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河岸溢洪道-河海大学

合集下载

河海大学院08水工建筑物基础基础试题及答案

河海大学院08水工建筑物基础基础试题及答案

河海大学**学院(08级水工建筑物考试试卷)一、填空:1:上游连接段用以引导__过闸__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__两岸和闸基__免遭冲刷,并与__防渗刺墙__等共同构成防渗地下轮廓,确保在渗透水流作用下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

2、水闸消能防冲的主要措施有、_、等。

3、海漫要有一定的柔性,以适应下游河床可能的冲刷;要有一定的粗糙性以利于进一步消除余能;要有一定的透水性以使渗水自由排出。

6、隧洞进口建筑物的型式有__竖井式_、___塔式___、__岸塔式__、___斜坡式__。

其中__塔式__受风浪、冰、地震的影响大,稳定性相对较差,需要较长的工作桥。

7、正槽式溢洪道一般由_ 进水渠_ 、_控制段_、__泄槽__、消能防冲措施_ 、__出水渠__五部分组成。

其中___控制段___控制溢洪道的过水能力。

8、泄水槽纵剖面布置,坡度变化不宜太多,当坡度由陡变缓时,应在变坡处用__反弧段__连接,坡度由缓变陡时,应在变坡处用__竖向射流抛物线__连接。

二、判断题:1.水闸是渲泄水库中多余洪水的低水头建筑物。

(×)2.辅助消能工的作用是提高消能效果,减少池长和池深,促成水流扩散,调整流速分布和稳定水跃。

(√)3闸下渗流使水闸降低了稳定性引起渗透变形和水量损失。

(×)4.水闸的水平防渗设备指的是铺盖,垂直防渗设备指的是齿墙、板桩和防渗墙。

(√)5.整体式平底板常在顺水流方向截取若干板条作为梁来进行计算。

(×)6.正槽溢洪道泄槽的底坡常小于临界坡降,以使水流平稳。

(×)7.围岩地质条件比较均一的洞身段不设施工缝。

(√)8.无压隧洞由于内水压力较大,从水流及受力条件考虑,一般用圆形断面。

(√)9.隧洞中常需要临时性支护和永久性衬砌,以承受围岩压力。

(√)10.溢洪道设闸门时,堰顶高程低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

(×)三、名词解释:1、不平衡剪力:由于底板上的荷载在顺水流方向是有突变的,而地基反力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作用在单宽板条及墩条上的力是不平衡的,即在板条及墩条的两侧必然作用有剪力Q1及Q2,并由Q1及Q2的差值来维持板条及墩条上力的平衡,差值△Q=Q1–Q2 ,称为不平衡剪力。

侧槽溢洪道(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课件)解读

侧槽溢洪道(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课件)解读

(8-29)
对于棱柱体侧槽
0 ,则有 s
Q2 2Q dQ i0 2 2 dh C R g 2 ds ds Q2B 1 g 3
(8-30)
令式(8-29)中
Q2 Q 2 2Q dQ i0 2 2 0 3 2 C R g s g ds
(8-31)
+1断面流量、水深、断面平均流速为Q+dQ、
h+dh、V+dV;两断面在槽底相距ds。由变量流 的动量定律可导出下列水面线微分方程:
Q2 Q 2 u Q dQ i0 2 2 2 (8-28) 3 dh C R g s V g 2 ds ds Q2 B 1 g 3
第四节 其他型式的溢洪道 一、井式溢洪道
1、 组
成:溢流喇叭口、渐变段、弯曲段、泄水隧洞、出口消能段及尾水渠。 2、工作原理:井式溢洪道工作时水流从四周经环形堰径跌入喇叭口,并在一定 深度处水舌相互汇交,逐渐成有压流,再经 隧洞泄往下游进入喇叭口的流量决定于堰 顶水头、堰的型式和周长;流量能否顺利 泄出隧洞取决于隧洞的断面尺寸以及竖井 内形成的压力水头。进水为自由堰流,出
设备。
图8-47 河岸虹吸溢洪道首部
1-遮檐;2-通气孔;3-挑流坎;4-弯曲段;5-排污孔

