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汉字里的中国人
汉字的魅力作文(合集15篇)

汉字的魅力作文(合集15篇)汉字的魅力作文1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多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
那时,我们的老祖先就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我们中国人是何等的聪明啊!我们应该为这感到骄傲和自豪。
可你们知道吗?汉字除了是交际的工具之外,还以它的趣味和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在文字的海洋里探索和遨游,其乐趣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
特别是汉字中的形声字更是充满了奇妙的乐趣。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汉字的魅力吧。
就说说我名字中的“鹏”字,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
其中的“朋”字就代表它的读音,“鸟”字代表它的意义。
我名字的意思就是大鹏展翅。
再举一个例子,蜈蚣中的“蜈”字也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吴”字代表读音“wu”,“虫”字代表意思“昆虫”。
“蜈蚣”就是一种昆虫。
你们知道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文字叫什么吗?对了,就是“象形字”。
我为大家来举个例子。
大象的“象”字就是个很好的典范,右边的一撇一捺就像大象的牙和长鼻子。
中国汉字的魅力是如此的大,中国祖先是多么的聪明我们一定要将它继承,将它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就要更加努力地学习。
汉字的魅力作文2它们,是中华民族的代表;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们是谁?——汉字如果你说它并没什么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是它使得我们人类的文明得到了延续,是它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发展。
它们各有独自的魅力。
写到海这个字,眼前会出现辽阔的大海,看到暗字仿佛眼前会出现阴暗的角落,叶字一出现好象一片娇嫩的绿叶在你面前。
当你写下一个个汉字时,仿佛身临其境。
它们像一群变化多端的小精灵,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
每个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曲音乐。
汉字跟世界各国文字比起来,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隶书到楷书,没有哪一个演变过程不该去细细品味。
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仿佛天生就有诗的灵性,这些有感情,有声音,有气味的小精灵,怎能不诱发你写诗的兴致啊!现在国有大多数人在学英语,可那26个字母并不具有感情,声音,气味。
《汉字里的中国人》的观后感大全

《汉字里的中国人》的观后感大全《汉字里的中国人》是一部由看鉴执导,历史 / 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特精心从上能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字里的中国人》精选点评:●汉字是一种优美、辨识度高的艺术,每一个字都有它的神话故事,等着我们去解读●汉字的魅力在于注音给人无限的想象,一个字,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对民族的热诚和生命的热爱。
●这个必须要系列化,只有这第一集太不来劲了,可以做成给外国人看的宣传片~给小朋友看的太特~想说动画可以更加精致一点~●很有调调的片子,动画可以说非常精致了,有意思~●我开始只是以为是甲骨文的讲解,没想到每个汉字都是历史,甚至是生命。
配音小姐姐的声音虽然不是甜美型的,但是却非常舒服,力荐!!!●一直觉得汉字是文化内涵最的文字,动画短片终于有关于汉字的纪录片了●两分钟体会汉字里蕴含的智慧传承中华古老人文精神,重建我们与正体字的关系●制作精良,很好看的节目●无意中在地铁电视上看到这个片子,立刻就被安静考究的氛围取悦了,然后在网上一口气看了全部片子,很涨知识,确实是精品。
希望有陆续片子及时更新续上,期待。
●这部影片把一个日常中的文字从古到今的演变和涵义都通过简单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人很好理解,其中的一些的细节的设计也是很有心。
《汉字里的中国人》观后感(一):字里识人识文化中国人写的是方块字,方块字很多全都是用了象形、假意等手法,很像是在画画。
《汉字里的中国人》把每一个汉字拿出来,详细解读,竟然从里面解读里出了很多妙义。
我们每天都在写中国字,但是我们其实了解汉字么,两点了解每一个字里面那些有趣的点么?也许并没有,看了《汉字里的中国人》才知道,原来我们失去了那么多品读有趣的故事的机会。
上大学的时候,教我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的老师,零零星星地所讲过几个汉字,当时就觉得汉字很有趣。
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没讲太多,觉得不过瘾。
现在好了,《汉字里的中国人》把每一个简化字都拿出来讲解一下,多有趣。
中国字里的中国人

中国字里的中国人“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在鲁迅先生颇为深情的吟唱中,我们一起认识中国人创造的中国字,体会中国字里的中国人。
汉字是中华民族之魂。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赞扬,更是一种体悟。
再次接手三年级,甚至又加了软笔书法的教学,对于软笔书法初学者的我来说更能体会到写字教学的困难和重要性,但当真正想把写字教好时,当深入的学习汉字时,才发现其中有太多幽远深邃的,妙不可言的智慧。
一、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汉字里的“静界”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键盘时代”的来临让这个世界变得忙碌而浮躁,汉字书写实用性的降低,也让写字教育变得有些尴尬。
然而这样危机造成书写能力的丧失,书写文化的断层,甚至是传统文化的后继无人是不能容忍的。
因此写字教学十分必要。
对此,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是深有体会,除了爱玩的天性之外,孩子的情绪高远,浮躁不堪。
但是对于学习来说,静心是最高效的。
在所有学习中,能够修习心境的莫过于书法。
因为只有静心无杂念才能架好汉字结构,体会笔势变化,领悟字中深意。
