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保育舍两种保温方式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畜舍 气候的保温要求

不同畜舍 气候的保温要求

不同畜舍气候的保温要求
不同畜舍对气候的保温要求有所不同。

在无风雪的晴天,要抓紧将漏风的舍顶、墙体修缮好,可用玉米秸捆、稻草捆遮盖屋顶和西北山墙,避免贼风侵入,必要时圈舍内需设置加温设备。

具体来说,牛舍的温度应不低于10℃,育肥猪舍不低于18℃,羊舍不低于5℃,蛋鸡舍不低于13℃。

低温会使动物代谢功能降低,甚至诱发风湿症、关节炎等疾病。

对于家禽的保暖措施,可以包括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生火炉取暖等方式,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

在冰雪天气,要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可在原来基础上补加10%~20%的玉米,同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

对于牛羊的保暖措施,可以包括整修栏舍保温暖、适当增加饲料能量和保持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孕畜饲养不当,易导致怀孕母畜流产,甚至母子双亡。

要提高精饲料的供给量,母牛每日要补喂1~2公斤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提高20%,同时可多喂青贮料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有条件的饲养户可喂给混合精料,并适当添加一些骨粉和食盐。

总的来说,畜舍的保温要求因动物种类、品种、年龄和气候条件而异。

在寒冷天气中,畜舍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以提高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圈舍的通风和湿度控制,以避免有害气体和湿度的积累对动物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四种仔猪保暖方法的比较

四种仔猪保暖方法的比较

四种仔猪保暖方法的比较作者:志强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11期志强译在仔猪出生后前几周,保持仔猪温暖对于提高存活率至关重要。

产仔舍的温度管理是最大限度提高窝断奶仔猪数的关键所在。

造成仔猪早期死亡的两个主要原因分别是受寒和挤压,这两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都可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来降低。

在哺乳限位栏,有多种方法可选,包括加热灯、加热垫、地暖和仔猪保温盖等。

在此,我们将对这些保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一一讨论。

我们不仅要考虑不同保暖方法对仔猪保暖效果如何,还要考虑不同保暖方法的能源效率,这会显著影响养猪场的决策。

在仔猪出生后前几周,保持仔猪温暖对于提高存活率至关重要。

仔猪出生时体表潮湿且无毛,存储的能量有限,因此养猪场需要控制热损失以保持仔猪体温。

为给仔猪创造一个最适温区,提供辅助加热源非常有必要。

这会促使仔猪在远离母猪的区域躺卧,从而降低被母猪压住的风险。

这些区域应不在母猪处,且在仔猪出生后的前4 ~ 6 周应保持在27℃~32℃。

减少贼风和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对于给仔猪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也至关重要。

同样,千万不要使母猪感到太热,母猪通过泌乳代谢过程已经产生了过多的热,任何时候环境温度超过16℃都会降低母猪的食欲。

如果母猪的自由采食量出现下降,那么总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

但我们建议在产仔前将产仔舍温度控制在22℃~24℃,在产仔后控制在18℃~20℃。

如果温度不适,母猪可能会频繁起卧,从而增加了挤压仔猪的风险。

因此,在产仔舍内应保持两种环境,一为母猪,二为仔猪。

一、加热灯加热灯是通过辐射热提供辅助热源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灯配有坚固耐用的金属外壳,且在红外线灯泡外包有保护性铁丝网。

可将加热灯安装在哺乳限位栏特定的位置,从而为仔猪提供温暖的躺卧区域。

加热灯可很容易移动,而且在产仔过程中,养猪场可选择将加热灯置于母猪后侧以防母猪在产仔过程中受寒。

之后可将加热灯置于母猪一侧或限位栏一角。

但加热灯也会影响到母猪。

还可将加热灯置于遮蔽物下和仔猪保温盖下,这可保存加热灯产生的热能。

猪舍寒冬保温和采暖的方法

猪舍寒冬保温和采暖的方法

1采暖及保温的方法1.1封闭猪舍,减少冷风的进入及贼风进入冬季后,生产中一般最先使用、也是最简单的保温方法就是封闭猪舍,如关闭门窗、放下卷帘或是用物品把漏风处封闭。