4、设计要求:
(1)虹吸管的真空值不得超过(7.5~8)米水柱高; (2)虹吸作用开始前,为堰流;形成之后为管流; (3)通气孔的面积约为虹吸管横断面的(2~10)%。
8-38 侧槽内复杂的流态

侧槽内水面曲线的计算
设侧槽断面按一定规律沿程扩展,各断面流 量按一定规律沿程增加。取侧槽的一个微分段 考虑,其底坡为 i ,为更具普遍性计算,自 0 侧槽进入侧槽的流向与槽轴线不正交,正交于 槽轴线的流速分量为u(与u垂直的另一分量为 v)。如设通过n-n断面的流量为Q,水深为h, 过水断面为 ,断面平均流速为V,;而在n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_河岸溢洪道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_河岸溢洪道

2020
南京
第二节 正槽式溢洪道
水工建筑物
(2)横断面布置 进水渠一般按梯形断面,在控制段前缘过渡成矩形断
面。进水渠应有足够的断面尺寸。 一般可先拟定流速,由流速控制断面尺寸。进水渠流
速,应以大于库水悬移质的不淤流速和小于渠底不冲流速 ,一般1.5-3m/s,不应大于4m/s。在山势陡峭、开挖量 较大的情况下,可达(5—7m/s)。
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最高最早的重力坝,采用了河岸溢
洪道。(H=147m,N=122.5万kW)
2020
南京
第一节 概 述
水工建筑物
5、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考虑枢纽总体布置、地形、地质、施工及运行、经济指标等 因素。
(1)枢纽总体布置:溢洪道布置应结合枢纽布置全面考虑, 避免泄洪、发电、航运及灌溉等建筑物在布置上的干扰。其布 置时合理选择泄洪消能布置和型式,进水口应短而直,出水渠 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连接,避免下泄水流的冲刷及淤积;
2020
南京
第一节 概 述
6
1
2
4 3
5
水工建筑物
侧槽式溢洪道
2020
南京
第一节 概 述
水工建筑物
(3)井式溢洪道——水流从平面上呈环形的溢流堰四周向心 汇入,再经竖井和隧洞下泄。这种泄水设施的主要建筑物是泄 水隧洞。
缺点:水流条件复杂,超泄能力小,容易产生空蚀和振动。 在工程实践中,布置这种泄洪设施往往与导流隧洞相结合,施 工期采用隧洞导流,竣工后废洞利用。专门布置竖井式溢洪道 泄洪在我国应用较少。
2020
南京
第一节 概 述
水工建筑物
正槽式溢洪道
2020
南京
第一节 概 述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第五章 河岸溢洪道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第五章  河岸溢洪道

ii、挑流消能
工作原理:利用鼻坎将水流挑向空中,并使其扩 散,掺入大量空气,然后落入下游河床水垫, 形成旋滚,消耗能量约20%。起初冲刷河床, 形成冲坑,达一定深度后,水垫加厚冲坑趋于 稳定。
(二)、河岸溢洪道
采用条件:
1、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采用河床布置 有困难; 2、坝体不宜作河床溢洪道; 3、有垭口地形; 4、利用施工导流洞改建。
(a)泄槽的纵剖面设计
泄槽的纵坡一般做成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 通常i=1%~5%,有时可达10%~15%。 变坡:泄槽很长时,为适应地形、地质条件而设。 由陡变缓,变坡处用反弧段连接R8~10倍水深, 易出现动水压力破坏,应尽量避免。 由缓变陡:变坡处用抛物线连接。槽底易产生负压。
(b)泄槽的平面布置 从高速水流考虑,泄槽在平面上应尽量直 线、等宽、对称布置。 实际上,由于地质(形)条件的限制,或 从减少开挖、处理洪水归河、有利消能等方面 考虑,往往改变横断面,设置收缩段、弯曲段 或扩散段。
流应为缓流流态,底坡坡度为缓坡,1:0.01~1:0.05;
(5)、调整段的设计: 调整段是侧槽后的平底梯形断面的渠道,作用是 稳定水流。
调整段与泄槽间利用断面的局部收缩或槽底小 坎构成一控制断面,使侧槽水流壅高后入泄槽。
美国胡佛(Hoover)大坝
(2)、正槽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i)引水渠 作用: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改善堰身及泄 槽的流态。 设计原理:在合理的开挖方量下,尽量减少水头 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水能力,因此要控制 流速。 v2
hf 2g
断面形式:岩基上接近矩形,土基上采用梯形。 进口布置形式:喇叭口。
(ii)、控制堰段 作用: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横断面:矩形 纵剖面:实用堰和宽顶堰 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泄流能力.