我想创造汉字,创造书法的圣贤是想告诫炎黄子孙:宁静方能致远!二、零星可比炽日华——汉字之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
汉字经历二三千年的演变,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缓急来抒发感情、心绪和意境,被誉为纸上的音乐舞蹈。
就其本身而言就是极具美感的,就像美人,亦是环肥燕廋一样。
因为汉字虽被称为“方块字”,但细究之下却是千差万别的。
这些形态各异的汉字,却是让人美不胜收。
尤其是在毛笔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就拿几个基本笔画来说,点,上尖下圆,像瓜籽,可爱。
东晋王羲之说:“点之形式各有其形,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鹗口,或如鼠矢。
”再比如对于这群书法初学的孩子来说颇为苦手的“捺”画,也是有的“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有的一波三折,似春蚕蛹动。
多么富有动感和表现力的笔画!更别提如鸟儿张翅的汉隶,如古木舒展的魏碑,如飞天舞动的行草,如君子端庄的楷书......记得在学习《翠鸟》一课时,孩子们对于“翠”字上的“羽”很感兴趣,因为“钩”都不见了,两个“习”字变小了还有些倾斜。
活在字里的中国人

衍生字14—季
—季,孩子幼小如禾苗,代表最年幼的 儿子。
引申为最年轻、最末。古人以孟、仲、 季来表示三兄弟的排序,但若为四兄弟, 则以伯、仲、叔、季排序。季都代表最 后一个。
(三)长成期
长成期:手脚功能皆已全备,双脚已能稳稳站 立,有独立行为能力。
衍生字12—孙(孫)
—孙(孫):一代代接续的孩子。
—系( jì, xì),表示一长串交缠的 脐带或丝绳,表示延续不断。
《说文》:“子之子曰孙,从子,从 系(jì)。系,续也。”系,假借 “继”字。
衍生字13—孟
—孟:在盆子里洗澡的孩子。 《说文》:“孟,长也。” 古人以孟、仲、季来表示三兄弟,或表示
《史记》记载黄帝有四妃十嫔,生了二十五个 王子,被派驻各地管理人民,黄帝的王权因而 非常稳固而强盛。夏商的君王纳妃多半是为了 生养众多,使群族壮大,若君王无后,可能会 引发争权危机,甚至灭国。
衍生字2—包
—包:母亲弯着身体,“包覆”着一个 “小婴儿”。
“包”的引申义是将东西裹住,相关词 有包裹、包围、包装等。以“包”为声 符所衍生的字有苞、胞、抱、饱、袍、 刨、泡、炮等。
衍生字5—熙
—熙:在“火”堆旁喂婴儿吃奶。
“熙”引申为温暖和美的样子,相关词 如熙熙攘攘(热闹的人群)、熙熙融融 (亲爱和睦的样子)、熙春(明媚的春 天)、熙阳(温暖的阳光)等。
(二)孩童期
孩童期:双脚还不会行走,只能在 地上爬,象征孩童是个未能独立自 主的人。
—子:甲骨文、金文、及篆体的 “子”都是孩子的象形文。
世界四大古文字 :中国的汉字(甲骨文字)、古 埃及的圣书字(象形文字)、古巴比伦(苏美尔人) 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哈拉本文字 (印章文字)
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每一个汉字都如同一部文化史。例如,“家” 字,其甲骨文形象地描绘了一座屋子里养着一头猪,象征着古代人们的定居生活 和农业生产。而“祭”字,则表示一个人在神灵面前献上肉食,表达了古人对神 灵的敬畏和祭祀的习俗。这些汉字不仅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反映了他 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阅读感受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变,更承载了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最近,我读到一本名为《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 世界》的书籍,让我对汉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300多个古汉字的详细解说。从甲 骨文、金文到现代楷书的演变,每一个汉字的源流都被详尽地阐述,深入浅出, 让人易于理解。书中的1500多幅作者手绘字形图及考古器物图,更是严谨精美, 既有书法的美感,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书中的精彩摘录远不止这些,每一个解析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 大门。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还 能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欣赏 和解读汉字,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这本书让我们明白,每 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一段历史,都展现了一种智慧。无论是“和” 字的和谐哲学,还是“孝”字的伦理道德,亦或是“福”字的生活理想,都在诉 说着中国古老而又鲜活的文化传统。
《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更 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演变和文化内涵,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中华 文明和民族精神。我相信,每一个热爱汉字和中国文化的人,都会从这本书中获 得不少收获和感悟。
目录分析
我爱祖国文字美作文10篇

我爱祖国文字美作文10篇我爱祖国文字美作文篇1这个星期,老师带领我们进入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是一位魔术师,真的,不信你看:当“太阳”出现时,你会感到扑面而来的热气;当你看到了“月亮”这个词,又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撒满大地;而望见“星星”,你又如同看见了一个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冲你眨眼睛;“芬芳”则让你似乎闻到了鲜花浓郁的香味……当汉字“变身”后,就能把你带到另一个场景,让你身临其境。
难道这还不算一个魔术师吗?汉字还是个调皮的孩子。
在语文水平较低的人笔下,它们可能会把自身“稍一打扮”,然后来博得大家一笑。
但它们有时调皮过度,酿成了大事故。
如:乌鲁木齐一家挂面厂花了18万元买了很多包装袋,可因为担心,把“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使这18万元付之东流了。