使用的材料一般为草帘、草垫、布帘、卷帘、塑料布等。

北方的冬天比较寒冷,用单层帘子可能起不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可以考虑使用双层帘子保温,即在门外再加一个门帘。

也可在窗户外面再加钉一层木板或是塑料膜。

猪舍冬季尤应注意贼风,俗话说“不怕狂风一片,只怕贼风一线”.出现贼风的地方一定要堵死。

1.2火墙在猪舍靠墙处用砖等材料砌火墙。

此法多用于较寒冷地区。

如果将火墙的添柴口设在猪舍外,还可以防止煤烟或灰尘等的不利影响。

1.3地炕或火道将猪舍下方设计成火道,火在下方燃烧时,热量由下向上散发,使猪舍地面变成一个地炕。

现在不少猪场都建有沼气池,把地炕设计成烧沼气更实用。

笔者曾在福建省见到产房的保温箱下建火道,用沼气采暖,效果更好。

另外,还可以把地炕设计成烧柴草和秸杆的形式,可使成本降到更低。

在秸杆丰富的农区,小型猪场因人力充足,这种形式是非常实用的。

1.4在猪舍用煤或柴等生火采暖和保温这个方法一般较少使用,因为能源消耗得多,要烧木材或煤等。

当然有的地方可以用沼气。

最大的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烟,对猪不利。

同时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CO2),由于冬天猪舍往往通风不良,猪会发生缺氧;或是由于燃烧不充分会导致一氧化碳(CO)中毒。

1.5吊顶猪舍吊顶可以缩小保温的空间,是一个很好的保温方式.吊顶的材料不同,保温的效果也不同。

保温材料有木板、泡沫板、塑料布、草垫等。

有的猪场为了加强保温效果,在猪睡觉的地方局部吊顶,类似产房的保温箱,效果更好。

吊顶保温的优点:缩小保温的体积,扩大保温的效果。

缺点:采用不透气的吊顶材料如塑料布吊顶后,塑料布上经常有大量的水滴,天气很冷时甚至出现像下雨一样滴水的情况,使猪舍湿度增大,易诱发疾病。

1.6水热地暖这种模式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是目前较好的采暖方式之一。

冬季常见养猪场保温,你学到了吗?

冬季常见养猪场保温,你学到了吗?

冬季常见的养猪场保温,你学到了吗?一、目前猪舍供暖常用方式。

1、集中供暖。

由一个集中供热设备,锅炉、电热器等,通过煤、电能等燃烧产热加热水或空气,再通过管道将热介质输送到猪舍内的散热器,放热加温猪舍的空气,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

2、局部供暖。

常用电热地板、热水加热地板、红外线灯等设备。

目前,大多数猪场实现了高床分娩和育仔,因此最常用的局部环境供暖设备是红外线灯或电热板。

这种设备本身的发热量和温度不能调节,但可以调整灯具的吊挂高度来调节小猪群受热量,如果采用保温箱,则加热效果会更好。

红外线灯安装方便灵活,只要装上电源插座即可使用,但红外线灯泡使用寿命短,常由于舍内潮湿或水滴溅上而损坏,而电热保温板优于红外线灯。

3、增温常用方法。

由于各地气候不同,猪场建造形式、规模大小及管理水平不同,因此猪舍采用的保暖增温措施也不一样,下面将一般猪场常用的保暖措施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给大家介绍一下。

煤炉:用火取暖属传统保温方式。

煤炉用普通燃煤或蜂窝煤作燃料,常用于天气寒冷而且块煤供应充足地区。

优点是加热速度快,移动方便,可随时安装使用。

煤炉应急效果较好,但要防火灾,还应及时排除栏舍内有害气体,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地暖:是在水泥地面中埋设循环水管,需要供暖时,将锅炉水加热,通过循环泵将热水打进水泥地面中的循环水管,使地面温度升高,这一方法在许多猪场使用,效果非常好,而且不占用地面面积。

