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6第1讲逐题..docx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22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22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3讲(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读奥运会举办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1~2题。

1.四城市气候分析,正确的是(C)A.甲地年降水量最大B.乙地气候海洋性最强C.丙地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分布D.丁地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2.关于四城市气候成因判断正确的是(B)A.甲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B.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C.丙地终年受西风的影响D.丁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判定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是丁地;甲地的海洋性最强;丙地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分布;丁地全年高温多雨。

第2题,甲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的影响;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形成与纬度低、热量充足、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暖流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2016·哈尔滨六中四模)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

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B)A.低压系统B.高压系统C.冷锋D.暖锋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C)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③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小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风。

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说明东南部地区气压高,同时根据材料可知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压控制区降水量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

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甘肃、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较高,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7%,没进入老龄化阶段,C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镇老龄化现象比农村明显,D项错误。

第2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

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故B项正确。

答案:1.A 2.B(2017·深圳市二模)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4.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人口迁出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人口迁入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1讲 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1讲 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

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甘肃、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较高,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7%,没进入老龄化阶段,C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镇老龄化现象比农村明显,D项错误。

第2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

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故B项正确。

答案:1.A 2.B(2017·深圳市二模)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4.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人口迁出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人口迁入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对点练: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6第2讲对点含答案

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对点练: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6第2讲对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2016·广东广州1月模拟)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

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C)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A.新区开发B.旧城改造C.工业区迁移D.保护文化古迹3.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B)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对比2000年与2012年城西、东、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故选项C正确。

第2题,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区域方向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故排除选项B;图示新发展建筑物高大稠密,不可能是工业区迁移,故排除选项C;南京市是六朝古都,文化古迹周围不可能有高大建筑物,故排除选项D;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新区开发,可以缓解城市化与城市保护的矛盾,故选项A正确。

第3题,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故排除选项A;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是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区通勤压力,故排除选项C;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故选项B正确。

(2016·山东胶南高三调研)目前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部分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4~5题。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7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7

第一部分专题十第1讲1.(2016·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读某游客“畅游河南豪华游”第二天的行程单,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天(4月16日)登封洛阳8:30登封火车站集合:乘空调大巴车赴嵩山少林寺(约1小时);9:30参观中国武术发源地、禅宗祖庭[少林寺],观看精彩的少林功夫表演(约2小时);12:00用中餐(自助餐,标准:45元/人);12:30乘空调大巴车赴洛阳市区(约1.5小时);14:00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约2小时);16:00游览“国家牡丹基因库”——[神州牡丹园],赏“花中之王”之风采,领略千年牡丹文化之神韵(约2小时);18:30逛明清历史文化街区,领略九朝古都风貌,品尝河南地道美食小吃(约1.5小时);20:30入住酒店(标准:四星级)。

(1)该日行程深受游客欢迎,试说明行程中旅游资源的价值。

(2)洛阳牡丹的花期为每年的4月5日~5月5日,这会给当地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二是其坐落地点、适游期和市场对它的认知。

再从旅游资源对当地的影响来说,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第(2)题,牡丹的花期为每年的4月5日~5月5日,时间为期一个月,时间短季节性强,游客多,这就给景区接待造成巨大压力;旅游旺季时间短,景区旅游经济收入不稳定;游客太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答案:(1)洛阳牡丹和龙门石窟等具有形象美和色彩美,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国家牡丹基因库”,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佛教文化、石窟艺术和古都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极具吸引力,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花期季节性强,游客多,景区接待压力大,旅游环境压力大;旅游旺季时间短,景区旅游经济收入不稳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2.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8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8

第一部分专题十第2讲1.(2016·福建龙岩5月质检)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2016年初,江苏某学校迁入新址后,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

专家调查发现新校附近新开挖地块曾经是化工厂旧址,土壤污染严重,污染物成分与学生疾病直接相关。

(1)简析学校附近有污染的地块引发学生疾病的主要途径。

(2)土壤污染比大气污染、水污染危害更大,请说出其理由。

解析:第(1)题,可以从土壤污染的角度分析,污染在土壤中,在开挖地块以后,使得土壤中的污染物释放到大气中,刺激学生皮肤(或被学生吸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造成水体污染,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蚊虫吸收污染物,传播给学生。

