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消毒剂总结

合集下载

常用化学消毒剂

常用化学消毒剂
③0.05%有效碘溶液:粘膜及创面消毒
①应避光密闭保存,放阴凉处,并防潮
②稀释后稳定性较差,宜现配现用
③消毒皮肤后不宜用乙醇脱碘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低效
①0.01%--0.05%溶液:粘膜消毒
②0.1%--0.2%溶液: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浸泡、喷洒、擦拭污染物品,作用时间25—30min
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对其有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②1%--3%漂白粉溶液、0.5%—3%氯胺溶液:喷洒或擦拭地面、墙粉及物品表面
③干粉:消毒排泄物,如漂白粉与粪类以1:5用量搅拌后,放置2h;尿液100ml加漂白粉1g,放置1h
①保存于密闭、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减少游戏氯的丧失
②配制的溶液性质不稳定,应先配现用
③对金属有腐蚀性
④用腐蚀及漂白作用,不宜用于有色衣服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④1%溶液:体温计消毒,浸泡30min
①易氧化分解,应现配现用
②对金属有腐蚀性
③高浓度哟刺激性及腐蚀性,配制时须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④存放于避光、阴凉处,防高温引起爆炸
戊二醛
高效
2%碱性戊二醛:浸泡不耐高温的金属器械、医学仪器、内镜等,消毒需10—30min,灭菌需7—10h.
①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消毒消毒液一次
常用消毒剂
名称
效力
使用火范围
注意事项
碘酊
高效
2%碘伏:皮肤消毒,擦后待干,再用70%乙醇脱碘
1不能用于粘膜的消毒
2对金属有腐蚀性
③对碘过敏者禁用
过氧乙酸
高效
10.2%溶液:手的消毒,浸泡1—2min;物体表面擦拭消毒或浸泡10min.
20.5%溶液: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化学消毒药品指用于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物,也称为消毒剂。

包括杀灭无生命物体上的微生物和生命体皮肤、黏膜、浅表体腔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各种消毒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其杀菌或抑菌作用机理也有所不同,生产中应根据消毒对象、病原特性、消毒剂杀菌能力等适当选择使用。

一、含氯消毒剂氯消毒剂通过在水中产生具杀菌作用的活性次氯酸发挥消毒作用,包括有机含氯消毒剂和无机含氯消毒剂。

一般来说,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可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对肠杆菌、肠球菌、牛结核分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蹄疫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水疱病毒、胃肠炎病毒、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使用方便,价格适宜。

缺点是对金属有腐蚀性,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久贮失效等。

1.漂白粉含氯石灰,含有效氯25%~30%,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味,久置空气中失效,大部分溶于水和醇。

5%~20%的悬浮液环境消毒。

饮水消毒每50l水加lg;1%~5%的澄清液用于食槽、玻璃器皿、非金属用具消毒等,宜现配现用。

2.漂白粉精为白色结晶,有氯臭味,含氯稳定。

0.5%~1.5%用于地面、墙壁消毒,0.3~0.4g/kg饮水消毒。

3.氯胺-T 含有效氯24%~26%,白色微黄晶体,有氯臭味。

对细菌的繁殖体及芽孢、病毒、真菌孢子有杀灭作用。

杀菌作用慢,但性质稳定。

0.2%~0.5%水溶液喷雾用于室内空气及表面消毒,1%~2%浸泡物品、器材消毒,3%的溶液用于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黏膜消毒,0.1%~0.5%;饮水消毒,1l 水用2~4mg。

配制消毒液时,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铵,可大大提高消毒能力。

4.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64%,商品名优氯净,另强力消毒净、84消毒液、速效净等均含有二氯异氰尿酸钠。

为白色晶粉,有氯臭味。

一般0.5%~1%溶液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5%~10%的溶液用作杀灭芽孢。

常用的化学消毒杀菌剂

常用的化学消毒杀菌剂

常用的化学消毒杀菌剂作者:田宗学来源: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上传时间:2005-05-09 人气: 1139一、由强氧化剂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因而杀菌消毒。

1、液氯(Cl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次氯酸能穿过细胞膜,使酶的活性减弱或丧失从而杀死细菌。

