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记录00

合集下载

第二章水准测量

第二章水准测量

后 下丝 尺 上丝
后视距

前 下丝 尺 上丝
前视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 黑红
平均 高差 (m)
视距差d
∑d
(1)
(4)

(8)
(3)
(10)
(2)
(6)

(7)
(14)
(6)
(9)
(15)
(16)
后-前 (11)
(12) (13
(17)
(18)
1 BM1-ZD1
1.426 0.995 43.1 +0.1
第七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使用DS3水准仪进 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前必须 对水准仪进行检校。测量时水准尺应安置在尺 垫上扶立铅直。根据双面水准尺的尺常数即 K1=4687和K2=4787,成对使用水准尺。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标准视线 长度 (m)
前后视 距差 (m)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 fh容 40 L 适用于平原区
fh容 12
n 适用于山区
式中,fh容——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n——测站数 。
六、成果处理
普通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就是当外业观测的高差 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时,所进行的高差闭合差调整。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高差闭合差调整原则是以水准路线的测段站数或测段长 度成正比,将闭合差反符号分配到各测段上 3、改正后高差的计算 4、高程计算
B点的高程HB就可用下式计算求得:
HB=HA+hAB
hAB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b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
|
0.1265
|
-0.1445
|
1.892
|
1.881
|
0.6155
|
0.159
|
-1.5525
| -4 0.663 0.375 28.8 -0.3 0.743 0.568 17.5 3.9 0.832 0.498 33.4 -4.6 0.417 0.218 19.9 -0.4 0.993 0.612 38.1 0 1.518 1.338 18 -0.1 2.412 1.729 68.3 -0.1 1.937 1.618 31.9 3.1 0.942 0.762 18 1.6 -6.9 2.753 2.462 29.1 -7.2 1.958 1.822 13.6 -3.3 2.752 2.372 38 -7.9 2.36 2.157 20.3 -8.3 1.861 1.48 38.1 -8.3 2.039 1.858 18.1 -8.4 1.165 0.481 68.4 -8.5 0.486 0.198 28.8 -5.4 1.912 1.748 16.4 -3.8 后尺2# 前尺1# 后-前 后尺1# 前尺2# 后-前 后尺2# 前尺1# 后-前 后尺1# 前尺2# 后-前 后尺2# 前尺1# 后-前 后尺1# 前尺2# 后-前 后尺2# 前尺1# 后-前 后尺1# 前尺2# 后-前 后尺2# 前尺1# 后-前 0.519 2.609 -2.09 0.655 1.883 -1.228 0.662 2.562 -1.9 0.345 2.259 -1.914 0.802 1.672 -0.87 1.428 1.949 -0.521 2.071 0.822 1.249 1.778 0.341 1.437 0.853 1.828 -0.975 5.304 7.295 -1.991 5.342 6.671 -1.329 5.452 7.25 -1.798 5.032 7.046 -2.014 5.59 6.359 -0.769 6.114 6.735 -0.621 6.858 5.511 1.347 6.464 5.13 1.334 5.64 6.514 -0.874 2 1 1 0 -1 1 -3 -1 -2 0 0 0 -1 0 -1 1 1 0 0 -2 2 1 -2 3 0 1 -1

最新整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记录表格及示例.doc

最新整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记录表格及示例.doc
(° ′ ″)
A3 0 02 48 180 03 12
91 28 42
A1
A2 91 31 30 271 31 42
91 28 30
91 28 36
A1 0 04 12 180 04 24
48 18 54
A2
A3 48 23 06 228 23 24
48 19 00
48 18 57
A2 A3
A1
A3
-0.543 -0.542 +0.120 +0.116 -0.946 -0.946 +1.372 +1.374
-1 -0.542
-0.543
63.500
62.957
-1 +0.118
+0.117
63.074
-1 -0.946
-0.947
62.127
±0 +1.373
+1.373
6准测量、角度测量记录表格及示例
考试牌编号:3-Ⅳ-16 考评员签字: 高 斯 考生签考试牌编号:3-Ⅳ-16
水准测量记录表(双仪高法)示例
项目名称: xxx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 水准测量
考站号:16
仪器: S3
日期: .3.14
天气: 晴
测站 测序
(流水号)
点名
后视读数 (mm)
前视读数 (mm)
计 1、实测角度闭合差:

A2
2、结论:,观测成果合格。
总1页第1页
草 图
A1
0 01 06 180 01 24 40 13 18 220 13 30
40 12 12 40 12 06
40 12 09
N
限差及要求:

差 1、上、下半测回所测角值互差不超过±30″;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填写示例及计算说明

