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团和锋4aa

合集下载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_公开课一等奖_学案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_公开课一等奖_学案

课题: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年级:高一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高一(9)班授课人【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学习目标】1、能分别说出气团和锋的主要类型。

2、通过观察冷锋与暖锋的示意图,掌握冷锋与暖锋的区别。

3、结合我国常见的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征。

【难点】1、气团的概念。

2、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学前准备】要求:预习课本,根据以下知识提纲在课本上用红笔标出关键词并默记,然后默写完成填空,并结合预习目标用红笔标出重难点作重点记忆。

一、气团和锋(阅读教材P42-43。

)1、气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___________。

____气团:气团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3、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划分为(由____纬度流向____纬度,使到达地区_______)____气团: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由____纬度流向____纬度,使到达地区_______)_________气团:湿润4、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划分为 _________气团:干燥5、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______。

6、锋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冷锋与天气①概念:主动向移动形成的锋面。

②天气现象:过境时可能会出现、、大风、雷雨等天气;过境后,天气会变,气温会降低。

8、暖锋与天气①概念:主动向移动形成的锋面。

②天气现象:过境时可能会连续几天或有雾;过境后,天气变得、湿润。

9、准静止锋概念:移动缓慢的锋或冷、暖气团,锋面成准静止状态的锋。

【合作探究】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科组长组织讨论,最后,选出发言人代表本组展示探究成果,组长做好点评准备活动一:画出下列天气系统的简单示意图(冷锋)2010年高考题(暖锋)活动二: 锋面 类型 冷暖气团运动特点 暖气团上升状况 雨区位置 天 气 特 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冷 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气温_____ 气压_____ 天气_____气温_____ 气压_____ 天气_____暖 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气温_____气压_____ 天气_____气温_____ 气压_____ 天气_____【课堂练习】1、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A. 都形成连续性降水B. 降水都降在锋前C. 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D. 都属于气候系统2、关于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锋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B. 降水多发生在锋后C. 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D. 锋面从高纬方向移来 3.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3.等压线图的判读。

4.气象灾害。

1.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的变化特点。

2.区域认知:结合材料,掌握天气系统对不同地区天气产生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锋面(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一、锋与天气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主要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2.锋:冷、暖气团的分界。

(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锋面类型(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如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冬季贵阳的阴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二、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系统低压高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我国典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型实例台风的秋高气爽天气3.锋面气旋(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剧烈,往往产生阴雨天气,甚至造成雷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常见地区: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辨析冷、暖气团的温度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点拨锋面过境并不一定会带来降水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高中地理2.1气团和锋面

高中地理2.1气团和锋面

谢谢
g m T
______Margules锋面坡度公式
tg f T vg , 0
g m T
2
1)锋面的坡度与 f 成正比,高纬锋面坡度大于低纬。 冷锋南下时,锋面坡度逐渐减小。
赤道上 f 0, tg 0 , 即无锋面
2)锋面的坡度与锋两侧的温度差成反比,温度差越大,坡度越小 。
T 0, tg , 90 即无锋面
三维
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
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 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
地面
暖锋所经之处,暖空 气代替冷空气,使该 地区气温升高。
三维
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 当,锋面移动很少
锋面在某一地区来回摆动。
锢囚锋:暖气团、较冷气团、
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 锋面,然后其中一个追上另 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
*控制区为干冷天气;与热带海洋气团
春季: 西伯利亚气 团与热带海洋气团
相遇,在华南沿海等地构成阴雨天气;
*北极气团 南侵我国,可造成强寒潮 天气。
势力相当,是锋面 及气旋活动最盛时 期;
秋季:变性的西伯利亚 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 海洋气团退居东南海上
,我国东部地区秋高气 爽。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长城以北和西北 活动频繁,与南方热带海洋气团 交绥,
§2.3 锋面结构模型
1、大气中的不连续面
• 不连续面:其两侧距离为无限小的两个点上的某物理量A 的数值不相等(即不连续),这样的面称为不连续面。
物理量一 阶导数不 连续
物理 量不 连续
1、不连续面结
构( 极锋理论,
COLD
冷暖气团的交
界面)
2、过渡带锋面
结构(高空急流,
斜压不稳定)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1、锋面特征:(右图)(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倾斜,其上侧一定是暖气团;(2)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4)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5)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

