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之422分的经历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为了给自己的考研经历画上圆满句号,也为了鼓励更多有梦想不放弃的孩子继续努力,特献上本人的漫漫考研路,以作参考。

个人介绍本人是一名应届本科生,性别女。

本科就读于上海某所非211也非985的财经类的学校。

本科学的是统计学,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专硕,想要留在江浙一带,所以选择了苏州校区。

最后考研初试成绩390,政治70,英语74,396联考132,专业课114,复试总成绩260+。

大致做个简介只是为了说明只要有梦想,三跨考生同样能取得回报。

复习经验篇(初试)政治参考书目:红宝书(大纲),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肖秀荣8套卷、最后四套卷70分的成绩在北京考区政治高手如云的情况下只属中游,不过对我来说已是心满意足。

本人虽然热爱文学之类的东西,不过是标准理科生,与政治并无多少渊源。

关于北京政治批卷会否压分的问题,我想不必多言,我预估客观题39,所以主观题只拿到了31。

诚然,本人的字迹拙劣难免会影响得分。

不过统观下来,北京地区主观题的综合水平就是30左右。

政治是极具投入产出比的一门学科。

我大概10月开始准备(PS:所谓的政治辅导班,不要轻易报之,本人报了全程,暑假花了一周进行强化训练,一点用都没有,浪费时间!),我是喜欢设定大致计划的人,但并不严苛。

10月我的主要复习方式是红宝书过两遍搭配肖秀荣1000题。

看上去任务浩大,其实不然。

第一遍只阅读红宝书,并用铅笔勾画自认为的重点(个人习惯),第二遍再阅时,搭配1000题的选择题,并将错题在书中标记出来,并定期翻阅。

同时,结合选择题的重难点再次勾画红宝书。

这样一本厚厚的红宝书基本拿下,书中的脉络以及一些题眼能有印象。

11月我按照前人经验的指示,选择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进行熟记。

书中建议最好背5遍,我用了尽1个月时间顶多也就3、4遍而已,个人可依据自己实际调试之。

当然一开始是生不如死,不过我会凭自己记忆力的特点分阶段有侧重选择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超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超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超详细人大金融硕士越来越热,我来把以前的经验谈放到这里,供2020同学们参考。

参考书:英语:本人英语二一战80分,二战85+。

一战时曾经背过两本单词书——《星火英语考研词汇》+《考研单词红宝书》,但是,几乎什么用都没有,不是夸张,真的!什么用!都没有!一个新单词都没记住。

我认为真正对考研分数起到奠基作用的是暑假期间对张剑《基础阅读150篇》的密集练习,每天四篇,从一开始每篇平均错三道到最后每天平均错三道,这种练习功不可没。

因为真题是非常简单的,而模拟题一般都比较难,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建议用模拟题,冲刺阶段再用真题熟悉出题思路。

二战我就基本保持着每周分散做个四五篇的频率,平时背背真题中出现的重要单词,加上最后一两个月作文每周的练笔,考前两个星期又翻出真题做了一遍。

下面是我推荐使用的复习资料:英语一、英语二2007年至今的真题。

时间充裕或者基础极差的同学请做全篇翻译。

张剑《基础阅读150篇》密集练习——每天四篇,不要care正确率,坚持肝,不要怂!《王江涛作文》,或者其他经验贴里推荐的别的作文书也可以,主要是一要看文章架构,二要背一些经典句式,三要背一些高级词汇。

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加以使用,等老师批改后,背自己修改完的成品。

政治:我由于是文科出身,所以对政治有种迷之自信。

以为稍微复习一下就80+,结果打脸打得不要太响。

= 。

=我只做了一遍肖秀荣的《1000题》,背了一下老师画的重点,又刷了最后冲刺时候的几套题就去考试了,所以最后只得了71分。

下面是我结合其他考得比较好的同学的意见。

红宝书。

时间充裕或者基础极差的同学请及早入手,当作睡前读物来看。

考前至少细看过三遍,并从中总结出篇章框架及时间条线。

肖秀荣系列——《肖秀荣1000题》《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题里面做错的题一定要回头重复刷,不然做完一遍就不管了基本没什么用。

