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etrel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基于Petrel软件的复杂断块精细建模——以老爷庙油田东一段为例

本 次模 型显示 的平 面 图主要 以 E d l 1 I 1 小层 为
例, 图 1为 该 小 层 的顶 面 构 造 图 , 工 区 内有 F 1一
础 。使 用原 始 的构 造 模 型 , 不 作 任何 处 理 势 必 会造 成 网格 混乱 , 并 产生 大量 的 网格 负体 积 , 对 后期 物性 建 模 和储量 拟合 等都 会造 成很 大影 响 。
田主要 含油层 位 中的一 套 , 分为 3个油 组 。
2 地 质 模 型 建 立
2 . 1 构 造 建模
断 层建模 是 三 维地 质 建 模 的核心 部 分 , 只有 断 层模 型 建好 了才 会 有 高 质 量 的 网格 模 型 , 而 网格 模
型 是后 期层 面模 型 、 测 井 曲线 粗 化及 属 性 模 型 的基
受北部 边 界西 南 庄 断 裂控 制 的正 向二 级构 造 , 为 继
图1 E d l I I 1 ’ 小 层 顶 面 构 造 图
承性发 育 的滚 动背 斜 , 构 造 带 面积 约 1 5 0 k m , 分庙 南、 庙 北 2部分 , 其 中庙北 为 滚动背 斜构 造 主体 。其 东一 段 ( g d 1 ) 由一 套 砂 砾 岩 、 含砾砂岩 和浅灰 、 棕 红、 灰绿 、 紫红 色 泥 岩组 成 的岩 性组 合 , 是 老 爷 庙 油
第 1 5卷 第 5期
重 庆科技 学 院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3年 1 0月
基于 P e t r e l 软 件 的 复 杂 断 块 精 细 建 模
— —
以老爷 庙 油 田东一段 为 例
王 利 李 君
( 1 . 长 江大 学地球科 学学 院 ,武汉 4 3 0 1 0 0; 2 . 长 江大 学地 球环 境 与水 资源 学院 ,武汉 4 3 0 1 0 0 )
Petrel三维地质建模

Ng1+2 312
456
Ng3
388
403
Ng4
419
384
Ng5
457
367
小层层面修正技术
砂体空间归位技术
问题1:埕岛油田目前总共完钻339口井,其中有220口定向斜井, 17定向井井斜数据存在问题导致砂体对比存在油水矛盾等问题?
埕 岛 油 田 Ng1+23 井 位 图
C B 6 B -4 C B 6 B -3
C B 2 5 1 B -1 C B 2 5 1 C B 2 5 1 A -2
C B 25 1 B -4
C B 2 5 1 A -1
C B 25 1 B -2
C B 2 5 1 B -3
C B 2 5 1 C -4 C B 2 5 1 C -3
Ng54井位图
Ng(1+2)3井位图
井距统计表
埕 岛 油 田 Ng54 井 位 图
使用人工“蚂蚁”计算蚂蚁体
传 统 思 路
方差体
蚂蚁体
?由于原始地震
体资料品质的限制, 传统的蚂蚁自动追 踪断层的效果难以 保证。
优选地震属性预处理
改 进 思 路
地震振幅体
使用人工“蚂蚁”计算蚂蚁体
方差体
蚂蚁体
断层自动解释技术
对地震振幅资料进行带通 滤波,压制噪声使地震突出 显示在信号频带。
原始地震剖面
埕岛油田馆上段顶构造图
断层面
三维空间精细调整技术
(1) 三维空间断层与层面接触关系精细调整
上升盘层面与 断层接触点
下降盘层面与 断层接触点
地震解释明化镇 底解释层面
三维空间精细调整技术
(2) 断距精细调整
利用Petrel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31 构造模 型 的建 立 . 构造 建模 是地 质建 模 的基础 和关 键 ,由建立 断 层模 型 和层 面模 型组成 。构 造模 型 反 映的是 储层 的
空 间格 架 ,精 细 的构造 模 型可 以细 致地 描述 地层 的
性油藏、断层一 背斜一 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它的构 造 形 态 为 被 断层 复 杂 化 的 轴 向 近南 北 向 的 短 轴 背
斜 ,背 斜 两 翼 不 对称 :西翼 及 南 、北 端 部地 层 较
缓 ,形态 较完 整 :东翼被 下 二 门边 界 断层切 割 ,发
第 二步 .以 高精 度的 三维 断层 模 型为基 础 ,结 合 钻井 分层数 据 ( 即地层 界 面数据 )和 以往 的地质 认 识 ,建 立 以小层 为基 本 单元 的精 细构 造模 型 ,利 用钻 井分 层数 据来 计算 小层 构造 模 型 。研究 工 区平 均井 距 为 20m,以井距 的 11 网格 间距 ,确定 0 /0为 平 面 网格 大小 为 2 2 0mx0m。然 后 ,根据 钻 井 分层 数 据对 计算结 果进 行 手工 编辑 、校 正 ,逐 层 校正 构 造 面使 之与 钻井 分层数 据 完全 吻合 。对 于没 有分 层