6河岸溢洪道-河海大学

6河岸溢洪道-河海大学
汇入,再经竖井和隧洞下泄。(p.348图8-41)
• 虹吸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使水流翻过堰顶的虹吸
管,再经泄槽下泄,主要是希望在小水 头时得到较大的泄量。 (p.354图8-47)
按使用频率分 • 正常溢洪道——上述四种溢洪道均为正常溢洪道。 • 非常溢洪道——设在岸边,当来特大洪水时,自溃或炸
毁泄洪,以确保大坝安全。
精选可编辑ppt
7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二节 正槽溢洪道
一、正槽溢洪道的组成、功用及其布置
1. 组成及功用
• 引水渠
• 溢流堰
• 泄槽
• 消能段
• 尾水渠
精选可编辑ppt
8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2.布置 从地形上讲:在坝址附近寻找马鞍形垭口以减少土石
方开挖量,泄槽线路选在地形低洼处;
从地质上讲:坚硬的岩石,开挖困难,但可省去衬砌;
软弱的岩石开挖容易,但衬砌、冲能防 冲措施工程量大;
• 从水流条件讲:
a.水流通畅不影响其他建筑物;
精选可编辑ppt
9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b.控制堰上游应开阔,使堰前水头损失小; c.泄槽在平面上最好不设弯段,以避免离心力和冲击
波的影响; d.泄槽末端消能段应远离坝脚也不应影响通航建筑物
h h 1 2 1 21 8 F n 2 1 精 选1 r 可 编辑1 2 ppt1 8 F 1 2 sr 2 i1 n 1 (3) 21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整体水流连续条件:
b1h1v1b3h3v3
计算步骤:
b1 b3
h3 h1
1.5
Fr3 Fr1
(4)
• 初选 11,.2由5 (2)(3)计算得 和 ; 1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版 ppt课件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版  ppt课件

一、水资源
1、为什么说水是一种重要资源?
(1) 必需品–––生命、工农业生产;
(2) 必要介质–––航运交通,水产事业;
(3) 重要能源–––可利用,可再生;
(4) 必要条件–––改善环境,发展旅游。
2、全球水量分布特点:

海洋咸水为主,淡水–––2.5%
•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 (1) 我国水资源不丰富(人均意义-占全球人均1/4);
• 坝体材料及构造,地基处理这两部分,要交待其在工程中的重 要性。限于时间及毕业后工作中学习,所以在讲课时讲清其设 计基本原理,简要介绍主要措施。
• 3、拱坝: • 本章重点是拱坝布置,应力分析及坝头稳定分析。坝体应力分
析中,温度荷载要讲清楚。限于课时,这里主要讲解拱坝的工 作原理与重力坝不同之处。
19
• (四)失事后果的严重性 • 水工建筑物,特别是堤坝等挡水建筑物,一旦失事,将给下
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灾难性损失。因此,在勘 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时都要慎重对待,按科学规律
办事,妥善解决安全与经济的矛盾。
ppt课件
20
• 第三节 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为了解决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首先要对水利枢纽进行分
力计算及基本构造 。
ppt课件
4
• 荷载及其组合,不仅针对本章而言,对其它水工建筑物均有用 处,要注意讲清基本概念。
• 抗滑稳定分析中,不仅介绍计算方法与公式,而且要加以分析 并要讲解计算公式中各种参数的选用问题。
• 应力分析要讲清孔隙水应力和接触应力的概念,以便讲清楚未 考虑扬压力计算的应力和考虑扬压力计算的应力。
75~25

