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
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1. 通过感悟课文,在自觉自愿参与研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通过情境化的研究方式,深入、生动地讲解本单元语文知识点。

3. 培养学生们热爱研究、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游戏,引入课文《玩儿命乒乓》,唤起学生研究的兴趣。

2. 分组演绎、阅读、分析、感悟和对比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乒乓球,让学生亲自体验到乒乓球的乐趣和特点。

4.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运动健康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意义,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良好,学生通过感悟课文,积极参与活动,提升了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方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但是在教学时应该更加注重
细节和教学步骤的掌控。

3. 教学效果好,学生表现出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对运动健康有
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简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探究了运动健康对人身心健
康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生命素养,取得了实效明
显的教学成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共20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共20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互动新授(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追问:“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可能用n+ 30表示,n表示小红的年龄,n+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也有可能用a+30,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代数式)思考:大家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代替上面所有的算式,既简洁又方便。

这些式子中的字母n、a……都表示什么?(都表示小红的年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5.8 解方程(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5.8 解方程(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5.8 解方程(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经历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解方程的策略。

2.学习内容分析:例2以3x=18为例,讨论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它的思考方法可类推到解形如x÷a=b的方程。

教学的重点是运用等式性质2解方程。

教材仍凭借天平演示的图示,展现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然后请学生自己检验。

例3以20-x=9为例,讨论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思路是转化为x十b=a,即转化为例1。

这里不再依靠天平的图示,意图在于及时抽象,启发学生直接依据等式性质进行转化。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解方程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解方程的思维过程和数学转化思想,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难点:理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的原理,方程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如果x=y,根据等式的性质填一填。

2.解方程,填一填。

二、导入新课师:天平不仅帮助我们列出了方程,还教会我们学会了解方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

板书课题:解方程(二)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通过课前谈话,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和欲望。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任务一:学习形如 ax=b方程的解法课件出示:师:从图中大家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一块奶酪x元,3块奶酪一共18元。

师:图中表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一块奶酪的价钱×数量=总钱数。

师:你能列出方程吗?学生:3x=18。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列出了方程,那x是多少呢?学生:我想3×6=18,所以x=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方程,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简单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2.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3. 能通过简单的运算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3.能通过简单的运算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2.难点: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以及方程的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学具:练习本、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红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如:“等式是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数或表达式,而方程则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明有x个苹果,小红有y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并列出方程。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P83页《旋转三要素》。

本课计划1个课时。

2、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二、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花样滑冰选手金妍儿的旋转舞蹈视频。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她在不停地旋转。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精品教案(详案)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完成教材P53“做一做”和P55~56“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初步理解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培养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4.体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具有一般性,发展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

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师: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诗里也藏着数学知识呢!请看这首古诗。

课件出示梅花图片以及王安石的《梅花》。

全班一起朗诵一遍。

(初步感知:墙角有“数”枝梅花)师:“数枝梅”到底有几枝梅花呢?用我们数学的方法怎样表示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梅花的枝数。

预设1:a枝。

预设2:m枝。

预设3:x枝。

师:有的同学想到用字母来表示梅花的枝数,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一起来感受它的神奇魅力![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1)]二、探究新知1.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数量关系和一个量。

课件出示教材P52例1。

(1)引导感知。

师:图中小红和爸爸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预设】学生会说知道了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师:当小红1岁时,爸爸多少岁?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当小红2岁时呢?小红3岁时呢?随着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表格,逐一呈现算式。

师:你还能接着这样用式子表示下去吗?请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师:你在写式子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这样的式子能写完吗?(2)观察思考,自主尝试,交流优化。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范文(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范文(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范文〔精选1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范文〔精选11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那么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擅长讨论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可以综合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展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详细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络。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展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老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学生阅读题目后,老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考虑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通过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建立方程,求解方程,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理解等式的概念,认识方程,解简易方程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认识方程,学会解简易方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等式的概念,认识方程,学会解简易方程。

2.难点: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课件、练习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问题,引出等式的概念。

呈现一个简单的等式,如 10 - 5 = 5,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等式的两边是否相等。

2.呈现(10分钟)介绍方程的概念,如 2x + 3 = 7,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如用 x 表示未知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练习解简单的方程,如 3x - 6 = 0。

引导学生运用运算规律,将方程化简,求解未知数。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3倍,如果小明有15个香蕉,请问他有几颗苹果?”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方程,如 2(x + 3) - 5 = 3x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5 There is a bigbed单元概述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居陈设及其位置。

主情景图通过几个孩子参观张鹏家的情景,呈现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已有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其设计的活动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善于观察、愿意与他人交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其学习策略、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每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易于操作。

且每个环节,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

单元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表述家居类的单词和词组:bike, clock,photo,water bottle,plant等。

2.能够听说读写表示相对位置关系的词:beside, between,behind,above,in frontof。

3.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词汇简单介绍自己的房间。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已有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其设计的活动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善于观察、愿意与他人交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其学习策略、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每个环节要环环相扣,易于操作。

且每个环节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乐于合作参与、勇于进行交际实践。

2.培养学生提倡垃圾分类,增强环保意识。

教法导航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听听做做,刺激大脑皮层,进一步激活记忆,巩固知识。