地建立 地质模 型 。 在 下二 门油 田 H 1 2V油组 开 展 精 细油 藏 描 述 的
面几 何形 态为 扇状 ,河 口坝 、水 下 分流 河道 微 相为 主要 油气储 集单 元 。
2 基础 数据 库的建 立
建立 三 维地 质模 型需 要 使 用 井 位 坐标 、井 斜 、 测井 、钻 井分 层等 大量 的基 础数 据 ,而且 三 维地 质
Petrel三维地质建模应用技术探讨

模型构建成果
模型可视化
通过petrel软件的可视化功能, 将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可视 化展示,方便对模型的理解和分
析。
模型评估与优化
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 包括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 用性等方面,确保模型能够满足
实际应用的需求。
模型应用与拓展
将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应用于实 际的地质勘探和油气开发中,并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模型进行拓 展和完善,不断提高模型的精度
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矿产资源的分布和 储量,优化采矿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采矿成本
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减少采矿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降低 采矿成本,同时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5
CATALOGUE
它主要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提 供从数据导入、模型建立、模拟分析 到结果展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petrel软件特点
高度集成
高效建模
Petrel软件集成了多个模块,包括数据导入 、模型建立、模拟分析和可视化等,方便 用户进行一站式操作。
Petrel软件支持多种建模方法,包括实体建 模和体素建模,能够快速构建复杂的地质 模型。
可视化
提供丰富的可视化工具,方便 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
扩展性
支持与其他专业软件进行集成 ,可扩展性较强。
03
CATALOGUE
petrel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实践
模型构建准备
数据收集
确定模型范围和网格尺寸
收集所有相关的地质数据,包括地震 勘探数据、钻孔数据、测井数据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基于PETREL的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技术

0引 言
油藏精细描述 是对 油 藏进行 综 合研 究 和评 价 的 项实用新技术 , 油气 勘探 开 发 中具 有重 要 作用 , 在 是油 田勘探 开发工 作 的立 足点 。油 藏精 细描 述技 术 的综合性、 一体化和参数分析准确性是该项技术最突 出 的特色 。而三 维可 视化 地 质建模 技 术 是近 几 年随
中的应 用。
1P T E E R L技 术背 景 4
PT E E R L最 初 是 挪 威 技 术 力 量 雄 厚 的 T C N EH - O UD G IE石 油工业软件技 术 咨询服 务公 司 , 织经验 组
物理和油藏开发的一体化、 高级可视化应用 奠定基 础 , 而为油 田详探 、 订 和调 整 开发 方 案提 供重 要 从 制 依据 一 。 目 前所有的其它商业化三维地质建模 系统都 只
丰 富的地 球物理 , 地质 , 油藏 工程 及 计算 机 等专 业技 术人员 协作 攻关 的结 晶 , 被斯伦 贝谢 公 司收购并得 后 到丰 富和深化 , 当今世 界首家微机 版三维 可视化地 是
质建模 软件 。它引进先进储 集层理论 , 现储集层 三 实 维精 细油藏描述 、 动态可视化 、 三维 三维 成 图, 提供 且
第一 作 者 简 介 吴永彬(92 , 18 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读硕士生 , 主要从事稠油开采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维普资讯
