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析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探析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探析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固定资产是高校重要的财务资源,而其折旧会计处理对于财务报表的准确反映和高校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进行探析,以期为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折旧方法的选择新政府会计制度允许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和资产性质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限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高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折旧方法选择,并严格执行所选折旧方法。
2. 折旧期限的确定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残值率等因素确定折旧期限。
高校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测算,依据折旧方法确定折旧期限,并根据规定执行,确保折旧期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折旧会计处理的记录和报告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折旧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高校应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逐年记录和汇总,编制财务报表,便于管理和监督。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高校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状况,确保所选折旧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校对于折旧方法选择存在盲目跟从和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导致折旧方法的选择不够科学和合理,影响了折旧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加强使用寿命和残值率的评估3.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4.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校财务人员应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对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折旧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关于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的原因分析与措施探讨

关于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的原因分析与措施探讨【摘要】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管理不善。
人为因素包括财务人员对折旧规定的不了解以及各部门对资产管理的漠视。
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监督制度不健全,导致资产折旧和管理工作滞后。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折旧的监管。
完善折旧制度,明确折旧标准和折旧方法,确保折旧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的问题,保障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原因分析、人为因素、管理不善、措施探讨、资产管理、折旧制度、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不力不仅会导致高校资产价值的下降,也会影响到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在高校管理中,很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手段,导致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控制不力。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容易引发资产贬值、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经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深入分析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的原因,探讨相关的管理和改进措施,对于提升高校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价值和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的问题做进一步的介绍和分析。
1.2 研究意义研究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的原因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固定资产是高校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是支撑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
固定资产的准确计提折旧,可以有效地反映出高校资产价值的变化,确保资产财务状况真实可靠。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力可能会导致高校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影响高校资产管理与使用效率。
不合理的资产折旧计提还可能掩盖高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加高校的经营风险。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
本文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折旧准则不明确、计提标准不统一等。
进一步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包括管理水平不高、信息系统不完善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如规范折旧政策、加强财务培训等。
本文还探讨了改进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探讨了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为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问题、原因、对策、改进、实施、评估、总结、展望、成果应用、后续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制度,它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高校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也逐渐增加。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范实施,对于高校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计提标准不统一、计提周期不明确、计提方法不科学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本研究将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优化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部分的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目前,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也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隐患。
对于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固定资产是高校的重要财产,对于高校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起着重要作用。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探析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是指高校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按照一定的折旧率将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期减少其价值。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固定资产折旧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固定资产折旧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资产价值,还直接影响高校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研究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对于优化高校财务管理、提高高校财务运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张,固定资产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探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并分析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综合对比,探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我们将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提出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高校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高校经济发展。
2. 正文2.1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受到了诸多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进行了统一规定,提高了固定资产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新制度要求高校必须按照实际使用寿命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避免了过度计提或不足计提折旧的情况。
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了资产价值的实质表现,要求高校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工作问题探析

起 全校 固定 资产 管理 的各 项工作 很 不客观 , 从 而使 得 固定 资 产 的管理 流于形 式 . ( 2 ) 虽然 各高 校都 建立 有 固定 资 产管理 相关 制度 , 有 些制度 制 定得 也 很严 格 , 但 往 往在 实 际工 作 中难
以得 到很好 执行 , 或有 些 制度虽 然执 行 了但效 果 却 很 不理 想 . 固定 资产 管 理 是一 个 很 复 杂 的系 统 工程 , 贯
2 0 1 5年第 1 0期
骆忠平 : 高校 固定资产折 旧计提工作 问题探析
高 校 固定 资产 折 旧计 提 工 作 问题 探 析
骆 忠 平
( { 胃 南 师范学 院 计划 财务处 , 陕西 胃 南 7 1 4 0 9 9 )
摘
要: 新的《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颁 布实施已经一年有余 , 但 在实际执行 过程 中面 临不少 问题 , 集 中表 现在对 固定资
产 折旧计提工作 上. 各 高校在 固定 资产 管理 上普遍存 在管理意识淡 薄 、 管理体制不完善 、 核算体系不科学 、 家底不清等 问题 , 导致计 提资产折旧困难重重 , 执行时 间参差不齐. 通过问题分析 , 应该 以新制 度为契机 , 全面对学校资产进行清查 , 提高资产 管 理意识 , 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规范核算方式 , 统筹解 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几点探讨