这“孩子”还容易被利用,你有“依依不舍”,我来个“默默无闻” ……不过,这几天我出去找错别字,看到人们使用汉字越来越规范了,我可开心了!汉字,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它的脚步,它带着历史长河中的精华来到现在,又将走向未来!我爱祖国文字美作文篇2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生动的语言和最美丽的文字是什么?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最生动的语言是普通话,最美丽的文字是中国汉字!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丰富多彩,又无比优美。
她经历了上下几千年的漫长演变历程,从有史记载的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小篆、隶书,从小篆、隶书到草书,从草书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楷书、行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每一次演变,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心血,炎黄子孙的智慧,如今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范围最广的语言文字。
从我记事开始,妈妈告诉我说,我很会说话。
当我牙牙学语喊出“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幸福的把我抱得高高的,夸我聪明又可爱。
上了幼儿园,老师开始教我学拼音和简单的字,还有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每每学字的时候,我的姿势是最端正的,而说话的时候,我的嗓门又是全班最大的。
回到家里,我还总缠着爸爸妈妈,把刚学会的话又一字不落认认真真的说给他们听,爸爸妈妈不管有多忙,都放下手中的活,连连夸我真厉害!还记得有一次,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我一看到喜欢吃的石斑鱼,便脱口而出:“我要鱼——吃!”谁知道,外婆、外公和爸爸妈妈一听全都笑了。
《中国字中国人》观后感心得体会

《中国字中国人》观后感心得体会《中国字中国人》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汉字,是中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记录了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和才干;还有着八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还可以用汉字和别人交流,交上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人缘越来越好。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叫“猜字谜”的游戏,老师先在黑板上放出了一个图片,那图片的样子可奇怪了。
上面有一长一短两横,下面呢,有一个又长又卷的钩子,看着有点像猫的尾巴。
我疑惑地喊道:“这是一个汉字吗?”当老师放出第二张图片时,大家都反应过来,有的同学激动地把两只手都举起来了。
老师请了一个同学,她说出了正确答案:“云!”有些猜不出来的同学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回,老师让我们说出“册”字的由来,这个真简单,大家都举手,有的甚至更夸张,把双脚都举了起来。
老师十分纠结,不知请谁好。
终于,老师请了第二个同学。
他完整地说出了答案,老师奖励了他五个大拇指。
中国汉字是我国独有的文化,我为此骄傲,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汉字文化传承下去。
《中国字中国人》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它,几千年的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手中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它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记录了多少灾难与幸福。
它比日本的文字快捷,它比英文好看。
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汉字。
外国的游客都说汉字就像宏伟的兵马俑,历史悠久的故宫。
现在,有许多的外国人都来学习我们的汉语,学习我们的汉字。
草书:狂草奔放,凤舞龙翔;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我们中国的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举世闻名,写完后,顿挫抑扬。
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们看,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看到“光”,你能感受到光明;而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到热和力;“轻”就像能飞起来一样;“重”字一望而沉坠……中国的汉字多么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啊!看着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迂回绵延,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我爱中国的汉字,你们呢?《中国字中国人》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汉字,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的载体,中国上下五千年,汉字随着时代的潮流在改变。
“我是接班人”《中国字、中国人》心得感悟10篇

“我是接班人”《中国字、中国人》心得感悟10篇“我是接班人”《中国字、中国人》心得感悟精选篇1汉字,汉字,我喜欢你们!每当你们在我的眼前展现,我就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
我也为祖先创造这些美妙的汉字而感激不尽。
有了它,我们才有了现在这些独特的诗歌、对联、书法艺术……汉字还分了很多“家族”,有隶书、甲骨文、金文、楷书等,它们都有着自己奇特的样子。
金文和甲骨文,它们都像自己所表示的东西;隶书和篆书,一见就使人有一种特殊的优美感;草书写时雷厉风行,写完一见就使人觉得是莫明其妙,龙飞凤舞;楷书写时慢悠悠,写完后,端端正正;行书写时浩浩荡荡,写后感觉行云流水。
只要在书法家的笔下,中国汉字就会各显神通:有的多姿多彩,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变化多端,还有的精神抖擞。