’
构造储集 强有力的成套质量控制工具 , 使其建立的地质静态模 三维连续性和测井资料垂向高分辨的优势 , 型更符合油藏地质特点。其友好的用户界面、 对话框 层 三维 格架 。 和详尽的联机帮助使每个使用者轻松上手, 完全兼容 ● P T E 具有极强的处理复杂断层能力 , ER L 其方 微软办公 系列 的文件格式 。 法独特、 方便。首先 , 既能利用断层多边形建立断层 利用 P T E E R L建模 软件 针对各种不 同类 型储层 , 模 型 , 可应 用 层 面及 剖 面 ; 次 , 也 其 进行 三维 网格 化 为世界许多油 田建立了 许多不同的地质模型 , 其系统 (ia r dn)再利用 建立 的模 型定义垂 向深度 的 Plr i ig ; l Gd 表现出极强 的适 应性 及 稳定 性。利用 P T EL可 以 时 间域深度 。故 而 对 当今 困扰 的许 多 建立 地质 模 型 ER 如逆断层的处理等应用此种新方法 , 新技术则 在三维构造模型基础上建立储层物性模型, 为数值模 难题 , 拟及 流体流动 模拟 提供 三维 网格 。也 可 以在 三维 储 迎刃而解 。并 且建 立 断层 模 型 的方 法 简 便 , 度快 速 层模型上进行井眼轨迹数值化拾取, 大大提高设计井 捷 , 百条断层 的处理仅 需几天 时间。 ● 三维 成 图 ( 用 地震 层 面拾 取 , 利 生成 三维 图 位速度及钻井命 中率。因此 ,E R L能真正实现油 PTE 藏地质建模和数模一体化 , 在油藏地质特征认识、 地 形 ) 。采用仿真三维方法, 即地震解释或地质划分的 球物理参数分析 、 开发钻井、 开发方案编制和后期 开 层 面 进行 网格 化 , 同时 考虑 层 面之 间在垂 向的关 系 ( 超覆 , 断面) 切 和地质分层 与断层之间的关 系 。该种 发调 整都具 有重要作用 。 新方法引人提高建模精度 , 网格处理速度。 加快 ● 利用钻井资料 , 结合地震解释层面, 断层模 2P T E E R L主要功 能模块及 技术 功 能 4 型, 剥蚀面及切断面间关系编辑, 生成等厚图, 为建立 储层模型 , 计算油藏体积提供骨架模型。 P T E 软件具有最佳的精细油藏三维可视化 ER L ( )储层属性模型 3 技术 , 供成 套 的检查 数据 是 否 匹配 等质 量 控制 工 提 ● PTE E R L为储层 属 性模 型和 流体 流动模 型 提 具。具有强 大 的成 图和 三维显 示功 能 。实 现 不 同层 次、 多角度 、 意切 片 、 任 过滤 、 体积 切割 等 三维储 集 层 供三维网格化的断层模 型。因此将层面与断层之间 紧密地 、 有机地联系起来 , 对建立一个精细地质模型 动态显示, 为油藏优化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 整个软件共有五大功能模块 , 它们是: 数据输入、 和三维 成 图起到关键 的作用 。 ● PT E E R L生成三 维 网格化 的构 造角 网格点 为 构造模 型 、 属性模型 、 化、 粗 三维可视 化井设计 。 图 l 实现建立精确的断层模型创造了必要条件 , 提供成套 是其主要结构 : 质量检测工具可最优化规则的单元层 , 为油藏工程师 提供强 有力研究储层 的工具 。 ● 利用 随机建 模 技 术组 建储 层 属性 模 型 , 孔 如 隙度 、 渗透率 、 含水饱 和度 和净毛 比模型。P T E ER L 体现 了当前 兴起 的建 模 主要技 术方 法一 随机 建模 技术, 即从已知 的确定性资料 的控制点出发, 推测出 未知部分数据 ( 内插或 外推 )预测 井 间参数 , , 得到储 层整体三维地质模型。如应用测井曲线或层 面走向 ( 孔隙度图, 声阻抗剖面)求得孔隙度, , 甚至流体饱和 图 1 PTE E R L主 要功 能模 块 及 工 作流 程 图 度, 然后从孔 隙度转 换成 渗 透率 。与 此 同时 , 展 了 开 ( ) 据输入 1数 各种地质统计 方法 , 如平 均移 动法 、 函数 及 克里 金插 P TE E R L具 有灵 活多样 的输/ 输 出接 口。所 需 值 、 V 高斯模拟、 序贯高斯模拟 、 序贯指示模拟法 , 引 并 解释数据 以文件方式存储 P T L资源管理器, ER E 与 入复杂的数学方法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模型。例如 , S rs r s,I X,C a ima,Ki g o ,Zma e iwo k ES h rs nd m p+ ,CP S 基于孔隙度、 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转换。 3, Ea t Viin, I rh so RAP Ma p n p i g, S rt d l TI tamo e , — ● 具有强大而详尽的油藏体积计算和图形输出 G Es R s 产生的层面、 、 断层 电测解释数据、 钻井分层数 功能 , 同时完全兼容 E C L X E 的文件格式, 进行数据分 据、 井位坐标 、 构造图等文件格式相兼容 ;E R L产 析( PTE 直方图) 。生成的三维图形可很容易粘贴或拷贝 生 的网格 化 地 质 模 型 可 输 入 至 E LP ,MG, I 至 WID WS C IS C VP, N O 其它应用软件。 LS A 进行数值模拟。除此之外 , 用户也可使用 P T E- ( )网格粗化 4 R L特 有的文件格式 。 E 由于 P T E E R L地质建模软件采用 2米 网格 间距建 ( )构造模 型 2 �
