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章末检测卷同步备课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本章练测 中图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当今,地理科学已广泛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进展。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即时天气②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内蒙古雪灾受灾面积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期间的客流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小型水电站的选址,下图所示图层中还应该增加( )①区域大气污染图层②区域规划图层③区域土壤分布图层④区域水文图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下图为“3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信息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GIS ②乙是RS ③丙是RS ④甲是GPS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②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③GPS可以确定运钞车的位置④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数字地球的建立,使人们拥有了规模巨大的、能够精确描述地球的数字化的空间,是巨大的信息库。
它的作用有( )①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预防灾害②提供全球性的教育界面,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③对犯罪模式和团伙活动更易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跟踪、侦察④便于各国政府组织、研究单位解决人口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图,回答6~7题。
6.上图是诺基亚的一款GPS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该手机的出现说明了( )A.GPS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B.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C.只有名牌的手机厂商才有能力开发GPS手机技术,中国目前还没有掌握此技术D.手机G P S导航不需要通过G P S卫星,有手机信号就行7.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GPS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出行、旅游、探险的好帮手,其原因正确的是( )A.GPS手机成为时尚B.GPS技术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最合适的旅游路线,降低旅游成本C.GPS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D.GPS技术使旅游者更具安全感8.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包括( )①测绘②资源管理③环境保护④城乡规划⑤市场分析⑥电子邮件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9.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是应用GIS管理较晚,但又是最活跃、最具有成效的领域B.城市管理需要准确的空间信息,几乎所有决策都与地理信息有关C.应用GIS技术,可对电力、电信、自来水、排污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理D.地理信息系统能提高对交通事故、地下管线爆裂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项功能。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章末综合检测(三)中图版必修3

章末综合检测 ( 三)本试卷分第Ⅰ卷 ( 选择题 ) 和第Ⅱ卷 ( 综合题 ) 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 考点散布表 ]考点题号全世界定位系统1,2,3,4,5,6,29遥感技术7,9,10,11,12,27地理信息系统13,14,15,16,18,28数字地球与“ 3S”运用8,17,19,20,21,22,23,24,25,26第Ⅰ卷 ( 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 ( 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读“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数据散布图( 单位: m)”,达成1~ 2 题。
1.丈量图中各地海拔,所用最精确、便利的技术是()A.遥感B.全世界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答案B分析全世界定位系统应用于野外检查( 确立观察点的地理地点、高程) ,导航服务 ( 飞机、汽车、船舶 ) 。
2.对图示地区地理特色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海拔:甲 >丙 B .坡度:甲 >乙C.气温:丙 >丁 D .降水:乙 >丁答案D分析依据各点海拔,连出等高线可知,甲处海拔低于丙处, A 项错误;甲处等高线较乙处稀少,故坡度较乙处缓, B 项错误;丙处海拔高于丁处,气温较丁处低, C 项错误;由指向标可知,乙处位于山脉东侧,距海较近,且位于夏天风迎风坡,降水较丁处多, D 项正确。
北京时间2017 年 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 46 秒,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20 °N,103.82 °E)发生 7 级地震,震源深度20 千米。
据此回答3~ 4 题。
3.正确立位地震的震中 (33.20 °N,103.82 °E)主要用到的技术是()A.飞机航拍B.GISC.RS D.GPS答案D分析正确确立震中的地点需要对当地的地理坐标进行定位,需要用到GPS技术。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测试题中图版必修3

天津市汉沽区第六中学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测试题中图版必修3解析:GI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技术,RS技术指遥感技术,GPS技术指全球定位系统。
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可分析、处理GP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RS技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解答此题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是:①对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等技术的简称不明确;②对各技术的基本功能不明确。
答案:B2、读以下文字资料,回答: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
如目前我国已应用GIS对各地区得时段“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等指标分类汇总,在地图上进行“地点”、“状况”的位置标定,每日发布各地疫情通报,供有关部门查询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省区累计病例北京2456天津175河北227山西447河南15陕西12重庆 3湖南 6⑴根据我国部分省区“非典型肺炎”累计临床诊断病例通报表中的数据(截止2003年5月22日1 0时)在我国部分省区图的图例空框中,设计区分各病例数值段的图例符号,并在图上山西、湖南两省范围内画出相应的图例符号。
⑵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多项选择)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B、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C、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D、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环线内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⑶试设计一项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读图和画图能力。