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2、冷暖峰的判断:1)冷暖气团的比较2)、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3)、看锋面坡度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5)、看符号6)、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6)、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锋面系统示意图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移动(1)江淮准静止锋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

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都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2)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

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贵州高原“天无三日晴”便同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

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提示:昆明冬季处在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故冬季温暖;而贵阳冬季时处在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暖气团爬坡后凝结的降水多在贵阳附近,故贵阳“天无三日晴”。

(3)华南准静止锋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

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天气系统 教学课件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天气系统 教学课件
面形成在等压线□33 _转__折_____比较显著的地方。
[小提醒]锋面一定位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 低压槽两侧大气运动方向相对,冷暖气团会相遇;高压脊两侧大气 运动方向背离,不会发生冷暖气团的相遇。
【名 师 助 学】 想一想1: 暖气团一定比冷气团温度高 吗? 【答案】冷暖气团是相对的, 暖气团的温度不一定比冷气团的温 度高。如图所示。
小技巧: 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风向的判断方法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 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 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 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流方向。 ①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如图示 意气旋中心经过巴黎前后当地的气压变化情况,在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 出现降水现象。据此完成第3~4题。
3.受该天气系统控制,巴黎4日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4.7日巴黎出现降水的原因是
A.温度较高
B.湿度较大
C.出现上升气流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三节 与天气 1.气团: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 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 _大__团__空__气_。
2.锋的结构 (1)锋面:b __冷__气__团__和a _暖__气__团___相遇后中间的交界面。 (2)锋线:锋面与 ___地__面___相交的线。 (3)锋: __锋__面____和 __锋__线____的统称。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向中心□27 ___辐__合___,北半球 向四周□29 __辐__散____,北半球

气团与锋

气团与锋

暖锋天气
暖锋天气
暖锋附近气流垂直运动
缓行冷锋) 第一型冷锋天气(缓行冷锋)
云系: 云系:由低层到高层依次为Ns→As→Cs→Ci,与暖锋相反。 降水: 降水:在锋线附近150-200Km和锋后,产生稳定性降水。若 锋前暖空气不稳定,伴有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 气温: 气温:逐渐降低。 气压: 气压:逐渐升高,锋后有大的正变压。 能见度: 能见度:锋过变好。 风:北半球锋前S-SW,锋后N-NW,过境顺转; 南半球锋前N-NW,锋后S-SW,过境逆转。 锋后风速远大于锋前,常可在海上造成7-8级风。 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 在冷空气一侧以下沉运动为主,暖空气一侧 多 为上升运动。 锋面坡度: 锋面坡度:1/100。
冷式锢囚锋
暖式锢囚锋
锢囚锋
(Occlusion front)
锢囚锋
暖锋 冷锋
锋面天气模式
云系: 云系:从高层到低层依次为Ci→Cs→As→Ns。 降水: 降水:在锋前300-400公里处产生连续性降水,中或大雨。 气温: 气温:气温逐渐升高。 气压: 气压:逐渐降低,暖锋前ΔP3有大的负变压。 能见度:最初较好,雨区能见度差。锋前50nm出现锋面雾。 能见度: 风:北半球锋前吹E-SE风,锋后S-WS风,过境顺转;南半球 锋前吹E-NE风,锋后N-NW风,过境逆转。风速大小视气压梯 度而定。 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一般锋附近的冷、暖空气均为上升运动。 锋面坡度: 锋面坡度:1/100—1/200。
第一型冷锋天气
第Ⅰ型冷锋附近气流垂直运动
急行冷锋) 第二型冷锋天气(急行冷锋)
云系:锋前不稳定,为积状云,夏:Ac(As),Cb,Fn; 云系: 冬:Ci→、Cs→As→Ns。 降水: 降水:锋前及锋线附近常为雷暴和阵性降水。 气温: 气温:迅速下降。 气压: 气压:急速上升,在锋后有最大正变压。 能见度: 能见度:锋过变好。 风:与第一型相同,但锋面过境时,狂风暴雨,雷电 交加,时间短暂。 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 : 在冷空气一侧以下沉运动为主,在暖空气 一侧低层上升,高层下沉。 锋面坡度: 锋面坡度:约为1/50-1/70