Petrel软件在新民油田西垒地区应用论文

Petrel软件在新民油田西垒地区的应用摘要:本文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对新民油田西垒区块进行精细的地质建模。
分别建立了该区块的构造模型(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和相控储层模型(三维相模型、相控砂体模型和相控属性模型),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潜力,从而深入认识工区油藏特征,为油田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petrel software to build model of the xilei area in xinmin oilfield, including structural model and reservoir model controlled by facies. predict distribution rule and potential of residual oil. thus we can know the characteristic of oil deeply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to oilfidel development.关键词:新民油田;petrel;构造模型;相控储层模型key words: xinmin oilfield;petrel;structural model;reservoir model中图分类号:tp31;t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11-031 研究区地质概况新民油田泉四段顶面构造为南东向北西倾的单斜,其上发育着多条高角度正断层。
研究区主力产层为扶余油层及杨大城子油层,沉积特征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沉积和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沉积为主。
油层平均深度-1250米左右、厚160米,其中扶余油层100米,杨大城子油层60米,共划分为五个砂组、16个小层、34个沉积时间单元,其中扶余油层划分为四个砂组12个小层,杨大城子油层划分为一个砂组4个小层;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胶结物以泥质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式和接触式为主,全区平均砂岩厚度44.0米,有效厚度8.6米;砂岩孔隙度平均为15.2%,渗透率砂岩内平均5.4×10-3μm2。
2.Petrel三维地质建模应用技术探讨

埕 岛 油 田 Ng54 井 位 图
CB6C-5 CB6C-6 CB6B-5 CB6B-1 CB6B-2 CB1B-4 CB1B-3
井距统计表
埕 岛 油 田 Ng1+23 井 位 图
CB6B-4 CB6B-3 CB6B-5CB6B-1 CB6B-2
CB6B-6
CB6B-7
CB1A-3
CB1A-1 CB1A-4
埕岛油田Ng(1+2)3小层平面图
砂体空间归位技术
修正前
271A-5—27A-5井连井剖面
修正后
271A-5—27A-5井连井剖面
油水界面 -1278m
通过对17口井定向井224个砂体的调整,理顺了砂体的连通关系,很好
的解决了油水矛盾问题,为建立准确的砂体层面和砂体模型建立了基础
构造精细建模技术
(一)构造精细建模技术 (二)复合相建模技术 (三)多方向变差函数分析技术
三、认识和下步目标
构造精细建模技术
构造模型是油藏地质建模的研究内容之一
三维构造模型
精细的构造描述是油藏评价的基础
创建断层模型
Fault Modeling
三维相模型
Pillar Gridding Make Horizons
定义网格垂向和横向分辨率
河道 边界
已知河道的 主流线、河道宽度
、厚度及变化范围
复合相建模技术
常规的目标模拟中参数设计难以准确描述复杂的河道砂体?