先根据图中所给的数值范围设计出不同的图例,再把它画到山西、湖南两省的范围内,注意要画满两省所属于的地区,但不能画到省外去。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本章整合3课件中图版必修3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
特 征
范围大、速度快、采集、管理、分析、输出
周期短、限制少、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分析,
应用广
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
全球性、全天候、 高精度、自动测量
作 用
地理信息的获取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 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能为各类用户提 供精密的三维坐 标、速度和时间
2.“3S”技术之间的联系
(1)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应用提供技术支 持,GIS中存储的电子地图等信息可为GPS定位导航提供依据。
(3)关键词判断“3S”技术。 ①RS:“获取”空间信息。 ②GPS:“定位”“导航”“精确”“精密”“精准”等。 ③GIS:“分析”“处理”“查询”“输入”等。
【典例】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 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 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 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高中地理必修III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综合检测

高中地理必修III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9年1月29日,记者从“风云四号”卫星工程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风云四号”科研实验卫星已经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将于2019年择机发射。
“风云四号”将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实现良好的衔接与过渡。
回答1~2题。
1、“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时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环境与灾害监测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答案】1.A2、“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人工探测相比,具有的优点不包括A、探测范围大B、受地面限制少C、速度快、周期短D、全球性、连续性【解析】遥感技术的特点是探测范围大、受地面限制小、速度快、周期短等。
全球性、连续性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答案】2.B2019年度广东省超级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工程合作项目工作总结总结暨现场观摩会于2019年11月9日在惠州召开,据此回答3~4题。
3.水稻长势监测依据的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下图所示的某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地理信息技术可能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4.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解析】第3题,遥感技术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其可用于估算粮食产量。
第4题,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可运用遥感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3.B4.B5.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地球形状不是一个正圆球而是一个两极稍扁的椭球体,这一结论的得出得益于遥感,即利用地球卫星遥感图像与正球体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而这一比较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必修3

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我国沿海地区的渔民近几年真正享受到了GPS带来的实惠。
渔民要捕到螃蟹、对虾、龙虾、鳗鱼等才能赚大钱,而这些“高档”海产品的踪迹一般很难搜寻。
使用GPS捕鱼的渔民深有体会地说:“这些高级的海货都一窝一窝的,喜欢成群生活。
找到了一个窝,用GPS定位,误差不超过10米,就好比找到了一个聚宝盆呀!”大部分渔民对GPS从不明白、不信任到喜欢,甚至产生了依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导学号:57522126】1.GPS最初建立是为了应用于 ( )A.军事B.农业C.娱乐、探险D.测量地壳运动2.题干反映出GPS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全天候B.自动测量C.操作简便D.高精度1.A2.D[第1题,GPS最初建立是用于军事,主要用来为航行中的军舰、飞机等提供导航和定位的信息。
第2题,用GPS技术定位鱼群,误差不超过10米,这主要反映了GPS高精度的特点。
]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
据此回答3~5题。
3.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B.计算机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4.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路程约为( )A.1 000米B.1 200米C.1 800米D.2 000米5.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 )A.左上B.右上 C.左下D.右下3.C4.B5.D[第3题,导航仪主要为用户提供定位和导航功能,使用全球定位系统,C 正确;遥感获取地物面状信息,提供事物特征、变化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4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及汽车当前位置和百货大楼图上距离,估算出二者之间路程实际距离约为1 200米,故选B项。
第5题,根据题干信息,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此时车头位置朝向西北,百货大楼位于西南方,故当汽车驶向百货大楼时,指向标中西南方朝上,指向标箭头朝右下,故选D项。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3

第 3 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检测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50 分)2013 年8 月15 日松花江流域出现1998 年以来最大洪水,水利部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截止到8月30日,东北局部地区遭受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 800万。
为准确了解灾情,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
据此回答1〜2题。
1. 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松花江水位宜采用( )A. 人工拍摄B. 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多媒体技术2. 卫星遥感图像没有飞机图像清晰度高,主要因为( )A. 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B. 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C. 飞机的高度小,图像比例小D. 飞机上的图像质量优越答案 1.B 2.B解析第 1 题,在目前的技术中,遥感技术对灾害的监控最为快捷和准确。
目前人工拍摄在勘探水灾时费时费力,有许多地区无法达到。