中型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试题库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试题库

第四章水工建筑物试题库第一节绪论自测题一、填空题1. 我国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水资源的 ______ 02. 河道常用的肪洪措胞为___________ V3. 水利工程按所承担的任务可分为_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_ ' _____ °4. 水力发电的两个基本耍索是_______ 、。

5. 水工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 、_______ 、 ______ '6. 水工建筑物按使用时间可分为________ 、 ______二、名词解释1. 水利工程2.水利枢纽3.水工建筑物三、判断题1. 我国地大物博,河流众多,是一个水资源充沛的国家。

2.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悄况大体是南涝北早的局而。

3. 水工建筑物的圾别越高所采用的洪水蚩现期越短。

四、简答题1.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恃点是什么?2. 水利工程按所承担的任务分为哪儿类?3. 水工建筑物的待点?4. 水工建筑物按用途分为哪几类?5. 说明分等、分级的意义、对象、依据?6. 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节重力坝自测题一、填空题1•重力坝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垂直于坝轴线方向设________ ,将坝体分成若干个坝段,每一个坝段相当于固接于地基上的_____________ 。

2. 坝高是指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高度。

3. 車力坝按坝高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 、_____ 三类。

按泄水条件可分为—、_°按坝体结构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 。

4. 1[力坝承受的主要荷载是呈三角形分布的_______ ,控制坝体剖面尺寸的主耍指标杲______ 、_______ ,重力坝的基本剖面堆形。

5. 挑流消能一般适于__________ o挑射角度一般为20°— 25°。

复试背诵版

复试背诵版

河海大学水工建筑物复试习题库适用专业:【水工结构、水利工程(水工与水电)】 ----------- NIT 渊哥、付菊整理1.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处理主要解决哪两类问题?常用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① 防渗和稳定。

2.水工建筑物中软土地基处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常用的处理措施有哪些?3.泄水建筑物有哪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何种场合?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①河床泄水建筑物:溢流坝、坝身泄水孔(表孔、中孔、深孔)、河床溢洪道(滑雪式溢洪道)、坝下涵管;河岸泄水建筑物:河岸溢洪道、隧洞。

②溢流坝适用于重力坝,坝身泄水孔适用于拱坝和重力坝,滑雪式溢洪道适用于拱坝,坝下涵管一般用于中小型土石坝,河岸溢洪道一般适用于土石坝,隧洞用于需要灌溉、发电、供水、泄水、输水、施工导流和通航的水工建筑物。

③4.如何进行坝外泄水建筑物的布置?试分别就正槽式溢洪道的布置和隧洞线路选择加以说明。

一、正槽式溢洪道布置:1.进水渠段:设计原则是使水流平顺、进水流畅,水头损失小,当进口紧靠大坝时,大都靠坝一侧设置导水墙,布置成拐弯型的喇叭口形。

进水渠的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最好为直线。

2.控制段(溢流堰、闸门、闸墩、工作桥、交通桥):控制段尽量靠近上游,减少水头损失;因为承受荷载大,要建在良好的地基上;当溢洪道紧靠坝肩时,控制段的顶部高程应与大坝坝顶高程协调一致;堰轴线要在平面以直线的方式布置。