目标模拟参数设计
复合相建模技术
河道流线、流域设置 趋势面设计
埕岛油田馆上段42小层河道、河道边缘模拟图
指定不相邻井连通关系
复合相建模技术
分级相建模
埕岛油田馆上段42小层天然提、决口扇模拟图
利用PETREL详细建模操作方法

PETREL操作流程1.前期数据准备地震数据体,断层线FAULT LINS OR 断层棍FAULT STICKS,FAULTPOL YGONS,数字化的等值线。
工区内各井的坐标,顶深,海拔,底深(完钻井深),东西偏移,方位角,倾角,砂岩分层数据,砂层等厚图,测井曲线(公制单位),单井相,各层沉积相图,砂岩顶面构造图,单井岩性划分,测井解释成果表,含油面积图。
(在编辑数据的过程中,命名文件时最好数据文件名都和井名一致)2.数据加载①加载井口数据(WELL HEADERS)WELL_NAME X Y KB TOP BOTTOM SYMBOL井名X坐标Y坐标海拔顶深底深(完钻)井的类型②加载井斜数据(WELL PATH)第一种数据格式MD TVD DX DY AZIM INCL斜深垂深东西偏移南北偏移方位角倾角第二种数据格式MD INCL AZIM第三种数据格式TVD DX DY(单井用WELL LOGS,多井加井斜可用PRODUCTION LOGS)③加载分层数据(WELL TOPS)(包括断点数据)MD WELLPOINT 层名WELL NAME-1500 HORIZON Nm31 NP1-1600 FAULT Nm32 NP1以WELL TOPS加载之后删除系统的缺省项,新建4项,对应输入数据的列,名称进行编辑,Sub-sea Z values must be negative!(低于海平面的Z值都为负),该选项在编辑时不要选中④加载测井曲线(WELL LOGS)LAS格式文件MD RESIS AC SP GR曲线采用0.125m的点数据(1m8个点数据),注意有的曲线单位要由英制转换为公制,如:AC 英制单位μs/in要换成工制单位μs/m,再用转换程序转换为LAS格式文件进行输入,以提高数据的加载速度。
如果有孔渗饱数据,按相同格式依次排列即可。
在/INPUT DATA中设置数据的排列顺序,曲线内容较多,系统缺省项只有MD,所以要用SPECIFY TO BE LOADED定义新的曲线,对应加载数据的列数,名称和属性进行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h)= 1 E )(Z(x+h)-Z(x))2 )。 2
开发和综合调整提供依据。
( 下转第 63 页)
·61·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10 期 TAIYU AN S CI- TECH
研究与探讨
保证会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信息的存储方面, 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输出的报表外, 大多数以 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储。 这种方式有可能给系统带来 风险, 使得数据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 4 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 晓 明.对 我 国 会 计 电 算 化 发 展 的 理 性 思 考[J].当 代 经 济
科 学 ,2001(3):23. [2] 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3] 王 金 惠.会 计 电 算 化 实 施 中 存 在 的 风 险 及 其 防 范[J].洛 阳
20世纪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以钻井资料为主的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已成为目前油田开发阶段油藏 研 究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Schlumberger 公 司 的 Petrel 软件是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工具, 其突出特点是快捷 地建立地质模型。
在下二门油田 H2Ⅳ油组开展精细油 藏 描 述 的 过程中, 该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使得仅依靠传统研 究手段很难准确把握其油藏潜力。 采用油藏建模技 术, 应用 Petrel 建模软件开展系统的建模工作, 建 立构造模型、 岩相模型和属性模型, 精细刻画了油 藏地质特征, 为油藏开发和综合调整提供了依据, 指明了方向。 1 下二门油田区域地质概况
下二门油田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东部的下二 门构造, 地质储量 2.09×107 t, 分为 8 个开发层系。 H2Ⅳ油 组 是 下 二 门 油 田 最 大 的 开 发 单 元 , 含 油 面 积 3.1 km2, 地质储量 4.54×106 t, 年产油 量 占 下 二 门油田总产量的 25%。