每当我看到自己的文字,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想,我国那么多的伟大诗人,他们为什么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诗歌,就因为这些充满无穷魅力的汉字引起了他们的灵感……我爱你,美妙的中国汉字!“我是接班人”《中国字、中国人》心得感悟精选篇2汉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每天都在汉字的海洋中快乐地旅行。
有趣的歇后语让我发笑;诙谐的诗句让我心旷神怡;感人的一章哺育了我;有力的话语激励我努力前进。
汉字真的很有趣。
他们就像乐谱上快乐的跳跃音符,又像活泼可爱的精灵,在纸上快乐的跳舞。
他们是多么美丽迷人啊!看到“从”字,我会想:一个人要有灵敏的耳朵去听别人的好话;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别人没有发现的小事;拥有一个张巧嘴,去说服别人。
不仅如此,一颗善良的心也能造就一个聪明的人。
每当看到“笑”,我就很开心;看到“哭”就觉得很难过…汉字太神奇了!就像一个谜一样的魔术师。
以前我很讨厌汉字。
如果我写得不好,我就得挨骂。
然而,自从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改变了对汉字的态度。
那天,和往常一样,我每个星期天下午都来参加作文培训班。
上课的时候,黄老师比任何一天都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在汉字里的中国人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19期
汉字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里面蕴藏了很多文化,下面就从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来探讨隐藏在汉字中、被我们忽视的秘密。
从汉字的字形中看中国文化
从字形上看,汉字在书写形式上是平面方块体文字。
从字体构造上看,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而笔画在构字时,并非一个笔画接一个笔画呈线性展开,而是在一个二维平面里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多向展开的。
这是汉字从外观上或视觉上所体现出的最明显的特点,它不同于英语之类的音素文字在构词时是呈鱼贯式线性排列的。
方块汉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稳重、踏实的性情。
古代中国人在造字的方式上承袭了传统建筑中“天圆地方”的思想。
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像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
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
纵观自然界,凡是圆形的物体都具有好动和不稳定的特点,就像圆圆的日月一般。
凡是方形的物体,都具有静止和稳定的特点,就像静静的大地一样。
方形的汉字静止稳定。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的是一种平定、安然、稳定的生活态度,稳中求胜。
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上看,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
通常,音素文字记录语言,一般是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横向展开,一个词里的所有字母一个挨着一个连着写,词与词之间留有空隙,以显示词与词之间的界限,这种书写规则叫做分词连写。
如英语的“苹果”写作“apple”,“红苹果”写作“red apple”。
可见,在英语的书面语中区别词是很容易的。
而汉字记录汉语是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字与字之间留有空隙,词与词之间在书面语中没有分界,因而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词连写的规则。
一个个方形的汉字就像一个个有棱有角的中国人。
从个体上来看,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性情稳定、各司其能的中国人。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中国人眼里,个人的力量就算再大,也不能完成集体的工作。
许多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各自发挥自己的强项才能为集体添砖加瓦,作出更大的贡献。
单个看汉字,通常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所以单个汉字都是有意义的。
但是,要表达更深刻更复杂的道理和意义时,就需要一个个汉字排列起来组成一句话、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
不实行分词连写的规则使汉语的文章看起来更紧凑,一个个汉字组成的词语间的联系更紧密,而不凸显每一个词个体的独立性。
而西方国家赞
赏个人英雄主义,在很多艺术作品中,通常会看到像超人、蜘蛛侠之类的英雄单枪匹马拯救世界。
东西方文化理念、价值观不同,在文字的构造和使用上自然也有所体现。
中国人不好大喜功,不推崇个人主义,在汉字上则表现为汉字之间搭配成词的组合不固定,需要的时候可以相互搭配表示一定的意义,就像中国人总是遵从“个人永远服从于集体”一样,在集体需要的时候永远服从安排。
从字音中看中国文化
文字记录语言,必然和语言的语音系统相联系。
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中带声调的音节总数较多,汉字总数也非常多,但是,音节跟汉字并不一一对应,一个音节往往对应几个甚至十几个汉字。
因此,汉字中出现了许多同音字。
而对同音字的应用之一就是中国人的吉祥用语。
相比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人向来比较含蓄和内敛,使用吉祥用语时一般还配有图案或者物品,大体和求福、长寿、喜庆、吉祥有关,这是因为人类对幸福有着共同的追求心理。
中国窗花上常常出现蝙蝠这种动物的身影,因为“蝙蝠”的字音与“遍福”、“遍富”谐音。
把蝙蝠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取其寓意:“福中有福”、“福在跟前”、“五福献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等。
其他象征吉祥的物品还有“鱼”和“如意”等。
“鱼”谐音“余”,所以鱼是家家户户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取其寓意“年年有余”。
在升学或升职的时候,鱼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品,象征着“鲤鱼跳龙门”。
而如意则象征着“万事如意”、“平安如意”等美好的寓意。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也遵循着许多与谐音有关的习俗。
