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有机化学》作业考核试题满分答案

B.苯酚
C. 2,4-戊二酮
D.苯乙烯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23.下列化合物进行SN2反应的速率最大的是()
A. 1-溴丁烷
B. 2,2-二甲基-1-溴丁烷
C. 2-甲基-1-溴丁烷
D. 3-甲基-1-溴丁烷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24.下列物质有两性性质的是()。A源自酚类B.酮类C.氨基酸
D.醇酸
正确答案:B
2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甘油互为同系物
B.分子式为C7H8O且分子中有苯环的有机物共有4种
C.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D.除去乙烯中混有的甲烷,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22.下列化合物哪些能与FeCl3溶液发生颜色反应?( )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有机化学》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苯胺
B.间-硝基苯胺
C.对-甲苯胺
D.对-硝基苯胺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2.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速度最小的是()
A.甲苯
B.硝基苯
C.苯
D.氯苯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 CH—CO—OR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没有固定熔沸点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27.下列化合物与Br2/CCl4加成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 CH3CH=CH2
B. CH2=CHCH2COOH
C. CH2=CHCOOH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设置分程控制系统的目的是()。
A.改善调节品质、改善调节阀的工作条件B.满足开、停车时小流量和正常生产时的大流量的要求,使之都能有较好的调节质量C.满足正常生产和事故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探头的供电电压是()A.24VDCB.12VDCC.220VACD.380VAC正确答案:A3.热电阻定期维护的校准周期为()个月。
A.3B.6C.9D.12正确答案:D4.在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中经常采用()作为输入信号。
A.斜坡函数B.单位脉冲函数C.抛物线函数D.阶跃函数正确答案:D5.在逻辑线路中,下面的()不是其执行的功能之一。
A.启动B.检测C.保持D.停止正确答案:B6.仪表日常维护大致有以下几项工作内容:①巡回检查②()③定期排污④保温伴热⑤故障处理A.定期检修B.定期润滑C.定期更换D.定期吹洗正确答案:B7.对于一阶对象特性,通常可以用()来表示。
A.放大倍数K、时间常数TB.放大倍数K、滞后时间τC.时间常数T、滞后时间τD.放大倍数K、时间常数T、滞后时间τ正确答案:A8.过渡滞后是由于物料或能量的传递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而引起的,过渡滞后使输出信号()。
A.变化速度不变B.先慢再快,最后又变慢C.变化速度不断加快D.先快再慢,最后又变快正确答案:B9.对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来说,单纯的比例作用存在余差,下列消除余差的方法是()A.加入积分作用B.加入微分作用C.同时加入微分积分作用D.以上都不可以正确答案:A10.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
A.热磁效应B.热阻效应C.热电效应D.热压效应正确答案:C11.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回差包括滞环和死区,并按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B.仪表的灵敏度越大,则仪表越灵敏C.仪表的灵敏限数值越小则仪表越灵敏D.仪表的重复性误差和再现性误差是同一概念正确答案:D12.双容对象特性与单容对象特性相比增加了()。
奥鹏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参考资料答案.doc

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单选题1.当体系的yi-yi*=0时( )。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答案: D2.当体系的yi-yi*>0时( )。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答案: B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答案: D4.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 )。
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答案: D5.平均吸收因子法( )。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答案: C6.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
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答案: B7.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 )。
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答案: D8.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答案: B9.如果二元物系,A12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答案: C10.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答案: A11.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 )。
A.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答案: C12.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 )。
A.A、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A、B两组分越难分离答案: B13.约束变量数就是( )。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热力学》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热力学》作业考核试题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热力学》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在朗肯循环中,为了提高汽轮机出口排气的干燥度,可以采用。
(a)增加初始压力B.增加初始温度C.降低排气压力D.采用再生加热2.对无热溶液,下列各式能成立的是()。
a.se=0,ve=0b.se=0,ae=0c.ge=0,ae=0d、 he=0,ge=-tse3.某动力循环的蒸汽透平机,进入透平的过热蒸汽为2.0mpa,400℃,排出的气体为0.035mpa饱和蒸汽,若要求透平机产生3000kw功率,问每小时通过透平机的蒸汽流量是多少?其热力学效率是等熵膨胀效率的多少?假设透平机的热损失相当于轴功的5%。
()a.1665.04kg/h-1,25%;b.1665.04kg/h-1,75%;c.16650.4kg/h-1,25%;d.16650.4kg/h-1,75%4.对于0.5m3压力容器,其极限压力为2.75mpa。
出于安全原因,工作压力不得超过极限压力的一半。
130℃时容器最多能容纳多少丙烷?(a)约10kgb约5kgc约1kgd约15kg;5.关于制冷原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气体,经等熵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
b.任何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
c.等熵膨胀温度降比节流膨胀温度降大。
d、只有在节流和膨胀后,气体温度才会降低。
6.能表达流体在临界点的p-v等温线的正确趋势的virial方程,必须至少用到()a.第三virial系数b.第二virial系数c.无穷项d、只需要理想气体方程;7.纯流体在一定温度下,如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则此物质的状态()。
a.饱和蒸汽b.饱和液体c.过冷液体d.过热蒸汽8.在纯物质的临界点,其对比温度tr()。
a、 =0b.<0c.>0d.=19.戊醇和水形成的二元三相气液平衡态,其自由度f=()。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环境生物化学》作业考核试题100分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环境生物化学》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8道试题,共76分。
