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一植物激素三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三章 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 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

施用5μg GA3 后第7天
对照
GA3 对 矮生型 豌豆的 效应
GA3诱导甘 蓝茎的伸长 , 诱导产生超 长茎
种 类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主要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 促进生根、发芽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 发、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分裂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 果实衰老脱落 促进果实的成熟
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不准确 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情景2: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也不单单是植 物体内激素的调节这么简单,植物激素在植物生 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长发育 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 表达的结果,当然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 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 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纵向伸长
横向变粗
促进
生长素 赤霉素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细胞生长、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纵向伸长
横向变粗
促进
生长素 赤霉素
促进
乙烯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细胞生长、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纵向伸长
横向变粗
促进
细胞分裂素
促进
生长素 赤霉素
促进
乙烯
情景2: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也不单单是植 物体内激素的调节这么简单,植物激素在植物生 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长发育 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 表达的结果,当然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 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 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1、主要的植物激素有五类:
生长素(IAA)
赤霉素(GA)
细胞分裂素(CTK)

【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p

【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p

丙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 纸袋
丁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不再 套上纸袋
A.乙组 B.乙组和丙组 C.丙组 D.丙组和丁组
9、将燕麦胚芽鞘置于甲、乙两块琼脂上,并用云母插入 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如图所示。从右侧照光,培养一 段时间后,扩散到琼脂上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不能进行对比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副作用
• 美国科学家进行人群中毒测定发现,摄入乙烯利 1.8mg/kg,会出现腹泻和腹部疼痛、胃部痉挛等 症状;
• 上世纪80年代,研究表明比久( 用作果树生长的抑 制剂,能抑制植物疯长)水解产物有致癌和致畸作 用,各国对其使用有了严格限制;
• 国内外有大量实验证明,赤霉素促进仔鼠生长发育 ,矮壮素对动物的繁殖能力有不良影响;
水稻恶苗病
请学生阅读教材P53
幼叶
幼芽
赤霉素合成部位
幼根
未成熟的种子
赤霉素主要作用
解除种子休眠 促进种子萌发
果实发育
长起伸促 植长进 株,细 增引胞
对照
适宜浓度赤 霉素处理
对照
细胞分裂素
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组织的分化。延缓衰老
脱落酸
合成部位: 根冠、萎蔫的叶片。
主要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 表现为促进叶、花、果 的衰老和脱落; 抑制种子萌发;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 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 学物质。(例如生长素类 似物)
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你对人们日常生 产和生活中应用植 物生长调节剂是如 何看待的?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作者:————————————————————————————————日期: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统称为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

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

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高中生物 第一节 植物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节 植物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实验结论: 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发现新问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部呢?
作出假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实 验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苗尖端是感光部位。
提出新的问题:实验中遮盖苗尖端及尖端下部的目的是什 么?
目的是分析这些部位与向光生长的相关性,这是实验设计
中的排除法。同时达尔文观察到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不弯曲
对照组 不生长2
不弯曲
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传递给下部。
3.温特的实验
空 白 琼 脂 块
琼脂
直立生长
不生长不 弯曲ຫໍສະໝຸດ 设想:苗尖端中的化学物质会扩散到琼脂块中。
燕麦
疑问:怎样使幼苗弯曲生长?
温特实验证实了苗尖端中确实存在一种化学物质,可
促进生长。
空 白 琼 脂 块
弯向对侧生长
不生长不弯曲
5.除草剂(萘乙酸、 2,4-D)
植物体产生的生长素的量是很少的,无法在生产上大规模应
用。人们能够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一些生长素的类似物,
如萘乙酸、2,4-D等,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1.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
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D )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 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B ) A.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B.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C.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D.d点的浓度对各种器官都是抑制生长作用
3.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能被应用于 ( C ) A.水果催熟 C.作物育种 B.农田除草 D.防止果实脱落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二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二节