第 2 题,在同样技术含量的传感器条件下,飞机上的遥感平台得到的图像更清晰,主要是因为其位置低,受云量影响小。
飞机的高度小,图像比例大,也是图像清晰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3年3月29日《广西日报》讯:广西国土资源厅利用国产“资源3号”卫星的遥感影像,在两周的时间内,对部分沿海城市的用地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共发现可疑用地图斑689 例。
据此完成3〜 4 题。
3. 相比传统的检查力度,广西国土资源厅利用遥感辅助执法检查的优点有( )①执法力度大②人力、财力投入少③监测范围大④速度快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 广西国土资源厅“共发现可疑用地图斑689 例”依据的原理是( )A. 不同地物在遥感图像中呈现的色彩不同B. 不同地物的形状C. 不同地物的海拔D.不同地物的面积大小答案 3.B 4.A解析第3题,利用遥感技术检查具有投入少、监测速度快、范围大等优点,执法力度的大小属于法律法规的范畴,与卫星遥感的优点无关。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综合检测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为了给防洪减灾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保证,国度相关部门对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及珠江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停止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搜集和处置,提供的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可供各有关部门停止基于GIS 的后续开发。
据此回答1~2题。
1.对洪灾的受灾面积和损失停止统计并合理布置灾后重建任务,需借助的天文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C .天文信息系统D .数字电视2.天文信息系统树立的基础是( )A .运用模型B .数据C .GIS 硬件D .GIS 软件解析:第1题,运用天文信息系统,并借助遥感技术,可统计受灾状况,合理布置灾后重建。
第2题,天文信息系统树立的基础是天文数据。
答案:1.C 2.B以下图为互联网时代公司管理联络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运用的天文信息技术主要为( )A .RS 技术B .GPS 技术C .GIS 技术D .视频摄像4.应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A .确定公司货车的位置B .获取公司人员办公状况C .统计公司销售业绩D .检测公司产品的质量解析:第3题,汇总处置数据和文件的天文信息技术为天文信息系统(GIS)。
第4题,确定货车位置用的是GPS 技术;获取人员办公状况用的是视频摄像头;天文信息系统不能检测出公司产品的质量效果。
答案:3.C 4.C5.以下研讨项目中,主要是运用GIS 停止的有( )①近20年来广东省GDP 的增长状况剖析②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花卉基地的散布变化状况剖析③广州市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④近10年来广州市城区树立状况调查与居民住宅小区规划研讨⑤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基金走势和投资项目剖析研讨A .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D .③④⑤解析:选A 。
天文信息系统可以处置四类基本效果:与散布、位置相关的基本效果,趋向剖析,形式效果,模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章末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6年1月份,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58起,造成18人死亡、2人失踪、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 203.1万元。
1月份,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起,避免人员伤亡39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09万元。
据此回答1~2题。
1.国土资源部能及时准确掌握上述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C.GIS D.“3S”技术2.“3S”技术除了能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还能( )①计算出滑坡体的土石方②计算出滑坡体的移动距离③估算出泥石流所带来的危害④得出灾害中伤亡的人数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1.A 2.A解析第1题,及时准确掌握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需要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灾区灾情信息。
第2题,GPS能计算出滑坡体的移动距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能计算出滑坡体的土石方。
中新社沈阳2015年7月27日电,辽宁遭遇64年来最严重旱情 395条河流断流。
从辽宁省气象部门获悉,全省降水量创下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的最低值。
为应对严重伏旱,辽宁全省迅速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131余万民众投入抗旱救灾,累计投入资金2.41亿元人民币,水利部门从浑江调水2.4亿多立方米。
据此回答3~4题。
3.迅速获取灾情实时变化可利用( )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4.为分析干旱对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GIS数据库中,需要调用的专题图层有( )①地形图层②土壤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农业图层⑥工业图层⑦城市图层⑧交通图层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⑧答案 3.A 4.D解析第3题,对旱灾区域进行定期的RS(遥感),然后将获得的资料利用GIS进行分析,即可迅速获取灾情实时变化。
第4题,人口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都属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方面的图层。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所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人员综合分析了我国北方22个建设较早的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初步摸清我国北方近100年的降水变化规律,据此预测我国北方未来十年降水的基本趋势(如下图)。
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北方未来十年的降水变化趋势为( )A.总体上相对减少B.先增加、后减少C.总体上增加D.各地同步减少6.预测我国北方未来十年降水变化趋势的手段是( )A.利用GPS技术B.利用GIS技术C.根据全球变暖的状况D.根据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变化答案 5.A 6.B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北疆、华北、西北及河西走廊地区在未来十年的降水总体上都呈减少的趋势。
第6题,对降水变化趋势的分析处理,要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趋势分析功能。
从首代iPhone和iPad开始,富士康俨然成为“苹果”“御用”工厂。
随着“苹果”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热卖、订单剧增,“苹果”成为富士康代工业务增长最快的客户,此举也帮助富士康获得了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过半市场份额,成为电子行业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据此完成7~8题。
7.富士康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及时快速地运到消费市场,需要与运输系统密切合作,以寻求最佳运输伙伴和确定最优运输路线。
