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学案 第一课时(新版)

合集下载

《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事件。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讨论。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1.2 教学内容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与讨论。

3. 课文内容的复述和表达。

4. 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2. 讨论与交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与表达: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2.2 教学手段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3. 重点句子和段落分析: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和作用。

4. 课文内容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5. 问题与思考: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3.2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背景的兴趣和关注。

2. 阅读活动: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

3. 分析与讨论活动: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和作用。

4. 复述与表达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5. 问题与思考活动: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9 “诺曼底”号遇难记丨语文A版 (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9 “诺曼底”号遇难记丨语文A版 (1)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育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而威船长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

2、通过研读人物言行重要语句的方法领悟人物形象,提高默读、感悟的能力。

3、学习写读后感,感悟人性的光辉。

教学重难点:感受船长的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教学难点::危难时刻船长表现出来的的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性的光辉,是伟大的灵魂。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课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百多年前的1870年3月17日夜晚,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航线上,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

大雾中,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上了年轻的“诺曼底”号,导致“诺曼底”号的船身上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顷刻间海水倒灌,船上的人们面临着船毁人亡的后果。

最后的结果真的是船毁人亡吗?不是,乘客、船员都得救了。

究竟是谁改变了这一切。

(板书:哈尔威船长)2、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雨果对哈尔威的评价。

二、初读40自然段3、出示40自然段①理解“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思②在雨果的心目中哈尔威就是这样一个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你觉得哈尔威是这样的一个英雄吗?三、学习8至11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8——38自然段,从哪里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是一个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2、出示第九自然段,说体会。

板书: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保护弱小3、播放海难视频。

4、面对灾难,哈尔威船长如何表现?这就是“忠于职守”啊(回顾板书:在“忠于职守”下划线)5、灾难面前,哈尔威船长就是这样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他就是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全部齐读这一段。

四、学习13至27自然段1、船上的场面是怎样的?于是黑暗中人们听到了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出示13至27自然段)2、这是哪些人的对话?自由练读这段对话。

3、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

4、补充20分钟需要做的救援工作5、弄明白哈尔威下令开枪的原因?6、保护弱者,这又是哈尔威船长在履行做人之道。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该教材是一篇纪实性的短文,通过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如何在文字中寻找信息,并理解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和句型结构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诺曼底号的历史背景和遇难经过。

(2)能够运用字词宏观理解文章主题,并在文中找到答案。

(3)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分析文章结构和句型特点。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提高学生在阅读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鼓励学生勇敢面对逆境,树立自信心和勇气。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能够使用阅读策略寻找信息并回答问题。

2.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句型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在阅读中交际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诺曼底号的图片和介绍,学生看图说话,讨论自己对诺曼底号的印象。

2)播放短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事件中获取更多信息。

2.阅读和理解1)阅读文章,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能够回答问题的句子。

2)学生根据文章的要点写一个简短的概述,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语言运用1)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句型特点,让学生注意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2)与学生合作,设计一些练习,帮助学生在语言使用中进一步提高。

3)做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评价学生的写作,及时给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总结1)回答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强调复习所学知识点的重要性。

2)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对下一步的学习提出建议。

(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诺曼底”号遇难记1

(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诺曼底”号遇难记1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师: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以及和他有关的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3.展示资料,了解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很有影响的人物,主要著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二、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学指导一: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当堂检测1、开火车认读字词,在读中巩固。

强调字音:“强”是多音字,在文中读“qiǎng”,“呛”是多音字,在文中读“ qiāng”;“号”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ào”;“铸”“忠”是卷舌音,“嘈”“梭”是平舌音。

强调字形:“薄”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甫”的横折钩要变成横折;“翘”的左边不能多一点;“序”的里面不能多一撇。

2、指名朗读课文三、自学指导二:自由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讨论交流(1)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学案 第二课时(新版)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学案 第二课时(新版)

《“诺曼底”号遇难记》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复习人物描写、记叙的要素相关知识。

2.想象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力。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对课文的思想情感的把握。

2.难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
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基础知识运用: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可以看出船长哈尔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形势危急的?
4.读完文章后,你有哪些感受?如果可以的话,你想对船长说些什么?
四、参考资料
雨果的人物思想
思辨:雨果的思辨从来不会组织成真正的系统,也从来不属于概念范畴。