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2、高锰酸钾(KMnO4)KMnO4俗名灰锰氧。

0.1%的KMnO4水溶液用于水果等食物消毒,0.01%~0.02%KMnO4溶液用于一些有机药物中毒的洗胃及尿道灌洗。

0.1~0.5%的KMnO4溶液可外用洗涤伤口。

3、臭氧(O3)臭氧是略带淡蓝色、有特殊气味的刺激性不稳定气体。

当人吸入浓度极低的臭氧时,有益健康。

其浓度大于0.01mg/L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长期吸入有损肺功能。

臭氧是优良的消毒剂和强氧化剂,不仅能杀死水中许多致病微生物,还能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和容易被活性碳吸附的有机物。

4、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无色溶液。

1%的H2O2水溶液用于口腔含漱,0.3%的H2O2水溶液静脉注射,抢救中毒休克的患者,3%的水溶液用于清洗伤口(创伤、溃疡等)。

如清洗浓泡。

5、氯胺氯胺是指NH2Cl、NHCl2、NCl3的混合物。

它能使微生物中的酶被氧化失效,破坏微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使细菌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

氯胺是废水和低质量冷却水的很好消毒剂,比起液氯消毒饮水,它能大幅度地降低CHCl3的生成量,其降幅量可达50%~70%。

6、二氧化氯(ClO2)ClO2通常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态存在,能使细菌、病毒、浮游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而达到消毒作用。

ClO2在水中不水解、不聚合,在pH=2~9之间稳定,其氧化性是Cl2的27倍,杀菌能力是Cl2的5倍之多,对病原微生物、芽孢、水路系统中的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真菌、藻类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

酚类消毒剂
③复合酚(农乐、消毒灵、菌毒敌) 是41%~49%酚和22%~26%醋酸的混合物。能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 对多种寄生虫卵亦有杀灭作用。
0.5%~1%:用于动物圈舍、笼具、排泄物等的消毒。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
①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0.1%~0.5%:皮肤、黏膜及器械消毒以及种蛋的喷雾或浸泡消毒。 不 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合成洗涤剂)配合应用,否则会被中和 而失效。
氧化剂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双氧水):在水 中分解成水和氧。可快速灭 活多种微生物。 1%~2%创面消毒; 0.3%~1%黏膜消毒。
酚类消毒剂
①苯酚又称石炭酸。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病毒无效。 2%~5%的水溶液用于污物、用具、车辆、墙壁、运动场及动物圈舍的 消毒; [注意]:不适于肉、蛋运输车辆及贮藏库的消毒。 ②煤酚又名甲酚。来苏儿则是其为50%的肥皂溶液,故以称甲酚皂。 2%溶液:用于手术前洗手及皮肤消毒; 3%~5%溶液:器械、物品消毒; 5%~10%溶液:动物圈舍及排泄物等消毒。
含氯消毒剂
③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消毒威)。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病毒、 真菌孢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 0.5%~1%:喷洒、浸泡、擦拭等方法可杀灭病原体。 ★ 5%~10%:杀灭细菌芽孢。 ★ 干粉消毒(1:5):粪便消毒. ★ 场地消毒:10~20mg/m2,作用2~4h。冬季0℃以下时,50mg/m2,作用 16~24h以上。 ★ 消毒饮水:4mg/L,作用30min。
含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 可用于畜禽舍、场地、器具、种蛋、屠宰厂、饮水消毒和带畜消毒。含有 效氯5%时,环境消毒,每升水加药5~10mL,泼洒或喷雾消毒;饮水消毒,100L水 加药5~10mL;用具、食槽消毒,每升水加药5mg,浸泡5~10min。现配现用 。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一、醛类消毒剂1、甲醛甲醛以液体、气体烟熏剂广泛用于医院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低温甲醛蒸汽则用于医院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

甲醛作为消毒剂虽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其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全身性毒性(如呕吐、腹痛及全身性休克等)和致癌作用。

(1)适用范围: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醇溶液可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①4%~l0%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对细菌繁殖体污染者浸泡作用30 min,细菌芽孢污染者浸泡作用6h 以上可达消毒要求。

②8%~12%甲醛-乙醇(70%)溶液,浸泡作用18~24 h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③直接加热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与氧化剂等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用于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熏蒸消毒。