各路预测题——任汝芬、蒋中挺、石磊等市面上能买的题都买了来做一遍,体会大家的预测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人大金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一、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介绍考研是一种修行,不错,的确需要花时间和心血的,我认为考研缺的不是信心和实力,缺的是那一份踏踏实实和专心复习的心态。

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高,金融硕士现在依然是炙手可热。

废话不多说,谈点正经的。

人大金融分为专硕和学硕,之所以学硕今年大幅度缩招,明年肯定也是这个趋势,但是至于明年还招不招,这个问题不是你我知道,也不是校长知道的,因为这个需要学院领导集体决定;专硕肯定是要招的,怎么招,招多少,明年还是个未知数。

专硕是分为北京校区和苏州校区的,当然,顺便提一句,我是本部的。

苏州60个,那个是雷打不动的。

很多人会问苏州与北京有什么区别,如果我说“其实没什么区别”是不是让你失望,其实的确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地域上不同而已,只不过在那边没有本部方便,没有本部资源多,但是环境好啊,至少不用忍受北京的污染。

二、初试准备:1、政治政治就是需要踏踏实实复习,我是暑假快结束开始复习的,政治开始太早没有太大的意义。

大概看了8-9遍,题目也做了不少,也报了一个辅导班(吐槽一句,当时考完研辅导班给我发短信问考多少分,我当时不知掉所以没回啊,现在觉得好可惜啊,因为我考的分数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啊!政治报班还是很重要的,毕竟自己精力有限。

),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学政治还是有心得的。

这里给大家几个实用性的建议:1) 不要满眼四顾,要重视红宝书;2) 要做笔记,尤其是容易错的,我做了很多笔记所以今年才错了一个选择题,也是大意,错的是第一道多选,把那个控制规律的选上了,实在是不应该···3) 要多看书,而不是狂背,理解很重要,尤其是理解哲学;4) 分清重点,你说你把时间都花在思修法基上能靠谱吗?咳咳5) 重视时事政治,我每天都花半个小时看凤凰网和人民网等主流媒体门户网站,把握时事政治你就有感觉了,跟着党中央走吧,没错的;6) 不要太早了,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忘掉,效率低;也不要太晚,有个同学自恃聪颖,说是十一月份开始看,结果,妥妥的跪了······7) 任汝芬的别看,浪费时间,这是我的教训,看了几页扔掉了,他老了,都是别人写的,冠他的名,水平质量很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380+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380+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380+总结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考研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首先我介绍下396联考的内容,共分为三大块(按试卷顺序排列):逻辑(20分)、数学(70分)、作文(两篇各40分),接下来按照轻重次序,我一个一个给大家讲。

一、数学方面。

这个绝对是大头,因为数学的分数占总分的70分,将近一半的分数,重要性你懂得。

自己在准备的时候,主要的参考书就是大纲(2012年的就行),网上搜一下就有,打印2毛钱,这个很重要,因为里面都说了要考什么,自己有个底,然后就是课本了,大学里面的经济类课本就行,淘个二手货,几筷子钱,如果还是没有头绪,就去书店把那些参考书看看,等把书上的题目做完以后,就可以买参考书了。