如果在水泥地面下铺设隔热层,防止热量向下散发,还可节约部分燃煤成本。

水暖:同居民使用的水暖一样,但因猪一般都处于低位,水暖气片热量是向上升,取暖效果一般,且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使用量正在减少。

红外线保温灯:目前红外线保温灯被广泛采用。

方法是用红外线灯吊挂在仔猪躺卧的区域上面或保温间内给仔猪保温取暖,并可根据仔猪所需的温度随时调整灯的吊挂高度。

此法设备简单,保温效果好。

电热保温板:电热保温板的外壳采用机械强度高、耐酸碱、耐老化、不变形的工程塑料制成,板面附有条棱,以防滑。

猪场建设——供热保温设备

猪场建设——供热保温设备

现代化猪场,公猪、母猪和肥育猪等大猪,由于抵抗寒冷的能力较强,再加之饲养密度大,自身散热足以保持所需的舍温,一般不予供暖。

而分娩后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由于热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寒冷抵抗能力差,要求较高的舍温,在冬季必须供暖。

现代化猪舍的供暖,分集中供暖和局部供暖两种方法。

集中供暖是由一个集中供热设备,如锅炉、燃烧器、电热器等,通过煤、油、煤气、电能等燃烧产热加热水或空气,再通过管道将热介质输送到猪舍内的散热器,放热加温猪舍的空气,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

局部供暖有地板和电热灯加热等。

猪场供热保温设备大多是针对小猪的,主要用于分娩舍和保育舍。

在分娩舍为了满足母猪和仔猪的不同温度要求,如初生仔猪要求30℃~32℃而对于母猪则要求17℃~20℃。

因此,常采用集中供暖,维持分娩哺乳猪舍温18℃,而在仔猪栏内设置可以调节的局部供暖设施,保持局部温度达到30℃~32℃。

猪舍集中供暖主要利用热水、蒸汽、热空气及电能等形式。

在我国养猪生产实践中,多采用热水供暖系统。

该系统包括热水锅炉,供水管路,散热器,回水管路及水泵等设备。

猪舍局部供暖最常用有电热地板、热水加热地板、电热灯等设备。

目前大多数猪场实现高床分娩和育仔。

因此,最常用的局部环境供暖设备是采用红外线灯或远红外板,前者发光发热,后者只发热不发光,功率规格为250W。

这种设备本身的发热量和温度不能调节,但可以调节灯具的吊挂高度来调节小猪群的受热量,如果采用保温箱,则加热效果会更好。

这种设备简单,安装方便灵活,只要装上电源插座即可使用。

但红外线灯泡使用寿命短,常由于舍内潮湿或清扫猪栏时水滴溅上而损坏,而电热板优于红外线灯。

电热保温板的外壳采用机械强度高、耐酸碱、耐老化、不变形的工程塑料制成,板面附有条棱,以防滑。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电热板有两类,一类是调温型,另一类是非调温型的。

电热保温板可直接放在栏内地面适当位置,也可放在特制的保温箱的底板上。

有些猪场在分娩栏或保育栏采用热水加热地板,即在栏(舍)内水泥地制作之前,先将加热水管预埋于地下,使用时,用水泵加压使热水在加热系统的管道内循环。

浅谈猪场的保温管理

浅谈猪场的保温管理

浅谈猪场的保温管理作者:张爱志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11期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3℃,而且要求昼夜温差相对均衡。

任何生长阶段的猪都怕寒冷和昼夜温差过大,尤其是幼仔猪阶段更加明显。

保温措施不当,昼夜温差过大,猪群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冷应激以后,轻则影响生长,降低饲料报酬,重则抗病力下降,引发感冒、腹泻,甚至诱发多种疾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搞好保温工作是每一个猪场冬季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保温的标准小猪怕冷,母猪和种公猪怕热,生长育肥猪既怕冷又怕热,因此,各生长阶段猪的保温标准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初生仔猪从母猪体内38℃环境分娩后到体外,第一天应保持环境温度在33~35℃范围内,以后每天降0.5℃左右,到断奶时降到25℃左右;对种公猪、空怀母猪、处在妊娠前期的母猪,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4~16℃,妊娠后期的母猪环境温度要保持在16~18℃,哺乳期母猪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0~24℃;不同体重(生长阶段)的育肥猪,要求环境温度标准不一样,15~30千克阶段为22~24℃,30~60千克阶段为16~20℃,60千克以上时保持在16~18℃最合适。

