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汇编-2019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4 基础实验及创新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019·通辽)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2)B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得出水由组成。

(3)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4)根据D实验中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

答案:(1)可燃物要接触氧气或空气(2)氢、氧两种元素(3)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4)灭火

【解题过程】(1)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要有可燃物;②要有氧气或空气;

③要有一定温度,即要达到可燃物质着火点;从图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是隔绝氧气而熄灭,放在外蜡烛还有燃,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接触氧气或空气。(2)电解水实验是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4)从图D操作看倾倒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看到蜡烛熄灭,则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26.(2019·云南)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4)下列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填数字序号)

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

②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答案】

(4)④

【解析】(4)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要过量;②由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③蒸发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防止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26.(2019·齐齐哈尔)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答案】(1)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2)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4)增强导电性

【解析】(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3)C实验中,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4)蒸馏水几乎不导电,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32.(2019·龙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2)B图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请用文字解释这一现象。(3)C图玻璃管中的现象是,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

(4)D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5)E图中,A、B两试管中各盛有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2ml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填“A”或“B”)试管中的反应更迅速。

【答案】(1)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由于生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并放热,导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3)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还原性(4)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5)B

【解析】(1)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试剂瓶膨胀破裂,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生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并放热,导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3)氧化铁的颜色是红棕色,而铁是黑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发生反应,还原出铁,所以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体现出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红磷与白磷在相同条件下,加热温度相同,都与空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由于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5)因为碳酸氢钠能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比碳酸根离子更容易与氢离子结合达到稳定,所以同浓度的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程度大于碳酸钠。

7.(2019·宁波)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与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物体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色。

答案:(1)浓硫酸(2)CO 红

解析:(1)甲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防止对氢气检验造成干扰,因为几种气体都和不浓硫酸反应,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甲装置中盛放的物体是浓硫酸。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无水生成,原混合气体中没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原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乙装置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6.(2019·绍兴)如图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

(1)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实验中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反应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答案:(1)放热(2)化合

解析:(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说明符合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说明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即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均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均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均属于化合反应。

28. (2019·杭州)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1、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测溶液也显红色;

②再打开止水夹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_____(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b%(选填“>”“<”或“=”)。

【答案】(1)Na2CO3 (2)试管B里的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压强减小,小于外部气压,气流从风哨中进入(3)a%>b%

【解析】(1)步骤①中,试管B里的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