二、逻辑方面。

我觉得今年的逻辑题考的挺坑人的,有一个还是两个根本没答案,搞得巨纠结,也稍微耗了点时间,悲催,但是总体确实不难,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我觉得逻辑思维这个东西还是要培养,没事我就跟我一起备考的哥们争论,慢慢就知道怎么思考了,参考书有人推荐人大出的那本巨厚的书,我当时过去一看,一点信心没有,太厚了,我就在那挑了一本比较薄的,叫什么逻辑精典,挺不错,也不厚,哈哈,有点自信了,回去做了一套测试题,顿时衰败不堪,错了一堆,哎呀……还得从最基本的一页页做起,听人说里面有错的,我觉得错误肯定不会很多,最起码薄,呵呵,等把前面的基本知识做完以后,起码知道是这么回事,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大家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做笔记,而且多看,那些什么逻辑词,逻辑关系,一定要多看,偶尔自己也可以造一个句子考考自己的研友,大部分他们都会答错,哈哈,其乐无穷。

等你把逻辑精典看完以后,还有自己的错题看完以后,就会有一个大概的基础了,接下来,就可以做其他题了,保准20或者30个错5个以内,错的多的也不要灰心,要心想:现在不错,更待何时!到最后考上几乎就没什么错误了咯,还有大家推荐大家可以多看看公务员的逻辑考题,还有历年的MBA考题,自己编排以后,打印下来,几筷子钱,而且反过来还可以做抄稿纸,便宜……呵呵,做多了,你懂得。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380+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380+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380+总结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考研专业课的备考,知识储备很重要,打好基础也很关键。

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和记忆了。

每个人的记忆方法不同,有的同学效率比较低,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下面和考生们分享一些经验所得的高效记忆法,希望给同学们做个参考和借鉴,大家可以对照来改进自己的方法,提高效率,打好基础。

下面请看:一、图表记忆法所谓图表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形成一个逻辑图表,这样让知识更加形象化,有助于右脑的识别,帮助我们来记忆。

并且图表的形式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分类汇总整理,更加有条理的同时还具有图片给人的印象深刻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锻炼大家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规律记忆法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考研专业课的各个专业也都存在自身的发展和逻辑规律。

比如说历史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比较明显了,比如心理学,人的心理存在某些的内在规律,有共同也有区别。

只要考生认真研究,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再记忆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三、大纲记忆法考研专业课的备考不可能把别人四年所学知识完全掌握,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把我大纲,详略主次来记忆,这样才能够高效备考。

大纲记忆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把知识自己来整理处大纲,然后添加重点非重点,这样的过程可以加深自己对全局的把握同时又能够有重点的复习。

让效率最大化。

四、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也是一种为广大考生普遍接受的一种手段,我们常常用来记单词,通过谐音或者是共同之处帮助记忆。

这是一种辅助的手段,通过我们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事物或者只是来辅助记忆新的事物和知识。

五、口诀记忆法口诀由于脍炙人口,很容易就被大家记住,就和我们所说的顺口溜是同类性质,朗朗上口,记忆也就更深刻了,把很多的知识归纳为简练的口诀,用的时候再展开来,就好比是压缩包,省时省空间,大家用起来也顺手。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高分秘笈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高分秘笈

人大金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高分秘笈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摘要:初试分数高并不意味着在复试中可以放松警惕。

机会总是倾向于有准备的人,及时认真准备复试、摆正心态依然可以大展风采,甚至挽回不尽人意的初试成绩.经过初试,复试的煎熬,本人终于跨进了研究生的大门,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回想复试的经历,可谓是有惊无险。

复试在整个录取过程中占有相当比重,只要复试达不到要求,即使你初试考了500分,也一样要出局,非常残酷。

因而简直是让人心惊胆战。

复试总共250分。

笔试100分,考2小时,面试150分,面试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若是总分达不到150分或者面试达不到90分,均属于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面对这种严格的要求,我很是担心(在此我说句题外话,考完初试马上就应该准备复试了,不要说什么等到复试名单下来在说)。

本人看到复试名单后不到10天就去复试了,你认为10天能让你准备很好吗?当然,要是你艺高人胆大,不妨一试!到学校后,第二天上午进行笔试,笔试比初试难度加大,但不会很难,我认为只要按初试那样来准备复试,初试能合格的笔试都不会考得很差,千万不要认为复试不重要,一定要认真准备,主要是基础知识点很重要。

