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含疫情防控)教学教材
端午节假前安全教育教案

端午节假前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2.了解端午节假期期间的安全风险;3.学习如何预防常见的端午节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端午节起源和意义的介绍;2.端午节假期期间的安全风险:a.火灾风险:烧烤、燃放烟花爆竹;b.溺水风险:游泳、划船等水上活动;c.中暑风险:户外活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d.交通事故风险:旅游、探亲等返乡活动;e.食品中毒风险:食用夏季食物时注意卫生。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端午节期间的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方法;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各种端午节期间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4.安全知识问答:设置一些与端午节安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回答。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端午节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并引出教学目标。
2.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通过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
3.分析端午节假期期间的安全风险: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假期期间常见的安全风险,如火灾、溺水、中暑、交通事故和食品中毒等。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各种端午节期间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5.安全知识问答:设置一些与端午节安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回答,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6.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端午节期间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预防方法。
7.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度过安全、健康的端午节假期的作文。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对端午节起源和意义的理解情况;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对端午节安全风险和安全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3.通过作文的评分,评价学生对端午节安全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端午节安全教育课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育课教案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文化盛宴,其历史有着悠久的源流。为了更好知晓端午节和避免端午节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端午节并掌握相应的防范技能,需要在学校进行端午节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端午节安全教育课的教案。
一、课程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的文化传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了解端午节期间可能发生的安全突发事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学习端午节期间适当的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课程内容 1.什么是端午节? 2.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3.端午节期间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4.端午节期间适当的防范措施。 三、课程教学 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端午节文化传统的了解。 2.介绍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和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以及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3.提醒学生在端午节期间应该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如食品安全、防晒、游泳、气球等事项,并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端午节期间适当的防范措施,如:戴口罩、注意用水和食品安全、合理安排活动方式等等。
5.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积极参与端午文化活动,并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带着“安全”这一重要的关键词。
四、教学流程 1.导入 教师介绍端午节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和感受。
2.讲解 通过PPT等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讲解俗语、谚语等方法,深入挖掘端午节文化的特性。
3.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端午节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答疑解惑 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对端午节和安全知识的疑问。 5.个人实践 让学生根据本堂课程所学内容,制定个人端午节安全计划,为了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考虑在作业上由学生给教师提交他们的个人计划。
端午节节日安全教育教案

端午节节日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意义和习俗,掌握安全过节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应急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品德风范,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端午节起源、意义和习俗,端午节安全知识,乡村端午节安全培训。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端午节安全知识,如何感知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2)端午节的传统习俗(3)端午节安全知识(4)乡村端午节安全培训2.教学方法(1)讲授法:以PPT形式介绍端午节的起源、意义和传统习俗,并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
(2)案例法: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中探讨端午节安全知识。
(3)游戏法:利用游戏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提高学习效率。
(4)演练法:对于乡村学生,使用演练法进行端午节安全培训,以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3. 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上一年的端午节,介绍和起源及传统习俗,并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学习过程1) 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背景和意义。
2)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介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 端午节安全知识a. 寻找端午节的安全隐患让学生分组寻找端午节可能出现的隐患,如食品安全问题、游泳溺水、火灾等。
b. 提供解决方案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注意饮食卫生、不游泳未经允许的场合,增强消防和自救能力等。
4) 乡村端午节安全培训a. 演练火灾事故应对方案让学生分组演练火灾事故应对方案,按照实际操作来演练。
b. 知名大哥加入组织力量在乡村,组织力量为学生演练安全应对方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知识。
(3)总结反思环节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讨论端午节安全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安全防范和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
社会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端午节期间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培养学生文明过节,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1. 端午节的安全注意事项。
2. 端午节期间的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端午节安全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将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二、新课讲解1.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2. 端午节的安全注意事项- 水上安全:提醒学生在端午节期间,不要到河边、水库等水域玩耍,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 食品安全:教育学生不要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以免食物中毒。
- 用火安全:告知学生在端午节期间,不要玩火,以防火灾发生。
- 交通安全:提醒学生在端午节期间,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
3. 端午节期间的社会公德- 教育学生文明过节,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公共设施。
- 鼓励学生在端午节期间,向家人、朋友送上祝福,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端午节期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端午节安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端午节期间,将所学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端午节安全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端午节安全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端午节的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和竞赛,巩固了所学知识。
端午节安全教案小学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案小学端午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增强学生在端午节期间的安全意识,包括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等。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确保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端午节假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端午节期间的各类安全注意事项。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安全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 PPT 课件。
3、准备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小卡片或小奖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端午节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端午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1、讲解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介绍端午节的习俗(1)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通常用糯米包裹着红枣、猪肉等馅料。
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粽子口味。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向学生展示赛龙舟的图片或视频,感受其热闹的氛围。