二、保温的主要措施和方法1. 提前修缮猪舍猪场在选址时就要充分考虑冬春保温问题。

猪场要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暖坡。

气候变冷前,就要提前对破旧猪舍进行修缮,补漏修缺,堵塞缝隙,调整通风孔洞,以利调节保温和通风。

2. 悬挂挡风帘冬季到来之前,猪舍门窗可用草帘遮盖或整个门窗都用塑料薄膜覆盖。

在猪舍迎风方向设置挡风障,可用稻草苫或玉米秸秆扎制。

准备好塑料薄膜,等大风降温时,把整个猪舍覆盖起来,以利保暖御寒,也可以悬挂挡风帘。

3. 母猪舍中搭建简易的“屋中屋”在母猪舍靠墙的一角,用塑料薄膜或塑料泡沫板,也可用单层砖,搭建一个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1米的“小屋”。

塑料薄膜能透光保暖,塑料泡沫板透气保温,砖砌的“小屋”上边还可悬挂保温灯。

设计搭建时,要在“小屋”顶端留通风窗,靠外的一侧留一个15厘米见方的进出小门洞,方便仔猪进出。

保育猪舍应用热风炉保温的效果分析

保育猪舍应用热风炉保温的效果分析
广西畜 牧兽 医 统 计 报表 : 断 奶 一 批 猪须 呈 交 一 份 统 计 报 每
21 0 1年 V 12 1 o.7( )
3 9
表, 反映母猪全进全出头数 、 活产仔猪窝数及头数、 窝活产仔头数及窝重、 配种分娩率、 活产仔猪头均 分 担耗料 量 、 猪 断奶 日龄 与体 重 、 奶仔 猪 头 均 仔 断 分担耗料量等。 在生猪规模化批量化繁殖生产流程中, 分娩哺 乳单 元舍是 繁殖母 猪 群 转 移 循环 流 动 线路 和生 长
度时热风炉 自 动恒温。而使用保温灯保温, 舍内温 度只 比室 外 温 度 上 升 3C 一6 , 果 有 限 , 电  ̄ ℃ 效 耗 多, 费用高。我猪场用保温灯保温 , 日每栋猪舍 每
用 电 34度 , 度 04元 , 2 每 . 合计 费 用 196元 。而 2.
用热风炉保温, 日耗煤 0 1 , .5吨 每吨煤 60 , 4 元 合
4 小 结
我场 使用热 风炉保 温 , 育猪成 活率 由原来 的 保 9%提 高 到现在 的 9 % , 头 小 猪 节省 药 费 00 6 8 每 .8
元 , 每月平 均饲 养量30 0 仔猪 计 , 按 0 头 每年 节省 药 费28 0 。每年 冬季 平 均 使 用 热 风 炉 4个 月 , 8 元 每
选 择科学 合理 的保 温 方 案是 保 育 仔 猪安 全 过 冬的关 键 。许 多 保 暖 方 法 存 在 温 度 不 均匀 、 度 湿 大、 不通 风等 问题 。不 少猪 场常 常为 了保 温而减 少 换 气量 , 结果造 成仔 猪 呼 吸 系统 疾 病 发病 率 上升 ,
死 亡率偏 高。我公 司历 年统计 的数 据显示 , 每年 冬 季仔 猪 3周 龄 ~4周 龄 断奶 , 龄 一 5周 6周 龄 开始