由于油气聚集受构造、 岩性、 断层等因素控 制, 下二门油田 H2Ⅳ油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层-岩 性油藏、 断层-背斜-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它的构 造形态为被断层复杂化的轴向近南北向的短轴背 斜, 背斜两翼不对称: 西翼及南、 北端部地层较 缓, 形态较完整; 东翼被下二门边界断层切割, 发 育了 6 条主控正断层, 将短轴背斜划分为 4 个断 块, 储量集中分布在Ⅱ断块, 该断块含油面积 2.1 km2, 地 质 储 量 3.85×106 t, 占 全 油 组 地 质 储 量 的 84.8%。 H2Ⅳ油组属候庄近源三角洲沉积, 砂体平
按照 Petrel 软件格式要求, 对井位坐标、 井斜、 测井、 钻井分层和断点数据等基础数据进行加载。 利用建模软件的可视化显示功能可对数据进行质量 检验, 修正因数据错误造成的油井轨迹异常显示, 并对测井曲线的异常显示井段进行校正。 3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3.1 构造模型的建立
构造建模是地质建模的基础和关键, 由建立断 层模型和层面模型组成。 构造模型反映的是储层的 空间格架, 精细的构造模型可以细致地描述地层的 构造特征。
1)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 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首先强化组织和管理, 明确人 员职责分工, 将系统中不相容职务分离, 以相应的 管理与之配套。 其次加强数据输入、 输出管理, 保 证各个环节的数据准确、 有效。 这要求做到数据双 重备份, 对备份的数据软盘定期检查, 以保证会计 数据的安全。 此外, 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 会计制度, 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
2) 培养 “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 是由财务会计人员、 计算机专业人员以及广大的职 员营造的。 培养 “会计-计算机-管理” 型人才是适 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迫切要求。 它要求从事会计电 算化工作的人员既应具有完备的会计学知识, 又应 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掌握比较扎实的计算机
和财务管理知识, 促进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发展。 3) 发挥财务管理功能。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
孔隙度模型, 再以孔隙度模型作为渗透率模型建立 的约束条件[1]。
1) 测井曲线的粗化。 测井曲线粗化的作用是 将测井曲线的采样率与地质模型的纵向网格单元相 匹配, 并将数值赋给过井的网格单元。 属性建模主 要是对测井解释成果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进行 粗化处理。 粗化算法主要有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 法两种。 其中, 算术平均法主要针对数据变化比较 连续的属性; 几何平均法主要针对数据变化范围比 较大的属性。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的针对性, 孔隙度模型采用 算术平均法, 渗透率模型采用几何平均法[2]。
2) 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采用贯序高斯模拟法 计算出孔隙度模型 (见图 2-a)。 在计算中, 岩相模 型的约束是保证孔隙度模型能正确描述地下储集单 元层特征的重要环节[2]。
3) 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渗透率对于评价油藏 的生产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 (见图 2-b)。 在研究工 区, 采用贯序高斯模拟法, 通过协克里金函数, 利 用相控孔隙度模型为约束条件, 计算出渗透率模 型[2]。
Abstrac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has ma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ast and exact, promoted the standard- ization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ccounting work. It has a profound meaning of finding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nd giving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大 学 学 报 ,2006(3):7. ( 实习编辑 田继忠)