如水果“梨”不能分着吃,不然吃的人将会面临“分离”;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贴“福”字,象征着新年纳福。
而且很多人家门上的福字都是倒着贴的,象征着“福到”;在传统中式婚礼上,人们要在新人的床上撒上大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新婚夫妇“早生贵子”;而在现代许多中国人的婚礼上,用来装饰的花束都是百合花,寓意新婚夫妇“百年好合”。
从字意中看中国文化
汉字造字法有“六书”,分别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最早的象形和会意字的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是表示事物的外形或者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后来的形声字不光表意,还表音。
这样表达的意义虽然淡化了,但是必定是保留了精髓。
《说文解字》中对“示”字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凶吉,所以示人也。
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
”这表示从“示”字旁的字都与古代祭祀文化有关。
而细细整理从“示”字旁的字,就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而示部字则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人的崇拜与敬奉。
《说文》中对“神”字的解释是“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从示申”,足以看出古人对神明的崇敬。
古人对天神的崇拜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对日神、月神的崇拜,对星辰的崇拜,对风雨雷电诸神的崇拜等。
《说文》中对“社”字的解释是,“地主也。
从示土。
”所谓地主,也就是主宰土地的神。
大地负载万物,无边无际。
人们生活在大地上,面对巍巍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河流、茂密繁芜的森林,便感到大地有一种无穷的力量。
在科爾孜族,甚至还有“自己是大地母亲之子”的原始观念,认为人是由地上的泥土繁衍而来。
人们对大地崇拜的同时,又对其产生畏惧之情,这是因为大地上的火山喷发、山体滑坡、洪水泛滥、森林大火等骇人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对土地诸神的崇拜。
对地神的崇拜可分为:高山崇拜、水神崇拜、火神崇拜、植物崇拜等。
加之土地是先民们赖以生存的资本,人们的衣食住行,全部取之于土地,于是,人们便对之顶礼膜拜,以表达感恩和祈福。
另外,中国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崇尚男尊女卑,这种思想在汉字中也有许多体现。
不少从女字旁的字均表现了对女性的轻蔑和侮辱。
如“妥”字,一只手压在女子的头上,女子抵抗不得就要妥协了;“嫉妒”本来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二字却都用了女字旁,充分表明在一段时期内,汉族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
从汉字看古人的伦理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
“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
“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
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兩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
“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
“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
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
臣和民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
无子不孝。
“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
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
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
不孝的罪行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后代,没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
维护这种观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释成男孩子,说没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
“好”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子”,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
这种生育观念到了现在还有影响。
带“女”字的贬义字。
在强调男子重要的同时,是贬低妇女的作用。
“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也有的像双手被绑在身后)跪在地上的女人。
这说明商朝时妇女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了。
社会不但歧视妇女,而且还把许多坏人坏事和妇女联系在一起。
人们在造一个字时,如果是贬义,就把“女”字加进去。
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
女子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房子的符号),下为女。
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
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
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
“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
压迫歧视妇女,反对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观念到了20世纪才开始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