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_含答案)

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4.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
(2分)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
(2分)子何以知之?1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3分)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C.要勤于观察思考。
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上)期末语复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陆蠡(lǐ) 涸(hé)辙揠( yàn )苗助长淅(xī)沥B.猗( yī)郁抑(yì)郁蕈(xùn )菌婆娑(suō)C.瞥(piē)见茎(jǐng)叶纤(xiān)细脉络(luò)D.移徙(xǐ) 葱茏(lóng) 囚系(jì) 嵌(qiàn)着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
B.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
C.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恋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需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D.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3.依次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看出战士们的苦心①他们是用手电筒灯泡涂了红漆,做成小白兔的眼睛②把瓶口切下来,镶上花瓷碗片,做成了蝴蝶翅上的花点③就是在那漱口池里,也砌了红日、雄鸡和“早晨好”的祝词④正象战士诗里说的“园地道路作锦绸,摆花好似坐绣楼⑤这里的一花一叶,都渗透着战士们的汗水和深情。
”①②③④⑤A 。
;;:”,B :;;。
”C :。
:。
”D :;;。
”。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_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在____。
③没有__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A.终止蜕化体验B.中止退化体验C.中止蜕化体味D.终止退化体味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与这个有杀父之仇的敌人展开了一场不共戴天的斗争。
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4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一致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7 题。
2.请将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地点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39 分)(一)默写( 15 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说笑有鸿儒,。
(《陋室铭》)4.,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素来白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边的宋词,达成第6-7 题( 4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疆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了结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鹤发生!6. 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 “可怜鹤发生”表达的作者感情是。
(2分)(三)阅读下边两段选文,达成第8-9 题( 8 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比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比如平川,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
(2 分)9. 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邻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步,不一样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 6分)(四)阅读下文,达成第10-13题( 12 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命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真,或问之曰:“吾宿卫① 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0.解说文中的加点词。
( 4 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上)期末英语复习题答案一、基础积累1.B(A揠yà苗助长C茎jīng叶D囚系xì)2.C(留连、须得)3.D4.D(中止:中途停止。
终止:停止、结束。
第一句结合前面的“终身教育”,应填“终止”。
体验:用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其中有“经验”的意思。
体味:仔细体会,其中含有“品味”的意思。
第三句横线后面有“人生的苦辣”,应当用“体味”才能搭配。
蜕化:蛇虫类脱皮,引申为腐化堕落。
退化:引申为事物由优就劣,由好就坏)5.D(A“不共戴天”应作“你死我活”。
B“寥若星辰”应作“寥若晨星”C“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6.D(A项无因果关系,B项搭配不当,C项“金秋八月”与“夏令营”矛盾)7.②处补上“使得”;④处补上“而是”。
8.例:故乡后山流下的清澈的/溪水中彩色的/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在水面追逐欢笑的。
二、课内阅读1.写“我”享受房间的绿色。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格安宁、平和环境的追求。
从下文“囚绿”的内容来看,我并不能真的了解绿。
3.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人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
4.示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绿的强烈的热爱。
5.《囚绿记》中作者借常春藤的精神,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爱国情怀;《绿》赞美梅雨潭的绿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比较阅读1.(1)指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2)爬上窗台。
2.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3.甲文:不屈服,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乙文:积极蓬勃,执著追求,无私奉献。
4.甲文交待公寓的简陋是为了衬托作者对绿喜爱到极致,为后文囚绿作铺垫。
乙文写芹菜、韭菜、油菜是反衬其积极向上的精神。
2014年各地中考试题:2014年上海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各地中考试题:2014年上海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未2014-07-07 16452014年上海市初中升学考试试卷语文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 。
(《钱塘湖春行》)2. 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 。
(《陋室铭》)4. 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 。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
(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乙文选自《论语》,它是_________家经典。
(2分)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_______________ 。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4 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钱塘湖春行》)2.,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 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4.,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 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 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 “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 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 》;乙文选自《论语》,它是________ 家经典。
(2分)9. 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
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历年毕业考试全真试题检测试卷复习参考试题精品下载

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 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 上海交响 乐团——这个拥有 135 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这标 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②历时 6 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 这儿原来 是上海跳水池。 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 土作为外立面。 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 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 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 不同,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 其中一 .. 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为了拓展功能,上 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 80 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 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上海交响乐 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为了克服附近地铁 10 号线的震动干扰, 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 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 将它们建成 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 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 由两堵 25 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 40 厘米的空 心距离组成,90 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 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 100 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 1:10 的比例 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 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 4 次声学测试, 直至测试结果达 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几年前,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 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录音棚,只能几十个人挤 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 的音乐厅,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 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 品位,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4.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5.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6.第⑤段中, 设计师们共同努力, 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6 页)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4.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
(2分)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6分)答:(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
(2分)子何以知之?译文:1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3分)秦王将猎→→韩生劝止→韩生释疑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 。 (《陋室铭》) 4.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 。 (《观书有感(其二)》)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__________。(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乙】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乙文选自《论语》,它是_______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_____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 ) (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 子何以知之? 1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秦王将猎→→韩生劝止→ →韩生释疑 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3分) 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C.要勤于观察思考。 D.遇事要集思广益。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
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前几年,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的音乐厅,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4.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5.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 。(3分) 16.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请分条概述。(9分)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18.第⑥段举了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 B.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C.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为提升观众的欣赏品味将产生积极影响。 D.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园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
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吐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 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你,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9.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细读第②-⑥,“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4分) 第一次:失望; 第二次___________; 第三次:尴尬; 第四次:__________。 21. 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告诫人们,身处信息化时代,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 B.警示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警觉和距离。 C.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多点交流。 D.劝导我们,即使社会复杂,人么交流方式各异,仍需待人以礼。 23.练习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5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 爱因斯坦与上海有特殊的情缘,他曾在1922年两次到访上海,前一次他踏上堤岸就获
悉自己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后一次他在福州路工部局礼堂演讲“相对论”,这两次抵沪,他都入住在理查饭店,即今天外滩的浦江饭店。 为了纪念这份特殊情缘,让更多市民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2008年6月,高达2.8米的爱因斯坦雕像(见下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揭幕。按原计划,这尊雕像将安放在上海的某一个地方。当时有媒体称“爱因斯坦,这个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从此常住上海”。谁也没有想到,6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这尊雕像至今仍存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此事引发了上海市民的热议。 24.假设可以在以下地点安放爱因斯坦雕像,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述理由。(4分) A.南京路步行街 B.外滩街心花园 C.东方绿舟智慧大道 D.陆家嘴金融区 选择: ________ 理由: ______
25.请你为爱因斯坦雕像拟一个恰当的名字。(3分)
26.如果还要在这尊雕像底座上写一段简要说明,以下不必写入的两项内容是(4分)( ) A.雕像设计者和立像时间、单位 B.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 C.爱因斯坦生卒年份 D.爱因斯坦与上海的情缘 E.雕像四周的环境特点 F.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四、写作(60分) 27.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X k B 1 . c o m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