如福尔马林(40ml/m3)与高锰酸钾(30 g/m3)法、福尔马林(20 m1/m3)与漂白粉(20 g/m3)法、福尔马林(80 ml/m3)与三合二(70 g/m3)法等。

2、多聚甲醛(1)适用范围:多聚甲醛可用于特殊环境中室内空气、物品表面等的气体或烟雾熏蒸消毒。

(2)使用要求:①加热熏蒸消毒将多聚甲醛放于容器中在热源上直接加热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②氧化多聚甲醛熏蒸消毒应用多聚甲醛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在各因素水平处于不利时,多聚甲醛浓度增加至20mg/L,作用时间>4h时也可达到消毒要求。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需要加热使温度到达20℃,以便多聚甲醛和高锰酸钾在加水后可快速反应。

熏蒸容器内壁和处理物品表面不应有水珠,以防甲醛凝聚。

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1)适用范围:低温甲醛蒸汽灭菌适用于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包括手术器械、内窥镜及其附件,由玻璃、塑料、橡胶、皮革制品和热敏材料制造的各种用品与器械等。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优质推荐】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优质推荐】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优质推荐】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高效类消毒剂、中效类消毒剂和低效类消毒剂。

(1)高效类消毒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1)过氧乙酸: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2min;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l%溶液用于体温表消毒,浸泡30min.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浸泡金属类物品。

应现配现用并放于阴凉处,以防高温引起爆炸。

2)戊二醛: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金属器械及内镜等,消毒时间需30~60min,灭菌时间需10h.应现配现用。

3)甲醛:40%甲醛熏蒸消毒空气和某些物品;4%~l0%甲醛用于浸泡器械及内镜。

甲醛蒸汽穿透力弱,消毒的物品须悬挂或抖散。

熏蒸消毒要求室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在70%~90%.4)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有氯胺T、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

0.5%漂白粉溶液或0.5%~1%氯胺溶液用于消毒餐具、便器等,浸泡30min。

1%~3%漂白粉,溶液或0.5%~3%氯胺溶液用于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及物品表面。

干粉用于消毒排泄物。

漂白粉与粪便1:5用量搅拌后,放置2h,尿液每100ml加漂白粉lg,放置lh.消毒剂应现配现用,保存在密闭容器内,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

因有褪色和腐蚀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衣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5)过氧化氢6)碘酊:2%碘酊用于皮肤消毒和一般皮肤感染,涂擦后20s,再用75%乙醇脱碘。

碘酊不能用于黏膜消毒。

皮肤过敏者禁用。

碘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浸泡金属器械。

用后需加盖保存。

(2)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不能杀灭芽胞。

1)乙醇:75%乙醇用于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浸泡锐利金属器械及体温计。

95%乙醇可用于燃烧灭菌。

乙醇易挥发,故应加盖保存并定期测试,以保持有效浓度。

乙醇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

应存放于阴凉、避火处。

2)碘伏:5%碘伏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溶液用于消毒体温计,应连续浸泡2次,每次30min。

简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简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简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次氯酸钠消毒液:在清洗完物品表面污垢后,取1克次氯酸钠(84消毒液)兑入1升水中,搅拌均匀后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2.高锰酸钾消毒液:将高锰酸钾粉末加入清水中搅拌至溶解,待溶液成浅紫色时,用棉球或刷子蘸取液体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静置10-20分钟后清水洗净。