四等水准测量填写示例及计算说明

班级名称:路线名称:计算者姓名:
四等水准点高程计算表
水准路线示意图
计算说明
1.注意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取位,相关取位要求参考表中每个数据取位,这就是正确取位;
2.此路线为闭合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方法为:1
n
h i i
f h ==
∑, 高差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为:限=20L h f ±限h h f f ≤,此次水准路线测量为合格;
3.改正数计算原理是以每个测段路线长度为权,反号分配高差闭合差,改正数计算公式为:
1
n
i h i V f ==-∑ 1
h i i n
i i
f V S S ==-
⋅∑ ,每个改正数要求精确到0.001m ,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舍,经
过取舍和调整,最后一定确保
1
n
i h i
V f ==-∑,这样才说明计算正确;
4.从已知1号点开始计算,最后再次闭合到1号点,确保计算闭合,即等于72.000m
四等水准测量手薄
班级:路线编号:观测者:记录者:
四等水准点高程计算表
班级名称:路线名称:计算者姓名:。

水准测量原理与水准路线测量

水准测量原理与水准路线测量

§ 3.3 常规水准仪的使用
安置水 准仪
粗平
精平 读数
瞄准
一、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腿是否
安置稳固,脚架伸缩螺旋是否拧紧,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仪,置于 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仪器牢固地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二、粗平
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 水平。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致。
α
o
c
中丝
α
β
a
n
N
B
a'
竖丝
视距丝
f物
f目
下丝
望远镜成像原理图
十字丝分划板
2、 水准器
胶合面
1)、 圆水准器
作用:指示仪器竖轴是否竖直。
气泡
圆水准器轴:连接零点与球面球
2mm
心的直线
2)、管水准器
L
作用: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
.
O
L'
管水准器轴:过零点与圆弧
纵向相切的切线。
(a)
(b)
3)、符合水准器 作用:提高水准管气泡的居中线测量要求
1、读数顺序(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 ①照准后视标尺的黑面,读取视距丝和中丝读数; ②照准前视标尺的黑面,读取视距丝和中丝读数; ③照准前视标尺的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④照准后视标尺的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A a1 HA
b1 a2
b2
过A点水准面
国家高程基准面
an h1 h2
bn B hn hAB
HB
四、水准路线测量记录
1、三四等水准路线测量记录
测自 A
至B
时刻 始 09 时 00 分

水准测量(复核)记录

水准测量(复核)记录

点号
WB10 WB11 WB12 WB154 WB153
0.002
标定编号
第2019-1282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准尺读数 后视 前视
仪器高
高差
1.460
13.583 /
3.229
/
3.128
/
3.117
/
3.182
/
3.371
/
实测高程
10.354 10.455 10.466 10.401 10.212
设计高程
10.350 10.450 10.460 10.400 10.210
实测偏差
-0.004 -0.005 -0.006 -0.001 -0.002
备注
计算检核 示意图(简图)
测量 项目技术负责人
计算
复核 测量日期
年月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分包单位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水准测量(复核)记录
市政施·通-1

页,共

城中村污水治理工程—白云区北村村、石湖村、和龙村城中村污水治理工程
白云区北村村城中村污水治理工 程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控制点高程
12.123
允许误差
±20mm
仪器型号
水准仪DSZ3
闭合差
测站 B10

工程测量员高级3级 深圳测量习题答案(1)

工程测量员高级3级 深圳测量习题答案(1)

习题一的密码就是1 依次类推1。

简述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作用。

2.测量的基本工作指的是哪几项?为什么说这些工作是测量的基本工作?3。

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哪两条?各有什么作用?4。

何谓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5。

何谓大地水准面?说明它在测量上的用途。

6。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和距离各有什么影响?7。

某地经度为东经115°16′,试求其所在6°带和3°带的带号及相应带号内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习题一答案1.解:测量学的任务:①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成果,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地物、地貌→图纸、数据库);②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按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图纸、数据→地面点位)测量工作在土建工程中是一项基础性、前期和超前的工作,应用广泛。

它能为各项土建工程提供各种比例尺的现状地形图或专用图和测绘资料;按照规划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规划定线和拨地测量以及各项勘察测量;在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对建(构)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安全。

所以,测绘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预期效益的实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技能鉴定《房产测绘员摄影测量员工程测量员》考试试题↑中级:高级报名考试练习——更多了解就关注爆烤嘉关注好吗2.解:测量的基本工作指的是:测高、测角、测距。