2020年高考考点专题突破 -天气系统--锋--准静止锋

2020年高考考点专题突破 -天气系统--锋--准静止锋

2020年高考考点专题突破天气系统——锋——准静止锋【考点突破】一、准静止锋的概念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左右徘徊,所形成的锋叫准静止锋。

二、准静止锋的示意图三、准静止锋的符号半边三角形半边半圆形四、准静止锋的降雨特点(没有锋前锋后)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大、强度最小。

五、我国最典型的准静止锋天气1.江淮准静止锋每年6月份左右的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相持对峙而形成。

会导致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俗称“梅雨”。

(如图中B)2.昆明静止锋每年冬季左较冷的大陆气团与来自西南方向较温暖的海洋气团势力相当在云贵高原相持对峙而形成。

云贵高原冬季“天无三日晴的现象就是由该准静止锋控制而导致。

(如图中C)【真题在线】(2014·上海地理,23~24,4分)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回答1~2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答案】(1)A (2)B【解析】(1)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当两气流势均力敌时,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

故选A。

(2)因图示锋面向贵阳一侧倾斜,带来阴雨天气,而昆明受单一暖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气温较高,为风和日丽的天气。

故选B。

3.[2014·浙江,37(3),12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云南瑞丽试验区是沿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红木加工、农矿产品物流、摩托车组装等。

贵州贵安新区是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案
3.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锋的形成和结构。
注意观察动画演示:
1.两种气团交汇的天气
2.理解锋的形成和结构。
精讲概念,准确把握,为观看演示提供判断依据。
教学活动四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FLASH课件展示两种锋面的形成过程。提醒同学注意将描述锋面形成时冷暖气团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的关键词画出来。
小组讨论并演示冷、暖锋的形成,冷、暖锋经过我们市区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分析;
多媒体展示学生展示、点评要求。
教师点评、小结。
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描述出来并理解原因。
合作填表。
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答案;点评组代表点评;学生可自由站起质疑,释疑。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随之带来的快乐。
教学活动六
直观演示
加深印象
媒体展示反映冷锋、暖锋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现象图片。分析点评,解决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动画演示梅雨形成,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梅雨发生的时间、地点、形成的天气系统。
A图B图
完成探究1
天气现象的描述这个问题的设计解决一个教学难点。为后面分析各种锋面影响下形成的天气现象判读埋下伏笔。概念的理解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而锋面的概念比较抽象,用FLASH动画可以直观的解决这一难题。
学生画图,为讲
1.气团的定义和性质
2.单一气团与天气
2.自制PPT和Flash动画演示锋面的形成等现象
教学资源
1.中央气象台天气形势分析、天气预报
2.中央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
3.冷暖锋形成的动画、梅雨动画
4.锋面的相关图片、天气形势图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锋天气
第一型冷锋天气(缓行冷锋)

云系:由低层到高层依次为Ns→As→Cs→Ci,与暖锋相反。
降水:在锋线附近150-200Km和锋后,产生稳定性降水。若 锋前暖空气不稳定,伴有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
气温:逐渐降低。



气压:逐渐升高,锋后有大的正变压。
能见度:锋过变好。 风:北半球锋前S-SW,锋后N-NW,过境顺转;南半球锋前 N-NW,锋后S-SW,过境逆转。锋后气压梯度大,风也较大。 垂直运动: 冷空气下沉运动为主,暖空气多为上升运动。 锋面坡度:1/100。