学法导航学生要积极预习,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时支配第1课时:A(Let’s try&Let’stalk)第2课时:A (Let’s learn,Ask and answer &Let’s spell)第3课时:B(Let’s try&Let’s talk)第4课时:B(Let’slearn&Match and say)第5课时:B(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第6课时:B(Let’s wrap it up) C(Storytime)课时教案教案I第1课时A(Let’s try&Let’s talk)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听、说、认读单词there。

2.能灵活运用There be句型介绍房间内有什么,并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房间内的物体。

3.能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4.激发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欲望,加强学生对彼此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本部分提供学生要学习的核心句型并运用句型来加强知识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及时整理个人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能灵活运用There be句型介绍房间内有什么,并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房间内的物体。

2.能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教法导航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的教学方法。

通过听听做做,刺激大脑皮层,进一步激活记忆,巩固知识。

学法导航学生要积极预习,参加小组探究活动,进行小组竞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图片。

2.学生准备画笔和画纸、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热身(Warm-up)Free talkT:Hello,boys and girls.Ss:Hello,teacher.T:How are you today?Ss:Fine,thank you.And you?T:I’mfine, too.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明确听力任务T:Sarah and Mike are in Zhang Peng’sbedroom.What’s in the room?I’ll play the tapeand you should tick therightpicture.2.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播放教学录音。

播放第一遍录音,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播放第二次录音时,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3.Talk and draw学生结对合作,一名学生用自己学习过的句型(如:Ihave…/Thereis/ are …)描述自己的房间,另一名学生根据描述在空房间内画出相应的物品,然后交换角色练习。

比一比谁画得更像、更好。

4.教师再次出示自己的卧室图片,让学生同桌用Therebe句型说一说卧室里面有什么,并对卧室里的物体进行评价,如:S1:There isawater bottleinthebedroom.S2:Oh,it’snice.S1:There isa photo onthe wall.S2:I likethephoto.5.介绍对话情景T:Thereisaphoto of ZhangPeng’sroom.SarahandZhang Pengare talking aboutthe room.Let’s listen to thetape and know something abouttheirtalking.6.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

7.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问题:①Is ZhangPeng’s roomnice?②Isthe bed big or small?③Where isthe computer?8.核对答案:①Yes,itis.②It’s big.③It’sonthedesk.9.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10.学生拿出人物头饰,同桌合作练习表演对话,然后教师请几对学生上讲台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者”,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11.Describe the picture教师出示情景图,学生用There be句型描述房间里有些什么物体。

三、操练(Practice)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学生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四、课堂评价(Assessment)内容:做活动手册上相应的内容。

目标: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对话部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老师可适当讲解题意。

正确一小题,可以涂一朵小花。

课堂作业1.跟录音朗读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用英语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卧室。

第2课时A(Let’s learn,Let’s play& Let’sspell)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bottle”和“p hoto”,并能用句型“Thereis …”表达某处有某物。

2.能做Let’splay部分的游戏。

3.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优良品质。

4.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展示家居的挂图进行描述练习,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居室。

教学重点1.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 bottle”和“photo”,并能用句型“There is…”表达某处有某物。

2.能做Let’s play部分的游戏。

教学难点教学Therebe句型的简单运用。

教法导航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教学方法。

通过听听做做,刺激大脑皮层,进一步激活记忆,巩固知识。

学法导航学生要积极预习,参加小组探究活动,进行小组竞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图片、衣服实物。

2.学生准备画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一、热身(Warm-up)1.Free talkT:Good morning, everyone.Howare youtoday?Ss:Fine, thankyou.And you?T:I’m fine,too.2.教师播放歌曲“What can you do?”的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大声唱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学新单词T:First, let’sput a clock in the room.(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房间的墙上出现一个钟表) Nowthere is a clockin the room.Follow me, please.Clock, c-l-o-c-k, clock,there is a clock.2.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出词语:plant,water bottle,bike,photo3.教师带领学生读几遍新词汇,学生齐读。

4.教师介绍张鹏的房间。

T:Do you know what Zhang Peng’s room like? Let’s go and see.5.第一次播放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了解对话的大致内容。

6.学生同桌合作,用句型:There is…介绍自己班级的物体。

7.教师请三位学生上讲台,表演本部分的“句子接龙”游戏。

8.学生三人一组,模仿示例表演“句子接龙”游戏,然后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

9.教师用多媒体依次呈现本部分的图片,引出例词,并把例词写在黑板上。

10.播放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全班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模仿录音中的发音,尽量做到读准元音字母的发音。

1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依次读例词,尝试找出例词的发音规律。

12.教师总结:第一行单词中的字母组合“ai”和第二行单词中字母组合“ay”在单词中都发/ei/音。

13.让学生朗读下列语句,注意双元音/ei/的发音。

Nopain,nogain.Call a spade a spade.Haste makeswaste.I hatetotroublehim.Thereis no way I cangetout of it.14.教师带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读、分男女生读。

15.播放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圈出正确的选项。

16.再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17.学生观察本部分图片,教师播放教学录音,根据录音内容填空。

18.再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19.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把其在四线三格中抄写两遍。

三、操练(Practice)教师说:“There is a clock, achair, a bed… in myroom.”,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画图。

四、课堂评价(Assessment)内容:做活动手册上相应的内容。

目标: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对话部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老师可适当讲解题意。

正确一小题,可以涂一朵小花。

课堂作业用所学知识创编新的对话与同桌共同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