此过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C.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与数字地球8.富士康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A.为企业空间布局提供决策B.辅助总部调控生产C.辅助总部监控产品质量D.为研发中心提供创意答案7.A 8.A解析第7题,与运输系统合作,进行车辆调配及确定最优路线用地理信息系统,导航用全球定位系统。
第8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因此该系统可以利用相关地理数据帮助公司选择最佳布局地点,但无法辅助总部调控企业生产、监控产品的质量和为研发中心提供创意。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于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附近地区也遭受影响。
据此回答9~10题。
9.获取芦山县震后的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RSC.GIS D.GPRS10.在地震发生后某公司发布了该次地震的专题地图,普通民众通过互联网就能得到该次地震的相关信息。
该公司主要是基于( )A.RS技术 B.GPS技术C.GIS技术 D.GPRS技术答案9.B 10.C解析第9题,获取影像图的最主要手段是实时监测,而这主要采用RS技术。
第10题,地震的相关信息需要经过分析、处理等过程,因此要用到GIS技术。
11.2015年7月,随着大气环流的调整,西北太平洋变得异常活跃,4天内接连产生了三个台风,分别是9号台风“灿鸿”、10号台风“莲花”、11号台风“ 浪卡”,其中“灿鸿”和“浪卡”先后横扫海山工区(福建泉州)。
对台风的监测使用了气象卫星,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卫星云图是GIS接受了气象卫星的遥感资料,经过处理后输出的图像信息。
下图为“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如果一位手中持有GPS信号接收机的考察队员沿“海水西调”工程线路考察,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测定阴山的地理位置B.获取燕山垂直植被变化的图片C.测量狼山的海拔D.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13.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居延海的面积在不断变化,如果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监测其面积变化,则主要利用的技术为( )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答案12.B 13.C解析第12题,GPS主要是用来导航定位的,不能用来获取燕山垂直植被变化的图片。
第13题,监测居延海面积变化主要利用的技术为RS。
某消费者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利用网店的货物追踪查寻功能,得到下表的结果。
回答14~15题。
14.的是(双选)( )A.向顾客提供快件的精确状态B.降低物流经营成本C.打造网购商品的标准化D.减少资金流通障碍15.物流是网购的主要环节,其中货物追踪查询系统运用了(双选)( )A.RS B.GISC.GPS D.数字地球答案14.AB 15.BC解析第14题,货物追踪查询功能可以高效地跟踪货物,向顾客提供快件的精确状态,有助于解决快递业常遇到的丢货、错货等顽疾,进而降低物流经营成本;货物追踪查询功能主要是物流过程,与网购商品技术研发、网购标准化无关,物流过程不是资金流动。
第15题,货物追踪查询系统主要运用了GIS和GPS,GIS是通过电脑进行的查询货物进程的系统,GPS可以提供位置信息。
数字地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
根据其技术特点完成16~18题。
16.数字地球提供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 )A.存储的信息量多少B.网络的通信能力C.应用需求D.用户的技术水平17.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是指( )A.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B.空间信息技术C.可视化技术D.虚拟现实技术18.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在构建数字地球系统中的作用是( )A.传输分散在众多数据库中的数据B.把卫星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输送到地球C.传输计算机网络中的抽象化数据D.传输和模拟地球上图像的数据信息答案16.A 17.C 18.A解析第16题,数字地球提供的信息量主要取决于其存储信息的多少。
第17题,可视化技术能够将计算机中抽象的数据具体化,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
第18题,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结合,可以传输分散在数以万计机构的数据库中的数据。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M表示( )A.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20.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输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答案19.C 20.B解析第19题,M表示各种地理空间数据经过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后,生成电子地图。
第20题,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把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传输给交通监控中心。
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据报道,中国和欧盟正式签署了联合开发“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协议,中国占有20%的股份和全部的使用权。
“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发射30颗距地面2.4万千米高度的导航定位卫星,其设计功能十分强大,有许多方面具有美国GPS所没有的技术优势和服务范围,在民用服务方面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帮助用户找到街道,“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则可以帮助用户找到家门。
材料二据搜狐网载,美国强烈反对欧盟和中国合作开发“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威胁要开发太空武器,在必要的时候摧毁“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则称和中国合作开发“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是为了商业利益,决不会因为美国的反对而放弃自身利益。
有政治家分析,这是欧盟不甘只做美国附庸而向美国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1)请你说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地面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美国为什么强烈反对欧盟和中国合作开发“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答案(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地面控制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5个监控站和3个信息注入站。
主控站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监控站提供的GPS卫星观测数据,计算卫星的行迹和卫星时钟的改正参数,如果有卫星发生故障时,及时调度备用卫星。
监控站的主要任务是获取GPS卫星观测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主控站。
信息注入站的任务是将主控站计算出的卫星星历和改正参数等,注入给每颗卫星。
(2)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既要支付巨额的导航定位信息费用(美国目前承诺其盟国可以免费使用信号),还要购买由美国公司制造的用户地面接收设备。
另外,美国也为了维护其在太空领域的垄断和霸权地位,遏制其他国家在太空领域的发展。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环境减灾”A、B卫星是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救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