移向冷的下垫面的气团。具有稳定的天气特点。

另外,两气团相遇时相对暖的称暖气团,冷的称冷 气团。
冷、暖气团的天气特征







温度:使所经下垫面温度降 温度:使所经下垫面温度升 低, 本身温度升高。 高,本身温度降低。 湿度: 干燥 湿度:潮湿 稳定度:不稳定,变性快易 稳定度:稳定,变性慢不易 对流 对流 云系: 多积状云 云系:多层状云 降水: 阵性 降水:连续性降水 能见度:低层好,高层差 能见度:低层差 风: 阵性大风,有明显有 风: 常定风,日变化不明显 日变化(上午弱,下午强)
三、影响我国的气团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受变性极地大陆气团(Pc)
的影响: 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冷空气控制我国大部 地区,一般多大风、降温天气。气候特点是干燥、晴 朗、低温、多偏北风。如哈尔滨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24.5℃,冰冻1米,地冻6尺。

华南、西南等地受热带海洋气团(Tm)影响,潮湿多阴 雨或雾。如四川雅安年降水量1800多mm,峨眉山年平 均雾日322天,雨日260• 左右。 天

§1. 气团

(Air Mass)
定义:在广大空间里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 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等)相对比较 均匀的大块空气,称气团。
水平范围:几百到几千公里不等。 垂直范围:可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


在同一气团内,气象要素(如温度)的变化相对 比较小。水平温度梯度一般小于1-2℃/100km。

第一型冷锋天气
第二型冷锋天气(急行冷锋)
云系:锋前不稳定,为积状云,夏:Ac(As),Cb,Fn; 冬:Ci→、Cs→As→Ns。 降水:锋前及锋线附近常为雷暴和阵性降水。 气温:迅速下降。 气压:急速上升,锋后有大正变压。 能见度:锋过后晴好。 风:与第一型相同,但锋面过境时,狂风暴雨,雷电 交加,时间短暂,天气变化较第一型剧烈。 垂直运动:冷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暖空气一侧低层 上升,高层下沉。 锋面坡度:约为1/50-1/70
静止锋
(Quasi-stationary front)
在锋面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互有进退,
锋面很少移动,仅在小范围内摆动。
锢囚锋 (Occlusion front) 冷锋移速快于暖锋,当冷锋追上暖锋后,或者两条冷锋迎面 相遇,迫使暖气团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近地层由冷锋后 部的冷气团和暖锋前的冷气团构成的交界面,称为锢囚锋。

气团变性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源地性质与所经下垫面性质差异的大 小。 (2) 离开源地时间的长短和路程远近。 (3) 空气运动状态和季节。

通常冷气团变性快于暖气团。陆上快于海上。
二、气团的分类与特征

(地理分类)
冰洋气团(Arctic air mass) :65N以北的极区。 冰洋大陆气团(Arctic continental air mass A C ) 特征:干冷、晴朗、稳定。 冰洋海洋气团(Arctic maritime air mass A m) 特征:与AC相近, 夏季从海洋获得热量和水汽。 极地气团(Polar air mass):中高纬大陆和海洋(40~ 70N )。 极地大陆气团(Polar continental air mass P c ) 特征:干冷、晴朗、气层稳定、低层逆温。 极地海洋气团(Polar maritime air mass Pm) 特征:冷湿、多云、阴天。

第二型冷锋天气(夏季)
第二型冷锋(冬季)
准静止锋天气

云系:与第一型冷锋相似,云系依次为Ns-As-Cs-Ci。 降水: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连阴雨天气。 气温和气压:变化不大 风:北半球锋北侧E-NE,多阴雨天气;锋南侧SW,晴好天气。 锋面坡度:约为1/200 我国多见于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造成华南“梅雨”天气。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锋。
地 面 锋 与 高 空 锋 区 相 对 位 置
锋 面 的 空 间 状 态
二、锋的分类
暖锋 (warm front) 在锋面活动过程中,暖气团势力强,推动冷气 团后退,并迫使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冷锋
(Cold front)
在锋面活动过程中,冷气团势力强,推动暖气团 后退,并迫使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地理分类

热带气团(Tropical air mass)热带大陆和海洋
(10~40N )。

热带大陆气团(Tropical continental air mass Tc) 特征:炎热、干燥,晴朗少云、低层不稳定。 热带海洋气团(Tropical maritime air mass Tm) 特征:热、湿不稳定、晴朗。