考完笔试后,感觉还不错,心里挺高兴的。

第二天体检,没什么感觉,可是到了晚上就开始紧张了,因为4月2日我是第一个面试的人。

心里沉甸甸的,这么宝贵的晚上,一定要抓紧时间在狂练我的口语,对着镜子不知背了多少遍,终于才放下心,可是心里还是很紧张啊,从来没有经历过3个老师PK一个学生的经历啊!偶然看见晚间新闻正在播放温家宝发表讲话,那记者何止3个,300个都有!我心里就想,人家面对300人都不怕,我才面对3个人,人家说错了可能会引起战争,我说错了顶多是OUT呗,怕什么,于是大义凛然地去睡觉。

人大金融专硕考研高分经验

人大金融专硕考研高分经验

人大金融专硕考研高分经验考研终于结束了,我终于如愿以偿被录为人大金融专业硕士(本部),想到当年自己拼死拼活找资料,下面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2012年考研的学弟学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我从2010年6月开始准备考研,最初准备的不是人大金融,而是中山大学的企管。

因为自己不爱数学,只希望专业课,英语过BEC高级,所以打最开始就下大功夫啃专业书,对数学反而不重视。

到了10月份中大突然一个通知,企管专业缩招三分之一,我只好重新调整自己的专业,改成了人大金融专业硕士。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专硕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专硕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专硕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专硕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专硕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当初报人大金融专硕,一是考虑不考数学;二是调查我赌第一年没多少人报(后来证实确实没多少人报考,楼主本科学校里只有我一个报了人大金融专硕,另外有两个哥们一个报对外、一个报中财,运气很好);三是金融专硕的前景。

第三点相信很多同学感兴趣,我就多写一点。

专业硕士在国外已经盛行了很多年,像美国早就把学术性和专业性研究生分开,专业硕士占了60%以上(具体数字不记得了,各位可以自己去查)。

学术性硕士,学的更多的是理论研究。

专业性硕士,说白了是为了以后就业,教的东西更加实用。

国外的大学会建立实习基地、案例库,请已经在社会工作的人来上课,更加注重培养你的实用技巧。

在我当时看来,专业硕士是大势所趋,国家是想学习西方的教学体系引进专业硕士教学,按目前我国的专业硕士占人数比例太低了,必然会大幅扩招。

既然国家铁了心要搞这个,那必然不会亏待了第一批读专业硕士的,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要弄好,才能为后来的人做个榜样,吸引人读专硕。

专硕的缺点就是现在专硕教学套路还没摸索出来。

据我一个哥们跟老师聊天得到的信息,法律专业硕士的老师给法律研究生授课,自己都不知道上什么,教课跟本科生的内容差不多,不过学生少点交流多点。

人大金专经验谈 不要怀疑自己,年轻需要拼一把!

人大金专经验谈   不要怀疑自己,年轻需要拼一把!