(3)挂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人们会将艾草和菖蒲挂在门口,有驱邪、防疫的作用。
(4)佩香囊香囊内通常装有雄黄、朱砂、艾草等,佩戴在身上有驱虫、辟邪的寓意。
(5)饮雄黄酒雄黄酒有驱蛇虫的作用,但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一般不饮用。
(三)端午节期间的安全知识1、交通安全(1)行走安全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端午节安全教案小学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案小学端午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2、增强学生在端午节期间的安全意识,包括防溺水、防火、交通安全等。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端午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使学生掌握端午节期间的各项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2)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安全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端午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准备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案例和演示道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除了赛龙舟,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端午节。
(二)端午节的介绍1、由来讲述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百姓们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
2、习俗(1)包粽子:展示各种粽子的图片,介绍不同地区粽子的口味和形状,如南方的肉粽、北方的红枣粽等。
(2)赛龙舟:播放赛龙舟的精彩视频,讲解赛龙舟的起源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挂艾草、菖蒲:解释挂艾草、菖蒲的作用,是为了驱邪、防虫。
(4)喝雄黄酒:说明雄黄酒有驱蛇虫的功效,但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饮用。
(三)端午节期间的安全知识1、防溺水安全(1)展示一些溺水事故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危险性。
(2)讲解在河边、池塘边玩耍的危险,强调不能私自下水游泳。
(3)教授学生如果遇到有人溺水,应该如何正确呼救和施救。
2、防火安全(1)介绍端午节期间可能会用到的香烛、艾草等物品,提醒学生注意用火安全。
(2)教育学生不能玩火,遇到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119。
3、交通安全(1)分析端午节期间出行人数增多,道路拥堵的情况。
端午节放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端午节放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
2.掌握端午节期间的安全知识。
3.培养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端午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端午节的起源与历史背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龙舟、挂艾草等2.端午节期间的安全知识–防火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3.安全知识的传授与讲解–防火安全:•讲解火源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如避免在室内点燃鞭炮、保持用火安全距离等。
•强调不私自购买和使用爆竹、烟火等危险物品。
–食品安全:•讲解食物中毒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如勿食用变质食品、保持食品卫生等。
•强调不要吃未经检验的野生动物或食品,避免食物中毒。
–防溺水安全:•讲解游泳安全知识,如不单独游泳、不擅自下河游泳等。
•强调不要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接近水域,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交通安全:•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如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观念上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
•强调不跟车辆争道、遵守交通信号灯等。
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制作PPT展示端午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引起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2.互动讨论: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同学们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同学们对端午节安全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3.范例分析:使用教材、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以常见的安全事故为例,让同学们分析事故原因,从中总结出安全规则。
4.游戏参与:设计安全知识问答游戏,让同学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5.角色扮演: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表演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提高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6.情景模拟:模拟真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场景,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评价方式1.课堂回答:通过课堂提问,考察同学们对端午节知识和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
2.游戏表现:评价同学们在安全知识问答游戏中的参与度、准确度和合作度。
3.角色扮演:评价同学们在小剧场表演中的表演技巧、表达准确性和角色理解程度。
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2.提问帮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
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教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
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热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四)自主探索,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索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含疫情防控)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
2020年水箐小学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
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节已来临,为让全体学生都能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
期,彻底杜绝在端午节期间学生一切非正常事故的发生,下面强调需要注意
的几个问题:
一、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
2.横穿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道等,不得随意横穿。
3.严禁在公路上骑自行车。
4.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
挤。
5.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不坐破旧车辆、电动
三轮车、二轮摩托车、等安全系数不高,无行驶证车辆。
二、防溺水、用电、防火安全
1.天气炎热,不要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洗
澡。遇到溺水者要呼救,不可亲自去救人。
2.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3.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4.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5.不准玩火,不得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
告大人或报警。
6、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三、饮食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
生。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
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
吸烟、喝酒。
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5.不准上山采摘野果吃,特别是马桑果等有毒野果。
四、疫情防控
1、勤洗手
这个口号在疫情之前就一直挂在人们的口中,俗话说:病从口入,而手
又是我们吃饭必须使用的部位,大部分的病菌都极易通过人们口腔进入人
体。
勤洗手还要正确洗手,用六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
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佩戴口罩
今年“新冠”导致的口罩荒,让大家对佩戴口罩重视了起来。戴口罩前
要把手洗干净,把鼻子、口、下巴罩好,用金属片夹紧鼻梁,防止出现缝
隙,尽量不要用手触碰口罩内面。
3、少聚集
今年的“新冠”疫情,发生在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这个本来是大家
团圆聚会的节日,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流行了一句新的话“少吃一顿饭,
亲情不会淡”。疫情期间,由于聚集产生的感染数不胜数,所以需要大家重
视。
4、少出门
北京又出现了疫情,牵动了全国14亿老百姓的心,为了预防疫情的扩
散,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措施。疫情当下,少出门乃至不出门,可大大减少被
传染的风险以及防护用品的损耗,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保持身体健康,这也
是是对社会最大的帮助。
5、居家预防
居家隔离时,常开窗多通风。自己家人也要尽量保持1米的卫生距离。
在家多做一些居家运动,早睡早起,保持身心健康。
6、测体温早发现
无论居家还是外出,勤测体温,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人员的检查,对于身
边人,体温异常的及早发现并去检查,若身边人确诊,主动参与隔离,这不
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4
五、其他方面的安全
1.不要轻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防盗门。
2.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万一迷路不要惊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
找或及时拨打110,请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3.睡觉前要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防止煤气中毒。
4.不得玩易燃易爆物品和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
5.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
话报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防止被拐骗、拐
卖。
六、积极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认真完成作业。
假期时间较长,希望同学们在休息好的同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
的家务活。并按时完成作业并把下周日召开的家长会通知交到家长手上。
总之,安全教育无小事。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
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
况或危险,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2020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