3.泄槽:①纵剖面布置:纵坡一般为陡坡,地基越好坡越陡,为适应地形、地质条件,泄槽很长时常需变坡,自上游到下游最好是由逐渐加陡,变坡处用平滑曲线连接;②平面布置:通常用等宽直线布置,在软基上时为减小单宽流量和减小下游冲刷,可以用扩散式;当泄槽很长时,可以兼用收缩、等宽、扩散式的腰形槽。

4.消能段和尾水渠:当地基较差或溢洪道靠近坝体,一般采取底流消能,为了减小单宽流量,一般讲消力池和泄槽末端的扩散结合起来做成扩散式消力池。

当溢洪道下泄流量不能直接泄入河道时,需要布置一段尾水渠,尾水渠要求短、直、平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地基条件差、泄量小的地形平缓的中小 型工程。
2、实用堰: m高,工程量小,施工复杂,适用于岸坡较陡
的大中型工程。
(1) 体型:标准WES、克-奥曲线、幂次曲线
(2) 低堰
(m P1 ) 为满足流量系数要求 Hd
P1 0.3
Hd
P2 0.5
Hd
(3) Hd的确定: Hd (0.65 ~ 0.85)Hmax
• 从水流条件讲:
a.水流通畅不影响其他建筑物;
b.控制堰上游应开阔,使堰前水头损失小; c.泄槽在平面上最好不设弯段,以避免离心力和冲击
波的影响; d.泄槽末端消能段应远离坝脚也不应影响通航建筑物
和水电站尾水。
• 从施工上讲:
a.充分利用开采出来的石渣; b.爆破开挖不影响相邻建筑物。
二、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1.引水渠的设计 • 设计要求:
几何关系:
Fn1
v n1 gh1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挖方工程:深窄断面 填方工程:宽浅断面
达到经济目的
b.纵断面:陡坡。由陡至缓,以反弧连接;
由缓至陡,采用射流抛物曲线连接
c.横断面:岩基上为矩形;
土基上为梯形,但边坡不宜太缓;以防水流
外溢,一般取1:1-1:2。
底宽由泄流量确定;
1.轻型支墩坝,早期的薄拱坝;
也不是所有坝型都适合修建坝身溢洪道。如土坝、堆石坝。因此 河岸溢洪道适用于:
1.轻型支墩坝;
2.土石坝;
3.河谷狭窄;
4.泄量很大的水利枢纽,河床河岸同时布置,如第一、第二溢洪 道;
5.有天然垭口,在高程上合适,地质上抗冲能力强。如刘家峡水 电站,是我国最高最早的重力坝,采用了河岸溢洪道。
R (0.2 ~ 0.5)( P1 H )
H 为校核洪水位时的堰上水头
(7) 堰的平面布置: 堰轴直线布置。也可以泄槽轴线为 对称轴,采用曲线布置。
三不宜原则
3、驼峰堰(复合圆弧低堰 ):
m高,可达0.42以上;设计施工简便,对地基要求低, 适用于软弱地基。
4、带胸墙的溢流孔口:
减小门高,延长泄洪历时
A.进流平顺,水头损失小,渠内流速限制在1.5-3.0m/s以下; B.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尽量布置成直线或平缓的曲线,转弯
时其丰径不小于4-6倍渠底宽度; C.渠底应平缓或设成不大的逆坡,渠底高程常低于堰顶。
对实用堰:其差值应大于(1/3-1/5)水头,以争取较大的泄 流能力;
• 对宽顶堰:其差值不受限制渠底可与堰顶齐平。
常取较小的 ,H使d 堰面曲线较瘦小,高水位时,出现适 度负压,以增大流量系数,减小工程量。
(4) 溢流堰顶部曲线长度: 克-奥I型: x 1.15Hd y 0.36Hd WES型:x (0.282 ~ 0.85)Hd y (0 ~ 0.37)Hd
(5) 直线段坡度缓于1:1.4
(6) 反弧半径:
(二)溢流孔口的确定
同重力坝
3、泄槽——将过堰水流送往下游