5、每天作息安排
考研期间,参考学长学姐和凯程老师的建议,我把自己一天的学习时间维持在 13 小时左右。 早上 6.40 起床之后,就去食堂吃饭,然后去自习室学习。中午 11.30 吃午饭,吃完继续会自 习室学习一会。12:30 我会回寝室睡午觉。下午 1.20 左右到达自习室继续学习。5:30 吃 完饭,之后学到 10:30 或者 11 点。并且根据当时自己的状态对学习节奏做出调整。非常疲 倦的时候我也会选择给自己放小半天的假休息一下。
人大金专不考数三,而是考 396,数学难度低了不少。因此在暑假之前复习数学的时候,不 用像数三复习那样,应该把时间留给专业课。我就是前期在按照数三的模式复习数学,忽视 了专业课,得不偿失。暑假前期一定要把数学的基础知识复习好,知识点要掌握,练习题要 做。到了暑假就结合着凯程的课程,再次巩固知识点,并大量刷题。我觉得数学的复习套路 很简单,就是知识点结合习题,反复练习和记忆,直到考研上考场时,这里就不细说了。
7、在凯程学习的经过和收获。
我认为在凯程,除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以外,带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良好的学习氛围。在 学习指导上,凯程对于不同学校的不同考研科目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授课和指导。还有每个阶 段都会组织考试,检验当期所学知识,以便查漏补缺。以及最后冲刺阶段的几次全真模拟考 试,能让同学提前感受考研现场的流程和氛围,做到有备无患。学习氛围上首先是每个人都 有独立的固定的自习桌,这样省掉了在自己学校里需要去抢自习座位的烦恼。其次是有着与 自己同一战场的研友在身边,既给了鞭策自己的压力,又方便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答疑解 惑。凯程还有专门的线上答疑群和线下老师答疑,使得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得 到解决。
所以建议大家提早复习,在暑假之前至少做到教材和课后习题已经完完整整过了一遍。暑假 前期即开始第二遍的学习。第二遍看书的时候,结合凯程的资料讲义,整理出自己的框架笔 记,以框架结构的方式去记忆知识点。一定要动手写笔记,不要只是再书上或者讲义上勾画, 一定要自己写,这样才会把知识变成自己所能理解和记忆的。暑假后期就可以开始做各种题 目了。可以做凯程发的资料,也可以自己选择性地做些其他题目。这时候可以暂不做所考学 校的真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之422分的经历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参加2012年研究生考试,考的中山大学区域经济学,初试成绩422,其中数学143,英语87,政治76,专业课116。

由于现在大多数考生都在准备数学和英语,而自己这两门考的还算可以,所以我就着重介绍一下自己在这两科上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备考能够有所帮助。

写在前面的废话关于考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

我想说,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做出考研的决定,既然下定决心,就一定要全力以赴。

考研的人实在太多了,多达150万之巨,但是其中专心准备的又有几个人呢?很多同学从1月、2月份就开始准备,但是安安心心上自习坚持到最后的又有几个人呢。

所以,准备的过程中不要被媒体大肆的渲染影响心情和节奏,你需要做的就是安安心心上自习。

在考研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下:一是心要静;二是懂得放弃。

心静就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在看书时,在做题时一定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告诉自己,考研是一个磨练自己的过程,是一个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只有这样,你才会乐意去学,才能学得进去。

若是在学习的时候想的全是“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考不上不是白学了吗”之类的东西,又怎么能够学的进去呢。

考研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放弃,招聘会要不要去参加,课要不要去上,这些问题在考研的过程中都会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我想说:要学会放弃,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好的研究生让你考上了,好工作让你找到了,奖学金让你得到了,那还有天理吗?所以,你若真心想考研,就得学会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

一路准备过来,其实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考研要下死功夫,不要投机取巧。

你可以准备的晚一些,你可以参考书少买一些,但是一旦你下决心明天开始准备考研,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早上七点起,晚上十一点回,雷打不动,这才是准备考研的状态。

身边有太多人在那马马虎虎自己为是的状态,我们自习室,我们班的同学,好多人几天来明天不来,今天三个小时明天两个小时,我想说:这种状态还想考上研,可能吗!最后考研其实拼的就是两个字:状态。

你的状态好,自然准备的过程中就会很努力,很踏实,自然考的就会很好,很多人问我怎么判断自己的状态好不好,我想说:自己状态还不好难道自己不清楚吗,你自己今天有没有收获难道自己不知道吗。

看完上面的话,你要是觉得自己明天可以安安心心按时按点的上自习那就接着往下看,要是觉得不能,就别考研了,以为你的结果可能会很悲剧。

数学复习的一些看法:参考书目:1.同济五版高数2.同济线代3.浙大概率论4.李永乐复习全书5.陈文灯复习指南6.李永乐660题7.李永乐400题8.李永乐线代讲义9.合工大五套题10.陈文灯,李永乐,黄先开的片对于数学的准本,从开始起我就比较重视,因为自己高考就栽在了数学上,所以考研时对数学就丝毫不敢懈怠。