)
1.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正确答案:B
2.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抑制剂是:()
A.柠檬酸
B.A TP
C.长链脂肪酸
D.CoA
正确答案:C
3.在脂肪酸合成中,将乙酰CoA•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细胞质中的化合物是()
A.乙酰CoA
B.草酰乙酸
C.柠檬酸
D.琥珀酸
正确答案:C
4.下面关于Watson-Crick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两条单链的走向是反平行的
B.碱基A和G配对
C.碱基之间共价结合
D.磷酸戊糖主链位于双螺旋内侧
正确答案:A
5.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谓()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
正确答案:C
6.磷酸吡哆醛不参与下面哪个反应?()
A.脱羧反应
B.消旋反应
C.转氨反应
D.羧化反应
正确答案:D
7.脂肪酸活化后,β-氧化反复进行,不需要下列哪一种酶参与?()。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离散数学》作业考核试题100分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离散数学》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整数集合Z关于数的加法“+”和乘法“?”构成的代数系统<Z,+,?>是()。
A. 域B. 域和整环C. 整环D. 有零因子环正确答案:C2. 任何一个有限群在同构的意义下可以看作是()。
A. 循环群B. 置换群C. 变换群D. 阿贝尔群正确答案:B3. 设集合A={a,b,c},2A上的包含关系是()。
A. 自反的、反对称的、传递的B. 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C. 反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D. 反自反的、对称的、非传递的正确答案:A4. 无向图G有6条边,各有一个3度和5度顶点,其余均为2度顶点,则G的阶数是()。
A. 2B. 3C. 4D. 5正确答案:C5. 如下语句中,真命题是()。
A. 10能被2整除,3是偶数B. 如果2+2=6,则5是奇数C. 下午到办公室来开会D. 15是素数正确答案:B6. 下列各命题中。
哪个是真命题?()A. 若一个有向图是强连通图,则是有向欧拉图B. n(n≥1)阶无向完全图Kn都是欧拉图C. n(n≥1)阶有向完全图都是有向欧拉图D. 二分图G=〈V1,V2,E〉必不是欧拉图正确答案:C7. 对以下定义的集合和运算,哪个不构成代数系统?()。
A. 实数集R和数的加法运算“+”B. 自然数集N和数的减法运算“-”C. 集合A的幂集P(A)和集合的并、交运算D. n×n实矩阵的全体组成的集合和矩阵的加法运算“+”正确答案:B8. 只含有有限个元素的格称为有限格,有限格必是()。
A. 分配格B. 有补格C. 布尔格D. 有界格正确答案:D9. 量词的约束范围称为量词的( )。
A. 定义域B. 个体域C. 辖域D. 值域正确答案:C10. 函数的复合满足()。
A. 交换率B. 结合率C. 幂等率D. 分配率正确答案:B11. 函数的复合运算“ο”满足()。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及参考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参考资料一 选择题1.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i i i X K 101,则说明 C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2.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Ci i i X K 101,且∑=<c i i i K Z 11/,该进料状态为 CA.过冷液体B.过热气体C.汽液混合物 3. 计算溶液露点时,若01/<−∑i i K y ,则说明 A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4. 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AA.∑∑>>1/1i i i i K Z Z K 且B.∑∑<>1/1i i i i K Z Z K 且C.∑∑><1/1i i i i K Z Z K 且D.∑∑<<1/1i i i i K Z Z K 且5. 萃取精馏时若泡和液体进料,则溶剂加入位置点:BA.精馏段上部B.进料板C.提馏段上部6. 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 A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剂用量C.增加进料量7. 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 D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8. 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 BA.塔顶往下B.塔釜往上C.两端同时算起9. 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1/+j H L X X 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 BA. j 板B. j+1板C. j+2板10.流量加和法在求得ji X 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 B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1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C )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12.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A )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13.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A )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14.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 B )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15.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 D )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16.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 A )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17.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 C )A.等于P01B.等于P02C.等于P01+P02D.小于P01+P0218.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 D )A.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大于T1s小于T2sD.小于T1s19.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 C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20.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A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21.等含节流之后( D )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22.设计变量数就是( D )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 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23.约束变量数就是( D )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24.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 B )A.A、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A、B两组分越难分离C.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与越多D.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越少25.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C )A. 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26.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27.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B )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28.