的一 、二级 苗木 进行造林 。 除此外 , 还要 选用 营养袋 的苗木 和带 土块 的苗 木 , 这样也会 提高成 活率 。不 同树 种。 因受 到大 自然 的驯化而 具有 特异 的遗传性 和对生 态条件 的适 应性 ,因此 ,在干旱 少雨的地方 , 必须选择耐干旱 的树种 。 先在 中心苗 圃育苗 , 后进行造林。 适宜在于旱少雨的地方造林 树种有沙棘 、 臭椿、 栎类 、刺槐 、花椒等树种。 5 栽植 苗木 的保护 从起 苗到栽植 一般都要经 过一段 时间 ,为 了维持苗木 体 内的水 分就需要 对造林苗木 进行保 护。造林苗木 保护 的 重点是根 系要有充 足的水分 。所以起苗 前就要灌 足水 ,保 证苗木根 系的水分 。起 苗时要保 证苗木 根系 的完 整 ,不能 随意乱拔避免损坏根系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管理措施2篇

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管理措施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管理措施精选2篇(一)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管理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选用适宜的树种: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造林,确保树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性。
2. 种苗质量管理:对所有使用的种苗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包括检查种苗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根系发育情况等,确保种苗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土地准备工作:在进行造林前,进行土地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翻耕、平整等,确保土壤的适宜性和栽植的条件。
4. 管理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包括种植密度、行距、施肥、灌溉等,根据树种的生长特点和地区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5. 技术培训和指导: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各阶段的工作能够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包括育苗、移栽、疏伐等环节。
6.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造林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造林工程的质量。
7.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提高林木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对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影响。
8. 环境保护与恢复:在造林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合理布局和规划林区,保护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管理,确保造林的效果和效益,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管理措施精选2篇(二)1. 加强前期调研和规划:在进行林业工程造林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包括通过现场考察和数据分析,确定适合进行造林的地块,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林业工程方案。
2. 优化种苗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生态要求的本地优良树种作为造林树种,并确保种苗的来源合法。
3. 强化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提升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并根据不同树种和地块的需求合理施肥,保障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造林质量的各项技术保障措施

黄 清新
( 黑龙 江省 伊春 市友 好林 业局 朝 阳经 营所
摘
1 5 3 0 0 1 )
要 :本文 阐述 了造林整地 方法、苗木检验 、造 林时间及 幼林抚 育等造 林质 量技 术保 障措施 。
关键 词 :造林质量 ;技术措施 ;管理保 障
1 整 地 方 法
1 . 1 整地 时间 整地 时间一般伏秋整地为宜 ,既 能灭 除 杂草 ,又可蓄水保墒 ;荒山荒沟一般多在造林前一年伏秋 , 即 “ 挂锄 ”时节进行 整地 。农 田防护林 ,护树林 ,护路林 在不 影响农作 物生长 的情况下 秋季整地 ;沙化严重 的土地 造林地块一般 现造林 现整地 , 防止破坏植被 , 加重土地沙化 。 1 . 2整地方法 1 . 2 . 1 全面整 地 水土流失 和沙 化较轻 的地 块一般采用 全面整地 , 即翻平耙 细起垄 . 整地深度一般 1 7 c m。一般 “ 三 林” 造林 , 用泛 白材林 以及迹地更新造林多采用全面整地 。 水 田林 网多采用全 面整地 ,然后筑 台 2 0 ~ 3 0 c m,以防水 浸。 全面 整地 的优 点是改善 土壤理 化性能 ,灭 草保墒有利 于幼 苗成活 ,缺点是整地成本 高费工费力 。 1 . 2 . 2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一般 是因全面整地 比较困难 或 为防止破 坏地表植 被而采取 的一种整 地方法 。局 部整地 的方 法有 :①鱼 鳞坑整 地适 于陡坡 荒 山造 林整 地 ( 2 5 度 以 上) ;②带状整地 ,适于缓坡地 ( 1 5 — 2 5度 ) 即水平沟整地 , 沿等 高线拉 沟整地 ,沙荒地也 可采用带 状整地 ,留一带状 灌草 ,防风 固沙 ,有利幼 苗成活 ;③ 直接挖 坑整地 ,适 于 荒 山造林 ,一 般 “ 品 ”字 排列 ,有 利于水 土保持 。局部 整 地 的优 点是省 工省力 ,保 持原有灌 草植被不 致完全 破坏 , 缺点是抚育 困难 ,容易 草荒 和不利 于林木 防火 。 1 . 2 . 3整地标 准 整地 标 准要 依 据 树 种 、苗 龄 等综 合 因素 确 定 ,一 般树 坑 直径 要 大 于 苗树 辐 1 0 ~ 1 5 e m,树 坑深一般较苗木根深 1 0 ~ 2 0 c m,树 坑 要 深一 些 为宜 , 般 在 栽植 时坑 底 部 先垫 1 0 — 2 0 c m表 土 ,以利 于 幼 苗 扎 根 。 同时也 不 提倡 树 坑过 深 ,一 些 阳性 树种 因地温 过 低 ,迟 迟不 能 放 叶影 响成 活 。 以二 根二 干杨 大 苗 为例 , 树 坑标 准 一般 5 O e m x 5 0 c m为 宜 ,一根一千杨苗树坑一 般4 0c mx4 0 c m为宜 ,杨母 根造林树 坑一般 3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m×3 0 e m 为宜 。荒 山造林树坑可适当深 一些 ,除 了回填表土外 ,埋土 时与地 面 留 5 e mX 8 c m的积水坑 ,增加 幼苗抗旱 能力。整 地标准必 须按 照设计要 求的株行距 ( 水平 距离 ) ,树坑排 布 和树坑规格 。一般在植苗造林 前必须先检查整地标准 ,合格 后再植苗造林 ,防止整地挖坑质量跑粗 而影响造林质量 。 2 苗木检 验 2 . 1 苗木品种 首先选用抗 寒 、 抗旱 、 抗病虫 、 耐瘠薄 、 耐盐碱 .生长 较快的 品种 造林 ,杨树 、柳树要 使用 乡土树 种 即小 x 黑 、早柳 、半 垂柳等 。不 经试种 的 品种 绝不能 用 于工程造林 。 2 . 2苗木质量 一是检验是否带有 检疫 性病 虫害 ,带有 病 虫害 的苗木不 能用于造林 ;二是 检验苗木 的生长点是 否 有冻 害或机械损 伤 ;三是检验 苗木根系 大小 ,侧根数 量是 否够标准 ,劈根 、裂 根苗木应剔除 ;四是检 验苗木根基 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工程造林质量的技术措施