第(2)题,土壤污染不易察觉,通过自然界物质循环扩散污染。

答案:(1)开挖地块,使得土壤中的污染物释放到大气中,刺激学生皮肤(或被学生吸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造成水体污染,有害物质为蚊虫吸收(或附着),蚊虫把污染物传播给学生。

(2)土壤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觉,污染物附着在土壤中难以被清除(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净化速度比在大气中或在水中慢);土壤中污染物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污染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中的污染物被农作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动物。

2.(2016·山西阳泉模拟)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垃圾进行简易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据此,结合“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2)指出简易填埋垃圾的主要危害。

并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化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表格,主要从填埋、堆肥、焚烧、回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格数据可知,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均是以填埋为主;不同点是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

第(2)题,简易填埋是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对点含答案

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对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2016·广东广州1月模拟)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

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C)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A.新区开发B.旧城改造C.工业区迁移D.保护文化古迹3.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B)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对比2000年与2012年城西、东、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故选项C正确。

第2题,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区域方向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故排除选项B;图示新发展建筑物高大稠密,不可能是工业区迁移,故排除选项C;南京市是六朝古都,文化古迹周围不可能有高大建筑物,故排除选项D;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新区开发,可以缓解城市化与城市保护的矛盾,故选项A正确。

第3题,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故排除选项A;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是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区通勤压力,故排除选项C;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故选项B正确。

(2016·山东胶南高三调研)目前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部分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4~5题。

注:(1)(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18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18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

回答1~2题。

1.H的数值应为(B)A.40 B.60C.125 D.134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A)A.A的数值B.B的数值C.I的数值D.G的数值解析:第1题,H的数值应该是大气支出中指向大气的部分。

数值上等于大气的热量收入与热量支出之差。

大气的热量收入为19+23+10+114=166,所以H=166-106=60,故选B。

第2题,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会使大气中的各种数值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

(2016·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2016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C)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C.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4.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D)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烟雾飘移方向为东北,说明此时吹西南风。

由于烟雾浓度的范围比较大,新加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加上风向的影响,所以产生的原因不是当地人口密集,生产活动排放大量烟尘,A错;根据烟雾飘移的方向,该雾霾应该来自苏门答腊岛,B错;该地吹西南风时,气压带风带往北移动,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着剪羊毛,C对;该地雾霾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从西南方向吹过来的,D错。

第(2)题,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马来半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东西侧全年降水丰富,只有北部有一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该海域吹西南风,西侧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吹东北风东侧迎风坡降水多,B错;爪哇岛土壤肥沃主要因为火山灰多,不是有机质多,C 错;马六甲海峡内海水流向,跟气压带和风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第1讲 逐题对点特训 (2016-山东青岛3月模拟)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

结构。据此完成1〜3题。

解析:由题意知,甲为中国,乙为印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本组题,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2016-浙江台州中学模拟)下图是1950年〜2050年中国死亡率、出生率、劳动人口比例、

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曲线和印度劳动人口比例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4〜5题。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D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C )

A.控制人口增长 B.人口迁移

C.提升国民素质 D.奖励生育

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A )

A.具有成木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0 2 6 8 10

甲 D.甲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乙一出生率 丙一死亡率 丁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0〜2025年

B. 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屮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增大

D. 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一直正增长

解析:第4题,我国现在人口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以后也会维持在低自然增 长率水平。所以甲、乙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甲是出生率,乙 是死亡率,A、D错;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儿童抚养比低,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儿童比重大,所以目前中国的劳动人口比例较印度高,丙是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是中国劳 动人口比例,所以B对,C错。第5题,读图,约2025〜2030年间,中国人口岀现负增长, 人口总量是最多年份,A错;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但不一定要大力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业,B错;根据图中曲线,中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 增大,C对;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负增长,D错。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屮等城市198()〜2010年人口变化率图[注:净迁移率(%)=(迁入人口一 迁出人口)/总人口数]。完成6〜7题。

6. 据图推断该城市人口( A )