我从3月15号开始看课本,先高数,后线代,再概率论,看的过程中,把课后每道题目都认认真真的做一遍,这样前前后后大约花了两个月,到五月20号左右终于看完了课本开始做全书。

在看课本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很困难,怎么都想不通,没办法,难的地方你就多看几遍便会明白。

我的方法是在看每节之前,用十几分钟想快速的看一遍课本,这里的快速不是指的马马虎虎的去看,二是看的过程当中不要去过多的思考,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然后继续往下看,看完第一遍之后再看第二遍,争取把每个地方都弄明白,两遍课本之后开始做课后题,实在不会的留着以后再处理。

对于数学课本,很多人说看课本无用,建议直接做全书,我觉得事情并不是这样,从最近两年的数学题目来看,考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没有很偏很难很怪的内容,甚至很多题目就是课本上的原题,所以对于课本还是应该很重视。

5月20号开始做全书,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前前后后做了大约有2个多月,每天进度是10页。

说实话,第一天做全书的时候很受打击,当时就觉得这他妈考研的题目也太难了,于是回宿舍就写下里一个帖子“今天开始看全书,当时我就怂了“(/t3789842p1)我以后坚持了大约有3个月每天都更新自己的复习情况,大家可以根据我上面提到的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希望自己那时候得到的一些教训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好处。

关于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想多说两句,论坛上似乎对于李永乐的全书评价很高,但是对于陈文登的指南却很是不屑,当初我准备的时候选择李永乐全指南可能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但是我觉得李永乐的全书并没有网上吹捧的那么好,而陈文灯的指南也没有所谓的那么难。

李永乐的题目选择的很好,很基础,不是很难,每年似乎都会有两个和真题相似的题目出现,但是我觉得李永乐的全书再结构上很散,让人看得觉得没有条理性,而且很多题目的解答方法不好,思路不清晰,没有明确的总结。

而陈文灯的全书正好可以弥补上面的不足,但是我也不建议你买两本书都看,至于应该怎么对待这两本书,我觉得,复习的过程中应该以全书为主(我全书看了两遍),至于陈文灯的指南可以不看,你可以通过看陈文灯的暑假强化班和做笔记来弥补永乐全书的不足,这点我下面会仔细说。

在看全书的过程中我买了一本便笺,就是黏黏的可以直接粘在树上的那种,没做完一道题,遇到不会的或者很有启发性的点,就记下来然后贴在题目旁边,这样会让你加深对于题目的理解,同时让你在后期复习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

在看全书的过程中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沉得住气,自己做一个大概的计划,否则看到这500多页的厚书很容易会心烦气乱,而这对于考研来说是大忌。

另一个要注意的就是看全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题目,不管你怎么看就是看不懂,即便是看了答案也不是很明白(我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好多这样的问题),这时你不要过分沮丧,很多题目当你复习完第一遍再回来看的时候,结合者陈文灯的方法就会觉得非常容易了。

全书看了也有两个月,大约到7月20号的时候,开始看片。

、7月20号大约就是放假的时候了,我暑假没有回家,因为实在不舍得浪费这宝贵的时光。

下面说说自己的看片经历:数学用的陈文灯,四个字-----非常经典。

看完了之后对于整个高数部分的把握大约太高了30%,陈文灯讲课条理非常清晰,很多重要知识点都会特别强调,在听课的过程中可能就把大部分需要记忆的东西记住了(我就是这样)。

他喜欢一遍讲课一遍在纸上写,我就照着抄,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前前后后经历了大约有10多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

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有多忙,有多少题要做,陈文灯的数学视暑假强化班一定要看,而且在看的过程中一定要跟着他抄题,一遍抄一遍想,当然,你要是数学大牛那就算了。