作用:输水,是长距离输水建筑物。 要求:泄槽水位不能影响溢流堰自由泄流,
槽中不能发生水跃。
(1)水流特点:a.陡坡 i>icr 、急流Fr>1 b.高速水流问题——脉动、掺气、振动、 冲击波、空化空蚀
(2)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总原则:a.直线、等宽、对称布置,但工程中常采用
刘家峡水电站
二、河岸溢洪道的工作方式与分类 1.工作方式
• 有闸门----大多数情况下 • 无闸门----中小型工程多雨地区
两者比较: ①堰顶高程不同; ②水位在堰顶以上,泄流能力不同; ③坝高不同; ④防洪库容相同,但位置不同; ⑤管理方式不同; ⑥溢流前缘长不同。
2.分类
由于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河岸溢洪道可有多种形式。 按水流方向是否变化分为:
边墙高由掺气水深确定:
h边 墙
h(1
k
v2 ) gR
h安
4、收缩段、扩散段、弯曲段的设计
(1)收缩段
a.水力现象:产生冲击波,使水流断面分布不均、 局部水深加大。
b.设计内容及目的:确定收缩角、收缩段长度, 使冲击波的影响最小
c.收缩角的确定: 冲击波的最大波高取决于收缩角的大小,因此泄槽的
收缩段多采用直线收缩,而不是流线型的曲线体型。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RIVERSIDE SPILLWAY
第一节 概 述
溢洪道是河川水利枢纽中必备的泄水建筑物,其作用是排泄规划 中确定的水库不能容纳的多余洪水,以防洪水漫顶,危及挡水建筑 物的安全。
一、河岸溢洪道的适用场合
在混凝土坝中溢洪道可以与挡水建筑物相结合,建于河床中,如 溢流坝、滑雪道式溢洪道等。但不是所有的混凝土坝都具备修建坝 身溢洪道如:
D.根据最大泄量拟定渠道断面。 E.近堰一段过水断面应呈喇叭口型,自堰两边边墩起向上游逐渐加宽
成为渐变过渡段,其长度取堰顶水头的5-6倍。 衬砌厚度约需20-30cm。
2、溢流堰
溢洪道的控制段,是控制溢洪道泄流能力的关键部位 要求:增大流量系数,不产生负压及空蚀
(一)堰型
1、宽顶堰: 简单、方便、m低(0.32—0.385),适用
毁泄洪,以确保大坝安全。
第二节 正槽溢洪道
一、正槽溢洪道的组成、功用及其布置 1. 组成及功用
• 引水渠 • 溢流堰 • 泄槽 • 消能段 • 尾水渠
2.布置 从地形上讲:在坝址附近寻找马鞍形垭口以减少土石
方开挖量,泄槽线路选在地形低洼处;
从地质上讲:坚硬的岩石,开挖困难,但可省去衬砌;
软弱的岩石开挖容易,但衬砌、冲能防 冲措施工程量大;
• 井式溢洪道——水流从平面上呈环形的溢流堰四周向心
汇入,再经竖井和隧洞下泄。(p.348图8-41)
• 虹吸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使水流翻过堰顶的虹吸
管,再经泄槽下泄,主要是希望在小水 头时得到较大的泄量。 (p.354图8-47)
按使用频率分 • 正常溢洪道——上述四种溢洪道均为正常溢洪道。 • 非常溢洪道——设在岸边,当来特大洪水时,自溃或炸
• 正槽溢洪道——过堰水流方向与堰下泄槽纵轴线方向
一致,此型式应用最广。(p.314图8-3)
• 侧槽溢洪道——水流过堰后急转弯近90°,再经过泄
槽或斜井,或隧洞下泄;(p.343图8-36) (增加前缘长度,开挖量增加不大时,但泄量增加,可通过加大L
换取较低的设计洪水位,即用较高的堰顶高程来增加兴利库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