影响我国的气团

春季: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Pc)和热带海洋气 团(Tm)的势力相当,互有进退,因此是锋面和
气旋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天气比较复杂。

秋季: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Pc)开始活跃,变 性热带气团(Tm)南退,我国出现最为宜人的秋 高气爽天气 春季降水丰富,秋季秋高气爽。

§2. 锋(Front)

锢囚锋主要天气特征:云系由两条锋面的云合并而成,
最显著的特征是云层增厚,降水增强,雨区扩大,锋两 侧均有降水和锋面雾,天气较复杂。



活动于我国的锋面
我国大部位于中纬地带,四季均有频繁的锋面活动,其 中以冷锋最多、静止锋次之、锢囚锋和暖锋最少。 冷锋的移动 春冬季较快,秋季次之,夏季最慢;


赤道气团(Equatorial air mass)
特征:热湿、不稳定、多雷暴、阵性大风和阵性
降水天气。
气团的热力分类

按气团的热力性质分类就是依据气团的温度和所经 下垫面的温度对比来划分。 冷气团 暖气团 (Cold Air Mass): (Warm Air Mass) :

移向暖的下垫面的气团。具有不稳定的天气特点。
一、气团的形成与变性

形成条件 大范围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 如辽阔的海洋,浩瀚的沙漠,大面积冰雪覆 盖的极区等。

稳定的环流条件
使空气能比较长时间的缓慢移动在温、湿特 性比较均匀的下垫面上,从而获得与下垫面 相同的物理属性。

气团变性(Air Mass Modification):
气团原有物理属性的改变,称为气团变性。
一、锋的概念:冷暖气团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锋• • 百公里),由于地转
偏向力的作用,锋在空中呈倾斜状态。锋的宽度远小于长 度,可以把锋看成几何面,故称锋面。
锋区:锋和某一等压面相交的区域。锋区中温度水平梯
度特别大,等温线密集,并随高度向冷区倾斜。实际上锋 就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的过渡区。
第六章
气团与锋
(Air Mass and Front)
§1.气团 (Air
Mass)
§2.锋 ( Front)
概述

天气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天气不同,同 一地区不同时刻天气也不同。这种天气变化和天气现象是 由大气的物理性质和大气中的运动过程所决定的。而大气 的不同物理性质是大气运动过程中同地理环境不断作用下 形成的。地球表面十分宽广,地表性质十分复杂,在其上 面运行着的空气必然具有多种多样的物理性质,正是由于 这些性质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气团,并引起 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天气过程的随时间变化很复杂。 1920年前后挪威锋面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温 度场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和锋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 从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天气分 析和预报规则。


移速高纬快于低纬;
当冷锋接近于南北向时,从NW到SE移动快; 当冷锋接近于东西向时,从北到南移动慢。
锢囚锋
冷锋
暖锋
三、锋的一般性质

锋附近的温度场
锋区内等温线密集,水平温度梯度特别大10℃/100km。 而锋区内垂直温度梯度特别小。锋面随高度向冷气团一 侧倾斜,锋面坡度约为1/50—1/300

锋附近的风场
锋附近的气流是辐合的。锋两侧风有明显的气旋性切变。 风速大小取决与 。pn

锋附近的气压场
锋两侧的气压梯度不连续,等压线在通过地面锋线时有 折角,且折角指向高压一侧。
锋线两侧的气流
四、锋面天气模式
暖锋天气

云系:从高层到低层依次为Ci→Cs→As→Ns。


降水:在锋前300-400公里处产生连续性降水,中或大雨。
气温:气温逐渐升高。 气压:逐渐降低,暖锋前Δ P3有大的负变压。 能见度:最初较好,雨区能见度差。锋前50nm出现锋面雾。 风:北半球锋前吹E-SE风,锋后S-WS风,过境顺转;南半球 锋前吹E-NE风,锋后N-NW风,过境逆转。风速大小视气压梯 度而定。 垂直运动:一般锋附近的冷、暖空气均为上升运动。 锋面坡度:1/100—1/200。
影响我国的气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