4.除草剂 (2,4-D) 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
子叶杂草。
原理: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
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 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 物(杂草)的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 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 间的双子叶杂草。右图表示 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 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 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 及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 浓度应当是( D )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促进生长的机理: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伸长,从
而生长得快。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
器官与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浓度:低-促进 高-抑制 过高-杀死
器官: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 >芽 >茎
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
1)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染色体与正常果实的染色体一样; 2)三倍体育种,如无子西瓜 染色体与正常果实的染色体不一样。
3、植物移栽时,为什么要切去主根?
促进侧根萌发,使植物容易生根成活。
3.防பைடு நூலகம்叶片、花、果实的脱落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 液喷洒植物,可以防止植物落花落果。
1、要得到番茄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 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子房上,处理该 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
2、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 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B 受重力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C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 速度快 D 受光线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3其他植物激素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3其他植物激素 课件(共28张PPT)
多少,然后进行相应的稀释配制。对每种药剂的有效 和安全浓度,必须预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取得经验后 才应用。
(2)掌握喷药最佳时期,要求一无药害,
二有增产,能提高果质的效果。
(3)选择良好的外界条件,一般生长调
节剂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起作用,所以要避开冬季 低温,最好在气温20℃以上,选晴天下午3时后进 行。
(4)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分布部位:集中分布在成熟的果实中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小结:主要的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
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1.生长素
2.赤霉素 3.细胞分
裂素
幼嫩的芽、叶和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发育中的种子 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未成熟的种子、 幼根和幼芽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合成部位
未成熟的种子 幼芽 幼根
促进细胞伸长
主要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促进种子萌发
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
• 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尖
• 分布: 主要存在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 如:茎尖、根尖、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 果实等
• 作用: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素
愈伤组织
分化出芽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中,在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时, 需在培养基中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细胞 分裂素比值高时利于根的分化,比值低时利于芽的分化

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实验第一步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第二步结论:向光性可能与尖端有关。

第三步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弯曲部在尖端下面。

结论: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性弯曲。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其他实验詹森实验(1910):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注意】缺少对照试验:设置尖端与下部用云母片阻断(化学物质不能通过)。

拜尔实验(1914):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注意】黑暗条件下完成,排除光照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温特实验(1928):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由化学物质引起,称为生长素。

郭葛实验(1946):从高等植物中分理出生长素,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

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主要特征:1.内生性: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细胞内部产生的代谢产物。

2.能够移动: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

【移动的方式和速度影响因素】1.植物激素种类2.植物种类3.器官特征3.低浓度高效性: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调节作用显著。

植物生长素:化学成分:吲哚乙酸、苯乙酸、吲哚丁酸。

产生部位:1.幼嫩的芽、叶2.发育中的种子产生原料:色氨酸分布:在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胚芽鞘、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果实和种子)在成熟或趋于衰老或休眠的器官中分布很少。

形态学位置:形态学上端:正常生长状况下向上的一端。

形态学下端:正常生长状况下向上的一端。

【地上部分】1.以茎与根相连处为基点,距基点远处为形态学上端,距基点远处为形态学下端2.以树冠中轴为基点,同一枝条距中轴远处为形态学上端吗,近处为形态学下端。

3-3.3 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其他植物激素

3-3.3 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其他植物激素

激动素的保绿作用及对物质运输的影响
几天后
离体叶片
乙烯
——乙烯的分布、生物合成: 分布:各种组织器官都有,正在成熟的果实最多。
生物合成:由蛋氨酸(甲硫氨酸)开始的,…… 种 子萌发、果实成熟、器官衰老时和植物受到各种伤 害产生更多的乙烯。
——乙烯的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
1、促进细胞扩大 2、促进果实的成熟: 3、促进器官的脱落和衰老
赤 霉 素 类
赤霉素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促进作用:雄花形成、单性结实、植物 开花、叶片扩大、抽苔、茎延长、侧枝生长、 种子发芽、果实生长。 (二)赤霉素在生产中的作用
——促进麦芽糖化:促进α淀粉酶的活性
β
大 麦 种 子 发 芽 时 诱 发 酶 的 释 放 和 糖 类 的 移 动
GA
原有GA释放
——促进营养生长 促进茎的伸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
• 三、生长延缓剂:
– 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调节剂。 – 特点: • 抑制茎尖伸长区细胞伸长,使节间缩短、植株矮 小紧凑,但株型不变。 • 不影响叶片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 抑制效应可被外施GA逆转。都是内源GA生物合成 的抑制剂。 – 例如:矮壮素、比久、多效唑等。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比值大,诱导芽的分化 比值小,诱导根的分化
比值适中,只生长,不分化
3、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4、促进种子发芽和果实生长 ——抑制作用:侧根形成、叶片衰老与脱落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根芽分化的影响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烟草髓愈伤组织
Hale Waihona Puke ——延迟衰老不同浓度的CTK处理
CTK处理 对照
大豆
小麦离体叶段
植物生长调节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出卷人:何铮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