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29.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30.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B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31.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 D )A.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沸腾的温度不变D.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32.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 D )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33.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 B )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B.一定是为塔项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34.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 )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35.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 )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36.平均吸收因子法( C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37.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 D )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38.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D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39.当体系的yi-yi*>0时( B )A. 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40.当体系的yi-yi*=0时( D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41.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42.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D)A.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沸腾的温度不变D.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43.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44.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C)A.Ai<ΦiB.Ai=ΦiC.Ai>Φi45.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46.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D)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47.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D)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48.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C)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49.平均吸收因子法(C)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50.当体系的yi-yi*=0时(D)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51.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C )A. 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52.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C )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53.计算溶液露点时,若,则说明 A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54.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AA.B.C.D.55.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 CA.提高压力B.升高温度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板数56.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 CA.增加B.不变C.减小57.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 BA.塔顶往下B.塔釜往上C.两端同时算起58.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 BA. j板B. j+1板C. j+2板59.简单精馏塔是指 C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60.约束变量数就是( D )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61.假设相对挥发度与组成关系不大,通过对若干不同组分系统的精馏计算结果分析研究发现,( C )下组分的分配比接近于实际操作回流比下组分的分配比。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
1、D
2、D
3、D
4、D
5、A
一、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不影响理论塔板数的是(D)
A. 位置
B. 热状态
C. 组成
D. 进料量
正确答案:D
2. 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A. 饱和液相
B. 过热蒸汽
C. 饱和蒸汽
D. 气液两相
正确答案:D
3. 等焓节流之后()
A. 温度提高
B. 压力提高
C.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
D.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
正确答案:D
4.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份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正确答案:D
5. 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
()
A. 平衡吸附量
B. 吸附量
C. 满吸附量
D. 最大吸附量
正确答案:A
6. 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闪蒸罐的压力给定之后,则闪蒸罐的()。
A. 其它参数都确定
B. 不确定
C. 温度不固定、气化率固定
D. 温度固定、气化率固定
正确答案:A
7. 液相双分子吸附中,U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
A. 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简单精馏塔是指A. 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 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 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D. 无正确答案:2. 平均吸收因子法()A. 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 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 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D. 无正确答案:3.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正确答案:4. 气液两相处于相平衡时,()A. 两相间组分的浓度相等B. 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 两相间各组分的逸度相等D. 相间不发生传质正确答案:5. 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A. 蒸馏B. 吸收C. 膜分离D. 离心分离正确答案:6. 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A. 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 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 沸腾的温度不变D. 