我把抄的笔记前前后后看了四遍,越看越有心得,特别是他总结的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特别重要而且李永乐的树上也没有。

写到这可能会有人说我是为陈文灯做广告的,非也。

我不建议报他的班,一是太贵,二是报班很容易会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且效果并不一定好,可以去网上下他往年的视频,内容基本上差不多,实在不行去淘宝网上买也可以,30块钱足矣。

线代看的是李永乐的片,貌似是很多年以前的东西,但是似乎不影响他的价值。

李永乐的片,就一个字——牛,结合者他那本不是很厚的线代讲义看,你就会觉得线代这个东西超级简单,就那点东西,每年就是那些内容反复考,都快糊了。

所以说,如果你前期复习线代觉得很困难,如果你认为全书上线代内容看不懂(全书线代比讲义差远了),别急,看完了李永乐的视频,你就会觉得线代很简单。

概率论看的是黄先开的视频,觉得也还行,里面有很多总结的技巧,全书上并没有涉及,这个视频刚开始看可能觉得没有收获。

但是后来会觉得里面的方法确实很好,建议大家看。

以上是关于看片的情况,我不推荐大家报班,因为报班之后会显得很被动,事事都要听他们的安排,自己的计划很容易就会被打乱了,到网上下一个往年的视频,不但不用花钱,还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计划。

9月1日之后,就开始做660题,网上把660捧得很高,但是我觉得做完以后并不是很有收获,可能是因为我做的并不是很认真,一是因为660题题量太大,如果自习做起来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二是里面有些题目真的很难,应付考研可能有些过了,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就不要做了,还不如多看几遍前边的笔记。

做完660题之后基本上就是十月份了,该掌握的很多知识点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做真题,2010年的一直往前做,一直到1996年的,每天一套,掐时间做8点半到十一点两个半小时做完,然后用半个小时的对答案,把做错的题目好好看看,在做真题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很多题目都不是很难,这是因为你在以前的资料中已经把这些题目看的差不多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当时我就经常犯很多低级错误,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心细。

做完真题后开始上400题,我觉得400题是李永乐系列中最经典的一本,里面的题目很新,都是以前没有见识过的,第一遍做可能会觉得很困难,很多题目完全没有思路,不要紧,因为后面还要做第二遍,第二遍可能还会觉得没有思路,这时,你就要把不会的题目记下来,用红笔在试卷上分析一下题目,同时要有意识的把不会的题目记下来,经常拿出来翻看一下,最后能够达到看到题目就反映出做法的程度就可以了。

经过上面这一系列的复习,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应该都差不多了,这时候把以前做过的题目,拿出来翻看一下,然后轻轻松松上战场,相信结果不会差的。

今年数三题目不难,都是很基础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前期主要是以李永乐的全书为主,后期主要是以陈文灯的笔记为主,最后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英语的复习:参考书目:1.张剑黄皮书2.张剑150篇基础篇3.张锦芯1995----2009真题4.新东方作文5.新东方单词(红皮)6.王若平长难句7.张剑最后五套题考研英语似乎是一座大山,不知道压垮了多少人,每年死在英语上的人不计其数,而很多考生也在不断向自己灌输着一个观念:过线就行。

对于考研英语我想说:扎扎实实复习,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70分应该问题不是很大。

我是从2011年正月初八开始复习考研英语的,其实不能算是正式复习,也就是趁着空闲时间背背单词,看看长难句。

单词我用的是那个艾宾浩斯记忆法24天背单词的方法,前前后后背了大约有1个月,每天多则5个小时,少则2个小时,严格按照记忆规律去背,有时候为了背单词甚至逃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之后,新东方红皮书上的内容我大概可以记下70%,然后就开始案正常的顺序背,每天5个list,一直背到考研前一天。

单词背了多少遍我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大约在50遍左右,实事证明:单词很重要,必须下功夫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