3.84消毒液:取1克84消毒液兑入1升水中,搅拌均匀后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4.氯己定:将氯己定粉末加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用棉球或者刷子沾取液体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静置10-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过氧化氢:直接喷洒在物品表面,或者将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在需要消毒的物品中,静置10-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几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几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几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是一种常用的卫生防治工具。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消毒剂 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氯化合物消毒剂
1 漂白粉
常用于漂白、消毒、去污等。
3 次氯酸钠
广泛用于饮用水的消毒、环境卫生等。
2 氯酊
可用于伤口消毒、器械消毒等。
4 氯胺酮
可高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
过氧化物消毒剂
1 过氧化氢
3 克拉霉素
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等。
2 罗红霉素
可用于皮肤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4 阿诺霉素
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等。
酚类消毒剂
1 氯化对甲酚
常用于居室消毒、环境卫生等。
3 百菌清
常用于口腔消毒、伤口消毒等。
2 戊酚
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等。
酸类消毒剂
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可用于医疗器械消 毒等。
常用于环境卫生、食品加工等。
醛类消毒剂
1 甲醛
广泛用于空气消毒、器械消毒等。
2 乙醛
常用于食品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等。
3 低烷基醛
4 葵醛
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水处理等。
可用于食品消毒、器械消毒等。
大环内酯类消毒剂
1 阿奇霉素
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1 硝酸
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伤口消毒等。
2 氯化亚铁
常用于水的消毒和污水处理。
3 硫酸
4 磷酸
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常用于食品加工等。
常用于环境卫生、医疗器械消毒等。
2 过氧化苯甲酰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等。
可有效消毒空气、水体和物品表面。
3 高锰酸钾
具有强氧化作用,可用于漂白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化学消毒剂
种类
名称
作用原理
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戊二醛
戊二醛有两个活泼的醛基,能与菌体蛋白中的巯基、氨基结合,形成无生物活性的物质,从而杀死微生物。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
常用灭菌浓度:2%碱性(强化酸性)
常用方法:浸泡法
消毒时间:20~45min
灭菌时间:10小时
保温瓶消毒法、塑料袋消毒法、丁基橡胶袋法、塑料篷幕消毒法和消毒柜法。
1.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经环氧乙烷消毒的物品,必须将残留药物驱散后才能使用。
2.经常检查有无漏电处,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继续渗漏。
3.环氧乙烷应存放于阴凉通风、远离火源、静电处;储存温度不可超过40℃,相对湿度要求在40%~60%
季铵盐类消毒剂
表面活性作用在菌体表面凝集,阻碍细菌代谢,使胞膜结构紊乱;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菌体蛋白变性,破坏细菌的酶系统等达到杀菌目的。
适用于皮肤、黏膜、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包括浸泡、擦拭、喷洒等。500~1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5min;黏膜消毒:500mg/L的消毒液,作用3~5min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1000~2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min。
2.排泄物消毒:将干粉排泄物中,按有效氯1000mg/L搅拌,放置2~6小时。
3.医院污水消毒:将干粉按有效氯50mg/L加入污水中搅拌,2小时后排放。
1.密封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
2.现配现用,按测定的有效氯计算校正后取量。
3.有腐蚀金属及织物漂白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织品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4.由于环氧乙烷遇水后可形成有毒的乙二醇,故不宜用于食品类和油脂类的灭菌。
甲醛
能与菌体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酶失去活性,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适用于易腐蚀、对潮湿敏感的物品的消毒灭菌。
1.室内物品消毒用40%甲醛溶液2~10ml加水4~20ml加热
2.柜内熏蒸可用40%甲醛溶液40~60ml/m3,加高锰酸钾20~40g,密闭6~12h
3.器械消毒可用10%甲醛溶液浸泡消毒
4.4%~10%甲醛溶液用于解剖材料、病理组织标本的固定。
1.器械、物品必须在消毒、灭菌箱中进行。
2.因其蒸汽穿透力弱,被消毒物品必须摊开或挂起。
3.消毒效果易受温度湿度影响,消毒时要求调节室温在18℃,相对湿度为7.%~90%
4.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使用时注意防护,消毒后应去除甲醛气体。
1.容器加盖,定期检测浓度。一般每周过滤一次,两周更换一次。
2.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Fra bibliotek,浸泡消毒前应先加入0.5%的亚硝酸钠防锈。
3.灭菌效果受pH值的影响很大,应用碱性戊二醛是,先加碳酸氢钠调节pH为7.5~8.3
4.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5.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属于气体杀菌剂,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环氧类烷基化合物,能与细菌蛋白质的各表面基团结合,阻碍细菌的新陈代谢,使其失去活力而死亡。环氧乙烷低温时为无色液态,当温度超过10.8℃时变为气态。穿透力强,对消毒物品无损害。
适用于不耐热、怕潮湿的物品的消毒灭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书籍、棉毛化纤、塑料、橡皮制品、透析器、一次性诊疗用品。
1.现配现用,在有效期内使用。
2.消毒剂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3.用于金属制品消毒时,应加入0.5%的亚硝酸钠防锈。
4.瓜果蔬菜、餐具消毒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碘酊
碘能直接与菌体蛋白结合,使其变性而死亡。
2.5%碘酊溶液用于创伤、手术、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
1.碘酊在常温下可挥发,应保存于密闭容器内。
3.空气消毒后15min,方可进入室内。
二溴海因
释放有效溴,使菌体蛋白变性,达到杀菌的目的。
适用于诊疗用品、环境、餐具、瓜果、蔬菜、水的消毒
1.一般消毒:250~500mg/L二溴海因,浸泡30min
2.消毒致病性芽胞污染物品:1000~2000mg/L,浸泡30~60min
3.物品表面喷洒:500~1000mg/L,作用30min
5.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含氯消毒剂
(漂白粉等)
含氯消毒剂在水溶液中能放出有效氯与菌体蛋白的氨基结合,破坏细菌酶的活性,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变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的消毒
浸泡、擦拭、喷洒及干粉消毒。
1.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被乙肝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胞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如用喷洒法,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时间均要加倍。
2.碘酊对粘膜及伤口有刺激性,不宜使用;碘酊消毒皮肤后要用70%的乙醇脱碘。
3.对金属有腐蚀,不能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4.对碘过敏者禁用。
碘能直接与菌体蛋白结合,使其变性而死亡。