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几点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固定资产是高校的重要资产之一,其折旧政策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成为大势所趋。
研究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方面有着明显的变化,包括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确定等。
这些变化对高校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产生了直接影响,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也将对高校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
如何合理制定折旧政策,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研究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问题,不仅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提高,也有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对高校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发现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旨在为高校及相关部门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保障高校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促进高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调整成为研究的热点。
对于高校而言,固定资产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折旧政策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状况和管理效率。
研究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深入研究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和要求,有助于高校更好地适应新制度的改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分析实施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报表的影响,可以帮助高校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财务透明度和管理效能。
深入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高校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助于高校更科学地制定资产管理和财务预算计划,提高经济效益和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探析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会计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以逐步完善和规范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对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机构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
高校作为受政府资金支持并具有独特经济属性的组织,其固定资产折旧也受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和调整。
在我国高校的日常运营中,固定资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括校舍、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藏书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高校在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必须重视和合理安排的一项内容。
传统的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方法和计提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高校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计提标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化。
研究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深入探析,以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高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受到一系列新政策的影响,这也给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问题的提出是,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进行核算?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否有新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意义是什么?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哪些影响?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具体步骤应该如何进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展望未来,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领域还有哪些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得到探讨和解答。
2. 正文2.1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公开透明,要求高校将固定资产折旧情况进行详细披露,包括折旧方法、折旧率、折旧期限等信息。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探析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探析随着国家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文将对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探索,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会计工作提供参考。
1. 折旧方法的改变在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
而新会计制度对资产折旧方法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要求企业可根据资产的递减模式、使用寿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对于高校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根据具体资产情况来选择更为合理的折旧方法,以更好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和消耗情况。
2. 折旧基础的调整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也有所调整。
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进行调整,并在每一年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折旧基础的科学合理。
这对高校来说就意味着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折旧基础,确保折旧费用的准确性。
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设置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计提折旧的还需要根据资产价值变动情况设立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这对高校来说就意味着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更为科学的价值评估,及时反映资产减值情况,并设立相应的准备金,以应对资产价值的下降和损失情况。
1. 折旧方法选择的困难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需要根据资产的递减模式、使用寿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往往不具备足够的资产评估和技术条件,无法准确判断资产的递减模式和使用寿命,导致折旧方法选择的困难。
1.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淘汰流程,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变动情况得到及时记录和反映。
2. 强化固定资产评估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固定资产评估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建设,提高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动情况的准确评估能力,确保折旧方法选择和折旧基础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析
作者:孟君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8期
【摘要】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资产和净资产的变化。
因此,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利于真实记录学校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全面反映高校会计信息。
有利于为固定资产更新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价值补偿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国家教育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
因而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在高校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它固定资产六大类。
高校的固定资产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逐渐发生物质上的损耗,实物形态由新变旧,使用功能由好变差。
与此同时,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也随之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丧失其服务功能与价值而报废。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
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年限内进行计提分摊,计入各期成本或费用中,以折旧形式使固定资产已转移的价值在收入中得到补偿。
二、高等学校实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资产和净资产的变化,就是由这种客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不真实。
在高校的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率一般要占总体资产的80%以上。
同样,在净资产中,固定基金占净资产总额相当大的比例。
在实际
中,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的磨损及耗费,价值在不断递减,同时,代表投资者权益的固定基金的数额也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不能在高校的“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从而造成账目上的资产和净资产含有很大的“水分”。
因此,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利于真实记录学校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全面反映高校会计信息。
2、有利于为固定资产更新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由于高校的资产都是有偿使用的,那么作为一种资本运动形式,要考虑固定资产的补偿与更新。
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修购基金是事业收入的3.5%和经营收入的8%组成的,实际上这样提取出来资金仅用于固定资产的维护都不够,更不必说用于满足飞速发展的高校对新增固定资产的需要。
所以要通过一种合理配比的途径,即通过与资产有形无
形损耗相对应的折旧费中来提供。
三、高等学校计提折旧的范围和方法
1、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一般来说,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不使用和不需用的不应计提折旧。
具体对高校而言,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的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大批同类低值物资(如体育器材等)、大修理和季节性停用的设
备、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等。
2、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高校由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不提折旧,因此,高等学校目前计提折旧尚无明确规定的方法。
在此,笔者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及固定资产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形式和作用,认为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折旧:一是房屋和建筑物以及一般设备可采用“直线法”;二是教学专用设备应区分性质,科技含量低、价值变动速度慢的采用“直线法”;科技含量高、容易受技术进步引起速度贬值的设备,如电子计算机等宜采用“加速折旧法”;三是图书及其它设备等应根
据其价值变动速度的不同分别确定折旧年限和方法。
四、高等学校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1、计提折旧的基础
首先要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调入、购置、接受捐赠、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都做了说明,但是通过贷款投资的却未有说明。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二十五条规定购建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取得的实际成本记账。
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和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在固定资产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竣工决算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支出或费用。
同时按照制度规定将固定资产合理分类,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率,由于不像企业那样要从加速折旧法中获得税收利益,
因此高校使用简单方便的直线法,按期计提折旧就可以了。
2、设置会计科目
首先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它反映的是各项固定资产按期计提折旧的累计数,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报表上反映。
其次,设置“固定基金”科目,“固定基金”科目属于净资产科目,是指高等学校因购入、自制、调入、融资租入、接受捐赠及盘盈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计提折旧后其年末余额应与固定资产净值数相对应。
另外设科目“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是指高校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修缮和设备购置费,以及按其它规定(如固定资产变价款项)转入的,用于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情况的。
3、账务处理
计提折旧应当通过每月编制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进行,该表是在上月计提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值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得出本月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计算公式为:
本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上月计提的固定資产折旧额+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计算表如下: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的计算结果,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基金
贷:累计折旧
在会计期末时的“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计算出“固定资产净值”,将固定资产净值数额列于“固定资产”科目一栏,这样就可以与净资产类的“固定基金”科目的数额保持对应。
这样年终会计报表固定资产反映的是会计期末固定资产的净值。
固定资产使用的磨损形式上通过折旧来实现补偿,而价值上则通过收取固定资产的使用费来实现。
对于各个部门资产的使用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固定资产的专门修购基金,同时于会计年末根据事业收入的3%-5%及经营收入的8%提取固定资产的修购基金。
笔者认为,尽管目前高校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将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它将会是高校财务制度研究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马俊霞.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交通财会
[2]胡泮基,张汉连.加强中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教育财会通讯,1998,(2):25-
[3]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讲座编写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讲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陈晓航.论高校固定资产折旧[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作者简介】
孟君,西安培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