冬季不同结构猪舍养殖效果比较

冬季不同结构猪舍养殖效果比较
文献标识码
冬季影 响猪 只生产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最重要 然能保温 ,但保温性 能差 。因为冬季气温低 , 日
因素就 是猪 舍模 式 。传统 的大棚式养猪 采用开放 照短 ,棚 内外温差大 ,塑料薄膜 易结露 ,保温不 或半开放 的猪 舍 ,冬天不利于保温 ,没有环境控 持久 。通风换气一般在 中午前后进行 ,每次 时间
发 ,棚 内潮湿 ,影 响升温 。天 冷时,棚 内湿度越
大 ,猪感 到越冷 。猪 生活在 暖棚 内要呼吸、排粪 尿 , 以及饲料 、垫草发酵产 生氨气、硫 化氢 和二 氧化碳 等有 害气 体,这些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容
易引起猪 中毒和发病 。
. 下 面分别从 几个不 同的角度 来阐述不 同结构 12 一般模 式猪 舍 伴 随养殖 业者对猪 舍 的投 资业逐渐 加大,一般模 式的猪 舍就诞生了。它完 的猪舍 在冬季饲养过程 中的优势与劣势 。
猪 只 的生 活环 境及 环 境控 制等 因素 。墙 体 采用 和 50 g 4 ,因此 ,冬季要根 据猪 只体重合理 调节 3 墙 , 中 间夹 层 为 6 c 7 m的保 温 板 隔 层 , 密度 温度 ,达到最适宜生长条件 。有资料显示 ,育肥
1 g 。 2 k / ,屋 顶 为 彩钢 瓦结 构 , 内层 为 05 m 猪 的适宜温度为 1 "2 ℃,1~4 g m . m 8 4  ̄ 1 5 k 体重 的猪 P V板 , 中 间层位 1 m厚 的苯 板层 ,外 层 为 最适 宜 的温 度是 2 C 5 0 g C 0e 4 o ,4 ~10 k 体重 的猪需 0 m的彩钢 瓦 ,这样 的猪舍 结构 ,冬季 保温 l .m 4 8℃。通 过舍 内保 温和 增温 两种方 式可提 高舍 隔 热 性 能非 常 好 ,可 以 保 持 恒 定 温 度 在 2 , 内温度 ,下面分别介绍冬季不 同结构猪舍 的保温 4-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保育舍两种保温方式对比分析
冬春季节保温工作是猪场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温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

本文就常规保温灯保温和热风炉保温的效果和费用支出作一简单的比较,以供参考。

一、保温方式介绍
1、保温灯模式:保育单元有26个栏,每栏使用1个175w保温灯,另外每栏配备保温木板和简易屋中屋。

2、热风炉模式:使用(0.55+1.1+1.1)kw双风机热风炉,燃煤量15kg/h,最大出风量3800立方米/小时,通过管道正压送入加热的新鲜空气到2个相同规格单元中。

另外每栏同样配备保温木板和简易屋中屋。

二、试验设计
1、试验环境:在上半夜20点至次日凌晨8点气温较低时间段使用上述保温方式保温,试验时舍外温度13℃,猪舍单元体积约540立方米(高度为舍内走道到天花板垂直距离,不包括栏床底下和舍内排污沟空间)。

忽略2个单元之间1℃的温差、以及不同天龄和存栏头数的猪群自身散热对舍内温度的影响。

2、保温费用说明:用电按0.61元/千瓦时、用煤按900元/吨计算。

三、保温费用计算
热风炉供应2个单元,费用按一半计。

四、小结和分析
1、保温灯模式:按12小时计,每单元(26个保育栏)保温费用比使用热风炉低57.76元,但保温灯和电线相对容易损坏、造成需要维修和更换从而增加费用的情况,另外使用不合理可能造成用电安全隐患,不能够改善舍内空气质量。

2、热风炉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正压送风、从而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和预防治疗费用,提高猪苗质量。

也不容易造成用电安全隐患,一次投资建成后无需经常维修和更换配件;劣势在于保温费用要高一些,另外送风时有点风噪声(不影响猪群正常休息)。

3、综合以上数据以及两种保温模式优劣势的比较,笔者更倾向于使用热风炉保温,尽管保温费用相对高一些,但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公司猪苗的质量和声誉,提高养户满意度和对公司的认可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