4. A. B.

卜•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B ) 甲一死亡率 乙一出牛率 丙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丁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甲一出生率 乙一死亡率 丙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C.甲一出生率 乙一死亡率 丙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丁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然

K屮(*)

(%

)主

淋卑二枫 A. 总量逐年增长

B. 90年代前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C. 2005年后总人口有所减少

D. 目前属过渡型增长模式

7. 对该地城市化判断正确的是(B )

A. 19&)年后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

B. 1980年以來,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C. 1990年后城市化速度逐年增快

D. 2005年以来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

解析:第6题,读图,该市人口变化率为正值,说明人口总量逐年增长,A对;90年代 前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B错;2005年后人口变化率仍大于0,总人口增加,C错;目前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属于现代型增长模式,D错。第7题,1980年后城市化水平增长加 快,没有中心城区空心化,A错;1980年以来,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B对;1990年后 城市化速度先增快,后减慢,C错:材料仅表示2005年以来迁入人口减少,不能说明出现了 城市郊区化现象,D错。 (2016-江西红色七校联考)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

内。政府计划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 搬迁至津、冀两地,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据此, 完成8〜9题。 8. 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A ) 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加强地区开放程度,获得区外资源 ③节水节电, 提倡居民适度消费 ④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D )

A. 受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于传统商业区

B. 迁至周边省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C. 搬迁是为了降低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

D. 搬迁后将带动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第8题,人口环境承载力与当地的资源量、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受教育水 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故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 合理措施有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地区开放程度,获得区外资源,①②正确,A 项正确;③④说法不能扩大人口环境承载力,故错误,排除其他选项。第9题,为落实京津 糞一体化发展目标,故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迁至周边省市的主导因素是政策,B项错 误;搬迁后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不会降低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C项错误;津、 冀两地为了更好地承接北京市的产业转移,该地区会加快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故搬迁后将 带动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D项正确。

(2016-孝感高中4月调考)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往往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 及

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图是根据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地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而绘 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 图中东北部“偏好指数”呈带状集中分布的理由是(A ) A. 沿海平原地形,港口多,对外联系密切

B. 工业发达,人口密集

C. 气候优越,呈带状分布

D. 沿河分布,水源丰富

11. 美国某城市虽然阳光明媚,旅游休憩设施完善,是退休老年人选择居住的首选城市Z 一,但对受访的大学生而言,仅为中等偏好的居住地及工作城市。这个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 的(B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解析:第1()题,东北部“偏好指数”沿大西洋呈带状分布,这里是东部大西洋沿岸平原 城市带,沿海平原地形,港口多,对外联系密切;人口密集是结果,不是原因;这里与美国 大部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没有特别优越,沿海平原,不是沿河分布,选A正确。第 11题,①区域纬度高,五大湖沿岸,缺少明媚的阳光,是老工业区,不是老年退休选择地; ②区域是南部沿海,是新奥尔良,阳光明媚空气好,是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偏好指数” 较高,是退休老年人选择居住,也是大学生中等偏好城市;③区域在半岛沿海,阳光充足, 但工业不发达,不是大学生偏好的城市;④区域是美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城市,环境不好, 不适合老年人居住。 12. (2016-西北工大附中模拟)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

斯和“袖珍”小国卡塔尔举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与卡塔尔示意图。 材料二俄罗斯与卡塔尔的人口增长情况。 卡塔尔:2011年全国人口约为172万人,本国居民为阿拉伯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 的84%,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

俄罗斯: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 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 5 200万人。 (1) 说明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分析造成这种现彖的主要原因。

(2) 简述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带来的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因而吸引了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 人口机械增长较快。第(2)题,人口减少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造成劳动力不足、国防兵 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接纳移民、鼓励生育是重要的措施。 答案:(1)外籍人口的大量迁入。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 会。 (2) 问题: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措施:鼓励生育; 接

纳移民。 13. (2016-江西南昌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0552亿,tb 2008年的第一天增加0.9%, 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美国人口快速增长的步伐,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

⑵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 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相比,美国人口的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4) 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掠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

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解析:题中材料充分反映了美国人口增长快、老龄化明显的特点。目前,其人口增长模 式为

人口(百万) 平均寿命(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