发生生长的部位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化学名称是 ,表示字母为 。 3、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除生长素外,还有 , 。 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外因), (内因)。 5、植物激素的定义:由植物 产生,能从 的部位运送到 的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 。植物激素 (是/否)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对生命活动起 作用。 6、生长素合成的部位是: ,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具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 。在胚芽鞘尖端可以进行 、 运输方式。横向运输发生在 部位,影响因素是 ,若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方向是 。极性运输由 决定,其方向为 。 实际上是一种 方式。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通过 进行非极性运输。 7、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表现为 。在一般情况下: 浓度促进生长, 浓度抑制生长。该特点其他植物激素不具备。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有 效果或 效果)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 ﹥ ﹥ )。敏感性大小: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幼嫩的细胞 衰老的细胞,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 (3)曲线在A’、B’、C’点以前的部分分别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不同促进效果,而A、B、C三点则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促进根、芽、茎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依次为10-10mol/l、10-8mol/l、10-4mol/l左右),AA’、BB’、CC’段表示 作用逐渐降低,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相应的器官作用是 ,超过A’、B’、C’点浓度,相应的器官的生长表现为 。 实例:(1)顶端优势 ①定义: 优先生长,而 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②形成原因: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

(2)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 2

生长素浓度:由于受 因素影响,对根而言,生长素浓度 c d ,c点 生长,d点 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对茎,生长素浓度a b,都为 生长,但 点的促进作用大,故茎背地生长。 8、生长素类似物: 的化学物质,如NAA、2,4-D等,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 9、植物生长调节剂: 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作用的化学物质。 优点:(1) 、(2) 、(3) 10、生长素的应用:果实中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 无子蕃茄: 期去掉 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 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自变量: 、因变量: 。处理时间、枝条的生长状况、数量等叫 对照组用 做空白对照。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 法(特点:浓度 ,处理时间 )和 法(特点:浓度 ,处理时间 )。实验之前可先设计一组 ,进行摸索。 11、赤霉素 合成部位: 、 、 主要作用: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 和 。 合成部位: 、 脱落酸 分布:将要 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 细胞的分裂, 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主要是 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 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 主要作用: 1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例如: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实验研究中发现, 浓度的生长素 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促进 合成,而该激素增高又会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13、 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受 控制,但 、 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 3

植物激素三 一、选择题 1、菠菜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部合成,赤霉素主要由叶合成。两种激素保持一定的比例时,自然界中雌雄株出现的比例相同。实验表明,当去掉部分根系,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当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会分化为雌株。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与菠菜的性别分化无关 B.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受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C.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在菠菜的性别分化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D.造成菠菜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如图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籽粒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 B.小麦籽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 C.小麦籽粒质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 D.小麦籽粒形成受多种植物激素平衡调节作用 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胚轴生长速率(相对值) 30 29 30 10 8 7 7 8 28 30 32 40

A.用 CaCl2溶液处理的时间在10~15 min之间 B. 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 C.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 min后 D.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 4、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 0 ppm 2 ppm 0 ppm 4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减弱顶端优势 B.摘除顶芽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5、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茎切段等离体器官的作用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豌豆茎切段的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B.IAA和GA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C.本实验自变量是激素种类的不同,无关变量是激素的浓度、豌豆茎切段的状况等 D.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GA的促进效应较IAA明显 6、有人测定了苹果、柑橘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右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减少 B.在果实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而果实衰老时期,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 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乙烯5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 D.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 7、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A.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8、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5

9、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10、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 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在10-10~10-8 mol/L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全部 B.NAA、2,4-D、PAA均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C.探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需设置不加任何激素的对照组 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生长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12、取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下列在括号内用相应字母标出根的近地侧(A)、远地侧(B)和茎的近地侧(C)、远地侧(D)的位置正确的是( ) 6

13、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图:据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2,4­D浓度超过25 mg·L-1,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大约为20 mg·L-1 D.2,4­D不仅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还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二、填空题 1、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现象。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__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2、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I和III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I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III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阶段II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