碘伏
破坏细菌胞膜的通透性屏障—蛋白漏出或起碘化反应
适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
1. 0.5%~2%手术、注射部位皮肤消毒。2. 0.05%黏膜、创面消毒。
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
1.皮肤消毒:4%的氯己定乙醇溶液擦拭两遍,作用2min
2.创面、阴道、膀胱黏膜消毒:0.05%~0.1%氯己定水溶液冲洗。
1.切忌与肥皂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
2.有机物降低杀菌作用,消毒皮肤必须清洁,带垢物品不可用氯己定消毒。
1.苯扎溴铵水溶液易受污染,应现用现配。
2.易与肥皂、洗衣粉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反应而影响消毒效果。
3.易受有机物影响,不宜消毒处理污染物品,必要时应加大消毒液的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
洗必泰
(氯已定)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破坏细胞膜、抑制细菌代谢酶系统,直接凝聚细胞质,对细菌繁殖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不能杀灭芽胞、分枝杆菌和病毒。
取本品25ml,用10斤水稀释,将被洗涤物品放在上述溶液中刷洗,即可达到消毒洗净的目的。油污较多的物品需在溶液中浸泡3~5分钟,然后再刷洗,刷洗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配制本品可用自来水。冬季油垢易凝固,故水温应保持在40℃左右。
1.不宜在高温和强光下存放。
2.未经稀释的原液,有较大的漂白及腐蚀作用,故作用时注意不要滴在带色衣物上。
3. 0.1%浸泡消毒体温计等。
破坏细菌胞膜的通透性屏障—蛋白漏出或起碘化反应。
乙醇
乙醇的脱水作用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乙醇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对微生物酶系统破坏,干扰了细菌的新陈代谢。
适用于皮肤、物体表面和医疗器械消毒。
1. 70%~75%消毒皮肤。
2. 75%浸泡被细菌污染物品,10min
3. 95%燃烧灭菌。
1.乙醇的脱水作用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2.乙醇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3.对微生物酶系统破坏,干扰了细菌的新陈代谢。







洗消净
由次氯酸钠溶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等量混合配制而成,对细菌、芽孢、病毒均可杀灭。
适用于医疗器械、各种用具、餐具和病人的衣物、以及排泄物的消毒。
2.0.5%溶液用于消毒地面、墙壁、家具,擦拭或喷洒。
3.1%溶液用于体温计消毒,浸泡30min
4.每平方米用8ml的2%溶液,可进行空气消毒。
1.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可造成化学烧伤,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光照、遇热可使其氧化分解,高热可引起爆炸,需存放在暗色带盖的塑料容器中,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现配现用。
4.消毒时如存在大量有机物,应延长作用时间或提高消毒液的浓度。
5.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消毒后的物品应用清水冲净。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能产生新生态氧,有强氧化作用,可将菌体蛋白氧化而使微生物死亡,能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和芽孢。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皮肤和环境的消毒、灭菌等
1.0.2%溶液用于手、纺织品和日用品的消毒,擦拭或浸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