Discussion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to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 Application
LIN Lin
(The 3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53, China)
2- a 孔隙度模型 2- b 渗透率模型 2- c 净毛比模型 图 2 下二门油田 H 二Ⅳ油组精细属性模型
4 结论
1) 通过精细的构造建模、 相建模和油藏属性
建模, 能够建立符合油藏实际的地质模型, 能够精
细、 准确地刻画出油藏细部特征。
2) 建立的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不仅能够为数
值模拟提供静态模型, 还能用于地质研究, 为油藏
研究与探讨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10 期 TAIYUAN SCI-TECH
文 章 编 号 :1006-4877(2008)10-0060-03
利用 Petrel 软件进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罗 玉 1,翟中霞 2,孟庆友 1,王素萍 1,吴富武 1
( 1.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河南 桐柏 474780; 2.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南 南阳 473132)
收 稿 日 期 :2008-08-19; 修 回 日 期 :2008-09-19 作者简介:罗 玉( 1981- ) ,男,河北献县人。 2004 年 7 月 毕
业于郑州大学,助理工程师。
面几何形态为扇状, 河口坝、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 主要油气储集单元。 2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需要使用井位坐标、 井斜、 测井、 钻井分层等大量的基础数据, 而且三维地质 建模软件具有较强的三维图形显示和成图功能。 数 据加载过程就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摘 要:油藏建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油藏定量表征的新技术, 通过对油藏特征和属性参数进行模拟 及预测, 利用 Petrel 软件可以建立起定量的三维可视化油藏模型。 并以油藏单元为目标, 系统建模用 于指导油藏的再认识和挖潜。 关键词:Petrel 软件;数据库;构造模型;盐相模型;属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TE112.43 文献标志码:A
4) Net/Gross (净 毛 比 ) 模 型 的 建 立 。 有 效 厚 度与地层厚度的比值称为净毛比 (见图 2-c)。 通过 设立孔隙度或渗透率的门限值, 对孔隙度、 渗透率 模 型 之 间 进 行 计 算 , 可 计 算 出 Net/Gross 模 型 。 该 模型能够对有效储集单元进行描述。 根据研究工区 属性资料的分布范围, 以孔隙度值 13%、 渗透率值 0.076 μm2 为 门 限 , 即 只 保 留 孔 隙 度 值 大 于 13% 、 渗透率值大于 0.076 μm2 的储集砂岩为条件 , 计 算 出 Net/Gross 模型。
·60·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10 期 TAIYU AN S CI- TECH
研究与探讨
构造形态, 其构造研究工作达到了以往二维构造研 究所不能达到的精度。
研究过程中注重了构造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交互 编辑与地层重新对比的结合。 所建立的下二门油田 H 二Ⅳ油组构造模型总节点数约为 34 万个 (见 图 1)。 再通过纵向上的网格细化, 细化后模型的总节 点数达到 125 万个。 这样建立的精细构造模型, 既 可以控制住有效储集层和泥岩隔层的分布, 又不会 产生过多的网格单元。
变差函数是通过对粗化后的测井曲线进行统计 获得的, 主要参数是变程、 基台值和块金。 根据他 人经验, 实际计算时按照块金值为 0, 变程值取平 均井距的 3~4 倍, 即可以获得满意的计算效果。 通 过计算得出的砂体整体分布较连续, 与地质认识较 吻 合 [1]。 3.3 属性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