历史哲学:人类历史在读者看来经历过人类和人保护下的世界的各个发展阶段。

道德:雨果在行动和作品中表现得很仁慈,他比任何人都更好的阐明了浪漫派的仁慈心。

宗教:雨果把自己说成是“自由思想者”,信仰天主,作祈祷。

一个无所不能的、“阴沉的”、人类不认识的天主。

作家既不满于主张决定论的唯物主义者,又不满于教权主义者,他指责他们促成了第二帝国的卖国。

雨果比任何人都更加相信,天主是一个传说。

受影响于: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司各特、伏尔泰。

施影响于:查尔斯·狄更斯、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阿尔贝·加缪、王尔德、保尔·魏尔伦、古斯塔夫·福楼拜、艾茵·兰德。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学案第二课时(新版)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学案第二课时(新版)

《“诺曼底号”号遇难记》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表现出的崇高品质。

2.感受并学习课文利用语言,动作、环境描写,通过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形
象的表达方式。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部同学。

1.课文说“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
救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利己主义?从哪里看到了舍己救人(学习提示: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段中的关键词语揣摩,并把你的感触写在字里行间)
2.通过交流我们逐渐了解了哈尔威船长,我能用四字短语来概括心中哈尔威
船长的形象?
3.课文多次写“雾”,请用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想想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雾?
4.当堂检测:如果你就是是诺曼底号上生还的小水手克莱芒,此时此刻,你
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呢?
5.课外拓展:有关危急时刻的成语有,千钧一发;危在旦夕水深火热;火
烧火燎;兵临城下朝不保夕;苟延残喘;燃眉之急;慌不择路;危急万分;病入膏肓;箭在弦上四面楚歌;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命悬一线;危如累卵;迫在眉睫;岌岌可危;火烧眉毛。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新版)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新版)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独立识字学词练句,课前预习。

2.具有独立识字和预习能力,初步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哈威尔船长这个人物。

通过研读描写哈威尔船长的言行的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中词语意思,感受详略得当的好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谈话: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一定会听到、见到甚至亲历到若干的灾难。

譬如,车祸、空难、地震、台风、海难……你怎样看待受难的人,如果你亲身经历它,你会干些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片段,在学生初步讨论以后,加强视听刺激,调动学生求解的欲望。

5.小结导入课题: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行驶,“海难”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而处于危急中的人们又无处躲藏,所以常常会因为慌乱而发生混乱不堪的局面,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叫做《“诺曼底”号遇难记》,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同样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场面,不同的是这次事故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船上61人中有60人生还,创造了“海难”史上的一个奇迹!二、简介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

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小说代表作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1885年5月22日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 法兰西举国为他致哀。

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三、整体感知、自主读书初步阅读,感知雨果作品的语言风格。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语文A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语文A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语文A版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把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做的,从而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冷静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内。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

教师能够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形,加深学生的明白得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佩服和赞扬之情。

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冷静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危险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湘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课时划分两课时9“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初步整体感知课文,说说故事的通过。

学习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以及情形的危险。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生字词卡片。

《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搜集到的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观赏音乐,导入新课教师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音乐,引起学生联想。

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专门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大方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观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师板书课题)展现资料,了解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一身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专门有阻碍的人物,要紧著作有《巴黎圣母院》《凄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如何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渎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曼底”号遇难记》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

2.认识本课6个生字。

3.语言概括力和表达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对生字词的认读。

2.难点:品读交流中感受船长的形象并体悟高尚的品质,进而接受熏陶。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基础知识运用:
1.《“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谁?对于他你还知道哪些作品?
2.描写人物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文章是以什么顺序写的?
四、参考资料
雨果是法国民族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活动长达60余年,对整个19世纪的法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用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话来说,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惟一的一位”。

在漫长的创作岁月里,雨果写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

他的作品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反对贵族和教会的专制统治,歌颂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在法国和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是世界文坛的一份宝贵遗产。

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的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和以爱制恶。

雨果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诗人,他曾以《处罚集》、《凶年论》等气势恢宏、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帝制、歌颂光明的斗争号角;雨果曾经用自己的著作和朗诵诗歌的报酬买了两门大炮,并捐献给国家用以抗战,表现雨果自身的崇高爱国精神。

雨果继承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进步的思想传统,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卓越代表。

罗曼·罗兰曾如此赞扬过雨果:“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