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正确答案:7. 液相双分子吸附中,U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A. 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线B. 溶质和溶剂吸附量相当的情况C. 溶质先吸附,溶剂后吸附D. 溶剂先吸附,溶质后吸附正确答案:8. 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A. 曲线B. 直线C. 有最高点D. 有最低点正确答案:9.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A. 难吸收的组分B. 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10. 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A. 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 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 沸腾的温度不变D. 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正确答案:11.A.B.C.D.正确答案:12. 约束变量数就是()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正确答案:13. 约束变量数就是()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正确答案:14. 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A. 塔顶B. 塔底C. 塔中部D. 塔外部正确答案:15.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A. 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 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C. 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D. 与温度无关,但与气相的组成有关正确答案:16. 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A. 平衡吸附量B. 吸附量C. 满吸附量D. 最大吸附量正确答案:17. 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A. 饱和液相B. 过热蒸汽C. 饱和蒸汽D. 气液两相正确答案:18. 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A. 提高压力B. 升高温度C. 增加液汽比D. 增加塔板数正确答案:19.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 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 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 大于T1s小于T2sD. 小于T1s正确答案:20.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 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 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 大于T1s小于T2sD. 小于T1s正确答案:21. 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A. 越低B. 越高C. 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D. 无正确答案:22. 不影响理论塔板数的是()A. 位置B. 热状态C. 组成D. 进料量正确答案:23. 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 提高温度B. 提高吸收剂用量C. 提高压力D. 减少处理的气体量正确答案:24. 假设相对挥发度与组成关系不大,通过对若干不同组分系统的精馏计算结果分析研究发现,()下组分的分配比接近于实际操作回流比下组分的分配比。
A. 高回流比B. 低回流比C. 全回流D. 最小回流比正确答案:25. 等焓节流之后()A. 温度提高B. 压力提高C.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正确答案:26.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A. 增加B. 不变C. 减小正确答案:27. 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 塔的底部B. 塔的中商C. 塔的顶部正确答案:28. 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 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 多孔性的固体C. 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 吸附容量有限正确答案:29.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A. 温度B. 吸收剂用量C. 压力D. 气体浓度正确答案:30. 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 塔的底部B. 塔的中部C. 塔的顶部正确答案:31. 液相双分子吸附中,U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A. 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线B. 溶质和溶剂吸附量相当的情况C. 溶质先吸附,溶剂后吸附D. 溶剂先吸附,溶质后吸附正确答案:32.A.B.C.D.正确答案:33.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A. 增加B. 不变C. 减小D. 无正确答案:34. 加大回流比,塔顶轻组分组成将()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忽大忽小正确答案:35.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A. 难吸收的组分B. 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二、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2. 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顶板被吸收。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3. 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全回流时分布一致。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4. 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则说明计算的压力偏高。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5. 膜分离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作推动力,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6.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7. 吸收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8. 吸收中吸收因子小的组分是易于吸收组分。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9. 超滤是通过膜的溶解扩散作用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0. 萃取塔当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加大回流量的方法。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1. 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增加塔板数。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2. 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热量衡算来计算,而其流率分布则用简捷计算来计算。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3. 单组分气体在固体上吸附时适用于五种类型吸附等温线中的Ⅰ、Ⅱ、Ⅲ种类型的吸附理论是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其中的第Ⅱ种类型的吸附理论是朗格谬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4. 与萃取精馏塔提馏段塔板上溶剂浓度相比,溶剂浓度在再沸器中发生骤降,故不能以塔釜液溶剂浓度当作塔板上的溶剂浓度。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5.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