不管是控制测量、碎部测量以及施工放样,其实质都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而所有要测定的点位都离不开距离、角度和高差这三个基本观测量,所以说测高、测角、测距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3.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1)在测量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测量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作用:a.保证精度,减少误差积累;b.加快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45
1.6665
-0.2
0.2
结论:
观测计算:
项目工程师: 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建设项目
遵义至毕节高速公路
日期: 2010年 9 月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承包单位: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 监理单位:
测点参数及编号 编号 测点及高程 ZD16 126.6240 后 尺 上丝 下丝 前 尺 上丝 下丝 ∑d 0.990 0.515 47.5 0.1 0.904 0.415 48.9 0.0
前视距
备 注
1.6625
水准尺常数 (M,下同) K1=4.687 K2=4.787
1.4985
1.8750
1.6835
1.7265
1.6750
1.3130
1.8510
结论:
观测计算:
项目工程师: 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建设项目
遵义至毕节高速公路
日期: 20记录表
承包单位: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 监理单位: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表
测段号: 置镜: 记录:
测点参数及编号 编号 测点及高程 首高级点 100.0000 后 尺 上丝 下丝 前 尺 上丝 下丝 ∑d 0.962 0.473 48.9 0.0 1.036 0.566 47.0 0.0 0.854 0.367 48.7 -0.1 0.945 0.474 47.1 0.0 0.924 0.451 47.3 -0.1 0.957 0.465 49.2 0.0 1.131 0.655 47.6 0.2 0.860 0.389 47.1 0.2
结论: 满足设计及规范精度要求
观测计算:
项目工程师:
日期: 2010年 9 月







第2页共3页
后视距 视距差d 2.690 9 2.212 47.8 0.2 2.522 10 ZD9 115.0900 2.041 48.1 0.0 2.668 11 ZD10 116.5565 2.190 47.8 -0.2 2.625 12 ZD11 118.3175 2.128 49.7 0.1 2.668 13 ZD12 119.9685 2.170 49.8 -0.1 2.608 14 ZD13 121.7060 2.127 48.1 0.1 2.595 15 ZD14 123.3430 2.117 47.8 0.1 2.619 16 ZD15 124.9575 2.145 47.4
(K ) 加黑 减红 (mm) -2 2 -4 0 1 -1 -2 0 -2 0 0 0 1 2 -1 -2 2 -4 -2 -1 -1 1 2 -1
平均高差 △h (m)
备 注
1.8050
水准尺常数 (M,下同) K1=4.687 K2=4.787
1.4665
1.7610
1.6510
1.7375
1.6370
测点参数及编号 编号 测点及高程 ZD8 113.2850 后 尺 上丝 下丝 前 尺 上丝 下丝 ∑d 0.888 0.412 47.6 0.4 1.059 0.578 48.1 0.4 0.911 0.431 48.0 0.2 0.972 0.476 49.6 0.3 0.930 0.431 49.9 0.2 0.972 0.492 48.0 0.3 0.983 0.506 47.7 0.4 0.954 0.478 47.6
第3页共3页
后视距 视距差d 2.583 17 2.109 47.4 -0.1 2.685 18 ZD17 128.2190 2.197 48.8 -0.1 尾高级点 130.0000
前视距
方向 及 尺号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水准尺读数 (中丝) 黑面 2.347 0.753 1.594 2.442 0.659 1.783 红面 7.035 5.539 1.496 7.228 5.345 1.883
前视: 后视: 复核: 方向 及 尺号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水准尺读数 (中丝) 黑面 2.382 0.718 1.664 2.300 0.801 1.499 2.488 0.612 1.876 2.392 0.709 1.683 2.414 0.686 1.728 2.388 0.712 1.676 2.207 0.894 1.313 2.476 0.624 1.852 红面 7.068 5.507 1.561 7.086 5.488 1.598 7.174 5.400 1.774 7.181 5.397 1.784 7.099 5.474 1.625 7.175 5.401 1.774 6.892 5.679 1.213 7.261 5.311 1.950
日期: 第 页 共 页 (K ) 加黑 减红 (mm) 1 -2 3 1 0 1 1 -1 2 -2 -1 -1 2 -1 3 0 -2 2 2 2 0 2 0 2 平均高差 △h (m)
后视距 视距差d 2.626 1 2.137 48.9 0.0 2.534 2 ZD1 101.6625 2.064 47.0 0.0 2.731 3 ZD2 103.1610 2.245 48.6 -0.1 2.628 4 ZD3 105.0360 2.156 47.2 0.1 2.650 5 ZD4 106.7195 2.178 47.2 -0.1 2.633 6 ZD5 108.4460 2.140 49.3 0.1 2.445 7 ZD6 110.1210 1.967 47.8 0.2 2.711 8 ZD7 111.4340 2.240 47.1 0.0
前视距
方向 及 尺号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水准尺读数 (中丝) 黑面 2.452 0.649 1.803 2.283 0.817 1.466 2.430 0.670 1.760 2.376 0.725 1.651 2.419 0.682 1.737 2.368 0.733 1.635 2.357 0.743 1.614 2.383 0.717 1.666 红面 7.141 5.434 1.707 7.070 5.503 1.567 7.119 5.457 1.662 7.163 5.412 1.751 7.105 5.467 1.638 7.157 5.418 1.739 7.046 5.531 1.515 7.169 5.402 1.767
(K ) 加黑 减红 (mm) -1 1 -2 1 1 0
平均高差 △h (m)
备 注
1.5950
水准尺常数 (M,下同) K1=4.687 K2=4.787
1.7830
19
实测闭合差:fΔ实=130-130.002=-0.0020=-2.0(MM) 允许闭合差:fβ容=±6√18=±25.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