摘要:通过参加兰营生态防护林营建工程监理工作,探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如何提高造林质量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关键词:造林质量、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抚育管理
工程造林是我市实施生态林业跨跃式发展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市的工程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果,如独山森林公园,环城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和环城防护林的营建,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兰湖生态防护林的营建等,都对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在参加这些工程林的营建监理工作中,耳闻目睹,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对如何提高工程造林质量有以下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科学规划、适地适树
工程造林规划设计一定要科学细致、综合分析、全面考虑。
首先要摸清土壤、地形、气候环境等立地条件,选择树种要慎重。
做到适地适树,侧重乡土树种,适当引种外来树种。
其次要注意合理的栽植密度,要根据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划合适的营养空间,密度过大,幼树郁闭后,树木得不到充分的营养条件使生长受挫。
密度过稀,又浪费土地、滋生杂草,不能很好保持水土,使效益下降。
最后强调树种搭配要科学,把两种树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按照一定比例混植在一起,混交造林。
同时确定混交林的主要树种和搭配树树种,合理选择块状或带状混交。
混交造林的好处很多,可以更好的利用土壤营养,增加树冠的厚度和面积,利用不同树种的竞争和促
进作用加速生长、自然整枝、防止杂草滋生、利用枯枝落叶,增加蓄水保持水土,并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恢复土壤肥力,有利于控制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二、选择良种、使用小苗
良种壮苗是营建优质生态防护林的基础。
相同气候土壤和经营条件下,良种壮苗更有速生、丰产、抗病、抗虫、抗逆性等方面的优势,采用良种优质壮苗造林,效益可显著增加。
在工程造林中,工程设计书都是经专家反复论证才确定的,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都是严格按照工程设计书进行实施的,施工单位使用的苗木一定要按照工程预先设计的苗木品种规格,工程监理对施工单位的用苗一定要按设计要求认真查对,发现情况及时纠正。
确保整个工程造林苗木达到设计要求,做到良种壮苗,逐穴落实,打好生态防护林营建的苗木基础。
三、细致整地、保质保量
整地是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快速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细致整地不但可以保持水土而且还可以改变土壤结构,调节土壤中的水分、营养成分、温度和其它立地条件。
因此,施工单位首先要根据工程规划设计图纸,进行放线点穴,然后进行精细整地。
整地的面积尺度、深度一定要达到要求。
施工单位在整地这环节上,要保质保量,绝不能因为赶工期赶进度而忽视整地质量,工程监理在这一环节上要认真检查监督,不能马虎。
四、精细修剪、细心栽植
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关键在于保持根、茎、叶、枝干的水分平衡。
根部吸收的水分,如果可以满足地上部分蒸发消耗的需要,苗木就会顺利发芽成活,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苗木失水就会枯死。
在苗木起苗前两天,无论是裸根苗还是带土球苗,都要浇一次透墒水,一方面可以补充自身水分,另一方面可使根系少受损伤。
在栽植前对苗木要进行修剪,树木修剪的目的也是为减少水分散发,保证树势平衡。
在栽前应剪去劈裂根、腐朽根、过长根、以利于根部伤口快速愈合形成愈伤组织。
苗木栽植前都要进行修剪或定干处理。
定干高度以工程设计要求为准,通常不低于2.5m,截干部位用凡士林封口,以防水分从剪口散失。
灌木的修剪要保持其自然树形,去除过密枝、受伤枝、枯病枝即可。
苗木运输中要有保湿包装,以防失水,苗木运到后及时栽种,短期内栽不完的苗木应放阴凉潮湿处或进行假植处理。
栽植时要做到根系舒展,栽后踩实,并浇足水。
浇后树穴表面覆土防止树穴板结,裂缝跑风。
五、精心抚育、耐心管护
早春栽树,不宜无节制的浇水,只要采取相应的保墒保温措施,就能保证苗木的成活和生长。
进入仲夏雨水增加,注意树穴不可窝水,尤其在土壤粘度比较大的地区,更应该注意树穴窝水排水不畅,根部呼吸受阻而白天气温较高,地面水气大量蒸发,易发生“蒸苗、煮苗”现象,造成刚成活而根未扎稳的苗木大量死亡。
工程造林竣工后,经验收考核,所造林地即将交给业主管理,但这只是工程造林的第一部。
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原则,业主须
认真抓好耐心管护。
只造不管会是“春天造、夏天黄(荒)、冬天不过见阎王”。
对新植树抚育管护,首先是落实林业政策,明确责权利,做到地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其次要制定管护制度,采取封园禁牧,防止人畜毁林,防止火灾发生。
第三是及时松土、除草、除蘖、抹芽。
新植树木第一年的管理尤其重要,还要防治病虫害,适当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浇水等保证新植树木健康成长。
以上是笔者参加南阳市兰湖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营建工程监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有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